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专题教育范例

小学生专题教育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1

关键词:小学体育;跳绳运动;后进生转化;有效策略

一、巧用游戏活动,激发后进生的跳绳兴趣

由于后进生在跳绳运动中表现很差,他们内心就对这项运动产生了一种厌倦和恐惧心理,时间久了,便失去了对跳绳这项运动的兴趣。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后进生转化,首先就需要慢慢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然后再逐步传授基本的技能。小学生的性格都是活泼好动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且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跳绳,在跳绳中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也让学生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效果非常良好。例如在跳绳教学“并脚跳、单脚交换跳”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先讲解这两种跳法的基本技巧,然后让他们自由练习,用心体会。接着,就设计小游戏来强化他们的技巧。第一个游戏是《跳绳接力跑》: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成两队分别站在两头,相距30m,一队的第一名队员跳绳跑到二队,再由二队队员接着跳绳跑到一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跳绳接力跑,直到最后一名队员完成,比赛结束,用时最短的小组即为获胜组。第二个游戏是“单数单脚、双数双脚跳”:同样将全班学生均分成4组,每个小组学生站成一排,由其它三个小组的学生数数,先自由跳5-10个,然后遇到单数单脚跳、遇到双数双脚跳,出现失误的学生即被淘汰,以50个为标准,剩余人数最多的即为获胜组。在上述两个游戏中,由于都是团队游戏,其中就难免有后进生表现差而影响整体成绩,此时,教师就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告诉他们只要拼尽全力、不要在乎结果,这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实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后进生的表现,当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吃力或者不知道运用正确的跳绳方法时,就应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做示范,鼓励他们多次尝试。教师在进行单独辅导时应注意尺度,避免引起班级同学对他异样的评价及眼光,避免后进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而产生心理压力,教师就可以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也是差异化的。后进生小组的教学目标是由低到高,逐步提高,让学生逐步提升。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跳绳基础,就可以将学生分层教学。第一组是跳绳能力较强的学生,安排他们进行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走边跳。第二组是跳绳能力一般的学生,安排他们开展原地换脚跳,或者是双人同用一根跳绳进行练习。第三组则是后进生,安排他们练习基本的跳绳动作,原地摇绳、起跳、停绳等。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练习,并且着重指点后进生小组的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当他们掌握基本技巧后,再适当增加难度,这样就能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提高。

三、合作学习,分步提高

跳绳运动对于学生的协调性要求较高,有些同学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手脚仍不协调,不能很好的掌握摇绳与起跳之间的配合。对于教学经验较浅的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突发奇想两人一组,一人摇绳,两人一起跳一根绳,将摇绳与起跳两个动作分开,看看能不能起到一点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进生在同学的帮助下从一个跳不起来到能挑一个、两个、三个……十个。四、理论课观看视频进行直观教学在体育理论课中将跳绳的技术动作分解做成PPT,对着图片逐一进行讲解,然后再将完整的跳绳视频教学动画慢速播放,让学生仔细观看并向学生讲解怎么正确的摇绳、绳子摇到何处时开始起跳。在理论课中反复地让学生观看并讲解,让后进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技术动作。

四、采用激励性教学语言,增强后进生的信心

教师采用激励性评价,先是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打开他们的心结,再用稍委婉的语言、平和的语气指出他们明显存在的缺点,不仅是跳绳技巧上的缺点,还包括性格上的缺点,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改正,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能力和性格品质,提升他们的体育信心。例如在“双长绳练习”的教学中,这种跳绳方式的难度相对较大。后进生们经常不能准确把握好起跳时间而提前起跳,还有一些学生索性就站在原地不跳。教师先仔细讲解此跳绳形式的方法,让后进生学会控制好摆绳的速度,起初尽量慢点,再让准备上绳的学生认真观察摆绳的节奏,当摆绳的同学的手臂即将达到最低处时立即上绳,再根据摆绳的频率连续起跳。接着,教师让后进生进行自由练习,自己在旁关注他们的表现。当练习结束后,教师就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样后进生的参与热情大大提高,也会认真地学习,跳绳成绩提升也非常快。

五、结语

在小学体育跳绳运动教学中,每个班级都会有少数几个后进生,这些后进生经常不能跟上教学进程,也难以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在内心也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跳绳这项运动逐渐失去信心。而这种负面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教师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帮助这些后进生实现转化,培养他们的跳绳兴趣,在循序渐进中提高他们的跳绳运动技能,增强体育信心,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童科橹.激励性学习评价在小学跳绳教学中的思考[J]运动,2012(18)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2

【关键词】日语专业;青年教师;提升策略

引言

日语专业是一门专注于培养学生日语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的学科,在高校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学工作者应实践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进而使他们有效的完成日语学习。由于师资队伍的扩大,许多刚刚进入高校任职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也忽视了日语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日语教学效果不好。

1.青年教师在高校日语专业中进行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大部分青年教师学历高,进入高校教学也是较为顺利,因此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缺乏教学经验的实践。这些青年教师教授日语专业学生知识时,主要依赖于自己所学的日语知识,通过自己对日语学习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另外,这些青年教师因为年轻,很少出去磨炼,因此习惯了平静安逸的环境,缺乏与同事进行沟通的意识。他们对日语专业教学责任感并不浓厚,单纯的为了寻求一份工作,因此对日语专业的教学没有进行过探究,只注重教学成绩。

1.2教学设计不清晰

一般来说,日语专业学习的难度较高,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较高。学生需要掌握日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懂得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一节课让学生将这几个词全都读懂,甚至有的教师简单的带学生读一遍迅速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

1.3教学内容不丰富

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对课堂规划进行良好设计,进而导致他们在课堂上一味的照搬原有的教学模式。他们负责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负责听。通过机械式和重复的练习,让学生自我消化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加上这些青年教师教课时对日语的重要概念没有详细解释清楚,学生们一直是出于懵懂的状态。因为觉得枯燥,又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日语,学生就会丧失兴趣,为了完成任务,大量的抄袭资料。而青年教师因为与这些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又没有重视课堂效率,于是面对学生的抄袭现象也是放任不管。因此,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1.4教学方法不具体

有些青年教师因为思维比较开放,崇尚新型教学方法。然而没有系统的进修这一方面的教学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实践,导致出现许多错误。例如:“到了第二学期,日语学习的方向从人事局简单的词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告诉学生说:‘这是工具,因为远古人类用火作为工具创造温暖。同学们,所以电子媒体是工具。’”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强化了学生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也因为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有了吸引力,并对电子媒体展开联想。但是因为这是日语课,而老师全程讲的是中文,缺乏中文与日语之间的转换,没有将日语作为工具的特点说出来,与之结合。导致学生虽然知道文章在讲什么,但是因为不认识日语,只能靠主观推断去理解。往往在理解过程中会突然中断,从而将原先营造的情感联系氛围给破坏。另外,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工具,缺乏师生互动。

2.提升高校日语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策略

2.1转变教学目标

青年教师应该专注于教学成果,而不是行为规范的遵守。应该深刻实践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努力进修自己的日语专业教学技能。青年教师应主动投身教学研究的探索之中,将“如何教日语”的课题研究列为专项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专业性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沟通,取长补短。青年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清楚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教学责任感,听取各种日语讲座,参加关于日语教学的研讨会,虚心求教。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2.2完善教学设计

青年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进修水平,对本班级学生的日语接受情况做出相应的调研。总结和发散其它教案课本的创新思维,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对日语教材仔细研读,将精华知识专门标注出来,对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作出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的记录[2]。然后围绕着动物,老师可以解析出动物的习性、爱好等等,然后在文中找出描写的词语,进行标注,然后如果遇到与人的特点有相似的地方,老师可以紧密联系起来,在该特点词语旁边标注人的习惯。比如说,描写兔子时,兔子活泼好动,那么老师可以说‘我们好多同学啊太勤奋了,看到书籍就和兔子看到草一样欢脱,可见我们同学是深刻明白书中有黄金屋的道理的,可以免费提供许多米饭。’然后老师提取到欢脱这个词,查找其日语的翻译,在描写兔子活泼的日语词旁边进行标注,并标注符号②。”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方面应该配合青年教师,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让所有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在同样基础上提高设计教案的积极性,并完成交流探讨。可以将老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综合教学成绩的考核评比,与绩效奖等紧密挂钩。

2.3丰富教学内容

青年教师应该不断挖掘日语课程的新鲜元素,开发出一些有意思且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学校方面应给予支持,并且合理安排课时,每周增加一节日语扩展课程训练,学校需要开展系统培训,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从基础到强化再到巩固的培训工作,时刻安排专人对教授日语的青年教师进行审核,确保其教学课程顺利进行。学校配合青年教师,给予他们进修水平的渠道,让有经验的日语教师在学校招考研讨会,让这些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另外,学校应完善日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在图书馆提供大量具有实用性的日语课外教材,让青年教师及时查阅。也可以让青年教师去校外观摩,参加众多学术研讨活动,提升对日语教学的感知力。青年教师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有价值的挑选,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拓展内容。

2.4改良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提供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机会,从中让青年教师体会到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进行课前模拟,让青年教师坐在一个多媒体教室,扮演学生的角色,体会日语教学的过程。”另外,学校应该培养教师对日语的鉴赏性,日语是需要美感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日语教师只有懂得如何酝酿美感,才能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寓意。学校应该开发日语模拟教学的实践活动,让青年教师在微格教室进行系统训练。先让这些青年教师将‘世界遺産•屋久島’这一堂课的课程进行演练,假如有10名青年日语教师,可以让5名进行课堂传授,另外5名扮演学生。当这5名授课老师结束以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并做出评价。然后再让具有高水准的老师利用微格教室的功能,将教学过程分解成一系列单项教学技能。然后根据前面5名教师出现的错误进行一一指导,培育他们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形象的能力。学校应该开展大量比赛活动,配合青年教师的教学,组织青年教师与学生进行师生合作共同参赛,并让青年教师对学生进行日语课外辅导,提升教学效率,促进青年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达成。

3.结语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由于对日语教学缺乏重视、教学方法缺乏经验等原因,开展日语教学活动效率较为低下。想要确保日语教学具有高效性,必须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关高校需要予以重视,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解决策略。而相关青年教师也应该积极实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娟,张永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15(25)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键盘课

键盘课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高职院系学前教育专业键盘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键盘课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键盘课的热情与激情

键盘课虽然有音乐伴随,有乐器作为教学的辅助设备,按照常理来说是容易吸引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的,但是键盘课更多的是学生的乐器训练,乐器训练是比较枯燥的,在练习的时候,往往是非常枯燥的,让学生很难坚持下来。另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关于键盘课的基础不同,有的学生有良好的基础,有一些学生没有基础,对于没有键盘基础的学生来说,键盘课的训练本来就枯燥,再加上自己没有键盘基础,训练中的难度有增大了。1.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例如让学生在选在键盘训练的曲目上,选取学生喜欢的流行的乐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乐器改编,可以降低一下乐曲的难度,变成适合学生训练的旋律,这样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容易上手,还可以在训练中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的乐曲,提高训练的积极性。2.教师要做好学生训练前的细致指导和训练中的鼓励与指导。教师要在学生键盘训练前做好指法、节奏等方面的细致指导,以免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技法,错误的技法一旦形成便很难纠正,键盘训练前的正确指导很关键。在学生具体键盘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并对学生键盘训练中的进步进行肯定,学生在键盘训练中的进步可以是指法方面的,可以是节奏方面的,还可以是姿势方面的,只要是发现学生有进步,教师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学生在训练中有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可以使学生更有信心学习好键盘课。3.教师要在键盘课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区别进行训练内容的挑选,对于有键盘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有一些有难度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感觉到在训练中自己有提升,进而激发学生键盘训练的兴趣。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教师赢布置一些容易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能够进行练习,并且能够在弹奏出来乐曲,激发学生训练的信心。

二、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键盘课的教学效果

1.集中指导与分组训练相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键盘课一般都设有一个综合综合上课的大教室,教室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可以练习的键盘。集中指导就是教师集中系统的讲解键盘训练的基础知识,向学生讲授弹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集中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大教室中集中进行现场的弹奏训练,教师可以实时的在现场对学生的弹奏情况进行指导。集中指导的优点在于及时性,可以现场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及时的纠正错误,集中指导的缺点是大教室内的学生人数多,没有办法指导到每一个学生,只能指导个别学生的训练,存在有些学生一直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会下降。分组训练可以弥补这个缺点。分组训练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要综合搭配,可以是键盘训练好的学生与键盘训练基础差的学生在一组进行搭配,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教师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制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每个小组弹奏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指导本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弹奏的任务,及时解决本小组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分组训练的好处在于每个一个学生在弹奏训练中都有别人的关注,能够提高学生训练的认真态度,还可以增加学生弹奏训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多的弹奏训练,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直接和各个小组的组长直接对接,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练习情况,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合作学习与应用学习相结合。为激发学生键盘训练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让每个小组合作一个曲目,每个小组合作完成的曲目作为集体的成绩,这样更难激发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的热情。合作学习的特点在于合作学习的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在合作学习中不看每个人的表现,而是看整个合作的效果,这就要求键盘基础好的学生要做好合作小组任务的引领工作,也要尽最大努力做好键盘基础不好的同学的辅导和指导工作。要求键盘基础不好的额同学,要积极做好自身弹奏技能的提升工作,刻苦训练,不能成为团队的短板,自己训练不好不但会影响自己的成绩,也会影响合作小组成员的成绩。这样可以激发合作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做到集体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键盘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关乎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键盘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键盘的兴趣的激发,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考虑周全,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弹奏的技能和水平。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弹奏训练的时间,让学生多练习,让学生树立多练习、勤联系的思想,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运用多种途径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指导,把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结合起来,提高教师训练指导的覆盖率,让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科学的弹奏理论,将科学的理论与自己的具体练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4

社团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载体,也契合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然而,社团活动面临着整体发展不均衡,横向联动不充分;相关领导不重视,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冲击;学生参与主体意识不统一,民主程序不健全等诸多现实困境,严重地制约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效力和活力。为解决这一困境,需要优化社团整体,增强互动交流;加强领导重视力度,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秉承科学指导,完善内部程序,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社团活动;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具有典型个性的群体,他们既要追求身体运动的极限,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然而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身上呈现出思想和行动的分殊。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社团组织发力,激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方面,他们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极大满足其人际交往、提升个人兴趣和缓解心理压力等诸多障碍;另一方面,他们参加社团活动也能够提升其文化素养、价值判断、道德水准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和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一、社团活动契合了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反映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学生社团也是承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在2005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课堂,融入活动团体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着更为紧密的契合性。

1.社团活动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相契合。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追求优秀成绩的同时,也承担诸多责任和压力。从责任而言,他们可以成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体育精神的诠释者和道德风尚的示范者。他们在专业上的成就能够激励人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压力而言,他们优秀成绩的取得,充满对个人生理和心理极限的不断挑战,最大限度地挖掘身体的潜能;承受异常艰苦的训练系统,忍受枯燥乏味的反复训练;承担超人的压力,付出超乎常人的代价,勇于面对比较激烈的竞争。社团组织能够给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精神宣扬和解压的一种交流方式。一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通过自己的示范,能够让周围学生感染、感知、践行主流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活动中,自己也能体会到自己价值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能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起到“加油站”和“解压阀”的作用,从而降低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专业训练

2.社团活动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相契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首先,价值取向多元化,评判标准双重性。部分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存在着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习惯以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评判自己,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评判别人;他们虽然在思想上认同正义理念,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行动自觉。其次,政治参与意识不强,理想追求层次较低。多数学生都有正确的政治认知和一定的政治诉求,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淡化,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把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再次,人文素养相对较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高考录取文化成绩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弱,更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突出地表现出“重专业,轻文化”[1]的特征,从而导致他们不重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素养不容乐观,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最后,情感意识相对较强,理性认知能力较弱。出于追求运动成绩、弘扬体育精神的需要,在与同学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和了解中,大多数学生养成了重感情、讲义气的性格,容易将感性认识演化成思维定式,认识问题表面化、片面化,不善于利用理性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社团活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1.社团整体发展不均衡,横向联动不充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一方面是高校社团属性组成的不均衡,文艺娱乐型占主导,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类型的社团相对偏低。这种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人兴趣、喜好,但也容易偏离社会主流价值,减弱专业理论学习的学术氛围和文化追求,尤其对学生的学术理论引导不大。另一方面,高校社团活动质量参差不齐。诸如一些社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学校形成“读经典、诵经典、传经典、用经典”的良好氛围,但是也有一些社团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招收成员时轰动一时,过往之后销声匿迹,平时没有举办过实质性的活动,还有一些学生社团盲目追求自身规模,品味低下,内容单一,凸显娱乐性和商业性,而科学性和文化底蕴不足,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高校学生社团的整合,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同时,高校学生社团虽然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泛,但是社团互动主要是内部社员之间的联系,同一院校内部的社团与社团之间、不同院校社团之间的联谊比较少,横向联系极不充分。首先,抑制了社团之间合作与开放的通道,限制了社团的整体效应。其次,忽视了社团业务拓展和规模发展的空间,降低了社团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创新机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大受影响。

2.学校相关部门对社团重视不到位,社会思潮多元化,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其一,一些部门对学生社团活动的认知不全面,思想定位不准确,忽视了社团活动的重要作用。其二,缺乏固定的人员对社团活动进行长期的指导和监管。以社团指导老师为例,一般高校老师承担着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很难长时间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而且一些社团仅仅是在迫切的情况下才寻找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其他时间主要是自我管理。高校辅导员虽然与社团联系相对紧密,但是由于日常的管理琐事繁多,占据了其大部门时间,使得其对社团的指导大打折扣。总之,相关部门认知的不到位,指导老师的缺失,容易使社团活动偏离既定的方向,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在当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外社会思潮的涌入,人们价值多样化、思想多元化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学生社团在鱼龙混杂、琳琅满目的思想意识方面很难做到廓清迷雾、明辨是非。一方面,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对新兴思想充满好奇,但是缺少理性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本来就是传播西方思潮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追求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善于标新立异,缺乏深度的理性思考能力。

3.参与社团主体意识不统一,民主程序不健全,减弱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很多学生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入社团,希望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增长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寻找志趣相投的好友,这些学生相对有着明确的定位。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加入社团主要是基于个人利己性目的。诸如参加社团可以在综合测试、评优评先和寻找工作中增加自己成功的砝码,这是一种偏离社团主旨的功利性表现。也有少部分同学参加社团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虽然履行了社团的入团程序,但是极少参与社团活动,这是一种没有明确意识、消极对待的态度。社团的内部运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健全的民主程序是其良好运作的客观要求。目前,高校社团中在管理体制上出现行政化倾向,完全忽视了社团的非正式性特征。一些社团干部拉关系,拉选票,通过非常手段取得主要领导职位。正是这种带有官僚主义倾向,脱离了与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在一定范围上也是自己人本质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展现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活力的生成过程。学生参与社团主体意志不统一,民主程序不健全,导致学生社团成员主体能动性不足,活力受限,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力不足。

三、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1.优化社团属性,突出专业特色,增加互动交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高校应该针对社团的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类,构建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社团,以品牌推动社团的整体发展。积极引导马克思主义协会和红色社团、学术型和创新型社团建设。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这些社团的构建可以弥补他们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的不足,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自信。通过定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升国旗活动作为必修课,充分利用比赛地的历史文物、革命史迹及名胜古迹进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融入自己的日常活动中。从显性角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积极倡导高品位社团、社会服务型社团的建设。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因此,要针对这种特点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引导,开展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符合时展趋势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兴趣的品位,实现身心结合。在社会服务型社团中,可以引领大学生到贫困地区访贫问苦,组织表演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实现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积极提升社团之间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体育专业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实行“走出去”战略,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范围。

2.高校党委组织重视,教师专门指导,学生理性能得到判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社团活动是否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开展,需要高校党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给予足够重视。首先,在思想上,要认清社团活动承担着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不能有半点放松。其次,要把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和监督纳入到正常的工作体系当中,社团活动要符合法律规范和学校规则,要保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打击非法活动。再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文化广场等方式,展示学校形象,从而对学生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学生社团活动教师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指导水平,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是破解学生社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关键环节。首先,按照专职专责、专兼结合的思路,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政策水平、道德风貌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长期在社团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其次,紧密围绕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建设,定期对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再次,着眼于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大力倡导以身作则、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最后,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通过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措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同时,还要发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桥梁作用。优秀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很多人是学生的偶像,也是其他学生的标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因势利导,积极吸收他们加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使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后备力量。

3.科学理论指导,内部规范有序,成员积极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高校社团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平台,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学生的团体活动。一方面,一些理论和学术型社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能够起到非常大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社团活动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从而能够保障社团活动的指导方向和实践价值。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既要参与理论性社团的学习,也要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积极带领大家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社团活动要实现良好运行,必然有一套规范有序的运作体系,能够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这条红线上,处理好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做好考核公平、透明,监督严格、奖惩分明的运作体系,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责任意识,激发参与积极性。社团活动要在民主平等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指导老师要相信社员的能力和潜力,尊重社员的主体地位。这就要做到:首先,增强社团活动的针对性,选择大家都比较喜欢的主题,让学生乐于其中,在参与中实现获得感。增强社团活动的有序性,依靠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既是剧作者,又是幕中人,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目标。其次,增强社团活动的创新性,支持学生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型发展;标新立异,但有理有据;有舞台展示,有观众喝彩。

参考文献: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5

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将人文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纳入到教学日程之中,所以学科教育成为了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成为了人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科教学本身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拥有强大的人文教育潜力,以学科教育为载体对小学生进行渗透性人文教育,可以说是实现小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拥有丰富的充满活力、正能量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能力的同时适当地渗透品德、思想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通过政治、思想品德、历史等学科进行渗透性人文教育,根据教材内容中真实的生活案例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辨别事非的能力,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渗透人文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和服务性的社区活动,这些都与人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从而更自然的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中去体验和调查,通过亲身感受更理解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有昨于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其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服务祖国、服务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

三、通过日常行为教育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日常生活和日常习惯,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日常行为来感染学生,并适时地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可以针对某种行为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通过正确引导渗透伦理道德教育、关爱、见义勇为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达到对小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的目的。

四、在常规纪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习惯

常规纪律教育又包括生活规范教育、普法教育、礼仪教育、纪律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它一直贯穿着学生生活的始终,而且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即能够体现学生实际的人文素养水平,也突出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在常规纪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体现出常规纪律教育的人文性特点,也能够更科学、规范地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在学习学校规章、制度、纪律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渗透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范,进而形成正确的人文习惯。让学生在感受学校纪律性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人文气息。在普法教育中渗透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通过有针对性渗透人文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目的。

五、通过专题教育渗透人文教育

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核心工作、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教育需求开展一些专题性教育,如有关五四青年节、植树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专题教育。这些专题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所以通过专题教育渗透人文教育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专题性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同时还要在专题后的实际行动中有有意识地安排人文教育实践内容,以突出人文教育的窜性,以获得阶段性的突出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感受人文气息,以达到更好的人文教育效果。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地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课外辅导、课外阅读,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更能够体现人文教育的个性化特色。

六、通过教学评价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教育;法制教育;教学

一句康有为的“少年强则国强”。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确,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他们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和历史使命责任。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教育中进行法制教育提出我的看法。

一、遵循行为规范,在课程中渗透法制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按照贴近学生,小型多样,生动活泼,注重实效,主阵地,开拓创新的原则,对小学生加强养成教育习惯的培养。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采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渗透法制教育实效性。在小学开设好语文、数学、品德、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课程的法制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主阵地和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之中。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明理导行

课堂教学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法制教育专题课、思想政治课要采用形象化手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尤其是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青少年、儿童利益的内容。如:在小学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了解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同时,采用必要的专题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识,法制专题教育要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紧密结合,与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交通安全等专项教育有机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发挥好法律常识考核对学生操行评定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强化学生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习惯,指导学生言行。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从而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四、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7

培养小学生面临灾难时的自信心与判断能力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对其进行“价值”教育和“态度”教育。这同时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不能停留在了解“逃生”、“自救”的方法等方面,“生命的尊严”、“危机下的互助”等方面的内容也尤为重要[5]。培养小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自救、互救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灾害的危险性,也能够传达灾害警报,这一阶段安全教育的重点是使小学生能够在大人的指导下快速、正确地逃生;小学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灾害的危险性,安全教育的重点是让小学生在灾害时自行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的学生能够对各种灾害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快速采取行动,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密切关注他人的情况,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人[6]。

提高小学生对社会安全的贡献力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使这一群体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得以提高,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达到小学生对社会安全的现实贡献力;通过从娃娃抓起,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安全意识渗透到民众的潜意识中去,进而提高我国民众的灾害意识及应对能力,形成小学生对社会安全的长远贡献力。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1.生命安全教育1)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与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面对挫折、勇于挑战困难、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3)培养小学生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平稳度过青春期的能力。2.交通安全教育1)了解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及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争当“小小安全监督员”,提醒、监督父母及其他成人模范遵守交通法规。2)对小学生进行上下学路上步行的安全教育。3)对小学生进行乘车的安全教育。4)对小学生进行骑自行车的安全教育。3.消防安全教育1)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2)讲解火灾危害,使小学生掌握逃生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方法[7]。4.生活安全教育1)进行预防踩踏和避险逃生教育。2)进行用电安全教育。3)使学生掌握预防煤气中毒和食物中毒的知识和技能。4)使学生掌握预防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逃生的基本技能。5)进行防盗安全教育。6)进行出游安全教育。7)进行游泳、戏水安全教育。8)使学生掌握预防烫伤、动物咬伤等意外事故的基本常识和方法。5.传染病常识教育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有关常识,掌握基本的预防措施。6.急救技能训练对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急救包扎及心肺复苏技能训练。7.心理减压辅导使小学生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和救助渠道。8.识别的知识和方法使小学生了解的危害,学会识别的方法,教育其拒绝和烟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6]。9.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根据小学生所居住地域的气候、地理特点,训练其躲避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培养冷静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及求救、逃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会紧急救助他人的基本技能。10.社会安全事件防范教育使小学生了解社会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遵守公共场所安全规则;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方法和逃生技能。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1.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必修课,培训专职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对小学生进行应急训练。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始终。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强化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注意对学生的抗应激能力的培养;在科学课中传授水灾、地震发生的前兆知识及发生时如何应对的知识,并使学生掌握野外生存知识等。3.专题讲座聘请消防、公安、司法及医务人员等到校园进行安全专题讲座及防灾、救援技能训练。4.营造校园安全教育文化氛围自编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安全常识手册;张贴标语、宣传图片;运用校园广播宣传安全常识等。5.发挥校外安全教育资源的作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增强民众安全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水平[8]。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专栏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灾害防范知识。建立防灾教育培训基地,对小学生进行体验式安全教育。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调动志愿者参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积极性。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8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教材;价值;策略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一门学科,怎样充分挖掘小学教材中的内涵本质,发挥其根本价值,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究的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发展,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普遍出现在各项学科教学课堂中。借助情景教学法还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实效性。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

情景教学法是当前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其通过语言、图像、物体以及音乐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形象是情景教学法的几个重要特征,通过生动的语言以及形象的肢体动作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地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价值。

二、关于通过情景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1.借助语言艺术、开展想象情景教学

较高水平的语言艺术可以提高自身教学的有效性,而想象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语文课文中的相关情景,促进自身的语文学习。通过语言进行课程导入是情景教学中比较简单但也是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空洞乏味的语言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无法充分体现语文课文的内涵本质,因此,就是要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来烘托以及培养相关的课堂感情,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感受课文中的文字内涵以及深度。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想象来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以及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说在学习《狼和鹿》这部分内容时,当看到题目,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在脑海中想象出狼的形象以及鹿的形象,在讲述生气勃勃的凯巴伯森林以及在林间嬉戏的鹿这个场景时,教师可以采用轻快并且生动的语调,让学生由此感受到其中的欢快,而在讲跟在鹿身后的狼时,就可以采用急迫并且粗犷的声音,学生由此感受到狼的可怕。在之后的人类捕杀狼、鹿大量繁殖、森林遭到破坏时亦是如此,使用不同的语音语调以及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而反思人类的行为是否恰当。其中的所有场景都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变化自行想象出来的,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有效融合音乐、增强氛围渲染

音乐也是情景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存在形式之一,其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由此看来,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学的另一种表达,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将音乐有效融入语文教学中,由此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语文课文内容的渲染力。比如说在学习《忆江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清楚《忆江南》描绘的是江南的美好景色,春回大地、红日映照、江水碧绿充分展现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如诗如画般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以及怀念之切。因此,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婉转悠扬的古典音乐或者是清新的江南小调,给学生营造一种如诗如画般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如此惬意的氛围中感受江南的魅力之所在,进而充分体会到作者对江南的赞叹。通过音乐增强氛围渲染,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美感,在提高学生对本首古诗的理解欣赏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多媒体情景创设、增强语文学习体验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语文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的PPT课件、视频以及图片等,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直观并且形象的图片内容,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而引导学生深层地理解与感悟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比如说在学习《恐龙》这节课时,众所周知,恐龙是在白垩纪时代中的一种生物,与我们当前的生活距离遥远,小学生也只是通过一些模型或者是电视了解恐龙,但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图片以及视频向同学展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形态以及生活习性,小学生讲解恐龙生活的年代以及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恐龙这一生物种类的存在。以此再通过讲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恐龙的消失之谜,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进而将其升华成生命感恩教育。通过多媒体情景创设,以生动的画面以及形象的声音,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指明方向。

三、总结

总而言之,借助情景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极大地活跃了语文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音乐等形式,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鲁芳芳.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兴趣探析[J].吉林教育,2016(42):69-70.

[2]段正雷.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