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分析

农村初中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分析

感恩是一种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作为每位学生的人生必修课[1]。初中生正处在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人意识萌生,却尚未成熟,此时开展感恩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对于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和关心,导致孩子们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甚至误解、怨恨父母,因此农村地区更需要开展感恩教育。基于此,文章以农村初中感恩教育为题,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以培养农村中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感恩的理解

国内学者对于感恩的理解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是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也有学者认为:感恩是对自然、社会或他人对于自身恩惠的由衷认可,是对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积极意义的人或事的真诚回报的情感与行为[2]。感恩来自于社会,每一位存在于社会上的人都应当具备感恩意识。只有人人都懂得感恩,社会才能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农村地区初中生感恩意识或行为的调查现状

为研究农村初中感恩教学的现状,笔者走访了陇南市武都区鱼龙初中,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回收215份,回收率100%。调查问卷涉及学生对于感恩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覆盖七至九年级学生,数据真实可靠。调查结果:有14%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56%的学生偶尔对父母的辛劳付出表达过感谢;38%的学生平时是在父母的催促下才帮忙做家务;22%的学生认为“在同学有困难时,别人帮,我才帮”;对于辛勤培育的老师,6%的学生选择了“教育学生是他们的责任,不需要感谢”;65%的学生认为“不知道怎么做就是感恩”。由此可见,我区农村初中生的感恩意识还十分淡薄,感恩教育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三、初中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家长为了生计去外地的大城市务工,“年初外出年尾回”成了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家长的关心与照顾。当他们缺乏关心与照顾,极易走错道路,有的孩子还会怨恨父母,父母的关心是爷爷奶奶替代不了的。2.学校因素。农村地区学校对于感恩教育缺乏重视,应试教育依然是教育的主要方向,教师们在只注重“教书”,却忽略了“育人”。农村地区部分学生本来就缺乏父母的关心与教育,这就需要教师们担负起这个重担,教会学生怎么去感恩,怎么做人,怎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应试教育使他们无瑕顾及这些问题,学生们所面临的,依然是沉甸甸的试卷。3.社会因素。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这就使社会不良风气有了接近他们的机会。涉世之初的孩子们难以分辨善恶,在家长不在身边、教师缺乏关怀的情况下,很容易学坏。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因为在好友的拉扯下第一次进了网吧、酒吧;有的孩子在好奇心驱使和他人的引诱下,点燃了第一支烟……

四、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的基础是知恩,只有知恩,方能图报。教师进行感恩教育时不能只是口头上的灌输,要结合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自己的恩情。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教师们配合演出,演绎父母们在外打工时的艰辛和艰难的工作环境。农村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孩子们父母打工的视频以及母亲生儿、育儿的视频播放出来,让他们了解父母把自己养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2.组织“孝行牌”班级活动,让学生时刻不忘感恩。忠、孝、节、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质上就是对组织、对父母、对社会、对朋友的感恩之情。教师应该在班级组织“孝行牌”活动,让学生们亲自书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一类的标语,并挂在教室里,让学生们整天受到这种拥有浓郁情感的标语的熏陶。或让学生们在“孝行牌”处张贴对自己有恩的人的照片,在照片旁写一句感谢话,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感恩,并践行感恩。3.组织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回报。把感恩美德发扬光大,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感恩实践活动,例如: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碗。或组织学生们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做家务,体会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乐趣。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感恩演讲比赛,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例子进行演讲,将自己内心的知恩之情表达出来。通过上述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报着感恩之心去生活和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当前我区农村地区感恩教育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生甚至不了解感恩是什么,不清楚该如何去感恩。为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实际生活和教学中填补学生爱的缺失。通过组织感恩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成为一个具备感恩品德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宝平.中职学生感恩意识养成的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2]傅启惠,傅永英.农村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4期.

作者:司慧珍 单位:陇南市武都区旧城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