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跟踪审计范例

工程跟踪审计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1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引言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各阶段进行全面审计,拥有及时性、主动性、全面性的优势。但在国内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点,如何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合理分布审计力量、紧抓项目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优化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升审计效益刻不容缓。这就使得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具有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审计项目背景

X项目位于JX市国际商务区金融广场核心区块的私立高端学校建设工程。X项目为JT集团投资建设的,建设内容为教工公寓楼、行政综合楼、中学宿舍楼、小学综合体、食堂、中学教学楼、学生大礼堂、幼儿园、田径场、地下车库及道路、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约6.65亿元(含土地款)。由于国际商务区是全市高端人才集聚地,重大产业发展基地。汇集了众多高端人才和企业高管,整个片区小学、初中、高中的高端教育资源拥有巨大的市场。因此JT集团决定委托集团内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二、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审计重点不突出X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各个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审计重点,全过程审计成为“全过程参与审计”。由于仅依据审计经验,审计组无法完全确定审计重点阶段、重点环节及其应控制风险要点,也未对重点环节实施的针对性审计程序。整个过程中,审计资源实行平均分配,使有限的审计资源无法合理利用。造成整个审计过程如“无头苍蝇”,各个环节都想介入,各个环节都介入不深,各个环节都审计不好。

(二)建设项目周期未全面实现“全过程跟踪”。JT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及其内审部门的审计理念是在项目前期无须介入或者少介入。一是董事会把工程审计框定在财务审计的范畴之内,把工程结算金额的核减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JT集团董事会在会议上明确了审计组在决策立项阶段不参与审计。二是内审部认为如果从决策阶段就开始介入,有可能会出现审计人员不该有的越位行为。正因为上述原因,X项目的审计工作在前期介入的时间较晚,未对项目影响重大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提前介入审计,名义上只对上述阶段相关的合规性进行了审计,整个项目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跟踪”。

(三)未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中。首先,审计组在审计时未立足于JT集团全局及X项目所面临的风险重要程度及性质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组仅按照一成不变的审计方式和审计方法对X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查错防弊的功能仍被列为首位。其次,审计组在审计实施阶段未对X项目内部控制进行细节测试,对X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关注度严重不足。最后,由于未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审计组成员的风险敏感度较低,导致风险识别力较差。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的时候,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和风险准绳,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思想来影响自己的判断。

(四)审计前期准备工作不够细致。本次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组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内审部在接到董事会的决议后便成立了审计组,确定了审计组成员,下达了审计通知书。审计组未对X项目相关情况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没有结合X项目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未充分了解X项目的内控设计情况。审计组成员仅仅依据审计工作经验和不全面的审前调查,制定了X项目审计计划、审计方案等相关文件。审计组未对X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建立情况的审计调查,以致后续各阶段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都未对X项目内控制度的实施有效性进行施加关注。

三、优化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建议

(一)优先开展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倡将项目置于内外部环境之中,结合环境分析X项目的审计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风险高部分,确定X项目的审计重点,可以有效解决在审计开展过程中审计资源分配的难题。风险识别是现代导向风险审计的基础。综合影响风险的因素,根据X项目审计过程中分析已经发现的风险、原先未识别的风险,并结合之前其他工程审计项目中发现的问题风险、内审人员的沟通交流、专家分析情况等将审计风险按照项目阶段进行分析,将建设项目中审计准备阶段和项目的前期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X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对X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流程。审计组应当结合充分的审前调查,并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完善的审计方案,确定X跟踪审计项目各环节的审计重点。

(二)结合风险影响强化“全过程跟踪”意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就是将审计关口前移,从审计测试为中心转变为风险评估为中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配审计资源。根据审计风险分析,虽然建设项目的风险点较多,涉及建设项目各个环节,但是从对建设项目影响来看,越往前阶段的业务环节的风险对工程的项目影响越大。X项目审计组应当从项目的初始阶段便开始监控项目的决策合理性、设计完整性、资金使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发现潜在风险,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作用。在X项目审计中,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起步较晚、累计经验较少等原因,“全过程跟踪”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全过程审计还未全部落实。

(三)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优化审计程序。1.审计程序针对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倡审计程序个性化,针对不同风险的阶段或者不同环节的风险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审计程序。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复合型的审计类型,其审计范围不仅仅包括财务基础审计,还包括项目效益审计、质量评定,甚至还包括经济责任评价。其审计风险也具有风险类型多,隐蔽性强等特点。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正好可以应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复杂的、具备不同特性的、隐蔽性强的风险,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审计程序。例如针对重要审计环节之一的隐蔽工程,可以制定现场隐蔽工程跟踪审计影像取证工作标准。做好现场取证工作,能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证据支撑。审计组可以设定现场照片资料拍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要体现出施工环节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效果,近景要求体现出被审计事项的细节,突出施工质量和施工标准;中景要可见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为后期出现问题进行追问排查提供辅助证据;远景要表现出被审计事项周边的固定或特征性较强的景物,便于日后落实定点识别。2.审计程序个性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确定审计重点,确定重点审计程序,特别是更加倾向于取得审计外部证据或者经过审计组验证生成的审计证据。审计过程中要通过前期审计调查环节的工作,结合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阶段、环节,选取相适应的审计方法。通过掌握并有效实施了对关键阶段、环节的重点审计,才能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对于重点的审计阶段和环节,审计组必须做到重点关注,采取分析性复核、重新计算、现场复测、外聘专家分析等方式,核实审计问题存在与否。如在X项目决策阶段,审计人员应获取X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前期决策依据资料,并重点评估相关资料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重点审查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经过JT集团各管理层的决策流程审批,对项目的投资可行性、项目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必要时可利用外部专家的分析论证,得出科学正确的审计结论。3.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的职业判断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在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各风险评估程序的开展、审计证据的收集,都要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审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完善的审计计划、合理的审计方案的制定,都离不开在业判断能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倡关注变化的审计风险。建设项目的审计风险会随着项目内外环境的变化、项目本身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实施风险评估要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而不是仅停留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要实时关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变化,若风险发生变化,审计组就应当重新评估风险,并依据结果修改之前的审计方案,重新开展审计程序,直到审计的工作的完成。

(四)重视内部控制审计降低审计风险。1.结合内控审计,降低审计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之一是以风险评估为起点,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促进企业的上述能力的提升。JT集团内部控制是对X建设项目各阶段风险的第一道“保障”,内部控制的合理设计和有效执行,可以有效地降低X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各阶段的审计风险。在开展全过程跟踪的审计过程中,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主要体现两方面优势:首先在开展全过程跟踪的审计过程中,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对内部控制无法防范的剩余风险,应将其列为审计重点,通过对剩余风险的审计,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剩余风险的影响力,降低审计风险。其次加强内控制度的审计并提出审计意见,可以有效地提升JT集团内部控制水平,反过来可以促进企业内控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建设项目的效益提升,降低审计风险(见图1)。2.注重环境变化,保证内控有效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倡关注变化的审计风险,因此对内控有效性变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情况也需要加以关注。JT集团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项目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此时JT集团或者X项目的内控制度可能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出现不能及时应对风险或把控风险的情况。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建设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全过程跟踪审计组一定要及时根据实际环境变化,重新对建设项目内部控制进行重新评估审计,再次提出审计意见优化内部控制。防止环境变化导致内控失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四、结语

本文对X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的“复盘”发现其在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依据现代风险导向理论提出相关措施,为JT集团下一步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提供了帮助,同时为其他相关单位开展相关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甘丽华,刘畅.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宝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应用[J].新会计,2013(03):61–62+18+58.

[2]张国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对外承包工程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9(6):73–75.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2

1、资源占有率偏高的问题

相较事后审计工作,跟踪审计在成本和资源占有率方面明显偏高。由于工程造价跟踪需要投入的审计人员多、审计环境复杂,且在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都比事后审计工作的量偏低。因此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中能否配置足够的审计资源,将直接影响到跟踪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与审计质量。为此应加强对计量相关资料的严格检查,以确保工程计价和计量等审计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充分发挥出跟踪审计在控制工程造价和促进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2、人员素质问题

对跟踪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是两个有所区别的学科专业。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以掌握工程技术与工程经济为主的造价员、工程师为主,而财务审计工作则要求以审计师和注册造价师为主。在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中,既需要两个专业的紧密结合,也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在跟踪审计中不存在技术上的死角,从而有效控制和避免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因此,对跟踪审计的在业务上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促使其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通过不断掌握新的技术与方法,能更好对从事到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工作当中。

3、风险不确定性问题

工程造价工作中的风险问题,主要是指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没有意识到被审计工程造价存在的错误与弊端,或者在相应的造价核算与审计单位业务中出现差错而没有被防止或纠正的情况下,采取不适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或者发表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结论,从而受到利害关系人的指控,甚至会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相比传统的事后型审计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各方面建设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到审计结论错误的风险,更有利于审计人员能对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纠正。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自身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其中一些本不应被审计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也会因为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很难摆脱被要求参与到工程管理中的困扰,并往往会相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同时,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长期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所接触各类诱惑的机会也会加大,个别审计人员往往会因为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而导致在造价审计工作上的不力,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与强化

1、运行模式的选择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在运行模式上的选择,除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外,还需结合审计的有效资源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据相关资料表明,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有70%以上。建设项目各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与多次计价过程的关系。项目建设中越靠前的阶段对工程造价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在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跟踪造价审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审计运行模式的选择时,应尽量优先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模式,如因审计问题或审计职责权限等方面的因素而采用的阶段跟踪审计模式,也应当力求将跟踪审计所介入的阶段能尽量提前,从而充分保证审计监控的力度,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强化

(1)高素质的造价审计人员

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要求,既要求造价审计人员能够具备解决审核项目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能够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和各专业间的联系,并熟悉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客观与公正。为此,应采用高素质的造价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科学严谨、公正公平的跟踪审核。

(2)推行复审制度

为降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并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应对需审核项目采用一级审核、三级复核的制度。即通过工程造价人员审核后,再由项目负责人复核,并最终由技术负责人终审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的风险,确保审计结论的真实、可靠和有效。

(3)采用适宜的审计方法

工程造价的审计方法是融合了工程、经济、财务、技术、法律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统一运用,并通过国内外众多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与造价审计人员,在长期的造价审计的实践以及研究中,进行不断创新与总结而发展起来的方法体系。通过在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中对审计方法的合理与科学的应用,能有效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确定。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标准图审核法、对比审核法等,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

三、总结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3

在我国,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有成功的案例,跟踪审计受到社会公众的瞩目、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建设单位的欢迎。但实际开展跟踪审计的项目目前并不很多,跟传统的竣工后聘请社会中介咨询单位进行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中,审减金额或审减率是评价审计价值、审计效益的主要标准,但对于跟踪审计来讲,它不仅控制了工程造价,而且还进行了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这不仅解决了事后审计的“马后炮”问题,而且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在工程管理中及时纠正,有利于廉政建设。

一、传统的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监管模式

1.政府无法实现有效监督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建设单位有权自行选择中介机构进行竣工结算的审计,而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是无法实现对审计过程、审计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由于目前的现实情况,还很难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因此,结算审计基本上是一种事后审计,作为工程的投资者,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最后一个知道“三超”结果的。

2.结算审计尺度不统一各个中介机构由于资质不同,组成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同,对定额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同一个项目,不同的中介结构所出具的工程造价的报告书不同。工程造价的审计与一般的财务审计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工程造价是审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妥协的结果,无法用一个绝对的数值来衡量审计结果的精确性。三方需要协商、需要妥协的地方越多,那么该审计结果的弹性就会越大。

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法规依据

根据《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为全过程跟踪审计提供了法规依据。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审计机关纷纷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办法也相继出台,全过程跟踪审计已成为趋势,为跟踪审计的项目选择划定了初步的范围。

三、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切入点的选择

跟踪审计作为绩效审计的一种模式,在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是从立项时介入,还是从开工时介入?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工程造价审计力量和现行的建设工程建设程序来看,一般有这样几个切入口,一种是在项目立项阶段,也就是在可行性报告批准以后;一种是项目的设计阶段,即从项目的初步设计开始;还有一种是项目招投标完成后,进入项目的实际施工阶段。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通常可划分为策划、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决算等阶段。“跟踪审计”的含义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住在建设工地,像监理工作一样,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实施监督,从有效性角度来看这种安排无疑是最好的,但从审计绩效来看,鉴于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这种方式会大大提高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所以只有把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变全天候的跟踪为“关键环节”的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关键控制点一般放在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几个环节,对于前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决策环节,一般认为跟踪审计投入的绩效并不可观。因此,目前操作性比较强的跟踪审计的切入点为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

四、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选择

1.设计环节

设计的方案形成及实施阶段是跟踪审计的重点之一。众所周知,在工程成本费用中,设计费只占工程造价的1%~3%,而其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达50%~70%。长期以来,我国的设计行业普遍存在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设计人员在方案选择过程中,过多的注重方案的前瞻性和功能性,容易忽略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另一方面,对结构设计出于安全考虑,尽量取上限的安全系数,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项目的投资。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人员应结合专业知识,主动地分析设计的经济指标,向设计人员提出可行的降低工程造价的建议,及时提出一些设计没有想到的或需明确的问题,以弥补设计图纸深度的不足,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明确设计要求及功能要求后,跟踪审计人员应就控制工程造价提出自己的建议,具体包括:不同方案的造价对比表、建筑指标参数控制情况(例如:层高、檐高、跨度等影响工程类别的指标)、建材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其他可控费用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书面建议书,作为整个跟踪审计报告的一部分。

2.招投标环节

根据建设部第107号部令《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工程一般采用固定单价的合同形式,这就形成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标的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合理性界定的问题,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投标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的合理性界定。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企业定额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消耗定额以及市场价格,结合市场竞争情况,充分考虑风险,自主报价。也就是说投标人的投标依据是以企业定额为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消耗量定额为辅。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人员在招投标环节中,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中介机构存在,而不应作为标的的编制单位,只有让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机构存在,才有可能对中介机构以及投标单位提供的综合单价的合理性作出界定。合理的综合单价是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前提。在招投标过程中,作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人员,应加强对标的编制机构中该工程暂定费用的合理性考查,如一些项目措施费用,实际拟使用品牌的价格调查等。

3.施工环节

施工阶段是各造价咨询单位实施跟踪审计操作最多的一个阶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目前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都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形式。在实施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工程变更、隐蔽工程的工程量以及综合单价执行情况的审计。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图纸会审的参与、施工月报表的审核、相关材料的价格咨询、形象进度的取证(现场拍摄、丈量、记录等)、隐蔽资料的会签、变更方案、措施费用的审核、索赔及反索赔涉及费用的认定、月度跟踪审计报告的撰写等等,尤其是有关隐蔽工程的取证拍摄、签证会签及变更方案与措施费用的审核。一般来说,施工单位都是按图施工,质量控制及进度控制由监理、质检部门负责,而隐蔽工程由于其特殊性,在竣工结算时往往因做法、厚度等引起量价争议,所以在跟踪审计中进行适时取证、会签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措施费用也是可控的,施工方的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措施费用发生的必要性、合理性要严格加以审核,切不可根据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时的暂估费用一概而论。#p#分页标题#e#

4.结算阶段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结算时应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即清单项目单价为固定单价,属不可调单价,工程量则可按实际完成量调整。因此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造价跟踪审计人员的关键工作是核准和复算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如果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工程数量不包死,应尽可能按竣工图纸等资料重新计算工程量,而不仅仅是计算增减工程量,因为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数量不一定十分准确。如属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工程项目,均需由设计院、监理、建设方三方确认及审核,并按照标底的编制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单价,然后对比中标价与标底的下浮比例对该项目的单价进行下浮调整,确定项目的结算单价。

5.项目的后评价阶段

工程完工后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单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与控制工程造价有关的工作,那就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总结。其目的是通过对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全部过程、环节的分析,总结在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分析各阶段的失误,找出引起各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制定和修改一些管理措施,使建设方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工程的概算指标体系,通过一个个建设工程使之不断地完善,分析各阶段的失误,找出引起各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制定和修改一些管理措施,使建设方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不仅全面提高了工程的概算指标体系,而且也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也使得造价控制工作有始有终。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4

[关键词]EPC模式;跟踪审计;审计要点

1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简介

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全过程审计监督,与其他传统工程事后审计相比,跟踪审计是事中审计方式,可以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1-3]。国家审计部门按照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对EPC工程各个阶段进行跟踪审计,对规范EPC工程管理,节约财政资金具有重大意义。就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而言,相较于传统的承包项目,EPC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其一,EPC总承包模式下,其发包人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应根据实际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深度了解,对工程进度实现全过程控制,以确保工程进度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建设结果,能否满足相关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质量。发包人对EPC总承包项目,一般可采用两种形式,即“过程控制模式”以及“事后控制模式”[4-6]。其二,工程控制模式可以指发包人聘请相关的监理工程师,完成设计、采购、施工等相关环节,以保证发包人可以完成各环节的有效监控,实现全面管理。而事后监控,可以指发包人在竣工验收环节较为严格,通过有效的测评,以保证项目实施有效。其三,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可以对整体设计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负责,完成全面地运行。因此,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EPC总承包模式在实践当中,包含了不同的合同结构模式,总承包商对整个建筑项目负责。因此,对于后续建筑而言,承包商必须亲自完成建设工程项目。在实践中,总承包商会根据其自身的建筑经验,根据工程的相关业主要求,实现有效的分包,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其合同结构主要包含了3大类型[7-9]。其一,为交钥匙总承包。交钥匙总承包泛指其经过设计、采购或施工总承包,向业主提交一个具有使用功能的项目。作为典型的EPC总承包模式,其在建筑项目当中最为常见。其二,设计——采购总承包。与采购——施工总承包一样,二者均可以按照工程内承包合同。完成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的模式、建设工程等,其涉及的建筑材料,均需要由发包人完成。其三,在设计施工总承包当中,可以指有投资能力的总承包商,受相关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固定项目进行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同时,施工当中,总承包商承担全部投资,在工程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业主向总承包商支付承包价格。

2EPC总承包模式优点

一方面地方政府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有效解决了业主方工程专业高素质管理人员紧张的问题,降低了业主方的风险,提高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设计和施工是总承包方的主要工作,克服了设计与施工相互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整个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此外,其也涵盖了三大领域的优势。其一,可以强调以及发挥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以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发挥有利于工程建设项目方案的有效优化。其二,可以克服设计、采购、相互制约,相互脱节的矛盾问题,帮助设计采购阶段完成合理衔接,实现建设项目,完成工程承包约定,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其三,建设工程质量主体明确,可以全面完成工程质量以及确保工程质量的责任人。

3EPC总承包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较多难点

(1)施工阶段跟踪审计难度大。EPC总承包模式建设过程中,不是业主方与施工方签订合同,而是由总承包方和施工方签订合同,并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施工方在面对审计方审计时,施工单位不够配合,许多事情都要总承包方协调,大大增加了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难度。(2)跟踪审计风险大。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对设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财务各方面了解,甚至精通,而现阶段,审计部门缺乏复合型人才[10]。由于EPC工程总承包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各阶段过程中,可能存在程序不合规、依据不充分、结论不准确的风险。如前几年,EPC工程前期是否需要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阶段,业主方再进行发包存在较大争议。(3)跟踪审计管理越位难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作为跟踪审计对象的业主方,时常通知审计人员参加工作计划安排会议、问题协调会议、质量检查等管理活动,并征求审计人员意见,造成跟踪审计过程中,各方职权和责任界定不清,可能出现管理越位问题。甚至有的业主方,任何会议都通知审计人员参与决策,事实上把风险都转嫁到审计方上。

4EPC总承包项目跟踪审计重点

(1)EPC工程前期阶段的审计。EPC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概算阶段,是控制整个工程关键,反映了整个工程的最高投资额度,EPC工程的总承包方投标报价更是不能超过概算总额,因此,概算不能随意变更。部分业主急于求成,在可研批复后进行招投标程序,这不利于从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程造价、建筑功能等方面进行控制。审计人员在前期跟踪审计时,需重点审核初步设计及概算是否批复。(2)EPC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审计。一方面,在工程总承包中,某些土方工程、设备、材料暂时难以确定,招标文件以暂估价形式进行发包。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时,当发现暂估价超过公开招标金额后,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二十九条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以控制工程成本。如政府投资“某幼儿园迁建项目”土石方平整工程暂估价300万元,总承包方本已做好施工方案,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暂估价超过必须公开招标金额200万元,要求对土方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后中标价220万元,节约80万元。另一方面,EPC工程的施工单位由总承包单位依法选择,而部分业主单位按照普通工程对EPC项目进行管理,存在直接组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现象。(3)EPC工程设计阶段的审计。设计阶段是跟踪审计的重要阶段,设计阶段可能对整个工程项目投资影响达到70%。在EPC总承包方式下,审计人员应当将设计阶段作为跟踪审计重点之一,通过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的审核,可以整体把控EPC项目的工程造价。如政府投资“某幼儿园迁建项目”,项目概算投资额超过可研批复的投资总额较多,审计人员通过对设计方案的研究,发现教学楼外形采用玻璃幕墙,审计人员与业主方、总承包方沟通后,共同确定外窗在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方面寻求平衡点,确保设计方案最大限度满足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外窗的设计方案更改为普通铝合金外窗,此项设计方案变更就节约造价高达一百多万元。(4)EPC工程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的审计一是对业主方、监理方和总承包方履行职责进行监督。EPC总承包模式下,审计人员不应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或参与工程分项分部方面的验收,否则可能会产生管理越位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当按照监理合同、总承包合同的相关权利义务,特别是对监理方在工程质量、进度监管中是否履职到位进行监督。二是对工程设备型号、材料品牌进行跟踪审计。设备、材料造价一般占建安工程总价50%以上,而往往不同型号设备、不同品牌材料价格相差较大。一般工程结算审计是事后审计,在工程已经完工的前提下,难以对隐蔽工程材料方面进行检查。在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关注设备型号、材料品牌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材料品牌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另一方面,在某些工程设备、材料采购方面,业主方往往想主导这方面的采购,插手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承当的管理工作。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是否有此类现象。三是对工程签证审计。工程签证是工程索赔的依据,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审计人员应当熟悉EPC总承包合同条款,相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等,对工程签证合理性进行审核。如果是EPC承包商自身对工程的优化变更,如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的改变,无业主指令的前提下,应不予认可。如政府投资“某幼儿园迁建项目”,梅雨季基坑积水抽水台班签证,造价高达十几万元。审计人员依据合同和省造价站相关文件,判断每年梅雨季是可预测事件,并非不可预测暴雨,抽水台班已包含在总价中。因此,此抽水台班签证不合理。

5结束语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

传统的建筑工程事后审计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逐渐被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所取代。但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还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对其研究分析,逐步完善此审计相关机制。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指控制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每个实施阶段的事前、事中与事后,利用全过程跟踪设计方式对建设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它是一种新型的效益审计模式,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及效率性有良好的提升效果。

(二)相对于传统的售后竣工结算设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有下面几个主要特点

1.审计方式不同。事后竣工结算是传统审计的主要方式,这种审计方式一般不去工程建设现场,主要在审计部门内开展工作。只是在结算结果有问题时,才可能到建设现场进行一些检测、验证工作,来提取相关证据。跟踪审计则是在工程建设现场就地开展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实施部分进行审计。不仅能有效监督项目建设实施过程,还能防止很多浪费现象的发生。2.审计内容不同。传统审计是以施工合同和相关政策法规为基础,在事后通过审计竣工决算材料而实现审计目的的方式。但全工程跟踪审计是及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实施环节和相关资料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其审计内容不止竣工决算审计这部分,它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面、全程审计。3.审计的时间和次数不同。全过程跟踪审计把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的整个过程分成不同阶段或时间段,以方便及时审计每个阶段的情况。这样完善了传统审计只注重竣工后审计的缺陷,将审计介入期间扩展到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其审计次数和时间都大大超过了传统审计方式。4.审计作用不同。传统审计较晚介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导致在工程项目建设出现问题时不能被及时发现,所以不能对项目建设提出具有实质性的有效建议,审计价值基本丧失。但全过程跟踪审计能确定更低造价,对质量不良和资源流失等问题能够及时有效避免,制约不良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跟踪审计全过程研究

(一)设计阶段

在结构安全基础上,将设计阶段方案的必选作为重点工作。部分项目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就多做几个方案,对比选择,找出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案进行实施。如结构选型、桩基选型等方案的必选工作。

(二)工程招投标

工程招投标时期应对招投标相关文件和控制价进行严格控制1.工程招投标资料。审查招投标相关文件资料时,第一步就是严格核查文件资料内容与国家政策、法律等相关内容相违背,同时还关注下面几个要点:招标文件中对招标范围的具体描述;是否将部分施工内容分包,如果分包,分包单位资质及分包范围是否明确;是否明确投标人资格;招投标其它相关内容与法规政策是否存在冲突等。2.审核工程标价。在审核招标相关工程价格的过程中,首要工作是查看工程项目内容、编码等工程清单中所列具体内容方面是否符合相应规定;项目及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清晰描述项目特征;是否正确计算工程量;是否正确套用定额、取定材料等。另外,要重视是否将招标控制总价控制在批准概算内;取费计算是否合乎标准。

(三)施工阶段

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委托合同完成义务内工作,还要仔细查看施工要求,按照施工设计图纸逐一核查实际施工过程,对比是否存在差异,以合理把控工程进展。1.审核工程合同相关文件。对工程合同相关文件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比合同条款与招投标文件是否一致,还要重视下面几个要点:第一,审查施工图后要出具意见单,审计人员要提出相关建议。第二,在审查施工合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合同中对合同签订地点是否明确。第三,审查合同文件的组成和解释顺序是否正确。第四,对于相关文件中“经审计审核后,转账至……”及类似书面说明,有可能在后续工作中引发质疑和争论,基于此,应将合同中出现的“审计”字眼明确指出其代表的具体单位。2.进度控制。控制施工进度,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审核中标单位在施工方案中是否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进度;审核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时上报的监理单位审批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与实际进度安排是否相符;对施工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工作做好记录,尤其是当项目停工或延期时,要记录停工或延期相关内容,必要情况下进行审计签证,保证以后复查时的真实性。

(四)竣工阶段

建立对工程总量要及时进行审查、核对,并在规定时间内做好二次核算工作,以此形成相关核查制度。尤其是施工阶段结束后,要到施工现场审查是否准确计算工程量,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的材料调价,保证合理、精确地结算工程造价。

三、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人员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现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根源在于相关工作人员还没有正确认识到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所以对本职工作不够重视,不能认真、有效地完成相关工作,给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带来不少问题。1.建筑单位员工对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如果建筑单位不能正确认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很有可能造成思想上的偏差,以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为了对建筑人员进行实时监管。另外,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需要建筑单位呈递相关工程资料,这使建筑单位的员工工作任务相应加重,极易导致其产生消极思想,造成执行效果不理想。2.审计单位员工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传统的审计方式是审计单位在事后竣工阶段才开始介入到工程中去,而现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要求在建筑工程整个实施过程中开展审计工作。如果审计单位的员工不能正确认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可能片面认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只是增加了对建筑工程财务的事前、事中的审计。无论是错误认知还是片面认知,都会对审计单位员工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造成影响,面对新时期的审计工作时感到困难重重。3.其它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采购人员、技术人员等都属于上面所说的其他工作人员,这些员工是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人员,如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可能也会产生偏见,认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会对其本职工作产生阻碍,从而不能进行有效工作,还有可能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产生严重影响。

(二)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机制

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所以要建立健全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机制,为正常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满足审计单位搜集工程相关资料的制度需求。但是,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机制,大部分建筑单位只想在事后竣工阶段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审计单位,加大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难度。

四、加强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措施

(一)审计人员要明确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性质

传统的审计方式是在事后竣工阶段进行审计工作,这种事后审计必然存在很大的隐患。面对传统审计方式的种种弊端,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就因此而出现。所以,审计人员要对全过程跟踪审计有明确的认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是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三大组成部分。事前审计是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进行审查,以实现对工程建设成本预算的控制。事中审计是审计人员在工程施工阶段,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顺利进行。事后审计是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相关报表、账目等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和改正工程财务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此而不能竣工。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不仅能合理利用工程建设相关资金和资源,还进一步保证了工程安全质量。

(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意识

为有效实施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管理工作,要加强对审计人员、建筑单位员工等相关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工作,使他们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管理工作有进一步的正确认知。在树立正确意识后,就使他们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目的及作用更加明确,认识到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全面开展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管理工作。

(三)建立优质的审计团队

要真正实现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就必须打造一支高质高效的审计团队。在团队组建过程中,首先选用具有相关审计经验、具备信息收集和分析相关技能的人员,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另外,对缺乏相关专业素质的现有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四)协调建筑工程涉及的各个单位,以收取充足的资料

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各方面材料有审计需要,以对工程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需要难以满足。所以,审计单位要将全过程跟踪审计目的明确告知相关单位。在收集相关信息时,要与相关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并向相关单位反馈信息分析结果,以此打好关系,方便以后的合作。

五、结束语

总之,审计单位要多与审计工作涉及的各个单位进行沟通,把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完善和强化整个审计体系,实现对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从而降低建筑企业的各项成本,高质高效完成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娟.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探讨[J].科技风,2014(9):153-153

[2]郑拥军.讨论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问题[J].经济视野,2014(6)

[3]张慧.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审核的方法与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1(24)

[4]刘慧群.关于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问题的探讨[J].门窗,2014(6):86-86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前景也变得更为广阔。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加。控制工程造价一直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跟踪审计能够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本文就此论述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和特点,分析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并探讨了跟踪审计的方法。

关键词:

跟踪审计;工程造价;全过程

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规划性质的工程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参与者共同参与,相互扶持与帮助,以团队力量共同支持项目发展。后续的审核工作中,必须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全阶段必须以两个阶段为重心:即项目总体目标和投资控制为中心。在项目总体目标中涉及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等。根据项目规划进程进行工作。做好项目评估和分析。控制投资一定做好审计工作。跟踪投资进度,掌握工程进展,采取优化措施和科学设计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为企业获取最大利益。

2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

总体得出结论,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项目初步阶段、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竣工审核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项目,项目施工审计工作也有所不同。(1)项目初审阶段全过程需要跟踪审计。是项目成本,项目前期全程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工程投资预算的分析整理。主要从3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设计施工项目审核,设计标准,材料,分析项目总成本,总成本控制从源头。第二,审核工程量清单,在招标过程中施工项目必须在施工项目的清单中公布,并可保证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数量不会产生错误计算、遗漏计算等问题。错算、漏量计算等,为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提供基础和前提。第三,项目预算审核,审核工作中工程定额费用、施工工程中材料、人工、器械的使用都是审核在成本使用中。合理预算和规划使用是保证项目成本的关键。(2)建设期间全过程跟踪审计。建设期间深基工作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审计。第一,按照合同规定,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总结和跟进,因为施工阶段施工时间比较久,应对于建设过程中费用支付、工程用款进行统计和合理审核。为保证工程正常顺利进行做基础。第二,面对工程中出现的施工变更和整合,要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对于变更和整合也需要费用的重新审计。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做好对变更问题出现的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3)竣工结算阶段审计工作内容。在完成审核阶段,审核项目的决算是跟踪审核,包括以下2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工程计算。避免工程计算的错误出现。尤其针对网站变更,如签证,对其过程是准确的,程序是完整的,如审核,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必须坚决清除。其次,项目成本审计主要是对指标的交叉分析,准确,数据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3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应用所遇到的问题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想要推动跟踪审计工作的应用,必须有审计机构进行协调和规划。所选得审计人员也应当具有专业的审计水平和专业素质。只有落实才能对工程赎案例进行做出保障。但现阶段,实际工作中还是出现很多问题。(1)建筑工程涉及主题工作多,跟踪审计工作进行难度大。建筑工程造价与更多的科目有关,在估算中主要是施工(如委托预算书还包括机构),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工程承包人。竣工结算阶段是由承包人结算编制的,经审核后由该房屋的方。此外,监督,如还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在这样一个多主体和利益主体的主体要求的不完全一样的项目实施跟踪审核中,所涉及的问题更为困难。(2)全过程跟踪审计缺乏有效的协调推进机构。实施全程跟踪审核,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但在现实中,建设,承包商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缺乏相应的机制和职能,将不参与项目建设,如项目的建设委托给承包商,更多的是在完成后的项目验收。不会参与具体的施工工艺,所以很难对所有的资料进行项目成本的掌握。(3)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落实重要的条件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虽然建设方会成立工程部,政府投资的项目还有专门的投资评审中心开展审计工作,或者委托三分之一方中介机构进行审核,但从实际角度看,无证(成本工程师)的上岗现象比较常见,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水平低,甚至对软件工程造价都不熟悉,这就使得审计活动难以深入,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4推进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中的使用

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比于传统的审计模式,新模式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既节约成本又具有网络实用性。想要落实这项工作,可以从企业审计部门、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下手。(1)加强合作建立无缝对接机制。首先,主体应明确相应的机构负责项目的成本问题,要明确的基础上,项目建设总部或类似的职能,发展的整个过程跟踪审计的相关系统,并指定专门负责这件事的人员,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人员的支持。其次,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不同,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在项目成本影响的时间主要问题,通过紧急协商、沟通协调,使项目的成本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主体之间的传递,提供信息支持,实现全程跟踪审核。(2)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第一,设置培训体系和相关内容的建设项目的综合培训,有助于项目成本审核人员全面掌握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为工程顺利进行和跟踪审计打下工作基础。第二,对审计人员提高要求,定期培训审计知识,利用团队相互帮助,积极投入审计工作中,加强人员专业素质。(3)提高信息化手段服务跟踪审计。第一,应当加强利用信息技术,以支持项目本身的成本,在工作中要进行使用多种造价软件进行工作,充分利用号网络的传播。利用当地工程造价网站的数据进行审,避免错误的出现。节省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和企业利益。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把工程造价信息传递给主体,避免信息的封闭。

作者:梁婷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岳敦福.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大陆桥视野.

[2]赵先波,周安定.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有效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7

一、基建工程全过程委托跟踪审计

基建工程全过程委托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主体针对工程建设管理的动态过程,呈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单位,从建设工程项目开始至竣工决算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分析和评价。通过发现和评价工程管理程序和关键控制点中存在的问题,随时纠正偏差,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与控制。跟踪审计是一项集咨询、监督评价、管理于一体的新型审计方法。改变了过去竣工决算审计单纯追求核减额的做法,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工程审计与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的关系,规范工程审计与工程建设、工程管理行为,使建设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

一是高校发展对建设管理的必然要求。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基建投资大幅增加,造成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存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建设管理漏洞较多,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工程造价难以控制,跟踪审计对全过程的监控,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机制。

二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需要。建设项目的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在高校大发展大建设的现阶段,更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但现阶段的建设项目审计,一般采用的是事后的结算审计方式。用这种方式审计存在着明显不足,如果学校基建部门的管理不力,甚至管理混乱,学校基建工程的质量监督与造价控制,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乃至出现大的漏洞与问题。即便是基建部门的管理有序,措施得力,但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力量和能力不及也会造成风险。

跟踪审计可以改变过去单纯只是就账论账,时间滞后的静态审计模式。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人,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事先评估风险,更好地为工程造价控制服务。

三是学习型审计发展的需要。经济形势的发展,新的高校管理课题的出现,都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在单一阶段内改变过去的审计模式的同时,必须扩展视野,拓宽审计领域,将审计延伸到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着眼决策、管理、经济、财务、技术不同方面。强调学习,加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知识互动,将基本建设审计纳人到专业研究领域,结合实践,跟踪审计无疑是对原有审计工作的发展。

三、建设工程委托跟踪审计的主体关系

在过去的工程建设中,市场主体是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当成熟,虽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足,但在形式上是相当完备的,它们既依托于建筑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又有具体的招投标文书与建设合同规范文本的约束,可以说其间的配合与制约是依法展开的。而跟踪审计的介人,改变了以往建设过程中三方参与的格局和权力配置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四方参与的法律关系,旧的权力配置格局被打破了。目前四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发展为: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建设委托合同关系,建设方与监理方的工程监督委托合同关系,建设方与跟踪审计单位之间的建设工程经济性审核委托关系;监理方与跟踪审计单位相对独立运行,受建设方委托,针对工程进行不同监督,同时因其专业判断和合理度量而具有的裁量和评价权;施工方处于被监督和被审计的位置,但其拥有不同意见的解释权和发表权,而对于审计结果也保留否认权。

对于跟踪审计的主体关系,需要通过立法工作加以明确,当务之急是必须在招投标文书与建设合同文本中具体确立跟踪审计的合法地位,明确跟踪审计与建设、施工、监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跟踪审计在工程建设中享有监督纠正权、评价确认权和工程造价的决定权。

四、跟踪审计重点关注的五个环节

(一)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审查,论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造价的经济性。重点是审查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对于工程的计划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已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主要从项目论证的经济性、科学性来进行审查。

1.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审计,重点是审查建设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能否满足建设项目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

2.对建设项目审批文件的审计,包括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核查是否齐全;

3.对工程设计概预算的全面性、准确性进行审计,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要考虑到足够的不可预见因素,使其能真正起到控制作用,避免“三算两超”。

(二)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审计的重点内容。

1.审查工程标底的客观性。对标底的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取费标准、材料调差等内容严格把关,首先审计与建设单位对编制标底的做法进行核对,保证标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其次关注在工程清单招标中投标单位的策略报价,工程报价费率和实际套用费率是否相符等,以确保其客观、合理、准确。

2.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及操作的规范性:包括招标文件、投标单位资格、评标办法的合理性审查,如分析评标办法、质量标准、结算方式等关键内容是否科学性、合理性,避免暗藏操纵中标结果。

(三)合同订立阶段的严密性、公正性、合理性审计。建设合同是承包方进行工程建设,发包方支付工程价款,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有效依据。因此,审计人员应不断加大监督力度:1.严格审查工程建设是否遵守“先订合同,后施工”原则,杜绝无合同施工和后补合同的现象;

2.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主旨和文本格式,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项目招投标的规范等,是否以建设单位的立项报告及招标为依据,有无超计划、超标准擅自订立建设合同的现象;

3.审查合同的严谨哇。语言文字是否简炼、规范,重点避免日后索赔的伏笔;重要条款的描述如变更程序、价格签认、定额套用、费用计取、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是否准确;

4.审查合同是否公平性、公正性。杜绝出现合同向一方利益倾斜现象,如合同中过分强调维护甲方利益,导致乙方受损的条款要予以纠正。#p#分页标题#e#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全面审计。受托审计单位要重点关注:

1.业主、监理、审计、施工四方职责关系是否明确,各方职责范围及有关造价控制的申报、审核、反馈等如何要求;

2.工程量月报表及工程付款的申报、审核、反馈等程序要求是否明确;

3.设计变更及核定单(签证)费用操作是否规范,材料(设备)价格费用审核是否严密,特别关注隐蔽工程、工程变更、工程量签证的现场查验;4.审查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三大目标”在施工阶段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如:工程变更及签证费用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工程索赔是否以国家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依据执行;工程验收、资金到位是否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等。

(五)结算阶段的审计重点:

1.严把工程量计算关。如:审核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是否与定额要求相一致;核实图纸及有关现场签证的施工是否真实;分析施工方案的必要性、效益性等;

2.严把定额套用关。一要关注结算选用的定额是否正确;二要审查相关的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理,有无高套定额现象;三要关注“定额缺项”的相关造价确定是否合理,有无利用缺项子目套取投资的情况;四对于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工程结算,要严格核实结算单价是否与中标时的报价相一致;

3.严把工程取费关。结算中各项费用的计取比例、计算基础是否符合规定等;

工程跟踪审计范文8

[关键词]全过程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跟踪审计

前言

全过程的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够使对工程造价而进行的监督工作力度得以增强,使项目建设管理更加规范,项目投资效益能够得到提升,由此看出在建筑工程施工做好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在下面的内容中从四个方面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论述。

1跟踪审计内容

1.1实施主体

投资方法因为项目工程而不同,审计方式也因投资方式而不同,跟踪审计的内容也会因投资主体而不同,实施主体是单位、国家、社会的话,内部、国家、社会审计便是审计的内容。

1.2运行模式

这种运行模式较多样,可以在同一个项目当中多种模式可以得到结合,并得以运用。每种运行有其自身特征,在该模式下准确的审计工作能够得到增强。每个工程项目有不同的阶段,项目重要性对运行模式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根据时间跨度上看分为阶段性、全过程,阶段性工程项目与资金量、各阶段重要性、人力情况等决定,在整个项目中全过程都贯穿在其中,不管对资金量而言还是对人才要求来说在工程当中审计工作会贯穿在其中[1]。选择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工作由实际情况而定,要求标准并不固定。在每个阶段环节中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结合每个阶段工作的重要程度与相应环节而定,由此产生了三种审计方式。至于跟踪审计为环节审计,还是分期进行审计,可以结合不同情况来调整,如果跟踪审计工作是全天候的,可以称作是驻场形式的审计。

1.3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跟踪审计与传统事后型这种审计方式相比,在工作量上是很大的,需要大量的资源,同样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审计中面对的环境也是很复杂的,在成本上的增加较明显,所以这需要合理分配资源,要对审计环境进行清晰的认识,对成本的控制与跟踪审计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发生了虚假变更、高估冒算问题,而在事后审计上有些传统,补救是不可能的;在跟踪审计中如果项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被发现,能够对这些问题及时改善,改善效果会更有效,资金使用更充分,对工程廉政建设具有强化作用。

2在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跟踪设计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

从具体施工来看与众多领域有着重要联系,不同的施工阶段主体也会不同,各主体在利益诉求上也有差异,在该情况下对全过程的施工进行跟踪审计还是有难度的,这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及主体,又因为出现了多个主体,在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理念与方式上还有差距,对造价而开展的跟踪审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在技术水平上有些不足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的控制当中为了使全程跟踪工作得以实现,施工单位要对专门的部门加以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人员会得到政府的专门聘请。从对造价进行的实际跟踪控制工作当中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并不足,无证上岗市场出现,这使得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并不系统,对软件的操作并不规范,并不熟练,使造价的控制落实工作并不有效。

2.3独立性并不强

在全过程的控制与跟踪审计,以及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将审计意见、建议提出来,为建筑项目的开展、成本控制的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对审计人员在定位上存在偏差,在监督咨询角色转换上变成造价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与控制者,审计监督超出了范围,对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产生影响,也对其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产生影响,会为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风险。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中,在对变更的通知单与材料价格的信息、工程签证单等资料获取,以及在决算审计中如果在自身跟踪中出现了问题,对相应责任并未进行处理。

3对跟踪审计工作改善的对策

3.1使跟踪审计全面评价的价值得以提升

在竣工结算当中审计实践中针对审计效益而进行的标准性评价需要借助审减率、审减金额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工作时要对造价控制问题重视起来,结合工程管理活动将咨询建议、监督评价提出来,及时改正存在的问题,对结算当中纠纷问题的出现起到防止作用;这种方式使参建一方谋私成本得以提升,也使得工程管理更加廉洁。

3.2培养专业的跟踪审计工作人员

跟踪审计这种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对建筑项目的接触应该全方位,促进审计人员在主动意识上的提高,使其学习与实践的效率会得以提升。在培养专业的跟踪审计人员当中不仅应该重视培养审计专业人才,加强在法律与财会、工程经济上的培训,对审计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对跟踪审计相关培训班与研讨会等加以组织,使审计机构的人员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跟踪审计重要性加以认识。对跟踪审计具有的尺度加以有效把握,对审计范围的超出问题起到防止作用,这就避免了因为超出范围而承担责任。

3.3明确跟踪审计这项工作的职能定位

跟踪审计这种职能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有造价签证与工程监督,以及评价等内容。不仅应该重视核实工程造价,方便在结算上为承建方、建设方提供参考,将为工程管理而开展的设计勘查,以及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视,使参建主体评价与监督工作能够实现,结合监督设计当中的问题将合理的建议提出来,使工程管理效率得以提升。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当中审计人员要结合委托合同对相应责任、业务加以履行,对角色定位加以明确,促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能够合理的解决。

4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全过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展开论述。既然是全过程的控制与跟踪审计,就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审计内容有哪些,清晰认识了解审计内容,根据工程概况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分析造价控制情况,运用审计知识经验对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