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范例6篇

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范文1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等。

(一)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以不真实甚至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没有规范和约束,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二)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所记录和提供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如何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资料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记账凭证的编制,必须以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以保证记账凭证的质量。

2、会计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对单位全部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是保证会计资料记录真实,完整的重要基础。

3、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为了减化会计核算手续,总账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还有一些单位总账不设“利润分配”科目,而是以“未分配利润”科目代替之。这样做是不符合科目设置要求的,也容易出现企业账实不符、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的现象。

(二)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

关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等等,其做法是极其错误和恶劣的。

(三)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计算准确、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然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不符合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还很多,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就一个单位而言,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它已经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能为各利益关系者普遍认同和接受,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恢复和加强了会计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又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基础会计范文2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两种方式比较

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沦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而权责发生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是会计确认收益和费用归属期的基本原则,但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的取得和责任的承担作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即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或承担费别的责任就可确认收益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人、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企业经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较,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二、权责发生制的局限与不足

尽管权责发生制在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时有其合理性,在当前乜已成为绝对主流的会计确认基础,几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实现制,但随着权责发生制在实际中的应用,已显现出它的局限性:

(一)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对一些已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或事项,往往无法确认,最典型的是自创商誉问题。自创商誉因为是没有直接相关的现金流人的经济业务,就不子确认。这实际上是按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脱离了权责发生制。

(二)权责发生制主要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显得较为薄弱。权责发生制对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配比这两条原则发展较为完善,相比较而言,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显得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明确、完善的原则。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在权责发生制下则是由于运川复式汜账原则间接涉及。在记录收入的同时,记录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记录费用的同时,记录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完整的权责发生制应该不仅是指对收人和费用的确认,它还应能广泛应用于全部的会计要素。

(三)权责发生制会计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但由于历史成本会计很少考虑实际价值的变化,造成资产价值数据失真。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取得的数据比较客观,具有可验证性,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但过分注重资产的可验证性使得一些重要的数据无法得到反映,例如:一些重要的人力资源成本等。又如,目前的会计实务对物价的变化,仍持相当谨慎性的态度。即使在会计核算时参考物价变化因素,大部分也只确认损失,而不确认持有利得,从而导致资产价值数据失真。

(四)一个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人财务困境。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把应计的收人和费用都反映在损益表上,而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则部分反映为现金收支,部分反映为债权债务,因为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会计最终决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然而在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剧的今天,现金与现金流量比会计利润更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提示这种情况,应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不足。

在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中,会计确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目前,无论从财务会计的理论还是实务来看,可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一般只有两个,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两种方式比较

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沦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而权责发生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是会计确认收益和费用归属期的基本原则,但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的取得和责任的承担作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即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或承担费别的责任就可确认收益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为确认收益和费用的基本标准。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人、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企业经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比较,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二、权责发生制的局限与不足

尽管权责发生制在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时有其合理性,在当前乜已成为绝对主流的会计确认基础,几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实现制,但随着权责发生制在实际中的应用,已显现出它的局限性:

(一)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对一些已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或事项,往往无法确认,最典型的是自创商誉问题。自创商誉因为是没有直接相关的现金流人的经济业务,就不子确认。这实际上是按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脱离了权责发生制。

(二)权责发生制主要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显得较为薄弱。权责发生制对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配比这两条原则发展较为完善,相比较而言,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显得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明确、完善的原则。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在权责发生制下则是由于运川复式汜账原则间接涉及。在记录收入的同时,记录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记录费用的同时,记录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完整的权责发生制应该不仅是指对收人和费用的确认,它还应能广泛应用于全部的会计要素。

基础会计范文3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规体系的形成,会计工作在推动对外开放,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会计工作的重点也逐步向强化管理,参与决策转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培训,会计人员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努力工作、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为合理组织收入、严格管理监督、加强经济核算,维护财经纪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所谓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单位或部门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制取、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帐薄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的软件要求等;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结合本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已是当前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会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前提。

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颁布以来,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与会计基础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会计工作就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未形成有关会计方面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完善的制约监督机制。这直接导致我们的会计基础工作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同时也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缺乏有效的内外部制约和监督。具体表现如:一些单位为了减少招待费用的列支或其他原因,违反《会计法》和《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规定,随意更改业务内容,巧立名目,虚开发票内容和金额等等方式来钻空子。甚至有些单位,为减少开支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出现单一会计人员既当会计又当出纳的现象,出现管理上的漏洞。而在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方面,又往往形成单位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单位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的格局,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制约和监督。(2)单位自身的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混乱。尽管近年来很多单位开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规范,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原因,部分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依法建账执行不到位;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原始资料失真,会计核算基础资料不实;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记账、结账不符合要求,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账簿没有月计、累计,年终不结账;未建立财产物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甚至经常性的使用大额现金等等现象。而上述情况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单位一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私利所造成的,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混乱的现状。(3)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低下。狭义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例如:有些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学历层次较低,又没有继续深造,理不清科目、帐薄、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会计法规,总按单位地一贯做法和自己的习惯进行账务处理,对于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要求不了解,以至于在业务处理中出现政策性判断错误等情况。广义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除了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当包括道德素质,即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这是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从业人员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前途和命运。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应有职业道德素质,不认真执行制度,降低自己的工作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地震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行为、纯正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全面素质、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的基础工作得以保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建立更加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规范的会计确认、计量,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在制度上,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做到有依有据,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以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其次,会计工作规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也是加快会计改革步伐的保证。从表面上看,会计规范工作仅仅是一个单位的内部事情,但其影响面广,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工作。应以《会计法》为依据,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加强监督、规范有序的原则规范会计工作。从会计基础、内控制度、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我们从思想上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再次,重点普及《会计法》,以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工作、强化会计工作管理的重要保证。要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和会计从业人员普遍提高认识,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足够的重视,促使层层制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目标和规划,同时,提高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如今,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再是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知识欠缺。因此,要重点向单位负责人宣传《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和应承担的义务、责任,不定期为他们举办国家财会政策、法规制度、准则培训班,让其掌了解并握有关内容。增强他们的财经法律意识,提高领导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使他们不但自己学法、懂法、执法,还要支持会计从业人员守法、执法。要求他们能够针对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管理措施。同时结合会计证颁发、年检和职称考试等经常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采取举办会计培训班、自学、现场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着重学习和掌握会计规定、财务处理、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与各项规定,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项要求,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最后,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从业人员则是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管理的关键所在。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规范会计行为,努力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会计从业人员更应当熟悉掌握单位的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岗位,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业务的岗位。在单位,能保证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每年都有一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水平。

基础会计范文4

关键词:会计 基础工作 财务 会计法 规范化

前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且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然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是当前各级单位与各个财务部门所肩举的一项重任。

一、当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上级对会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基础工作,继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⑴近几年来,财务人员的数量快速增加,导致着他们的具体操作技能不能完全跟上,这些新上任的财务人员,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达标的周期延长了;

⑵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部分地区的财务人员换岗频繁,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标准降低了;

⑶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业务量较大,涉及面较广,而财务管理部门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将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是需要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一些城镇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他们是当前会计基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

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工作监督体系滞后,不断约束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进一步开展。

二、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的策略

1. 贯彻落实好各项财务的规章制度

一些单位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然而却并没有真正将这些制度加强与落实,如《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内部牵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里拟订的内容,都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点核心,如果能真正明确与落实这些制度,可以让单位会计工作,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所以,应不断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工作中的漏洞,首先必须加强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贯彻落实好各项财务的规章制度,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一些城镇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可以建立一些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以此来一步步减少会计基础工作的漏洞,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

2. 全面掌握与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

要让财务人员全面掌握与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法》,要熟悉里面的法规、法律和各种制度,作好准确报账、依法建账等工作,真正将会计基础工作落实。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宣传,最好是定期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宣传课堂,以便让各部门领导真正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

3. 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财务人员的素质修养,与会计基础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财务人员是会计基础工作最亲密的接触者,想要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财务人员的素质必须不断提高。当前,提高财务的素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⑴财会部门与各级领导要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规则,有计划地分期分组培训在岗的财会人员,特别是对于税收、财会、金融这些刚出来的新政策,要加大组织力度,组织财会人员们参加这些新政策的培训,好让他们能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⑵应培训财会人员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不仅要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还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学习,让他们自觉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增加自身的责任感,以此来让他们更好地规范自己,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爱岗敬业,将会计基础工作一步步地做到位。

4. 加强落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而财务人员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各个财务人员的素质也都不一样,因此,加强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本保障。所以,各级单位应成立一个定期监督检查小组,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这些小组可以由上级部门组成,也可以由财务人员们组成,这样一来,还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互相检查,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

5. 将财务人员参与经营过程的管理工作提高

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他们的工作范围太小,只局限在室内报帐,除了报帐还是报帐,以至于很多会计对于真正生产的流畅与经营的过程根本不知,因此,要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们参与单位生产经营的机会,并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才能使财务人员能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由内而外地更加程序化、制度化。

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量较大与涉及面较广的工作,它在单位的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它不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流程,它更是一种知识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以及增加自身业务水平的体现。当前,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水平,让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化,是各级单位与各个财务部门所肩举的一项重任,这需要所有会计人员共同努力,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做起,从而来一步步实现整个经济活动的有序运作,为企业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宏,粮食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思考.《现代商业》2009年 第20期.

基础会计范文5

关键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应用;问题;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管理,其有效实施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这就使得会计核算基础工作逐渐成为了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受到了各企业相关部分的高度重视。然而,就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必须才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各项要求,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此,本文针对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概述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和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秩序、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维护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涉及到会计报表的编审,会计账簿的登记、核对,会计凭证的填写、制作、审核,会计档案的保管,以及会计监督程序要求、会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等多项内容。因此,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地位。

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这就使得社会经济建设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普遍改善。然而,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作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管理工作,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真实的会计信息、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不仅是做好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服务水平的基本环节,也是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促进经济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治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治理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内部事务,在实际贯彻实施过程中更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直接关系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治理、防范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

因此,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能为各利益关系者普遍认同和接受,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对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而且意义重大。

三、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市场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作为企业采取管理的基础性内容对于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逐渐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实施,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进行了有效规范,在促进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水平提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诸多薄弱环节的存在使得现代企业建设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具体分析来看我国企业目前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法律意识淡薄;原始凭证不合规、不合法,记账凭证填制不准确、不完整;会计工作缺乏监督;会计人员任用比较随意,后续教育效果欠佳。这就导致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进行受到了严重制约,给企业正常运营和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四、完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战略分析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有效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面对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意义的基础上,必须严格执行会计管理相关制度,认真做好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会计账簿记账以及会计资料保管等各项基础工作,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针对完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具体实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一)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普及财经法律知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必须改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应采取多种形式,对会计人员训练多项内容,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本着学以致用、保证质量、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促进会计队伍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善,促进会计人员理财观念的转变。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同时要加强单位负责人财经法律知识的学习。

(二)规范单位会计行为,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程序

1.设计科学、严格的凭证审核制度。规范使用原始凭证,严格原始凭证取得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完整性,并完善报批制度。

2.设置合理的会计系统制度,明确会计基础工作处理程序,实现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第三,建立规范的会计控制原则,保证会计岗位之间权责分明,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防止和纠正错弊的目的。第四,严格会计人员上岗制度,对上岗人员进行定期综合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应进行轮岗或换岗,以激发会计人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三)健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会计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已逐渐步入以法治国的轨道,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的同时,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维护各单位的合法权益,推进会计工作步入法制轨道。要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督促会计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履行管理和监督指导的职能,应重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行为有章可循,对各单位的会计人员任用情况进行监督,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对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基础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实行事后监督。

(四)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努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财政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的内容与形式组织培训,重视培训的实用性,促进企业会计人员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五、结语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确保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尚不完善,更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深化改革,确保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从而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韩美日.防疫事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18).

[2]马西牛.“会计核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1(22).

[3]吕红斌.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J].商场现代化,2011(18).

[4]王,冯鹏举.试论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1(02).

基础会计范文6

—、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引人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必要性

(一)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

在现行预算会计报表体系下,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列报的每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报表中所列收支与当期实际实现的收支有一定差距,难以担当起政府业绩报表的重任。相比之下,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下的收入支出报表,能够客观反映政府所控制的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从而体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不仅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和业绩评价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政府执政管理效率,而且将确保公共财政建设相关部门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使财政政策有效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还有,按照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在收付实现制下,政府负债核算的内容不完整、不真实,只反映当年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许多已经发生但需要在以后期间支付的现实义务并没有被确认为负债,而且所有负债也没有区分偿债期限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政府债务风险。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下,将对政府债务进行较全面的确认与计量,所提供的负债信息能够准确评估政府的债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二)满足利益相关者对政府预算会计信息的需求

随着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包括纳税人缴纳的税收。政府举借的各种债务资金、吸收的民间资本及外商投资等。当私人介入公共领域,这些利益相关群体开始日益关注政府资产状况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财政资金的使用状况、支出结构及其效果等。引入权贵发生制会计基础,可使政府会计更具透明度和准确性。此外,国际投资者和信贷者也迫切需要中国提供有关政府财务方面的必要信息,引导其投资方向,促进资本的合理、有效流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同时,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也是我国预算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取向。

二、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思路

我国应在现有预算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按照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及未来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对影响政府财务状况及业务绩效质量并可准确计量或合理估计的有关资产。负债,费用,收入,支出会计要素及政府财务报告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操作性强的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和财务报告体系,使政府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政府财务状况和政府工作绩效。

(一)预算会计要素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1.政府资产的权贵发生制会计基础。政府对国有资产权益的管理是政府理财的重要内容,也是考核政府部门绩效的要求。政府作为政府会计核算主体,应对国有资产的权益变动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但是,由于目前国际上对国有资产权益的确认范围以及计量标准等争议很大,暂时不应将其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所有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这使得固定资产长期按其原始价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既不利于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也不利于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应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增设“累计折旧”账户,作为“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列“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反映政府控制固定资产的规模、实际价值及利用效率。

2.政府负债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引入政府会计后。政府负债应在现行只核算政府当期实际收到现金的直接显性负债(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政府借款等)基础上,核算政府当期已经发生而尚未用现金偿付的直接隐性负馈(主要包括政府欠发工资、社会保障支出的缺口等)以及可能引起财政支出增加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政府担保的各种借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引起的坏账等),全面,准确反映政府承担的债务偿付责任。应将政府负债区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采用预提的方法,合理预计各会计期间应负担的支出,并在“短期负债”、“长期负债”、“支出”科目下,按具体负债项目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3.政府收支核算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对政府收入核算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可以先从基层预算单位的收入核算开始,部分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如地方财政或预算单位购入有价证券等利息收入。财政或预算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等,但对大多数收入核算项目仍保持以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为主。对政府支出核算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应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为主,而对预算单位的经费支出等项目仍保持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待条件逐渐成熟后,可以扩大政府收支核算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范围,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的业务活动绩效和管理效率。

(二)政府财务报告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