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电视传媒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电视传媒论文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1

[关键词]电视艺术;新时期;发展脉络

2018年是中国电视发展5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有必要回望历史,寻找1978年至今中国电视艺术发展脉络,把握新时期电视艺术的走向。40年来,随着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艺术与电视技术工作者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置于电视研究之上。也正因此,近40年来研究电视艺术的文章不仅数量和篇幅上有所增大,质量上也有所提高。40年历程,中国电视硕果累累,电视艺术不断发展,电视产物不断增多,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在政治环境、学术环境一片大好的良好环境中,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本着敢于创新的精神,对电视艺术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解读。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大部分学者除却对电视本体诸如电视艺术的本质、思想内容以及产生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外,还开辟了对电视市场与产业、电视美学、电视政策背景、电视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等方面的探析。由于研究成果多,研究视域广,将所有论文、著作进行整理收集难度较大,故而在初期写作中首先选取了100多篇论文进行分析,其中胡智锋从2003年到2014年间对论文及著作的年度化整理而作的《XX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XX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以及《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等文章成为本文论述的重要依托。

一、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研究

1.电视美学研究电视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产生,对电视美的创作、美的传播、美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这只是对电视美学的传统研究,是将各种电视类型看作是独立的文学、戏剧等特征,没有将电视创作、电视艺术文本之间的整体关系把握住。后期,研究者在美学方面的研究上,尝试总结标志着总体审美的一般规律。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对于美学的探究也开始不断进行自我更新,高鑫教授在《技术美学研究》中将美学与大众美学、信息美学以及通俗美学联系起来。

2.电视文化学研究电视文化学的研究与电视美学的研究发展相近,随着电视艺术内容的不断发展,电视除了本体性之外,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在当今多元化发展态势的状态下,电视文化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是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写的电视艺术蓝皮书,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和权威性,2010年12月出现首卷,随之2013年6月出第二卷,2014年11月出第三卷。第三卷增加了专题报告中针对新文艺的内容,对飞天奖的获奖作品进行分析,以及全国电视文艺的章节,以全局性的眼光审视了我国电视艺术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二、电视艺术类型研究

作为电视艺术的代表类型,本文主要以新闻、电视剧、纪录片的研究现状为例对电视艺术的具体类型研究做简要概括。1958年《一口菜饼子》首次使用电视剧的概念,80年代中后期电视剧开始繁荣。1983年的《电视剧初探》已经对电视剧进行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剧的迅猛发展,电视剧创作对理论需求迫切,1987年“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总结了我国电视剧创作和研究的发展历程,明确了电视剧演技方法和未来走向。后期,发表于《现代传播》上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要评》论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电视剧的发展,丰富了电视剧理论格局,创作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电视剧创作生态。电视剧的制作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论独播剧时代电视经营理论创新》(赵斌著),就对电视剧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的视角也出现了题材的研究,如《老大的幸福:对幸福的阐释》(刘渊、钟呈祥)就对现实题材的作品进行了分析。

三、电视艺术史论与鉴赏研究

对于电视艺术的历史研究早而有之,1992年,赵玉明就作了《中国广播电视史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仲呈祥、陈友军著)系统阐释了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视听传媒历史《视听传播史论》(李幸、欧慧玲著)、《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概论》(苗棣著)出现了对电视业务的研究。首先要考虑批判视角的选择性。张凤铸教授曾在《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中指出批评的五个层次:感觉层次、感知层次、感悟层次、美学层次与哲学层次。其次要考虑批评方法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西方传统批评模式:作者批评、理性批评、符号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二是以文化研究为核心的批评方法,如文化研究批评、社会学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四、电视艺术实务研究

1.品牌化、技术产业化研究。随着中国电视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艺术实务的探索越发成为研究的重点。首先,在电视的品牌化战略方面:《电视品牌战略研究》(段鹏)对电视的品牌化运营进行了分析,《我国上星频道品牌现状及其发展研究》(何苏六、李宁著)提出了电视的品牌意识,《我国跨地域跨传媒发展研究》(徐舫州、张静滨、高阳)对卫视频道品牌与跨区域合作进行了分析,《优秀电视节目解析》对品牌化节目《艺术人生》《超级女声》进行解析。

2.电视体系、媒体融合研究。电视内部生态体系的良性健康运转对电视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电视体系的内部构造、运转方式,以及与其他媒体的融合都成为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999年提出制播分离开始,制播分离的改革与媒体间的融合就一直成为讨论的热点。《数字化时代媒体发展的格局》(熊澄宇著)就提出了“新旧并存”“功能互补”“边缘融合”“形态创新”的观点。《新媒体十论》(朱虹著)2010年提出建设性的十条意见,《三网融合话题带来的一些思考》(周新权著)阐述了三网融合状态下电视发展的新路径,《制播分离政策解读与产业模式分析》从制播分离出发探讨产业模式的规划。

五、问题及展望

1.研究方法问题。电视艺术的研究方法之多,涉及领域之广使得电视艺术的研究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但是在梳理过程中发现,比较研究的方法在电视艺术的研究中并不常用。然而,在当代电视产品纷繁复杂、电视艺术类型遍地开花的开放性格局里,我们更应该综合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时代等电视艺术产品进行分析。

2.类型研究问题。电视艺术的研究对从微观上电视节目的类型进行了具体化的研究,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上看,对于主流电视节目类型如新闻、电视剧等研究比较重视,对于例如体育类电视分析如《中国体育的电视化生存之道》(李辉著)的论著就相对较少,因而依然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3.法律法规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电视的发展需要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律法规与政治政策的框架下进行创作。然而,在对电视艺术进行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研究者对于电视艺术的政策性解读、电视艺术与法律法规的关系等方面鲜少涉猎。尽管有所提及,也只是作为大的背景论述,并没有细化分析电视艺术与法律法规的相关性。

4.地域性问题。电视艺术研究的地域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果内容的地域差异性。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大多数是从国家层面上俯瞰电视艺术发展的格局,而对地方性的电视研究较少。二是研究人员的地域性。参与电视研究的学者大多在北京等城市,二级城市的研究成果就普遍减少。综上,地域性的问题就凸现出来。无论如何,这些问题不能掩盖电视艺术研究的丰硕成果,电视艺术研究的脚步也不会停止,我们期待电视艺术研究的发展向着更高、更广的方向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张玥.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现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02).

[2]李寓.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现状分析[J].明日风尚,2017(06).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学科建设

同为电子媒介的广播和电视,在20世纪上半叶走入大众视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近百年的风云剧变中蓬勃发展,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事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广播电视研究为中心的广播电视学悄然兴起,如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去年,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艾红红、庞亮主编的《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历史、现状与未来》(以下简称《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以2015年出版的《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为依托,以2016年10月15日召开的“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的研究论文为基础,广纳诸多学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广播电视学专业创设、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构建、早期广播电视史料研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梳理以及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论证与研讨等五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再编,是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方面阶段性的研究资料集合,是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与研究的一次学术巡礼,为广播电视学学科发展提供资料依据与参照。

一、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溯源

本书从广播电视研究生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梳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学术观点,勾勒了广播电视研究与广播电视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联,从学科建构的视角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广播电视理论、实践与研究群落等层面的创新与突破。《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的第一部分收录了五篇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章,是对广播学、电视学从动议到落实的历史回溯与阐释,其中,《建设广播电视学断想——写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的时候》①阐明开创广播电视新局面需要理论的支撑,呼唤建立广播电视学,探讨了从事广播电视学研究和写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建立广播电视理论体系的几点意见》②提出了如何在建立广播电视理论体系中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即如何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广播电视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广播学电视学的几点思考》③明确提出广播电视学应列为独立的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吸收有关学科中有用的东西,采取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广播和电视在全面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设立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并在与广播电视业的互动与互哺中逐步成长为独立而完善的学科体系。

二、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发展的阶段性资料辑览

关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发展概况的研究文献梳理,是《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谈谈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④从我国广播电视研究起步讲起,梳理了自广播电视问世以来的研究成果及广播电视学的建立历程,并对20多年来广播电视研究队伍和主要成果进行了一次巡礼。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引领了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发展。《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与理论强化》⑤从学科体系建构的衡量标准到基本路径、再到发展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广播电视学科研究的话语转型》⑥指出广播电视学科的话语在知识内涵重组、技术介入发展变化、个体多元表达等方面持续进行着转型探索。《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处理的三个关系》⑦提出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与中国广播电视实践与实务、高等院校教育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广播电视学作为隶属于“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显示出与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学、心理学、电影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相融合的鲜明特点,是内涵与外延极其丰厚的学科。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与广播电视学相关的交叉学科也在与广播电视学的借鉴融合中逐渐丰富完善,不断延展研究分支,成为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所收录的文章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也有所囊括,如《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⑧梳理了中国播音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对中国播音学研究的主要著作进行了简要的整理与汇总。此外,收录了对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播电视经济学方面的文章,从与不同专业相交叉的视角对广播电视学相关的研究进程进行了统览性的整合。纵观广播电视学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明晰广播电视学学科定位,打造科学的学科制度和范式,已成为广播电视学研究实现总体突破的关键环节。在厘清广播电视学学科自建立到发展至今的全过程中,一要明晰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历史脉络,二要框定意识形态及社会所认可的历史过程。这两种方式共同依赖于对广播电视史料的挖掘与考订。《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的第四部分收录了学者对早期广播电视史的相关研究,从史料积累的角度对广播电视学学科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收录了20世纪早期国人对广播的有关认识和研究以及三四十年代国人从科学技术、电影和新闻传播三个方面对电视的认知等文章。《中国早期广播著作初探》⑨据史对民国时期与广播相关的文献和著作进行了梳理,对民国广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新名词到关键词:民国“电视”概念史》⑩对“电视”词源的演化进行了探究,并与英文“Television”相对照,廓清了“电视”概念,梳理其成为物理学和新闻学关键词的发展过程。《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对广播电视学科体系的建设历程、广播电视史料的梳理与挖掘以及交叉学科的繁荣,都做了阶段性的资料梳理。

三、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未来展望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3

一、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首先,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对新闻学专业缺乏了解,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课程体系与现代媒体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大比重设置新闻学概论、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传统新闻类课程,而对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程和新媒体课程的设置却显得欠系统。同时,新闻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课时数较少,学生的新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策划能力得不到针对性训练。

其次,很多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有直接新闻实战经验的教师。很多新建新闻学专业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行而来,毫无新闻学专业背景可言,更不用说实践能力了。由于很多专业教师缺乏媒介实践的第一手经验,往往是书本知识的现学现卖,实践能力与一线实践教学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新闻学专业实验实训需要的硬件设备投入较大,建立设备较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学校办学经费长期不能满足该专业建设需要。[1]现有的部分实验设备由于先前选型不当,利用率低或被长期闲置。同时,由于实践经费的不足,很难与校外媒体建立长期合作的对口关系,学生实践途径很单一,有时学校把实践压力转嫁给老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地理位置的劣势也给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未来就业带来不小的障碍。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地处距离省会和信息中心城市较远的内陆城市,所在地的新闻传媒机构无论数量和规模上都不及一线和省会城市,而有限的新闻机构大多人员饱和或机制不灵活,同时,经济发展和媒介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导致私营文化传播类企业类型比较单一,数量比较少,层次也比较低,想建立一批常态化和高层次的实习基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实践教学新理念———加强基础、强化应用、多领域培养、多渠道实践

(一)保持理论教学优势,重视专业实践教育管理部门和所在院校必须更新文科师范教学的传统理念,对新开设的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采取应有的重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专业知识的讲述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又要探索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放松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锻炼,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应是我们构建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扩宽实践口径,体现“大媒介”观如今,传媒机构类型和传播方式正在进行革命性改变。社会为新闻学毕业生提供的实践岗位已经不单单局限在新闻机构,可以说一切属于媒介传播的岗位都是我们专业的对口岗位。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新闻学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上学校级别和地域劣势,地方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很多毕业生无法进入新闻媒体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学专业如果仅以新闻专才作为培养目标,显然不现实。[2]因此,我们的实践教学应摆脱单一新闻媒体平台的窠臼,把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体现多学科和“大媒介”观。比如在实践领域上可以从新闻传媒拓展至广告、电影、数码产品制作、商业传媒、企业传媒等,这种“大媒介”的实践理念真正体现信息社会学科交叉的特点,也真正能把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综合理论所学运用到实际,是符合新闻学教育趋势的。

三、建立新闻学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灵活性和持续性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高效性得益于一套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层次、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里面最重要的两点是方法灵活与连续性。所谓方法灵活,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媒体和社会。所谓贯穿全程,是指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同时段、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连续设置,从而使四年的专业实践教学形成一个有效、连续的体系,真正保证学生实践技能的全面性。同时,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我们把实践教学学时从原来22%增加到30%。

1.针对性的课内实践课内实践是围绕课程理论内容展开的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消化课程的理论内容,掌握新闻专业应具备的采、写、摄、录、编、播等基本技能。《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教学,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强化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带领学生采访高考、车展、秋菜买卖、新生军训等新闻事件,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现场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新闻眼、如何采访、如何摄录等,或指导学生制作合成广播电视节目,让学生在新闻实训中学习,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

2.灵活的第二课堂除课堂教学外,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我们实践教学的良好示范。如每年一次举办的大学生记者节活动,通过学生电视纪录片、电视短剧、电视音乐片和电视专题片的展播及评奖,使学生得到新闻业务的全面训练,提高了综合能力。还有不定期举办的主持人大赛、摄影大赛、DV作品大赛等,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大有裨益。此外,经常邀请新闻界人士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与业界人士“面对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前沿。“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通过组织学生去媒体参观,使学生对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机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对新闻采编流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当然,第二课堂实践也同样要形成常规化和连续化,并考虑纳入教学计划,效果才能显著。

3.常规的小学期见习小学期见习的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走入社会、进工厂、进社区、下农村、走入各行各业、了解国计民生,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新闻工作实践的了解。

4.总结性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广泛了解我国新闻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知识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必要的材料准备,为毕业后奔赴新的工作或学习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p#分页标题#e#

(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践基地多元化,创新与媒体互动形式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初始平台,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专业发展中存在的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在建设实践基地过程中,我们努力打通多种渠道,实现实践基地多元化,同时创新与媒体互动形式,巩固与媒体实践基地的长期互利合作关系。首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联合党办、团委和学生会把校园广播台、校园网、校报、校刊等利用起来,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宣传部的一些重要宣传活动。其次,充分挖掘省内外的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不仅与媒体单位合作共建,还在很多单位组织、工厂农村等建立了广泛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对不同实习基地进行横向和纵向开发,最终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衔接紧凑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有效解决了学生无处实习、实践基地单一等问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用多元化的角度来定义实践平台,从电台电视台到报社、杂志社、网络公司、出版业、电影业、音像业、广告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只要对媒介传播类人才有需求的岗位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实践平台,这个思路是符合传媒发展趋势和本专业实际情况的。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赖于一种双向互利的合作关系。关注传媒发展前沿、主动参与传媒机构发展是我们保持与实习基地合作关系的一个得力措施。比如我们会定期对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或报刊的栏目进行监评,或从读者角度对其改版提出更专业的意见。我们还与媒体合作,帮助他们策划有关大学生的一些节目,或者设立媒体的校园通讯员,这样即增加了学生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实习基地从中也有所收获,真正体现了与实习基地的“双向互动”性。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业界与学界共育人才高质量的实践教学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的进人机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引进大量高学历、强实践的人才,这种情况下,“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就被提上日程。首先,我们要求每名专业教师都必须进入传媒机构或传媒企业学习或顶岗工作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充分熟悉自己课程范围的业务操作,同时了解业界实践的新动向和新知识,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去。此外,为了解决眼前实践教师缺乏的情况,我们聘请新闻机构的资深记者、编辑和管理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即实现了师生与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高校和业界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非凡。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4

本文以国际媒介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媒介经济学杂志》为研究对象,对该杂志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分类总结、归纳了该期刊的五类核心议题。在此基础上,就研究的全方位跨度、作者分布、研究视角与方法、研究行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描绘国外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新进展及其特征。

关键词:

国外媒介经济研究;媒介经济学杂志;研究新进展

媒介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经济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最早起源于美国。它通常采用传播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经济社会中的媒体、传媒企业的媒介行为、市场结构、资本运作方式及其与政府和受众的关系等问题。著名传播学家罗伯特•G•皮卡特(1996)认为:“媒介经济学研究的是各种各样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与社会在信息与娱乐等各方面的欲望与需求。”①国内传媒学者喻国明教授(2009)等人则认为:“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即是传媒经济学。”②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媒介经济学的定义不一,但学者们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认为媒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经济条件和政府政策影响下,媒体和传媒企业如何运用有限资源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对受众和消费者、社会福利进行关注研究的学科。

一、研究背景分析

本文所选择研究样本《媒介经济学杂志》的研究议题涵盖了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体及网站、博客、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内容、市场结构、媒介行为、广告策略及受众行为,以及传媒产业与政府干预、新技术等关系等若干方面。该刊呈现出研究议题丰富、作者学术背景深厚、刊载论文转载率、他引次数较高,行业认知度、认可率较高等特点。总的看来,该刊因其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媒介经济学研究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从这一点来看,本文选择以该刊作为样本与代表来研究近年来国外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动态与进展,则具有一定合理性。

二、核心议题及其演变

(一)关注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运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这里的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影、广播(含公共服务广播和商业广播)、杂志与图书出版、电视(含有线电视、HDTV、Blue-ray)等。安嵩泰、金运晟和托德•西蒙通过收集1988年到2000年12家上市报业集团的数据,运用ROA(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了机构持股、股权集中度和内部人持股等三种不同所有权结构如何影响上市报纸公司的财务业绩。③台湾学者李亚池研究了报纸市场当有新进入者时,如何影响报纸内容和已有报纸的多样性。他运用辛普森的D公式对台湾三家报纸进行分析后发现,尽管总体的报纸多样性在新竞争者进入后提高了市场水平,原有的报纸却没有增加多样性,新报纸并没有比原有报纸增加新的多样性。④乔纳斯•普特兹克、戴特勒夫•斯柯达和凯•菲斯巴赫一起用一种增强的技术接受视野对大批量定制报纸采纳进行研究发现,消费者意愿是人们对大批量定制报纸采纳与否的一个最主要原因。⑤数字化时代与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使杂志与图书出版业同样面临较大压力。一本杂志或图书要想获得成功,需要转变已有的较为封闭的市场信息体制,也需要考虑到意见领袖如评论家的评论与推荐,还要考虑到作者、类型、出版商优势、周期、周差异、装帧设计、口碑、续集、价格、电影、文学奖项等众多因素。在电视的众多研究当中,集中研究的是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新闻的定价与分销,电视市场的垂直整合、电视频道与广告价格、寡头垄断、受众、政府管制等问题。这些研究采用的多是产业组织理论或者构建新模型进行研究,解决的都是时下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关注新媒体领域中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网络社区对媒介市场估值、新媒体技术(IPTV、HDTV、热播音乐、数字音乐等)的使用与扩散、商业模式、媒介诚信、数字版权等问题。

如韩国学者杨长守、杨东国等人以韩国在线游戏行业作为新媒体中一例,研究了该行业初创公司的关键价值驱动因子,从资源基础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出发,认为公司发展期、市场规模、易于锁定、技术优势、一个关键人才是在线游戏初创公司成功的五个关键因子。⑥韩国学者申东河、黄永苏利用韩国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市场2004-2010年的数据从社会科技和消费者经济学的层面上利用社会科技理论和扩散理论探寻了影响韩国IPTV扩散率的相关因素,并且认为未来IPTV将成为主流,但是这个趋向稳定的过程将是复杂的。⑦在对数字广播(平台)的研究当中,西班牙学者贝尔•伽玛、卡尔扎达•胡安和尹塞•拉奎尔认为数字广播是一个双边市场,它在观众和广告商之间的外部性,因此最优的接入费用必须考虑到接入的直接成本和平台的机会成本。这篇文章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当存在外部性时,它为电视台确定了一个最优的零售价格;另一个方面在于它重新定义最佳容量费用是一个IP运用它的播放能力支付给一个垄断电视平台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接入的直接成本和机会,同时要考虑到一个拉姆齐周期。⑧德国的两位教授简•贝克和迈克尔•克莱蒙特对点对点网络中为什么人们会冒险分享媒体文件(该文指音乐),运用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分析个人文件分享行为,建构了一个关于数字音乐版权盗用、非法分享的动力学视野。贝克等人的文章不同的是,本雅明•贝特斯采用的是社会经济视野来分析数字版权及其价值管理问题,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学、政策制定、体制上的一些层面,并且呼吁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将会最大化我们的社会福利。⑨

(三)站在微观或者中微观的角度来探讨某一传媒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市场行为(如内容生产分配、金融行为)与绩效、广告行为与策略、媒介集中度、公司战略等问题。

在期刊上基本每年都有好几篇,这也是构成媒介经济研究的焦点。比如,对报纸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财务绩效的研究,对报纸多样性、报纸兼并、电视寡头垄断、有线电视的市场竞争与绩效的研究,对视频商品流通以及广告与媒介集中度的研究,基本上覆盖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行业的研究,把研究的焦点转向了在线新闻行业对传媒企业的市场估值、盈利能力等相关的研究。随后逐步探讨了媒介公司的融合、广告定价与促销、内容产品的质量与价格问题,对音乐产业、创意产业、媒介公司雇员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一个企业的例子或者搜集某个行业(或产业)的数据,站在微观或中观的层面上以模型建构、理论应用为主要方法,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一起提出具有问题解决性的对策。当然,这方面的研究往往或牵涉到受众、政策层面,但其总体仍属于中、微观的经验范式研究。

作者:宋亮亮 邓伶俐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罗伯特•皮卡特.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1.

[2]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陈瑞.传媒经济学教程[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

[3]SoontaeAne,HyunSeungJin&ToddSimon,OwnershipStructureofPubliclyTradedNewspaperCompaniesandTheirFinancialPerformance,JournalofMediaEconomics,vol.19,no.2,2006:119-336.

[4]Ya-ChingLee,EffectofMarketCompetitiononTai-wanNewspaperDiversity,JournalofMediaEconomics,vol.20.2,2007:139-156.

[5]PutzkeJohannes,SchoderDetlef&Fischbach,AdoptionofMass-CustomedNewspapers:AnAugmentedTechnologyAcceptancePerspective,JournalofMediaEconomics,vol.23,no.3,2010:143-164.

[6]ChangsokYoo,DongwooYang,HuykangKim&Eun-nyeongHeo,KeyValueDriversofStartupCompaniesintheNewMediaIndustry-TheCaseofOnlineGamesinKorea,JournalofMediaEconomics,vol.25,no.4,2010:244-260.

[7]Dong-HeeShin&Yong-SeokHwang,ExaminingtheFactorAffectingtheRateofIPTVDiffusion:EmpiricalStudyonKoreaIPTV,JournalofMediaEconomics,vol.24,no.3,2011:174-200.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融媒时代还未全线铺满,智媒时代已经到来。2016年10月28日,在“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首次提出智媒体发展理念,并在实践上引领媒体融合转型,集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为一身的智媒时代随之开启[1]。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业内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能力要求已不同于往日,播音主持从业者的职业要求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他们必须以崭新的思维活跃于传媒领域,打破学科桎梏,文理兼修,学习技术融合、学科融合、内容融合的新方法与新技能,真正成为知识全面、专业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一、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1.“一专”与“多能”教学不贯通的矛盾。近年来,部分高校为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在培养人才时,过分强调“多能”,而忽视了播音主持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把基本功训练抛诸脑后,这是培养模式中的重大失误,无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吐字归音都应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重点。也有部分高校严守专业性教学,缺乏创新策略,在增加采编等课程时,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无法达到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目的,一专多能教学面临阻碍。“一专”与“多能”教学不贯通的矛盾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已得到凸显,地方高校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复合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融入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研究、数字媒体技术等工科内容,积极实现文工交叉、多学科互融,形成“传媒+学科”的新兴传媒人才培养方式。2.培养周期与就业周期不同步的矛盾。播音主持专业作为艺考的热门选项,报名人数逐年上涨,2020年播音主持专业艺考人数超百万,较2012年的3.2万人增加了30倍不止,每年有数十万播音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被卷入就业大潮。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采用较为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范本为传统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而传统媒体的岗位流动缓慢,需求量远小于高校输出量,所以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够如愿进入传统媒体,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一些高校即便增加了采编播一体化的教学手段,也只是提高了部分学生进入小型传媒公司或MCN的概率,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过短的培养周期和饱和的社会岗位使专业人才培养陷入恶性循环,行业门槛难以突破。3.技能教育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许多高校虽已进行教学改革,按照学生意愿及自身条件划分专业方向,但一些课程依旧与社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例如,即兴口语表达课程以一些缺乏代表性的旧新闻为案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未根据当下流行趋势进行风格引导等。高校应以学生自身发展方向为目标,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并为其提供接触前沿传媒理论和技术的机会,切忌死板教学,以填平技能教育与岗位需求、全媒体传播需要之间的鸿沟[2]。

(二)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利弊。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占多数,且期末及毕业测评多以论文为主,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学界风向的追逐更能使他们了解时事政策、学习最新技术理论,可长此以往,学生们很难不被固化的学术思维所禁锢,过重的学术负担也难免使他们丧失活跃于台前的生机与活力。一些院校在该省份播音联考无面试环节的情况下,将本校校考的面试环节取消,将考生的文化课分数要求提到了一本线以上,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术性,但却忽略了播音主持专业作为实践类专业的基本要求,未通过面试检验的学生,如何确保其具有播音主持的实操能力呢?因此,要培养学术型人才,但播音主持专业不能与其他倾向于深耕的学科一样让学生埋头苦读,而应该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将思辨思维内化于心,使学生有潜心钻研播音领域的欲望和能力,避免与实践脱节。当前的媒介生态逐步趋向智媒,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应紧密贴合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新媒体主持实务、主持人策划、播音主持前沿等可以提升学生多维素养的课程,浙江传媒学院则针对当前的直播带货模式打造了带货主播训练营,邀请来自一线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主播组成教学团队打磨课程[3]。这些尝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都有所帮助。但此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区传媒市场广,当地高校又大力推崇应用型人才建设,放任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实习机会,学生尚未学成便外出实习的情况不在少数。近年来,各地艺考培训机构异军突起便是实例,细细数来,不知有多少刚上大一、大二的学生已“为人师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提高自身能力,为传媒事业或自身的长远发展进行考量。因而,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不能使学生们心浮气躁,失去了传媒人应有的根基。

二、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一)融合培养,促进学用一体。把学术思维放进播音主持这一实践类专业的框架内来探讨,就是要求学生在实操时,首先进行概念界定,即审慎地辨析、界定和使用概念。例如,面对学界的长期争议——“播音”与“主持”的概念界定时,学生要明晰新闻播音和节目主持概念的异同,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或将两者融合,创造新的播音主持风格。其次,要学会类型划分,即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全媒体时代,节目层出不穷,学生要对各类型节目的主持风格、制作范式进行归类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锻炼自己在不同节目、不同场合中的迅速反应能力,使自身成为全媒体导演型人才。高校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或小班授课模式,将一组或一班学生视为一个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并实行轮换制,保证每人都有接触所有岗位的机会。较之于大班授课时所学知识同质化严重、实操性不强的情况,组内合作更易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真对待工作,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和分工合作的实操能力,有利于学用一体的实现。

(二)师生互动,开放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已打破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尤其在传媒类专业中,一些教师不仅在学界有所建树,也会利用自己的业界资源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例如,经验丰富的教师利用实践课带着学生外出拍摄、集中制作,学生接触真实的业界环境,比在课堂上面对机器或自发外出拍摄更有实际意义[4]。在配音领域拥有资源的教师,也愿意带领学生参与广播剧、有声读物和动漫的配音工作,既积累了配音经验,又让学生们有了代表作品,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而在校内,教师更是依托官方公众号、抖音号等宣传平台给予学生策划作品、发表作品的机会,边学边练、作业即作品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由此可见,开放教学模式是高校促进播音主持人才与全媒体时代接轨的有益尝试。

(三)校企合作,搭建实习平台。除了校内教学,高校还应加强与地方传媒行业的合作。近年来,各地主流媒体开展的融媒体改革,为人才的全面培养提供了机会,高校应主动与当地主流媒体沟通,共同搭建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哈尔滨师范大学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教学,知名主持人作为外聘教师走进课堂,学校也为电视台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毕业生,大量学生进入省台实习,多年来形成了良性互动;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陕西日报社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设立实践基地,建立优秀毕业生选聘机制。除了当地主流媒体,高校还应与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等积极开展合作,如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与爱奇艺等十多家新媒体平台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等[5]。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技术驱动传媒业态不断进步,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其思维和技术能力的要求显著提升,这必将倒逼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在此形势下,高校应注重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变化,审时度势,积极变革,创新教学,牢牢把握时代脉搏,让人才培养与融媒体发展相适应,有效促进播音主持行业的时代性发展,推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王思思.论智媒时代地方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J].传媒论坛,2020,3(24):17-18.

[2]强佳妮,阮益君.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6):233-234.

[3]李斌.浅析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模式[J].传播力研究,2020,4(24):81,84.

[4]张双燕.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探析——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验教学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274-275.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电视新闻写作;课堂改革;写作能力培养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检验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而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本科院校要提高教学工作质量,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革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引导学生刻苦读书。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写作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新闻写作课程要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以视频写作为主的全媒体写作技能。

一、突出学生中心,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投入度。

1.结合学生生活进行平时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学会讲故事。具体到新闻人物的报道,学生要会找出人物个性的关键词,发现能体现人物个性的故事,并能具体表达。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实际,练习这些新闻写作基本技能,让他们体会新闻写作和其他写作的区别,而且由于写作对象就是身边的人,写作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也会提高。如每次在开课前,我会让学生以《我的室友》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要求找一个人物个性的关键词,且只能找一个,关键词要体现在题目里;至少找三个故事来佐证关键词,故事要有细节;题目不能出现“室友”二字,文章中不能出现题目中的关键词;因为要在课堂上展示,所以内容必须真实、客观。讲解此项作业时,写的大都就是本班同学,所以学生会比较关注;教师讲解时会找几篇写得好的来分析,让学生明白新闻人物报道的特殊要求。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了解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2017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期中考试,我们让学生分别以本专业2019级新生、2016级实习学生以及2013级和2014级读研学生作为报道对象,完成一篇图文报道。要求选题要有典型性,主题要积极向上;题目新颖,贴切;文字符合新闻报道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了解了低年级学弟学妹中的各类“人才”,又了解了大三学生实习的收获与不易,还明白了毕业生考研、读研的困难与坚持,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专业的同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更有“动力”去完成作业和学习。

2.通过活动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在消息写作的训练环节,我们结合学校或院系活动让学生写新闻,并发表在学校官方网站或院系微信公众平台,在“实战”中提高学生写作技能。如新生入学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新生入学进行报道;学校组织教职工竞步走,让学生写消息;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参加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一角“学校日”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别给学校官网和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写报道;学生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回来写消息,等等,这样的“实战演练”让学生学会从身边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选题,并掌握同一题材不同媒体的报道特点,锻炼了学生全媒体写作意识和写作技能。

3.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讲电视写作离不开大量片例的分析,但课堂上看片例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容易导致学生走神。为此,我们每一次课前,都会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观摩片例的作业,然后布置详细的记录要求,并课上随机提问。因为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一般都会认真观摩。如2017级我们增加了“非虚构写作”内容,给学生布置自学作业,即每人从三项内容中任选一项作为例子,来理解“非虚构写作”:一本非虚构写作的书、三篇特稿、三篇非虚构写作的硕士论文。课上,教师会针对每个同学选择的内容,提出具体问题,由学生“抢答”。由于学生提前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准备,教师的问题也有针对性,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结合毕业论文讲授写作技巧,增加知识的实用性。从2014级开始,我们每年安排至少一个学生写和电视新闻解说词写作有关的毕业论文,如2014级的《从受众心理看电视解说词写作——以〈还看今朝〉为例》、2015级的《电视主流媒体主题报道传播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解说词写作的视角》、2016级的《电视成就报道的故事化策略研究——基于解说词写作中数字处理的视角》。学生大三学习了新闻写作后,大四结合所学知识和理论完成毕业论文,新闻写作课程在本科阶段的实用性得以体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对专业的认知也得以提高。

二、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

学生课堂投入度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度。电视新闻写作课作为专业核心课和业务类课程,可以尝试小班化教学改革,在行政班容量固定的前提下进行分组教学,在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的同时,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做课堂笔记的技巧,引导学生减少对概念性、理论性知识内容的记录时间,重点记录教师提供的案例以及课堂上所做的片例分析,真正做到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听课、思考。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业务类课程,电视新闻写作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进行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实现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强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

1.期末成绩构成应突出过程性考核。电视新闻写作课期末成绩由期末笔试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理论作业和实践作业等的成绩;期末笔试试题则注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新闻写作知识进行标题写作、导语写作和案例分析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过程性考核要求学生从一开学就必须认真完成每一次平时练习,认真观摩每一个指定片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实战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实践作业。这种考核方式必然会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度。

2.期中作业采用多种评价指标。2017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期中考试作业要求学生以本专业学生为报道对象,完成一篇图文报道,并在本专业的微信公众平台上。考试成绩由教师评价(占60%)、学生互评(占20%)、平台点击量(占20%)共同构成。教师评价主要从专业角度考查;学生互评则既考查了学生的专业评价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竞争;平台点击量则考查了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3.专业课任课教师共同对人物专题作业进行评价。人物专题报道是电视新闻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一个10分钟的人物专题视频作业,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对以往所学的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等课程的集中检验。在人物专题作业的讲评中,我们邀请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等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讲评,从而对学生进行一次全方位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专业课联动进行消息写作考核。广播电视学专业中,电视新闻写作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两门专业课在同一个学期,开设两门课在消息报道上存在很多共同点,将这两门课进行联动,要求学生就同一个新闻题材,按照新闻写作课程动态消息、新闻特写的要求,让学生以出镜报道的方式做出至少两种体裁的消息。这种打破课程间“壁垒”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项目化、实战化的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技巧,也适应了视频新闻重视出镜报道的现实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和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7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

电视节目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对播音创作基础、即兴口语表达、演播空间处理、电视节目策划等基础元素类课程的综合应用。但现如今,电视节目主持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做出新的尝试。故此,笔者试着探究项目教学法在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设置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电视节目主持”“主持人节目创作”等相近的课程。但受限于教师素质、硬件设施、课时量、教学模式等客观原因,目前本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刻板

近年来,电视节目主持课程使用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的《电视播音与主持》一书作为教材。虽然此书在旧版《实用播音教程4—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基础上做了大幅修订,但更多强调播音员主持人“有稿”或“半稿”状态下的语言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今节目创作过程中主持人常常全程参与的现实相脱节,也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很多章节只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及例稿选登,对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高年级学生而言,无法起到应有的实践指导作用。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电视节目主持课程一般采用“大课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课实训指导+学生作品点评”的教学方法,而启发式、讨论式及实战演练式的教学方法却很少运用。这样的教学往往使理论教学大课上呈现出整体沉闷的教学气氛,而实训指导小课上学生个人实训结束后便无所事事。在这种情况下,使得课时量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电视节目主持课程的课堂时间利用率极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余时间的作业训练环节也就形同虚设,对于主持人节目创作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收效甚微。

(三)教学资源匮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极强,要想在电视节目主持课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主持艺术创作基本技能,就必须有良好、充分的教学资源作为基本保障。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兼具较强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资源、专业化的实践实训设备和空间资源、充足的实践实训课时及课下训练保障资源等。显然,很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特别是一些非专业院校和地方高校,其招生规模与教学资源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令人嗟叹,根本无法保障电视节目主持等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项目教学”这一概念在教育学领域的运用最早始于美国著名教育家克伯屈20世纪初的一篇关于项目教学法的论文。而在我国,这一理论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开始为教育界所关注,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或课程中被广泛推崇。项目教学法,也可以称之为基于项目的一种实操性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教师一起通过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其目的在于在接近真实职业的情境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灵活调用前期学习成果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项目”,主要来源于现实工作,接近于实际工作岗位的体验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它与传统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其指导下相对被动地学习,而项目教学法主要在于运用既有的技能和知识展开学习,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学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动完成项目学习。项目教学完成时,学生可以得到一件实实在在的作品,整个学习过程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项目教学法的构成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同,整个教学法的实施同样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过程(项目)[2]。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与传统教学区别较大的是,项目教学法中的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略有变化。在项目教学中,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是项目教学的能动主体,教师只是学生项目学习中的引导者、启发者。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视节目主持课程中的实施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要求,笔者于2017年春季在山西传媒学院201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中进行了项目教学的应用实践,对该专业主持方向的一个实验小课组共计16名学生尝试开展了项目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在项目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项目的选择与环节的设定。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兴趣等的具体情况。就电视节目主持课程而言,所选取的项目还应当与学生原有的实践实训经历相关,难度的把握也要与学生整体的专业能力大致相符。此外,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利用一切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融会贯通、自主学习、积极实践、协同“作战”、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实施案例

综合实训项目名称:电视直播特别节目《台前幕后》的主持艺术创作。项目负责人:2014级主持五组学生郑泽鹏。项目的提出:电视直播节目的主持一直以来都是电视主持人最为头疼的创作形式。它对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心理素质、危机处理以及对话与沟通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本项目以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为范本,以第二届山西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总决赛为依托展开创作,以求全方位展现和记录大赛台前幕后的精彩情况。项目实施过程:①确定目标。通过观摩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特别节目,结合第二届山西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整体赛程和决赛流程,确定《台前幕后》节目的整体架构和呈现方式。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整体节目的策划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创作的能力,树立集体主义意识,为完成后期项目打好基础。②分解项目。根据节目的整体创作需要,结合综合训练教学目标,教师可将综合实训项目分为不同的几个任务组。教师要尽可能放权给各任务组,这也是项目教学中突出学生主动性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给予了学生相对更多的自由空间。当然,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开展,教师所给出的每项任务都要有清晰明确的任务说明,以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能够知晓学习目标。特别是针对没有项目学习经验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轻松开始学习,激发其完成项目的积极性,如表1所示。③学生分组。根据项目整体环节设置,先由学生自愿报名,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业务能力表现,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优化分组。分组的目的主要在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努力方向,安排其到不同的小组进行相应的任务选项实践。一方面,保证了学生有针对性地接触实践锻炼,补足短板,获得提高;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安排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组,确保做好协同合作基础上的示范引领作用,保证直播任务顺利完成。④进度安排。如表2所示。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中的评价

电视节目主持课程项目教学法开展的关键一环,还包括该课程项目教学工作完成后的教学效果评价。这也是项目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学生参与情况来看,作品《台前幕后》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较真切地反映了学生将既有技能综合运用于主持艺术创作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整体作品的质量比预期效果要好很多。大部分学生都严格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项目教学的全部流程,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由此看来,项目教学的开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从教师参与情况来看,由于这是教师第一次尝试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很多内容都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完成的,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意识到项目教学法中对于教师的要求要高于传统教学法,这就要求教师本人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展能力。由此,项目教学法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提高了其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特别是综合各门元素性课程知识开展综合训练的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是开展本次教学实践的出发点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所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其电视节目主持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创作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参与主持人节目创作的整体把控能力,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这门课程中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而考虑的。由于笔者教育理论积淀与教学研究能力有限,开展项目教学的相应经验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次项目教学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研究中各项任务的设定不够完整,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和提高。笔者希望借助项目教学法的引入,让电视节目主持课程兼具的理论性、实践性、应用型、创作型的四大特点进行进一步综合,使其贯穿课程教学始终,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作,尽力缩小从学校课堂到媒体一线的陌生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肖东雷.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导游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电视传媒论文范文8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早熟的文体,其发展过程不同于古代的诗歌、小说,“古代散文没有经过技巧的发展过程,在战国时期随着语言的发展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并且这一时期的散文还成为后人在创作中频频回顾的典范。”[1]同时,创作散文(包括骈文)和创作诗歌、小说的目的也完全不同,散文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历代文人晋身仕林、治国安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故而在古代的主流文学观念中,“文体的尊卑等级秩序是文(包括散文、骈文)第一,其次诗,为文之余,其次词,为诗之余,其次曲,为词之余,小说更是等而下之的文体。散文的至尊地位是其他文体无法企及、无法替代的。”[2]   即便是以诗闻名的李商隐、杜牧,亦工于散文写作,更遑论韩柳欧苏。然而在当代,不但散文自身逐步变得边缘化,古代散文研究与小说、诗歌、戏剧研究相比亦显得创新不足,散文研究甚至成为一种专门针对散文内容的研究,比如庄老思想、荀子思想、韩愈谏佛骨、袁宏道谈性灵等等,有学者指出,“这些所指涉的都只是一个散文家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思想,而未及散文这一概念本身。”[3]如此以来,古代散文研究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本文将力图呈现古代散文研究在当代所遭遇的困境,权作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帮助广大研究者发现更广阔的视角。   一、古代散文自身的困境   首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古代散文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在当代显然失去了生存土壤,缺少用武之地。但古代散文在当今却出现了一种后现代风格的模仿式戏谑文体(或曰“恶搞”),如《凤姐列传》《药家鑫列传》《苍井空列传》等等。由某不知名网友杜撰的《药家鑫传》云:药公家鑫者,华朝长安人氏。华朝五十年(公元1989年),药公诞于古都长安,时天生异象,群驴乱吼,或曰:莫非如《水浒》所载之“洪太尉误走妖魔”之事再现?……人皆称:药公不亡,则法律亡。药公不死,则国家死。药公之事,举国牵动,药公之名,举国牵挂。由此观药公,真乃关系国运之达人也。在F•詹姆逊看来,这种“恶搞”只是形式上的模仿,模仿了古代散文的词汇、句式,但内容却是当代的,源于日常生活的,这种模仿被詹姆逊称为剽窃,因为“在一个风格创新不再可能的世界里,唯有去模仿已死的风格,去戴着面具并且用虚构的博物馆里的风格的声音说话”[4],才是别具一格的、能够适应这个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艺术形式。用古代文体记录当代日常生活的确算不上创新,“后现代主义”亦无优劣高下之别,但古代散文这种历史上的精英式文类却面临着现实中的庸俗化挑战。   其次,当代散文的创作和古代散文的创作较少直接关联,因为在当代作者眼中,前者是“文学”,后者至少不是“纯文学”。在陈剑晖先生看来,古代散文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盖因其是中国正统的‘经世致用’文化的文学化和通俗化的表述”[5]。散文在中国古代的出现,不是审美需要,而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这种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必然和作者的情感之间关系疏远,但在当代,情感与文学的关系才是不可分的。余秋雨2004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认为,研究学术和创作散文不一样,有可能想明白的或者想明白但不一定正确的东西,可称为“学术”;而有些想不明白但又觉得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带动了感情,只有在这样的“角落”里,才能写作散文。此处余秋雨并没有把散文当作“经国之大业”或者“圣贤书辞”,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散文当成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学术”固然不同于经世致用或者齐家治国,但其立德立功立言的功能决定了学术本身也是“实用性”的。所以,研究学术和情感注入在余秋雨看来是要一分为二的,他的散文观也因此与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等人强调的现代散文一脉相承,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和强调个性与感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紧密相关,这自然和古代散文的创作目的、创作方式迥然有别。   第三,和古代小说、古代戏曲相比,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仅限于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系统,缺少电影、电视等大众化的媒介形式,这无疑限制了古代散文对当代生活的介入。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自不必说,《赵氏孤儿》《花木兰》《西厢记》《薛仁贵》《七侠五义》《穆桂英挂帅》也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电视剧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更是建构起一个全民海选女主角的媒介议程设置。①相比较而言,古代散文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动画视频版的古诗对于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以优酷网和土豆网为例,用“古代散文”、“古典散文”进行搜索,赏析类、中学课件类视频不过数十段,而用“古诗”、“唐诗三百首”搜索,视频数量累以千计。此外,散文与当代媒介的结合体“电视散文”自央视三套1996年开播以来,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电视专题片,是“受到文学散文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6],是“中国化的电视艺术作品”[7],而不是“散文”自身的现代媒介形式,更何况,由全国各地电视台制播的电视散文,其取材选题也大多是现当代散文作品,极少古代散文作品[8]。可见,在多媒体、宽带网络和计算机、大众传媒已经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古代散文正在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   第四,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图书,图书又以作品集为主,以译注、赏析等普及类读物为主,其中《古文观止》有数十种译注本,仅中华书局便出版了选译本(2010),钟基(2009)与葛兆光(2008)的注释本,名家精译本(2007),以及繁体竖排本(2004)等等,唐宋八大家文钞、文选、读本也有数十种版本刊行于世,散文研究类著作仅有三十余种,②形式不可谓不单调,内容不可谓不单薄。但是,古代小说、诗词、戏曲等文学形式的传播内容要丰富得多,不仅图书有单行本、选注集成、佳句赏析,音像制品也很多样化,研究类著作则涵盖文献与史料研究、宗教与文化研究、类型与理论研究等等多种角度。必须承认的是,图书是一种依靠理性思辨来完成传播与接受的媒介,但诗歌、小说、戏曲所利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能够同时激发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这对于文学作品在大众层面的普及至关重要,古代散文在这个层面上又处于下风,其媒介不但和古代一样局限于书籍,所传播的内容也受局限[9]。#p#分页标题#e#   二、古代散文研究体系与方法的困境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散文理论是世界性的贫困,它的学术积累不但不如诗歌、小说、戏剧,而且连后起的、暴发的电影,甚至更为后发的电视理论都比不上。这是因为散文作为一个文类,其外延和内涵都有一种浮动飘忽。”[10]王兆胜先生指出:“在各种文学门类中,散文恐怕是最具边缘性、最不受重视、最缺乏研究的文体。大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散文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因循守旧和缺乏创新也使之乏善可陈。”[11]笔者认为,这种局面一方面源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散文”(Es-say)出现较晚,自蒙田1580年出版的《随笔集》而定名,与诗歌、小说、戏曲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可同日而语,对散文的研究更是晚近之事;另一方面,与韵文相对立的散文在古今中西均以理性、智慧、反思甚至论辩为特点,故而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情绪放纵和宣泄来净化读者(观众)心灵的“净化说”背道而驰,后者显然被几乎所有的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创作者奉为圭臬,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可能随时被剔出“文学”之外,更何况对它的研究想当然地被视为与文学渐行渐远。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之处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概念体系,二是研究方法。   从一般意义上看,先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而这个研究对象必须能够明确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然而,中国古代散文在现当代散文概念的影响下,或与韵文相对,或与骈文相对,有时又与诗歌、小说相并列,陈平原先生就此认为古代散文是一个“滑动”[12]的概念。南帆先生则指出:散文的定义不是肯定地列举散文的规则,而是将显赫文类排除之后的余数归诸散文,这种“否定性的定义”,不仅促使一些文类衰老,同时还催生另一些文类……散文是文类的结束,又是文类的开始[13]。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古代散文的研究自然形不成合力:骈文研究、古文研究、汉赋研究、小品文研究各自为战,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古代散文”和“古典散文”作为题名关键词搜索,粗略计算,自1980年1月到2012年1月,30多年时间,共有286篇研究文章,而与此同时“骈文”381篇,“汉赋”576篇,“辞赋”515篇,“古代小说”984篇,“古代戏曲”329篇;期间以时代或作者为维度的,并以“散文”为题的博士论文仅有16篇,而以“古代小说”为题,并从宏观整体视角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已经达到14篇,这还不包括以单个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其他数量更加庞大的博士论文。兄弟阋墙、左右手互搏,这确实是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   研究对象本身的概念问题因人因时而异,但研究方法却面临着裹足不前的问题。陈剑晖先生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散文研究者总是从谋篇布局和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做起,即仅仅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散文的结构[14]。古代散文学者从古至今皆习惯于从细枝末节的修辞角度入手进行研究,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一文为例,余恕诚先生将“汉以后的赋、骈体文以及说理性著作中具有才情和注意语言修辞的作品”都称为“散文”[15]。在介绍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之文学色彩时,《孟子》的“戏剧性”、《庄子的》“生动故事”、《左传》的“叙事之最”、《战国策》塑造的“形象”、《史记》创造的“人物”、南北朝时的“修辞”与“典故”、韩愈散文的“生动形象”、柳宗元散文对形象的“想象夸张”、欧阳修散文的“论说技巧”、归有光的“细心刻画”……都被余先生视为散文“文学色彩”的基本组成部分。可这些比喻、夸张、论辩、描摹、形象化、诉诸情感等语言修辞技巧实际上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古代散文与研究古代诗词、小说相比并无独到见解。   此外,当代的古代散文研究较为孤立,主要是作品赏析和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历史学模式,缺少与当代文论、西方文论的双向传播。尽管20世纪60年代已有学者认为形成《庄子》恣肆风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它的结构”,“《内篇》的结构不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它表现了庄子的复杂的艺术构思。”[16]可惜这种类似于结构主义分析的探索未能深入和延续。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也一直没有独立的散文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把神话、托多罗夫的《散文诗学》把小说都归入到散文理论中来,西方文艺研究的对象并不包括散文,导致我国研究者难以直接借鉴。   最后,由于散文先天的实用性,加之作为散文作者的知识分子与官僚体制、科举制之间的紧密关系,中国文学史中能够得以流传的散文,其作者多具备官僚、学者、文学家三合为一的身份,后世学者所归类的文学之文在作者创作之时未尝不将之当作应用之文而煞费脑筋,斧削雕琢。陈平原先生曾举例,古代散文中的一些被传诵为表达感情的名篇,如书信和日记,皆是有意为之:“明知可以入文集、刊专本,文人写信时不免存了给第三人乃至举国上下、子孙后代传阅的心思”,“郑板桥的家书别出心裁,写得古怪利落,可也不脱做文章的心思。”[17]这样看来,中国古代散文或者被作者用于说服帝王将相,或者用于说服士林同僚,或者用于说服亲朋至友,那么,对它的研究就必须从修辞学角度入手,从说服的手段和表现的技巧入手。于是,针对散文的文学研究就渐渐侧重于实用主义,继而不免滑向功利主义。这又和自康德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悖,因为康德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才是美,而研究说服、研究手段、研究技巧,显然是功利性的,显然目的十分明确,这便是古代散文研究和现代散文研究,尤其是和近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之间不断冲突的根源所在。   三、展望   丁晓原先生在2006年时提到:“过往的散文研究比较多的是一种批评,包括作家作品评论和创作史、理论批评史的梳理与述评。另外,还有大量的是散文写作指导之类书籍。真正有理论含量、高端而又切实的研究相当匾乏。”[18]不过,这种尴尬局面在2011年得到了改观,这一年内,谭家健先生的新著《中国散文史纲要》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马茂军的《中国古代散文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陈晓芬的《中国古典散文理论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古代散文研究将从此进入新的一页。#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