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探索

[摘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英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辨性等特点,这和思政课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很多的契合点。本文重点如何把高校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政课教育,始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正直、高尚的人作为教育重点;把积极正确的为人处世贯穿本科英语教学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英语教学;融合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只有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才能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才能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因此,各个层次都要重视思政课教育效果的研究。

一、高校思政课融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结合关于高校教育的指示精神和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以及我校特点,我们很早就以教书育人为本,开始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各大媒体都对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集中宣传报道;各个高校也以不同形式开展了研讨、学习,不同程度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都从各自领域,不同专业和思政课有机融合进行了探讨研究。我校这方面探讨研究也如火如荼,但是如何把思政课如何同英语教学相结合还较薄弱。高校英语教学有它的独特性。首先,大学英语教学是基础类课程,它学习时间长,覆盖面广,几乎全校学生都会和英语老师接触,交流,自然受到英语老师的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诲。其次,英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辨性等特点,这和思政课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很多的契合点。第三,英语教材基本是原版或者国外引进的材料,其中作者也基本是国外人士。他们的一些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还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和甄别,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因此,高校英语教学是思想文化碰撞,中外对比分析内容,比较活跃、敏感的一个领域,思政课融入学生课堂势在必行。最后,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为思政课相关主题的开展提供了合适的平台。从2011级开始至今,我们教学团队在现实教学中进行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即读写课堂,视听说课堂,网络课堂和综合测试课堂,这四次课堂作为体系,应当看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整体,每个课堂应该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重点内容和主题特色。实践表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也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兴趣,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氛围,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二、高校思政课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总体目标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应用能力,为其后续专业英语学习和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新时代思政课的内容。让同学们在学习相关文章主题内容的时候,进行有关思政教育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对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比、分析、表达。实现输入和输出的结合,既能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也能在思政教育方面得到锤炼和提升。

(一)我校英语教学模式。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译、视听说、网络课堂、综合测试四个模块,分类指导,在建构主义、二语习得、认知理论等理论基础下,实施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新时代思政课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其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有效利用课前3-5分钟演讲,有效提高个人修养和气质。充分利用读写译和视听说课堂,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时政新闻,本单元相关主题的进行演讲(即兴演讲和有准备演讲相结合)。比如:在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第一单元关于数字时代的交流以及关于横跨国家的交谈,让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健康的运动方式和合理运用电子平台进行网上交流,健康交流、交友等,可以延伸至生活当中父母、亲朋好友面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每次上课前,要求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新闻和课文相关主题,进行有效的演讲,并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之间关于人生、理想、职业、婚姻、交友等话题的简洁交流。

2.课中。(1)课文讲解时,通过课文鲜明的主题性、趣味性、时代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讲到新视野中《如何应对地震》(“HowtoPrepareforEarthquakes”)一文时,可以先谈地震的征兆、起因、危害,随后通过话题设计引入到2008年汶川地震,可以谈其可怕情形,重点让学生讨论我国各方的支援,军队救援人员的付出,地震带来的人间温情,人间关爱等等,可以延伸至我国的应急机制,我党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爱护,我们制度的优越性等讨论。(2)通过传递中外文化差异,文化对比分析,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讲到《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关于“社交媒介和友谊”主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友谊话题的讨论,可以延伸至孔子、孟子的哲学思想,择友交友的方法、原则及良师益友的重要性等。有效提高学生为人处世能力。在讲授有关文化习俗,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各种美食等相关章节时,通过讨论我国优良传统节日,如春节,七夕,清明;长城的伟大,山川的巍峨,江南的秀美等等。在进行语言交际的同时,又增添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好河山的敬畏和赞叹,潜移默化中文化自信之情油然而生。(3)通过中西方在重大事件中的处理方式和表现出的态度,传递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在《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中有关于《中国与世界》(“ChinaandtheWorld”)一文,谈到了中国的发展崛起,引起了世界瞩目,但也引起了某些国家的抗拒,提出“威胁论”。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自然会通过话题讨论、课文讲解,盛赞我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学生探讨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我党的伟大英明领导等。也同时谈到中国的发展不会是威胁,相反中国对我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和人民都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维和和护航任务的遂行;非洲“埃博拉”流行时,中国的积极态度和无私援助,以及对联合国的支持等等。这些都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贡献和大国担当,都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思想觉悟和认知。(4)利用网络课和综合测试课堂把所学内容细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关主题的深入学习研究进行分组学习,通过探讨式,参与式讨论等形式,形成文字(写成文章、心得等),制作PPT进行展示交流。

3.课后。充分利用课后业余时间,学生进行课下,线下学习实践,以班组进行。老师利用微信、钉钉等平台推送文章,课件和视频等。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比如ispeak俱乐部,模拟联合国大会等。让学生为主角,教师引导,让他们自己设计辩论,进行演讲等。这样可以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实践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受到自然、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提高爱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事半功倍。

三、结论

笔者把高校英语教学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有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一体,在现实教学中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教学整体,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有一定的创新,具备了较高的推广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组织模式,规范教学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注重从知识传授向能力素质培养转变,注重培养和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期望达到以下教学效果:现实教学中的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大幅提高;通过教学中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精心设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结合,达到英语知识和思想素养的双向提高;始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正直、高尚的人作为教育重点;把积极正确的为人处世贯穿本科教学过程;注重师生有效和谐交流,注重老师思政课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华英.基于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外语类课程思政创新模式探索[R].2020-3-30.

[2]王守仁,文秋芳.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王守仁,文秋芳.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作者:张杰 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