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鉴赏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绘画鉴赏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绘画鉴赏论文

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有效教学浅谈

摘要:绘画是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但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以往教学地位较高的绘画教学逐渐被部分教师忽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重视绘画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进而促进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出绘画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绘画教学模块教学法

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以鉴赏教学为主,学生从鉴赏课中能够了解古今中外较多的优秀美术作品。人类历史发展中存在多元化的文化内容,这些优秀的作品展现出的美感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美术鉴赏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通过鉴赏课程能够爱上美术创作,但部分学生会因缺乏绘画技能而对创作望而却步,甚至逐渐丧失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美术绘画模块的教学模式,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能,进而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模块教学与固有教学的区别

模块教学模式与固有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区别。首先,从教育理念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模块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以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做到学以致用[1]。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的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占据的比例较大,技能教学环节占据的比例较小;而模块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未有明显区分,而是在理论中有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再次,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固有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以教师语言阐述为主;而模块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以学生参与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同时提升能力,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在学习时也通过边聆听边动手实践的过程掌握知识点及其应用方法。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逐渐缺失的原因

目前,部分高中在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绘画教学,分析其原因,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将绘画教学理解成针对小学生或初中生开展的教学内容,部分高中生也认为不需要学习绘画知识,认为绘画教学意义不大。二是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长期缺乏正确的绘画训练,绘画水平不高,难以创作出成型的艺术作品;并且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一周一次的美术课程难以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绘画技能。三是部分高中生认为自身的绘画水平有限,对绘画学习不感兴趣,不愿作画。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绘画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逐渐缺失[2]。

阅读全文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教学中。美术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打造全新、立体的教学场景,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探析了其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提出了应对教学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美术;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应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中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存在内容抽象、思维性较强等特点,对此,美术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促使美术知识形象化,但其教学效果一般。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感知、模拟环境和传感设备等虚拟仿真世界,使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人机交互,这引起了美术教育领域的关注。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虚拟教学,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营造真实、立体的美术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概述

1.虚拟现实技术含义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创建与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集合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构造模拟环境,三维立体动态视图,通过视觉、触觉等感知的模拟,使人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思想最早出现在1963年之前,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得到进一步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推广,并被应用于医学、教育、航空、科研以及工程建筑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迅速发展。

2.中学美术实施虚拟教学意义

阅读全文

高中美术教学探析(9篇)

第一篇:高中美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本身属于艺术文化的类别,它是人们展现个人文化、思想的方式之一,也可以说是体现绘画者个性的方式。在高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会学习到国内外不同时期的美术知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则蕴含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的文化变迁,作者在表达的同时,又赋予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想要真正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高中美术知识,情感教育是现代高中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学生在高中时期,虽然心智上已经开始快速的成长,但大部分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仍然过于表面,特别是在美术相关的技巧上,只懂得基本的运用,在运用美术技巧和知识的同时,加入自己的风格方面仍有所不足。而情感教育的方式,则是老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热爱和学习欲望,并以自己独有的个性去理解、思考高中美术知识,最后转化为拥有独特情感的美术思想和美术作品。但目前,很多高中美术教学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中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以及以往接受教育的情况,对于美术领域的知识是比较匮乏的。同时美术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文化,而现代学生在历史文化方面相对了解的不足够全面和深入,并且美术的内容相比现代流行的漫画来说并不是十分有趣的,多数学生更喜欢像漫画那样轻松、夸张、搞笑的图画。并且部分老师在美术教学中,把相关内容讲解成高深的理论和概念,就造成高中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而有兴趣的学生又因此失去了情感上与美术的交流。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和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而学校的很多老师也一直灌输给学生美术只是打发时间的闲余爱好的想法,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课业。主学科就好比是行驶中的火车,前方任何事物都要为其让路。高中学生因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就会把美术当作一种可有可无、无所谓的学科,会把美术当成只是用水墨、颜料等在各种媒介上随便画一会儿的东西,这是随便的心态,直接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即使有的学生自己本身对美术很感兴趣,但因为家长和老师的不鼓励,甚至是阻挠学生向美术领域深入发展,从而令学生慢慢疏远美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会被慢慢的磨平,从而令多数学生的思想变得统一化。

二、高中美术课堂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生活与美术的融合

有的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与美术相关的都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艺术行为,自己是达不到那种高层次的境界中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任何形式的美术行为,其实最初都是以生活为基础,学生的个性也是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所以情感教学的第一步,应是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比如:美术老师在让学生进行绘画的时候,其内容不一定完全是要山水、植物和人物等常规事物,因为现代高中学生对山水的了解和情感上的认知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把与学生情感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设定为绘画内容,如:“生活的一角”,这“一角”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如:学校的一角、家里的角落、学生的卧室,或更小一些的范围,学生的写字桌、床铺等。而表现的方式,可以分为“真实”和“想象”。想象也就是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的情感需求来画出自己梦想中的桌子、床、房间或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加大绘画过程的自由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性情感。而真实,则可以以超现实的形式来表达,如:大小颠倒。即:绘画内容常规物体大小进行转化。

阅读全文

艺术学和艺术史

 

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些知识领域对它进行研究。但是,专门研究艺术的科学———艺术学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产生。而艺术学在我国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则是近几年的事。90年代中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中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与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电影电视学、艺术设计学等并列)。在此前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继建立了艺术学系。由于学科初创,我国的艺术学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怎样从事自己的研究?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艺术研究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保持纯正的品位,并从自发走向自觉。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依然困扰着艺术学研究者、或者在实际操作上令人含混不清的这些问题,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由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美学家、现年94岁高龄的马采先生作了确切而明晰的回答。我国最早关注艺术学独立运动的学者是宗白华。1925年他从德国留学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旋即更名为中央大学),1926~1928年他作过艺术学系列讲座,并写有两份相当完备的艺术学讲稿。不过,这些讲稿在他生前未能发表,90年代才收进《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马采于40年代初期写了6篇艺术学散论,其中带有纲领性的第1篇于1941年发表于《新建设》第2卷第9期。这6篇论文都收入马采的《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6篇论文迄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们表明马采不愧为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先驱者。   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过程直接制约着它在相关学科中的定位、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及艺术学的产生,人们都会提到德国学者德苏瓦尔于1906年出版的名著《美学与一般艺术学》。这本著作中译本收入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译本和它所依据的英译本都很不妥当地把书名译成《美学与艺术理论》。殊不知对于德苏瓦尔来说,“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不仅是一个书名,而且是他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他开展了艺术学对美学的独立运动。在他的这部著作出版的同一年,他创办了与他的著作同名的刊物《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该刊现更名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年刊》。作为国际上权威的美学刊物,它反映了德国20世纪美学发展的历程。1913年,他又在柏林主持召开了题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的第一届国际美学会议。翌年,出版了《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会议报告》。德苏瓦尔认为,传统美学研究两组问题:审美价值和艺术活动。由于这两者的区别,现有必要把艺术活动单独归入艺术学的门下。尽管对德苏瓦尔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尽管美学仍然继续研究艺术活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艺术学是作为美学的一部分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而最初主张艺术学独立并从事艺术学研究的,正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批美学家。马采艺术学散论之一的标题《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就表明他洞察国际上这股学术潮流的发展,并极力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过去以为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一切美的对象,并不限于艺术,即凡是能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的自然物以至人类的行为,无一不在研究之列。”“因此,就是美学者自己,也不得不提出限制研究对象范围的要求,主张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应该获得独立。”(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第1页。下文凡引述该书的,只注页码)。在这方面,马采的观点和宗白华的观点相吻合。宗白华在20年到:“艺术学本为美学之一,不过,其方法和内容,美学有时不能代表之,故近年乃有艺术学独立之运动,代表之者为德之MaxDessoir(马克斯•德苏瓦尔———引者注),著有专书,名Aesthetikandallgemeinekunstinseeschaft(《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引者注),颇为著名。”(《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511页)。   一门学科只有确定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它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才不会被其他学科所代替。顾名思义,艺术学就是研究艺术的科学。那么,凡是对艺术的研究,是不是都可以称作为艺术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理解德苏瓦尔的一般艺术学的概念。   一般艺术学是相对于特殊艺术学而言的。“特殊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个别的本质、创作、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第8页)。它们是音乐学、戏剧学、诗学、美术学等,其中有些已具悠久的历史。关于一般艺术学的对象,马采作了一个相当精到的说明:“一般艺术学就是研究那些关于艺术一般的本质、创作、鉴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创作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决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等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作理论的考察”(第9页)。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学就是这里的一般艺术学。显然,远非对艺术的一切研究都可以称作艺术学,只有对整个艺术现象的综合研究才配的上艺术学这个名称。马采具体研究了艺术、艺术家、艺术活动(创作与观照)、艺术美的类型、艺术源流(发生与发展)等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他提出“创作与鉴赏正是艺术理论不可分割的两面。没有不被创作的艺术,也没有不被鉴赏的艺术。鉴赏便是创作,创作便是鉴赏”的见解(第695页),曾得到冯友兰、贺麟、金岳霖等人的赞赏。   艺术学和美学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除艺术学外,美学对艺术最为关注。美学和艺术学都研究艺术,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不同。马采缓引了格罗塞在《艺术学研究》中的有关论述:“艺术学为了最后认识艺术的特质,必须采取和旧的艺术哲学完全不同的方法。”“艺术的真正科学的认识,只是从对艺术的实际感情产生出来。因此不论是创作者或鉴赏者,只有能够认识艺术的人,才能真正感受艺术”(第17页)。艺术学研究既要反对“集满堆庞杂的资料”,又要反对“设计其冒险的空中楼阁”(第7页)。马采强调指出“还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这在当时是美学,同时也是艺术学———之所以能永葆其不朽的青春,而布瓦洛之所以不堪莱辛之一击,就是因为前者是以艺术的事实为基础的归纳的理论,而后者却只不过是演绎的空中楼阁而已”(第18页)。这些使我们想起德苏瓦尔的观点,他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中既不满意哲学美学“自上而下的”方法,又不满意心理学美学“自下而上的”方法。他主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所谓“自外向内的美学”,“即以相同的分量去艺术地感觉和科学地思考”(德苏瓦尔《美学与艺术理论》第6页),从分析具体艺术出发,走向艺术哲学的高度。例如,被日本竹内敏雄主编的《美学事典》称为“艺术学之祖”的德国艺术学家费德勒在分析同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式理论。他把自己的理论看作为一种实践美学,他的理论首先面向艺术家,对20世纪初期西方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产生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美学研究各种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的普通规律,艺术学研究作为审美价值的艺术价值的特殊规律。这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美学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艺术,其研究带有哲学意味,美学研究比较思辨、抽象。#p#分页标题#e#   而艺术学研究艺术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涉及美学范围,具有不自觉的美学性质,艺术学研究比较实证、具体,它比美学更加关注艺术实践。马采为艺术学作了准确的定位:艺术学是“联系美学和其他特殊艺术学的一门科学”(第2页),“艺术学到了艺术哲学,便最后进入到本来的美学的领域了。艺术哲学在艺术学中是最接近美学的,即受美学影响最深的科学”(第18页)。   半个多世纪以前,马采就对艺术学的独立坚信不移:“目下正在发展过程中的这门新兴科学,难免不受一些眼光短浅、思想保守的人的非议和反对。但只就方法论方面说,这门科学独立的必要性却是毫无疑义的。”(第1页)在大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兄弟院校已经建立了艺术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的逼人形势下,在艺术学研究中曾着先鞭的中山大学是否有新的举措和动作,我们且拭目以待。

阅读全文

高职艺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国家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素养,在各国的交流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汲取到的精神源泉,是艺术家获取创作思路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汇入世界艺术海洋的重要推动力。高职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我国传统艺术文化极其丰富,拥有多种艺术形式,在高职艺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审美水平。美术教学是高职艺术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应结合传统文化开展美术教学,提升美术教学的综合水平。该文分析了在高职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结合传统文化开展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艺术教育;创新思路;分析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现代美术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现代技术,提高了高职美术教学的效率。但是,现代美术教学不应只包含现代技术,更应渗透传统文化,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拓展美术教育的形式。传统文化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代文明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因此,在现代美术中融合传统美术是极其必要的。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学习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弱,利用传统文化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艺术教育中,完善高职艺术教育体系。

一、高职艺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重要灵感

创作者需要拥有灵感,才能创作出体现自己思想的作品。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多种内容,如社会发展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意蕴、生活哲理、唐诗宋词、写意山水画等,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统美术的艺术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雕塑、园林建筑、中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沉淀,体现了我国数千年来的人文精神,对美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美术创作者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获取创作源泉,产生创作灵感,促进艺术创作的创新。

2.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阅读全文

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美术设计探究

摘要:数字绘画艺术是在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的进步。数字绘画艺术的出现对传统美术的观察方式、设计表现方式等都产生了影响,传统美术的观察方式和设计表现方式也给数字绘画艺术提供了帮助,在数字绘画艺术中随处可见传统美术设计的影子。该文主要从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的关系出发,对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的融合和冲突进行分析。我们必须明白数字绘画艺术主要是为传统的美术设计提供手段和表现形式,传统美术依然占据本体地位。

关键词:数字绘画艺术;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融合;冲突

社会始终处于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也不例外。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艺术始终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吸收各个民族、各种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进行融合发展;其次是艺术受到其他因素发展的影响,如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要求以及科技的创新等。数字绘画艺术的出现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今,数字绘画艺术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大,对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传统美术设计与数字绘画艺术设计的特点对比

其一,传统美术设计是从美术绘画技能开始学习,如素描、色彩、速写等课程的学习,训练绘画构图、造型、技法等能力;同时,结合美术理论,如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最后,利用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完成对现实事物的艺术加工。以上的过程就是传统美术设计,由此可见,其重点在于培养美术绘画基础能力和艺术修养。数字绘画虽然可以利用软件功能弥补美术绘画基础能力的不足,但是艺术修养仍然需要慢慢养成。其二,数字绘画艺术形式主要指利用手绘板通过绘画软件进行绘画,绘画软件主要包括Photoshop、Painter、Flash等软件。数字绘画软件提供了强大的设计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艺术设计,设计的数字化相对于传统纸质设计明显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支持多种设计软件的相互导入或输出,能直接生成预览效果。其三,在便捷性方面,数字绘画艺术作品的数字符号可变化,绘画软件提供了强大的编辑功能,如图层工具、笔刷工具、调色工具等,还有大量的特效效果,如滤镜特效工具。这些都极大方便了艺术家的创作,省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创作效率明显提高,设计师可以把大量时间放在创意构思上,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此外,数字文件易保存,可以保存成多种格式;易传播,信息时代提供了便捷的传播途径,网络为数字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总的来说,数字绘画艺术具有易操作、易修改、易复制、易传播的优势。

二、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关系的解读

数字绘画艺术的兴起与计算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科技是数字绘画艺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数字绘画艺术能否超越传统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而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传统美术设计的因素和形式在数字绘画艺术中有没有用武之地?从这个方面思考,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美术设计表现方式之间是存在冲突的。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数字绘画艺术的兴起为传统美术设计注入了活力,两者在不断融合中发展。从本质上讲,数字绘画艺术是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美术设计的,只是在创作效率、艺术普及、互动和交互性上拥有较大优势。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美术设计的因素和观念。

阅读全文

文化产业视角下古代书画市场发展

摘要: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构成的。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的载体。宋代是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形成期,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宋代书画作品作为商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在宋代书画作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产业的萌芽。书画市场中的专业的书画经纪人的出现和作伪现象影响着宋代书画市场的发展,也影响着后世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宋代;书画市场

文化产业并不是西方特有的,也不是新兴的词汇,而是在艺术品的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文化产业是由文化产品的生产来定义的[1]。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是文化产业的基本构成。在书画作品刚刚成为商品不久,宋代的书画市场便建立起来。宋代是中国书画市场形成的摇篮时期,是后世书画市场形成的奠基。宋代在艺术经济上的成就在中国艺术经济史中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这一时期书画市场的产生、交易和消费对于宋代文化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开端。

一、宋代书画市场发展的背景

从汉代出现了拥画和佣书现象时,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开始萌芽。那时人们只欣赏作品中的艺术技巧,注重实用性。魏晋时期,人们开始欣赏书法作品的内容与技艺,形成了法书市场。直至唐代,繁荣鼎盛的艺术文化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支持,艺术作品具有了交换价值,这一切的条件使得宋代书画市场初步建立顺理成章。在宋代皇室三百多年的时间,中央高度集权,制定了许多利民政策,发展农业经济和商业,人民生活富裕,总体政局稳定。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家战略,国家重视文化艺术教育。宋代最高统治者热爱收藏书画,其中宋徽宗尤爱绘画,在全国掀起了欣赏绘画的浪潮并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取消“鱼袋”制度,使书画院的画师与普通文官地位平等,画家社会地位上升。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悠闲,有了以书画作为娱乐消遣的需要。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宋代城市数量增加,出现开封、成都、洛阳等大城市(如图1),城市经济是社会文化氛围塑造和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条件。宋代社会人口比例变化,有文化素养、有经济能力的市民阶层崛起,市民阶层成为了宋代文化消费的主体力量。宋代的城市结构变化,打破了唐代时建立的坊市制度,扩大了市场的范围,延长了贸易活动的时间。唐代的文化和艺术发展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高峰。宋代在继承唐代艺术的基础之上又开创了新的风格。宋徽宗建立的翰林图画院,形成了著名的院体,即以工笔花鸟画为主的绘画风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成就。宋代的皇室贵族、文人阶层、商人、地主阶层都以欣赏、收藏字画为爱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市民阶层喜爱表现民间生活的风俗画和年画。全社会崇尚艺术、热爱书画的社会氛围为宋代书画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宋代书画作品市场发展状况

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社会文化系统。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的载体。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先了解文化市场的发展情况。宋代书画作品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人组成:宫廷画师,文人士大夫和民间画工、画匠。宫廷画师的画作受到统治者的喜好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作画的物质材料皆为上等,绘画内容多为工笔重彩花鸟画,这种画作风格被称为院体画。宋代的绘画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注重对物体形态细节的刻画。宫廷画师以满足宫廷的需要为主要作画目的,几乎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在市场中也看不到宫廷画师的画作。除了宫廷画师作画外,皇室还大量搜购民间书画作品。《宋史论集》中记载宋徽宗赵佶“及即大位,于是酷意访求天下书法、图画……贻至末年,上方所藏率举千计”,宋高宗“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说明了宋代皇室的书画消费水平高。文人士大夫阶层创作的画作被称为文人画。由于宋代“重文轻武”的思想,文人士大夫很受国家的重视,俸禄也逐年增加,因此文人作画不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相反,文人阶层以将书画作品作为商品换取经济利益为耻。米芾说的“书画不可论价,世人难以货取”[2]表示了文人书画家对于书画作品商品化的否定。文人画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人的名气和文人生活的闲雅逸趣,它需要文人的文化素养、诗文功底,这些是普通的画师和职业画家所不能达到的。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倪云林在《题画墨竹》写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也充分说明了文人作画的高傲心境。在宋代书画市场中,富裕家庭和读书人家渴求得到文人的画作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但文人们并不以绘画为业,所以文人画交易非常少。宋代文人画交易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书画市场中的文化产业。(一)文人画可以用于交换,但没有在这一时期成为商品。(二)文人画在宋代没有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但宋代的文人喜爱参加文会、雅集结社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上,文人们品鉴书画、相互交换画作的书画交易被称为隐形交易[3]。这种文会和结社的出现,正是今日艺术品二级市场的雏形。民间画工、画匠以拥画和售卖作品为生计。拥画主要提供的是文化服务,即受人雇佣,为人作画。售卖书画作品即提供的文化产品。民间市民阶层和小农阶层喜爱风俗画,即描绘民间世俗生活和风土人情景象的画作。以“村田乐”为题材的画作人物形态各异,描绘细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民间劳作的场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展现了宋代民间市场中繁华景象的风俗长卷(如图2)。风俗画多为民间群众和店家购买悬挂在家中和店铺中,迎合了中下阶层民众的需求。同样在民间市场畅销的还有年画,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4]《画继》中记载了画工制作:京师人刘宗道所作“《照盆孩儿》,以手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市,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5]。如此畅销的年画也反映了宋代书画市场的繁荣景象。此外,宋代的海外进出口贸易十分发达。在宋与辽、夏、金交界地带设有榷场,进行商品的买卖。中国的绘画作品、瓷器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品大量的出口,彰显了宋代文化的实力。

阅读全文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高师美术学专业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美术素养显著提升。高师美术学专业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不断创新专业课程设置,加快教学模式改革,从而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该文分析当前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思路,加快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以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方面的人才。

关键词: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培养

高师美术学专业需要创新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专业的教学人才,这样才能满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于教师的要求。当前,我国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改革的研究,在创新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性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使其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美术教育。

一、高师美术学专业与美院绘画专业存在的不同之处

1.人才培养方向存在差异性

高师美术学专业和美院绘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存在明显不同,美院绘画专业主要培养专业性的艺术人才,而高师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社会培养美术教育方面的人才。因此,高师美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需要与美院绘画专业区分开,突出师范性,加强对美术师范生教师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高师美术学专业需要秉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美术教师的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体现创新性,整体把握本专业的教学课程。

2.造型观念上存在差异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