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教育范例

特殊儿教育

特殊儿教育范文1

一、当前阶段聋哑儿童的人格行为特质

当前阶段,聋哑儿童的人格行为,实质是指区别于正常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性格、语言、行为等。通常情况下,聋哑儿童群体的内心世界比较阴暗封闭,并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充分展现。如:对其他陌生人运用攻击性的语言、充满敌意与仇恨等。此种异于普通儿童且十分显著的人格行为,对于聋哑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都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后会演变成为引发聋哑儿童人格分裂及心理问题等。

1.仅仅是停留于对事物表层认识上。众所周知,普通儿童是借助自身的器官来实际感触客观世界,但是聋哑儿童由于自身听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无法借助自身的器官来感受外界的信息资源,并无法清晰的将其进行表达[1]。因此,在实际接收外界信息过程中,因自我认知能力的限制,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含义,却不能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进一步的导致了让学生无法对事物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判定等问题。

2.聋哑儿童特殊群体自身存在负面情绪。当前阶段,听障问题作为不健全儿童五大残疾中的首位,聋哑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听力能力等问题,严重导致了学生无法融入到正常的学习交往中,而长时间的压抑情绪会容易引发聋哑儿童对自我认知与客观评价过程中,出现严重缺乏自信、容易产生悲观负面情绪,并将自己封闭在一个阴暗的世界,这一系列的因素都造成了聋哑儿童自身身体与心理上的缺陷问题。

二、聋哑儿童的特殊教育的有效开展

1.教师需要不断提供聋哑儿童与健全儿童的接触机会。教师若是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聋哑儿童产生幸福感,就需要及时帮助其树立健全健康的心理生理人格,使聋哑儿童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儿童之间在人格层面是完全相等的。为了树立班级中聋哑儿童的自信心,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与健全儿童接触的机会[2]。如,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与普通中小学一同开展一些文艺类娱乐性质的活动,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聋哑儿童自主参与到其活动中,与普通儿童一同完成学习游戏任务等,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交朋友的幸福感,并逐渐攻克自我的心理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改变聋哑儿童的生活状态。

2.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引导聋哑儿童。当前阶段,虽然聋哑儿童群体自身在听说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具有先天的洞察能力。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科学借用适量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掌控自我肢体的摆动,结合大量的面部表情、神态与手语动作来全面感染学生,进而对聋哑儿童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采用的教学语言需要高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可以过于急切,又不可以过于放松。教师需要在班级中的聋哑儿童获取信息时,耐心的细致的进行教学,因为其群体在消化知识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在发现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后,需要依据此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给予其语言或物质方面的激励,进而实现重塑学生学习信心的发展目标。

3.全面提升班级中聋哑儿童的道德涵养。为了更加高效的实现聋哑儿童理解并尊重他人,懂得关怀、回报,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对其进行开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例如,利用学生的休闲时光进行教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的道德内容,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的教学优势,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班级中的聋哑儿童群体可以真正理解并掌握其文章内容,进而逐渐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充分理解到自己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在全面理解父母的付出后,对父母产生一种感恩回报的情绪。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定期举办一些有关父母主题的班会活动,以父母的不易为主线,要求班级中学生逐一讲述自我眼中的父母,并再将自我的真实情感落于纸上。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借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教育与规范班级中聋哑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不断密切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密切自身与学生之前的关系。教师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压制学生,而是给予完全平等的尊重与爱护。由于此群体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比较差,且多半都是借宿在学校。为此,教师需要做到不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日常的生活管理,都尽心尽力的照顾好学生,并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关怀与爱护。教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聋哑儿童的身心规律,因其自身性格较为敏感,教师需要注意尽可能的避免其敏感点,进而更加有效的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与距离。

综上所述,聋哑儿童因其自身人格行为存在缺陷的影响,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强制教育来全面干预学生的学习成长,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融入到正常生活中,并不断树立学习信息,进而从根本上帮助聋哑儿童过上健康有序的生活。

作者:李真 单位:平凉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特殊儿教育范文2

关键词:儿童美术;三大特性;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是指3至12岁儿童采用各种美术工具与材料,依据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的行为过程,以及这种行为过程所产生的美术作品。[1]儿童在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受到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知能力的制约,他们的美术作品不受任何画法画理的约束,反映出一种人类原始的审美和自然的绘画语言,以画寄情,以情动人。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做好儿童美术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儿童美术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阶段性

儿童美术的阶段性特征,是指由创作行为的主体———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体现出的美术行为特征和作品特征。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发展特点与心理素质有着明显的不同。按照儿童成长发育的特点,大致可将儿童学习美术的阶段分为涂鸦期(4岁以下),启蒙期(4岁~6岁),基础期(6岁以上)。不同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同,其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涂鸦期的儿童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随意在纸上、墙上等一切可以涂画的材质上进行,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此时期的儿童往往会在家中的墙上、地上胡乱画出毫无意义的线条、色彩,以满足涂画过程的乐趣。启蒙期的儿童往往乐于观察,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打量着这个世界。在成年人看来,儿童经常花费大量时间把玩一些毫无意义的物件,例如总是对一条皮筋、一块积木或者某个机械的零部件爱不释手,其实这些正是儿童观察、感知世界的方法和过程。基础期的儿童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认知能力,并初步开始全面探索这个世界,但固定的世界观还远未形成,对他们而言,生活中所接触的大多数事物都是新奇的,甚至从未感知过的,而他们在画纸上所呈现出来的只是他们脑海中的世界。所以,与其说是儿童们在进行艺术创作,不如说他们是在最原始的真善美的情感作用下,用形象思维来发现这个世界,并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生活的世界,这和我们成人所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这一时期成年人往往看不懂儿童画的主题,但经儿童解释多少能明白儿童表达的思想。总之,儿童美术的阶段性特征既体现了对儿童主体的尊重,也引导我们对儿童美术创作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在认知、情感、机能和意志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儿童年龄的阶段特征与能力水平决定了他们作品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儿童年纪越小,其造型能力也越弱。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其绘画造型的能力就越强。[2]儿童作品对于儿童个体本身来说,是不可复制的、是自发性的、偶然性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成人作品是在意志与理智的控制下,有意识的创作,如果能够表现出儿童美术的特征是不能够称为儿童美术的。

二、直觉性

儿童美术的直觉性特征是基于美学形态而言的。儿童观察事物时大脑接收视觉刺激后得到的信息并非准确和具象,而是最直接的、最原始的和最抽象的感觉,他们的大脑选择性地去强调、夸张引起他们注意力的东西,从而在绘画中直接展现出物象的某些特征,如对小蚂蚁的眼睛有兴趣,就夸大蚂蚁眼睛的形象,对树上的蝉感兴趣就把树木画得很小而把蝉画得特别大。儿童常常凭着他们直接感受的记忆,想象甚至凭空幻想画心目中的视觉形象:海底里睡觉的人、太空中的月亮船等,这些造型夸张,色彩鲜明的儿童画,表达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通过画不同形态的线条,如曲线或直线、水平线或斜线,展现平稳或动感,用圆圈、矩形、梯形在画面上进行自由组合和装饰,却能做到乱中有序。例如在线描绘画写生中,儿童凭借直觉用不同疏密的线条、曲直等点线面表现节奏和韵律,这些主要是情感支配的自然表达。特别是儿童在绘画中的色彩表达是其生理和心理的直觉体现,是其情感的抒发。在儿童的眼中,色彩是最直观的,对他们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儿童虽然还不懂色彩的理论知识,但他们会依照自己的直觉,使用较为鲜艳的色彩表现他们观察的世界,画面通常会丰富多彩,这种对色彩大胆、自由的运用充分展示了色彩的魅力,从而构成了儿童绘画色彩绚丽的特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儿童使用颜色的偏好基本一致: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可见,儿童在挑选最喜欢的色彩进行作画时,主要基于对颜色的直觉。儿童大多会使用固有色描绘某种事物,如,鲜花是红色的,大海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等。儿童通常不会表现复杂的灰色调和环境色,而喜欢缤纷明丽的颜色。儿童的这种追求强烈色彩的喜好可以说是儿童对色彩爱好的共性。究其原因,主色彩是儿童认识对象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色彩鲜艳就容易唤起他们对认识对象的强烈直感,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让儿童明确地表现画面上的各种事物。伴随儿童的成长,年龄偏大的儿童经常会把颜色与具体事物的特征相联系。大部分儿童都喜欢使用饱和度高、亮度高的颜色,如黄色和紫色、绿色与红色等互补色,这使得儿童色彩画通常色彩强烈耀眼。形成这种鲜艳夺目的画面效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儿童的辨色能力还比较有限,儿童无法明确色彩之间的细微差别;另一方面在于色彩的单纯、高饱和度能激发儿童本能的生理反应,引发儿童的心理反应,让儿童的情感在绘画中得以抒发。

三、游戏性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可以说游戏贯穿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儿童把绘画也当成游戏,当儿童开始运用美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所知所想,并且表现为一种轻松的游戏方式的时候,儿童会对美术这种审美游戏越来越有兴趣。审美游戏性特征使得儿童美术产生与其他游戏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觉形象性。儿童选择美术作为游戏的重要方式,与儿童语言表述能力有限有关,他们要想获得外在世界的认同和成人世界中的归属感,只有依靠与语言表达功能相近的“空间视觉能力”。儿童在绘画时,是不会考虑所谓的构图和布局的,而是会结合所要表现的事物,将不同的形状随意组合起来。[3]儿童们通常不在意画面的秩序,很多现实生活中具有秩序的事物在儿童绘画中都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甚至自然界中矛盾的东西,他们也会组成在一幅画面中。如一幅画面可能没有任何透视关系、前后关系,呈现出一条大街上车辆、人物、动物、天空中飞行的各类物体纵横画面各个角落,使画面丰富无比,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展开,让画面充满想象力。儿童绘画从来就是无拘无束、无规可循的,体现了童年的天真烂漫,这也是儿童画的趣味所在。儿童面对事物的观察具备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形成了儿童画中秩序、结构、形状、色彩的完全不同,这完全是直觉的、抽象的、自然的形式,只有崭新的生命才能实现的形式,也是儿童画的趣味所在。儿童会将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他们往往采用一些夸张、变形、拟人的手法表现事物的特征,充满游戏趣味。比如他们想表达爸爸的胡须,会强化胡须,甚至画得满脸都是,并且加重线条感;想表现妈妈衣服上好看的花纹,会把衣服上的花纹画得鲜艳强烈,甚至全身都是花纹,以此来表达妈妈穿的花衣服漂亮无比;在画太阳和月亮时,总会画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画果树时,会把树上画满又大又圆的果实,挂满整棵树;画一个人眼睛大,会把眼睛夸张地特别大,甚至不画鼻子。针对以上儿童美术的三大基本特征,如何科学地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儿童,让他们学会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对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人格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当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很多没有从儿童美术特征出发,成人化、急功近利的倾向十分突出,存在过多地强调儿童绘画技能训练,重视模仿忽视创造力培养,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不客观科学等问题。因此,如何根据儿童美术的基本特征,指导儿童学好美术值得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探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让儿童学会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同,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美术特点,循序渐进地让儿童认识和掌握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常见的儿童美术工具除水粉、油画棒、彩色笔、铅笔等外,粘土、纸盘、吸管、木块、饮料罐等生活常见材料也可运用于儿童美术创作。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认识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了解颜色、线条的使用方法,教给儿童基本的美术技法。例如,临摹是儿童绘画教学常用的方法,是学习掌握美术表现方法的重要手段。临摹的作用在于训练儿童的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使儿童较快地学到一些基本的绘画表现手法与技巧。教师不应让他们一味地临摹范画,而是要他们看看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画出来的不同效果。不同的儿童阶段,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例如,涂鸦期的儿童主要教他们使用色彩笔、油画棒、彩色黏土、彩色铅笔、水彩笔等可随意性表达情感工具的使用方法。启蒙期的儿童主要教他们使用水粉、水彩颜料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儿童对各种强烈色彩之间的变化与效果有进一步认识和乐趣。基础期的儿童主要教给他们采用综合性材料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如石块、木块、鸡蛋壳、废旧包装纸片等进行工艺性创作的方法。其次,营造美术创作环境让儿童自由表达情感。良好的创作环境对激发儿童自由表达情感十分重要。一是带儿童到大自然到社会参观激发创作激情。例如带儿童到蓝天白云、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蝶舞蜂飞的公园,让儿童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中引导他们如何去欣赏美、感知美、绘画美。也可以带儿童观察雄伟的建筑,走在街上的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也可以作为儿童绘画的素材,让孩子有机会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让儿童有物可画,有感可发,让儿童画出心中的画。二是在趣味游戏中完成作品创作。如讲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画家故事等,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让儿童将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三是不要限制儿童的绘画题材。儿童还处于涂鸦阶段,手臂挥动表现出的不同线条和涂抹的各种色彩,这种随意的创作带来的愉悦感远远大于画面效果的展示。儿童愿意画什么都随他画,比如画圣诞树松鼠、画白雪公主、画太阳月亮、画爸爸妈妈等都可以。在这方面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值得借鉴,他们十分注重儿童美术的体验与创造,准备各种绘画工具让儿童认识和体验色彩的变化,让儿童随心所欲自由作画,这样的美术作品才充满童真,才是真正的儿童美术作品。再次,学会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并给予积极评价。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就看是否表达了童趣,这才是最重要的。儿童的美术作品是他们对客观世界直观的表达,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对儿童美术作品要学会欣赏,不能简单地用好不好或像不像进行评价,更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和标准埋怨儿童是“乱画”,“形不准”等,要让孩子快乐地自由地直观地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儿童往往因为一句否定的评价而备受打击,甚至把孩子的美术兴趣、原始创造力破坏得无影无踪。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创作热情,磨灭他们与生俱来的创作本能。台湾的儿童美术教育就很注意引导儿童欣赏自己的作品,他们把儿童美术作品悬挂张贴起来,让孩子们欣赏讨论,教师再给予积极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一定要结合儿童美术特点,把握好分寸,以鼓励的方式进行评价,只有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他们才会更有自信、更有热情去欣赏美、创作美,大胆地进行艺术创作表现,[4]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广阔地展现自己的艺术天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美术是儿童生活体验的真实写照,是儿童凭直觉对客观世界情感的抒发,是儿童认识和了解万事万物的表达形式,是儿童个性的体现和交流的媒介。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阶段性、直觉性、游戏性的特征。所以,作为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儿童美术的本质和特点,采取适合儿童身心成长的美术教育方式,让儿童认识和掌握美术材料和基本技法,给儿童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充分释放儿童的个性,让儿童美术作品充分表达儿童自己的情感,教师应学会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才能正确开展儿童美术教育,让儿童在美术教育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任梅.试论儿童美术的本质与特点[J].早期教育,2017(7):25-28.

[2]李甜.试述儿童美术创作的艺术特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25-28.

[3]李媛.儿童绘画的特点与指导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2.

特殊儿教育范文3

我们幼儿园在2011年5月份被评为河北省农村示范园的称号,但和城市幼儿园比起来在师资和硬件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师资方面,一个班只有一名教师,没有配备保育员,更没有医护人员,以上这些职务多是笔者和副园长兼职的。因园内教师资源紧张,作为幼儿园的园长,除日常工作外,笔者重点就是负责全园特殊儿童的教育。因他们有的很难在同一个地方集中注意力时间过长,总乱跑。真可谓“上蹿下跳”,让带班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因为正常的孩子毕竟占大多数,总是为了一两个特殊的孩子而忽视其他的孩子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笔者自然而然在完成日常工作后,与这些孩子在一起,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与他们一起玩、沟通,与他们尽可能多的接触。观察他们,对他们多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

2幼儿园的培养措施

我们毕竟是普通园,特殊幼儿是个别的。而我们一日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符合多数幼儿的认知水平,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关系是“融”与被“融”的关系,教师要充分了解特殊孩子,为他们提供平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创造合适的保教环境,在每次教学活动前,笔者都与带班教师进行沟通,制定出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的教学活动目标,在集体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教育策略和教育形式,以满足特殊儿童不同教育要求,使教学活动能符合普通幼儿发展的需要,又能让特殊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对于特殊儿童更为重要,怎样让他们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过于依赖成人,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书中,明确要求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和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强调幼儿的社会性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笔者认为这一点对特殊儿童更为重要。对特殊儿童的保护不应过度。人只有经过社会化,逐步接受社会化,习得社会生活技能,我们所处的时代最低的要求。而只有从幼儿时期注重社会性特征的获得,将来才能积极的适应社会环境,乐观的对待人生。我们有针对性的提供和创设活动环境,使幼儿在环境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发展与人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我园对不同年龄段的特殊幼儿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准备和奠基阶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而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低,素质较差,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又离不开家长的率先垂范。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凭借观察和模仿的方式来掌握日常生活的信息,家长更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因此,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的同时,也尽最大的努力改变家长的育儿方式,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家园共育的方式,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讨论孩子的表现,共同发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

3实例观察分析

王俊是大班的一名小朋友,五周岁,男孩,眼睛先天性斜视,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调皮,家长及其娇惯。在园的表现很让人头痛,小朋友们经常告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可他却满不在乎,斜着眼睛望着你,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偶然的一天早晨,我在幼儿园门口值班,一个小女孩一进园门,就甜甜的向我问好,我摸着她的头。亲切的问候她。正好王俊在她后面进来,看到他羡慕的目光,我立刻也摸摸他的头。先向他问好,并帮他整理衣服。结果他受宠若惊,一整天都很开心,表现很好。我心里一动,这孩子很向往被人关心、被人爱。一次,我去大班听课,教师讲的是手工课,其他小朋友都自顾地剪,纸屑掉了一地。只有王俊放下手中的剪刀。把地上的纸屑捡得干干净净,还忙得不亦乐乎。多可爱的小朋友!我听完课后,在班内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他别提多开心了。从那以后,我尽量交给他一些小任务,象发餐点,课外活动整队之类,给他锻炼,让他感到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树立他的信心,慢慢地他进步了,还主动与教师、小朋友交流了。刚放五一假期回来,我在幼儿园门口,遇见王俊妈妈,她告诉我王俊在放假时一直在讲怎么还不上学,以前他提起上学是很不乐意的,又哭又闹,他妈妈很感谢我们,还给老师们拿来了自己种的甜瓜,我告诉她,不能收,这是我们该做的。她急了,对于这个质朴的农村妇女,我心里酸酸的。还能说什么呢?

特殊儿教育范文4

1.1图形符号的设计

(1)简洁性

不管从放置位置还是信息元素本身来讲,标识导向信息牌都应设置在视觉发育还不健全的儿童们很容易看见的地方,而不是在辛苦找寻未果之后,发现就在身边附近的地方。为了让要传达的信息能第一时间被接受,简洁性原则最为重要。简洁性包含两大方面要求:一个是标识自身的简明,过多的色系和元素只会让儿童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去除多余的细节要比加强主要元素和增加尺寸、色彩、饱和度、照明强度等更见成效。再一个是减少标识的数量,在同一位置如果摆放过多的标识,和功能无关的信息儿童们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干扰关键信息的接收,致使儿童的注意力分散到次要信息上。

(2)适时适地性

所谓的适时适地性,指的是标识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从某种层面上说,这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意思,儿童们在幼儿园的哪个空间点最容易发生识别导向障碍,这里就是需要设置标识的点,而这个空间点正是关键时间点的发生场所,所以两者是完全统一的。例如,新入园的孩子刚刚走进幼儿园大门时,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呢?进入幼儿园是关键时间点,这时应该设置入园信息指示;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也是关键空间点,孩子们到了这个点上一般都会有片刻停留以找寻标识。所以在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上要设置醒目易懂的标识,就能适时适地的传达信息。

1.2字体的设计

选择合理的字体,并对文字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才能够实现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导视系统的正常应用。字体的组合,字体种类的选择,以及根据具体导视内容进行的特殊要求的考虑,是在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字体结构、字间距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空间内形成视觉冲击,能够起到导视效果实践的文字组合,才真正实现导视系统的作用。导视系统中的文字艺术体现在字体设计与字形设计的变化上。在当今全球,字体与字型设计已逐渐从其他有关设计门类里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设计学科。许多著名设计师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字体和字形的设计上,而在我国设计行业来看,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汉文字图形资源仍有足够潜力可挖掘。在我国现有的导视标牌中,仿宋体字、黑体字已过分泛滥。其实,并不一定每一个标牌都要板起严肃的面孔,在易读的基础下,文字尚有很多种形式可变。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可以采用活泼,圆润的字体设计,使儿童们看到之后心理能够产生愉快感。

1.3色彩的设计

与图形相比,色彩对儿童的视觉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它能够迅速的吸引儿童的注意。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标识符号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帮助图形符号从环境中脱颖而出。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所产生的物理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色彩心理。比如:红色会令人联想到热情、危险、革命等积极因素,而绿色具有安全、宁静、可靠和稳定的感觉。因此,色彩就成为抽象的表象符号,具有品格特征,传递着信息。导视系统的色彩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机构和品牌形象,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的内在要求、职能特征、受众群体等进行设计与选择。在特殊教育幼儿园中色彩的设计应有一个主要基调,这个基调是整个导视系统整体的色彩感觉。特殊教育幼儿园中的导视系统色彩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轻松活泼的。比如,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无论任何一个儿童都想找到一种宁静、舒适、安心的感觉以缓解特殊教育儿童身心的紧张或压力,因此在进行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医务室导视色彩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些舒缓、洁净的色彩。而在游乐场馆的设计,就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单纯的、新鲜的、具有强烈刺激的色彩进行导视设计,以满足儿童的色觉心理需求。

2导视系统设计在幼儿园中广泛应用

幼儿园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特殊环境,这里包括园林景观、办公区域、儿童活动室、食堂、医务室以及游乐设施等,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区。幼儿园标识对于公共环境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幼儿园应有一个独特的形象标识,标识牌的制作材料要经久耐用,安装且牢固、美观。标识的字体要统一,颜色要和谐。标识牌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合适。对于特殊教育幼儿园的人群来说,更需要环境导视系统指引方向。

2.1楼道的应用

楼道导视标是用于标明楼体的名称,以及楼体内通道的走向和所抵达目的地的名称。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幼儿园,特别是规模大一些的幼儿园均有自己的办公、教学楼与儿童活动区域,甚至也有一些综合楼。有了楼道导视标识,配合幼儿园总索引图,则可以按图索骥,轻松自如地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总索引将幼儿园的总平面图与建筑群分布详尽地表述。楼层索引牌则将本楼中的各教室、活动室、医务室、办公室的名称及其具体分布定位标识清楚,它是整个导视系统中不可缺少一环。在楼道间,采用色彩斑斓的涂装、语音提示装置以及盲文凸起点,给不同身体障碍的特殊教育儿童提供简洁直观的指示。

2.2教室的应用

特殊教育幼儿园导视系统就是在幼儿园环境中,为特殊教育儿童提供一个易于识别的环境。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中,根据班别而形成的教室众多,方位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相对复杂。在导视系统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教室、人群的走向及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合理的空间关系是建立在对教室合理分布的基础上,是对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及心理以及建筑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教室铭牌是这一应用的重要手段。铭牌的制作应相对统一,利用引导标识色彩或者各异的造型对不同功能的教室加以区分。铭牌的醒目性和趣味性是对特殊教育儿童实现导视效果需要重视的一点。此外,沿着墙壁设置各种供特殊教育儿童感受的触觉图案,以及在教室桌设置集合型语训器进行声音引导,使特殊教育儿童迅速安全抵达座位。在座位上采用个性化文字图案等手段标识特殊教育儿童的姓名,以使特殊教育儿童正确找到自己的座位。

2.3卫生间的应用

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导视系统设计中,需要特别强调卫生间的无障碍通道设计。配有专门的无障碍导视设施,指引平道与坡道,以及提示洁具的位置。设置拉杆扶手等辅助引导设施,确保特殊教育儿童的安全。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有些部位可以进行声音引导,如供视觉障碍者和听觉障碍者使用的闪烁式诱导声装置灯。声音装置和灯光引导装置可采用红外线感应,能够准确针对特殊教育儿童的个体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3总结

特殊儿教育范文5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语音、词汇、语法对于语言系统的形成可谓缺一不可。在语言构建中,词汇是语言的中心或主体,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音是依附于词汇、以词音的物质形式表现而存在的;语法是词的语法形态变化规则和词的语法序列组合规律的总和。词汇直接关系着词的形态变化规则和词的序列组合规则,所以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间接衡量着语言水平的高低。语言三要素的紧密关联决定了对手词汇的学习不能单独进行,需要掌握和锻炼相应的语音和语法才能完成词汇的学习。因此,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教学要以强化词汇教学为基本方向,而词汇教学要以语音、语法为基础。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词汇学习是自闭症儿童学习语言的最重要方面,而语言学习就是不断积累和运用词汇的过程,自闭症儿童不仅要学习词汇的“形、音、义”,还要灵活地运用词汇,即实现语音与语法的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在词汇教学中常通过对语法的应用和语音的不断矫正来完成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进而恢复和发展其语言学习能力。

二、构建自闭症儿童科学的词汇教学模式

(一)词汇教学的课程设置

自闭症儿童词汇教学课程的设置要以教读课、复读课为主,以自读课、作业课为辅。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词汇时主要依靠模仿,对读音和词形学习得较快,而自闭症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存在着缺陷,致使对词义的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对词汇的系统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刺激。词汇学习中,在教读课和复读课上要着重强调词汇形、音、义的系统教学和强化训练。自读课和作业课是自闭症儿童自己理解和学习的课堂,而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读课和复读课则更适合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以教读课和复读课为主,以自读课和作业课为辅,以便能更好地实现自闭症儿童堆词汇的有效学习。

(二)词汇的教学方式

在自闭症儿童词汇的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和以小班为单位分层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需要根据自闭症儿童日常的经验和兴趣习惯来创设有意义的知识背景用以满足教学中的所有需求。真实的情景活动能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以及增加成功概括的可能性。而以小班为单位的分层互动式教学,将自闭症儿童按照学习情况分为了不同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堂作业,这既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节奏和进程进行把握,又能充分照顾到不同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从而可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学习词汇的效率。

(三)词汇的教学手段

在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中,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图片、音乐、视频在课堂中的运用,从而丰富自闭症儿童词汇输入的途径。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要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工具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自闭症儿童对可视音乐理解得较快,因为它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互动,减少刻板行为,保证自闭症儿童可以从多渠道理解语义。因此,在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中,要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特殊儿教育范文6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体育;全纳教育体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就关于当前学前教育提出了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因此应将学前教育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及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具有质量的基础学前教育[1]。”由此可见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国据统计目前残疾儿童数量大约在900万人(0~14岁儿童)其数量占儿童总数的2.66%,残疾儿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多;(2)农村多于城市;(3)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多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4)教育条件普遍低于正常儿童;(5)家庭对其关注度少等。这样的现状就迫切要求将关于残疾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紧抓主要矛盾,从学前教育开始做起,以学前体育为其一基点,更好的构建全纳教育体系。

1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现状

1.1学前教育仍以慈善型教育为主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仍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行走在阳光下,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使其在内心形成了高高的心墙,父母、家庭、社会的一些区别对待使他们幼小的心灵特别敏感,以至于躲避与外界交流,因此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行走于阳关下。很多残疾儿童被父母放弃,福利院、孤儿院似乎成了他们一生的命运所在,而这就使慈善型教育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教育变成了社会有钱人,有地位人给予的施舍和福利,在教育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学前体育教育就成了天方夜谭的奢望。

1.2权益型教育虽被普及但程度范围仍很小

我国颁布了《特殊教育法》等法律及文件,使特殊教育发展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果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殊教育虽取得了进步,但特殊儿童教育仍存在缺失,教育虽有政府法律保障,但是落实效果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权益型教育模式成为特殊教育的福音,但覆盖面小,效果明显差与普通教育,地区差异存在,城乡差异存在等系列问题在不断的提醒着权益性型教育的低普及程度。

1.3融合体育教育模式虽被推广,但特殊体育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据调查统计,我国有部分特殊儿童在普通的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融合体育教育模式也在此得到推广,特殊儿童在配有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医务人员及心理辅导师等组成的专业人员教育下,教育康复工作专业性强,效果也更为理想

1.4教育思想内化程度差

残疾儿童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家庭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大多数人心中总是会认为他们只要能够自理,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因此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特殊群体也应该要去接受教育,更不用说是学前体育教育了。从众多表现中可以清晰可见,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思想并未形成固有观念,内化程度低。

1.5教学环境并未得到相应保障

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教育师资不足,教师队伍专业性相对低,教学相关的一些硬件条件不达标,康复中心并未被及时配备,体育教学场所、设施不齐全,体育用品数量不足等问题参差不齐,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

2特殊儿童学前体育教育现状整改措施

2.1大力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

1997年,“托幼一体化”被最早提出,主要是针对正常儿童0~6岁学前整体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逐渐成为应被重视的一个重要群体。“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发展是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逐渐在量变中发生质变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而儿童的思维发展也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2]”。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实现更应注意整体性,连续性及前瞻性。托幼一体化模式不仅要在普通学前教育中开展,还应在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体系中推行,以整体性,规范性及科学性为主导,合理引导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及培训与学习,做到专业性康复。以量变引发质变,使特殊儿童发展过程能在合理、科学的情况中开展。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可以使学前体育得到更好的开展,而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可以有效促进身体机能的强化,增强新陈代谢等,使特殊儿童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托幼一体化”的推动可以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提供保障,整体性、规范性及科学性的教育方式将会给特殊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合理引导他们成长。

2.2形成“特殊-融合-针对”教育模式,将特殊教育大众化

特殊儿童因为身心方面的某些缺陷,使其有些方面异于正常儿童,这就要求教育应该首先考虑其特殊性,先进行特殊性教育,针对其各自特点,进行阶段性的特殊培训康复教学,这里就需要学前体育教育要单独适应个体发展,形成一对一的特殊学前体育教学,通过阶段性的特殊性养成后,接着要进行融合性学前体育教学,就是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众所周知,体育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合理的学前体育的教学,可以使特殊儿童更好的融入普通儿童,例如分组试体育游戏教学,可以使具有相同特殊性的儿童与正常儿童一组,组织不同的游戏,发挥特殊儿童优点,扬长避短,使儿童在游戏中建立自信心。在融合中有针对性,使特殊儿童适应相对的正常学习生活状态,然后根据其各自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是由于主体的特殊,而使主体更好的适应正常生活,树立正确的心态对待自己是教育的重点,形成这样的模式教学更好地将特殊教育大众化。

2.3加大政策投入,合理优化学前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学前体育教育之所以推进困难主要是因为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据调查显示,全国除了少数特殊教育机构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及教学环境,大多数特殊教学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环境都相对有欠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投入较少等系列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政策倾向将有效的引导教育的发展,提高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企业进行特殊教育投资,杜绝利用特殊事业作秀的行为等。

3结语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落实将有效推动学前教育的新要求的发展,学前体育教育是培养特殊儿童树立乐观开朗性格的起步,是养成特殊儿童健康身体的基点,是影响特殊人群未来发展的早期关键性教育,合理优化学前体育教育结构,构建学前教育全纳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李春晓,吴燕丹,吴丽芳.中美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研究现状与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5):96-100.

[3]陈曙.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融合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7):96-101.

特殊儿教育范文7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外部支持;保障体系

我国大部分地区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在发展规模、教育形式、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和认可支持。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双鸭山、绥化、鸡西、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七台河9个城市和地区的18所特殊教育机构和公办幼儿园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1]目的是从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两种教育形式中了解黑龙江省学前儿童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与其他省份的学前特殊教育事业相比,存在着学前特殊儿童在园率低等突出问题。

一、黑龙江省学前特殊儿童在园率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一)特殊教育机构较少开设学前教育班级。本次调查的18所特殊教育机构中88.9%的机构开办10年以上,其中13所归教育部门所属、4所归残联部门所属、1所归民政部门所属。18所特殊教育机构仅有学前特殊儿童213名。其中,3—4岁59名(其中一所学校招生40名),4—5岁60名,5—6岁45名,6—7岁49名。18所机构中开设学前班(幼儿园大班)的数量也仅占38%,有11个机构仅招收7岁以上儿童,竟没有专设学前特殊儿童班。可见,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没有针对学前特殊儿童全面开设学前教育班级,这与完善安置形式、扩展教育方式的学前特殊教育改革相矛盾。

(二)学前特殊儿童在普通幼儿园生存现状堪忧。通过调查,普通幼儿园接纳学前特殊儿童数量有限。172名调查者中仅有34名幼儿教师接触过学前特殊儿童,即19.8%的人曾接触过学前特殊儿童。已有研究表明,学前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数量正在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2]本次调查中发现,尽管调查的对象为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学历较高,教龄在5年以内的比重大,但也说明近5年,随着社会对特殊儿童的重视,黑龙江省幼儿教师的接纳态度却不乐观,有27人表示曾经拒绝过特殊幼儿进入所在的幼儿园,只有34.3%的教师明确表示出愿意或非常愿意学前特殊儿童入园,44.8%的教师明确表示不愿意学前特殊儿童入园,有43%的教师明确提出不同意学前特殊儿童入班(进入教师所在班级,成为班级一员)。

二、外部支持不足是黑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机构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行政支持、专业支持等外部支持方面的需求较高。外部支持需求指学前特殊儿童、教师、机构等多方主体对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所需的评量支持、教学支持和行政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以上外部支持的主体的需求以及获取支持的频次和形式的需求。[3]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外部支持不足影响了特殊教育机构开展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也影响了幼儿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度和学前融合教育的容纳度。这是黑龙江省学前特殊儿童在园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缺失、经费投入不足。尽管在“是否愿意特殊儿童入园和入班”问题中持积极态度的教师比例平均只有38%,但如果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支持如政策、经费等,幼儿教师接受特殊儿童的意愿比例能够增加到约70%。幼儿教师反馈,如果政府能够在政策上多支持和倾斜,在经费上多投入,确实能够减轻幼儿园相关工作的开展,特殊教育机构也表示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政策和机制应该更加完善,目前学前儿童特殊教育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方面的政策太少,无法支持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专业支持不能满足师资队伍知能发展的急需。1.各类机构急需一定数量的专业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知能发展主要指教师队伍的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等。通过调查,一方面18所特殊教育机构中有10所机构教师的教龄都在10年以上,统计的438名教师中,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209名,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34名。可见,特殊教育机构中专业教师更新速度慢。另一方面,如表2,教师拒绝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理由中“无法兼顾”排在了第一位。幼儿教师建议开设特殊儿童班级,由专业的教师精心照顾,日常生活可以和普通儿童接触,同时又能有专业教师辅助开展个别化教育。2.教师在职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对特殊教育机构的调查中发现,3所特殊教育机构未开展过教科研活动,有8所机构曾经开展过不定期的研讨活动,有6所特殊机构内开展过定期研讨活动,有4所机构曾经开展过机构间的交流研讨活动。因此,定期研讨只占26.3%,15.8%的机构没有开展教科研活动,机构内不定期研讨占36.8%,曾开展过机构间交流活动的机构占21.1%。可见,当前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工作不能满足教师职后发展需求。调查中发现幼教工作者对各类特殊幼儿的了解程度一般。将特殊需要儿童分为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肢体障碍、病弱、孤独症、多重和天才11类,约占一半以上的幼儿教师对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聋、重听)、言语和语言障碍这三类幼儿有一定了解,而大部分教师表示对其他障碍的界定和行为表现较为模糊。这也说明幼儿教师有关融合教育相关知识缺乏。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是导致幼儿教师拒绝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第二大理由。对特殊儿童进入所在班级或幼儿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中,自学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幼教工作者占51.4%,没有自学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幼教工作者占40.7%。从拒绝特殊儿童进入所在班级或幼儿园的调查来看,自学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幼教工作者数量(48.5%)少于没有自学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幼教工作者的数量(57%)。充分说明,教师有过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经历有利于融合教育的开展。

(三)资源支持有限,教学支持等需求不能满足。1.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教育课程不够成熟,教材用具不规范。与普通儿童不同,特殊儿童的课程在教材上应该编制符合各类特殊儿童的适宜性教材。通过调查,特殊教育机构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为主,占38.9%,使用特殊教育方面教材的占27.8%,没有教材的占27.8%。大部分特殊教育机构教材使用不规范、教学活动不够科学合理。在“机构使用的评估工具有哪些”问题中,各机构所使用的评估工具也各不相同:有的采用普通智力评估量表,有的使用专为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设计的评估工具等。只有一所学校明确使用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评估、双溪心智智障评估个别化教育,其他学校的个别化教育计划都很随意。2.急需配备的设施设备。如表3,在关于“选出3个当前机构急需的设施设备”的调查中,15所特殊教育机构急需训练设施、13所机构急需配套的玩教具、7所机构急需运动设施。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各类特殊教育机构所需的一般性硬件设施和设备基本还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各类机构应该为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基础的学习材料和辅助器材。

三、构建支持保障体系,促进黑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015年初,教育部公布了37个市(州)、县(区)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4]为了提高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其中22个实验区都强调健全支持保障体系,包括政府主体、资源支持、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5]当前黑龙江省各类机构中学前特殊儿童的在园率偏低,全省大部分学前特殊儿童受教育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构建支持保障体系是解决供需矛盾,促进黑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点。

(一)政府主导,完善制度并提供组织保障。1.制定并完善学前融合教育的配套政策法规。省级相关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和管理,建立相关标准和依据。如福建省、浙江省等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正在初步建立和完善中,福建省于2011年11月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省级“特殊教育幼儿园管理办法”和“特殊教育幼儿园设置标准”,[6]对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标准及学前特殊教育的布局设点、经费筹措、服务提供、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省级残疾儿童学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制度设计上为发展全省学前特殊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2.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分工到位。建立组织机构,职责明确。如黑龙江省教育厅成立由基础教育二处、基础教育一处、师资师范处、督导室、财审处等处室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特殊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各市、县教育局建立统筹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制定区域内特殊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度,对招收学前特殊儿童的学校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考核。各特殊教育学校为实验基地,落实相关责任,制定本校学前特殊儿童的安置、教育、康复、帮扶等制度和措施。选择教师、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等机会。

(二)提供经费投入保障。1.政策中体现学前融合教育的资金投入。首先黑龙江省在财政预算、生均拨款投入应加大。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组织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的意见》(2013),在提供工程实施、项目引领,省、市、县三级财政近三年共计投入5亿多元。[7]其次,为接受学前特殊儿童入学的幼儿园提供经费补贴的方式,支持幼儿园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如江苏省规定普通幼儿园接受残疾幼儿可给予财政补助。福建省以政府助学金为学前特殊儿童提供资助。每名幼儿每年2000元用于保教费和伙食费。2.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为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提供专业设备及器材专项基金,除了保证一般教学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外,还应该为所在地区的机构提供专业的康复配套设施;另外,各地区用以提高学前特殊教育机构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的专项基金。学前特殊教育对师资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和语言治疗师必须是受过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的人员。[8]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学前特殊教育事业,要下大力气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适当提高学前融合教育工作人员的待遇,使其付出与收入能达到正比,劳有所值,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完善教育形式,满足全省学前特殊儿童入园需求。1.独立设置公办特殊幼儿园。调查中的41.6%的幼儿教师倾向专门设置公办特殊幼儿园,如表4。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特殊幼儿园——厦门市残联于2011年5月正式创办心欣幼儿园,建立残联系统与教育系统合作模式,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整合。福建省教育厅与福建省残联合作,利用康复中心创办了若干个公办特殊幼儿园,福建省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建设纳入全省学前教育的统一规划,同步实施。2.全省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办学前特殊教育班。一方面,鼓励儿童福利机构、残联系统举办各级康复训练机构要招收残疾儿童,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增设、改造附属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部。如江苏省为了普及智障、视障、听障三类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定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开办学前特殊教育班。3.组建学前卫星班,开展学前特殊儿童随园就读。一方面,鼓励、支持普通幼儿园招收学前特殊儿童入园。《浙江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将建设100个融合教育示范点(其中幼儿园60个,普通高中20个,职业高中20个);[10]另一方面,开展试点组建学前卫星班。浙江省计划到2020年,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包括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都应在普通学校设立1-3个卫星班,建立特殊教育多元的安置模式。学前卫星班是为了解决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和专业水平不足、推进融合教育进程等问题。由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有条件、有意愿融入到普通幼儿园的中度残障幼儿选送到普通幼儿园组建成班,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幼儿园教师共同管理、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班级。如图2,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经费保障、做好卫星班设施设备采购和教学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把关。普通幼儿园负责并监督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的日常管理,普通幼儿园融合班可以实施两个课堂,一个课堂由特殊教育指导教师开展康复类课程,另一个课堂融入普通班与师幼互动。4.鼓励社会力量招收学前三年。2017年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中强调鼓励各地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为学前教育机构中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功能评估、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等基本康复服务。

(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提供专业保障。1.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2017年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要含有一定比例的特殊教育相关内容。2012年9月,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方向,加强专业师资人才的培养,福建省教育厅也将特殊教育幼儿园(班)教师纳入全省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规划,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黑龙江省也应鼓励和引导省内各承担教师教育的高校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辅修专业和设置特殊教育课程模块,各普通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须有特殊教育内容、教育实践中须有到特殊教育学校见习环节。2.加强师资配备和职后培训。目前,相关专业的师资缺乏学前特殊教育和学前融合教育知识和技能。师资水平的首要任务是立法,台湾地区出台的《教育部辅助学前教育阶段各类特殊教育班导师费及其差额作业要点》中规定: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应设立学前教育阶段各类特殊教育班教师;《幼儿教育照顾法》规定:幼儿园得视需要配置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及社会工作者。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确保师资队伍的壮大。[14]福建省教育厅将特殊教育幼儿园(班)教师纳入全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规划,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特殊儿教育范文8

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特殊儿童得到其所需要的适当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是特殊教育的宗旨。从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到制订适合其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再到选择合适的教育训练内容,最后到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和训练,这一过程无不体现着伦理道德的活动轨迹。在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中,从业人员肩负着沉重的伦理责任,由于面临特殊教育的实际和社会过高的期望与要求,从业人员也经受着严峻的伦理挑战。正视并关注特殊儿童教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使教育训练体现出人性、合理、公正的伦理理性,不仅体现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价值取向,还决定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方向。一、特殊儿童教育训练中存在伦理失范现象在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中,伦理失范现象屡屡发生。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效果,还增加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从长远讲,也阻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而言,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特殊儿童教育训练中的伦理失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某些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存在个人利益至上的伦理失范行为,如有的从业人员为了提高个人的工作成绩,为特殊儿童布置了较简单的教育训练任务,其目的是为了使教育训练活动在表面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从而赢得家长或社会的好评;有些从业人员却恰恰相反,不顾特殊儿童的实际,为特殊儿童制定了过难的教育训练计划,把教育训练活动安排得过密,其结果是教育训练的效果不佳。有的从业人员看重报酬,缺乏奉献精神,报酬低工作就没有动力,对特殊儿童的困难熟视无睹。有些从业人员出工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些情况反映出有些特殊教育从业人员时刻把个人利益摆在前面,无视特殊儿童和家长的利益和需求,这种功利化的倾向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效果,损坏了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工作敷衍,没有激情和动力,忽视特殊儿童的需求,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有些从业人员缺乏责任心,在教育训练中不管特殊儿童的接受情况,自行设置教育训练的节奏,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从业人员在特殊儿童犯病时,不及时采取措施施救,或没有采取隔离措施保护其他儿童的安全。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工作难出成效、没有成就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长期面对这种工作状态,难免会出现一些倦怠和疲惫,工作失去激情,没有动力也在所难免。但是,职业赋予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使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负起责任,这是不能推脱和轻视的。

有些特殊教育从业人员有体罚或变相体罚特殊儿童的行为,体罚行为一般有罚站、推、搡等;变相体罚一般指语言暴力,如侮辱性地称呼某些特殊儿童,有的从业人员在批评、纠正特殊儿童的错误时,语言及语气中带有讽刺挖苦嘲笑之意。对特殊儿童而言,特殊教育从业人员是其依恋的重要“他人”,是他们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特殊儿童发展最具动力的因素,从业人员对特殊儿童的体罚和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他们的人格,也损伤他们的自尊心,更严重的还会导致个别特殊儿童丧失生活勇气,引发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甚至有的特殊儿童会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些从业人员偏爱那些聪明的、漂亮的、家境好的特殊儿童,对其有一定的耐心,当他们犯错误时也能给予体谅;而对一些个性执拗的、难教育的、训练效果差的特殊儿童,往往失去信心,对其态度冷漠或忽视其感受。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特殊儿童教育训练中的行为失范折射出他们的道德失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失范,不仅造成了教育训练的低效率,还损害了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特殊儿童家长失去对特殊教育的信任。因此,从业人员需要在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中用伦理准则规范其行为,建立起人性化、合理化、公正化的特殊儿童教育训练伦理体系。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原则”或“适度原则”,是指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安排特殊儿童的教育和训练时要与特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使教育训练的任务、时间、密度、方法和组织形式是特殊儿童可接受的。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儿童来讲也是适用的。从业人员要使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负担不要过重,但也不能使教育训练的内容过于简单,让特殊儿童轻而易举地完成,最理想的情况是教育训练的任务既要高于现有的水平,保持一定难度,又要在能力尚处在形成状态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特殊儿童经过努力去解决问题。贯彻这一原则,要求从业人员准确了解和估计特殊儿童现有的接受能力和智力、体力发展水平,采取合理方式,恰当地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教育和训练,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安排进度,小步子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系统性原则也可称为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视为一个系统,系统内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完整和平衡。因此,从业人员在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时,应该把每一个环节都放到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目标。例如,言语语言障碍的矫治要抓好一系列环节,如对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原因的了解、障碍程度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等,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最终的康复效果。从业人员要善于从整体的高度去看待特殊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只有重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特殊儿童得到最有效的康复训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求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首先要树立一个大教育的观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考虑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问题。其次,要抓住每个教育训练的阶段、教育训练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三是要巩固各个阶段的教育训练成果,使其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应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就业培训三个方面的需求出发,不断巩固和发展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的成果,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训练效果。

个别化原则是指特殊教育从业人员要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制定个别化的教育与训练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特殊儿童由于障碍类别、障碍程度、发展过程以及所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个别化的教育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还可以根据该儿童的能力设计最适当的教育训练计划,以保证其得到最适当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从业人员对特殊儿童有客观的认识,承认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特殊儿童不仅有各种生理缺陷,还存在着情感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易受暗示、固执等诸多心理问题,他们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更大的个体差异。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只有先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才会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针对其具体问题制定出独一无二的教育训练计划。其次,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在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的教育训练时要持平等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家庭背景、智力、个性、相貌的特殊儿童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要让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教育。#p#分页标题#e#

在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时,特殊教育从业人员要做好长期和反复的思想准备,遵循反复性原则。遵循反复性原则,不仅是因为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完成的,还因为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他们的教育训练需要在从业人员的指导下反复地进行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从业人员在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时,常常因为他们理解和接受得慢而失去信心,否认特殊儿童发展的所有可能性,采取排斥拒绝或敷衍的态度;有的从业人员对特殊儿童要求过高,从一开始就制定了较高的教育训练目标,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该不厌其烦、循序渐进地反复进行。

整合性原则是指将特殊儿童发展的各种需求统一在教育训练活动的项目中,使得特殊儿童的动作、认知、语言、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等几个方面,在每一次训练活动甚至在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尽可能多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训练的成效。整合是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实施的基本途径,特殊教育从业人员需要将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各项内容有机结合和互相渗透,在教育训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教育训练活动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中,在方法上应综合使用听、说、读、写、唱、演、玩等方法,不过分依赖一种方法的训练;在内容上应该把生活内容融入到教育训练活动中,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成为能够生活自理、自食其力的人。实施整合性原则,要求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各类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方法,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及教育需求,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训练的内容、方法,使教育训练活动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早在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教育协会就宣布了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应该遵守的八条职业伦理准则,涉及了从业人员在特殊儿童教育训练中的职责、知识、社会作用、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较为具体,从业人员较容易执行,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具体的工作规范。目前,我国缺乏适用于从业人员在特殊儿童教育训练中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伦理规范,社会及特殊儿童家长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一般是从道德角度出发的,比如“德高”、“身正”、“严谨”、“廉洁”、“奉献”等,这些要求过于笼统、抽象,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不够。为从业人员制定伦理规范,应当立足大众伦理和世俗性道德,不宜用口号式的语言来表述,而应着眼于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如要求从业人员“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进行教育训练”、“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训练方案”、“在教育训练活动中保护特殊儿童安全,维护特殊儿童的合法权益”等,要求从业人员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作出正确的伦理规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