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高校感恩教育环境构建

新媒体高校感恩教育环境构建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的特点

(一)开放性

新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观点。比如,通过发送短信息、网络微信群聊和博客日志等。与此同时,参与者也不可避免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评价、建议等方面信息的影响。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完成了交流互动,而且拓宽了公众的参与度,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发言的局限性。高校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优势,把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制度设置、感人事迹等对学生进行公开宣传,使大学生成为积极、热情的参与者。此外,在感恩教育主体方面,只依靠学校单方面作出努力的封闭式教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重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教育平台。

(二)平等性

新媒体给公众创造了一个信息平等交汇的空间,每一个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触及敏感话题,沟通交流的双方甚至多方同时可以把年龄、性别、身份、地域和种族等基本情况隐藏,在这样虚拟的情境下,没有传统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相对平等。高校感恩教育是在平等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心理特点更为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在生活细微处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虚拟的社交环境,为大学生感受爱和传播爱积极、热情、团结地走到一起提供了可能。因此,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多样性

新媒体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多样信息资源的广阔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网络门户等众多渠道接触各种文化和思想,并深受影响;同时他们运用网络视频直播、文字同步互动、短信即时群发等传播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利益诉求,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高校感恩教育带来挑战。高校要抢占新媒体阵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高感恩意识,必须适应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开发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注重于服务大众,提高用户体验,这个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采取单向强制性灌输的手段,应该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显性与隐性有机结合的教育方法,使高校感恩教育生动活泼。

(四)及时性

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及时。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经历人为操作的呈递环节,这些环节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具有时效性。而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的不仅是空间,而且还有时间。这种改变有利于人们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都有较多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实效的取得必须重视信息的及时传播和舆论的引导。就信息传递的效率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度,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意义。当校园涌现感恩事迹,学生们会在第一时间参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学校应该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及时引导舆论,把感恩事迹的闪光点迅速传播,形成校园正能量,使感恩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

新媒体热潮强势席卷校园对感恩教育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在校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带来挑战。高校必须把握新媒体形式下感恩教育的新特点,善于借力新媒体优势,通过完善制度、培育校园文化、优化舆论、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四者合作等措施,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高校感恩教育新环境。

(一)制度环境: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感恩体系

新媒体下高校相关制度的建立是高校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是高校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和大学生健全人格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应对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必须建立有章可循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明确思路、原则、方法、机制等,为感恩教育正常运行提供条件。高校感恩教育制度的建立,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文化的传承,从指导思想、工作方法、运行机制到人员构成、资金配备、活动方案等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感恩教育的评估体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快速涌现、传播,网络交流呈现情景虚拟化和参与大众化,感恩教育评估体系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感恩教育是否取得成效,必须通过与之相配套的评估体系来监测,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不断巩固感恩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规范、激发、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社会政治制度是政治心理的重要产生根源,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会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特征。”换言之,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与大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制度的引导,行为和意识会偏离轨道、失范。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体现有赖于感恩教育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催人奋进、鼓舞精神,激发、引导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赋予感恩行为以生命力。另外,制度的运行起到“他律”作用,是感恩教育中“自律”的重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的感恩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感恩主题活动,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而且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在特定时期的集中反映,成为自觉不自觉地支配、引导、熏陶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因素。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借助传播媒介展现前所未有的魅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营造浓郁氛围。校园感恩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是营造感恩氛围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背景之中,自身感恩意识的养成会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紧密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开展主题活动烘托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大学生是一群对未来充满活力、热情和好奇的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活动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表达个体的客观存在;同时在他们的内心也充满悲悯情怀,对人间社会的冷暖极富同情心,容易被爱所感染。这种心理需求与主题活动内容的契合,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体悟感恩,增强责任。比如在网络上开展“我要感谢的人和事”博客征文比赛,帮助大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一些感人小细节,让善的种子生根发芽;比如开展“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的网络视频秀,并在学校网站主页链接精彩片段,同时在校园广告显示屏上轮回播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育、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让爱播撒校园的每个角落;比如设立“感恩日”等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加强人文景观建设渲染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每一座山、一片水、一面墙,甚至每一棵树木、一条道路、一栋教学楼办公楼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它们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气息感染着每一位大学生。这些历史和故事需要讲述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使这些历史和故事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于受感染和深入人心。比如,大学生通过网络或电子校史馆知道了学校教学楼等诸多设施场所的名字的由来,是缘自杰出校友的爱校情怀、社会热心人士的助学善举、学校教师模范的显著功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施恩的荣耀。加强对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就是让学生“浸染”于校园感恩文化,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舆论环境:强化校园媒体舆论功能,发挥榜样的力量

媒体舆论是一面镜子,对行为主体的言论和举止起到即时的引导、监督、评价作用。一方面,正面宣传感恩教育的正能量,弘扬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让感恩教育的意义和施恩报恩行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大学生有崇拜英雄偶像、要求进步的心理特征,高校要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优势的导向作用,使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在校园舆论中闪耀光芒,让感恩事迹在大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榜样的力量会吸引大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进行效仿,进而主动把爱传播出去,把感恩意识传递给别人,形成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负面素材,公开曝光社会中忘恩的不良行为,在舆论的批判和声讨中对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的大学生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通过案例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将承担严重后果或付出巨大代价。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形成感恩光荣、忘恩可耻的舆论氛围,能激发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大学生成为懂得感恩他人、善于奉献社会的高尚的人。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言行激励学生。“榜样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榜样。”教师感恩行为的示范作用不应该在感恩教育中缺位,品行端正、知识渊博、乐善好施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是疏远了彼此的感情,而是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该用真切、温暖的情感去帮助和感化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贴心互动,对于当面难以启齿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散爱的种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同时,高校要通过新媒体等手段积极宣扬典型优秀的感恩事迹,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为感恩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实践环境:加强社会实践,实现感恩内化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状况如何,主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美妙的方法都培养不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恩意识的形成来源于自身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或者是通过学习和效仿他人的行为获得的心理认同。这种体验和认同需要再次置于社会实践平台,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进而转化成为内在品质,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而复始的过程,最终实现感恩意识内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是否经得起社会实践的考验,必须要从虚拟的媒体网络中走向现实社会的田间地头。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只有融入社会实践转化成为感恩行为,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和社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从一个低俗的“自然人”转变成为高尚的“社会人”。高校要为感恩教育搭建实践平台。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接地气”,紧密联系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避免出现封闭、抽象、静止、教条的灌输现象。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社会现实开放式地直接对话,不仅可以检验、坚持、强化乃至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感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比如参与假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爱心进社区公益活动、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效满足大学生知恩报恩施恩的内在心理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环节,把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紧密融合成为一体,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道德人格,使感恩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五)合作环境: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不可能纯粹地由单方面做出努力就能够完成,从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内化、升华为道德品质到个人感恩行为的完全实现,受着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其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都不可或缺。新媒体充当着载体的作用,把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学校仍然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战场,学校的正面教育必须与社会的舆论导向、家庭的氛围熏陶以及个人的要求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合力作用,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一,坚持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重要场所,感恩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正面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扭转大学生对感恩教育存在的误区。第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新媒体时代,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交流,社会舆论的渲染给感恩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就是充分弘扬社会正能量,极力打击忘恩负义等不良行为,规范新媒体舆论空间,大力宣传感恩事迹,使温暖灿烂的阳光照亮大学生心里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第三,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成长环境。父母在子女心中的高大形象不会随日月变幻而黯淡无光。父母的言行举止一直引导、激励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温情、和善就是最好的无声教育,在特定的情境下,由这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孕育一颗向善之心。第四,健全人格的自我要求。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新媒体时代,对个体的自我要求提出更严格的标准。感恩教育实效的获得,不仅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发挥合力作用的结果,更是大学生要求进步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是感恩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环境的有效构建赋予感恩教育活动以充沛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制度体系的坚固保障、校园文化的浓郁熏陶、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实践平台的积极搭建、四位一体的真诚合作等措施,不仅有利于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完善,推动了校园和谐与社会和谐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陈恃中 甘伟忠 单位:广西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