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真实性范例6篇

电视新闻真实性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1

    论文摘要:杜绝虚假新闻是新闻界一直在探讨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围绕电视新闻事实真实、逻辑真实两个维度,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排播真实,以及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等方面,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由于媒体不负责任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比如“北京房地产商建议炸掉一著名建筑盖住宅”、伊利蒙牛“诬陷”等事件,让我们对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断进行思考。 

通过结合电视媒体与一般媒体的共性及自身发展的个性来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笔者认为,电视新闻呈现出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方面。在客观真实方面,电视新闻以事实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而在主观方面,电视新闻主要以逻辑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 

一、事实真实 

电视新闻从事实发生、采访到播出,大致包括案前、案中和案后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本文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来源真实 

2010年3月13日,格鲁吉亚政府的私人媒体伊梅季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解说称俄罗斯军队正在进攻该国首都第比利斯。节目播出后,一度引起恐慌,格急救部门收到无数电话,有人心脏病突发或晕倒。事后得知,这是以2008年8月俄格战争的画面为背景制作的假新闻。虽然电视台在播出该节目时,特意向观众介绍说这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状况”,但观众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提醒,结果造成格鲁吉亚全国陷入恐慌。这是假新闻真效应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更深刻反省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必要。 

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在策划环节,即利用部分虚假的事实,或者记者对事实的重新加工抢眼球。为求达到来源真实,可以通过悟、听、抓、比等多种基本手法,让新闻来源更为真实。 

悟。即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温故知新,发现带有倾向性的新闻。 

听。从民间口头传闻中,由表及里,发现隐藏其中的新闻。 

抓。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发现最吸引人的新闻。 

比。从本地其他媒体中,发现可以进一步追踪报道的新闻,但这类新闻为避免抄袭之嫌,要改变写法;由于已落人后,补写改写就要用最新的情况。 

移。从本地报刊杂志新闻中,发现电视还没报道的新闻。 

窥。从各地党政机关内部信息中,发现即将实施的新闻。 

化。从新华社播发的全国性动态消息中,发现本地也可能有的新闻,即将新闻本地化。 

挖。从全国、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挖掘采写本地与此有联系的新闻。 

转。从网站有关本地的消息中,由内及外,发现可以公开的新闻。 

连。从邻近地区媒体报道中,由彼及此,发现与本地相关新闻。 

带。从动态新闻采写中,以一带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新闻。 

追。从综合性材料里,事先掌握,追踪拟做而未做的新闻。 

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证。而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采访真实则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关键所在。 

(二)采访真实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两个例子:2010年年底,金庸先生在微博上“被去世”,各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新华社黑龙江分社2010年12月13日决定,停止记者颜秉光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经查,该记者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 

以上两个事件都发生在近段时间里,一则是虚假新闻,一则是失实新闻。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①。为了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电视媒体记者需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采访真实。 

追求新闻要素真实:让新闻报道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真实可靠,完全准确,并通过新闻采访,逐项核对。 

追求新闻现场真实:电视媒体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的特性,使得电视新闻在再现现场上,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再现现场不仅可以捕捉事件发生的过程,也可以让当事人的话语权得以有效保存,保证了电视新闻现场的真实。而要做到现场真实,就要求记者尽可能深入新闻现场,与当事人、受访者有效核对新闻事实。 

追求新闻细节真实:近年来,新闻界流行从细节开始报道整个新闻事件,对细节的重视在电视媒体中更应值得提倡,细节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②。在电视媒体中,对细节的捕捉,是电视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展示新闻敏锐性、相互沟通合作的重要表现。 

(三)排播真实 

排播真实,是新闻从生产真实到播出真实的重要保证。 

2010年玉树地震时,“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这样的新闻登上了“天涯杂谈”,随后被4月22日的央视新闻采用并播出。后经查证,玉树地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牺牲,而这样的搜救犬事迹确实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发生过。显然,这样的新闻事实无论是来源真实还是采访真实,都毋庸质疑,但对于2010年的新闻报道,显然在时效上有明显缺漏的,这是排播不真实。 

做到排播真实,两个环节需要保证: 

串联词真实。串联词让单则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新闻节目。串联词部分是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频道定位的综合展示,有衔接作用、点评作用③。尤其在点评部分,主观成份很重,常带有本台观点的色彩,要保证有的放矢。 

新闻流真实。以上关于央视新闻报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新闻流不真实事件。导致新闻流不真实的常是时效、疏忽等缘故。这点应该是相关责任人应当杜绝的。 

通过这样三个过程,电视媒体通过记者以客观主体的方式介入、参与到输出,在客观层面上相对保证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在主观层面上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本文接下来从逻辑真实展开论述。 

二、逻辑真实 

(一)事理真实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曾做了一期关于北京市来广营五环汽修暴力抗法的节目。在电视画面上,近百个防暴警察冲进一家汽修厂,抓捕了汽修厂的主要人员。而后,多家媒体迅速跟进,纷纷报道了此事,但是媒体几乎清一色地认定汽修厂厂长一家是“暴民”。事后查证,媒体竟然将修理厂必备的消防用品、平时生活用的煤气罐、春节期间燃放剩余的烟花,甚至李瑞兰的残疾儿子用作健身的握力器定性为暴力抗法工具,进行大肆报道。 

电视画面会说话,但电视画面也有说假话的时候。对新闻事实认识上的偏差,会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将新闻的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地采访,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现场镜头都经过设计和特定处理,主观意识在报道中起了很大作用。 

2、现象代替本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准确,做到采访真实,是客观现象的真实。客观现象的真实未必等同于主观报道的真实,对现象的报道与全局判断需要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 

3、局部代替全局,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还原事实的原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并不等于可以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电视记者捕捉细节、捕捉现场,还原新闻现场,在主观运用上,要有适度原则。 

电视媒体记者在处理报道时,面对这种主观性较强的事理真实,应当尽可能克服可能出现的偏差,多积累,力求客观、全面,不让新闻失真。 

(二)技术真实 

郑州电视台陈玉成、汪永鹏在《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方法》里,对电视画面和现场声响作为记录和叙述新闻事实媒介的时候,提出了电视新闻的特征:保留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可以再现新闻事实的场景以及过程;遵循画面规律,如光线、构图、蒙太奇等;因为具体,所以不容易产生歧义;叙述手法的单一性,即时间坐标上的单向叙述;因为只能“剪辑”而不能概括,所用叙述时间较长;对于抽象内容难以记录和叙述。④然而,正因为这一技术因素,观众会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 

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技术处理、解说技巧改变电视新闻原本要表达的内容。二是透过技术处理改变电视新闻的表达形式。在画面上,则通过光线、长镜头、合成等方式,改变视觉效果,塑造各种不同的现场情境。电视新闻记者在使用技术制作电视新闻,应当尊重新闻事实,合理利用,保证技术真实。 

(三)艺术真实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视集画面、声音、特技、符号、文字等元素于一身。电视新闻是电视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应该追求艺术真实。电视新闻追求艺术真实,几种艺术语言值得关注: 

1、注重新闻的叙述方式。新闻叙述方式越来越多元,比如现场直播、记者现场出境、人物现场和同期声串接,都是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 

2、注重主持的播报方式。主持人是立播坐播,是笑脸相迎,还是满脸沉重,都是可以追求的呈现方式。 

3、追求后期处理上的真实。电视新闻在呈现时,对音乐、音效等声音元素的选择,能更好地展现艺术真实;同样,在画面处理上,电视新闻可以合理发挥蒙太奇手法、字幕效果、动画特技等手段,追求艺术真实。 

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中出现的假新闻,从主观、客观二维讨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可以合理避免电视新闻在真实性上可能出现的疏忽,也对电视新闻记者追求来源真实、采访真实、排播真实以及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等,提供比较清楚的探索方向。总之,追求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职业者应该捍卫的职业尊严,也是电视新闻党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①②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0、171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2

一、电视现场报道的界定和特征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2]。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等特点。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反应敏捷,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3]。以泸西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一则新闻《铺筑山区致富路》为例——现场主持人:“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高寒山区三塘乡俱久公路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村民正在修建他们的进村道路,这条公路建成后,俱久村‘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主体部分:三塘乡俱久村委会有着600来户人家、2539口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道路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修通水泥路成了村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都进不来,来的车(都是)进都不敢进来,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农副产品也出不去,生产资料也进不来,就是落后了。”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多方筹措资金170万元,村民自筹10万元,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三塘至俱久村年久失修的进村道路。据悉,这段公路全长4.2公里、宽6.5米,预计今年11月完工。在公路施工现场,记者随处可见筑路村民们挥汗如雨,一派忙碌景象,热情高涨的村民正为发展山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位于三塘乡东部的大孔照普村,海拔2160千米,流传着“遍山都是宝,无路就是草”的是顺口溜,多年来,晴通雨阻的道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80多万元,投工投劳6万个,修通了长2.3公里,宽6.5米,厚18厘米的进村水泥路,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让老百姓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修好后,好走了,现在基本上天天都有车进来。大车、小车、养的猪都能‘坐’小轿车了,小车直接就可以开到猪圈门前,养的猪都好卖得多了。”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三塘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发动群众走自力更生与多方支持的路子,总投资400多万元,共修建村间道路31.8公里,全乡8个村委会道路硬化效率达62.5%,通路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创造了山区修路史上的奇迹。同期声:村民李红英:“我们山区,(目前)到处是水泥路,村村寨寨(都是),我们三塘乡基本上到处都通水泥路了,方便得多了。”现场主持人:“如今的三塘乡,一条条康庄大道正向远方延伸!村村通水泥路领跑全乡经济快速发展!”这则新闻中,记者能把现场最真实、最精彩、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形象呈现给群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二、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性、知识性、艺术性,是有声音的报纸、有文字图像的广播,列宁曾将苏联电影定义为“政治性强的形象化政论”。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4]众所周知,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新闻之道在于求真,离开了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对电视新闻而言,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由此可见,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提炼主题,加强新闻表现力,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三、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5]。

四、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只有声画的真实,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便会疑惑顿生,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没有了真实感,更谈为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倒了观众的胃口,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五、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3

导演出来的画面。不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行为,而是过去发生的,记者为了表现那段事实,人为地去“再现”、摆拍。其结果是观众在解读新闻的过程中发现人物行为举止的别扭而感到不真实。有条新闻反映的是植树造林,记者到现场一看没几个人在干活,于是就要求乡政府的干部将不远处一个村庄的男女老少赶上山来凑数。结果电视画面中的人大多出工不出力,动作懒洋洋的。

移花接木的画面。新闻中表现的是此时此地的事实,记者从“画面需要”出发而不是从尊重新闻事实出发,将彼地的画面移用到此地,当地观众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假。

物是人非的画面。有这样一条新闻,表现的是某地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技术人员下到了田间地头。事实是真实的,但由于使用的画面中采用了历史资料画面,而画面中的那位技术员已经在两年前调到别的部门去了,当事人和他的朋友看到这条新闻后,自然说新闻是假的。有条新闻讲述的是某地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拉动内需的机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框架拉大了,高楼多了。记者的采访也算深入,但其中有一个3秒的画面用的是一个月前的,结果当地人一看就出了笑话――双子塔建筑外装修都快好了,新闻里画面却还在主体封顶。

画面本身也是细节,是电视新闻最生动的、最有力的语言表达。一方面它能使受众过目不忘,另一方面也能使受众回味无穷。作为“正在发生的历史”的影像记录,电视新闻中的画面不仅仅是语义的表达和传递,更是历史记录的符号承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画面作为一种电视语言符号,富有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

同期声不真实

语境的不真实。这里所说的语境,是指人物说话的情境氛围。有句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你要采访对象表达森林覆盖率好,却让他站在空旷的田野上说;你要人物说的是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产能,站的地方却是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你要人物讲的是粮食产量让农民增收,出同期声的地方却是一条排水沟渠,凡此种种。观众无法从人物讲话的情境语言中解读出新闻所要表现的事实,或者说无法从情境语言中去印证新闻中所说的事实。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有条新闻,反映的是长江洪峰通过三峡大坝,记者就站在泄洪道口的不远处出现场报道,奔涌咆哮的洪水在画面中一览无余,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十分震撼。试想如果记者是在三峡大坝上做报道,画面中看到的只有平静的大坝,观众无法从情境语言中感知到洪水的奔腾,他会认同你在新闻中的报道吗?

表情的不真实。人物在出同期声的过程中,不是面无表情,没有一点脸部信息,就是“词”唱词调,“脸”唱脸调。有一条新闻,表现的是农民通过发展立体养殖发家致富,人物同期声较到位,但脸部不仅没有把“高兴”的信息传递出来,反而是一副“苦”像面向观众。这让观众如何去理解新闻中提到的“致富之后的农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意思的不真实。所谓的意思不真实,就是指人物说的同期声内容给观众不真实的感觉。一位农民说起话来像领导,一套一套的,理论联系实际而又高屋建瓴;一位马路施工的路面摊铺工面对镜头说“一定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期,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话虽不错,但与人物的身份不符。人物的同期声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而是记者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事先设计好内容,将采访对象当作了传声筒。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4

一、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性

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我们又可以把它称作电视镜头。电视画面和电视镜头是可以通用的,是一个对象的两种称呼,只不过因场合不同各有选择。当然,作为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是经过多重的编辑、修改、制作以后得到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把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那个活动的图像,称为电视画面。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面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由此可见。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不仅仅为拍摄画面而去简单的拍摄,还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画面中的各个要素,如引起事件发生的主体、事件发生的环境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得观众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全局即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其构成,当然拍摄时也要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和艺术处理上来下工夫。电视记者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将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画面形象的展现给观众,使人不但得到耳闻目睹,亲临现场的感觉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由于受时间限制和人的眼睛接受图像信息的限制,一个电视新闻画面不可能长时间在屏幕上显示或停留,观众不可能像看报纸。美术作品或照片那样反反复复地、全面地观看画面,这就要求记者或拍摄人员在选取面面的时候,选择最能反映主要内容的画面,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电视机屏幕上最能解释新闻消息的画面。因此,对电视新闻画面的精确透析是电视新闻拍摄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有的电视记者总是以画面构图、光线、色彩的美,以艺术摄影的美学追求对采访对象――新闻主体进行导演、摆布,搞“组织拍摄”。结果,由于表现手法的虚假,画面的不真实,影响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并最终影响了受众的欣赏美。从捍卫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出发,国内外不少电视记者提出了“挑(选)、等(待)、抢(拍)”的采访摄影原则,并努力付诸实践,这种实践的方向无疑是完全正确的,并正日益受到同行受众的赞许。但在理论探讨中,却仍存在一种观点,就是把电视新闻的"真"与"美"看作一对矛盾,从而将电视新闻画面的真实与美对立起来。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与艺术的目的都是颂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指导生活,引导舆论。但是,真实再现和典型塑造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段,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美学特征和人们在观赏时的不同的审美标准。真实地记录再现社会生活的电视新闻摄影美,也是客观存在,并不因为它不去追求艺术摄影的美,就不存在美。观众在观看新闻时,对新闻画面同样也以其审美意识去评价它是美或不美。电视画面的直观性、纪实性、具象性等优点,给了观众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成为了电视新闻及其他节目吸引受众的特色。

二、什么是电视新闻摄影的美

电视新闻摄影美的基础,不是造型艺术的美,而是反映客观生活的真实的美。从这一意义出发,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和真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有真才有美,失去真实性也就失去了美。

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就是电视新闻摄影的美,与再现生活的真实、表现手法的真实,是不可分的:

电视新闻摄影的美,首先在于画面传播内容所反映的生活本质的真实。现实生活是纷纭繁杂的,并非任何事实都能成为新闻。只有那些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只有那些和观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有关的新闻,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在新闻事件可以拍摄的画面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那些能反映新闻本质的画面才具有真正的美感。而这些新闻题材、新闻画面的选择、拍摄,又是通过记者的审美化过程来实现的。电视新闻中,那些程序化的画面,因为观众司空见惯,就感受不到新鲜,虽然真实,却引不起观众的美感。

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就是电视新闻摄影的美,还在于表现手法的真实。失实的新闻,因内容失实,也就谈不上美。但是在电视新闻中,也常出现因拍摄手法的虚假而弄真成“假”的,观众在观看时,因画面中有虚假的痕迹,从而引起对整个报道的不信任感。

电视新闻画面是形象地传播的,纪实性、现场感强,在形象的真实要求上,比起报纸、广播新闻来更为严格。画面的逼真性,使任何人工斧凿的痕迹会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任何虚假的东西都无法逃过观众的眼睛,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就是电视新闻要求记者熟练地掌握运用摄影技巧,但是它应该也必须遵循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在技巧运用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电视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随着活动的人物再现新闻事件。电视新闻摄影在构图上也要在事件运动过程中灵活处理,而不能因单纯追求、片面讲究构图的匀称、前后景配置得当而去对新闻主体进行“组织摆布”。电视新闻摄影要以采访为基础,要在新闻事件现场选择、抓拍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画面。电视记者的摄影技巧,着重表现在能够在新闻现场拍摄到具有表现新闻主题的画面形象的能力上。

三、电视新闻摄影的真实就是电视新闻画面的美

美学原理认为,美感的基本特点是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美总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形象表现出来的。电视新闻,无论是报道客观事物的变化,还是报道先进人物事迹与重大事件的过程,都是运用电视画面来反映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因此,研究电视新闻的形象与形象美,只需要研究电视新闻画面和画面美即可。 电视新闻记者用摄像机在录像带上书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伟大时代的现实生活,讴歌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丰功伟绩,这体现了电视新闻记者与其他新闻记者不同之所在。电视画面对于电视记者,就像语言文字对于文字记者一样。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传统电视新闻 新闻传播

电视新闻作为传统新闻媒介之一,在面对新媒体时代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保留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以及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借鉴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与自身的传播特点进行不断地整合,使传统的电视新闻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一、发展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必然性

(一)社会受众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闻消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新闻传播速度的要求更高,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速度已很难满足受众对新闻传播速度的需求,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获得新闻的途径增多,主要利用网络来了解新闻,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媒介,用各种新闻APP、微博、微信等软件浏览新闻消息,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对新闻消息的需求,但是在新媒体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方面还存在这缺陷,受众对新媒体所传播的消息不一定全部相信,并对新闻的真实性存在着质疑,但也有的受众则会全盘接受新媒体所传播的新闻,这都不利于新闻的真实性传播,在这一方面是新媒体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都需要不断发展的一个方向,需要保证新闻及时、全面、真实的进行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对其发展的挑战

1、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时效性差。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多以文字、简易的画面形式进行传播,而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则需要进行新闻采编与制作,最后在特定的时间内由新闻播报者进行播报,当新闻传递给受众时,已经失去了其“新鲜性”,新媒体传播新闻,主要利用互联网之便进行及时的新闻传递,当受众对某些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时,会主动在微博、微信、各大网站上进行搜索,而不是在电视机前等待新闻的播报。例如天津爆炸事故,受众对于事件进展的主要了解渠道首先是新媒体,而其次才是利用电视新闻来了解事故的发展情况。

2、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形式落后。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并且是一种单项的传播方式,利用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的传播模式,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的传播模式变为了双向的传播方式,当受众在接受到新闻内容后,还可以及时进行反馈,有效的实现了新闻的双向性传播,在接受新闻的类型上有着很大的自由性,受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接受新闻内容,包括对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娱乐新闻等自由选择,新闻内容根据人们的喜好不断地被细化,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还不能灵活的做到细化新闻,即便是细化了新闻内容,在信息量上还是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由此可见传统的电视新闻要想不断地发展其传播的形式,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3、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实用性差。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内容比较丰富,移动媒体或网络的终端为受众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介手段,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进行新闻传播,受众在进行浏览时,还可以自由的快进、后退等,实现浏览新闻的自由性,同时受众还可以下载新闻、转发新闻,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方便新闻的日后查询与收看,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实用性以及互动性,而这些特点是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发展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的三要素是时效性、新鲜性、真实性,其中时效性可以说是新闻传播的生命,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持住新闻的时效性,就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精简,用“一句话传播”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要将传统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的形式保留下来,在进行现场直播时,记者要力求精简去掉过多的修饰,直奔新闻主题,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及时性需求,在进行新闻制作时,对于画面的编辑也要力求快速、简洁,对于重大的新闻可以临时调整新闻的播出时间,将新闻的播出做到及时并且灵活,不再中规中矩,使新闻的传播有其存在的价值,电视新闻在收集新闻的方式上要进行创新,拓宽收集新闻线索的办法,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共号,由受众提供新闻线索,不再仅仅依靠记者出去采访收集新闻线索,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但需要记者对受众提供的线索进行核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有效。

(二)坚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最大优势是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电视新闻的形象、直观等特点,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进行新闻传播时,除了注重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外,还注重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特点也是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在进行电视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方面,需要加强新闻真实的传播,这一点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利用真实的声音与画面进行新闻报道。

(三)积极的与受众进行互动。电视新闻传播的一大发展方向,是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开展各种渠道,例如短信、电话、微信、微博等方式,发挥本台明星主持人或者记者、工作人员等的作用,来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学习借鉴其他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办法,利用某一话题与受众进行实时讨论,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将传播的新闻进行深度化报道,挖掘新闻的真实原因,增加新闻评论等方式,发挥电视新闻舆论报道的功能。

结语:新媒体时代为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的挑战有很多,但是其为电视新闻的传播也带来很多发展的机会,不断发展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是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积极的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转变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6

一、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选择最能展示真实内容的表现手法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我们要选择最恰当的形式能动地服务于内容,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想用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内容最注重的是真实性,那么,就必须选择最表现真实内容的形式,这是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客观要求,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把事物的客观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把它直接或稍后送入受众的耳目,是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是原情实貌的纪录。而其它媒介或表现手法送给受众的却是"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们的头脑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经过改造的东西,是间接的非"第一手材料",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打了折扣或不真实的。如记者的"转述"是报刊新闻性稿件的特征,记者写得再好也只能产生"现场感",而没有"现场性";广播除了让听众听记者的"转述",还可让听众听现场的音响和人物的讲话;只有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让观众既看到现场的真情实景,又听到现场的各种音响。这在传播事业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受访者的被动地位。所以,现场纪实手法是新闻性电视节目的最好形式,最锐利的武器,应该成为新闻性电视节目编辑、记者的首选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编创人员也应该将其视为看家本领,不断研究提高,达到娴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刻意创新,使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真实与现场纪实表现手法的真实浑然一体,共同增强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让观众充分感受真实的意境,深刻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采用现场纪实手法的新闻性电视节目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取得良好的认同效应

新闻性电视节目首先应当强调客观事实真实,这是第一性的。但是,仅有真实性还不行,还得让观众看了产生真实感。如果只有真实性而没有真实感,观众看了节目将信将疑,那就破坏了真实性,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是非常遗憾的,真实感是指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传播效果,使人一看就信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强调"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不用多费唇舌宣传就会产生真实感,令人心服口服。新闻性电视节目采用现场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示现场情景就是标准的"用事实说话",最能使观众产生真实感。特别是现场纪实手法的视觉因素,也就是画面,能证明事实的确实无误,会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良好的认同效应,达到圆满的传播效果。"真实感"与"真实性"相比,尽管是第二性的,却绝不能轻视。现在我们的不少新闻性电视节目事实完全真实,可就是因为缺乏真实感而不能使观众心悦诚服,缺乏认同效应,社会效益差,经济效益也差。有的观众对此不满意地说:"用嘴巴说话和用事实说话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新闻性电视节目本身要求真实性和真实感能有机地统一,即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通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拍摄过程中的视觉选择、画面调动和组接以及同期声注入等等有效的现场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示事物的原生形态,有力地证明节目内容的千真万确。人们对客观事物发生的现场纪实总是十分依赖的,古往今来世界上还没有比这更好的表现手法。这也就是传播学上所说的"易受性",即观众便于接受。在真真切切的现场纪实声画面前,记者、主持人用不着长篇大论地解说,略加引导即可让观众确信无疑,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新闻性电视节目的教化目的。

三、新闻性电视节目理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传真纪实性的独家优势和特点,为观众提供事物的"原生形态"

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新闻性电视节目所以能在众多新闻的竞争中蠃得众多观众,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视听双通道的现场传真纪实性,观众既能看到又能听到现场的实况,可满足他们渴望了解事物本来面貌的心情,那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这种现场直观性的优势和特点,而热衷于采用处于劣势地位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呢?相对而言,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更适合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介。如果舍弃电视媒介得天独厚和无与伦比的现场纪实优势和特点,而在处于劣势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上大动干戈,似乎有悖于电视规律和特点,实在可惜,无异于捧着金碗要饭和穿着锦衣夜行,惹别人耻笑,让自己人痛心,付出的愈多,失去的愈多!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都应当以拥有别的传播媒介没有的现场纪实优势和特点而骄傲,百般珍视和潜心开发现场纪实优势,朝朝暮暮刻意追求现场纪实手法的更美满境界。

转贴于

四、生硬地照搬和模仿其它媒体的表现手法不是创新而是抹煞电视的优势和特点,违反电视的自身规律,观众不会接受

电视台初创时期,不少编辑记者来自电影制片厂,他们采制新闻性电视节目运用的基本是摄制新闻纪录片的手法,而一些来自报社、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则习惯于改头换面套用写报纸文字稿和电台广播稿的手法,前者注重画面美而忽视时效性、信息量等,后者缺少现场情景,往往是非"第一手材料",记者、主持人都愿长篇大论地写或讲,播音员也喜欢大段配音,插播些被称之为"两层被"的画面。

现在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虽然没有从事过报纸和广播电台的工作,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摆脱报纸和广播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不少新闻性电视节目基本上是报纸文字稿和电台广播稿的翻版,或留有它们很深的影子,缺少电视味;他们往往把报纸和广播电台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拿到新闻性电视节目中,如总喜欢做一些与报纸和广播电台差不多的话题类节目。由于这种节目都需很长时间,而电视又很难满足它们,于是就只留下了被访谈者等人的大段谈话和主持人或记者的一串串套话,实在沉闷,观众势必改看别的节目。更有甚者连诸如毁林事件的报道也不认真到现场采访拍摄,而在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里找些西服穿得笔挺的乡领导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谈来谈去,谈了半天还不知毁林严重到何种程度,连个毁林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只见谈话人不时手指着被房屋阻挡的远处,讲述着当时砍伐的情况,极少展示现场情景,一些谈话人也不是当事人,只是转述听别人说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现场情景,缺乏新闻性电视节目应有的现场纪实特点,既无可观性,也无真实感。有些观众说:"看这种节目越看越上火,谁愿上火?那就看别的节目就是了。"

其实,电视和电影、广播等虽然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它们却是不同的和独立的新闻媒介,各有各的规律、优势和特点,生硬地照搬和模仿电影、广播、报刊等媒介的形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作为新闻媒介,文字记者的优势恰恰是电视记者的劣势,盲目地跟在人家后面跑,越跑离自己的电视越远,到头来会懊悔莫及。我们不反对借鉴电影、广播、报纸等媒介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没有借鉴可能就没有创新;然而,借鉴不是目的,经过引进、融合、改造,最终是要创新成为地地道道的新形式,也就是说最终要电视化,而不能以"进口货"、"舶来品"出现于荧屏上;要明确:是为创新而借鉴!"拿来主义"在此是要碰壁的!

最近看到有的电视理论刊物上有赞扬"报人电视"的文章,说什么"'报人电视'是最近两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创作走出的一条新路,是中国电视人对世界电视的贡献。"我真不明白,强加于电视的、避电视之长扬电视之短的"报人电视"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能拿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根据吗?电视就是电视,电视不是报纸与电视的混血儿,为什么电视节目形态要报纸化呢?为什么电视节目制作在方法和风貌上要与报纸一致,并利用书面语体呢?这不是再明显不过地照搬报纸的一套东西吗?我认为"报人电视""肯定不是电视自己"!如果应当提倡"报人电视",那么不是也应当提倡"广播人电视"、"电影人电视"、"杂志人电视"、"作家电视"、"音乐家电视"和"美术家电视"等等吗?如此这般不是要把电视搞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了吗?还有什么电视优势、电视特点和电视意识可言呢?还谈得上什么扬长避短呢?凡此种种,都是违反电视自身规律,强加给电视的枷锁。而一切强加给电视的人为形式,电视观众是绝不会接受的,只能阻碍新闻性电视节目形式的健康创新。

五、强化电视意识,确立电视思维方式,创造电视现场纪实手法更好的新形式

有人说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运用现场纪实手法少是因为工作太繁忙,但是,我却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电视意识不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