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院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特殊院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特殊院校的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容易导致各种特殊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需要在普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实施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目标、内容,构建有效工作机制,作为同类院校理论参考的范本,以提高国内特殊院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特殊院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残疾人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全群体。特殊院校作为开展残疾人教育的主要场所,残疾程度严重的残疾大学生相对集中,心理问题有“个体特殊性”和“群体同一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结合特殊院校残疾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参照普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标准,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为特殊院校提供心理健康工作参考。

二、构建特殊学校残疾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与内容

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有特殊的要求,要结合残疾学生的心理问题,构建长效目标,创建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确定工作

根据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特殊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引导残疾大学生熟悉心理健康标准,帮助其正确认识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2.预防并减少相关心理疾病的发生;3.对残疾学生中发生比例较高的自卑、焦虑、冲动、压抑、偏执等心理疾病问题具备有效的干预机制和解决途径。

(二)确定工作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心理案例,分析学生心理状况,归纳学生心理特点;2.建立工作制度,研究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工作制度,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和建立总制度及具体制度,责任要求应高于普通高校;3.确定工作流程,包括疑似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心理危机情况处置转介流程、心理咨询流程;4.确定具体工作体系。包括组织管理、教学、咨询等。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与普通学校基本类似,开展工作时应注意结合残疾学生的生理特点。

(三)分析工作方法

目前应用于残疾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主要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心理剧疗法、家庭疗法等,视障生逻辑思维能力强,比较适合交流式,常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听障生直观思维模仿能力强,常用行为疗法和心理剧疗法,对肢残生偏执性强主动性弱,常用家庭疗法、厌恶疗法。具体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须结合具体残疾学生的特点,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与残疾群体的实际情况,平时加强思考和积累,摸索针对特定残疾群体和个体的有效方法。

三、构建特殊院校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

特殊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应在普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残疾学生的特点,构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

(一)特殊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与普通学校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制度、组织建设、资金等方面采取特殊措施,给予充分的保障,组建以学校党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安全保卫、医务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从事残疾人研究相关的专业教师等参与的心理健康机构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残疾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规划和管理制度。根据心理问题发生的比例,原则上专业人员和经费应该达到普通学校的5倍。

(二)特殊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体系建设

根据特殊院校残疾学生具有心理问题复杂的特点,需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鼓励有残疾人研究背景的兼职教师以及班主任、辅导员参与。支持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根据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残疾学生心理自卑、焦虑、冲动、压抑、偏执个案的研讨和分析,提高对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

(三)特殊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建设

特殊院校要结合残疾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改进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专门制订针对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制订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根据肢残、听障、视障为主的三类残疾学生分别实施课程教学。对残疾大学生中发生比例较高的心理问题应开展针对性的个体辅导或小型团体辅导,如在毕业前期重点开展就业与择业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辅导,帮助残疾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消除就业心理偏差。

(四)特殊院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特殊院校筹建心理健康咨询室,应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点。如视障生对声音、触觉敏感,听障生对图像敏感,肢残学生行动不方便,心理咨询室和途中的通道要考虑不同类别残疾学生的无障碍需求。咨询室要具备帮助听障、视障、肢残不同类别残疾学生舒缓情绪的设施配备,如聋生选用按摩椅、宣泄假人,盲生、肢残学生可选用舒缓的放松音乐。面向学生的咨询流程应简单明了,听障生可用图示说明,视障生则需要老师逐字告知清楚。根据不同类别残疾学生的需求,制订相应的心理咨询实施方案,是特殊院校心理工作的特点。

四、结束语

在特殊院校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可以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缓解多数残疾学生因长期压抑导致的心理问题,使心理问题对残疾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邱淑女.特殊院校残疾学生心理辅导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3,09

[2]高万红,蒙杨涛.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3]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05

作者:邱淑女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