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研究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础科学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劳动力就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增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引进外资、代工生产、出口贸易等方式,逐渐建立起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特别是经过近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业面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经济政策边际减弱、后发优势逐步消失等困境,从而导致了我国制造业供给与需求失衡、产能过剩与增长乏力、全球竞争力下降与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极其重要。

一、转型升级的关键

(一)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制造业通过增强创新能力,能够有力地促进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深化与提升,改进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工艺设计、运行模式、技术改造。可以运用现代化制造技术,替代落后的制造技术,降低成产、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不仅要关注各种经济要素的投入,更要切实重视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和转化效率,相比于前者,后者在当前资源消耗日益加大、环保因素日渐重要的背景下更加重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能够有效提高各种经济资源的组合和联动,创新资源使用方式与运营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现代制造业发展更多的是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多环节、多人员、多主体、多资源等有机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驱动促进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水平与效率的提高,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和分工协调,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有助于强化制造业产业协同。现代制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产业协同大发展的成果,制造业各环节、各流程、各企业、各行业,甚至各国家都立足于比较优势,创新经济资源利用方式,加强企业活动与价值链运行的协同与融合,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联动中创造价值。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发展依赖于价值链系统的有效运转及其相互协作。通过创新驱动,增强制造业价值链中关键性活动的竞争优势,强化核心环节的技术含量,并进一步带动其他价值链环节的发展。通过创新驱动,跳出本企业和本行业圈,明确并加强价值系统内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产业间融合与协同增强制造业发展动力。通过创新驱动,不断地提升制造业企业家产业融合发展意识,转变产业融合发展方式,推进融合发展实践,在深度融合中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三)有助于增加制造业技术溢价。改革开放后,我国制造业在资源投入与外资引进基础上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增长,建立起了我国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但不容忽视的是,过去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技术含量低、成本代价高、经济利润少、生产污染大,极大阻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前的重大问题,应当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和驱动力量,增加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溢价,兼顾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制造业发展的研发能力与技术水平,能够不断地拓宽制造业的产品与服务范畴,增强应对未来竞争与市场风险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能力,增强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和品质质量,打破价值增长与成本领先的互替规律,同时实现价值提升与成本优势,把企业行为整合为一个体系,不断增强对市场客户的吸引力与粘黏力。能够有助于转变过去我国贴牌生产与代工生产的传统模式,随着制造业产品与服务技术含量的提升,客户与市场的满意度快速提高,对于我国制造业商品与品牌的认可度会逐渐提升,有助于改变过去“重产品、轻品牌”的低端生产局面,实现品牌溢价,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创新意识不高且自主创新滞后。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边际增长阶段,仍然具备政策红利的领域,市场竞争还未“白热化”。依然习惯于通过资源投入、人力投入,向政府要政策、要优惠,采用传统的粗放式模式发展。仍然较多地关注需求端,企图通过市场营销来进行市场渗透,通过跳出市场来规避竞争等。我国制造业创新意识不高,自主创新滞后,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增强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创新能力不强且专业人才缺乏。纵观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状况,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新能力,导致市场竞争落后。当然,我国制造业绝不坐以待毙,必然奋起直追。但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本身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观因素。一是我国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术研究的程度不够,倾向于“拿来主义”。将国外的技术引进国内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样创新手段在发展之初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随着技术鸿沟的缩小,触及国外核心技术的时候,就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我国制造业登上新台阶。二是制造业企业自身科技研发和技术积累不足,多数制造业企业在专利技术积累、创新人才储备、研发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和环节“卡脖子”。三是我国制造业“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仍然有待健全。当前我国多数技术研发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上,市场化效益较低。“生产人员不上去、研发人员不下来”现象严重,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实现体系化、常态化开展,专业人才缺乏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创新环境不优且发展环境复杂。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在人口红利、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政策边际减弱等背景下,不断倒逼着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同时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竞争也在不断加大,留给其进行系统开发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时间并不多。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我国制造业发展优势都已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依赖型产业逐渐迁移至东南亚、印度等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随之而走的便是就业岗位、税收资源、经济产值等。这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会提出更高质量和时间的要求,快速填补因产业迁移出现的产业发展空白。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制造业企业难以真正夯实创新基础、积累技术实力、储备创新人才。三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跃升,全球地位的大幅提高,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同时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千方百计阻碍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企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以便继续垄断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大部分红利。

三、发展举措

(一)营造竞争氛围且加强财税帮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制造企业想要创新、愿意创新,同时也不得不创新。一是在制造业外部发展环境方面,要努力营造竞争市场环境,让企业不创新就没有未来的危机意识,就有被淘汰的紧迫感。尤其要鼓励企业家精神,打破原有地区、行业、体制等保护障碍,让创新能够真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力。在一些制造业领域,仍然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发挥“鲢鱼效应”,给予外企和国内企业同样的竞争平台和机会,给我国制造业营造一个“不那么舒适”的发展环境,激发制造业主体的创新发展意识。二是在制造业内部激励措施方面,要切实营造制造业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创新成果保护力度,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以法制维护自主创新成果,让创新主体能够从创新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形成正反馈的创新回路。另外,国家应在制造业领域设置充分的激励和保障手段,加强创新企业的财税帮扶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提高创新企业的政府补贴力度,切实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

(二)增强基础科学研究并提升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基础科学是一切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源头,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重视基础研究就是在为制造业未来发展探路开道。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已经走到一个转折阶段,过去可以向发达国家引进、复制与改进技术,但现在没有或者难以引进、复制与改进的技术。增强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一是要在高校基础学科建设、科研资金倾斜支持、科研人员配备充分、相关激励政策切实跟进等方面下苦功夫,在全社会营造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的社会地位,让科研人员有意愿安心做基础研究,有保障踏实做基础研究,全心全意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二是要努力“敞开门来做研究”,一方面加强与制造业企业合作,深入制造业发展实践,充分了解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现实技术缺失所在,追求“单点爆破”而非“多点开花”,为研发后阶段的商业化开发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合作,搭建与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基础科学研究机制,增强双方的人员交流,以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扎实开展。

(三)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人才资源始终是一切创新行为的核心要素,也是制造业能够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引进人才就是引进创新的工匠,培养人才就是在培养创新的土壤,储备人才就是在储备创新的种子。在当前深入实施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要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和使用,真正把握住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一是要高度重视制造业人才的引进,不能盲目排外,更不能闭门造车,尤其是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都要善于提供优质的激励诱导,必要时可以成立联合实验室,通过多种机制将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吸引回来,充分发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海外经验等优势,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二是要不遗余力培养我国制造业人才,加强资源倾斜和政策导向,更多更优地培养制造业实用型、专业性人才,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常态化机制,以制造业面临难题去培育学生,以高校内专业理论去指导企业,强化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健全研发效能长效机制。三是要想方设法培训制造业员工,需要制造业转变培训思维,加快优化创新型人才培训机制、培训体系、培训转化等。

(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是制造业持续创新的保障网,也是创新成果的催化剂,健全完善的创新体制机制就是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环境的重要举措。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要增强“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联动,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围绕着我国目前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加快创建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环境。针对制造业企业转型突破的个性化需求,由行业出面,联合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制造业企业上下游形成创新协同投入机制、创新成果共享机制。二是要强化市场管理机制,一方面优化制造业创新成果的保护、转化模式、搭建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创新成果评价服务平台等各类平台体系,打通创新成果的转化通道。另一方面建立制造业创新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各类创新人员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助于更多的创新主体涌现。

参考文献:

[1]乔巍.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演化路径分析[J].产业经济,2019(3):59-61.

[2]周晓波.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经济师,2018(5):290-291.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2

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1、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2.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创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该数据库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权威的科技期刊作为数据源,声称这些数据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献,所以被它收录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代表了当时有关领域的先进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但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还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所以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3.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二、SCI-E与SCI的区别

(1)SCI-E是SCI的扩展版,SCI收录期刊3600多种,SCI-E收录期刊6000多种,被SCI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SCI-E收,但反之却不成立。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3

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核心期刊、中心核心期刊

2.学术期刊科目分类

社会科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自然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3.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的推荐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科技部于日前公布了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双效期刊”。

4.学术期刊基本知识(SCI、SSCI)

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究竟什么是SCI和SSCI呢?我们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简介如下:

5.SCI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一种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当前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SCI创建于1961年,其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Garfield(1925-09-15)。它主要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目前,SCI的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目前,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SCI将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Compact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6650余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Content,简称CC)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这其中,含有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4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6650余种。SCI每年收集论文数达六七十万条。

6.SCI索引形式

SCI主要摘录科技期刊和专利。被选用的期刊上所刊载的每篇文献,包括论文(无代号)、摘要(A)、评论(B)、编辑部文章(E)、通讯(L)、会议资料(M)、专利(P)、评论和书目(R)都逐一加以摘录。尤其把每篇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一一认真著录,并按照一定格式编排起来。在论文索引方面,它是以来源索引为基础,另配有四种引证索引(即作者引证索引、专利引证索引、主副事物引证索引及机构引证索引)。SCI的索引方式有4种。引文索引(CitationIndex)按第一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用于检索作者发表的论文;期刊源索引(SourceIndex)按每篇论文的完整文题排列,用于检索论文主要内容;主题词索引(PermutermSubjectIndex)通过标题词汇或主题词查找某学科、某专业方向涉及文献,光盘版已通过SCI'sKeyWordsPlus追溯出现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中的单词、词组与短句,扩充了印刷版的容量;机构索引(CorporateIndex)按地域、字母顺序排列,检索每篇论文的所属机构,或某机构用于统计所发表的论文,也可用光盘版与在线版方便地查找此索引。

7.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4

分析西部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及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规律,为地方支柱产业在企业面向转型及价值提升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知识输出和创新支持。基于工业设计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手段,提出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知识系统,创立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业设计特色创新平台,构建共性、协同的创新设计知识体系,与企业的创新发展形成协同互动模式,为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机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协同创新;工业设计;知识输出

一、引言

当前,国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特别是中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企业在提升产品价值时需要注入更多的知识力量,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存在知识的输出与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以往,国内的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许多成功先例。如微软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五所高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丰田、福特、IBM等著名企业与国内高校建立的研究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围绕行业科研机构的产业需求,建立形成特色方向的行业互动平台,打造更系统全面的技术服务模式。以西部地区为例,四川省国家创新基金助推制造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服务重要的支柱型产业;重庆市科委在重庆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大平台建设的背景和基础上提出了工业设计大平台建设的构想;广西、甘肃、云南、新疆等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知识系统的整合与社会转化。这些预示了以知识输出为特点的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家多部委联合颁布的“促进工业设计发展若干指导意见”的指导精神,为我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创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以技术创新和技术产品形式创新为代表的工业设计在创新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明了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国家通过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建立,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联合如科研院所、地方支柱企业、设计企业等重要社会资源,开展通用性、基础性、前瞻性的产业与设计资源整合,组建高效而实用的协同创新设计数据库、信息共享资源库等平台,实现实时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目的。国内沿海大城市正利用自身的地域特色、产业环境等优势打造各式各样的设计文化,逐渐形成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意经济主力。各地方高校也建立针对当地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工业设计中心、深圳大学的文化产品研究中心、深圳高职院的产品设计中心、顺德高职院的家具设计中心、广州美院的集美工业设计集团等。高校与企业合作,举办一些国际会议、国际竞赛等设计交流活动,吸引各界眼球,直接提升了该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以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中心举办的“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活动为鲜明示范,该活动得到了意大利、美国、荷兰、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国内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30所国际设计院校的大力支持。国外工业设计创新相关的设计院校如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斯坦福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荷兰TU-Delft科技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千叶大学已具有先进的教育模式和产业互动策略,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科研、外部专家群、设计合作服务等资源,已建成规模大、影响广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目前西部地区的许多企业创新设计方向不明确,整体创新设计实力不强,工业设计资源缺乏。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尚未提出建立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构建R&D资源网。这些宏观微观因素导致工业设计资源零散而需向外引入、设计人才需求错位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的情况,遵循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律,顺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研究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的对策,以求在当前我国发展支柱产业经济的背景下找出融合知识输出与产业转型的创新互动平台模式。

二、西部地区支柱产业的属性

(一)支柱产业的创新重要性

作为对整个经济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反应,可以催生和诱导新生产业的发展。我国正努力加强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相互作用的协同创新体系,以西部直辖市重庆为例,早在2009年初,国务院发文将新兴直辖市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建设基地,可见国家层面非常重视重庆的工业发展。西部地区支柱产业经济正朝着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与高校协同发展,建立资源互动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支柱产业的创新主导性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地方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及创新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以重庆为例,未来重庆产业重点将以汽车摩托车产业为主线的产业链实施发展建设,产业链细分为乘用商用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其次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通过重点推进和完善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特种船舶等10条产业链,实现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转型。这些支柱产业为创新主导体,与科研所、高校等建立资源共享的互动协同创新平台,以实现地方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及创新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三)支柱产业的创新目标性

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产业创新,优化产业资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带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创造更多的经济总量。在实现系列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支柱产业的企业公司从宏观布局和资源整合上特别是产品的生态化设计方面需要引入系统完善的设计意识。因此,实现企业创新的产学研合作,丰富校企之间的不同阶段融合,将有利于企业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规律

宗晓华等人在研究中归纳出高校与企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过程包括初步衔接阶段、“线性模式”阶段、协同创新阶段[1]。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工业设计的系统视角,以企业创新需求为路线,梳理出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一)探索期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二战前后,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联系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大多数企业都围绕着应用需要和现实需求进行技术改进或科学创新。如飞机的诞生和飞行器的设计研制催生了空气动力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某些军事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枪械的机械学、炮弹的弹道学、爆破力学的发展;空难事件促进了材料、信息科学的发展。随着20世纪初美国通用电气、柯达等公司逐步建立内部实验室,世界各地的企业产业界越来越重视科学家和工程师需求的同等重要性。部分高校利用自身的研究探索,建立了相应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验室。

(二)线性期

美国科研与发展办公室主任范纳华•布什提出一种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探索,再从开发到规模生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线性模式”。该模式为战后美国各大著名高校的应用物理、弹道与微分、声纳系统等前沿战争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基础知识体系。美国基础科学与创新能力的世界领先都源于线性模式在各大学科学研究的积极推进,因此也获得了较大的资助和更快的发展。今天,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先导,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新工艺建立在新概念、新原理的基础上,两者正是线性模式在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结果。

(三)并行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日韩为代表的新型经济模式迅速崛起,成为美国欧洲国家的竞争对手。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技术创新并非从线性模式中受益,而是模仿学习和内部转化创新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即基础科学研究并非起源,企业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成为基础研究方向的引导。受日本产业竞争影响,美国开始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联系,有效提高了技术转化效率和研发目的。美国在上个世纪后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法案,促进大学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灵活且紧密的互动。

(四)融合期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转型的今天,高等学校与地方企业需要更好的创新数据和资源平台碰撞与融合。二者资源共享,不断创新,一方面体现了二者协同合作的产学研重心从科技创新的产品下游终端回归到源头创新开发模式;另一方面,其合作形式从单个项目合作的点状关系向深度融合的共建平台式长效战略合作模式,甚至相关资源集群协作的网状关系转变[1]。高校不断改革与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之间的创新融合发展,改变了两者的自然发展形态。亨利•伊科维兹等学者发现美国的一些大学创业氛围浓郁,高校与公司企业在某些工作范围相互涉入,高校调整、完善各种学科结构,创新各种教学体制,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与产业的资源互动,并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提供创业和成果转化平台;同时,企业加强前期的创新投入,加强对最新科研成果的发掘、发展与后期的成果转化[2]。在此发展阶段,具有前瞻性产业眼光的科学家们通过协同合作,基础研究获得卓越成就,通过横向的跨领域、区域甚至国界、行业的融合创新,突破了科研创新从“点”式、“线”式向“面”式发展[3]。重庆2013年成立的校企融合协会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了很好的合作平台,将推动校企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为产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助推产业腾飞。这表明当前的校企合作进入了融合期的发展阶段。“协同创新”战略发展模式是我国在继“211”“985”工程之后推行的又一重大战略计划,是促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通过政府积极导向,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广泛开放式的合作,积极促进协同创新。由此,产学研模式将全面转型,由点对点转变为网状的长期、紧密和系统的全面互动合作模式。

四、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工业设计平台意义的契合

在产业创新的方向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同时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大还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必须体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通过转变传统配套为全球战略规划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代表说,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需求表达平台”,这为企业准确把握消费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来源。工业设计在基础研究与工程转化、产业应用、消费者用户行为研究、商业转化中的重要作用,跨学科合作的系统意识,加强了基础研究知识保护及产业应用转化的链接。工业设计的平台化建设为产学研建立了一个更加系统、更加柔性、更加全面的合作基础。因此,国家工信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加强了企业技术中心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转化建设;加强了工业设计的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肯定、国家专项奖项设置;加强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建设。由此可见,立足知识创新和科学创新的高校工业设计平台构建与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不谋而合。

五、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平台构建对策

许多学者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方面进行了宏观的策略研究[3-9],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建议和方法。但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创新平台,特别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性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在实施与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细节性、针对性的现实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围绕支柱产业的属性,结合国家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要求,立足于实际性的服务与合作,提出以下几个关于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支柱产业需求与自身优势,定位平台重心与特色

平台构建首先是定位的问题。陈跃泉提出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高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应契合地方产业经济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关注地方产业经济的动态,主动优化学科布局;在协同创新中形成互动模式,以契合地方重大战略性需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构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0]。地方高校应立足于为地方支柱产业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服务,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向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从而形成精确的特色人才培养定位方向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11]。因此,地方高校的工业设计平台从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文化建设、社会职能等方面都应以支柱产业为依托,深入了解产业需求,进行针对性建设,进而找到平台建设的侧重点和特色规划。

(二)建立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的链式机制

工业设计平台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机制和模式。顺应当下互联网、物联技术、大数据、大信息时代的发展,平台的机制应加强与企业前期、中期及后期的融合,全面了解产业需求。通过链式的整体结合,在基础研究阶段即融合市场未来的需求,避免由于研究团队的偏执而缺乏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投入,提高转化的目的性和效率。

(三)完善工业设计平台的创新效能

加强基础研究的商业构建策略,加强知识的产品与工程转化能力,加强知识技术的商品化转化,加强原始创新—工业设计平台—企业三者之间的联系,强化平台的纽带作用,加强平台外部国际化资源的引入。通过工业设计的平台化建设,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面向产业链与产品生态周期的学科布局。进一步提高学科的研究目的性和创新贡献度。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解决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突破产业核心共性技术,提升学科特色和优势。如四川大学依托产学研合作实施“学科跨越发展工程”,把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工作紧密结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建设了一大批影响力大的新兴交叉学科,推动了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12]。

(四)完善市场化的知识评价体系

为保障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提高平台的服务效率和品质。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并且面向市场需求效益化的知识评价体系。从国家知识产权统计的专利量来看,国内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约为企业的1/3,表明知识转化的潜力大。由于专利产生的背景和目的不同,同时也面临较大的评价风险,即并非所有的专利都有转化的价值。李真云等人的研究指出,在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开展过程中,建立可靠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通过系统评价和反馈,促成完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形成[3]。在深度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该体系对校企协同创新合作的内容质量、效益进行适时评价、反馈及优化控制,逐步建立高校创新平台的知识评价体系,让知识输出的市场化体现创新的有效力量。

六、结语

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是顺应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需要,是强化地方高校与地方支柱性产业整体融合的实现方式。每个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需要结合产业特点,结合知识优势,进行系统整体性的融合协作,发挥市场规划、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市场回馈的良性互动,实现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灵活性、系统性、实践性。产学研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研究的内容仅是一种实现方式,在高校与企业并行发展的同时,在更多深入的相互沟通了解基础上,更多研究需求互补,实现共赢。

作者:杨先英 李伟湛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宗晓华,洪银华.创新范式转型与中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的深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1-9.

[2]ETZKOWITZH,WEBSTERA,GEBHARDTC,etal.Thefutureoftheuniversityandtheuniversityofthefuture:evolutionofivorytowertoentrepreneurialparadigm[J].Researchpol-icy,2000,29,(2):313-330.

[3]李真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4]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业务工作及综合管理统计月报[EB/OL].(2013-06-05)[2014-09-05].

[5]张真柱,刘婷.地方高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困惑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2,34(4):86-90.

[6]郭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使命、功能与推动策略[J].求实,2012(A01):265-268.

[7]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A].2010-07-29.

[8]毛光烈.发展特色工业设计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J].今日浙江,2012(20):10-11.

[9]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10]陈跃泉.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43-47.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双一流;科研能力;科研创新意识;导师责任制

2017年9月河南大学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要以一流学科建设做抓手,一流学科建设要以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以及其产生的科研成果做支撑。高水平的科研是“双一流”大学的显著标志,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亦是“双一流”高校优秀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研平台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在教学能力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带领下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科研能力的学生队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一流”。因此,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推动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对建设一流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亦是评价医学生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本科期间,科研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腔医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医学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实验训练,树立科研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逻辑思维,具备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才能在口腔基础研究、口腔临床医学和社会预防之间建立有效的良性循环,使更多基础研究转化为有社会效益的临床应用成果,从而推动口腔医学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本研究对河南大学口腔医学本科生设计开展为期36学时的科研训练课程选修课,引导口腔医学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训练,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成立科研训练专业委员会

为了保障科研训练课程顺利进行,学院专门成立科研训练专业委员会(简称,科委会),以便选拔、监督、考核导师,并定期为导师进行培训,提升其科研指导能力。同时协调导师和学生各项工作,帮助师生沟通。

二、引导口腔医学本科生早日建立科研创新意识

对于医学类而言,对学生进行早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兴趣的培养尤为关键,而科研创新意识的树立源于对科研工作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科委会在大一下学年即安排“走进实验室”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各个课题组的实验室,更加直观地了解科研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同时由课题组负责人为学生介绍课题组研究概况、科研动态及发展前景等,并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进行启蒙,帮助学生谨慎选择科研项目,避免盲目开展科研活动。同时,一年级学生可以在几个课题组轮转,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切身感受,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三、树立严谨求真的科学价值观

导师要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实验技巧,更重要的是科研的思维和科学的价值。导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端正科研态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四、围绕口腔医学学科建设,搭建科研平台

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科研平台,一流的科研平台可以孕育出一流的学科,从而成为一流大学的支撑。学院在近几年加大投入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建设,加强与本校其他院系进行跨学科合作交流。同时,依托平台积极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特曼医学与牙医学院全面对接并开展科研合作,以便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增加科研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此外,科委会联合本校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院及物理学院等多个专业及3家附属医院,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使不同的学术观点无阻碍地进行交流。通过科研平台开展的学术研究活动加强我院本科生对科研创新的了解,激发科研探索的热情。

五、建立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导师责任制

1.导师组责任制:科研导师采用3人小组的导师组形式,其成员要求有基础研究导师和临床工作导师,并选出一名作为主导师,这样可以实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完美结合。

2.导师选聘:科研导师的选聘有严格的执行标准,需要具备以下标准,①具有副高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②导师组内最少有一位导师有在研的科研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平台;③师德高尚,责任心强。导师的选聘工作由科委会进行选拔。④本科生从大二开始实行科研导师制一直到毕业,导师聘期一般为3年。任满结束后导师需进行汇报并接受考评,考评合格的导师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培养工作。

3.师生互选:学院提前将各导师组的简历在网上进行公布,然后科委会安排各导师组以PPT形式向学生宣讲本课题组的课题方向和基本内容,以便学生了解各组的研究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科研导师,再由科委会统筹协调,最终确定正式的指导关系。

六、建立科研实践小组培养模式

由于本科生学习任务较重,加之能力有限,不必强求学生自己独立开题,直接进入导师原有课题进行学习即可。师生指导关系确定后,导师根据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并结合自己在研项目,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1.召开小组学习会议,组织学生进行英文文献学习。每周固定时间点召开小组学习会议,其目的有二:一是汇报实验进度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导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边做实验边调整试验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进行英文文献学习,每周安排1名口腔专业本科生选择前沿新进展或对自身科研思路具有启发的英文文献,认真学习后以PPT的方式向小组成员讲解文献。结束后要求小组其他成员对学习的文献内容进行提问。通过文献学习,不仅能快速提高口腔本科生英文阅读能力,并能迅速了解口腔专业的最新科研动态。

2.提高文献查阅能力:查阅文献是自身科研思维能力的基本素养。本校口腔专业本科生虽然开设了文献检索等课程,但是学生的文献查阅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亟待提高。本项目要求指导老师指导口腔专业本科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常用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ofScience、NCBI、ensembl等)。而且只有通过对文献的查找、阅读才能在小组学习会议上进一步对文献进行讨论、汇报等教学环节,最终实现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

3.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指导老师给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小组的每位成员指定一个研究方向或提供几个关键词,要求学生运用数据库查阅研究相关的资料,仔细研读相关的英文文献,撰写相关领域的综述。同时教导学生如何运用Endnote软件进行参考文献整理。通过撰写综述,能提高口腔本科生文献查阅、文献阅读、文章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4.开展科研方案撰写培训:要求学生参加校内每年组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评审会,聆听评审专家的点评。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由课题组老师教授撰写技巧,要求每个学生撰写一份市厅级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然后以研讨会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进行讨论和论证。鼓励学生将撰写成文的申报书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科学研究的动机源头上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5.鼓励并支持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导师鼓励并提供条件让小组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会等。通过外出学习和交流,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了解口腔科研发展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口腔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科研热点,从而习得学术规范,了解学科前沿。同时支持学生参与各级科研竞赛,通过参与科研竞赛,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团队协作意识、科研观念和奉献精神。

七、构建合理的激励措施

学院将科研成果加入本科生的绩点考核,而绩点是本科生奖学金评审、保研和出国申请等进行评判的唯一标准,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热情和动力。

八、工作展望

学院自2017年9月开始实行科研训练课程选修课,对教学和科研起到了双重促进作用,3年期间一共指导74名本科生,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每年至少有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被选入省级课题,两项被选入校级课题。经过训练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得心应手地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尽早开展研究课题,得到其研究生阶段导师的充分肯定。在此过程中,导师申报科研课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但是由于本课程开设时间短,很多方面还有待改善,学院老师共同商议后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完善导师考核和激励机制:科委会初步决定根据学生发表的文章和申报立项项目对导师进行考核和奖励。其中,文章部分包括第一作者和非第一作者,项目部分包括主持者和参与者。但是具体操作还要在后面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构建系统的考核标准和合适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本项目的长足发展。

2.引导年轻教师成为资质导师:优秀的指导老师也是本科生科研训练成败的重要因素。学院有很多年轻教师有能力、有想法,但是没有独立课题和经费。科委会对这些优秀的教师进行严格考察后,可将其作为导师储备人才进行培养,允许其先入组,帮助导师辅导学生。在此过程中,这些年轻教师可以积累经验,同时积极申报课题,早日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为日后成为合格导师做准备。

3.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为了帮助优秀青年教师早日拥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和基金资助,本院系设立专门的科研基金,鼓励年轻教师先从申请本院系的科研基金项目开始,逐步申请校级、市厅级、省级、国家级项目。

九、结语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农业科技;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模型验证

0引言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已经将依靠科技振兴农业作为我国基本国策,这种重大战略的部署显示了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1]。同时,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和统筹规划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农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因此,摸清农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

1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从而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总体上还存在着科研经费投入总量不够、科研的投入强度不高、科研人员投入不均衡和科技转化成果不高等问题[2-3]。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科研经费投入的整体总量不足,难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农业科研经费都是由政府拨款。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也在快速增长,导致了政府在农业科研费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扣除物价上涨部分的费用,其实际农业科研费用总量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单一的财政投入,往往使得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有限,只能支持部分农业科技项目,进而导致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第二,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当前,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但在农业科研经费投资的结构上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推广和科研人员经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并不大,且科研人员的人均科研费用偏低,大部分的科研经费用来安置离退休人员以及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正的投入到农业科学研究上的费用明显不足。同时,在农业推广的经费方面,也只占总投入的一小部分。另外,由于我国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管理体系和我国特殊的国情,导致在管理科研投入方面,相比起其他国家难度更大,存在农业科研经费的配置不合理和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由此看出,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结构依然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三,科研人员分布不均。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素质农业科研人员都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内地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却相对少了很多。同时,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的高素质科研人员相比北方较多。对于农业科研来讲,需要扎根农村一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科研工作。但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支持,导致许多农业科研人员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参与一线农业研究。最终导致了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科研方面与农业发达地区科研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第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不高。据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仅只有30%左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多数的农业科研成果缺乏实际的应用,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同时我国的农业科技管理内部的问题突出,部门间脱节、管理涣散和多头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增长相辅相成,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农业科技是紧紧围绕农业领域的相关事物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农业科技研究的不断探索中,其实就已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是将农业科研的成果进行了相应的转换,运用在农业的各大领域,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科研提供了研究的根据。综上可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第二,随着农业科研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的生产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因此,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借助科研增大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科研成果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各类中小型农业企业在科技进步的福利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向前推进做出了贡献。第三,在农村生产关系方面,农业科技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更新,真正的好处都落实到广大农民身上,使得他们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合理的分工采用先进的机器大生产,将劳动力进行重新专业培训,从而将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能够进行其它高水平的农业相关工作,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3实证分析

3.1数据的选取

农业科技投入主要是在于科研经费的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本文根据数据的连续性,将农业科技机构的经费投入作为投入因子,将农林牧渔的产值作为经济增长产出因子。选择农林牧渔产值作为产出考量,选择的根本依据在于农业所涉及的范围大部分集中在这些领域,能大致体现我国农业科研的产出情况。

3.2模型的确立与分析

为摸清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2005—2013年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相关性分析模型,引入VAR模型对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而选择该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模型是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由此通过该VAR模型,可更好地描述农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处在的动态关系。

3.3实证结果

3.3.1单位根与协整验证

利用Eviews将变量“农业科研”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单位根验证。通过验证结果分析可得,两者的验证结果均是二阶单整的。再在根验证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协整验证,协整验证的结果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最后将结果中的协整系数换成指数,得到了农业经济增长变量,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弹性系数为0.20%。只要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每增加1%,那么,农业经济就会随之增长0.20%。换句话说,从宏观上分析,农业科研的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3.2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从构建的误差模型中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中农业科研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均为负。由此说明,在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农业科研的投入有随之上调的趋势。并且在误差模型中可以看出,误差的系数较大,说明2个变量间的调整力度较大。

3.3.3对2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对采用格兰杰检验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农业科研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增长之间因果关系长期来看是双向的,但两者在短期内只有单项的因果关系。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农业科研投入在短时间内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科研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深远影响。

4政策建议

4.1加大政府科研投入力度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占据了财政的绝大多数。从总量上来看,我国农业科研投入还算合理。但按均量来看,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上的投入量还远远不够,导致科研赶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多种渠道集合资金。如优化税收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地推进科研水平。另外,政府还应调动当地企业和个人等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共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2优化科研投入比例

在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高农业科研资金的使用率。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的结构不合理,导致投入的科研资金没有用到实处,产生了许多科研资金浪费的环节,如大搞农业科研机构基础建设而浪费科研资金的现象。因此,国家应该在整合农业科研资金的前提下,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投入管理体系,加大对农业技术资金的投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开支,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科研资金的利用率。

4.3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可以采取建立健全的农业推广体系措施。当前,我国农业技术转化率仅达到30%,即科技的成果最终对农业的贡献仅有30%左右[5]。由此看来,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可以在农业技术推广上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增加相应的培训提高推广人员素质,将农业咨询落到实处,为更多农民提供咨询服务。不断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4加强农民农业知识的培训

农民的素质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认识水平对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有重要作用。对此,政府部门可以开展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科技讲座,或者通过科技知识下乡活动等培养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5结束语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7

一、现代教育科技功能的基本特征

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然而,关于教育科技功能的特征问题涉及较少。我们认为教育科技功能的大小植根于科技生产力的价值,现代化生产日趋自动化、高科技化,生产过程的科技集约化和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驱使教育的生产性越发显露,并协同科技生产力服务于经济和社会进步。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归为如下几点。

(一)科技知识的筛选功能。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艰苦的劳作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蕴含着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科学知识增长极快,被称为“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总量大约每10年增加1倍,科学技术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缩短,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知识激增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怎样使青少年一代把握机遇,客观面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恰当处理知识积累、汲取、淘汰的关系,显得极其重要。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针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进行归类、系统、综合、取舍,遵循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普遍性、实用性、理论性的知识,营造科技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

(二)科技知识的传递功能。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教育对科技知识的传递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普及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培养同现代化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教育正是在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实现这一目标。二是推广专项科学技术。主要是协助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和人们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提供技术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面向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功能。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依赖于大批科研人才,科技人才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他们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并结合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科技人才是社会新生产力的开拓者和人类进步的促进者,注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是教育的重要责任。教育能够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将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把以体力劳动形态为主的劳动力,转变成从事复杂形态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各行各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造就大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技人才,在我国科技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改造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技术,开发新产品。科研人员要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通过调整高等教育专业,促进科技人才培养速度的加快并走上合理道路。

(四)科技成果的生产功能。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直接影响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据“八五”统计表明,我国普通高校理工农医有科技人员60余万,科研实力雄厚。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功能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蕴藏着巨大的科研力量,高校教师科研意识浓,科研能力强,科研条件良好,为进行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从国外情况分析,基础科学研究主要依靠高校科研力量,应用科技成果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我国近年高校投资数量较大,建起了一大批重点实验室和各种各类的研究所,开办了许多实验工厂,据“八五”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67%,高技术“863”计划民口项目占49%,自然科学奖88项占1/3左右,科技进步奖550项,占1/4左右。许多成果转让到生产部门,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教育的科研功能伴随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产生越来越大的效能。所以,充分认识教育在生产科学产品方面的作用,既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内在规律的表现,又是当今时展的要求。

(五)促进科技价值的实现功能。教育是传递科学知识的载体,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科技与生产活动的一体化,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很快,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为中介,把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者身上,形成劳动能力转化到生产当中,科学将始终是一种知识形态,不可能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现代教育之所以把科学技术同生产活动紧密相联,这是由现代生产的本性决定的。生产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迅速进入生产领域,作用于生产过程,实现经济价值,科学的本性只有在生产结合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现代教育是连结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的纽带和途径,要加快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的步伐,就必须实现科技、教育与生产的一体化。

(六)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功能。管理是人类的一种自觉控制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经济管理有三个性质,即生产力因素的属性,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属性,上层建筑环节的属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成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协作要求加大,特别是生产区域和国际化的协作,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大批高质量的软科学队伍,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不断挖掘生产要素和劳动者的潜能,改变生产的经营方式,推动企业向现代化生产转轨,因此推动经济发展。总之,教育的科技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促使科技生产力施放巨大能量,同时,也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生产属性和经济价值。

二、强化科技与现代教育深层次的融合之对策

我国由于受体制关系的影响,教育与科技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存在,制约了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是由规律决定的,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改变不利因素,促进二者进一步加深融合,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生产力,带动经济全面腾飞。

(一)深化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

从国家宏观调控视角分析,教育与科技的联系首先需要体制上适当调整,体制是体系结构和组织制度,包括结织形式、管理机构、职责权限和管理方法等。教育体制直接决定教育结构、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关系,教育结构必须同经济结构相适应,尤其要同生产过程的技术结构密切结合起来。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依据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1985年我国做出了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从现状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要充分挖掘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就需要很好研究科技与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完美结合问题,发挥教育与科技的整体功能。党的十五大指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科技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强调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p#分页标题#e#

(二)建立教育与科技人才流通机制

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的条块分割,势必造成国家优秀人才的分散。我国高级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和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封闭,缺乏横向交流和人才流动,不同程度地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甚至造成重复研究、课题相近研究和交叉研究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科研实力。针对我国当前形势,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逐步打破科研人才与教育封闭的怪圈现象,必将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与效益,构建横向交流、业余互助、项目共研、效益均享的科研新体系,强化科研成果的商品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让速度,尽力缩短科研成果交换与生产车间加工的周期,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三)科研资源统筹安排

近年来,我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经费比较大,相继建立了许多大项目实验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等,从国外购进了大量科研设备,为今后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教育系统庞大,科研机构繁多,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经费投入分散,科研设施不完备,且又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购置等现象。加强对教育科研奖金的管理,协调大型实验设施的统筹规划,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很有现实意义。“八五”期间,国家先后在高校投入2.5亿元人民币和9000万美元,建立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还在高校建立了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计委和科委实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高校有19个国家工程中心和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每年科技经费达47亿元左右。抓好科研设施、经费的统筹管理和使用,将会大大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

(四)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信息化社会更加突出了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地位,加强地域和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科技研究、开发、利用的全球性,人们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吸收改革学校教育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将极大地推动教育与科技的发展速度,节约科研资金和科研时间,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之一。

(五)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

科技、教育与生产结合是现代化生产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依靠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人才和设备优势,吸纳企业资金,针对企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搞产品开发,改造工艺技术,为企业创造利润。此外,高等教育还可以为企业对口培养技术人才,需要什么人就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通过劳动力的供给实现经济效益。

(六)完善科技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8

1.1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选择对国内文献收录数量比较全且能全面揭示文献间引证关系的CNKI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论文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统计,并对高频关键词排列出名次,研究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近年来我国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1.2数据年限

对一个学科的研究进展评述需要一定的时间维度来展示,根据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将数据的年限范围设置在2010—2014年的近5a时间内。

1.3数据筛选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获得了专家推荐的资源科学典型期刊26种(表1),同时结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年)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4年)中的影响因子情况,对这26种典型期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资源科学的学科进展等信息。在CNKI引文数据库中对选择的资源科学类26种典型期刊按指定年限2010—2014年进行检索,检出了具有引用文献的数据16294条。这些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107057次,总他引次数为99275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57次,篇均他引频次为6.09次。因此,选择被引频次≥6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共检到数据5751条,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

1.4分析方法和工具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实地反映资源科学研究的进展状况。本文利用TDA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将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机构分布

通过对不同机构发表文献的引文排序和分析,得到目前在国内资源科学类论文中排名前10位的高影响力机构(表2)。可以看出,机构排名在第一位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文献的被引频次是排名第二位的陕西师范大学的1.98倍。说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资源科学领域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较多。

2.2期刊分析

期刊是科研人员展示其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并进行交流的最佳平台。高质量的期刊可以反映一个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文献量、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反复的比较排序,得到资源科学领域的TOP10期刊,并按照期刊影响因子对这10种高品质期刊进行排序(表3)。显然,影响因子排在前三的有《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篇均被引频次排在前三的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本文还从高被引论文的角度对资源科学领域的高品质期刊进行分析(表4)。结果发现,被引频次排在前三位的论文分别发表在《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3个期刊上;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分布最多的期刊分别是《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个期刊在国内资源科学领域起着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

2.3资助基金来源分布

根据对CNKI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献基金资助情况的统计分析,本文获得了目前资助资源科学研究排名前10位的资助基金,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基金占基金总数的23.63%,为资源科学领域主要的资助力量。这3个基金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情况见表5。这一研究成果对科研人员申请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4学科领域分布

根据CNKI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文对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文献进行学科分类,共涉及学科71个,其中文献量排在前10位的学科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科学、工业经济、地质学、旅游、矿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基础科学。并根据学科文献所占比例绘制出各学科的比重图(图1)。

2.5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方便而从学术论文中或外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关键词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是指附有该关键词的学术论文的数量,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相关的研究成果数越多,研究内容的集中性就越强。本文利用TDA分析工具对2010—2014年26种资源科学领域典型期刊引用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反映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到了使用频次较高的100个关键词。图2显示了使用频次排在前1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对策、评价、矿产资源、水资源、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关于国土资源的研究内容引用频次最高,达到400次以上,集中性最强。引用频次在200~300次之间的关键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我们知道,影响因素、评价、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指标测度。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策是资源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国土资源、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建设用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是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是资源科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主要部分,理应为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