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问题研讨

对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问题研讨

一、实验材料简单易得,却忽略了其科学性

在教学中是分三个层次来说明的:①由生活中用筷子搅拌引出实验室用玻璃棒搅拌(同一水平上的介绍)。②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应用上思考两者的适用性。可以介绍两者本身的性质差异,一个是木制,一个是玻璃的。学生了解到木制品虽不会摔碎,轻便,但易腐蚀,有吸附性。玻璃虽易摔碎,稍重,滑手,但却耐腐蚀,吸附性弱。无论是从实验效果还是科学规范来看,玻璃棒都胜过筷子。③玻璃棒是为科学实验专门制造的,筷子是为吃饭专门制造的。虽然他们在特定情况下都还有其他功能,但是我们在从事严谨的操作时,最好选择特长功能就是所需功能的器材。也许我们会认为反正在小学阶段也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异,只要生活化的实验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科学,回家也会主动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做探究,就不必用那些规范来过早束缚他们。

看上去是这样,但事实是,抱着这种想法会把生活化等同于浅显化、自由化。随意的材料和不规范的操作会带来不尽人意的实验结果。若没有良好的实验效果作为激励,学生的探索的积极性会被慢慢消磨。而且,从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来分析,他们更倾向于“有游戏规则的游戏”。所以,无须担心科学规范带来的死板。只有知道了规则带来的好处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所以,作为科学课,教给学生一些标准化仪器的用法,让他们熟练地使用到各种实验中,本身就是不需回避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我是小小科学家”的自信与自豪。

二、实验情境缺乏实际意义

如《食物的消化》教学片段:(分发实验材料:白面馒头,碘酒溶液。)师:大家喜欢吃馒头吗?生:喜欢。师:请大家品尝一下吧。(学生伸手欲拿馒头。)师:哎,等一下!大家的手干净吗?(学生一愣,看手。)生:要先洗手才能抓着吃。生:手上有很多细菌的。师:平时大家用过碘酒吗?它可以帮我们杀菌消毒。(教师指导学生在手指尖上涂抹碘酒,然后学生用手抓馒头。)生:啊!馒头变黑啦!生:是变蓝了!师:这样的馒头你还敢吃吗?(学生摇头,有好奇为什么变色的,也有因为没吃到馒头略显失望的。)教师想用“吃馒头”来巧妙地使学生无意间发现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科学现象,进而引导探究。但看似自然而然的过程却有诸多疑点:第一,学生会在生活中用碘酒当成“洗手液”或水来用吗?第二,碘酒沾在食物上即使没有变色,吃下去安全吗?第三,本来是先“洗手”后吃馒头的,怎么最后又不能吃了?推敲之下,发现教师可能只是为了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来承载科学知识,却忽略了这个情境的现实意义。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有时会想当然地认为生活中“不是一定要这样做,但是这样做了也可以”。但事实上“没有人会这么做”。看似有创意,实际上没有操作价值,只是为了上课而设计的。这种现象与当下科学课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密切联系。在公开课上,很少看到学生面前放教材,大多是一些实验材料和教师自己设计的记录单。在备课时,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各种课程资源,然后整合成一节课的内容。大多数时候,为了跳出教材,为了不与教材重样,有些教师宁愿丢弃现成的已成熟的环节,也要用自己的设计取而代之。哪怕这个设计并不科学。为什么这么辛苦呢?有的说:怎么能用教材上的例子呢?太没创意了,开公开课就是要求“新”。有的说:教材的情境创设不够生动有趣。仔细思量,教材之所以那么安排一定有作者的意图。假如你是细细揣摩后觉得不如意就罢了,但假如你仅仅是因为使用次数多了,没新意了就任意舍弃,那就太鲁莽了。我们要创新,也需要经典啊!所以,我想老师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立足于教材基础,创造性地有根据有理由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而不是简单地以求异为荣,也不需要以“某某化”的模式来生般硬套。毕竟科学性才是科学的灵魂,其他的都是构成它的血肉和外衣。

三、实验教学的内容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理性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要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科技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因为时间或教学设计或学生原因,会有一种挫败感:怎么上了这节课和没上一样呢?学生知道的在上课前就知道了,想知道的上完课还是不知道。忙忙碌碌一节课,准备那么多实验材料,分组实验热热闹闹,回答问题有声有色,怎么感觉还是白忙活了呢?当然,这种感觉在实验课、阅读课上不多,但在科学方法和思维训练课上就多见了。这可能与该类课型的属性有关。它并没有外显的操作性强的规范,更多的是通过表面的活动去寻找内在的方法和规律。不仅要求教师设计的系列活动要有内在系统性、层次性,而且在组织分组活动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提升,如《调查》、《预测》等。本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四年级下册《预测》,经过几番磨课,对此深有体会。假设把“生活层面”的外延扩大到教学的初始及最终回归的综合状态,如果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还是只能用初始的状态来应对回归,那么这是一节失败的课。而且学生也会怀疑做了那么多的实验,思考了那么多的问题到底有何价值。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归纳出的方法是否源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思维的提升能不能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记得第一次试讲时,我设计了两个实验:预测玻璃珠、食盐放入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每次实验后都通过交流讨论,归纳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预测。学生很快就认识到需要充分的经验和证据,而经验和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查资料、调查等。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预测经历,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此时,我感觉到学生饶了个大圈,又回到了初始状态,整节课被两个费时的实验占去30分钟,对实验的小结仅仅停留在归纳的层次上,没有提升,更没有提升后的应用指导、巩固。尤其是最后环节,恍惚又回到上课开始时的情境创设了。反思之下,感悟到了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实验中、实验后没有科学知识、方法、思维的提升,导致一直在低层次徘徊。通过改进,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①什么叫预测?②要想准确预测最关键的是什么?怎样收集证据?③只有具备了充分正确的经验和证据才能更精确地预测。④在预测中发现新问题。要寻找新的证据来进行新的预测,所以预测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它对探究有推动作用。⑤预测还能帮助我们分析未来形势并采取有效措施。⑥科学预测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命息息相关。

这六个层次组成的学习内容具有良好的生成性,使松散的课堂有了主心骨,层层提升之后,整节课就环环相扣,步步向上,充满紧凑感和节奏感。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探究思路持续向前,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欣然领会了“预测”的要点,提升了思维品质。从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中,看出实验与“游戏”,与“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本身的科学性和其中贯穿的严谨的科学思维。

在实验的科学性方面上,我们还会发现一些误区。如教师语言表达的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对学生语言的有效指导;以现象的再现、观察、描述和操作流程为实验教学的重心,缺乏对科学原理的了解;在一些对比实验中,忽视对数据的分析。所有这些问题,可能源于老师觉得一旦涉及科学概念、原理、公式、数据就不再是小学科学,而是跨界到中学了,同时也担心学生会因此失去兴趣。而事实呢?比起“一切尽在掌握”的潇洒,“一切皆有可能”的探索让学生更有自我效能感。一个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又怎么会没有兴趣呢?

科学离不开实验。真实的具有科学性的实验是学科学、做科学的重要的环节,是第一手资料的可靠来源,所以我们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教学的设计、实验语言的使用等各方面都要力求做到科学无误。只有这样,科学实验才能更科学。

作者:薛玲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