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培训范例

绘画教学培训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1

关键词:美术教育;想象力;好奇心;记忆力

现今“美术”教育无处不在,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育和生活中。而绘画是美术培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方式,它是指运用点、线、面以及结合色彩等元素,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孩子都喜欢彩色的世界,绘画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开始他们“创作”的首选。不仅因为绘画经济实惠方便,更是因为孩子通过绘画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美术教育不仅培养孩子想象力,引发孩子好奇心,带动孩子动手能力,加强孩子图文思维记忆力,提高孩子的求知欲。美术教育也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展与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美术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社会、文学与艺术的修养,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操得到提高。现今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美术培训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美术培训如何在培养孩子想象力、引发孩子好奇心、提高孩子求知欲方面,实施因人而异,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的意义

1.绘画对想象力的培养

(1)想象力的培养

绘画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同年龄期,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儿童的想象力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很强大,身边的实物、动物、人、景物等,他们都可以通过想象力达到创作出一种新的样子,比如各种形状的苹果、蓝色的马、红色的天空等等……

(2)绘画作品的评定

绘画作品没有好坏、错与对的标准答案。我们不能用唯物观去理学生的作品,因为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在对事物有了基本的认识上加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看似不和谐的景和物,通知他们的想象力又毫不违和的组成了一个全新的景或物,这就是绘画对想象力的塑造和阐述。

2.绘画培养好奇心,并伴随着求知欲

绘画的题材会有很多种,范围也很广,主要从节日、庆典、歌颂、传统,民俗等等,都能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和表达。绘画题材的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是由新奇实物刺激所引起的一一列的探索心理与行为活动。学生有了好奇心对世界的感知力也会和同龄人有很大的区别,好奇心往往都伴随着求知欲,想要画出没画过的东西,就存在第一次的绘画诉求,当绘画完成后,孩子的成就感也就随之而生。美术教育中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绘画题材要新颖

美术培训教育中的课堂绘画课题要符合各年龄段孩子特点,绘画授课时结合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史记故事、名人事迹等等,在这些故事和绘画结合表现中,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无形中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

(2)绘画中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对他感兴趣的提出他的疑问,有着非常强烈的探索精神,还会像老师追根究底。因此,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需要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答案,即使这在绘画表现中可能没有唯一的答案。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应该合理引导,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从而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学习过程中有这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下去。所以,美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不管质量如何,一定要有耐心和热情,并加以正确指导。如果教师持有不耐烦、应付和斥责的态度,都将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还会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进而打击他们的创造精神,后果是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绘画增强记忆力

图案记忆法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图案记忆法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抓住实物特点,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很容易引起孩子兴趣,也能更清晰的了解到事物的实质,绘画的本身就是记忆和回忆的过程,是把印象具象化。

二、美术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美术教育固定化

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美术培训机构的美术教育还不健全存在在一定的问题。现今美术教学没有做到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需要出发,没有按照孩子年龄特征教育规律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来设计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现在的美术教学仍然是老三步走:美术入门、美术技巧、临摹训练。在美术入门的授课中,往往构图固定化,使得学生绘画学习中思维定式化了,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作思维的发展。在练习的过程中只要进行模仿教师绘画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绘画思维的拓展,导致在未来的更专业的绘画技能学习中,学生的绘画认知有了限制,也就很难有创造性的发挥。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临摹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创作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固定化的问题,应当创造不同教育的方法。如同一主题可罗列不同创作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欣赏到自我认识到糅合资源熔炉再创成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了。

2.绘画作品评价方法片面

国内美术作品评价也比较片面,美术教师在授课时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对学生的绘画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技能和技法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体现,还应重视绘画作品中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体现,要综合去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此外,在评价形式上也应该进行改革,将教师评价、学生互价和自我评价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而再一步反思、提升自己的绘画创作能力,甚至为学生将来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学生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有创造性的想法。作为教师首先应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给予表扬鼓励,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绘画过程中的问题,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学体裁的选择,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美术教学是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从幼儿教育到初级教育甚至到大学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美术,这样全面发展,一项不要落下提高了综合素质。美术兴趣的培养过程能养成有耐心、会观察、会反复对比研究的头脑。

参考文献:

[l]李范.论美育[M]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2][美]帕森斯•布洛克著,李中泽译.美学与艺术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美]科汉.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2

研究和分析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对提高少儿美术培训效果,提高少儿学习美术绘画的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对少儿美术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促进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和形成,陶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学生人格成熟的进度。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特别强调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并且影响了英国心理学家里德,里德于1927年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在这个文献中,里德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为少儿绘画心理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个阶段主要是小学低年段的儿童,他们刚刚由幼儿园升上来,其心理特征仍然属于幼儿阶段,教学活动仍然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实施教育和教学,并逐渐转为以学校正规教育为主的小学生活。少儿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的自由作画,与小学阶段按教材教学的教学计划不一致,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把如何转变儿童的绘画心理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都要以引导学生成为一名有规划有计划学习美术的少儿。

所以此时选择的教材应该是符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不仅仅是教材要依照这一心理特征编排,而且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包括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应该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这一阶段的少儿教学,更应该以这种方法进行,多鼓励、多赞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为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少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这从他们的绘画能力上可以看出。少儿绘画的中级阶段可以作为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过渡期少儿的绘画心理是不稳定的,呈现波动性。他们的心理成熟了,绘画水平也成熟了,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基本上能看出其中的不足。然而仅仅是发现而已,他们往往不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所致。对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应有的能力和水准。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作画的兴趣下降,泯灭他们心里的作画热情。

所以这个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由直观向抽象发展,处在两种思维模式交替阶段。是延续学生美术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特别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便保持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如果教师过度指责,缺乏鼓励和表扬,那么很容易使大批学生失去绘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学形式和方法上,都应做到适当的转变,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3

一、对于高师绘画专业基础素描训练来说,观察方式的训练是首要解决的课题。

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观看”与“观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于人生理功能对物象的扫描,后者则是带有判断性和目的性的审视。因此,观察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过程。对于艺术表现来说,观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感受自然物象外在形态的美感,二是分析自然物象外在形态的审美本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观察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观察结果。对于高师绘画专业学生来说,虽然在入校之前接受过美术培训,对绘画专业所侧重的观察方式有一定的认识,高师绘画专业中有关艺术观察方式的学习已经不需要再从零开始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观察方式问题仍然是限制同学们进入艺术观察和高级阶段艺术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考前的美术应试培训中,对观察方式和习惯的培养较为薄弱,有很多考前美术培训机构急功近利,只是在不断重复训练学生背诵默写对象的能力,观察方式和习惯的培养是绘画专业学习中看似耗时耗力但却是最基础的部分,但培训机构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过多教学资源和精力,这就致使了很多高师绘画专业学生到了高校仍然缺乏必要的艺术观察方式的训练。因此,怎样将低年级高师绘画专业学生被动的、自然的观察方式转变为艺术的观察方式仍然是摆在基础部素描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在素描课程教学中,将低年级学生艺术观察方式的培养归结为几点,并利用较短的时间(时间跨度大概为一个学年)集中解决以下关于艺术观察的几个层面问题。

其一,整体观察方式问题。高师绘画专业低年级素描教学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整体表现意识。即通过运用简单工具和黑白灰手段的素描方式训练,使学生在整体观察的前提下对造型语言和规律形成深刻的认识,对对象的结构和画面构成因素有敏锐的分析和表现能力,从而达到对学生整体造型意识和画面构成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整体观察是整体表现的前提,这种观察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在实际的授课中,由于学生惯有的观察事物习惯根深蒂固,整体观察方式问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高师素描观察训练中尝试采用了多种措施来试图解决。譬如,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分钟左右)画出对象的整体形象感觉,或者在限定时间内去观察对象,然后凭记忆来默写出对象的整体形象感受。目的在于通过预设一定的条件,使学生的视觉反应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来不及观察细节,而去捕捉对象的整体形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多数高师绘画专业同学都能摆脱自然的局部观察对象方式,而进入整体的艺术观察对象方式。

其二,立体观察方式问题。尽管素描表达的对象处在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之中,但我们的学生在素描写生中往往缺乏空间意识——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表现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际的授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对对象二维的长与宽两个维度把握较为容易,而对三维纵深的空间深度理解和认识存在困难。因此,我们在基础素描训练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空间中去认识和研究对象的造型和结构规律,通过对物象在空间中正形和负形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空间形体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主动用“体”的意识来理解形,不被表面复杂而琐碎的边缘线所干扰,有意识地加强纵深感的理解和表达。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时常强调画面中对象的纵深度表达宁可过一点,不可不足,使学生学会立体地、带有空间表达意图地观察和表现对象。

其三,从自然观察方式到艺术观察方式的转换。高师绘画专业的基础素描训练主要以写生为主,从高师美术专业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基础素描写生虽然是一个认识对象的过程,但素描写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照相式反映,而是一种掺杂了绘画者情感和审美取向、从客观物象到主观物象有意识的转换和拔高。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单纯意义上对物象的照抄描摹就失去了素描写生的意义。因此,在训练课程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鉴赏美术史上著名的绘画作品,以大师作品去感染学生。同时,我们会引导学生将自然物象和艺术家的写生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就会明显地发现原来自然的图像远没有大师笔下的形象生动感人。这一教学过程水到渠成地说明了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的转换问题,即“艺术转换来源于艺术家自觉自然的艺术提炼,是客观之物到艺术之物的升华”这一命题,并在教学训练中,要求学生在观察阶段就注意提炼自我感受,既不刻意带着他人的眼镜去观察,也不是无动于衷、机械地跟着对象做浮光掠影式的观察,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时间观察方法的训练,就会在实践中促成自己由自然观察方式到艺术观察方式的逐渐转变。

二、在学生通过以上训练具备一定的艺术观察能力之后,高师绘画专业素描训练教学重点就应转向艺术表现阶段的训练。

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从高师素描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来说,这也是从低年级学生基础素描训练向高年级素描拔高的重要过程。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不仅在于对基本造型规律和造型能力的认知提升,更应该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对自我审美意识的发现和思考。关于高师绘画专业素描训练中的艺术表现问题,同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基础素描训练中的艺术表现意识。“素描从来反对自然客观的照相式的描摹,每个历史时期的大师追求艺术表现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绝对否定被动地描摹表面现象”[2]。因此,高师绘画专业素描造型训练应侧重对形象的理解,不拘泥于对客观形的描摹和抄袭,而是立足于将客观物象的造型作自觉、自然的艺术提炼,将画面客观造型形象升华为造型艺术语言表现的高度。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们在高师绘画专业基础素描训练中创设了诸多课题,包括如何在客观造型的基础上兼顾画面形与形间的对比,画面正形与负形之间的经营,如何在客观对象表达上体现出概括形、归纳形的意识,素描画面的黑白灰节奏与画面情绪的表达等课题。在低年级学生素描能力具备一定的写实基础之后,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写生对象的艺术性表达,不再强调对画面对象物理性的认识,而是追求怎么把对象画得恰如其分,即追求符合画面的“美”,杜绝画面形象塑造上的谨小慎微、拖泥带水,而是追求画面形象表达一气呵成的连贯性感觉和“写”的感觉,造成一种笔不到意到的审美意趣。

其二,避免素描训练中的唯形式主义。在素描训练的高年级阶段大力倡导学生自由表达审美意识的同时,应警惕学生素描表现上的唯形式主义倾向,即与自然物象割裂,为形式而形式,为构成而构成的表达倾向。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应该首先端正学生的认识,在日常素描训练中反复强调艺术形式的表达应该是以对象为基础的审美表达,脱离形象支撑的形式表达是空洞和乏味的,也缺乏生命力的,形式最终应是服务于题材和思想,如果为形式而形式,那艺术就会变成一种表演技艺的空壳子,而丧失其感情的蕴藉、思想的承载和对美好的追求的意义。在当今时代下,美术界各种艺术样式如万花筒般地变换,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日益翻新,令人目不暇接,传统基础造型训练往往被视为守旧或泥古不化,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在纷纭复杂和所谓的“当代观念”中坚守造型艺术的底线。由于高师绘画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对未来社会艺术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更应在学生的学习阶段,以正确的艺术理念来引导、教育学生,不可在美术教育的观念上随波逐流,更不可将学生当作试验品,去向学生灌输一些一时的、未经时间检验的当代艺术观念和时髦流行的技法,而是应该遵循美术教育界的前辈们所确立的正统教育观念和训练方法——素描训练中以形象为基础,从素描表现的主题、情感和审美理念出发,使素描中的艺术形式感表现与形象表达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三,整体与局部表现的限制性与自由性。高师绘画专业的学生在素描训练中,往往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形象塑造和画面语言表达上追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表现在画面上则是将素描层次、结构、细节无限制地深入。同时,在画面语言选择上思路不清晰,各种表现语言不加节制的混乱使用。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绘画语言表达上限制性和自由性的道理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种艺术表现语言,其容纳的表现元素都是有限的,画面中某些绘画元素本身存在着抵消和矛盾。譬如,线造型和明暗造型之间的矛盾,平面造型与立体造型的矛盾,变形夸张与客观造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立足于对物象的整体表达上,即任何局部的自由还是应该建立在整体的限制之内。而从艺术表达方法论的角度上,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即没有整体的限制,局部的自由就没有意义,游离于整体之外的局部表达不具有说服力。因此,在画面细节深入上,要求学生做到刻画既要深入、有说服力,还要有所节制,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笔不到意到。在高师绘画专业高年级阶段,更要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上的限制与自由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局部的次要元素节制了,最想表达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来。“‘素描’本身是一种需要‘拔取’与‘提炼’的艺术形式”[3],要求学生在素描的表现中做到“熟视无睹”,在画面中只提取自己所需,使学生明白艺术表达中“舍”和“得”的道理,他们的学习才可能进入艺术表现的高级阶段。

参考文献

[1]唐勇力.中国画基础素描教学研究——线描、线性素描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2010(1):94-101.

[2]许国庆.现代素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1).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4

幼儿绘画潜能只有在得到正确引导和激发的作用下才能真正将生活中的美体现到绘画作品当中。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各种独具特色的美术培训班也成为了家长的选择之一。然而,从美术教育培训班的开展现状来看,无论是美术教学内容设计还是课程安排都遵循着相似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就势必会导致幼儿的美术作品千篇一律,照猫画虎,幼儿在美术课程学习仅仅是依附着教师,教师教什么幼儿就跟在后面画什么,如此复制出来的美术作品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绘画效果都大相径庭,幼儿的作品大致雷同,毫无创新可言。长此以往,幼儿的绘画思维被严重限制,同时枯燥乏味的绘画过程还严重影响到幼儿的绘画心态,甚至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美术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应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却使得幼儿成为了美术教育的附属品,这样的美术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兴趣与教学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同步实施,基于兴趣培养目的的幼儿美术教学才是具备生命活力的幼儿教育课程。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

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极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让美术教育成为幼儿表达内心所想和倾诉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快乐教学作为幼儿美术教育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幼儿绘画兴趣培养基础之上的课程实施过程,如何在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同时起到愉悦幼儿身心的目的成为了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应在培养幼儿基本兴趣的基础上融入必要的艺术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共同发展。针对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兴趣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重视兴趣培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幼儿美术教育中兴趣的培养关系到美术教育的教学效果,是绘画课程中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幼儿天好画画,因此教师正是需要从幼儿的绘画兴趣出发,充分体现绘画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兴趣培养。在幼儿纯真的思想中,绘画能够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与满足,这是任何功利心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不应受到传统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让幼儿在个性舒展过程中切实感受绘画的无穷乐趣。

2.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心理环境的营造

心理环境的宽松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应从绘画创造力角度重视幼儿绘画经验的积累,充分肯定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让幼儿在宽松和谐没有心理压力的氛围下完成自身的绘画创作。自信心的培养是兴趣激发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多设计幼儿自我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鼓励幼儿通过自我想象来完成绘画作品。

3.个性差异和生活环境也会对幼儿绘画兴趣产生影响

由于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这也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理应考虑到的问题。性格不同的幼儿在看待事物发展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也必然会反映到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教师要善于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寻找阻碍幼儿完善人格塑造的影响因素,并积极通过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幼儿端正学习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美术学习兴趣。

4.讲授基本绘画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幼儿的长远发展

幼儿阶段美术教育课程的实施除了基本绘画技巧,例如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画面的色彩与构图、整体绘画形象的修改等之外,也应将更多的焦点置于幼儿的长远发展目标构建方面。幼儿美术教育绝非生搬硬套,而应从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建立角度提升整体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关注到幼儿美术教育的后期发展问题。此外,符合现实需要也是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关键所在,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才能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美术的存在。

5.突出游戏教学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如何将这一特点融入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游戏和美术教学的结合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爱玩爱动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受绘画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绘画教学内容来合理进行美术教育的情节化处理,突出游戏教学对幼儿绘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5

关键词:美术教育;办学类别;调查研究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在这里人文气息浓郁,近几年美术培训机构也是发展迅速,相较于其他培训机构,少儿美术培训机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办学规模不一,层次分化

焦作地区美术辅导机构品类繁多,参差不齐,根据调查,我按着以下层次分类:

(一)高端品牌类

这种以连锁品牌加盟方式的培训模式,是当下较为活跃的辅导机构类型,据考察,焦作地区现有以连锁品牌形式经营的美术辅导机构有5家(不包含正在筹建)。以笔者考察的X绘画机构一店(分南北两所校区)为例,机构面积较大,活跃在城市人口学校集聚较多的中心商业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该机构专门以教授少儿美术为主,倡导少儿触觉绘画理念,除相关美术课程的学习外,不再培训其他科目。这种少儿美术机构目的性强,自有统一的课程体系,设施先进,可以满足3~12岁阶段少儿的美术学习需求。这种培训机构费用相对较高,但是受到了对环境及服务有较高要求的家长青睐。

(二)特色组织类

是一种专业的少儿美术培训机构,也是焦作地区少儿美术培训机构中占有率较高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辅导机构往往规模不大,学科针对性较强,以特色少儿美术培训为主,没有其他学科的教授,目的明确,口碑较好。以考察的Z美术机构为例,机构位置在学校周边,相对较有生源优势,但不会选择租金较高的办公楼或者商业区,设备相对齐全,全年开课,课程丰富多样,以少儿绘画(油画棒、彩铅),手工制作、创意美术、国画等多种美术课程为主,但相对师资薄弱,没有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不过,相对的价位优势,也是受到大多数家长的欢迎的原因之一。

(三)社区综合类

这种培训机构里边除了美术科目的培训外,还兼顾其他学科的培训,如焦作地区的L艺术培训机构里面设置有音乐、钢琴、舞蹈、美术、语言等多种科目,美术仅作为该培训班机构中的一种。由于该类机构学科设置多,所需班级较多,机构位置往往选择租金较为低廉的场所,如多家培训机构集结在一起的写字楼或者紧邻社区的商住楼。机构涉及学科较多,对师资和设备的考验较高,有些机构难免存在不专业及落后的现象。

(四)家庭教师类

根据走访发现,这种类型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部分有专业特长的美术工作者或者爱好者会在家庭开设“小课堂”,这类少儿美术培训以单一专长为主,如国画、素描、彩铅画等,相关专长突出的美术工作者往往会收纳慕名求学的学生,规模较小,术业专攻,本次走访遇到这种类型的家庭课堂,它是介于培训和师承两者之间,往往利用画家自己的画室或者工作室,不需要专门开辟课堂形式,画家画,学生学,为少儿建立大师级的现场教学。第二种是家教上门教学,这种培训方式是一对一授课,往往多见于急切出成果的需求,但层次高低不等,家长选择时也多以参考口碑为主。

二、班级设置

焦作地区儿童美术机构班级设置往往基于本身的办学规模,受办学条件不一、教学师资等因素影响,其班级规模差于显著。但多数以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和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如X连锁品牌绘画机构,该机构加盟成立于2012年,提倡少儿触觉绘画理念,主攻创意思维美术,通过儿童的美术体验,引导3~12岁的少儿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班级设置种类较多,根据年龄分段位排课,如5~6岁思维绘画班,3~4岁触觉绘画班,9~12岁国画班、10~12岁书法班等,里面有专用学生教室8间,国画教室1间、书法教室1间等,属于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而Z美术机构,现分为两个校区,一个主攻高考美术,一个主攻少儿美术,其中少儿美术机构校区现有79人,美术专任教师3人,学生的上课教室只有三间,分班情况如:5~6岁少儿绘画班、7~10岁少儿国画班、9~12岁少儿素描班。综合类型的机构往往只有一个教室,开设一个少儿绘画班。焦作地区其他的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班级规模大小不一,差距显著。

三、生源情况

由于机构规模不一样,所以自主招生的生源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实行的自由宣传,自愿参与。各个机构有自己的宣传手段,自主招生,有的美术机构以家长的口碑为优势,为其建立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以焦作市Y美术连锁机构为例,机构实行自主宣传,一部分会利用宣传单页分布在机构附近的社区,吸引附近社区内的孩子加入,另外还会通过网络宣传推送到关注人群,实现对机构的广告宣传效应,吸引本区以外的全市学生。另以新成立的S美术机构为例,在商场一楼公共区域开设免费少儿手工与创意体验,吸引孩子与家长的关注,为其机构的推广做出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6

在室内设计人员工作中,手绘效果图应是其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随着设计软件的开发,很多的室内设计人员对于手绘效果图就很少涉及,甚至有的高校对于手绘效果图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降低,在课堂中教学中一带而过,过于依赖设计软件,造成室内设计千篇一律,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重视手绘效果图的教学方法,为室内设计培养大量的全能型人才。

一、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基本内容

所谓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主要是运用铅笔、钢笔、马克笔、水粉笔等,更加直接直观的以手绘的方式迅速的呈现,通过手绘效果图,可以提升学生在色彩素描关系上的处理,提升绘画技巧,创新设计方案。在手绘效果图的教学中,基础是透视关系的掌握,只有掌握了透视关系,才可以更加准确的描绘出各种立体空间造型,使空间比例更加的协调,为以后绘制室内效果图奠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室内的色调的搭配,透视关系的运用,独立的进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增添些室内的配景,可使设计更加的鲜活有特色。

二、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现状

1.学生对手绘表现技法重视不足。尽管手绘表现技法能够完整清晰的展现设计空间,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的设计软件应运而生,室内设计软件,拥有海量的模型贴图,可以自由的选择调配,大大方便了空间设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室内设计软件产生依赖,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偏重学习设计软件,忽视手绘表现技法。2.学生的绘画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很多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室内设计课程招收的学生有些是没有绘画基础的,并且学校的教学任务紧,开设绘画培训课时间也比较有限,只能交授简单基础的绘画课程,这样不能够稳步的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学生的绘画技巧薄弱,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低,色彩运用也不娴熟,势必影响日后的手绘效果图。3.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形式单一。目前在手绘教学中,临摹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临摹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掌握色彩的运用和明暗的对比,但是长期的临摹势必会使学生比较墨守成规,降低独立创作的意识,长期以往,学生们的手绘设计必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并且临摹时很多学生不能够完全的理解作品的色彩运用、构图造型知识,只是简单的照抄,等到自己进行设计时,不能将临摹作品和自身作品将结合。4.实训教学较少。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的高校对于实训教学运用的较少,教师只是想要达到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多的对手绘效果图进行绘制,但是对于设计图的设计要求较低,并且很多的学生接触绘画的时间较短,对于空间感和结构感把握不足,一上来就让学生进行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有点急于求成,本末倒置。长此以往,必将打消学生们学习手绘的积极性。

三、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改进策略

1.加大对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课程设置。因手绘效果图是室内设计开始的基础,是设计人员的必备技能,因此,高校在课程安排上要加大课程设置,只有对手绘效果图中的色彩能力、造型能力、空间能力有了相应的了解,才能丰富日后的设计,一个设计的开始都是从手绘效果图开始的,经过不断的和客户沟通,不断地改进,最终呈现满意的设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向学生们传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引起学生们重视。2.增加绘画培训教学。室内设计手绘设计图的表现技法以绘画为基础,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学生绘画的水平较低,应鼓励学校在开展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课程中,加大绘画课程的穿插,开设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的训练课程,加大对线条框架的练习,使学生了解绘画中的明暗关系,透视原理,增加学生的立体空间感。学生通过练习,绘画技巧更加的娴熟,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的绘画表达的能力,从而使手绘设计图更加近乎完美呈现。3.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单个的物体结构开始讲起,分析单体结构的透视原理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理解,然后在进行组合结构的剖析,循序渐进的使学生对结构逐渐掌握,在空间能力的教学中,重视透视原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构图能力,做到透视合理。在色彩能力的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教师可以拿出师范性的设计,对设计中的色彩搭配进行讲解,使学生们了解色彩运用的原理,并合理的运用配色,增强手绘的色彩感。4.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开展不同的实训练习,由于室内设计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下多看多学,根据自身的灵感和创意绘制手绘效果图,同时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要给学生设限,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负责引导,鼓励学生们开放发散性思维,学生们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通过相应的图形和线条将心中所想的设计一步步的呈现,不断的深化结构和细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在室内设计中起到了基础作用,并且这也是室内设计师的必备技能,因此,高校要格外重视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增加绘画培训教学,加强实践训练,做到一学生为主,教师负责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学,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空间立体思维,使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更加的完美。

参考文献: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7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策略振兴

乡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人才的培养,弥补整体素质欠缺的短板,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软实力”。美术素养作为农村幼儿教师必备能力之一,也是当前突出的薄弱环节,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制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艺术课程的标准是“使学生形成基础艺术素养”,包含对艺术作品的基本理解,对艺术创作方法及经过的基本认识,对社会中艺术价值的基本认识。艺术成就包括艺术知识、艺术观念、审美能力、艺术兴趣和艺术理想五个方面,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谁也取代不了谁的存在,同样也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最后整体组成了个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及教育理念

本文选取的调研地区为S省J市的幼儿教师,笔者对50名农村幼儿教师发放的问卷中,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5份,这35份问卷中农村幼儿教师的年龄平均在28.8岁,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26.43%,大专占比35%,学历属高中(中专幼师)的占比37.86%。职称层次较低,幼教高级8人,占比5.71%,中级10人,占比7.14%,87.24%为初级职称,或者是没有职称。这35名教师基本上都是从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类学校毕业的,在校期间,他们的课程学习种类繁多,自身的美术素养也是高低不一,有42.3%的教师认识到自身的美术能力不足,只有23.9%的教师觉得自身的美术基础以及知识技能良好。15.65%的教师在美术课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有38.64%偶尔使用,从未在美术课上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有45.71%。

(二)农村幼儿教师具备的美术技能

通过调查发现,在35名农村幼儿教师中,只有27.86%的教师经常参加在岗的美术方面的培训,有27.14%的教师会偶尔参加在岗美术培训,其余45%的在岗教师从未参加过美术方面的培训。在岗期间能够经常自主学习美术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只有22.14%,偶尔进行自主学习美术的有30%,其余47.86%的在岗教师从未自主学习过美术知识与技能。调查数据中还显示教师对于绘画技能的掌握程度普遍一般,自身能够熟练,对于基础画种以外的其他画种就只有20%的教师能够掌握以及加入教育教学活动中。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幼儿教师的美术素养并没有达到可以符合现如今教育的发展走向以及新课程的改革,整体素质相对低下。

(三)农村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现状

调查农村幼儿教师主要集中在15所幼儿园内,通过对他们的数据整理、总结可以发现农村幼儿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儿童的绘画书籍不够丰富,其12所幼儿园的绘画类书籍都较为缺乏,只有2所幼儿园内设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及较多种类的美术画材与画具,可以让幼儿在专门的美术教室中进行美术课程。在美术绘画工具种类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大多使用油画棒、彩铅、水彩笔和水粉这4种或其中3种美术绘画工具,很少有幼儿园会使用到5种或6种的绘画工具。

二、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

一些农村幼儿教师觉得审美是内在的,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呈现出来,而觉得绘画技巧是非常容易展现出来的。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识到审美教育对于幼儿美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没有办法将审美体验与绘画技能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并且由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不够好,也没有将幼儿作为主体来实施课程,导致课程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成果。

(二)农村幼儿教师具备的美术技能不全面

首先,教师的学历层次低。在调查中发现以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学历毕业的教师占比多,大专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占少数。中专是职业技术技能类的学校,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在校学习后就走出校门进入幼儿园工作。其次,农村幼儿美术教师不专业。幼儿美术教师基本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对于美术教育的学习比较浅显,并且身兼数职,一名幼儿教师至少要教授三门课程,从而导致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三)学前美术活动开展不合理

农村幼儿园的美术设施不全面、美术画材少,影响了幼儿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首先,因为农村幼儿园中的美术绘画工具种类少,幼儿园内没有设立专门的美术教室,而且教师也没有用心制作适合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导致幼儿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得不到发展。其次,教师在教材中会选择自身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简单的那一类,也就是对教师自身来说,实际操作起来简单易上手,这样对幼儿来说可能就得不到什么锻炼且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意义。相对难一些需要教师带领幼儿感受美并锻炼审美的活动就少之又少,使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最后,因为有些教师找不到合适的美术教材与书籍,就需要自己编排课程内容,这样就导致编排选取的内容缺乏知识教育体系,教学质量自然也就得不到保证了。

(四)农村幼儿教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

由于幼儿园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教师又缺乏自我提升意识,对课下自我专业水平提升的学习不够,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并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以及不能够巩固练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提升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艺术领域教育目标是促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绪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教师要具备必要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教育学能力,针对幼儿美术学习的特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幼儿对生活环境得到感知,并且体验到它和艺术中的美。所以对于幼儿教育事业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提出科学的提升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更新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学会运用合适、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从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参与到创作中才是首位重要的。审美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依据是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要让幼儿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学前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不只是单单专业技能与知识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知道学前教育的首要是顺应幼儿心理和生理上的自然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中写道: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育人要育心。[1]教师要尽量多地关注幼儿内心的想法,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适合的教育。其次,教师要重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综合能力,将幼儿的美术课程和其余的科目相结合,将幼儿的美术课程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让美术教育活动渗透到其他多个领域,让幼儿对这个世界拥有更丰富多彩的认知。最后,教师要尊重对幼儿进行的教育,福禄贝尔说过:“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产物。[2]”教师要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幼儿学习美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天生的幼儿对色彩以及美术绘画的敏感度,美术教育可以自然地发展。还有一种就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幼儿对美术教育的兴趣。教师是幼儿美术创作的支持者、鼓励者及肯定者。虽然有时对于他们绘画的内容我们可能不容易看懂,但是他们可以告诉你,他们的绘画内容是什么。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处于正在发展中,手脑的协调能力不是很好,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中表达的故事内容做出肯定与认可,对幼儿自然的成长规律表现出尊重,对幼儿进行鼓励,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体验幼儿美术课程带来的欢乐。

2.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美术创作能力

幼儿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美术创作能力,教师自身携带的创作力可以对幼儿的绘画欲望进行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喜爱上美术创作。幼儿园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创造性为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将幼儿的美术技能学习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相结合。农村幼儿教师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可以借助鉴赏丰富的优秀美术作品来提升。其次,可以在农村这个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环境中得到有趣的创作灵感与题材,教师多观察身边看似不起眼的事物来寻找自己的创作灵感,就像“鸟巢”一样,把看似简单的东西融入不同的作品制作中,从而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并且增加趣味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美术课程的反思来书写工作小结并提高美术课堂的创编水平,创编出有趣的美术课堂,让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比如,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依据。美术学科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所以提高幼儿教师美术教学的教育质量,就要熟练地掌握美术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在教学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两者融合起来。科学的教育教学能力,还需要能够自行创编课程,能够按照幼儿不同的情况以及课程特色来进行教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创编。幼儿美术教师要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按照不同的幼儿实际进行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是否能够用普通话上课交流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二)幼儿园方面

1.加大农村幼儿教师美术专业的培训力度

教师需要不停地思考与学习,及时更新和添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做到在不断地的学习中完善自己,并且使自己的知识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自己的需求。所以,教师的专业培训就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进行专业的集体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技能与审美能力。幼儿园也可以请专家教师骨干举办讲座活动,拓宽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的知识层面,有效提高他们的眼界与审美能力。一个层面是需要当地的政府和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提高对幼儿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完善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度。另一个层面是让幼儿园可以按照幼儿园自身的特点来安排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美术教研活动

首先,定时展开教师的教研探讨活动,组织美术专业讲座,观摩美术教育的优秀课程,提高农村幼儿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按照交流教育成果的方式进行教研探讨活动,促进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培训兴趣,建立起系统的教研制度。其次,走进高校的专业学术研讨会。在专家的指引下,把最新的美术教师观念与知识带给教师,可以让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且还可以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问题,从未及时更新并提高教育教学的观念与能力水平。最后,幼儿美术教师集体进行课程的准备工作,一起探讨并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与方案,一起研究攻克消化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可以为课程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3.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

绘画教学培训范文8

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进行了一些思索,分析总结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时常可见的不当教学观念,并提出新时代小学美术教学应采取的几点方式方法,尽力有效带出一批又一批“美的孩子”。

关键词:

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小学生

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审美修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进而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通道,小学美术教育尤其更甚,美术教学更得“从娃娃抓起”。为做好小学美术教学,真正通过美术教育有效提升孩子们素质水平,本人进行了如下思索。

一、小学美术教学常见不当观念

(一)“机械填色”式教学

当人们感觉语言文字无法充分表达自己所想、所悟时,绘画便成为想要采取的方式了,通过色彩渲染来宣泄快乐,通过形的描绘来构建自我认知,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好多学校都在使用一种涂色书,这种书它印制好了参照物,不仅仅是图案、大小,甚至该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指示,让学生照着填色,颜色要涂在框内,为什么要有框?为什么颜色要指定?谁规定天空必须是蓝色的?这是作品吗,不过是复制而已!本人完全不赞同采用这种图书进行教学,它对我们的孩子是有百害的。孩子们画里的颜色、线条,应该是要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思悟,而这些“灵动的东西”会在“机械填色”中被埋没。

(二)“依样画葫芦”式教学

一些老师在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认为孩子们还小,就采用单纯“依样画葫芦”式教学,停留在画“简笔画”层面,认为让孩子们学会描画一些物体,便就具有绘画的基础了。其实,这样的教学中,孩子们不用去观察、思考、领悟,仅需模仿,缺少了对绘画基础的教育,会让孩子们“不知其所以然”。现代的美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孩子们用心观察、领悟,并能有“自己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三)“培训画工”式教学

一些小学美术老师为了急于体现出所谓教学成果,时常会单纯注重教授孩子们大量的绘画技巧,这种“培训画工”式教学,让孩子们脱离了艺术的本身而去修炼手工技能。的确,通过“培训画工”方式能够让孩子们“速成式”绘成一幅画,但这样的所谓成果,仅仅是一些画品而已,而不是作品了。绘画本身是没有技巧可言的,要把绘画理解为人们表达心灵情感的一种方式,应学习一种叫“绘画”的思维活动。需要明白,技术不等于艺术,绘画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不要本末倒置了。

二、开展好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路

(一)应寓教于适龄

美术是一科内容繁复的课程,初级的“传授—接受”模式,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美术教学的。应该要时常分析、概括、归纳、梳理适宜于小学生年龄段的美术知识点、线、面,采用最“小学生式”的教学方式浸润孩子们内心,又自然外化为孩子们的艺术审美修养。要达到这种“适龄性”教学,要求美术教育者要时常的探索、实践,甚至允许实验性试验。

(二)应寓教于生活

艺术源自生活,是对生活的表达,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无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要力求寓教于生活。需引导孩子们以鲜活的生活为出发点,观察身边事物,认知生活技能,在观察、认知、思考中,感悟到事物的特性,并用画笔艺术地表达出来。本人在绘画教学中,坚持不上“无准备”之课,均要布置课前作业,假如这一堂要学习叶子的绘画,要求孩子们先前要去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生长姿态等。课堂上,先引导孩子们描述他们感知到的叶子,并在听其他同学们的描述中,丰富、拓展对叶子的感知,然后才开始教孩子们叶子的绘画。

(三)应寓教于启智

根据美术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应在教授孩子们绘画素养、培养孩子们审美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更需注重塑造孩子们的完善人格和提升全面素质。所以,美术教学要求老师能充分发掘孩子的才智、感受力、理解力,注重启迪孩子的“灵性”,让孩子具备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良好素养。

(四)应寓教于无拘

美术教学是一“塑美”的教学,尤其需要做到生动活泼,使其处于“无拘束”的开放性状态,利于孩子们有效汲取、领会新信息、新知识,并激发融生新的感知。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开放性教学思维、手段及内容,促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优化,成就美术教学的“美丽发展”。因此,本人尤为注重营造开放的、动态的、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尽力使美术能潜移默化为孩子们的“血肉”。

(五)应寓教于关怀

美术新课标明确要求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就是要求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工作,在教授孩子们美术知识的同时,注意通过孩子的美术作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怀孩子们内在情感的表达与净化。比如倘若孩子的美术作品满含暗淡色调,则反映他近段心情很可能较为灰暗,发现此信息后即要予以关注,与其谈心,了解孩子心思,如若发现该生遇上什么困境,给予相应关怀、帮助、疏导,予以解决。总之,美术老师他(她)天然就是一名“美的使者”,但注定并不是一名轻松的使者。小学美术教育者是学生“走向美”的基础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不能“美”,能美到何层次,一定意义上就决定在这基础上。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美术教学者,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教学中的不当观念,思索、总结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1-3],带出一批又一批“美的孩子”。

参考文献:

[1]金彩凤.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104

[2]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