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范例6篇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范文1

根据大渡河流域沿线定位为“康养加休闲,成渝后花园”定位,姑咱镇作为大渡河流域重要乡镇,按市“一核七园”乡村振兴规划,姑咱镇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生活水平提高、乡风文明善治”的总要求创新扎实开展工作。

一、基本情况

姑咱镇位于康定市东部,辖15个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858户9467人,农村人口2626 户 8262 人,全镇常住人口2.5万人,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川藏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康定折东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文化的中心,S211线康丹公路贯通全境,还与国道318相连。2014年来姑咱镇先后获得四川省卫生乡镇、康定市文明乡镇称号,辖区内共8个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的称号、11个村获得“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聚焦不断推进产业,打造“有保障”的新乡村

姑咱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发展苹果、枇杷、樱桃、仙桃“四个千亩”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规划”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化种(养)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搞活农村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电商培训,借助电商等方式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农民增收。预计2020底,姑咱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1.垃圾革命全面落实。一是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统筹318线及211线5个村垃圾清运,新建临时垃圾中转点1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20个,完成集镇区150个垃圾桶的更换,街面新摆垃圾箱体16个,新增流动垃圾收集车1辆,在排污排水、绿化亮化、主干道硬化等工程也加快建设,不断完善了集镇功能。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环卫保洁组织构架,在各村(居)配备保洁员31名,规范保洁员管理制度,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为100%。

2.污水革命全面升级。我镇共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分别是集镇区1个大型集中处理厂,若吉村2个中型污水处理厂、1个深蓄池,羊厂村全村覆盖化粪池;章古村全村覆盖化粪池。到目前为止,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 1780吨,新建配套管网 8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自2013年先后投产营运以来,累计处理污水124万吨,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为100%。

3.厕所革命全面加速。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建设有独立干净的公共厕所;加大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力度,着力解决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管理缺失等问题,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姑咱镇农村常住户数1613户,使用卫生厕所户数1395户,普及率达86%。

4.乡村绿化全面推进。按照市上“四片花海、五个十里”总体布局,我镇在公路沿线、乡村小道、小区绿化带等区域大力开展义务种花活动,现已完成种植三角梅10000株左右,玛格丽特小菊花20000株左右,推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乡村

一是切实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员民主推荐和群众信任推进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候选人123名,先后召开党员大会18场次,走访群众1600余人次,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的农村干部队伍。二是坚持“5+2+1”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党员发展计划,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里发展和培养党员,今年转正11人,发展预备党员2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

(四)聚焦突出人才振兴,打造“有技术”的新乡村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办“农民夜校”300余次,党员干部群众覆盖率达90%以上,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5次,各村(社区)共开展自主集中学习50余次,参与人数达280余人,二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的邀请农业、林业、畜牧专家就作物栽培、林果管理、果树栽植及管护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在市就业局的组织下组织开展了林下养殖、生猪养殖、经济林木种植、家政服务、传统刺绣等培训班8期,共培训技能人员近300余人。

(五)聚焦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有底蕴”的新乡村

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全镇共注册志愿者169人。二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镇范围内覆盖综合文化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开展文明村、五星文明户、星际文明户评选活动,创建州(市)级以上文明村13个,州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五星文明户”19户,其中州级文明村5个,市级文明村12个,文明村占比为72%.

乡村振兴范文2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今天,有幸与下高池村的党员坐在一起,共同庆祝“七一”建党日,恭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谈几点看法。

党的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村振兴战路,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观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多村振兴战路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强”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全作用,推动改革措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恶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帯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四是要以人才为支,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帯头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乡村振兴范文3

寨木村位于寨木乡西北部,距乡政府20公里,距寨木县城48公里,属湖南省班冲界部级自然保护区。距乡政府20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人口488户1554人,其中贫困户160户483人,监测户1户3人,中国共产党58人,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1.06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7亩,林地面积2.7万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养殖业以散养鸡鸭为主,经济作物以山核桃、油桐为主。

全村现有低保户19户23人,其中一类低保3户5人,二类低保10户12人,三类低保6户6人。特困供养户2户2人,残疾人57人(其中发放2项补贴26人)大病3人,慢性病签约29人,事实无抚养儿童0人,留守儿童5人。

二、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1、防止返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情况。全村现有监测户1户3人,均按程序进行识别,并安排有帮扶干部帮扶。

2、巩固脱贫攻坚成功

2021年全村申报发放村级入圆补贴6人,发放生活补助66人,申报发放“雨露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19人。

2020年至2021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1人,扶贫特岗8人,护林员3人,2021年累计完成小额信贷发放5户25万元。2021年脱贫人口务工317人。2021年实施危房改造0户,有易地扶贫搬迁户23户104人,有教育补贴72人,雨露计划19人,重病人口3人,慢性人口29人,生态护林员3人。

三、驻村工作队情况

寨木村后盾单位为县交通运输局,现有乡村振兴工作队2支共3人,分别是第一书记林菊(派出单位为县交通运输局),队长粟贺(派出单位为县交通运输局)队员杨沈(派出单位为寨木乡中学)

乡村振兴范文4

不知道提起乡村振兴在座的各位能想到什么?是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还是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五个振兴?而我听到的最简洁明了的答案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给出这个答案的是我们小海镇海团村的书记沈权,一位在村书记岗位上坚守了17年的“老支书”,大丰区“最美奋斗者”中唯一的一名村书记。今天的宣讲也将从他与乡村振兴的这份情缘说起。

情起,因为眷恋着那片土地。曾经沈权是一名企业销售人员,工作的缘故,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当走过发达地区,他会被一幢幢整齐的房屋、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一湾湾清澈的河水吸引,他就纳闷脚下踩着的同样是泥土,为什么家乡就比不上这里?思来想去,他决定辞职回家,1997年到小洋村任职后,他便一刻没有闲着,创办“小万”生猪合作社,带领大家养猪,研究饲料配比、疾病防疫,开拓外埠市场,他总有办法让大家的猪养得好更销得出;创办“爱华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整合零散土地,实现规模种植。所以,要想农业强,必然需要做足土地文章,需要产业支撑,需要定力与胆识。

情深,因为深爱着父老乡亲。提起小洋村,大家会说那里是楼房多、汽车多、存款多、大学生多的“四多”村,是无债务、无违建、无危桥、无泥路的“四无”村。十多年来,修建农路20多公里、道路硬化率达100%、架设桥梁30多座、疏浚河道1万多米,这是沈权交出来的民生答卷;道路整洁、河水清澈、民风淳朴、秩序井然,这是沈权亮出来的管理成效。所以,要想农村美,必然需要完善基础设施,需要铁腕治理,需要魄力与决心。

情至,因为铭记着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的认知与诠释。而在沈权这里,这颗初心意味着“不管今年多大,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会亮出党员的底色,去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今年年初,57岁的沈权接受调任到海团村任书记。集中居住点、工业园区都在村里,工作的压力陡然增加。这一年,他日均走路步数2万步、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他跑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摸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他让“矛盾不出海团”成了一个定律,让村庄的环境越来越美、百姓的笑脸越来越多。所以,要想农民好,必然需要不忘初心使命,需要为民情怀,需要毅力与恒心。

乡村振兴,必然是带着对土地的眷恋、对乡亲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必然是带着胆识、魄力与毅力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按照的指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范文5

加大涉农专业高层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百名硕士进奇台”引才规划,深入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涉农类硕士研究生人才18名;推行“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柔性引才模式,先后邀请50名专家学者为我县重点产业把脉会诊。

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全体村党组织书记,推荐选拔一批村级后备人才,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和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中开展党性修养、社会稳定、“访惠聚”工作、乡村振兴等10个专题方面的培训。每年全覆盖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人才各2次。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职业农民认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以各类农业科教项目为依托,组织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推广单位和培训学校等专业人员,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控、农机技术、动物疾病防治、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培训,每个行政村培训4名左右新型职业农民。

引导教育人才服务基层。成立“教育专家人才服务队”,开展了“联盟捆绑学校送教下乡”活动,以城带乡捆绑式发展,捆绑联盟校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每年全覆盖开展教研活动5次;引导城乡教师的交流,确保交流教师比例不低于乡村学校一线教师的10%,双向交流教师人数不低于60人。

激励基层卫生人才提升水平。选拔优秀乡村医生,分期分批在上级医院开展1-3个月的跟班培训,每年培训人员比例不低于所有乡村医生的40%;鼓励乡、村卫生人才参加进修学习,在岗的乡村医生取得乡村医生证书每月补助800元、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每月补助1000元。

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以产业为主体,职业院校培养为基础、技能大师工作室“传帮带”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对有一定基础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开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培训3期,每年培养100名左右具有精湛技艺和掌握先进工艺的高技能人才。

乡村振兴范文6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报告》,欢迎参考查阅。

2021年7月16日,江苏省xx市xx职业技术学院的 “国情观察,乡村振兴”实践团积极响应主席的号召,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徐州市沛县调研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乡村稳则天下安,乡村兴则基础牢,百姓富则国家盛,而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在沛县人民结合自身的探索与实践,以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精神,开辟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路。

2009年以前,沛县仍然是省级贫困村,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思想化作行动。在沛县,大部分人口都是依靠外出务工脱离贫困,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在近一年的封锁防控下,各个娱乐服务都行业相继关门停业,小镇的流动游客量急剧下降,小镇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小镇的产业大不如从前。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看着曾经繁华的街道现在仍在开门营业的却寥寥无几,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来到“故湘”民宿,我们采访到了一名在大厅工作的负责人邓女士,她绘声绘色地给我们描述疫情前小镇人山人海的情景,当问起今年的情况时,邓女士黯然了神色,无奈的摆了摆手掌说道:“今年的行情不行啊,连回本都有点困难啊。”说罢,便又回到前台,留下一个落寞的身影。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沛县村民委员会采访了支副书记。在说明来意后,听她一一述说了沛县这些年的情况。更是知道了当地群众生活的不易。她也提到:“沛县发展将力度会将转移到研学为主,以亲子教育、合作建校等为主的教育产业,形成固定消费人群;以汉语桥、民俗文化、等为主的文化产业提升小镇的艺术气息和品牌影响力;以个性化、众筹地产为特色的市民农庄,引导市民下乡居住,满足一体化的品质化生活需求。”这次采访让我实实在在的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让当地百姓拥有更好的生活,而打起了扶贫攻坚战,四处奔波找厂商合作,实地考察种植适合的农作物来增加当地居民的生活收入,制定适合的政策来为当地百姓增加福利,为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而努力奋斗着。我们也相信在政府如此大力度的帮扶以及企业重新规划的支持下,沛县恢复辉煌的日子指日可待,发展得更好更远的日子也屈指可数!

想想一天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它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一天的走访调查很辛苦,但是苦了身体不苦精神。2021年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重要之年,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得出来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成果:人们脱贫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胜利了,乡村振兴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每一个农民所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扶贫工作者所承载的是国家的使命和担当,他们是最伟大的劳动者,实践者,希望当地的旅游业和农业能够更上一层楼,让当地的村民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生不该只有城市的霓虹,也应该有乡村的月光。让我们把青春的诗行,写到乡村的大地上,也让我们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新的人间奇迹。

上一篇两学一做

下一篇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