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美声唱法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其自身具有一套完整性、科学性的发声体系,并且伴随着歌剧的兴起而逐渐发展成为特别的歌曲流派。20世纪初期,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民族声乐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借鉴和融合美声唱法。本文将从歌曲演唱的技术方面和声乐的教学科研方面来对民族声乐教学中借鉴和融合美声唱法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对民族声乐教学的长期发展提供经验。

一、民族声乐教学实践对美声唱法的运用

在具体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美声唱法或多或少的借鉴与融合,不管是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上,还是关于二者融合的演唱技艺上,亦或者是关于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的教学理论科研上。因为不同的高等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融合方式:一是以美声唱法作为教学的主体部分,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加以兼顾;二是全面的、充分的教授美声唱法的内容和技巧,把民歌作为教学的重点部分;三是科学、合理地将美声唱法和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结合。因为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美声唱法在我国逐渐普及的同时也与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产生许多共通点,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

二、对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的借鉴与融合

1.气息运用方法。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教导学生采用深呼吸并使横膈膜保持住,最后控制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使其对抗压缩的方法保持气息的绵长、稳定,演唱歌曲时保持气息的充分流动性,做到连贯不间断且平稳的发声:这些是美声唱法的气息表达方式,主要是连音唱法,比如《思乡》《我住长江头》。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讲究“以气唱情”,就是在演唱时大多将歌词“断句”以控制声调和气息的小口气变化表达情感,歌曲《小白菜》就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部分新创作的带有民间风情气息的歌曲很多采用了美声唱法中的花腔唱法,比如《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等等。以上说明演唱的技巧和气息的运用能力不同,对歌曲的情感表达也不同。因此,民族声乐教学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气息的变换和运用能力。2.引起腔体的共鸣。口腔的共鸣技术是民间唱法中一种主要的演唱技术,局部共鸣的环节是其中的重点。民族声乐教学对于美声唱法中的混合共鸣技术进行相应的借鉴和融合,其主要是: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将喉咙张开,充分调动口咽腔共鸣、胸腔共鸣、头部共鸣这些局部共鸣的特性,保持腔体的大小和音色与所要演唱的歌曲相契合,这样既可以调和真假声的使用比例来演奏合适的音色,还可以使演奏的情感色彩能够随时变幻,逐步影响演唱的氛围,达到良好的舞台表演效果。在演唱《祖国万岁》等壮阔、豪迈的歌曲时较多运用歌曲的共鸣技术,表现气势恢宏的形象,不同于此,在演唱《多情的东江水》和《绣荷包》这一类蕴含情感较为细腻的民歌民谣时,就需要对演唱的嗓音和共鸣的运用采取较为合理的调整。因此,共鸣技术的运用就是根据演唱作品的特点调整共鸣腔体,从而全面展现作品风格的特点。3.追求咬文嚼字。因为美声唱法源自意大利,而将美声唱法使用民族声乐的方式进行演唱时难免会遇到咬清字音和保持声音二者协调困难的问题。考虑到意大利语中的“母音”和“子音”相距较远,在借鉴和发展美声唱法的过程中出现了着力点靠后的演唱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软腭提起并与立起来的后咽壁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咽腔,保持发声的连贯性和圆润性。一些诸如《康定情歌》《牧羊姑娘》等歌曲的演唱者,他们都是美声唱法出身,但是对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传统的民族作品方面进行了尝试,对咬清字音的同时追求音色的连贯做出了突出贡献,使人们意识到:只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演唱技艺,利用美声唱法演唱歌曲也可以做到咬清字音的要求。

三、对美声唱法教学科研的借鉴与融合

伴随美声唱法流派的众多学者对美声唱法的技巧和发展方向进行的实质性探索,美声唱法这一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获得了完善和进步。我国的声乐理论研究受此影响,研究范围更加广泛。目前,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开设专栏刊登美声唱法流派关于声乐理论研究的著作,部分学校也会设置课题,对美声唱法进行多角度细致的研究,以期待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教学的有效结合,推动国内民族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使国内民族声乐教学获得全面的发展,就需要对美声唱法理论、技巧以及表现手法进行合理运用。在继承传统的中国“以声唱情”的唱法的同时也要传承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使其与美声唱法相结合,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内容的全面发展。

作者:薛靖淳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