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一、农村基础教育中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师资紧缺,补充困难

近年来,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专任教师数量的明显不足俨然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凸显问题。

1.高材难进,补充受限。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封闭僵化的农村教师管理导致农村教师终身制盛行,加上现在各地基础教育专任教师的总体数量超出编制太多,新教师难以引进。因此高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农村教育系统成为正式教师而那些观念守旧的教师也不容易驱除出去。

2.骨干外流,老化严重。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生活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保持低等水平等致使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流失严重。农村地区专任教师人人思走,大量流失,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流失致使教师老龄化严重以及教师年龄断层的现象。

(二)素质偏低,提升有限

农村基础教育专任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同比城镇都应要有所提升。专任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也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急需着手的一项改革。

1.学历偏低,素养待升。

很多贫困山区中农村学校的专任教师大都保持着低学历水平,如中师或是高中以下水平,而他们大都是通过成人自考、专升本考试等简单的方式来取得了中专以上的文凭从而获得现有的合格学历但是并不代表着教育质量会随之提升。

2.观念落后,师德失范。

一直以来,我国都强调教师“学厚为师,德高为范”的师德建设,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双重影响下,农村专任教师的观念日渐落后,师德失范的行为也日益暴露出来。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职业操守每况愈下,侮辱体罚学生;消遣时间疏于对课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前备课等。

(三)体制刻板,改革未遂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虽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农村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现行的教师体制还是比较死板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改变。

1.分布不均,编制短缺。

专任教师队伍的区域分布极其不均经济发展迅速的城镇地区专任教师存在严重的超编现象,而在贫困山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总量明显不足,甚至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2.学科失衡,教非所学。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专任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有很多学校副科专任专业教师极少如,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等,有的学校甚至就没有,只能由一些主科的教师兼任。

二、农村基础教育中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大力支持,拓宽师资渠道

1.加大资金投入,吸引人才。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血脉相连的,然而城乡发展的差距也使农村专任教师与城镇专任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发展真正实现一体化,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才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扎根农村,农村基础教育才会有保障。

2.保障福利待遇,留住人才。

国家政府建立健全关于教师工资发放的法律,规定各个县、市应该保证不拖欠教师基本工资务必要不拖时、不缺额地发放到教师手中。除了解决基本工资之外,还应该保障教师在其它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例如解决住房问题,医疗问题,保险问题以及养老问题等。

(二)加强管理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1.加强培训体系管理,调整培训内容。

应多渠道加强教师培训体系的管理,积极调整培训的内容,不能单是学历的提升也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的培养。应在培训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用更加得当的教学方式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来不断深造自己,从而造福学生。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时展。

观念决定行为,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转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教师要谨遵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实现教育改革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趣丰富。

(三)深化人事制度,构建专业发展体系

1.改革人事编制制度,教师劳有所得。

在保证农村教师编制充足前提下,实现城乡教师编制合理分布。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还要迎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教育层次来决定教职工编制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

2.人事合理流动,城乡平衡发展。

应大力推进城市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要以提升农村专任教师能力为目的,以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为目标传帮带农村教师,同时还应保证农村教师有充足时间能够到城市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充分学习教育之魂,学习教学之法,学习教师之德。中国梦实现的希望是教育,教育光大的希冀在教师。建设一支观念超前、素质良好、技能高超、教师队伍,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先驱和基石。只有国家投入资金,政策支持,稳固教师教育之心,进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教育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才能建设成一只超群的农村专任教师队伍,服务于教育改革,改善农村现状。

作者:卢红越 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