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下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

文化传承下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

摘要:高校武术课程改革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教学模式单一、规则制度缺失、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高校应采取实现价值共享,凝聚共识;优化教学模式,立足个体差异;完善评价体系,倡导教学反思;利用媒介传播,引进数字技术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教育;武术;文化传承;课程改革

武术除有体育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外交等功能。目前,学界关于武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局限于体质健康层面,忽略了其文化传承功能,不利于武术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文化视角探寻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武术教育的宗旨。

一、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的逻辑生成

(一)坚定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认同

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不能只着眼于攻防技击价值,还必须兼顾其文化内涵价值。离开传统文化,纯粹谈“一招制敌”的生死技击,绝不是传统武术的特质[1]。武术所蕴含的道德价值、文化内涵和精神引领都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武术具有育人价值,能帮助人们坚定文化自信,生成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顺应教育改革,凸显人文价值

武术课程改革应与思想教育齐头并进。武术教学应在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既修习武术动作,强健体魄,又领会武术的文化精神。对于传统武术文化,要在适当取舍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人文素质的培养,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问题。鉴于此,武术教育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与技能,而要脱离工具理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彰显武术的人文价值。

(三)增强人体机能,舒缓心灵压力

首先,武术与中医理论紧密联系,“把人的心理—生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成一团,把人生哲理与养气全神统一起来,实现人的身与心的两个健康”[2]。其次,武术套路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极有民族特色,颇具观赏性,还有娱乐功能。再次,武术套路不但能展示身体姿态,更能体现内在的精神价值,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具有育人功能。最后,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散打有很强的实用性,既能防身自卫,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武术还能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

二、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缺乏顶层设计,造成认知偏差

一方面,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普修课程中被边缘化,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被忽视。武术是非奥项目,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忽略了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致使开设武术普修课程的高校不多,设置的课时、学分较少。另一方面,在中华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传统武术精神与体育精神双重缺失。“当代体育的人文价值,逐步成为反映体育深层次功利需求的核心价值。”[3]因此,教师在开展武术普修课程教学时,应通过传授武术的身体技法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教学模式单一,忽视文化传承

首先,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传授武术套路演法,无实战技巧讲解,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致使部分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技能,缺乏自信心和满足感,进而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武术更多的是以体操和徒手操形式出现在高校课程中。“学习武术传练方式的转变在提高传授效率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武术的存在形态,甚至价值认同。”[4]武术教学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传授技术动作,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问题。再次,重视技术动作而忽视文化价值。武术运动自1916年进入校园,至今仍在沿用竞技训练模式,没有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优化课程内容。最后,由教育政府主导,缺乏市场监管,与社会发展脱节。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深层互动关系,但高校与社会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机制,致使社会教育资源存在闲置与浪费,也不利于社会层面的武术文化传播。

(三)规则制度缺失,影响学习热情

外来武术如跆拳道、柔道、泰拳等体育项目的进入,侵占了我国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首先,同样受东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跆拳道经过现代化发展,已成为奥运会项目且在中国境内盛行,而传统武术却无人问津。其次,从段位晋级制度来看,跆拳道的段位晋级制度规范且详细,而武术并没有明确、详细的段位晋级规则和制度。再次,从完整性的角度来看,演练与实战都是跆拳道的考核内容,而武术的演练与实战体系是分离的,套路只重视动作练习,缺乏实用性,实战则注重攻防技击,忽略传统武术修身养性的功能。最后,从比赛形式来看,跆拳道为了符合奥运会的要求,精简了传统的技术动作,以便于学习和评分,而武术比赛中的套路种类繁多,有些器械鲜为人知,演练过程中的精气神、内劲发力都在评分范围内,存在很多主观因素。可见,跆拳道等外来武术项目有明确的制度,演战结合,动作精简易学,不需要体会其内在文化精神,易于推广,而传统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技术动作中蕴含着哲学思想,且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无速成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众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资源匮乏,影响教学质量

根据文化“三分法”,武术文化由以身体动作为主的器物文化、以政策法规为代表的制度文化和最深层的精神文化构成。从器物文化层面来看,高校普遍不在专业场地授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专业素养高,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但基本功不扎实,动作不够规范。从制度文化层面来看,学校及相关部门对武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武术课程改革方面的引领性文件,即便有促进武术发展方面的文件,内容主要也是如何普及武术方面的。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武术授课形式大于内容,没有领悟内在精神。高校武术课程局限于表层的器物文化,武术的传承停留在身法技巧层面。一些武术教师对武学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武术的文化精神,虽然专业技艺高超,但并未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无法站在文化的高度授课教学,而武术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其精髓。

三、高校武术普修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

(一)实现价值共享,凝聚共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武术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增加文化教育内容的比重。二是要加强武术文化精神方面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并选择合适的部分修习。三是要加强思想引领,不断优化教学理念,营造良好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四是要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思路。传承是创新的基石,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倡导创新性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应主动利用武术进奥运的契机,使其面向世界,走向国际。

(二)优化教学模式,立足个体差异

第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成为课程的创造者,而不只是教科书的实施者。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武术。第二,建设教学团队以培养后备人才,开发教学课程以契合学生需求。可以编制普适性强的武术操或开设以器械为主的教学小班,采取“小单元+大单元”的教学模式,既保证武术教学的完整性,又增加多元性。第三,寓教于乐。可以把准备活动徒手操换成改良版的武术小游戏,让学生穿上传统武术服饰修习技术动作,以团队形式参加舞龙舞狮体验,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四,课内外一体化。要将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武术以多种形式走进校园,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完善评价体系,倡导教学反思

首先,高校武术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既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包括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自我修养。教师应尽量从多个方面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而不应局限于技术层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其次,高校武术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单一。武术课不应只是体育课,还是思政课,文化传承应该是武术课程教学的本位。受应试教育因素影响,我国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高校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也是根据这两个方面构建的,这是武术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武术文化并引导学生体会武术文化精神的原因之一。最后,高校武术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推动教育实践的重要动力。武术课程评价者不应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而应呼吁全民参加评价,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武术,广纳民智,以更好地推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应完善高校武术课程评价体系,倡导教学反思,以回归武术本位,

(四)利用媒介传播,引进数字技术

“互联网络可以采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对武术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武术文化以多种形式再现于网络空间,同时可以对已经损坏、遗失的武术器械、典籍进行修复、再现。”[5]武术教学应打破固有思维,优化授课方式,更好地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可以借助多种媒介为教学注入新动力。例如:可以采用VR眼镜教学方式,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方便学生课后观看和复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可以通过直播平台与观众在线即时交流,营造良好的尚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习武的习惯,在习武过程中感受武术的独特魅力。

作者:徐歆媛 单位:韩国国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