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漆艺论文范例6篇

传统漆艺论文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漆画艺术是一个新生的画种,其发展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培育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必须在中西艺术体验与诠释中创新,必须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漆画艺术才能立足于民族绘画的新形式,取得创新。

 

中国古代的漆画,依附于瑟、奁、盘、棺、案、屏风等之上。“并没有出现绘画意义上的漆画,或者说漆画仍然依附于漆器,并没有独立。”中国漆画的独立崛起于20世纪下半叶有其必然性: 一方面因为我国有着几千年传统漆艺的文化积淀; 另一方面受国外绘画形式、思想观念的影响。正如漆画家乔十光所说: “开漆画独立之先河的是越南。中国漆画的独立便是在越南磨漆画的刺激下,在现代艺术观念的启发下,在当代中国漆画家创造性劳动中完成的。” 

中国漆画的独立与发展,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批判浪潮,在一片历史文化的否定与肯定的矛盾中逐步成长起来。从漆画被社会肯定的那一刻起,漆画艺术就肩负着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责任。怎样把我国悠久的漆艺传统发扬光大,漆画艺术怎样适合时展的需要,怎样保持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而立于世界画坛,成为漆画艺术的艰巨使命。不但如此,漆画艺术还要面对当代知识结构的深入化,哲学美学重新定位,美学的价值判断、含义、范畴等方面的挑战。例如,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认为“美是什么的简明回答是:美是很多不同的事物,但还没有很好地了解,就把‘美’这个名词用在它们身上了”。分析美学词语的多义性、隐语性、含混性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并正在引起传统美学向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变革。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肯定了人类学本体论美学的价值,指出美学的多元化 :“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另外,心理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的感知理论、新批评派和结构主义对艺术作品的客观分析等,都在冲击着传统美学,当然也冲击着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人们已不满足于外在地解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不满足艺术是革命武器的规定”。

漆画艺术怎样随着时代而发展,怎样面对传统和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问题,其研究工作是巨大而艰难的。也许要靠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才能完成,这也是每一位漆画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培育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  

 

中国用漆的历史悠久,漆工艺的发展是随着技法的创新而不断前进的。中国漆画从一开始便与材料、技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身的制作过程、技巧技法和国画、油画有着本质的不同。漆画的语言特征,离不开“漆”的特性,它是构成漆画语言的物质基础。乔十光说: “在漆海中立定精神。”漆的透明与半透明,蕴藉含蓄、浑厚透泽,本身具有天然之美。漆画艺术的磨与画、平与亮、漆性和绘画性,都是漆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漆性和绘画性的统一便成为衡量漆画好坏的标准。”同时,漆性与绘画性又要分两方面来看,“因为技艺的精湛代替不了精神的创造……不谙漆的特性,离开漆材料和技法,用漆的材料去模仿其它画种,也创作不出好的漆画”。漆画的独特性在于漆的独特性,也在于材料、技法和漆的特殊语言,如“堆雕”、“罩染”、“变涂”、“研磨”、“镶嵌”等。综合来讲,漆画艺术是“漆(漆性)”、“画(绘画性)”、“艺(艺术性)”、“术(技术性)”四个方面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漆画艺术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别于中国画的“笔墨”。 

漆画艺术在纯粹审美意义上的独立相对于国画要晚许多年,自身的审美学也显滞后。但是几千年的漆艺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思想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漆画艺术的立足点,我们可以从中国表现性文艺与传统文化方面一脉相承的关系上来认识漆画艺术的审美意识。中国的文化传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艺,还是人生观、世界观都受儒家、道家、禅宗的影响。在以它们为根本的哲学范畴中,又包含了审美的众多观念,因此,绘画、工艺品、文学、书法的一些美学原理无不根源于这个历史传统。民族绘画新形式——漆画艺术的审美意识,也可以以此为基石展开探讨。 

中国的艺术既非单纯的表现,也非单纯的再现。美学家李泽厚的观点恰到好处 :“我们可说中国艺术是‘再现’的,但它‘再现’的不是个别有限的场景、事物、现象,而是追求‘再现’宇宙自然的普遍规律、逻辑和秩序。同时又可说‘表现的’,但它表现的并非个体的主观的情感、个性而必须是能客观地‘与天地同和’的普遍性情感。” 这有别于西方现代艺术的那种带有非理性或反理性倾向的,对内心情感乃至无意识的本能的表现。二是辩证法则的自觉运用,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哲学中,最富于辩证思想的是老庄哲学,另一个就是《周易》哲学。“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辩证法则,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周易》哲学的阴阳、刚柔等对立面的统一的思想为依据的”。 “中国绘画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则以哲学的方式,通过对远近、大小、高低、虚实、疏密、主次、深浅、浓淡等关系的辩证处理去完成的。” 

道家的哲学、美学主张人的自然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不仅是道家、道教的最高信仰,也是全体中国人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道家的这种“朴真为自然”、“人心通天心”的人格理想也影响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性文艺。 

此后的禅宗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正如方立天在《中国佛学心论》一文中所讲的那样,它重视心的顿悟,以内在的体悟为审美活动的基础。禅须悟,画也须悟,达到万法在我,我即万法,也即心物一体的最高境界。禅宗追求恬淡空寂的意境,擅长萧疏简淡的画法,推动着绘画风格的转变。 

漆画艺术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根觅源,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以发展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这也是一项艰巨而且意义深远的课题。

二、漆画艺术借鉴融会中西方文化创新的可能性 

 

漆画艺术创新有几个条件: 一是对传统漆艺的研究,对传统文化观念有选择地吸收。新生的中国漆画艺术,从传统中脱胎而来,便先天地具有东方文化风采。但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而是要根据现代的知识、观念使传统更加深入化 ;二是要具有现代意识,即所说的时代性、时代意义。漆画艺术从独立的时期来看,它更善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 ;三是要具有开放性。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相互借鉴已是时展的需要。西方现代主义,便是接受东方(如日本的浮世绘)与非洲艺术的影响,而取得发展的。“但是借鉴外来文学艺术绝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审美意识,去做毫无创造的模仿。” 

在此,让我们从中西艺术体验与诠释的过程中去发掘漆画艺术观念创新的可能性。 

从中西方审美标准来看,在西方美学史上,美通常被划分为优美和崇高两大类。 而在中国美学史上,美则通常被划分为阴柔之美(优美)和阳刚之美(壮美)两大类。西方的崇高论来源于康德的“外在的星空与存在我内心的道德法则”。美学家沈清松在《中西美学的比较与会通——以庄子为中心的探讨》一文中说,“康德认为崇高是感性与概念的差距,是人面对无限而自觉渺小与敬畏”。“正因为宇宙超出一切可呈现的限制之外,所以包容一切,这就是崇高的定义。”阴柔之美是一种包容广大的、内敛的、柔顺的、静态的美。阳刚之美则是一种“大”美和“刚健”之美,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坚不可摧的力量。 

一个惯常的结论是:中国艺术是传神的,重写意;西方艺术是科学的,重写实。“传神,这是我们民族艺术美学的一个很高的境界。”西方的艺术以科学的眼光来面对、分析艺术,重视“法规”、“数”、“比例”这样的观念,这一点与中国的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中西方两种艺术形式又有某些相同之处,如“精神方面的特质”。 

作为中西艺术标准的比较与会通,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两种文化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一方面还需要拿出兼收并蓄的宽容。漆画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结合,借鉴融会中西方文化,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艺术审美学理论的借鉴与吸收,必须要经过本民族的“消化”以后,才能为本民族的艺术形式服务。 

 

三、漆画艺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我们从唯物主义发展经历的三个基本形态来看,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从最初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水、火、气作为世界的本原,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的结构作为世界的本原,再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便是一种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 

马克思主义美学,就是在其哲学的范畴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来的。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漆画的发展,正是伴随马克思主义美学,并以它为指导的。如乔十光的漆画作品《青藏高原》,美术评论家夏硕琦有评语: “掌握了多种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对当代现实生活作诗化认知和艺术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创作出他的艺术语言的。”这个现实生活,就是那一时期的人们对改革以来的祖国繁荣景象、美好山河、各民族风情风韵的一种诗化。对新生活、新社会的一种美好理想的表达。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解决不了目前艺术实际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当代绘画作品中已经有许多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社会效应”范围之外,不再强调艺术的社会功利性,而转向人内在的精神状态、生存状态的表述与表达上,或标新立异,展示个人的主观观念。艺术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主题不再是单一的社会效应,艺术形式走向多元化。他们或者吸收传统,或者借鉴西方现代美学主要从心理讲艺术的观念。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们一方面要学会“理解”,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将是一种必然,它必须能够涵盖现时代的特点——高度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使社会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1世纪是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漆画艺术将博古通今,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①乔十光:《漆画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1996。 

②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③ 刘纲纪、范明华:《易学与美学》,沈阳出版社,1997。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2

大漆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漆艺媒材,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了最近半个世纪的尝试与摸索,这一传统媒材业已衍生出一个引人瞩目的当代画种——漆画,而且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中成为一个专业学科方向,充分显示出其异于其它画种独特魅力。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漆画家和漆艺教育工作者对大漆材料性能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一,再加上许多专业工作者对如何探索和发掘漆画独立的艺术语言缺乏信心,因而常常为是否坚持漆画材料的纯粹性争论不休,有的甚至以艺术的名义主张绕过大漆。大漆在中国当代漆画创作领域的失语,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以大漆为媒材的漆艺教育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的缺失。具体说,国内虽有少数院校一直在坚持大漆教学,而近些年来为数更多的艺术院校则以大漆技术难、工艺复杂、乃至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理由回避使用大漆,从而导致了渐渐疏离这一重要传统材料的总体趋势。面对这样一种局面,虽有不少漆艺专家在感到忧虑的同时,竭力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呼吁多用大漆、少用腰果漆和混合漆,但终因没有从学理层面对使用大漆的意义做出具体的阐述,所以仍然没有引起漆画创作界和教学领域的广泛注意。本文即从大漆这一传统漆艺媒介的文化属性及其所能提供的技术语汇入手,探讨如何确立漆画艺术的独立面目与创作方向问题。希望能有助于漆画画种的学理建设。

二、漆画需要文化的语境

天然大漆是我国本土古老而悠久的髹涂材料,故又名国漆。其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等,由于拥有绝缘、防潮、防腐蚀、耐酸、耐碱、耐高温等优良性能,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更令中华民族感到骄傲的是,正是在这一传统髹涂的材料上,世代相袭、前赴后继的能工巧匠们,演绎出博大精深的中国髹漆技艺,积淀成拥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漆艺文化。如今,作为一种业已进入艺术高等学府的专业门类——漆画,它在本质上是传统大漆工艺和大漆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延续。

但是,如前所述,当今的漆画教学领域,明显出现了以各种人工漆料代替天然大漆的倾向。本文以为,这种倾向必将带来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导致当代漆画与传统漆工艺的割裂,使漆画最终脱离漆文化的传统语境;一是导致漆画最终失去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徘徊在国画、油画和版画之间的一个尴尬画种。有鉴于此,我们实有必要首先从学理层面思考究竟应该如何给漆画做出一个清晰的界定,以便廓清这一画种的基本范畴和前后语境。

关于漆画,李砚祖教授曾给出过这样的定义:“漆画乃广义绘画之一种,是采取了漆为材料、因而借助漆工艺来实现的绘画。”[1] 这一界定,一头儿抓住了它的绘画性特征,一头儿抓住了它的漆工艺特质,本可以说是比较概括而明了的。可不无遗憾的是,在当下漆画创作界乃至漆画教学领域很多人的概念里,漆画却被更简单、笼统地理解为一种以漆性材料绘制的画作。换句话说,漆画不在于使用传统大漆还是人工化学漆,它的关键只在于如何去“画”。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漆画的传统漆工艺与漆文化属性。

漆画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画种,它是传统大漆工艺和大漆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延续。西汉马王堆漆棺彩画、北魏司马金龙墓彩漆屏风画等,皆是富于浓郁传统漆工艺特色的优秀古代漆画作品。不可否认,导致消解漆画之传统漆工艺与漆文化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当今广大漆画创作界普遍关注的“现代性”诉求。但对“现代性”的诉求,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将这门艺术与其传统割裂开来,相反,正如杭间教授所指出:“对于漆艺这样一门具有传统手艺特征的艺术门类来说……因为它的技术和材料特性与古代的本质关系没有改变,传统技艺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技道结合的文化内涵是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相适应的,不会轻易动摇,因此回到古代是一种传统精神的必要恪守。” [2]

很显然,作为漆画艺术之有机组成部分的传统大漆,并不能被简单看作一种可以随机拿来、任意使用的绘画材料与工具,相反,它应该被看作漆画这一艺术门类所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从大漆材料的物质属性衍生出来的漆艺技术已经延伸为文化品性,成为一种饱含着我们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运用这种传统媒材创作时,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切入到数千年漆艺文化的历史隧道,去感悟和体验东方艺术的独特价值与人文情怀。这一点,正是大漆以外的任何其它人工合成漆料所无法与之伦比的。可以说,强调漆画与传统漆工艺之间的前后文脉关系,坚守大漆材料与大漆技艺的纯正语言,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一个相对弱小的画种上树立起东方文化的身份感和自信心,更有利于漆画艺术在其他各种绘画门类中间确立其独立的品质与尊严。所以,要走出以往的观念误区,我们实有必要首先修正和补充我们对漆画概念的固有认识,以使其与传统漆工艺与漆文化相连接,成为一种文化层面的界定,而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和工具手段层面的界定。只有如此,漆画艺术才能找到自己的源头活水,才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脉与未来向度。

三、传统大漆的技术语汇

与当代漆画的形式语法“漆画姓漆”的观点早有学者已经提出。[3]这一观点重在强调漆画的“漆性”,重在强调漆的语言特色;也就是说,离开了大漆材料所特有的语言与技法,漆画也就不再具有独立的意义。可是反映在当今漆画界的一个明显倾向是,许多漆画家却在实际创作乃至教学领域,总是抱持着“绘画至上”的理念,强调漆画的关键在“画”不在“漆”;甚至完全视传统大漆材料的特色技法于不顾,认为大漆的工艺与技法传统只属于工艺美术的传统,这一传统与当代人意识与情感的现代性表达龃龉不合,是艺术创新的羁绊和障碍,所以应该予以打破、扬弃。事实证明,受此观念意识驱动而产生的形形漆画作品,却往往只能是更多地套用或综合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的现成表现技法,使漆画实际上变成了上述画种的附庸,全然消解了“漆”的意味。事实上,本文之所以要首先强调漆画的传统语境,绝不仅仅是出于确立一个画种的文化价值和尊严地位的需要,同时更是出于确保这门艺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别开生面、又自成体系地完成其现代性转换的当下需要。

首先,在我们古老的大漆工艺传统中,已经有着堪称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材料技法。[4]这些原本属于“漆工艺”的“旧”手段和“旧”技法,正有待我们不断将其吸收、转化为当代漆画艺术的新语汇。以漆刮、漆刷等为工具,以漆液、色料、金属箔粉、螺钿、蛋壳等为材料,在描绘之外配以嵌、贴、撒、罩、磨、揩清等传统漆艺手段,可以达成或朴素的、璀璨的、清雅的、浑厚的、朦胧的、晶莹透明的、闪闪发光的等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情。这一切,正有利于造成为漆画艺术所特有的表现语汇。乔十光先生即在掌握传统漆工艺的技术语言方面下过很大的功夫;他的漆画作品,堪称充分发挥传统漆工艺语言、将漆与画完美结合的一个范例。

其次,大漆材料及其工艺技术本身,也还有其丰富的可塑性和表现潜质,有待开发出漆画艺术的新的语汇。我们通常以为,漆画所能达成的主要画面效果,就是“平、光、亮”,因而在漆画艺术语汇层面的思考上,常常会受到这种思维定势的局限。事实上,“平、光、亮”作为传统漆工艺通常所追求的一种综合性特色,是通过漆板制作、髹漆、打磨、推光、揩清等多种工艺手段和前后多种工序来实现的,不是制作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所能达成的目标或结果。要能有力度、有成效地拓展漆画艺术的语汇空间,就特别需要倡导一种逆向思维,即充分注意每一道工序当中所能产生的视觉语言效果,将它们凝练、提取为漆画艺术表现所需要的语汇。简单地说,就是将部分的“过程”,也当作我们需要的“结果”。在这方面,唐明修先生就做出了颇富启示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其系列作品《断纹》等,即是基于对“过 程”的丰富体验,最终才实现了对漆艺材料本体语言与画家自我精神表达的双重释放。

一言以蔽之,只有在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大漆材料的习性,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语汇和表情。至于如何合理运用这些语汇和表情来从事漆画创作,则是漆画这门艺术的“语法”规则或本体语言层面的问题。

所谓漆画的“语法”, 说到底,是要讨论这一特殊画种的特殊范畴和特殊规则问题,也就是漆画究竟应该怎样“画”的问题。这一问题牵涉复杂,实际有待长期讨论。故,本文于此谨述笔者个人的数点见解。

其一,漆画不仅在形态上属于一种平面的艺术,而且由于其表现手法多为嵌、贴、撒、罩、磨等,因而更加适合于二维平面的表达。回顾我国漆画艺术半个世纪的发展里程我们清楚地看到:早期漆画由于刚刚脱胎于漆工艺,因而在表现题材和表现方式上明显带着工艺小品的装饰性,基本上不能与其他画种相提并论;直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漆画才开始在表现大题材和写实性层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在众画种中渐渐居有一席之地。不可否认,多年以来漆画向油画、国画和版画方向的种种探索,大大拓展和提高了这门艺术的表现力。但是我们同时又不能不看到,这门艺术在写实层面不仅不比其他画种见长,相反却明显相形见绌。很显然,由于漆画的特定材料与技法语汇的客观限定,它更适合于二维平面的表达而不是三维立体的表达。

其二,漆画材料的根本特性,在于它以大漆为主要媒介、兼杂其他综合性材料所能产生的肌理美。虽说漆画在具象艺术的表现领域业已发挥出明显的潜力,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由于漆画的制作必然涉及到描绘、镶嵌、变涂、罩漆、研磨、推光等前后工序,其所能造成的,不是一个简单地平面效果,而是一个可以拥有许多层次的平面效果,因而具有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画种的肌理美感,尤其是物象经过层层髹涂研磨后所造成的那种层次感和肌理美。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顺应着漆的特性,并不强行驾驭它来表现某种客观物象或题材内容时,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由漆画特定材料之交互碰撞与融合所带来的那种既富于层次又充斥着流动感的肌理之美,本身即能形成许多令我们意想不到,却又令我们感到与天地同契、与造化默然神会的意象表达形式。与其说这种形式更适合于表现具体的物象,不如说它更适合于表达抽象的意念。这一点,正可说明漆画在当代艺术领域还有更大施展空间。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3

以独立画面出现的中国现代漆画萌创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这期间李芝卿、沈福文和雷圭元三个人推进了漆画艺术的发展,他们对漆画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作探索,而且也拓展了漆画教育 ,并为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代漆画作为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不像油画、雕塑、国画那样,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艺术教育、艺术理论、艺术机构体系,据了解,在教育上只有少数的院校开设了漆画课。现代漆画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艺术理论和艺术机构等。从漆画的创作构成群体来看,目前从事漆画艺术的人较少,再者,他们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工艺美术的工匠。他们比较倾向于追求表面装饰性和材料技法,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因此,漆画在创作上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当代漆画的发展滞后于其他艺术门类,除了其自身原因外,大众对现代漆画的关注也太少,不仅普通大众对它不了解,或许许多专业院校的学生对其也是一知半解,总之,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更新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上做出大胆的探索,不断努力,改变现代漆画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漆画与越南磨漆画

越南磨漆画是越南特有的艺术品,具有浓郁的越南民族风味,它主要使用各种天然漆配以金、银箔、蛋壳和贝壳等材料,加上各种技法如雕、嵌、变涂、打磨等,使其画面达到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艺术效果。在越南,他们在绘画系设置了磨漆画专业,培养了一批画家,他们既会油画又会磨漆画,他们对漆画创作大都富有热情,他们善于吸纳其他不同绘画种类的特点和优点,并将它们融汇贯通到漆画创作中去,再加上其他各种绘画门类的画家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越南磨漆画被大大地丰富了。磨漆画受传统漆艺技法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在漆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上也比较深入。当然,我们对此也应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例如有些作品油画效果倾向严重,绘画性与工艺性的结合还不够理想,漆画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漆画的艺术特性不够鲜明等。

在题材的表现上,越南的漆画艺术家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艺术干预并热爱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他们取材于自然和生活,呈现出越南多样的民族风貌,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淳朴的民风。在越南的许多磨漆画作品中,表现历史性题材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比如说越南军民抗法战争等。从学科定位来讲,在我国,漆画受传统漆艺的影响,一般被纳入到装饰艺术或工艺美术,在越南的各大院校,磨漆画被纳入到了绘画专业,他们在漆画创作中运用了各种题材并吸收了其他各种画种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极大的丰富了越南磨漆画的艺术面貌。中国漆画和越南磨漆画都是从漆艺中脱胎并传承而来的,它们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在不断地继承、开拓、探索过程中,它们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某些差异性,两者不可能相互替代,而是各有千秋,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现代漆画也能得以发展壮大,一起为弘扬和发展传统漆文化共同努力。

三、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之路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漆艺都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现代漆画艺术也将发展并焕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其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现代漆画创作者要尊重自然,积极创新,不断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一幅优秀的漆画作品,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犹如宋代书法的文人气质一样,要不然就是空洞的炫技。

目前,随着我国漆画艺术的不断发展,漆画艺术家也将会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漆画艺术还缺乏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完整而独立的理论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漆画艺术的理论建设相对滞后,这也必将严重地阻碍漆画艺术的发展。此外,现在的漆画艺术家大都都是半路出家,因为缺少专业的理论支持,漆画创作也会变的被动,会陷入以漆工艺技法为主的僵局。再者,漆工艺制作程序复杂,很难融入文人艺术体系,需要大量的文人艺术家加入到漆画创作中来,加强漆画艺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因此,漆画创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重视漆画艺术的教育,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漆画艺术人才。漆画艺术要良性发展,就必须要以合理的机制、体制促进其人才的培养,这是现代漆画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这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出台相关艺术调控政策以及建立漆画资助系统。还需要加快完善漆画艺术的理论体系的建设,共同完善漆画艺术的教育教学机制,让漆画艺术像其他成熟的艺术门类一样走进课堂。为了提升其社会认知度。

中国现代漆画要发展,除了要培养大批漆画专业人才之外,还需加强漆画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各种漆画展览,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扩大其影响范围。此外,还应该联合如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进行大量的关注和宣传,目前市面上有关漆画的消息非常少,网站也存在内容更新慢等问题,并缺少有影响力的漆画艺术家来参与和讨论,因此漆画艺术不像其他艺术门类那样传播广泛,大部分人对漆画还比较陌生。此外,漆画艺术的相关机制和硬件设施也不够健全,我们可以建立漆艺博物馆,通过收藏和展出中国历代漆艺及漆画艺术精品,让人们观赏并认识漆画艺术,了解其传统文化,进而感受漆艺之美,进而发展漆画艺术。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4

事实上,这一独具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不断传承。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更已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年代焕发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楚式漆器的研究者,艺术家邹传志表示,近40年以来,荆州先后出土于楚墓中的漆器已达数千余件,并相对保存完好。两千多年以前的鼓形漆盒、漆盘、漆奁等,和本地人所用的物件完全一样,其造型奇异,诡秘而浪漫,色彩浓烈,富丽典雅,纹饰生动,美奂而多变。

子承父业的漆器传承

作为荆州博物馆的研究员,邹传志在荆州博物馆进行楚文化研究和漆器文物的修复,能够大量接触到第一手的材料。言语不多,看上去内向沉静的邹传志在漆器修复上却有着独到的手艺。他能够在古人漆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变化,做出更加精致优美,可供赏玩的现代漆器艺术品。

就漆器制作这一行,邹传志做的是子承父业的手艺。在江陵县,漆器有着悠久历史,无论是小型漆器,抑或是大型漆器家具,都是当地人常制作的物件。从选材制作技术,到上漆、画彩的装饰绘画,当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荆州是古城,很多挖掘出的墓穴因为高低地势,墓塌后或潮湿进水,导致出土漆器的损坏的境况并不少见,修复出土漆器的工作则成为了邹传志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荆州博物馆工作的经历,为邹传志日后走上漆器制作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博物馆众多的考古发掘次数给邹传志提供真正接触一手漆器材料的机会。他出入考古现场,能亲眼观察和感受到漆器的刚出土的时候,以及在接触到自然环境后,如何变化衰败的状态。“在没出土氧化的过程前,漆器的颜色更鲜艳,纹饰清晰。而出土后,放置时间长会影响其鲜艳度。漆器是很脆弱的一门艺术,我自己经手修复了很多漆器,自然知道这项文化遗产的价值和脆弱。文化遗产并不是万用药,同样需要有心人以耐心维护,并为它们在市场中开拓更广阔的道路。”

在博物馆修复的工作日久,邹传志自己也练就出了一身无法替代的漆器手艺,他遂产生了将漆器做为值得认真从事一行的念头。但他坦言,一开始的时候境况还是很艰难,毕竟这是小范围的圈子,此行的从业者寥寥。“90年代初期漆器制作的门槛还是较高的,资金各方面都是问题。”邹传志算考古文化工作者,申遗后,他有更多的机会去各地参展,看其他人做的漆器。漆器在全国各地有自己的发展,他看了享有美誉的扬州雕漆、山西平遥漆器,虽然各有风韵,但觉得均无法和楚式漆器相比较。

邹传志说,漆器属于精神层面的奢侈品。2007年下半年,自己的厂只能靠古玩行业支持苦撑,他一边自己掏钱买展位参展。“亲手出土的东西,我是真的对它有感情,也很喜爱。”2010年上海世博会,邹传志筹办着让漆器进入世博会,拓展更多的空间。他的漆器作品也逐渐被人所熟知。“我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湖北荆州漆器无论文化底蕴、造型、色彩绚丽。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能完胜其他地域,但为何默默无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漆器发扬光大,凭借个人之力能够做楚文化的宣传大使,保护和传扬这门经典的艺术。”

木上的彩绘

“楚式漆器髹技艺”通常采用纯天然物质为材料,以黑漆为底,红、黄、金等色加以绘饰,其线条曲折迂回,流畅不滞,图案瑰丽。这些漆器充分吸取了荆楚民间艺人雕琢、髹漆、镶嵌、针刻、彩绘等传统技法,将中国民俗艺术、楚文化艺术巧妙结合,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极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可以说无论是工艺上还是艺术上,楚式漆器都代表了目前漆器业的高水平。

邹传志介绍到,楚式漆器在制作工艺中极其繁琐,选材下料均为阴干置放许久,在结构中也用到了榫卯结构,是为了防止变形。在漆器中,有“七分雕三分彩”的说法。“髹”是指用发刷――通常是马尾巴制成――涂漆,“饰”即通过描、嵌、刻、磨、推、雕等诸技艺对器物进行装饰,其流程制作包括了雕、漆、画三个步骤,而雕刻就需要锯坯、雕刻,打磨,刀痕毛刺去掉后即可上漆。需干燥后重复再上,十几层后才成型。漆分为“制漆”和“髹漆”,制漆过程分割漆、滤漆、热搅和晒制,而髹漆分为刷漆、补灰、水磨和面漆。最后是画的工艺,初步勾勒、后彩绘,最后罩光。“涂料在器物上形成保护层,防止器物潮湿变形。漆器颜色也有讲究,红色为先,黄色在后,金色是最后的加工润色。等完成后,罩漆保护。”邹传志说,器物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也是相当的,小型器皿只需要两个月,大型物件则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可完成。

古老艺术的新生命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漆画;非传统材料;特征

【中图分类号】 J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58-2

漆画是一门重材料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材料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漆画主要以漆这种媒介材料作为载体反映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的思想。当代漆画还得具备在材料语言特征上不断超越的特质,这个特质是与所有艺术崇尚创造精神与实验精神的具体显示。”由于当代漆画发展需要关注的时尚审美元素,更侧重非传统材料的探索和运用,所以漆画材料的使用不是孤立的。在漆画发展中,我们强调应继承传统优良的髹漆工艺的技法,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事物美的形象,不断探索研究新材料,新方法,汇集各画种的优势并结合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拓展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漆艺术传统。

一、漆画创作中材料运用的传承与创新

在漆画创作中,所谓材料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是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对比延伸。现代漆画不是完全从传统漆艺的母根上完整衍生下来的,是从传统漆绘材料和工艺中改变程式化的思维,活跃构思,以此找到漆画创新的基础。因此,在现代漆画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不断寻求创新的非传统材料,探索其独有的特征为漆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时展对传统材料运用的局限及非传统材料的由来

传统的漆艺是作为使用器皿而留存的,随着时展,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人们在视觉审美上的特殊要求,传统漆艺在装饰审美、制作工艺和制作成本上也受到了时展的局限,逐渐由陶器、玻璃器皿代替,漆器发展的缓慢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所致。

由于传统大漆的一些特殊化学性质的限制,同时也影响了漆画艺术的正常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材料,各种聚脂漆、合成漆的使用成了漆画创作的新媒介,解决了一些问题,并且让画面出现了新感觉。

(二)现当代材料对漆画的表现需要

发挥新材料的特性,创作出富有特色的画面效果,跨越限定,让漆画创作丰富起来,这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审美需要。非传统材料在漆画创作中不仅能按照创作者的意愿随机应变,而且能充分反应作者的表现意图及思想情感,巧妙运用打破常规的入漆材料,进而能够产生出非常丰富的画面语言,通过绘画语言的表达满足作者自身的精神需要以及视觉审美需要,给欣赏者一种全新而又另类的视觉效果,促使欣赏者群体彼此以及作者在视觉上相互交流,达到欣赏感受与创作心灵的沟通,这是传统漆画材料的表现效果所难以企及的。

二、非传统入漆材料的特征

(一)漆本体的特征在画面中的独特效果

非传统入漆材料的特征语言是光作用下材料所传递的艺术信息,不同材料的光学效应是不同的,材料不同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也不相同。入漆材料在未涂抹前是液态的,涂抹后才出现凝固状态,以这种物理特性以及把握入漆的时刻,将漆的不同物理状态呈现出来。

例如,漆中调入物理发泡剂,可以使漆液产生各种大小的泡沫状空洞。利用漆快干起皱的物可形成变化丰富的水波纹理。《髹饰录》中记载的“彰髹”技法,就是利用媒介而得的自然纹理。

(二)入漆材料的化学特征功能及运用

中国漆艺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人们最初是利用漆的防腐、防水等特性来保护漆物胎体,以此强调入漆材料的化学特性。漆作为一种抗氧化的隔离剂使髤饰材料保持着原貌,即使是漆画中的镶嵌工艺也能避免材料与漆产生化学反应。在现代漆画制作工艺中,将一些非传统材料加入漆画制作,使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不一样的画面效果。

例如,将易氧化的金属及相互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作为装饰材料加入漆画中。当金属与酸或碱作用时,金属表面会产生各种金属盐,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强度也发生变化并呈现各种形态和色彩,这些新材料的变化在漆的髹饰下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三)超越传统表现各类辅助材料综合运用的特殊效果

随着时展,艺术家们对传统的髹漆录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传统髹漆工艺是为精准制作而产生美,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应按照记录完成,以此达到效果不偏差、结果不出错。现代的漆画则为独特的绘画性而创造机会,打破传统故意犯错制造出错的机会,在材料的选择环节以及制作过程中推陈出新,随意修饰任其变化,故因出错而使画面富有变化,产生新颖的画面效果。

例如,利用材料的水溶性经打磨冲洗后在画面上产生“留白”的效果,利用油性与水性材料不相溶的特征,将其二者混合加入不同的颜色任其自然流动产生丰富的纹理效果。

三、非传统入漆材料为现代漆画创作服务

非传统材料的运用不仅在材料上体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从内容上展现出独特的涵义。传统的髹漆工艺及材料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现代漆艺材料主要以观赏为目的。作为装饰品已成为当代漆画的主要功能,达到一种从视觉到内心的交流与沟通,所有材料语言的表现需要回归表达创作的现实性。

譬如将电脑内存条之类的现代电子产品部件作为辅助材料直接嵌入漆画中,不加修饰直接罩上透明漆,让画面形成大的对比效果,将现代都市的元素嵌入传统的工艺中,以传达独特的视觉信息,体现现代生活与传统装饰元素的结合,更直接,更具体。

四、结论

古语云“精研古法,博采新知”,这对于现代漆画技术来说,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互相渗透,在融合过程中促成了新的发展。结合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新艺术形势的发展趋势对漆画创作工艺及材料的运用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中国漆画材料的运用应提倡多元发展,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强化漆画创作技术的修养,使漆语言的表达既有精湛丰富技艺的表现,又有深厚扎实的审美修养,使中国未来的漆艺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朱益民,肖飞.中国漆画艺术的现代审视[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3](美)卡斯顿·海雷斯.现代艺术的美学奥秘[M].李田心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

传统漆艺论文范文6

关键词:漆艺;现代;室内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7304(2015)03–0071–02

作者简介:凤婧婧(1990-),女,安徽芜湖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室内设计这一新兴的工艺也获得了兴起与发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们不断寻求现代室内设计同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提升室内设计质量与品位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漆艺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式,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室内设计的艺术性与美感,同时优化了现代室内设计理念。

1漆艺在室内分割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室内设计要求功能分区间存在一定的联通性,但不能影响各个功能分区间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对空间进行有效的分割[1]。屏风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装饰家具,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对室内空间进行分隔,实现风水上的和谐。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漆艺为基调的屏风也具有了新的功能,一方面屏风可以对空间功能分区进行有效分割,在保证各功能分区联通性的基础上,可以保证各个功能分区间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以漆艺为基调的屏风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以及极其鲜明的审美特点,放置在室内可以凭借其精美的图案与古朴的色彩为室内设计注入较高的审美价值,起到装点家居的效果。在中式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中,漆艺艺术屏风不但拥有古代艺术文化的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功能,而且符合我国民众现代化的审美需求,为室内设计带来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在室内设计中如果有书房这一功能分区,就可以摆放漆艺屏风,不但可以保证书房的安静不受打扰,而且可以为整个书房的室内氛围增添几分儒雅,实现室内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凸显中式室内设计的独特风格,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

2漆艺在墙面设计中的运用

墙面设计是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墙面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设计的设计结构、设计布局与设计美观[2]。由于在室内设计中墙面存在不易拆卸、无法移动。不易更改等特性,其设计过程需要尤为谨慎,不可盲目地进行涂刷。将漆艺应用在室内设计中的墙面设计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室内设计的美观性需求,提高室内设计的装饰效果。在将漆艺运用于墙面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漆艺工艺与墙面的整体结合度,从房屋结构、布局出发分析漆艺墙面的可观赏性与艺术性,结合室内空间分布布局以及室内陈设家居颜色对漆色进行谨慎选择,保证漆艺的运用与整体室内设计效果的协调。由于墙面设计的工程量较大,对人们审美感官体验的影响加大,因此在室内大面积运用漆艺之前,应综合客户喜好与室内设计的需求,主动与客户进行协商,选择客户喜欢的颜色进行涂刷。

3漆艺在家居制造中的运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漆艺家具可以在保留了传统家具的古朴的家具形态与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将现代化漆艺文化元素融入到家居制造当中,根据室内设计的整体风格需求,对家具的造型、线条与图案进行合理设计,实现漆艺家居同室内设计的整体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的统一。在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工艺中,可以选取适当的漆艺家具进行室内装饰,增添室内设计古朴的韵味,提升整体室内设计的档次,丰富室内设计的内容与效果[3]。

4漆艺在壁画装饰中的运用

漆画作为壁画装饰的一个种类,在室内设计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室内设计中漆画的选取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应根据空间比例选择大小适宜的壁画,如公司等公众空间不适宜选用小型壁画,而家庭等私人空间不适宜选用大型壁画进行装饰。同时漆画在室内设计中主要以装饰为主要功能,是室内感官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漆画选取时应从室内装饰的和谐性出发,凸出室内设计的文化诉求,实现室内设计工艺整体的和谐统一[4]。

5漆艺在其他木质材料中的运用

不论是我国传统室内设计或是现代室内设计,都会利用很多的木质材料进行装潢,如传统木质材料中的梁柱与窗棂、现代木质

材料中的木门与门框,这些木质材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空间进行分割。利用漆艺艺术对这些木质材料进行装饰,不但可以使室内设计达到统一的设计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强室内设计的装饰效果。对于木门、门框等零散的木质材料,可以运用漆艺工艺对其进行个性化装饰,将被破坏的墙体有效地掩饰起来,弥补室内设计工艺中的缺陷,可以进一步实现整体室内设计风格的统一。漆艺在室内设计木质材料中的个性化运用,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国民众的审美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现代室内设计工艺的设计水平[5]。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漆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工艺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手法,二者的结合不仅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促进了漆艺的发展。在运用漆艺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室内设计师应培养自己的审美品位,加强同漆艺工作者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创造出更符合室内设计整体理念的艺术作品。同时室内设计师还应当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扎实自身的文化功底,提高室内设计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闫淑博.漆艺在中式风格室内设计中的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2]闫安迪.漆艺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工艺的融合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1):65-66.

[3].现代漆艺在环境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4]王亚柯.漆艺在现代陈设中的应用探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