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钢琴教学论文

中小学钢琴教学论文

一、中小学钢琴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缺乏情感性和趣味性

钢琴教学实质上是一种个别教学,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综观当前中小学钢琴教学现状,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师生搬硬套,在同一台钢琴上重复着同样的讲解,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方式,未能结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特点,采样不同的方法,个别教学演化成集体教学,从而致使很多学生难以全面学习掌握弹奏钢琴的方法。此外,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钢琴教学的情感性和趣味性。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主要借助演奏来表现某种情感,使听者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和启迪。然而,当前中小学钢琴教学枯燥乏味,动作技巧性反复训练过多,忽视了钢琴曲目的意境、情感表现等方面的掌握,趣味无穷的钢琴学习逐渐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表情达意的演奏成了毫无意义的弹奏,钢琴教学失去了生命活力,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偏重演奏技术,忽视了学生审美教育

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钢琴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使之成为一个有着良好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人。然而,在当前中小学钢琴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技巧和技能的培养,将关注点过多地集中演奏技术上,如弹奏指法是否准确、姿势手型是否正确、音乐音准是否控制、节奏旋律是否把握等方面,缺乏对钢琴演奏作品音乐风格和音乐内涵的深刻领会,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致使学生难以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到钢琴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导致审美教育缺失,审美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发挥,难以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钢琴教学的本质在于它的审美特性,倘若离开了审美教育,离开了对音乐美的欣赏、表现和创造,钢琴便会沦为制造音响的工具,钢琴课也就形同虚设,毫无实际意义。因此,在中小学钢琴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急于求成,违背了教学客观规律

受社会“学琴热”的影响,当前,中小学钢琴教学目的功利性倾向过于明显,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和家长对钢琴考级和钢琴比赛的错误认识。钢琴考级和钢琴比赛的根本目的在于检测学习者的钢琴学习情况和演奏水平,然而,许多教师和家长却将成其理解成了拿证书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样一来,技能训练成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奋斗目标,有的教师为了攀比炫耀,突显自己学生的水平比别人高,会盲目地鼓动学生拔高考级,跳级学习;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快”,不断将自己的孩子送进钢琴应试速成班,淡忘了孩子学琴的初衷。这种为考证而学,为成绩而学的功利化教学,违背了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往往容易揠苗助长,造成学生缺乏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对钢琴学习失去兴趣,以至出现半途而废,放弃钢琴学习的现象,甚至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心理、人格发育的偏离和扭曲,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教学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不盲目跟风,做到循序渐进。

二、提升中小学钢琴教学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灵活教学

在中小学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制定教学方案。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还是通过钢琴学习,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其具体培养目标包括:第一,掌握钢琴基本技术,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简单的乐理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夯实学生钢琴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钢琴的基本技术与基础演奏方法,初步了解钢琴和保养以及维护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培养学生的合奏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钢琴是一种独奏性较强的乐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培养学生的合奏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演奏能力。第三,注意态度情感的表达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将表现音乐、理解音乐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通过学习和演奏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并通过内化和迁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二)讲究练习方法,培养技巧

好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讲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分手练习,确保弹奏质量。分手练习,即双手分开练习,这样往往可以加强两手的相对独立性,保持左右手能力均衡,进而确保弹奏质量。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出现错音、错拍子、错指法的情形,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未能认真进行分手练习,因此,加强分手练习对于钢琴学习是极为必要的。第二,抓好慢速练习,优化弹奏速度。慢速练习,即在弹奏过程中,放慢弹奏速度。俗语云“慢工出细活”,注重慢速练习,往往可以使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改善弹奏质量,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在刚开始弹奏时,速度尽量慢一点,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再适当地提速,最后再以正常速度进行演奏。第三,把握难点练习,做到各个击破。难点练习,即将难点部分抽出来进行单独练习,再一一突破。当然,找出难点部分后,首先要分析该难点存在的原因,如弹奏动作是否协调、手指触键是否准确,手指力度是否掌握、音位跨度是否过大等,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方法,直到难点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三)重视审美教育,以美育人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钢琴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情操,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第一,要挖掘钢琴曲目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钢琴曲目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特性,这些审美特性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心灵得到启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审美特性,激发学生的审美心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刘敦南先生的《山林的春天》,钢琴上下起伏的音流,易使学生联想到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令人赏心悦目,进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第二,要引导组织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中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生爱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如中小学生初级钢琴教材选用的练习曲目,大部分与学生生活有关,有些曲目甚至耳熟能详,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编歌词,或为乐曲配编动作,或根据乐曲内容将其改编故事,这样既能感染和带动学生的音乐表现情绪,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比如,教授《草原上的故事》时,笔者鼓励学生结合乐曲表达的内容,引子、各个乐段以及尾声的不同情绪,发挥想象力自编一个小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四)遵守教学规律,循序渐进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认识和评估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曲目、不同的作品,因材施教。如低年级学生以基础知识和技能练习为主,中年级学生以即兴伴奏学习为主,高年级学生以音乐作品的细致剖析,表演的感染力、欣赏品位的培养为主。其次,教学内容做到由易到难,有条不紊,以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计划与难度,以更好地使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在钢琴教学中,当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多加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作者:熊奕萍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