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鉴赏论文范例6篇

绘画鉴赏论文

绘画鉴赏论文范文1

在常人眼里,画画远比看画难,其实不然。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所以有许多儿童画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家也是文盲;但绝无儿童鉴赏家和文盲艺术家。可见,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这种特殊努力呢?

“观千剑而识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这种接受非观赏接受。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遛一遛,大体看一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性接受。在以往的美术鉴赏中,有被戏称为“三段论”的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奖赏能力的“鉴赏四步法”略作论述:

第一步:简单描述

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夏加尔的《散步》,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仍以《散步》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中间,举手托起婚后刚刚生了第一个儿子的妻子,让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第四步: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评价达.芬奇《梦娜丽莎》时,除了指出它的“优”外,还有意指出它的“劣”,如:人物与背景的处理不自然,似剪贴一般;边缘线的处理过于生硬;受当时材料的限制,色彩单调;现在的色彩也灰暗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明白对绘画作品的判断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尽量收集各种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绘画鉴赏论文范文2

于是,我忽然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文化苦旅”,想起了那座东方佛国,也曾是生我养我的那片神圣的土地敦煌“莫高窟”,想起了此生的颇多经历和坎坷。于是,那一片始终在我心中记忆犹新,却并不庄严和巍峨的塔林,便突然间又变得鲜活起来。

那片塔林坐落于“莫高窟”的大门外,从远处眺望,它处于离窟群并不遥远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那是一条并非常年奔腾的河。趟过那浅浅的小溪般的河水,便可见一片空地。正是那片空地上,高高低低地建着一片僧人的圆寂塔林。

那些塔呈圆形,状似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处坍弛的塔迹看,几乎每座塔心均竖有一根木桩,四周均以黄泥塑成,基座一律垒以青砖。从这里可以看出,或可以就此作为佐证,历史上,曾在这里住持莫高窟的僧侣们,均不富裕。

仿佛就成了一种佛教和文化的“定义”,或曰一种“禅宗”文化的宿命吧。正是出于这样的缘由,注定了古今僧侣和文人,就必须脱离名疆、利锁;必须以出世而做入世之事;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众生”。从而将所有遇到的艰难困苦和挑战,变成一个个自我修行的过程,将所有艰辛的文化研究、探索、艺术表达,成为一种“文化的苦旅”。

或许真的就是由于这种文化的玄学,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影响所致吧。否则,半个世纪过去了,那夕阳下,凛冽寒风中,那个破落群体的无比悲凉记忆,为何依然深深植根于我的脑海,每每重要当口,十分关键时刻,便会清晰地映现在我的眼帘。否则,尽管时令变幻,人生转折,生活有了颇多的变故,尘世有了更多的喧嚣与纷扰,我却依然能够保持着一种苦心孤诣,一种不倦于岁月的笔耕,一种从容的人生境态。既为历史、文化、世间沧桑而咏,又为生活新知、艺术新知而赞。每每于一种豁达的心境之中,在一种历尽坎坷却颇能积极的心态之中,心到何处,笔便也能到了何处。进而以一种禅的修炼意境,去品味历史、品味文化、品味艺术、品味人生。努力书写一段如歌的岁月,表达一种翰墨真情,担起一份历史和社会的责任。

一部艺术哲学史,早已清晰地标明,中国画是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中国画的创作历来是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概述虽讲的是客观与主观的两个方面,揭示的却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行为,是画家主动挖掘与表现艺术之美的行为。中国画将诗、书、画、印、论有机地融合,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综合艺术,而画家往往又是诗人、思想家、书法家、理论家。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文人精神的社会特殊群体,诸如坡的诗文、书画皆佳,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皆精,而遍阅宋元明清诸多大师的作品,则无一不是这一个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当然,中国书画艺术历来属于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尤其是绘画艺术,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能以矿物作颜料在陶器上绘成精美的纹饰。考古发现,最早的卷轴画,是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龙凤人物及人物御龙图两部帛画。汉代以壁画人物为主,稍后,出现了山水画。唐代是中国绘画的繁盛时期,名家辈出,遗存了很多作品。此时,绘画的技术不断出新,题材种类日益丰富,除人物画外,还出现了花鸟、马、牛等绘画品种。表现的技法有工笔、写意,其中工笔又有白描、重彩、淡彩之分,写意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别。王维独创的水墨淡彩山水,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理论,开辟了文人画的新天地。宋代各种画科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画派林立,盛极一时。元、明、清三代绘画,沿袭了宋代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画风,涌现了诸多名家和名作。近代则出现了海上画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其中海上画派对近代美术史影响最大。近现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注意吸收西方艺术之长,发展创新,从而使画坛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书画艺术、绘画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历代皇家和官宦阶层的书画鉴赏、鉴定和收藏活动一直就很早,民间的此项活动则稍稍要晚一些,但真正发展起来之后却并不逊色。

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中国书画的品鉴和收藏活动,愈来愈成为一种关乎理想、价值、情感、身份、趣味的生存方式。时至明清两代,书画鉴赏、鉴定 、收藏,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地位与阶级、阶层的象征,而对于某些所谓“高雅”书画作品的品鉴、欣赏、鉴定和收藏,则成为进一步衡量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知识、门弟、价格高下的具体“标准”。

如今的中国社会,已将书画鉴赏、鉴定和收藏,将古今书画作品的整体,视为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精心保护。事实上,正是由于鉴赏者的珍惜,鉴定者的保护,收藏者的关爱,使得书画作品具有了非凡的生命力量,具有了延续存在的可能;使其可以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通过遥遥的空间承转,生命彼此的流注,使精神古今贯通。

然而,并非所有的投资均那么简单,一帆风顺。书画艺术不同于普通商业、产业的投资,其独具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已令许多热衷于此的人们望洋兴叹,不着要领,败下阵来,尝足了惨痛的教训。

如何将一种基本的书画理论概念,传统而浅显易懂的书画欣赏、品鉴、鉴定常识,书画欣赏、品鉴、鉴定实践经验,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受众;如何将一种直接的对古今书画名家、大师、作品和风格的具体赏析和品评,形象而直观地传达给广大读者和爱好者。尤其是将生活在我们同一个时代,相对家喻户晓的当代名家及其作品,立体地进行介绍,较为准确地进行评论,全面地普及性地将他们的人生阅历、艺术追求、艺术风格、艺术贡献,尽可能有效地、生动地展现给广大观众和读者,是我撰写这部六十多万字的书画、美术、评论、鉴赏、鉴定专著《翰墨情缘》的初衷,也是继2005年作家出版社为我出版美术、书画、评论专著《岁月如歌》之后,出版的又一部新著。在这部专业的新著中,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努力,与第一部相比,我在努力做到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内涵更加精确、深邃,知识更加系统、全面,时间空间跨越更加久远、完整、合理,进而以突出知识性、普及性和当代性为重点;兼顾古代、近现代流派、大师和代表画家;尤其对元、明、清以来作品存世量较多的画家,多次亲眼目睹其精品佳作的古代、近现代画家及其作品,重点作了赏析和品鉴;同时又兼顾与当代画家们之间的艺术交流、文化共鸣、真情与友谊。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从收集到的该著相关的一百五十多位古今画家的五千多幅作品图片中,精选出了三百多幅,作为配图和插图,以供读者欣赏、鉴识、认定、掌握,以便于读者全面提高对不同时期书画珍品的欣赏层次,辨伪辨仿能力,收藏鉴赏水平。

在该著的创作过程中,北京画院资深老画家、刘海粟大师磕头关门弟子、北京湖社画会原老会长王挥春先生,为本书提供了封面绘画,题写了书名和长篇题词。近代绘画大师陈少梅先生之子陈长智、儿媳林庆萍夫妇,为该著精绘了封底作品。恩师周宏兴先生,著名老画家林心传、冯向杰、衣惠春、臧焕年等众多名家朋友,先后为该著题词、绘画,均付出了一份份友情与真诚。我的师妹、著名作家、冰心文学奖获得者、北大学者梁宾宾,文化艺术评论界、电影、文学界的著名评论家曲丽萍女士,再次为我的新著写序。摄影记者潘松刚,同事罗锋、莫丽霞、魏瑞亮、石雅茗,还有许多文化界、出版界的朋友、领导、编辑、照排、校对,为我联系出版,提出建议,解危助困,真诚相助,尽量压缩开支和降低成本,以保证和不断提高这本新著的设计和编辑质量。特别使人感动的是,时隔六年,作家出版社又一次为我编辑出版新的美术书画评论、鉴赏、鉴定专著,借此机会,我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尽管该著在撰写的过程中,经多年的刻苦努力,我已做过精心的学习准备和知识储备,但在如此浩瀚纷繁的信息传达中,由于种种原因,定会有失误和纰漏,望广大读者批评和原谅。好在书画艺术的目的在于传播一种文化,《翰墨情缘》的灵魂在于传达一种艺术精神,在于讴歌艺术家的一种良知、道德和精神修养。

一个好的艺术家,就是一个经典艺术文化的传播者,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灵魂和血肉的一种结晶,乃至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经典文化。画家的人生价值不仅仅在于画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更在于画出一个个精彩而又精美的艺术人生。欣赏、收藏也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常言:“高赏、高藏者儒,低俗、低藏者丐。”离开了文化,鉴赏与收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离开了历史,任何赏家、藏家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绘画鉴赏论文范文3

摘要本文从了解绘画的种类及特征,了解中国绘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以及写好绘画评论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如何鉴赏绘画作品、如何写好绘画评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绘画鉴赏 中国画特征 审美情趣 绘画评论 写作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欣赏绘画作品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举办美术展览吸引的千万观赏者,还是独自在家翻阅画册,或在居室内悬挂几幅喜爱的名画,都可以从中获得美感享受。可见欣赏绘画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欣赏绘画不仅是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且在欣赏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净化人们的心灵。为了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经常写一些有关绘画的评论文章是非常必要的。可我们很容易发现,好的绘画评论文章着实不多,其中绘画知识的缺乏、不懂得如何欣赏,是影响绘画评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针对如何提高绘画欣赏水平,写好绘画评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了解绘画的种类及特征

欣赏和评论好绘画作品,首先需要了解绘画的种类及其特征。如果按绘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绘画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等;按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体裁;按作品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式样。每一种绘画,都有自己表现形式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种类绘画的技法、技巧等,这里只是将各类绘画的共同特征略加说明。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种类,同其他雕塑等造型艺术不同,它是在一度空间,通过平面描绘的方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周围的现实情景。这种二维的造型艺术,有其自身特点:

1 绘画取材广泛,具有特殊的表现力

对于绘画,只要是可见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风景、人物、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表现对象。东汉王延寿在著名的《鲁灵光殿赋》中描述殿中壁画时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共情。”可见绘画在平面上能把各种可见事物予以表现,即所谓“图画天地,品类群生”。而且由于绘画(特别是近代绘画)重视空间透视关系的科学性、形体的准确性以及色彩的逼真性,因而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性上,远比其他艺术样式(例如语言艺术)更为确定。在再现对象的形貌神情和丰富色彩方面,具有特殊的表现力。比如敦煌莫高窟至今尚存的一幅北魏时代创作的壁画《狩猎图》,描绘了两个骑马的射手正在林中和群兽搏斗,近处一人跃马而起,张满弓弦,向着扑过来的猛虎射去;远处一人纵马奔驰,追逐着一群黄羊或者野鹿,迫急如飞。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我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狩猎生活的场面,为今人了解那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形象的教材。晋朝陆机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正是指出了绘画的这种特长。

2 绘画着重表现事物的静态和运动的瞬间

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说:“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这就是说,绘画不论要表现多么复杂的场面,多么曲折的事件过程,也只能描绘出静止不动的形象和事物在运动中的瞬间状态。因此,从表现时间和运动上说,绘画有它的局限性。但是,这不等于说,绘画无法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以静显动,依靠那些不动的形象去暗示人物的行动,唤起观者展开想象,正是绘画表现手段的特殊性。这里的关键是选择和处理静中有动的画面。

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有一幅名作《倚锄的男子》,画面上一位倚锄的农民,站立在锄过不久的土地上,伏身向前望去。画面上的人物虽然一动不动,却使观者感受到“他刚刚劳动过而且疲劳了――这就是说,他正在休息而且还要接着劳动。”中国画论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笔下,几只河虾,一群蝌蚪;或者一枝干莲蓬,配上一只蜻蜒和几道水波等等,都能虚实相生,静中显动,鲜活跳跃,生机盎然。这得力于画的巧妙构思。因此,懂得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是进行评画论画的基本条件。

二 了解中国绘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趣味

一般来说,中国人大量接触和欣赏的是中国画家的作品。中国画的历史十分悠久,1921年在河南仰韶发现的彩色陶器上的纹样和装饰,便是我们祖先原始的绘画艺术,距今约有六千年。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绘画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特点,与西洋绘画判然有别。要欣赏和评论中国画,就需要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门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每个门类又包含种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但不管分支多么繁复,只要是中国画,在构图、用笔、设色三个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1 从构图上看

西洋绘画在构图布局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遵循透视的原理,画面上的一切物象,都是从固定的视点出发进行描绘。如果画家要画眼前一座大山,只能画出视线所及的景物,大山后面的一切也就无法进入画面。而中国画则不受这种制限,因为中国画是没有固定视点的。画家眼前虽是山重水复,他却可以移动自己的脚步,绕到山后去发现那里的宜人景色,所以在国画中可以出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奇特景观。西洋绘画的构图方法称为“焦点透视”或“远近法”,而中国绘画的构图方法则称为:“散点透视”或“积累远近法”。

2 从造型手段看

西洋绘画大都以明暗块面来描绘对象,而中国绘画却擅长以线条来写情状物。中国历代画家所描绘出的那些动人的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勾勒而成的。晋代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画中的洛神形象异常生动,真是“翩若飞鸿,宛若游龙”,而这形象的构成,靠的却是画家那“春蚕吐丝”的线条勾勒工夫。北齐的曹仲达画人的衣服紧贴身体,富于体积感;唐代的吴道子,画人的衣带随风飘举,富于运动感,都是用线条描画产生的独特效果。

3 从设色方面看

西洋绘画往往描绘特定光线下,物体反映出来的色光之间的复杂变化,而中国画则强调“随类赋彩”,以纯色平涂为主,把复杂的自然现象概括为一个主要的色调。例如,水的色彩,按照“随类赋彩”的原则,便是“春绿、夏碧、秋青、冬黑”。至于某一特定时间和光线下物象色彩的变化,以及暗部、反光、投影等色彩,则不在画家的考虑之内。

总之,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反映出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在欣赏和评论中国画时,必须把握我们民族传统的独特审美趣味,而不能用欣赏西洋绘画的眼光去对待它。

中国绘画所包含的审美趣味,首先是,中国画特别讲究神似,早在晋代,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著名论点。拿人物画而言,中国画不仅真实地反映人物外貌,而且特别注重通过外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在创作实践中,许多优秀的画家都把神似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在欣赏与评论中国画,尤其是古代画家的作品时,就不能单纯以“画得像不像”、“比例对不对”为标准。

其次,中国画注重意趣。所谓意趣指的是在作品中应该有一些含蓄的、可以让人回味、咀嚼的东西。如果透过画面,能使人产生联想,领略到一些画外之旨、弦外之音,那就有了意趣。如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笔下出现的许多独立寒枝、翻着白眼的鹌鹑、鸲鹆,就蕴含着独特的意趣,画面内容曲折地反映了画家在异族统治下的苦闷和不堪忍受的民族气节。

三 写好绘画评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种类和体裁繁多,形式和风格各呈异彩,因此,评论绘画进行艺术分析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循,不存在可适用于一切绘画作品的统一评论规格。但有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在此,提出以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写绘画评论时参考:

1 联系画家的思想、经历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全面分析,不应孤立地就作品论作品

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个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鲁迅这里谈的是“论文”,其实也完全适用于“论画”。例如: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历时三年经过深思熟虑、呕心沥血创作的不朽名画《伏尔加河上的拉纤夫》。画面上,黑压压的排成长行的拉纤夫们,顶着灼人的酷日,在发烫的沙滩上徐徐而行。每一个拉纤夫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部呈现出不同的表情,沉思的、愤然的、绝望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幅名画产生时俄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画家对俄罗斯人民的热爱,就难以说清列宾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画,以及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

2 剖析绘画作品形象,揭示画家寄托的思想感情

不妨举高校教材《美术鉴赏》中人们对唐代名画《步辇图》的评论为例,书中是这样分析、评论这幅经典之作的:初唐杰出画家闫立本,擅长书画,尤精人物,具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他的杰出作品《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一千三百多年前,汉藏民族之间亲密交往的重要历史事件,画中描绘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来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乘步辇的唐太宗威严平和,身穿藏服的禄东赞精干而谦恭,气氛亲切融洽。画家靠服饰、举止,特别是容貌神情,生动地刻画了藏族使者禄东赞的精神气质,他宽阔的额头上的几条长长的皱纹,与朴质的颜面和藏族特有装戴,不仅反映了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人的特征,而且还表现了他的严肃、诚恳的性格和深沉的才智。画家在画中不仅描绘了李世民的外形特征,同时还表现了他的气质与风度,唐太宗眼睛平视,表情庄重,成功地表现了他对远道来的使者欢迎神情,和对公主远嫁吐蕃这一重大事件作出的果断决策,从而赞颂了当时正确的民族融合政策。此画为绢地工笔重彩,描绘人物精细,眉、须、发皆一根根描出,然后用色渲染。用笔沿着流利的“铁线描”(闫立本的线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显得刚而粗,富于变化和表现力,后人称为“铁线描”)表现了绸缎衣裳的质感。这件作品,不仅是研究闫立本人物画的珍贵资料,而且形象地反映了唐蕃联姻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

这样详尽的近于复述的形象分析,对于没有机会看到原作的人固然是很必要的,就是对于能够看到原作的人,也会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认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获得美感享受。对于某些内容比较深奥难解的绘画作品,这样的艺术分析,尤其是不可缺少的。

3 重视绘画的形式与技巧,分析作品的成功与不足

绘画评论不能仅仅告诉人们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还应进一步说明这些内容是如何表现的。绘画作品作为直观的造型艺术,形式美与技巧运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作品形式与技巧的分析,不只是提示作品内容的表现途径,而且会提高人们对作品的鉴赏水平,了解作品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我们知道,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种类、不同流派的绘画作品,在形式与技巧方面都有显著差异。“风格即人”,甚至每一位富有创造性的画家,他的作品形式与技巧,也会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 芬奇创作的名画《蒙娜丽莎》,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几百年来无数的学者为蒙娜丽莎那“谜一般的微笑”,进行过种种的诠释。《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来自画家高超的技艺。达 芬奇擅长于“明暗转移法”(即明暗渐次递减),他以这种手法描画蒙娜丽莎的脸、胸、手部,非常柔和协调,富于立体感,使人物充满浮雕一样的美。画家又把人物放在一种好像临近黄昏时刻的柔和、多层次的光影中,使画面产生一种特有的朦胧的美感。他还用“空气透视法”,把起伏的山峰、蜿蜒的道路、河流等景物笼罩在迷蒙薄雾中,渐渐隐没于天边,这样的处理使情与景交相辉映、融合,构成了诗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绘画鉴赏论文范文4

    一、知人论世,探知本质。

    古典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对象,艺术家按照看到的世界来描绘对象,画作是世界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外部世界。而西方现代绘画不再追求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其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思想情感与古典绘画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欣赏方法就可能看不懂画家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所以,要想欣赏现代艺术,就必须先了解现代艺术产生的土壤——现代社会、哲学思潮、艺术家经历,等等。知人论世是走进现代绘画的基本方法,就是要了解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思潮、艺术家的身世经历、理念追求等。现代社会摄像机的出现代替了绘画的写实功能,于是绘画不再执着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描摹,而是寻找新的出路和存在价值,从而转向内在情感和精神实质。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现代工业社会物质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变动,如哲学和宗教新思潮,这对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追求推动着艺术的变革,现代艺术如果没有艺术家的解说和评论家的阐释,则其确实难以理解。比如,要了解印象主义绘画就必须从1863年巴黎艺术界“落选者沙龙”谈起,马奈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不符合学院派的审美标准而被大肆批判,从此以马奈为代表的“落选者”和保守的学院派之间进行了新旧艺术的争锋。马奈在1867年展览会前言写道,这些反对者都是以传统观念来理解绘画的形式、手法和观点的,他们从不承认其他的理解形式,而是在这方面表现出一种幼稚的偏见:除了他们的公式,一切毫无价值。马奈先生一向承认别人的才能,从不妄想消灭前人的绘画或者是创造新的绘画,他只不过决心要做他自己,而不是要做某一个别人。印象主义者们走出画室,在户外转瞬即逝的生活瞬间和自然界的光色变化,进行现场绘画创作,由此开启一个个流派的艺术实验。只有了解凡·高狂热的宗教情怀才能体会其《星空》中用火焰般、漩涡般弯曲的运动线条表现出的强烈激情;只有了解高更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和对原始文明的向往,才能理解他住在塔西提岛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理问题……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可以使学生按艺术家原本意图对作品进行理解,这种从艺术家的立场来解读作品,是最基本的赏析方法。

    二、点面结合,探知风格。

    “点面结合”是指以艺术家的代表作或一幅画为出发点和切入口,然后结合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感知艺术家的时代风格和整体风格。比如了解凡·高,可以把《星空》作为突破口,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构图、线条、色彩有何特点?他描绘的夜空和你看到的有何不同?画家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后,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作品,如《向日葵》、《吃土豆的人》、《自画像》、《夜咖啡馆》等,学生自然会归纳总结凡·高作品中物象的扭曲变形和色彩的强度明度,从而感知凡·高作品独特的风格。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艺术家或一个流派的风格特色。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最为显着的标志,特别是现代艺术中,层出不穷的众多流派需要抓住特征来分辨,每个流派的画家又有不同的风格,如印象主义绘画中莫奈和雷诺阿有区别,塞尚、凡·高、高更又有区别。所以,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画家的整体风格,而不是仅看到局部和表象。

    三、纵向联系,彰显个性

    现代派绘画是在反叛甚至颠覆古典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与生俱来的叛逆性带来了绘画艺术的不断革新。各个流派都是在否定他人他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主张。运用纵向联系的手法就可以以历史为主线,把各个流派贯穿起来,分辨各流派的艺术追求。比如塞尚放弃了印象主义画家所采用的快速作画的方法,而对物象进行深入、长时间的分析,专注于物质的实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用圆柱、圆球、圆锥体去处理自然”。其画法影响了毕加索,毕加索对塞尚式的形体和结构进行了概括性处理,用几何形体的组合拼接来构图,创建了立体主义流派,其肢解破除了传统艺术家对“自然形”的认识,从而产生了空间和结构的心概念。立体主义形体观念对其后的艺术实验产生了重要启示。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都从中吸收了不同的营养。抓住形体这一线索,就可以把这些有传承关系的流派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纵向联系和对比,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把握各流派的异同点,体察现代艺术发展变化的规律,对现代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创作实践,领悟精神。

    现代艺术的鉴赏要不断突破传统视觉程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现代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趣味,创作实践活动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入创作体验的小环节,加强学生对现代绘画理念或技法的认识。如在鉴赏立体主义绘画时,可以让学生用几何图案变形拼接成一定的物象,并说说这样构图的意图,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还可以加入拼贴和实物要素,让学生感知材料、物质要素对绘画的影响。教师要根据不同流派和画家的创新处设置简单可行的小练习、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悟现代艺术的理念风格和审美追求。这样的方式就把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五、面向生活,慧眼识别。

绘画鉴赏论文范文5

不用说,这一方面是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分工的

最近一百年,中国绘画总体上也经历了从『鉴赏到『观看的巨大转变。

旅行的途中常去看博物馆,有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就是同样是古典绘画,意大利等欧美国家的绘画就是一张画面,最多有个作者签名,而中国古典绘画出了绘制的图形,边上往往会有题字乃至题诗,有章、印,有后世藏家的鉴赏印等等。这一点差别不是小事情,说明了在中国“文字文化”的发达――这里不用“书法文化”,盖因不仅仅关系字写得如何好、如何有风格,而是题字、题诗与图画构成的互动关系要比“书法”深入。

题字、题诗或者是对绘画的点题、深化、拓展,或者是对画法的称颂,是对古贤的追慕,总之,是要让绘图与更大的文化背景建立正向的关联,这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文化习性”。这或许也是中国近古的“鉴赏文化”与欧美近代的“观看文化”的区别的表现。“观看文化”主要是直接观看绘画,从主题和技法进行解读,而“鉴赏”则是一种有益的旁及社会文化背景、社交关系的反复对话、品赏。再往上说,欧美中世纪大盛的宗教艺术则不是“观看文化”,而是“说明文化”或者说“宣传文化”,是布告古贤事迹,引导信徒向善信教。这倒是与中国古典的宗教绘画的主旨一致,说明在古代其实绘画文化的进路是差不多的。

分歧是在近代才发生的。这个近代在中国是指元明以后,也就是所谓文人画渐趋主流的时代。在欧美,则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他们由文化复兴和启蒙时代,思潮迭起的同时,也是商业机制扩展、社会分工细化,图像绘制专业工作者――画家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正式确立,有供有需,所以可以独立自足。

反观中国,文人画兴起的一大背景就是世人业余画画――有的人几乎是全职画画,但也要装作是偶尔把玩,因为中国文人的总体文化信仰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似乎与画上的几座山、几处水、几支梅拉不上关系,就需要文字来给予阐发、说明,至少也关乎天地理气,只是写实临摹就显得局面太小。按理说,到明清时候,随着都会商业的发展,不仅官僚、文人,就连富足之户也会买画欣赏了,但是诸如扬州八怪之类商业画家还是有点扭扭捏捏。

绘画鉴赏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古代;山水画;畅神

一、畅神论起源

畅神说是中国古代受老庄思想影响的对于自然山水的一种审美观。最早由南朝宋时期的绘画理论家宗炳在他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山水序》提出,“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天人之野,峰岫i巅,云林森渺,圣贤应于绝代,万趣容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在悠闲的生活中,对酒当歌,抚琴助兴,在幽静环境中的观赏画作,独自坐苍茫宇宙的荒野中,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神思飞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超脱,此时的自己与整个自然山水合二为一,忘记世俗的忧愁烦恼,精神上得到解脱,此之谓“畅神”。

山水画家的主要代表宗炳提出绘画可以畅神,即在绘画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山水的直接观赏体悟,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个人意志与自然山水合二为一,从而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山水画的鉴赏者,可以通过去山水画的鉴赏,体会到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家的对人生的领悟,从绘画欣赏中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获得精神的自由超脱。畅神即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或者艺术欣赏时,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解脱的境界。

二、畅神与艺术创作

自然是天地万物造化之神功的本质体现,也是“道”的体现。对自然的观照也是认识道体悟道的途径。艺术的创作和产生是由于外界客观事物对人的情感的激发,也就是说人在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心与物,情与物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心灵神愉悦。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应该融入艺术家由客观事物所引发的个人情感和意志,达到物我交融,将自己融入天地万物中,体悟世界万有的神秘和宇宙的浩荡,达到悟道的境界。《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认为只有保持一种虚静状态才能观宇宙万物之变化规律,体悟道的存在。艺术家在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需要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下,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源。所谓“澄怀味象”是指审美主体以无功利无世俗的审美心境去体悟山水之美,以容纳万有的心境观照审美对象,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涤除玄鉴”,即是要求艺术家要摒除心中杂念,涤除尘垢,使心灵变得像镜子一样澄明。老子认为,人只有绝圣弃智,不为世俗所扰,不被杂念所困,使内心纯净,从而能够从“味象”,即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中体悟人生,使山水的纯净之美进入到审美主体的虚静之心,使人与山水融为一体,使我之神与宇宙万物之神合二为一,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物我两忘想象世界,就像庄子所说的“游”刘勰所说的“神思”,是一种丰富的艺术想象世界,领悟超越现实人生的“道”,到达精神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即畅神的境界。

三、畅神与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一起构成了艺术实践活动。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看恚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的认识和教化功能,艺术鉴赏的目的是服务于“君”“父”的。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艺术品的“比德”功能,艺术的这种教化补世的功能,对后来的艺术鉴赏,无论是绘画,音乐书法抑或是其他艺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但艺术鉴赏的“比德”功能片面强调了艺术的教化功能,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使艺术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魏晋时期艺术理论家受玄学思想的影响,认为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从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出发。重视鉴赏主体的个人情感在艺术鉴赏中的作用。宗炳提出的“畅神”,不仅揭示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动机,也揭示了艺术鉴赏的审美意义。宗炳醉心于自然山水,大部分时间是与山水同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好山水,爱远游,西涉荆、巫,南登衡、庐,因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而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宗炳在老年时期,由于体弱多病,没有办法继续游历名山大川,于是将自己所游览过的名山大川画在自家墙壁上观赏,仿佛自己真的身临山川,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享受。在宗炳眼中,墙壁上的山水画就是真山水,他将个人对山水喜爱的情感投射到艺术品中,达到物我交感,情景合一的自由境界,同时由于宗炳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自己的对山水的热爱融于作品中,所以在欣赏墙上之画时才会如身临其境,达到畅神境界。

畅神说表现了人与自然,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沟通的境界,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精神上的联系,反映出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和热爱,不仅对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也对艺术鉴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社会而言,畅神说与西方的接受美学的审美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重视鉴赏主体的个人情感意志在艺术作品鉴赏活动中产生的作用,对现代的艺术创作和鉴赏仍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唐张,彦远.俞剑华注.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