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创新探讨

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和创新探讨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文章首先简要解析了农村金融的含义和体系特点,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理念,阐述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下金融服务现状及问题,指出了金融创新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简要论述了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创新。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金融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在不断深化,多样化的农村市场经济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并没有跟上涉农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加快涉农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农村金融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农村金融含义及其体系特点

顾名思义,在金融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农村”就构成了农村金融,这是专门为“三农”服务的金融体系,是发生在农村经济体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以信用手段筹措、分配和管理“三农”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的行为。当然,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金融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金融,这是因为当前的农村金融仅仅涉及到了货币资金的行为———供应和信贷。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含一切可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制度、机构、工具和活动。农村金融尽管相对独立,但仍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自己独有的体系特点:一是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涉农企业。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同农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三是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高风险和低收益的特征。

(二)农村金融创新的理念和特点

农村金融创新是出于微观的农村经济主体和宏观的国内农业发展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目的,以农业农村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形式来改变农村金融体系中要素的搭配组合,组成一个全新的、高效率的金融资金运营体系,以实现农业农村金融稳健发展,增强竞争力,获得最大化收益。农村金融创新与现代金融创新有着相同的特点:一是农村金融新型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而做的创新。二是高科技性,通过电子化、自动化的金融操作,提高农村金融的资金流转、涉农企业扶持力度,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全面化,要涉及到农村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调控、宏观调控等全方位的创新。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并存发展构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了政策性银行,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涉农机构,如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合作社性质的银行,如农村信用社或农商银行等;非正规金融组织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在内的被允许经营相关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组织。这其中农村信用社逐步开始转型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且开始大量铺设金融服务网点,这给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另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也越来越受政府的关注,并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其规模也逐渐呈上升趋势。

(二)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首先,随着国家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各类型金融机构达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态势,给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其次,随着央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一来,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金融创新活动,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信用贷款,不断扩大信用贷款的可抵押范围及担保对象范围,积极实施普惠性金融,积极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再次,各金融服务主体机构在开展金融服务业务过程中,进一步细化监管,结合高科技手段推出更高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缓解了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最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有效推广,让涉农产业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逐步增强,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客观环境,各金融机构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

(三)农村金融工具的问题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涉农产业使用的金融工具来看,其结构依然单一,这与城市金融产品和工具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体现了农村金融服务依然有着科创新的空间。例如,农村金融机构交易方式多以现金为主,信用卡业务仍然不被农村认可,更不要说证券三方存管业务。而涉农产业的商业保险和信用保险也仅在农业发达地区存在,普通的农户生产贷款缺失严重。这些都是农村金融工具单一的表现。

(四)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之配套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在不断进行体制改革,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制度严重匮乏,相对于城市金融法律体系相对空白,农村金融服务监管法律缺失,这给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必须要遵守市场经济客观规则。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同样需要遵循农业经济市场化导向原则。这既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及机构发展的客观要求,优势农村金融服务于农业市场经济化的客观规律。市场导向原则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满足自身发展及盈利的条件下,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合理调动现有资源,进行科学有效配置,达到为“三农”服务的目的。这就要求金融服务机构以市场供求为信号,以市场价格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优胜劣汰的方式,运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合理调节,有机结合农村经济市场化,培育出健康有序、平稳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协调发展原则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要兼顾城市与农村,借鉴城市金融服务产品的优势和成熟运作经验,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业金融产品;其次,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要注意政策性和商业性服务的区分和联系,不能让商业性金融承担起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再次,农业发达地区和农业欠发达地区都要兼顾,既要有农业发达地区试点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又要根据农业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创造出适合当地特色的金融产品;最后,涉农产业是一个链条,“产存销”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要兼顾各个产业和环节,尤其是那些高附加值和高增长点的产业,要加大金融服务的力度。

(三)金融效率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核心职能是为涉农产业提供资本和服务,金融服务效率体现在涉农产业规模增长和发展效益增长上。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要满足金融效率原则,以尽可能低的金融机会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把优质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金融资产增值。要满足这一原则,金融服务机构就必须以涉农产业经济效益为前提,充分考虑农业农村现有的金融资源、生产资源和生产环境,科学合理的考虑金融创新方式,避免自身陷入无效益和无效率中。

(四)宏观调控原则

农村金融作为金融的一种,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国家通过对利率、信贷数量、信贷方向的调控,对涉农产业经济实施宏观影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为涉农产业服务,因此金融创新不仅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还要与财税、监管、货币、保险等等协调配套,科学组合,充分调动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资金融入到涉农产业经济中。农村金融创新实现宏观可调控,将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平稳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满足涉农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创新策略

(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应以政府的有效扶持为基础,紧贴城乡统筹规划理念,充分调动农村金融主体的动力,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兼顾商业性金融机构,并辅以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体系,让金融服务体系满足涉农产业的多层次金融需求。我国农村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而且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明显,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特性,构建地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符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满足其需要。对于农业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体系的创新引更多的考虑其经济发展速度,前瞻性的考虑金融发展的潜在需求;对于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金融体系创新上积极引导多种资本经营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项目,拉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业经济中等发达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就要考虑其经济发展过渡时期的特点,既要有潜在需求的供给,又要有涉农经济基本需求的供给。

(二)金融机构创新

无论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还是商业性金融机构,亦或是非正规金融组织,都要在政府统一协调下,根据当地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选择地点建立金融服务网点。尤其是要鼓励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推动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按照区域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把金融机构最细小的触角延伸到村镇,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加入支付结算系统的步伐,丰富其金融服务功能。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情况,会让金融服务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体系,不仅能够深度支持涉农经济的发展,又能让金融服务机构发掘出涉农经济的投资利润点,逐步形成涉农商业性经营模式,保持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当然,金融机构创新不能离开各机构的业务范围规范化分,以便于各个机构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并能形成优势互补,支持涉农产业市场经济发展。

(三)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服务创新,各金融机构要创造各类新型贷款品种,尤其是扶贫贷款、微型贷款,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户的金融需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户金融需求,更要加大电子产品的服务渠道,让更多的地区都覆盖在金融服务范围内。金融工具的创新重点放到农村金融工具功能上,农业经济发展不同区域要把功能区分开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发小额信贷产品,引导金融信用深入人心;经济发达地区,开发个性化生产需求的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潜在需要的发展。

五、结语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金融创新既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又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金融创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创新线路。

作者:翁海燕 单位:龙岩市龙盛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