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目前,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学校不重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不合理;其三,没有制定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考核方案;其四,西方腐朽价值观入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冲击;其五,经济社会转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其一,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工作;其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其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五,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新媒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理论,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便是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基本的认识,为后续课程的教授奠定基础。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时,教师往往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它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其内容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符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求的。各高校必须以提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的思想为指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1.不重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既不重视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业务培训,也不重视遴选优秀师资从事教学工作,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力度不大、精准度不高、效果不好[2]。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时仅仅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向学生作简要介绍,没有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解读,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深刻,不能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再如,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方式的革新,不能应用新媒介开展教学工作,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佳。除了不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外,部分高校对于在校园内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氛围也不够重视,未能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不合理

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不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一般都会将优质教育资源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倾斜,大多数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团队、教学条件、管理方案等缺乏深入研究。由于顶层设计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上是在凭经验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大部分教师都会选用传统的灌输式教法,师生之间互动不足,课堂气氛沉闷。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也有着较强的质疑和探究精神,他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很多教师却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很多教师缺乏创新的意识,导致教学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人类的发展,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如果无法从思政课堂上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就很难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课堂教学内容距离日常生活很遥远。这说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问题。

3.没有制定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考核方案

在高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不能“走过场”,必须周密筹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其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于保障活动取得好的效果至关重要。然而,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各高校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考核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方式不合理、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制定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考核方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进行考核是为了及时查补工作短板,一些高校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开展[3]。

(二)社会方面

1.西方腐朽价值观入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冲击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向其他国家推销它们的价值观,企图达到把整个世界西方化的目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各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时至今日,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已经成为常态。大学生在政治上还不成熟,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缺乏警惕性,不加选择地接受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西方的价值观由于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彩色,比较容易得到年轻人的认同。当前,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入侵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严重冲击。

2.经济社会转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冲击

改革开放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例如,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不但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在高校中,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自认为高人一等,与同学相处时傲慢无礼,在学习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而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命运不济,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即使努力奋斗也很难有所成就,因而怨天尤人,得过且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当前,各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工作

全球化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当下,我们应当积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与此同时,也必须警惕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入侵,以文化自信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高校担负着育人的重任,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倡导中国价值[4]。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当前尤其要注意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工作,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5]。学校领导要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高度去认识,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授课教师要深入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理论进行阐释。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保障。当前,我国高校中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量偏少、水平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也不稳定。解决当前的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通过教育使其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其二,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支持他们参加在职培训、学术会议,鼓励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其三,注意培养榜样教师。通过树立标杆,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以点带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价值体系,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用优秀的文化感染学生,对其人格进行塑造。高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理论,它来源于实践,也应当落实在实践中。如果仅仅是在思政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就只会把它当作一个知识点来记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理论的理解也比较肤浅;如果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就能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同时对于理论的科学性也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15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6]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而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因此,各高校必须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调研活动,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同时在实践中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注意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考核,对于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

(五)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借助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获取海量信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应当适时进行调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采取灌输式教法,粉笔、黑板和教材是主要教学工具。由于教学模式刻板,教学内容抽象,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在互联网时代,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为特点的混合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并通过视频播放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起各种活动。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享受课堂互动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N].人民日报,2020-02-20(9).

[2]汪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深度融合[J].文教资料,2020(1):130-131.

[3]金瑾,胡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全过程研究[J].管理观察,2018(18):130-132.

[4]盛冬梅.以文化自信抵制西方腐朽文化入侵[N].吉林日报,2016-11-18(10).

[5]张雪,骆银花.新形势下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7(12):149-150.

[6]:要具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EB/OL].(2018-01-23)[2020-02-23].

作者:刘晔 单位:新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