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改革

新媒体环境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改革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该何去何从,应做出什么样的改革?本文从教学内容和实践设备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其将来发展方向,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信息内容也要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节目制作;教学设备;竞赛

媒体环境在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制作也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一味强调电视节目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现在的媒介载体已经远远超越了电视的概念。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等各种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视节目也要符合新形势下各种媒介载体受众的需求。作为培养媒介节目制作人员的课程,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在原有基础上要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新媒体传播带来的变化。电视节目制作是一门实践课程,在实践中要把握好理论指导,其表现在课程中就是把握新媒体传播形式和熟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1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现状

一般而言,学生的课程安排通常是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结构,这种“学术型”的课程设计显然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整个专业课程仍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仅被作为理论应用和验证而置于次要地位,尽管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的时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这一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采编、拍摄、制作等环节呈现在视频节目中,也就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采、编、播模式。该课程是许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可以分两个学期进行设计,第一个学期是理论知识和拍摄基础、剪辑基础的讲解与实践;第二个学期则结合实例讲解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几乎是在零基础状态下开始课程学习,在电视节目制作课程学习之前多数学习过大众传播、新闻写作等理论知识,接触视频节目制作实践的机会不多。电视节目制作则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学生需要学会用镜头叙事,用镜头记录新闻,用视频向观众传达信息。学生要学会整个制作流程,而这个制作方法随着新媒体环境改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学习,使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专业学生不仅要会写文稿,还要会操作摄像设备及后期剪辑软件。作为一门成熟的课程,教师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摄像设备和后期剪辑软件通常也早已采购就绪,这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4K级别的拍摄、编辑设备是目前发展的方向,学校在采购设备时如果没有预见新媒体环境下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必然会给教学带来不便。

2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学生就业,在行业前沿有很多节目制作形式需要年轻人去尝试、去开发,教学内容必须与行业接轨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教学内容方面,基础理论和操作基础变化不大,拍摄方法、景别运用以及蒙太奇理论等都是基础知识。在作品分析、节目创作等阶段需要与时俱进融合新媒体的特性做好教学内容改革。融合的新媒体与传统电视节目有非常大的差异,不仅是视音频的记录和剪辑,更多是传播渠道的不同给电视节目形式带来的变化。电视节目传播渠道从单一的电视频道播出发展为网络直播、网络点播、手机视频、IP电视点播、楼宇视频、车载视频等众多形式。手机视频发展特别迅速,已经不依赖电视台的专业工作人员去拍摄、制作、播出视频。将原本复杂的视频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只要有一部可以录制视频的手机就可以完成。不仅制作视频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收看这些视频节目同样也是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有一部连接网络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4G手机的便利性直接导致电视台频道和网络点播的受众大量转移到手机媒体,将来5G网络建成后,网络带宽足以实现网络数据交换低延迟,所有的数据工作和存储都可以通过云端实现。这些看似仅仅是技术上的发展,但它对视频传播效果起决定作用,各种传播媒体的受众群体有很大差异。微电影、微视频、微纪录越来越多的快餐式文化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完点播内容,而电视频道经常需要坐下来静静观看播出的视频,那么对投放于不同媒体平台的视频节目在内容制作上有差异。现在是新旧媒体、全媒体融合的时代,我们的课程教学必须跟得上甚至超越这个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培养出先进的、有用的人才。教学设备同样需要更新换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频制作技术也不断发展,从标清到高清再到逐渐兴起的4K,观众对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内容为主的视频节目制作,技术支持是节目内容有效传播的必要保障。由于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不仅要达到报送电视台节目的标准,更多的是要满足师生创作需求。除摄像机外其他视频拍摄设备也有很多,价格较便宜的微单、单反照相机以及价格较贵的电影摄像机。从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经验来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轻便的照相机或电影摄像机进行创作,大型肩扛式摄像机只是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学习,在创作中不喜欢用这种笨重的设备。

3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实践的教学方法

新媒体融合时代仅靠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课程建设需求,我们采用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上,采用互动式讲评课,除基础部分外课程中尽量减少教的成分,以指导、讲评为主。逐渐从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创作老师进行指导的方式。这样课内与课外充分结合,巩固教学结果。另外,对电视节目制作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创新工作室,每位同学都会参与到真实的电视节目制作中,通过创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新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各学习阶段都要面临的问题,本课程教学改革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参加新媒体环境下行业前沿的专业竞赛,以竞赛为依托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开始之初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逐渐让学生了解往年竞赛的模式和选题,在课堂上模拟竞赛选题进行创作策划,课外进行拍摄和剪辑。课程进行到实践阶段,本年度竞赛主题基本都已经确定,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对期末视频作业进行筛选打分,择优推荐参加到大广赛、学院奖以及省大学生多媒体大赛等专业竞赛,同学们除课程成绩外又多了一份荣誉感。另外一种方式是把优秀的学生作品推荐到电视台播出,或投放到网络平台,视频作品收视率和点击率也是一种评价机制可以激励学习。与时俱进,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跟随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符合行业要求。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制作也可以是视频制作,它的受众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创作者拥有前沿的思想、前沿技术。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教学目的是使专业同学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制作基本要求,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动手能力,增强创作热情、加强学生的从业精神,为他们今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新媒体前沿(2Ol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郭子玉,章美选.“全媒体冲击下高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创新研究”[J].艺术人生,2013(9).

[3]王虹霖.新时期传统电视全媒体战略转型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4).

作者:申云龙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