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和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思考

民族乐器和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思考

【摘要】民族乐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在我国小学生素质教育,甚至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各个地区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乐器和器乐作品的认知。本文重点对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的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教学方式及其意义进行讨论。

【关键词】民族乐器;小学;音乐教学;融合式教学

在我国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民族乐器教学是重点内容,目前,已经有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在音乐教育中融合民族音乐及其乐器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乐器的运用仍偏少。实际上,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的融合既是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也是音乐文化的渗透,其强调将乐器教学与常规音乐知识教学相融合,从而在完成音乐基础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民族乐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两者的融合展开探索,对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提供借鉴。

一、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适应时展需求

如今,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冲击,许多人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盲目追求和学习外来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如果中国人不能认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味追求外来文化,就会使民族文化逐渐淡化,在各种文化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一席之地。在各种文化竞争的社会背景之下,只有坚守学校教育阵地,才能让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传承下去。推动民族乐器与小学教学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时展的需要,通过学习民族乐器,可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民族乐器真正发挥出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民族文化之美。

(二)增强课堂教学氛围

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适应了小学音乐课程发展的需要,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乐器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把审美情趣培养和音乐知识学习相结合,教师借助民族乐器的演奏,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民族乐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乐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文化传播价值,然而,其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课程安排不科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大部分小学都迎来了音乐课程改革,民族音乐也逐步走进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但是就笔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而言,本地大部分学校对小学音乐教育仍缺乏重视。有教师表示,其所在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每周课时仅为1节,完全无法达到小学音乐教学的课时标准,这就使音乐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民族音乐的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因此,学校若想将民族乐器充分融合到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要从课程安排上下功夫,在教育部门相关要求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小学音乐课程,为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打下基础,确保小学民族音乐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师教学能力欠缺

对教师来说,若想民族音乐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知识储备,还要精通各种民族乐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游刃有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民族音乐。但是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多数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仍是以唱歌教学为主,且有教师非音乐专业出身,使用乐器的能力不足,这就自然无法完成民族乐器的课堂教学工作,从而影响到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渗透。

(三)学校和学生家长不够重视

小学民族乐器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对乐器有一定要求。学校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首先要储备足量的民族乐器,以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但是,从教学硬件的角度看,本地学校在乐器设备上的投入力度不大,乐器储备种类稀少,这给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乐器教学造成制约。此外,经笔者与家长沟通发现,多数家长对语数外学科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对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则不够关心,只有个别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兴趣而购买了各种乐器并供其进行音乐学习,这反映出当前学校和家长仍然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三、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方式

(一)不断完善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机制

若要不断完善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机制,首先,学校层面应将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重视起来,确保民族乐器教学顺利开展,发挥学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融合。除此之外,学校在民族乐器教学硬件上要加大资金投入,购买一定数量的民族乐器和教学辅具,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都充足的情况下,学校要逐步开展民族乐器的课堂教学,并对民族乐器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监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合理选择民族乐器

我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各个地区的民族乐器风格迥异,选择什么样的民族乐器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成了饱受争议的问题,这给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譬如,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乐器马头琴仅仅在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较受认可,但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的知名度并不高,这样的地域性认知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教学的开展,如果学校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当地民族特色,选择一个适合的民族乐器,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乐器的影响发挥出来。如在内蒙古地区的学校,教师可以选择把马头琴融入教学,再以蒙古族音乐为切入点进行文化渗透与传播,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而在江南地区,可以引入与戏曲演奏相关的乐器,在课堂上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文化体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学习兴趣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教师在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学习兴趣时,要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引导学生的情感方向,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确保学生具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在民族乐器二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联想法激发学生对二胡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二胡名曲《空山鸟语》作为二胡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师现场演奏此曲目,让学生闭眼静静聆听,并想象曲子带来的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想象在森林山谷之中鸟儿唱歌的景象,使学生在二胡的现场演奏中深刻体会二胡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二胡的兴趣。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民族乐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容小觑,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民族乐器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民族乐器进行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开展民族乐器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兴趣之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民族乐器课堂学习效果。在民族乐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乐器带来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民族乐器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就在演奏时自然而然地将感情融入其中。若想进一步推动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反思与总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民族乐器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民族乐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审美的教学,学生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中,自身的审美观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问答法,设置相关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在民族乐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首曲子演奏完毕后,让学生思考曲子中使用到的乐器,并分析每一种乐器在曲子中的作用。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也应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加大民族乐器的运用,在培养学生乐器演奏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教师要尽可能发挥民族乐器的优势,营造温馨、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真正接受音乐与民族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强丽.用心传承文化用情歌唱未来——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J].基础教育论坛,2021,(05):89-90.

[2]杨泽凡.民族乐器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古筝为例[J].智力,2020,(33):142-143.

[3]郭颖.论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J].启迪与智慧(中),2020,(07):51.

作者:罗丽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