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创客教育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创客”是指对那些敢于并乐于将创新想法转化为现实的人的称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创客文化与教育教学逐渐融合,并形成了创客教育理念。基于这一新技术革命,“创客教育”应运而生。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科优势,逐渐构建创客教育模式,以实现对学生的创新培养。

一、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客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各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信息并运用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却依然可以将创客所传递出的探索、创新、想象等精神渗透其中,让信息技术能够与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建立联系,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创客精神,渗透创客教育理念。例如,“初识画图”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在商场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绚丽精美的广告牌,广告牌中文字、图片穿插、衬托,既传递了广告信息,也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体验,那么你知道这些广告牌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入门用电脑操作进行画图,并启发学生思考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添加文字”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进行学科拓宽,为学生呈现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与课文,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信息技术在教材编排中的作用,并根据语文教材的示范尝试添加文字,进而在学科融合中实现创新思考。

二、引导独立学习,促进自主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教学重难点,并在课后进行利用操作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实践操作过程相分离,影响了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的独立思考。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创客教育理念指导下,应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操作中来,鼓励学生实现自主思考与探索。例如,在“编辑演示文稿”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运用幻灯片演示,为学生营造情境,并设计“自我介绍”的任务,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然后,根据“插入新幻灯片”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展开互动,并针对学生当前幻灯片的情况提出问题:“你的幻灯片现在只有一张,这能把你的所有信息展示出来吗?如果想增加几张幻灯片该怎么办呢?”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之前所学知识摸索幻灯片添加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进行检查,并对完成独立操作的学生提出表扬;最后,通过统一示范进行知识梳理与实践指导,让学生在独立参与中实现自主发展。

三、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看,个人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在学习、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不承认他人的贡献等,导致其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针对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创客教育理念,组建学习小组,利用任务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创新观点在交流中相互碰撞,最后在团队的努力下成为充满创意的作品。例如,在“学生机器人”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设计安排小组合作任务,即根据机器人套件,探究寻线传感器原理,并制作有创意的寻线机器人。在合作学习中,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收集学生机器人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拆卸、检查机器人套件,了解寻线传感器的运作过程,并在计算机操作中设置数字变量,调整传感器的参数;根据不同参数下传感器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创意制作,最后共同完成机器人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以实现对小学生创客团队的构建与指导。

四、推动作品分享,强化创新乐趣

创客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在分享与交流中刺激、产生新的想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构建作品分享过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实现创意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并从其他人的创客经历中得到启发与借鉴,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例如,在关于机器人的相关教学设计中,教师围绕“小创客”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学生机器人”比赛,鼓励学生通过独立制作或者团队合作完成的作品在竞赛中进行展示,介绍机器人的主要功能,解释传感器的设计原理,描述自己以及团队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已经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互动交流,对比分析,进而不断优化创新实践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体现到了运用信息技术践行创新想法的乐趣,更体会到了分享、交流的重要性,并对创客教育形成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调整教育理念,引入创客思维,指导学生创新探索;构建独立学习情境,利用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小组合作,促进互动交流,渗透团队精神;推动作品共享,实现创新观点的碰撞,强化学生创新乐趣,进而实现创新精神的有效培养。

作者:蒋小春 单位: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