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培训范例

基础教育培训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基础教育;舞蹈培训;教师素养

舞蹈艺术是将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也可以说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发展较快。舞蹈基础教育培训市场遍地开花,但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素质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对目前市场上舞蹈培训教师的素质状态做了简单区分,大概分为五种:第一类是专业老教师,其在学校或在舞团工作多年,或在社会上做舞蹈培训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第二类是专业中青年教师,其在专业院校或舞团工作,对舞蹈培训有热情有想法,接受了新鲜、科学的训练方式;第三类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舞蹈专业在校学生兼职,他们年轻、有干劲,更受到学生喜欢,但教学经验不足;第四类是师范类非专业出身的教师,对舞蹈专业了解不足,很多教学内容会照搬教材;第五类是与舞蹈学科邻近的学科教师,这一类教师可能来自于戏曲、杂技、体操、健美操等专业,虽然同样是研究身体运动,但与舞蹈专业存在一定差异。这类教师并不了解舞蹈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对舞蹈的训练与其美感的呈现了解不充分。这一分类方式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经验、从事这项专业研究的教师;另一部为经验不足,或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就目前社会的总体状况而言,第二类教师在社会培训中心的数量远高于第一类,这一情况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由此,不得不令人担心中国舞蹈基础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担心热爱舞蹈的学生或家长因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习产生反作用。笔者通过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多年经验,分析造成舞蹈基础教育市场相对混乱的三个原因,并提出部分整改意见。

一、大批舞蹈专业毕业生流向市场创业

近年来,中国的“艺考”人数逐年壮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舞蹈专业对高考文化课的录取分数偏低,一般定在一本分数线的60%左右,甚至更低。对于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高考时能通过专业课考试是要付出很多时间和辛苦,随后才进行文化课考试。二是全国培养舞蹈本科学生的高校数量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全国开设舞蹈本科的大学有132所之多。这些具有舞蹈本科培养资格的学校分别为: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为首的一批一类艺术大学,还包括以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批综合类大学;还有各省一类艺术学院,如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但除此之外,二类和三类舞蹈本科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国内大部分舞蹈院校相继出现了扩招的情况。这三种现象直接导致二类、三类舞蹈院校的生源成分多为“速成艺术生”,即高中才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部分高中生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在高三时投入“艺考”培训班中,由此形成高中要升学率、家长要本科学位、高校要生源的链条关系。目前,各舞蹈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从几十到上千不等,由此可以推算出每年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庞大数量,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并不扎实,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社会相关就业岗位数量较少,从而导致为数不少的本科生在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能力与经验都不充分的社会舞蹈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二、影响舞蹈基础教育发展的市场因素

目前,中国的舞蹈艺术还处在发展阶段,舞蹈基础教育市场科学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舞蹈基础教育的重任基本交给了社会培训机构,使其缺少系统性和规范化。舞蹈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少专业教材的指导,没有公认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很多教师单纯按照自己的经验与理解来对学生进行入门训练和深化教育,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对舞蹈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埋下隐患。加之,有些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并不适合基础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在训练中受伤或产生厌学情绪等。除此之外,社会上相对主流的舞蹈基础培训是以应付各类舞蹈考级为主,相关的科学的教学内容较难被部分舞蹈爱好者以及专业教师接受。考级多出现在钢琴等乐器的培训与学习中,如钢琴考级会结合乐器本身的特点,明确每一级别对于曲目难度的要求,要求学生在钢琴表演中具备一定的表现力、节奏感、肌肉的控制力外,还存在着掌握一定的竞技性和技巧性的要求。而舞蹈与音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很多社会培训中心照搬音乐教学和考核模式的做法并不专业,也不科学。从基础教育工作岗位情况来看,当今社会就业强调竞争机制,考查学历就成为较为简单和直接的方式。近年来,很多中小学,甚至部分幼儿园都打出了招聘教师的学历要求为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舞蹈学科在教育体系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实践性较强,大部分毕业生只具备本科学历,这使其在就业竞争中不具优势。同时,舞蹈艺术学科至今也没有纳入九年艺术教育体系,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要与音乐专业毕业学生竞争同一教学岗位,就业压力较大。

三、大众舞蹈修养有待提升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其中,包括舞蹈文化艺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舞蹈基础教育的需求也日渐提升。但客观地讲,中国的大众舞蹈基础教育仅处于刚起步阶段。从基础舞蹈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家长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舞蹈基础教育,对舞蹈艺术的概念相对模糊,艺术修养相对匮乏。从大众对舞蹈审美素养提升以及舞蹈普及的角度看,舞蹈在国内社会发展的主流为广场舞。而这类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以及对人们的审美培养能力有待商榷。笔者认为,一部分广场舞是广播体操的变异版本,并非舞蹈艺术,大众较难通过其来实现提升艺术修养的期许。另外,舞蹈学习的从众性也是当前社会中较为突出的现象和问题。单从艺术培训市场的角度看,国家一再强调为学生减负,但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却成全了课后培训的市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深深刻在不少家长的印象里,成为很多家长的教育指导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艺术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却因为部分家长艺术素养的缺失,导致市场出现大量的艺术类辅导机构,本该对学生进行的艺术培养从重点选拔变成普遍培养,钢琴、舞蹈、小主持人、声乐等成为基础艺术培养的必修课程。大多数家长都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全能型人才。由于艺术修养的匮乏和盲目的从众性,部分家长无法为学生选择正确的艺术培养方式,更无法辨认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培训的真伪与优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蹈基础教育乱象的发展。

四、改善舞蹈基础教育现状的建议

从上述三点现象来看,笔者认为,核心问题在于基础教育市场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及大众审美匮乏导致盲目从众,这两点现实和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舞蹈基础教育体系存在一定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共性是艺术的发展与普及较为均衡,这一点从其分布广泛均匀的大小剧院和博物馆等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相对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的画家、雕塑家、音乐家、舞蹈家和文学家。可以说,艺术发展的强大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强大。而如何改变中国舞蹈基础教育的市场现状,理应成为从事舞蹈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方向。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从国家政策扶持上进行调整,提高从事舞蹈基础教育以及舞蹈基础教育研究者的社会地位;创造就业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全心投入基础教育事业;鼓励高校教师对如何科学发展舞蹈基础教育角度进行研究,科学制定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学校相应增加奖励制度。二是从舞蹈教育师资方面调整,增加舞蹈基础教育学术研讨,让更多的教师及时了解基础教育学科前沿问题;针对舞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少儿舞蹈基础教育实践课程,使其更加了解和适应当下幼儿教育市场;加强对社会舞蹈教师资质的监管,可定期以区为单位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并规范基础教育市场各舞种的教材与教法。三是提升大众审美普及力度,可以社区为单位增加对成年人艺术修养提高的免费课程,通过各种信息平台鼓励大众学习艺术,引导大众欣赏艺术,提高全民艺术修养及品位。

五、结语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2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培训市场;教育本质规律

2018年两会召开以来,围绕“减负”、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针对课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次教育联合四部展开的教育培训机构整改行动不仅是对教育培训市场秩序的肃清;同时,在教育培训市场群雄逐鹿,大量资本快速涌入、盲目跟风的时期,对于教育培训市场自身而言,这一次的整治行动将会促成一场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关键变革。

一、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培训主要是以是提升学生成绩,顺利通过小升初、初升高、最后到高考的升学考试为目标,其业务集中在外语、数学、语文或特长培养等课后辅导和艺术培训层面,是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不断萌芽而壮大,主要有以下几点特性:第一,朝阳产业,拥有强劲的资本支持。由于相对于其他培训市场,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门槛准入相对较低,更加受到资本的青睐;第二,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当前该市场仅有新东方和好未来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机构,“独角兽”仍然没有完全出现;第三,体现在发展的区域分布上。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仍然集中在发达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较为薄弱;第四,市场对基础教培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产产品业务的升级已是必然趋势。

二、“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迅猛,在行业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由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隐患:第一,行业准入门槛低,规范性不足。目前,我国基础教培行业规范性不足、乱象丛生,大量无证违规经营的培训机构涌现,冲击着整个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例如,许多机构打着教育订单式服务的名号,承诺与名校教师进行签约,为学生提供所谓的“保证提分”服务,吸引了无数家长和学生。而事实上这一服务确是虚假宣传、恶意营销的产物:其鼓吹的名校教师不过是由普通教师或是经过短期培训尚无教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包装而成;其设置的承诺合约也是陷阱重重,许多学生和家长饱受迷惑,损失惨重。第二,品牌定位模糊,服务低端重复。我国基础教培机构对于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定位模糊,导致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大量重复且相对低端,缺乏对市场更为深入的细分。此外,过度追逐利益而开展“快消式”的教育模式,教授所谓的快速记忆方法、心算能力,这种投机取巧、博人眼球式的教育活动,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其教学服务的品质。第三,产品忽视教育本质规律,可持续不强。受升学指挥棒压力的客观存在以及教育竞赛不良风气的引导,社会对基础教育尤其是拔高式教育的需求长期居高不下。而原本只是补充的基础培训机构更是抓住这一市场动态,渐渐取代正式课堂教学,成为推动应试教育的重要推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考试机制的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对素质性人才的需求。这一应试培训的教育模式终究会被淘汰。第四,资本缺乏沉淀,风控能力较弱。我国基础教育培训繁荣市场的背后埋藏着较大的隐患,资本竞相追逐的背后是大量的泡沫:许多机构以教育为幌子,盲目跟风进行资本运作,并未开展实质性的教育活动。教育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些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机构未必能“慢工出细活”。当投资市场的预期收益低于成本时,资本的泡沫就会破灭。而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在资本缺乏沉淀,风险控制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其危机更是不言而喻。

三、“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的路径选择

基于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以及当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基础教培市场改革的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对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准入的规范。市场准入应从注册资本、行业从业人员资格、业务范围、硬件设施等多方面进行考量,相关监管主体机构必须做到层层严控,对关键事件进行备案;此外,通过开展定期的教育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与水平,不断适应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对于业务范围,也需要对其业务性质的合规度、可信度进行一定审查,杜绝虚假宣传、恶意营销,严厉惩处以教育培训为由展开的其他非法集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第二,培训机构自身应明确品牌定位,加强战略布局提升竞争能力。在教育竞争不断私人化、鼓励知识付费的新时代,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是市场驱动的必然结果。其应该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提升管理的战略前瞻性,及时把握市场的需求动向,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还需要从内部的自我创新入手,紧紧围绕“课程”、“教师”、“组织结构”和“文化价值”四大要素不断构建自我内部的核心竞争能力竞争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基础教育服务的品质。第三,应该顺应教育的本质研发教育产品、革新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培训应该杜绝走过去应试教育的老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和课堂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研发更能促进思维创造、辅助教学开展的新产品,使产品更符合教育本质,更具广阔发展前景。第四,基础教育培训机构还应该理性投资,切实提升管控风险的能力。在这在资本追逐的过程中,保持理性避免盲目从众,要把办有情怀的教育投资作为第一要旨;同时,还应该完善对资金科学管理的指标体系,提升内部的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科学引导,为开展教育服务提供更为安全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福勇.资本逐鹿教育行业万亿级市场[N].中国经济时报,2018-06-08(003).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3

【关键词】新教改;基础教育;教育培训;培训市场

一、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难以管控。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市场也处于难以管控的状态。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随处可见,除了较知名的大牌培训机构(如新东方、新思维等),其他各大、中、小型培训机构也是并列存在的。甚至许多私人老板看中这片红利,自主进行工商注册,聘请各学科的教师,也就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这样看来,目前我国的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太低,许多地方并未严格审查是否合规,就允许开办培训机构;有的教师并未注册,私人开办培训班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市场具有自发性,若国家不提高基础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当培训市场变得失衡,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必定会逐渐失控。2.品牌定位较模糊,市场竞争残酷。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开放后,各类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小型甚至私人开办的机构也争相出现,基础教育培训市场逐渐泛滥。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基础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打课程还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考冲刺班等常规课程,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都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品质服务不清晰,只是开办了课程却对自身的定位和品牌竞争力不了解。这样一片市场必定是很残酷的,培训机构失去竞争力将难以在这片市场上立足。3.培训机构逐利性太强,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予学生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学习搭建起他们完整的知识框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弥补学校内基础教育的不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拓宽他们的眼界,或者帮助学生们去突破他们的薄弱知识点。但就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大多对利润的追求超过了对教育质量本身的追求,很多培训机构单纯为了盈利、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他们的教学质量急剧下滑,使得培训机构的教育变得无意义,这是目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二、“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前瞻

1.加强市场准入规范。由于市场存在自发性,因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导致资源失衡,想要提高基础培训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们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国家需要用“看得见的手”,来对培训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准入规则,提高基础培训机构的成立门槛,筛选出一批有实力的、有质量的师资力量来成立培训机构,将市场风向标引导向教育本身,才能真正提高基础教育培训的质量,使得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变得有序。2.培训机构应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除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想要长远发展,培训机构本身也应该花更多精力去思考和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思考如何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通过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和教育质量来来吸引更多的客群。培训机构在成立前要清楚自身针对的学生群体定位: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是为了拔高中等学生?还是为了帮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只有做好了品牌定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也更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品牌口碑。3.培训机构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培训机构的最终竞争力,还是其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内基础教育的补充,课外的基础教育培训班,其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为了教育本身,因此想要更长远地发展,各大培训机构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不仅仅应该涵盖基础课程,还应该多多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新类课程,将多类型课程纳入各学科的课程体系之中。培训机构还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引进国内外优秀视频、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学课件、邀请教育专家为老师们进行培训,引导教师们将学到的新知识、小亮点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从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基本素养。老师要将“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通过观察和总结学生们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方式,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学,提高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基础教育培训市场是一片蓝海,培训机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做好市场定位,才能在这片市场中立足。

参考文献:

[1]兰芸.“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前瞻[J].现代营销,2018,(09):239.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4

一、积极争取参加多样化的校长培训及二次培训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校长培训、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是提升校长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校长培训直接影响校长队伍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我们积极争取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多样化的校长培训活动。近几年来,我们的校长先后参加了《中英项目》、《中欧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十多项,20余次的培训活动。提高了校长的理论素质,让校长学习到了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理论和信息。回校后对骨干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工作,其培训模式为:通过分析确立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核心课程———校长授课———研讨交流———提交学习体会———实践操作运用———教学实践反思。

二、坚持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上级培训及二次培训活动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实践,由他们组成的培训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原则,既能锻炼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大胆科学地实践,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广大教师受训得到实惠,同时又为学校节省了经费。这种培训模式,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学员的参与性,着眼于骨干教师及教研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学校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回校后,组织他们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的主要模式为:围绕培训目标精选培训案例———小组合作现场分析研讨———全体教师选小组代表交流———指导教师总结反馈。

三、抓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规律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进措施和策略。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并开展实质性的研讨,具体地说就是引导教师研究,为教师服务,对教师的研究进行指导。“研究”就是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分析研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其前提是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服务”就是教研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行政决策服务。“指导”就是对学校教学和教研的指导。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一般都采用问题式教研,主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问题式教研一般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的、来自教学实践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的主题和研究专题。研究过程主要围绕问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进行学习研讨。通过研讨,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基本程序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相关教研人员及教师进行诊断界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搜集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其次,我们积极鼓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学校现有省级课题11项,4项已通过鉴定。

四、同行观课、搭建专业人才成长“平台”

1.新调入教师“入格”培养。加强对新调入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长久工程。我们的做法一是对新调入教师加强教育法制观念,工作责任心和爱心教育,传授班主任工作艺术,培养组织能力;二是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怎样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辅导等方面进行专业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要求每位新调入的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听一节示范课,评一节研讨课,写一份教后反思。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5

我国儿童外科基础教学早期兼容于儿科学和外科学,在医学院本科教学中,儿童外科基础部分大多出现于儿科学教材中,由儿童外科医生进行讲授,部分病种则在外科学讲授。在少数设有儿科系的医学院则具有较为完整的儿外科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儿外科教学在儿科学和外科学的教学中提取出来独立成科,不再被外科学和儿科学大纲涵盖。上世纪90年代,医学院系改革,多数儿科系被调整,儿外科基本上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列入教学计划。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五年制的教学大纲中,儿科学没有儿外科内容,外科学中只有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和运动系统畸形,仅少数院校开设儿外选修课。

二、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的困境

发达国家的儿外科规培已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德国学者曾对20余个国家的儿外科培训模式进行比较。在美国,必须经过5年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并获得认证后才能进入儿外科专科培训,其余国家的平均培训时间为6年3个月。在我国,儿外科作为二级学科,在规培中作为培训科目之一独立招生。综合性医院极少设儿外科专业或缺乏规培能力,故儿外科规培基地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培训主要在儿外科各专业轮转。医师一旦完成规培,也基本就业在各儿童专科医院。由于受训面和就业面窄,儿外科规培基地生源紧缺。相反,每年的外科规培基地供不应求。由于外科规培未将儿外科纳入培训细则,经过规培的外科医师对儿外科临床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不具备接诊儿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能力。他们一旦进入基层医疗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又不可避免儿外科病患。不难看出,现行的住院医师规培过早专科化,造成外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培训与其在基层一线实际工作中所应具备的临床能力间尚不够契合。

三、儿童外科疾病就诊中的窘况

由于儿童年龄段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目前上海市仅有的四家设有儿外科的医院已人满为患,儿外科医师超负荷工作仍然无法满足就诊需求。我们亟需将儿外科常见病的诊治下沉至基层医疗单位完成,但这一过程存在极大困难。首先,儿外科常见病的临床初诊主要在基层,尤其是面向社区的全科医师和分散在各级医院的儿科或普外科医师。近年的本科教育中缺乏儿童外科教学课程和临床实习,在全科、儿科、外科规培中也没有儿外科培训内容。因此,全科医师在新生儿访视和婴幼儿体检时往往漏诊新生儿或婴幼儿外科疾病,儿科或成人普外科医师容易在接诊儿外科急症或肿瘤患儿时发生漏诊误诊。造成该年龄段的儿童外科患者处于高风险状态。其次,在绝大多数的二级医院,儿童外科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即使是一些常见病,也很少能得到及时治疗,必须转诊至儿童专科医院。这势必导致儿外科常见病诊治在今后几年仍无法在基层医疗单位完成,儿童专科医院人满为患的窘况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四、对策

对于上述现状和困境,要从根本上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医师的儿童外科临床能力,需要一个从院校教育到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长期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第一,建议将儿童外科常识融入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内容,这不仅能普遍提高医学生对儿童外科疾病的认识程度,同时培养医学生对儿外科学的兴趣,鼓励更多学生选择从事儿外科专业。

第二,建议将儿童外科列入临床实习轮转范围,尤其要加入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和全科方向的医学生实习内容中。临床实习是让医学生将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相互结合融会贯通的关键途径。通过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第三,建议调整目前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并在国家执业医师考核中加入儿外科内容。洛杉矶医学中心2009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外科住院医师普遍认为培训中轮转儿外科是具有价值的教育经历,他们期望每年有一些时间来做儿外科手术。因此,建议在现行的外科规培细则中,适当加入儿外科临床轮转,培养和提高外科医生处理儿外科常见病的临床能力。对于有条件开展儿外科培训的全科规培基地,建议在3年培训中加入2周的儿外科轮转,让全科医师通过临床实践熟悉儿外科常见病,初步具备在社区医疗服务中正确识别儿外科常见病的能力。

五、总结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6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学生和家长对基础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培训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调研,查找存在问题并进行对策探究,以期更好发展,使之成为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发展;问题;对策

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是指从事中小学学龄段教育辅导的社会机构,它是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的,是教育培训市场的主力群体。随着十几年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成为普通中小学校的知识补充体和深化体,为教育服务行业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成为教育行业持续繁荣的一股新的增长极。

一、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兴起的原因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笔者实地考察走访,发现自2001年南通市第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成立以来,教育培训机构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发展势头迅猛,数量逐年提升,现如今全市总计共有236家在教育局、民政局、工商局注册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科学进行教育功能的区分,有利引导,成为笔者关注的课题。因此,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和研究有着积极的社会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这是对社会教育发生重大变革的一次实践性探究,也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做的深度思考和策略组织。笔者对该选题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江苏省南通市29家典型的中小学辅导机构,实地探访了3家普通中小学校,发放612份有效问卷,访谈36人,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和论述依据。中小学教育培训兴起的原因较为复杂。从社会文化环境上来看,家长期望子女能通过教育选拔机制来改变命运,教育需求显著提高,由单一转向多元,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功课,从而催生了这一现代教育产业。从应试教育体制来看,我国的升学考试选拔人才机制是教育辅导产业得以存活并发展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层面来看,教育行业本身就具备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从政策导向来看,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办学力量从学校的一元封闭向社会的多元开放。

二、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规模不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培训机构实力参差不等,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师资力量薄弱,良荞不齐。南通市经过15年的发展,辅导机构之间良莠不齐,层次分化鲜明,既有上市公司,也不乏小作坊,但大多数还处于作坊式发展阶段,教学场地小,教学条件一般,其中很多都隐藏在居民住户家中。差异化明显的教育机构在教学质量上也是优劣悬殊。

2.功利性明显

校外教育存在的一大因素就是高额的利润,这也就不难理解其产生的功利性根源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目的是育人与盈利相结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培训机构的生存靠的是良好的办学声誉,只有生源的扩大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3.从业者普遍缺乏教育学理论基础,对学生心理缺乏研究

虽然少数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达到了理想效果,但是普遍从业者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教学策略的系统知识,使得他们对其赖以生存的教学活动缺乏研究,不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差异,也就无法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体系,无法设计针对学生学习差异的教学策略。

三、对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究

1.加强监管,提高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整体实力

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只允许信誉、实力兼备的机构办学。2013年2月28日,《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也是校外培训行业保证自己的品牌、信誉,寻求自身健康发展的见证。建议更多这类机构都加入《公约》。

2.打造特色,明确市场定位,提高自身价值

建议培训机构树立品牌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弱化功利意识,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浩如云海的校外培训机构中,如何脱颖而出,以响亮的品牌号召力,新颖独特的特色教育以及准确的市场定位,吸引更多的生源,应该是培训创办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所有这些具备,利益也就随之而来,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一味只“向钱看,向厚赚”。

3.加强师资,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的师资管理及激励体系

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不像正规学校那样受到严格的课程规划和标准的限制,有更大伸缩性,这就要求校外教育培训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根据科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老师不但专业知识扎实,还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制定符合其身心发展的学习策略,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VIP教学,最大效果提升补习效果。目前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大,不稳定,这与培训机构的奖励激励措施不够,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从整体上,可以根据本机构的资金实力、现具规模和发展计划对教师资源的招聘、储备补充、培训开发、职业生涯发展、薪酬福利及激励等方面做出详尽规划。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培训是教育学习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开放的教育市场下,学校、社会、家庭多方联动能有效改进教育。教育培训机构作为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组成部分,它将与学校教育一起接受教育市场的调配,这样势必给教育改革带来新鲜的空气。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补充学校教育的短板,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建议,以求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施栩濠 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7

关键词:乡村美术教师;教师教育;教育培训

初次接触和了解乡村美术教师教育培训,是由于2018年11月参与了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担了“国培计划(2018)”—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中的乡村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在此期间笔者一直负责此项目的实施,从中便学习到很多知识技能和师德品德方面的素养,了解到美术教育的前沿问题和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针对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对乡村教师教育的培训做出分析和探究。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乡村美术教育的相关分析

面对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国家、地方教育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必然要对乡村美术教师的培训有所思考和重视。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等方面要有自己的教学见解和理解,乡村美术教师也必然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乡村美术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针对乡村美术教育,要落实美美术核心素养,一部分寄希望于具有真正教育情怀的校长和对美术教育有理想追求的教师,另一部分需要具有艺术教育热情的教育工作者向乡村美术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和接触了解到美术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的机会。核心素养理念下美术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培训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让乡村教师对核心素养概念提出的背景、缘由、价值所向、实施途径等有基本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通过专业素养与艺术表达能力的提升,解决技术实践层面的问题。乡村美术教师要学会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带有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去学习,同时加强对知识的融通和理解,建立多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自身对艺术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其培训大致可以分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网络研习等长期培训和学习。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影响,乡村美术教育长期以来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乡村美术教育致力于文化传承,具有其丰富且有特色的本土、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这些都可以为学校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所用。这些资源既有物质层面美术表现的媒介和材料,又有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人文历史、特色民俗、民族传统等,将其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体验,在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同时,形成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乡村美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乡村美术教师的培养和造就,既依赖于教师职前的师范教育,又取决于教师职后的系统培训。一名成熟的教师要经过三个时期:一是职前学习时期,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原理;二是初职时期,约2至3年,在学校中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和实际锻炼,逐渐融入教师的角色;三是成熟阶段,约需3至5年,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教师。乡村美术教师的培养单位主要包含地方性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为乡村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职前培养开设的美术课程与职后实践联系密切,所以绝大多数乡村美术教师在职前培养中的美术技能水平比较低,在职后实践中难以灵活运用,多数美术教师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磨合。高质量的培训课堂不是中小学课堂的简单回炉,而是能够授之以渔,让教师受到启迪,得到拓展,通过培训反思自己的教学。目前,教师参加的职后培训主要分为教育局委派、校本培训和学历提升3种,其中以教育局的公事委派占比最多,教师自行提升学历位居其次,且多以本科函授为主。针对乡村美术教师培训的教课人员,大部分是中小学一线名师、教育局负责培训工作的政府官员、高校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教授等,乡村美术教师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享,深刻领会了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提高了对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同时在乡村美术教师培训过程中,其使乡村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提升了责任意识、爱心意识、奉献精神,提高了职业规划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切实掌握了开展教学活动的新技能、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了专业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领略了专家的风采,感受了名师教学风范,分享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能力与教育能力。

三、乡村美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途径

(一)国家推动的乡村教师教育培训的“国培计划”培训

“国培计划”自2010年启动实施,5年培训教师700多万人次,其中农村教师占96.4%,基本实现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全覆盖,为广大农村教师创造了宝贵的培训机会,大幅提升了农村教师的能力素质,推动了各地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了教师培训重点基地建设,提升了各地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这一培训对于乡村教师职后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当然,在职前期间,教师接受学习培训也是相当重要的。乡村教师在职前或者在师范阶段,更应注重教育教学的培训和学习。针对“国培计划”项目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建议:首先,科学设计培训方案,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后培训中,应将认真反思本次培训的成绩和不足,尤其要重视学员的反馈意见。在培训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理论和实践结合,增加实践类课程和学科生命及安全教育内容,确保培训质量。其次,增加特色化示范性教学的观摩次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在面对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教学环境,应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得教师可以有效地展示信息时代的教学技术。在学员报到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员的困惑和需求进行了梳理,在培训中,根据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结合问题开展一系列学习研讨,主题切中要害,针对性非常强,这也是学员参与热情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专家和学员的互动化解了学员心中的困惑,使学员了解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和认识上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职前培养是为职后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职前培训是一种“准备”的阶段,为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做好准备:而职后培训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整个教师培训过程中,师范生的职前培训是教师教育的关键阶段和提升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见习、实习阶段正是在就职前教学能力的锻炼,经历和了解教学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从教能力。教育实践是师范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平台,不仅对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师范生的教师角色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自觉主动参与自费式的乡村教师教育培训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国家推动的乡村教师教育“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乡村教师还应积极自觉参与自费式的乡村教师教育培训。教师培训是长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模式,仅仅依靠国家政策和教育部门的培训推广力度是不够的,需要教师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没有培训机会,创造培训机会,自觉主动地参与一些自费式的教育培训。自觉主动参与自费式的教师教育培训,有助于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状况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性地参加某一技法和理论的培训,并且在这培训期间有针对性地提高对艺术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加强自身对知识的融通与整合,建立多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自费式的教师培训对于受训者来说具有选择性、针对性、目的性,区别于国家政策推动下的教师培训。国家政策推动下的教师培训具有一定的宏观性,仅仅是依托于整体教师的情况安排课程内容,不能合理具体地安排适合每位教师的课程,缺乏针对性。对于自费式的教师培训,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专业知识薄弱的课程,进行项目式的学习,直击核心知识和技法的再建构,促进专业化发展。

四、结语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乡村美术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技法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要。站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帮助乡村教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引领帮助乡村教师树立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培训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培训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大的功能和价值,也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教师培训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建立密切伙伴关系的纽带,教师培训是增强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是促进师范院校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培训是师范院校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声誉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段鹏.通过乡村美术教育致力于文化传承———“蒲公英行动”的使命与责任[J].美术,2018(7):20-21.

[2]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3]阳锡叶,熊擎宇.教师培训也需“供给侧”改革[J].湖南教育(B版),2017(7):10-11.

[4]吴海丹,姜盛海.农村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以江西省S县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3):105-106.

[5]刘丽丽,戚雪.国内教师培训研究的定量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3):78-80.

基础教育培训范文8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0年我国的网络线上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于超星、钉钉等网络教育平台层出不穷,其用户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在线教育的必要性、优势日渐突出,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受到推崇。但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网络、在线教育产品与服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满足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很难保证其学习治疗,导致网络在线教育的效果并未受到广大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因此,如何清楚网络在线教育的“绊脚石”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1当下在线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1网络教育时教育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首次强调网络教育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在线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2020年2月正式开始运营国家中小学网络在线教育云平台。截止到2020年6月底,该平台浏览量和点击量高达9.94亿次,并有11门学科给予学生学习。其中,中小学课程的课堂数量几乎达到了2000堂,有近2亿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习。截至2020年末尾,我国网络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538亿元。

1.2加快现代化教育的进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5G网络的普及,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功能的普及,为各行各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方便,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移动终端等科技的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设备支持,让教育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自由平台。由此可见,网络在线教育能够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1]。

2在基础教育中发展在线教育的优势

2.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在线教育是现代网络科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融合而成的新型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教育而言,网络在线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将教师融入新时代学生的生活中,体验学生的生活,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次,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对全国各地的教学资源进行统筹,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其学习兴趣。

2.2保证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合理配置。一方面,网络在线教育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了优化,其将各个地区、各个领域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在一个平台上展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不平均的问题,极大程度提高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向学生展示名师的讲课记录及视频,加深其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观看名师讲课的视频,查缺补漏,优化、改进教学方案,一定程度提升了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2]。

3基础教育中影响在线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3.1家庭教育观念有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对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内容缺乏判断力,一些错误的观念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及其人格的塑造,并且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还缺乏自控力,容易走神。例如:在上网课时,孩子会想着玩手机、睡觉等。大多数家长把孩子“扔”进线上课堂后,便让孩子属于“放养”状况,这不仅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还会对妨碍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其次,家长不清楚网络的正确用法,沉迷于网络游戏、刷抖音等,没有以身作则,导致孩子迷恋网络、沉迷网络,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3.2缺乏完善的网络管理及制度。任何新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线教育也是如此,从提出要发展网络教育,到2019年度《政府工作包括》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教育”至今,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在线教育已拥有2亿多用户,这说明基础教育网络在线教育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但网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使得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的乱象起伏,制约着基础教育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

3.3线上教育的资本导向较为明显。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大多都是以网络平台等商业模式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赚钱而开设线上教育平台,资本导向较为明显。本文主要从课时消耗和任课老师等级这两个方面对线上教育的资本化进行阐述。即:(1)线上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制定课时计划,甚至用优惠政策诱导家长帮孩子报课,追求“课耗”,追求在线教育平台的利益最大化,忽略了发展在线教育的本质。(2)线上教育的收费会随着教师的等级而升高,致使线上教育的教学费用较高,难以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3],违背网络线上教育的初衷。

4基础教育中发展在线教育的主要对策

4.1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观

4.1.1家长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完善自身人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家庭气氛,能促使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格。因此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方法如下:(1)定期开展家庭读书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读书,并分享阅读体验和观念。(2)收敛“家长气”,放低姿态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孩子成为好朋友,为其打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3)做好“家庭教育官”的工作,不要把孩子交到学校后、交到在线课堂后就撒手不管,实时监控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将其学习情况及时向教师反馈,提高其学习效率。

4.1.2接受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向线上教育方向发展,在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家长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接受各式各样的新型教育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家长认识网络、学习网络知识和了解网络文化。目前,基础教育网络在线教育处于爆炸性发展的阶段,这就需要家长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清楚认识网络在线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的学习的优势,不要停留在让孩子接受传统教育和补习班教育的阶段,应将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融合,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2)家长还应当接触网络,了解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清楚认识网络的优势和危害,对孩子进行保护,预防网络对孩子造成伤害[4]。

4.2加强网络平台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基础教育在线教育的发展模式建立在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发展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在线教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平台本身就需加强自己的责任感,扬长避短,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就以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平台自身而言,应投入大量费用等投入平台功能的开发与建设中,而不是一味地注重平台的宣传;其次,建立在线教育评价、反馈机制,规范管理在线教育平台的师资队伍,定期检查入驻平台教师的教学情况,集合学生、家长对其的评价,综合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并将具体情况计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中,提高网络在线平台的教学质量。最后,政府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强迫平台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推动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

4.2.1加大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大部分在线教育企业都是以网络营销作为宣传手段,并在投放广告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忽略了平台的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网络在线教育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难以保证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的质量。因此,在线教育机构应当将一部分广告费用运用于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中,即:(1)将人工智能融入平台。在平台内设立智能客服,即使解答用户的问题,注重其反馈,不断优化更新程序,保证平台的服务能力。(2)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统筹学生的需求与学习情况,实现精准推送,提升其使用体验。(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其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能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升对平台的信任度,放心把孩子交给在线教育平台。

4.2.2规范在线教育师资管理。严格审查教师的教育经验、教学水平、教师资格证等,提高教师入驻网络在线平台的标准,但也不能一味地压缩教师的利益,目前,网络在线教育的优质教师较少,必要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为其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工作环境,进而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网络在线教育的队伍中,为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网络在线教育企业应定期对入驻教师进行培训,例如:邀请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向广大在线教育的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提升整个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水平。最后,教师自身也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还应与其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保证其学习效率。

4.3通过政府明确在线教育的政策导向

4.3.1完善在线教育法律保证网络教育的安全性。网络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也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但网络的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在线教育的质量,因此,政府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严肃打击并处理网络违法行为,为中小学生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随着网络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和政府需要根据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明确其发展方向,加强网络在线教育的监管力度,妥善解决网络在线教育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为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4.3.2实现教育部与网络在线教育的相互配合。构建国家型网络在线教育管理机制,定期检查网络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并与其负责人进行谈话,保证各个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的合法性、合理性。网络在线教育培训机构、教育部、网络安全监管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配合,共同提升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的教育水平,保证线上教育的质量。即:(1)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应积极配合教育部的工作,服从国家的管理,定期进行调研,趋利避害,改进在线教育平台所存在的不足;(2)教育部应严格在线教育的教师水平;(3)教育部和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还应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相互配合,为学生打造良好、和谐的线上教育环境。

4.3.3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帮扶制。扶贫政策是发展基础教育在线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基础教育网络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出台相关帮扶政策,扶持新兴崛起线上教育平台、机构、企业,具体帮扶方法如下:(1)政府出资帮扶网络在线教育机构、企业等,帮助其开发、完善、改进在线教育平台。(2)政府出人帮助网络在线教育机构、企业,一方面为其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一个优质的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另一方面,则是招聘优质的教师,充实其教师团队,促进其发展。(3)政府应起好带头作用,带领社会、企业等对网络在线教育机构、企业进行帮扶,保证“互联网+教育”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向信息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5]。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