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艺术范例

乡村文化艺术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1

当我们在问询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乡村文化体系构建的影响时,必须意识到:影像艺术不是绝对的新兴事物,那么新媒体影像艺术所带来的磅礴力量必然只能先从技术层面的角度予以解析。也只有厘清新媒体影像艺术的技术底层逻辑,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究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乡村文化体系构建的影响。一是时间碎片化。传播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社会变迁最直接的表达。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出现,拓展了人类传播活动的时空限制,人类传播活动即时、实时、延时相互交织。身处新媒体影像艺术构筑的新媒介环境,人们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活动,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不再严格区分,而是相互嵌入。时间的线性序列被打破,在某种程度上被分割、叠加及延长。由此产生的大量碎片化时间,被以手机为首的“伴随式”媒介所利用,实现了碎片化时间的重新整合,变为“无时间的时间”。二是空间情景化。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一直处在“时空脱域”之中,新媒体影像艺术作为一种催化剂,无疑加速了这一过程,使人和物不断从时间和空间中解脱出来。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曾指出,新媒体影像艺术打破了现实情境之间的界限,在空间中创造新的情境,从而影响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融合。最终的结果是,场所从空间中分离。身处新媒体影像艺术构筑的新媒介环境,人们的行为不再受限于特定的空间。地城、空间、场所相互交织,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在场”和“缺场”的关系,表观为“流动的空间”。三是信息数字化。传播学者尼葛洛庞帝曾道:“想要了解数字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思考原子和比特的关系。”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出现,使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比特化的世界,几乎一切的人类行为都可以转化为数据,被记录、存储、分享及应用。新媒体影像艺术带来的是个体生活越来越得到大面积曝光,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置于镜头下、呈现在视频里。基于上述三大项,新媒体影像艺术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也从呈现、连接、整合等多个维度影响了乡村文化体系的构建。

呈现乡村图景,重构文化空间。以往人们在描述乡村图景时,乡村总是作为城市的“他者”来呈现的。在固有的话语体系中,城市为本位,乡村是附属品,在有关城市的“高谈阔论”中,乡村的声音总是由“沉默”走向“沉没”。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出现,使得乡村得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分割属于自己的话语空间,乡村的形象不再是被动的“他塑”。尤其是在乡村短视频打造的乡村生活传播图景中,乡村的形象得到了更为真实、立体的呈现。一是乡村景象的呈现。以往有关乡村景象的描述总是不免与“偏僻”“荒芜”“破败”“落后”等词汇挂钩,仿佛乡村就应该与城市的“中心”“热闹”“精致”“繁华”相对峙。而在新媒体影像艺术呈现的乡村图景中,却有青山绿水、天高云淡,好一番恬然之景,令人心向往之。二是农民形象的呈现。以往我们看小品,农民是身着破旧,洋相百出;我们读新闻,农民是愚昧无知,贪小便宜。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话语体系中,农民往往扮演着被同情、被帮扶、被救助的“弱势群体”,甚至部分媒体专挑农民与城市人的对立话题以求博得更多关注。而新媒体影像艺术所刻画的农民,是“新鲜的”“生动的”。以“念乡人周周”“巧妇 9 妹”“川香秋月”等短视频博主为例,农民会耕田、会抓鱼、会砍柴、会编织、会烹饪……。以往有关农民无知无用的“刻板印象”被彻底颠覆,农民成了会“十八般武艺”的能人,农民勤劳朴实、善良真诚的形象被重新构建。三是乡村实践的呈现。新媒体影像艺术对新时代农民形象的呈现,是通过对乡村实践的展示实现的。在新媒体影像艺术描绘的乡村图景中,农民们不仅积极务农、下地劳作,还对一些社会公共事件予以关注和参与。如,“巧妇 9 妹”通过拍摄短视频带领同乡就业致富,“李子柒”多次为受灾农民筹款等。新媒体影像艺术通过对乡村景象、农民形象、乡村实践的呈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底色,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乡村抱有的认知,重构了乡村文化的公共空间,为乡村文化的构建赢得了更为厚实的文化土壤和广阔生长空间。

凝结集体记忆,连接身份认同。中国一直是乡土社会,“家文化”“族文化”“部落文化”盛行。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耕文化逐渐衰落,人们的乡土情怀也被逐渐剥离,以往建立在乡土社会基础上的“集体记忆”也被不断稀释,变薄变淡。许多早期下海的成功人士,虽已荣华伴身、衣食无忧,但却总对乡土抱有怀念。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于乡村的呈现和刻画使得许多心系家乡的“游子”得归故里,在有关乡村生活的短视频里找到了回溯。一方面,新媒体影像艺术凝结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在观看有关乡村生活的短视频时,人们的浏览、分享、点赞、评论,都在构建一种“仪式参与感”,仿佛自己置身于视频的情景之中:自己挽着裤腿儿在河里摸鱼,自己拎着竹篮在林里捡菌子,自己吃着柴火锅里刚蒸好的一笼叶儿粑,自己和好友们到处串门……。在众多有关乡村生活的短视频评论中,“乡愁”是最高频的词汇。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乡村生活的呈现,使得远离乡村生活许久的人们得以在屏幕前寻得慰藉,找回儿时的童真与质朴。相比城市里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人们更倾向于徜徉在新媒体艺术构建的“电子场景”中,在这里人们不会因囊中羞涩而窘迫,不会因身着粗布而尴尬,反而在这个真实与想象交织的电子空间里,人们更能意识到勤劳致富的真谛、感受到乐观生活的态度,也一遍一遍坚定着自己的乡土价值信仰。另一方面,新媒体影像艺术也连接了身份认同。以往从农村外流出去的人,大多天南地北、各成一家,南下海、北垦荒,拥有着新城市的身份和标签。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乡土生活的呈现,无疑将他们拉回了同一个对话空间。即使现实生活中“城乡对立”依旧存在,但是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乡村生活的呈现和解读,使得农民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被“污名化”的标签。可以说,新媒体影像艺术开启了一场“农民本位”的乡村文化再造。在这场仪式重大的赋权中,农民作为具有能动性和主体性的群体登上舞台中央,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务农者,而是勤劳朴实、积极向上的新农人,他们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由此,在旧的集体记忆之下,在新的身份认同之上,作为乡村文化建构主体的农民的内生性被激活,农民自然能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文化再造”运动之中。

整合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技术的赋权带来的不仅是农民话语权的重构和乡村新形象的建构,更是乡村发展中各个方面资源的重新整合。一是旅游资源的整合。新媒体影像艺术对于乡村图景的呈现,最直观的就是对于乡村风光的呈现。以四川理塘丁真为例,他的视频里除了其憨厚朴实的笑容深入人心,理塘的雪山、草地、白塔也让人心驰神往。丁真走红以后,丁真成为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形象代言人,以至于有人评价说“丁真成就了理塘,理塘也同样成就了丁真。”二是文化资源的整合。李子柒的走红,带来的不仅是自身流量高涨,背后也有文化价值的输出。与其他博主不同,李子柒的标签不仅是美食博主、国风网红顶流,还是一个向海外正面输出中国文化的“国际 IP”。在李子柒的视频里,茶文化、酒文化在日常的茶酒饮品制作中流淌,笔墨纸砚的制作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厚重,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更是将传统节日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三是人才资源的整合。新媒体影像艺术助推了如李子柒、蜀中桃子姐等乡村博主的崛起,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回流乡村,从而实现了乡村居民的重新部落化。短视频成为这部分人实现自我价值、建设乡村文化的工具,乡村文化也在这些个性化、自主化的表达中逐渐构建,在推动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2

【关键词】文化艺术活动;创意;策划

一、引言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先进科学的群众文化艺术,它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功能和意义。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也让群众文化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活动可以通过戏曲、表演、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通过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突出活动的特色,如何体现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性,也是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内容。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性原则

创意性是活动策划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创办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当中,创造社会效益。因此,从活动策划的原则来看,应该着重群众体验,分析如何让他们主动融入活动中来。

(一)创新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创新性与社会性的融合即通过现有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以都江堰市的文化艺术产业为例,常年举办的各类艺术展是无声的美学教育,参观者不乏大家,也有普通村民。画家村的文化气质带动聚源镇陶艺、工艺品、教育等产业的兴起和成形,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加快场镇业态培育,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旨在打造旅游特色街区。可以看到,这就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新性体现,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艺术作品融为一体,群众也可以在自由的氛围中了解到当地的文化背景。网络时代,当代社会对于群众文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一模式。以传统的展览来看,日常的展览是一种单方的景色展示,观众也仅仅通过观赏来了解展览物的特点。但通过网络渠道,例如微博点赞、网页投票,将这些内容展示于公众平台之上,就可以提升其知名度,将文化艺术活动的魅力体现出来。

(二)借鉴和类比。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方面,可以与已经成功的活动案例进行对比,再结合自身的发展规模和特征,打造出适合于区域内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方案。例如,2010年5月,第九届在中国艺术节举办的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的评奖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多个节目和群众文化项目受到了高度赞扬。此时,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充分地利用了这一优势,推出了一轮文化下乡活动,将一些优秀的群众文化类节目融入乡村生活中,与基层群众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因此,可以看到项目活动策划的成功在于它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合理利用了文化活动的优势,这也可以成为日后策划活动的重要参照标准。

(三)原创节目。为了从根源上改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模式化、固定化,就需要相关单位立足实际,探究原创节目的现实意义。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且并不需要担心这些看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不妨将这项工作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基层群众之中,了解群众喜欢的活动,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乐趣所在,才能针对性地改进文化艺术内容,策划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节目创意,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现实要求。

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模式

方案策划实际上就是为了展现出活动特色而进行的工作。无论是企业还是相关单位开展项目,都需要进行细致策划然后再进行决策。而群众艺术活动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无论是从活动的目的、方式、设计还是实施,都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一)明确活动目标与受众需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各项艺术演出,实际上它有着非常清晰的活动定位。以上文提到的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下乡活动为例,它的目的在于将优秀的群众文化带到基层,让文明赞歌流传于乡村之间。试想一些优秀的艺术节目如果在获奖后都束之高阁,那么文化艺术活动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相反,当策划者们能够充分了解活动的目标与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时,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策划活动。实际上,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这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国文化报》等高端媒体的重点关注,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潮非但没有随着颁奖结束而退去,反而实现了顺流而上,创造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这也是活动策划的重要模式。

(二)立足于实际条件。虽然活动目标与受众群体是策划活动首要的考虑内容,但活动同样要立足于实际条件,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消耗、后期保障等多个方面。一个完美的活动策划应该从活动开始直到活动结束都进行合理策划,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内部分析。对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来说,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场面与规模,相反,要注重活动的内涵和影响。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以自身条件为基础,判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才能真正地提升策划水平。

(三)注重协调宣传。策划过程中需要进行协调和宣传工作,才能提升活动的质量。工作人员应该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采用各种宣传模式来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和优势,才能提升群众参与度。另外,在组织过程中要始终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思想,有效地围绕主题设计活动方案。例如杭州市上城区挖掘各种形式的艺术人才,组建专门的文化骨干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创作市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小品、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演讲等文艺作品,这也是深入群众宣传的结果。

四、结语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提升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相关工作者们需要有意识地在创意与策划两方面入手,将其融入活动内容之中,紧跟时代脚步,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未来的发展,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实现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吉孜哈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探讨[J].大众文艺,2015(22):10.

[2]蒲实.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与创新——以湖北省黄石市黄印村社区为例[J].当代音乐,2016(7):97-98.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扶贫;扶志扶智

精准扶贫重在扶志、扶智,文化扶贫作为改善乡村贫困生活的一个侧面,虽不能像产业扶贫、商贸扶贫等在改善乡村贫困户生活方面发挥直接的物质援助作用,但在营造乡村社会文化秩序、改善民众精神面貌、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却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一、以文化助力扶贫活动的实例分析

有关文化扶贫助力乡村小康社会发展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一是组织专门的文艺志愿服务队,以为老百姓免费演出为基础的方式开展扶贫活动。如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文化馆,通过招聘志愿者,培养志愿者专业能力,鼓励志愿者长期在乡村蹲点服务。既为乡村文化爱好者提供日常辅导,又从更深层的规划层面积极打造和建立普定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组成了“扶贫扶志”曲艺说唱团,把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大调曲子、三弦书、越调等河南省特色曲艺品种整合起来,带到贫困乡村地区。他们演出的节目除了传统名曲名段外,还结合脱贫攻坚感人故事,不断编创鼓励贫困乡民通过生产自救、自食其力、创业致富等富有时代感的新剧目进行表演。通过艺术潜移默化的作用,感化人心,激励群众的生活生产斗志,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传达正能量,发挥出了扶志的积极作用。二是致力于乡村文化的整体建设,通过改善环境、创新手段、打造新模式予以推进。如四川省广元市开展的“千人百村”文化志愿扶贫行动,通过协调、组织、策划、保护、服务五个方面坚持文化扶贫,不但进行文化艺术演出,还着力发掘当地的乡村文化建设、手工艺挖掘、保护古村落,构建和推动特色文化旅游,改善乡村环境,拉近偏僻乡村与当代社会的联系,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则以“民俗文化乡村行”为主题,积极打造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塑造“全域旅游+文化扶贫”新模式,分别用桂剧戏曲、瑶族羊角长鼓舞、竹竿舞等表演形式展示当地文化艺术特色,通过文化旅游使游客获得行、吃、住、观等文化体验。这种出于整体化思考的、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致力于改变乡村生活、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的做法,具有长远的脱贫发展前景和意义。其实,艺术作用于社会生活由来已久,中外皆有共识。如我国春秋时的《孝经》中“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所以成为至理名言,反映出音乐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强大影响力。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艺术应该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艺术不仅作用于社会文化建构、更作用于社会主体——人的发展,我国先秦文献《乐记》中就有“‘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西方在18世纪演绎出“美育”的概念,竭力推崇艺术有益于人的精神指导作用,并且在20世纪初被引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中。上述列举的精准扶贫之所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能把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或其他艺术融入到现代表演中,并积极采集时代感强的生活题材,发挥“三农”政策作用积极创作,用来扶助和启迪乡村贫困者的心灵;二是在生产经济规划与促进上,融合“文化旅游+农产品营销”的方式,带动贫困区的生产自救和良性发展;三是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建立非遗研习基地,以保证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得到延续,从而使得文化旅游和其副产品能可持续性发展。由此可见,音乐及其他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往往能拓展出更大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也能够为美丽乡村新秩序的建立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够推动乡村扶贫、扶志、扶智的新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助力文化扶贫

高校精准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历史使命,更是其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办学影响力的重要方式。陕西作为文化大省,高校云集,在扶贫工作上也应充分发挥每个学校的优势和特点。笔者所在的西安音乐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力推进贫困乡村的扶志、扶智工作,主要包括:一是建立特色产业高校扶贫教育基地,在宁强县、镇巴县、旬邑县分别设点,捐赠乐器、图书和音像资料,开展系列活动;二是捐资设立“星愿圆梦基金”,在宁强县巨亭镇中心小学,以21名建档贫困户家庭子女为基础,组建了“溪音少儿合唱团”,定期派出专业教师义务支教授课,协助县政府打造青水镇最北苗乡特色学校,帮助培训“合唱团”“舞蹈队”“葫芦丝组合”和“广场舞蹈”等四支表演队伍;三是组建音乐志愿帮扶团,抽派优秀师生,利用假期开展多专业音乐教育培训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支教活动;四是持续开展义务支教授课,为镇巴县免费代培艺考生,为镇巴县歌舞团免费代培演员,指导提高镇巴县歌舞团艺术排练水平。以此营造和改善扶贫乡村的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教育环境等。学校对口帮扶的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已于2018年12月实现整村摘帽退出。其“产业扶贫经验”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典型案例,特色产业模式“庭院经济”被人民日报两次大篇幅报道,流溪沟村被汉中市树立为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双示范村,为全省扶贫工作赢得了荣誉。2019年6月1日举办的庆“六一”扶贫树志文艺汇演社会反响强烈,央广网、凤凰网、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国际在线、西部网、新浪、搜狐等近20家知名媒体进行了报道。2019年汉中市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溪音少儿合唱团”中好多连县城也没去过的孩子们,赴省城西安登上了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的大舞台,与全省的优秀少儿合唱团同台演出。扶贫贵在扶志、扶智。音乐艺术的学习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了走出大山、走向广阔舞台的机会,给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美好而温馨的回忆。乡村的孩子们在古典音乐和民间传统音乐的不断熏陶中开阔了心智,培养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教育扶贫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体现了扶贫重在扶志、扶智的乡村发展理念。

三、音乐文化资源作用于文化扶贫的拓展空间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音乐文化遗产高达几十种之多,传承百年的民歌、曲艺、戏曲、民间歌舞随处可见。2009年西安鼓乐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六批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类有51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相关的包括民间舞蹈、戏曲、曲艺132项。这些音乐体裁都有百年的传承积淀,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体,在音乐文化扶贫中占有很大优势,对未来的扶贫、扶志、扶智可做多方面的借鉴和利用。纵观其他省市区扶贫成果和西安音乐学院的扶贫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继续深化:一是利用当地现有民间音乐资源,在音乐表演题材中融入三农政策,宣扬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等美德教育,宣传正能量,塑造新时代精神,为文化扶贫注入核心力量;二是在涉及非遗音乐文化地区大力开展音乐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培养和调动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表演骨干,建立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基地,使得民间音乐逐渐形成老、中、青、少传承机制;三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文化旅游一条街,集当地美食、景点、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音乐表演、民间美术展览等为一体,以文化活态展示当地民俗风情,调动当地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勤劳奋斗,发家致富;四是积极与不同高校、企事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观念、策略、举措、方法上引智入村,着眼于长期规划和发展,谨防昙花一现和临时抱佛脚,从而形成良性的发展道路。脱贫最主要的是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彻底改变。笔者在采访蓝田县参与扶贫工作多年的村支书时了解到:造成贫困户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贫困户中有多半都是因懒惰致贫的,不想干活,只想不劳而获,例如在扶贫工作中,国家给这些贫困户出钱出力盖房子,派专人帮扶,甚至有帮扶干部个人出资协助贫困户搞养殖生产,结果收效甚微。二是有一少部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所致,如蓝田白鹿原村有弟兄两个都是贫困户,兄弟俩从没上过学、没有文化,从事不了需要一定技能的工作,加之子女又多,只能维持基本养育,没有能力进行家庭教育。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孩子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接受扶贫救助三年了基本没有大的改观。这样致贫的贫困户在农村尤其偏远地区很多。对于第一类贫困户来说,多数年纪大了,懒惰思想根深蒂固,扶志的工作相当难做。而对于第二类贫苦户,可以从孩子们的培养抓起,家庭不行就要多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委内瑞拉著名指挥家杜达梅尔在评论委内瑞拉国立青少年管弦乐团体系时说过的话或对我们有所启示:音乐的意义在于改变问题少年的人生轨迹。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的学习和熏陶,能够启迪这些贫困孩子的心智,在给他们带来丰富的精神熏陶的同时,在审美的哺育下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从贫穷的灰暗中向着清新与亮丽奔走,为了新生活愿意去努力、去奋斗。综上所述,文化扶贫并不只是把艺术成品送到乡间,而是要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要帮扶知识又要提供可以改变的方法,既要帮扶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要帮扶精神素养的汲取,既要帮扶志气的凝聚又要帮扶信心的树立。如此,才能充分激发贫困地区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文化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民致富技能的提升、农村习俗风气的改观;是以音乐等其他艺术手段感动人心、提升素养,使人的心智逐渐打开,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基础上使其精神走向富足。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9.

[2]彭吉祥.艺术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

[3]杨智军,覃吉春.在“尊重”的基础上,协调“联动”,携手“共进”高校精准扶贫要做好“三篇文章”[J].人民论坛,2018(22).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4

(一)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促进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到2020年,实现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馆、图书馆分馆达到标准并正常运行,免费开放,加强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农家书屋设施的完善和补缺,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持续服务的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更加方便基层群众。要加强(社区)文体广场建设,把简易戏台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范围。完善乡镇电影放映设施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健身场所和路径。在文体广场和城乡人流密集地点设置公共阅报栏(屏)、公益广告牌。完善旅游集散地公共文化和科普服务设施。鼓励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建设专题博物馆(乡村文化纪念馆、农耕记忆馆、美术馆、科技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等设施。公共文化场所要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

(二)抓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和日常保障。突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体活动中心等免费开放工作。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实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创造条件免费开放。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内部文化设施和民间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列入免费开放范围的公共文化设施,要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建设,运用新媒体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统筹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服务等项目,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

(四)完善公共文化政务信息、政策宣讲、应急科普和应急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相关设施和服务平台的整合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五)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以及科普、健身等内容,维护群众文化权益,将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鼓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试点工作。

(六)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抓好工矿区、移民新村、廉租房、保障房等集中连片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面向基层配送。

(七)健全公益文化单位经常性送文化下基层制度。深入开展送文艺、送戏、送电影、送书籍、送体育、送科技、送展览下乡以及进校园、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大优秀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乡基层的展示宣传力度。

(八)注重提供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展演和科普活动。将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纳入教学活动计划。鼓励采用盲文、手语、字幕、视听读物等多种形式,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服务。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常住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范围,重视对农民工文化团体的扶持。

三、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优质化、多样化

(九)依托传统民俗节日和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非遗剧目展演、广场舞、健身舞展演、节庆文艺演出、非遗展、书画、剪纸作品展、全面下基层文艺演出等活动。着眼于公众性、参与性、娱乐性、健康性,努力培育公共文化“一乡(镇)一特色、一村(社区)一活动”。推动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通过交流展演等形式,为民间文化队伍提供展示提升平台。

(十)加大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院线、总分馆、行业联盟等形式,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积极扩大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咨询、讲座、培训、展演等以及文化体育服务。搞好我县“车河有机农业国际论坛”“农民运动会”“千人毽球展示及邀请赛”“骑行赛”“健步走”“旗袍秀”“马拉松”等文体活动。做好面向基层的文化流动服务和巡回服务工作。

(十一)以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创作和提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加强对我县非遗传统文化部级非遗罗罗腔、省级大涧道情、省级红石塄秧歌、腰站秧歌、市级小寨耍孩儿以及列入县级非遗保护剧种等艺术创作生产的扶持和引导,推进发展县域特色文化队伍,振兴乡村文化,鼓励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提升文化艺术服务群众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戏曲、歌舞等文艺团队深入基层及偏远山区为群众演出,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二)深入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平型关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歌咏歌舞、戏曲曲艺、诗歌朗诵、书法绘画等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进寄宿制学校、进工地等活动。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实施“科普慧民工程”,建设公共科学文化传播服务体系。

(十三)深入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发掘乡村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故土留根、文脉传承、记得住“乡愁”的迫切需要,激活文化记忆,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民俗资源。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5

一、瑶族图案的分布与特点

目前已知的瑶族集中分布于广西,至今千年或更久,以经济、环境、习惯、服饰等进行区分,分为“尖头瑶”“过山瑶”等三十多个分支。他们的传统文化、歌舞、服饰等均突出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而广西的瑶族图案称得上瑶族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有着极好的装饰性,多姿多彩,用途相当广泛,服饰、头饰、图腾柱和各类装饰画均有所呈现。广西瑶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关联,亦深受其美的熏陶,这样瑶族能因地制宜地临摹并艺术化处理八角花纹自然的美,使之变成有着装饰功效的艺术化瑶族图案。瑶族的服饰本身凝聚了自身特殊刺绣技术,将织锦、蜡染、刺绣、蓝靛印染、彩桃花等传统技术融为一体。瑶绣图案十分丰富,通用的图案有两大类:一是抽象的几何纹,如米子纹、十字纹、锯齿纹等;二是具象的写实纹,如八角花纹、连鱼纹、云雷纹、火纹等,凸显民族特点,印证了瑶族高超的智慧与优秀的历史文化。进入当代,瑶绣亦紧跟时展加入了不少时尚元素,实现了更大的突破与创新。除图案造型外,瑶族人民更从色彩上作了创新,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蓝、绿、黑等几种色彩完美结合起来,呈现更大胆丰盛的色彩,产生更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强化了图案的韵律感、节奏感,凸显其民族色彩。瑶族以多神崇拜为精神信仰,对象以自然、祖先、图腾居多,亦涉猎道教、巫教的部分内容。从已有材料得知,瑶族图腾形成于文字产生前,远古的瑶族先祖临摹自然形态,并做了形象化处理。为此,图腾可谓早期符号语言,凝聚了华夏文明的精华和灵魂。瑶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亦包含了极为多元的含义,从尖头瑶来看,无论图案样式、形态抑或色彩方面,均表现了特殊的民族风格,文化内涵十分突出。花篮瑶主要在服饰、帽子、日用饰品上点缀各种图案,体现了高超精致的工艺技术,表达了瑶族特殊的民族韵味与艺术审美。尖头瑶的女帽式样都是尖头样式,应用的图案尤为多元,有四叶莲纹、八角花纹、狗头纹、波浪纹、木栓纹等,形式上更突出匀称和平衡、节奏和韵律等特点,以多元复杂的图案风格,衍生出具有抽象色彩的多种样式,相传尖头瑶妇女行走在大山时,带此体积硕大的帽子,可以起到壮胆、自我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寄托着长辈对后代能像山间竹笋一样茁壮成长、世代平安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无比热爱。

二、瑶族图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进入现代,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多元使得人们更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呵护。艺术以创新为其灵魂,亦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瑶族图案代表了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社会各界均应关注其保护与传承。如今的瑶族图案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主要源于其脱离时展失去创新力。由设计视角观察,我们重组这些多样图案,以其本来面貌进行再创作,赋予其时代全新的意义,跟进数字化、现代化发展步伐,与当代审美与时俱进,将其独有的文化意蕴彰显出来。这样才是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才有助于民族艺术的进步与成长,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三、瑶族传统艺术图案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旅游者而言,大都追求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的增加设计,使得地方民族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这样能够给游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又能够带给游客新鲜感。这样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既能够增加民族文化的见识,又能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的熏陶,从而使得整个观光游览过程更为丰富饱满。当前在瑶族推动文明乡村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各种民族艺术图案的收集。瑶族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有着自己的图案特色。这些年来国家政府加大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投入,强调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和元素。借助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图案,丰富作品内容,使得更多的观众和游客能够看到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进而领略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于瑶族在乡村建设方面,需要充分对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加以利用,从而丰富旅游景点的装饰。通过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能够在竞争中展现与众不同之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图案在乡村建设当中的合理应用,既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瑶族文化艺术特点,也可以提高游客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民房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得地方民房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然而原有的民族居住面貌出现了改变。以往拥有各地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逐渐消失。为此,在现代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艺图案的运用,强化乡村建筑的标识设计、功能设计,以此丰富旅游项目,并充分融入更多的新理念,如绿色理念、整体理念、原生态理念等,这些都将会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条件。

四、瑶族图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乡村振兴;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节庆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活跃乡村民俗风情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各地对乡村节庆的举办热情高涨。而如何使乡村节庆繁荣区域经济和文化,打造持续性的节庆效应成为了普遍关注的话题。渝东南地区的乡村节庆办节历史悠久,形式丰富,促进了当地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和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以举办乡村节庆为重要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探索更好的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1是推进渝东南环境优化的重要步骤。乡村节庆与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是一对矛盾关系。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不仅符合国家对于渝东南生态功能区与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定位,对于提高渝东南乡村节庆品质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节庆活动的发展也会推进渝东南环境的可持续性。

1.2是促进渝东南文化繁荣的必然举措。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乡村节庆展现渝东南地区的历史性与文化性,传播并发展地区文化。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节庆,游客可以体验、感悟与欣赏渝东南文化。各色节庆活动集中展示地方形象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与创新了传统文化。

1.3是提升渝东南经济品质的关键环节。乡村节庆是促进当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举办节庆能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潜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加快各地区之间交流、交往、交易的速度,提升乡村产业整体实力,实现渝东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发展的现状

2.1总体状况。渝东南地区是指位于重庆东南的黔江、秀山、酉阳、武隆、彭水、石柱6个区县,辖内乡村节庆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半数以上,受当地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因素影响,形成了较多的乡村节庆活动。渝东南地区地处高山地带,环境、人口、设施等因素制约着渝东南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渝东南地区各地政府对乡村节庆的发展给予巨大支持,现有黔江武陵山民族文化艺术节、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酉阳桃花源休闲旅游文化节、中国土家族摆手舞欢乐文化艺术节、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黄水消夏旅游节等知名节庆活动。“节庆+旅游”能激发游客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增强乡村节庆的生命力,有利于打造国内重要的民俗节庆目的地。

2.2主要特点

2.2.1政府部门主办。表1中6个渝东南节庆活动均为政府部门主办,影响力大、可信度高。其中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区域政府合作数量多。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举办届数最多,主办单位为县级政府。

2.2.2目的性多元化。渝东南地区以造势名扬、推介营销、招商引资、打造品牌和项目建设搭建为重要目的,寻找地方经济发展突破口。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汇聚更多的客源、信息、商品、人才,扩大信息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2.3文化体验感强。渝东南地区具有独特的民俗资源和浓郁的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主体为民俗民族风情、客体为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的体验创新式的渝东南乡村节庆,增强了当地乡村节庆的文化体验性。

3渝东南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乡村节庆是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吸引力,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1]。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提出实现乡村产业功能拓展与价值发掘,需要在载体、服务、品质、空间四方面进行优化。渝东南地区针对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从精品载体优化、当地服务优化、节庆品质优化、区域空间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路探索[2]。

3.1注重载体优化。乡村节庆活动的载体优化是指对活动举办地环境的优化,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环境作为节庆的表现载体,影响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乡土文化与地区生态充分契合,发挥渝东南地区自然和人文优势,活化乡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较多的石柱、酉阳、秀山、彭水县的节庆活动中融入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特色,结合渝东南自然生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

3.2注重服务优化。乡村节庆活动的核心是人。优质节庆目的地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服务需求。石柱、彭水、黔江的特色餐饮,武隆的自然景观、秀山的田园景观、酉阳的民族风情,突出每个区县具体的服务特色。此外,景区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整改也不可忽视,如提高道路建设、公共场所、厕所整改、车(人)流监测、住宿登记等方面的服务质量。

3.3注重品质优化。品质是乡村节庆的生命力,包含精品、品牌、效益三个方面[3]。节庆举办者深挖和提炼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办出特色化、差异化,设计符合渝东南节庆的品牌形象,如生态绿色、民族特色、区县美食等,提高节庆和城市影响力,打造专属于渝东南的乡村节庆目的地。同时在节庆经营过程中,节庆经营者树立正确的节庆品牌意识,提高各行业服务指标,带动节庆相关产业发展。

3.4注重空间优化。节庆经营者将渝东南地区的节庆作为一个发展整体,进行区域资源整合,形成区域空间板块。节庆开发者通过打组合拳的方式定位、开发、建设和推介节庆活动,消除渝东南各地区间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壁垒,使得节庆影响力持续升温。黔江、秀山、武隆、酉阳、彭水、石柱城市节庆活动进行跨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客源互流,打造渝东南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4渝东南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4.1“优化环境”的载体策略

4.1.1加强节庆环境保护。良好的乡村环境是支持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发挥乡村文化的独特性、维护乡村人文与生态底蕴、构建和谐乡村的基础[4]。一是将节庆环境的保护开发与村民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让村民自发形成对节庆环境的保护意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创造出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满足游客对乡村生活的想象,提升游客体验感。二是景区开发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先保护乡村环境,充分尊重自然、村庄、历史的规律,对环境进行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1.2注重节庆文化体验。乡村节庆吸引力是节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高渝东南乡村节庆在全国节庆活动中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和重游游客,重点在于营造节庆氛围。一是景区充分挖掘渝东南乡村文化底蕴和自然环境,对文化潜能进行开发,将文化带入环境,用文史、人物、传说、民俗等方面的亮点充分展示节庆文化,创造多重文化体验,提高游客对乡村节庆活动的体验与认知。二是景区根据自身优势和区县特色设置多种活动。酉阳、石柱、秀山围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土家族、苗族生活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展现节日气氛的同时引起游客心理共鸣,增强节庆吸引力。

4.2“提升质量”的服务策略

4.2.1注重节庆服务质量。节庆服务质量是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属性,是衡量乡村节庆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5]。一是乡村节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景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工作保障,引进优秀策划、实施、管理、创新的乡村节庆人才,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服务质量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注重各个区县的特色服务,石柱、彭水、黔江着重发展餐饮文化,武隆突出自然生态,秀山展现田园休闲,酉阳开发民俗民风,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改善各个区县的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2.2注重基础设施完善。乡村节庆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游客参与乡村节庆幸福感指数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督促景区在交通通讯、民宿环境、卫生食品、环保排污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提升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的整体效能与服务质量。二是景区重视对服务设施规范与等级评定,响应政府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完善对游客服务中心、车辆管理、集散中心、标识标牌、星级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节庆旅游的整体质量,提高游客对乡村节庆活动的满意度。

4.3“突出特色”的品质策略

4.3.1加强节庆品牌建设。节庆品牌化可增强乡村节庆生命力、持久力,最终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文化交流、人才涌流、商贸洽谈、产品销售带来更多机遇。一是节庆经营者准确定位节庆品牌,根据渝东南少数民族分布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渝东南民族、绿色、生态等的形象定位,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空气污染重的城市居民,展现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二是节庆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加强对节庆品牌运用的意识,让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在节庆品牌打响之后,做好游客关系管理,保持游客对渝东南乡村节庆一定程度的忠诚度、信任度、好感度。

4.3.2注重节庆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乡村节庆活动的核心。求新、求异、求变的创新理念是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满足游客追求娱乐、新颖需求的法宝[6]。一是节庆经营者充分借助多种媒体平台,宣传渝东南地区生态自然与民族风俗两大主体特色,利用网络媒介优势直击游客需求,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内容”的创新发展。二是节庆经营者充分挖掘和创新渝东南乡村民俗文化,通过“节庆+民俗”擦亮酉阳、彭水、石柱、秀山等区县的国家非遗文化招牌;“节庆+产业链”培育创新民俗节庆,聚力拉长渝东南地区产业链;“节庆+创意”搭起时尚文化节庆新舞台,全面增强渝东南乡村节庆魅力。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7

 

伴随城镇化而来的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保持的负面影响已为学者所关注,但对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如何融合、共生问题仍缺乏研究,本文以壮族嘹歌文化为例对城镇化背景下嘹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持、融合与共生问题作探讨。   一、嘹歌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壮族嘹歌文化是以唱嘹歌而得名,“嘹歌”的含义,大体上有五种说法[1],大意是指明清时期以及在此之前壮族民众所编唱的形成固定内容和篇章,程式化结构及曲调,并形成了某种“版本”而世代流传下来的带“嘹———嘹———”衬词拖音的民歌。嘹歌文化的活态化载体是呈现在以平果太平镇歌圩为中心的传统18个歌圩之中,主要分布在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嘹歌文化的书面载体,是由《三月歌》、《日歌》、《行路歌》、《贼歌》、《建房歌》5部传统长歌和多部传统短歌,以及新近由农敏坚、谭志表等学者搜集整理出版的9卷本集古壮字版、壮文版和汉文版于一体的《平果嘹歌》丛书,共4万余首,16万多行。这些嘹歌书籍呈现给读者的是嘹歌博大精深的内容和精彩生动的唱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嘹歌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古老的《嘹歌》是用古壮字抄写,为五言四句式,以押脚韵为主。按内容,《嘹歌》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类,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形态、乡情民俗、伦理道德、审美爱好等内容,“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梁庭望)。但其核心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情”字。可以说,“嘹歌”、“嘹歌”,为爱情而歌,是爱情的赞歌(蓝阳春);按篇幅可分为长歌、短歌、中歌三种;按歌唱的时间,可分为日歌和夜歌两种;按曲调,可分为“那海嘹”、“哈嘹”、“嘶咯嘹”、“的咯嘹”、“长嘹”、“喝酒嘹”6种。2008年平果嘹歌文化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嘹歌文化名声远扬。把嘹歌当作一种文化进行研究的首推《壮族嘹歌研究》,该书由著名壮学专家、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主编,2009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04年4月覃乃昌、郑超雄、潘其旭、覃彩銮、范西姆、蓝阳春、滕光耀等广西多位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应平果县政府邀请前来考察研究嘹歌文化后,汇编成书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深刻阐述了嘹歌文化丰富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梁庭望教授在为该书写的序中认为,该书“把嘹歌提高到文化的层面,……揭示了嘹歌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美学价值……是近年壮族歌谣文化研究的一个亮点。”覃彩銮研究员认为嘹歌文化的审美价值是嘹歌文化世代传承不衰的首要原因。“嘹歌文化的音乐艺术之美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体现;而文学之美则是借助精美的诗歌语言来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或意境,形象生动地反映生活和丰富的情感。人们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加工提炼、整合、完善与升华,使得《嘹歌》无论在音律上还是在歌词的内容和韵律上,都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境界,达到反映人们心声和思想感情的效果。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均能获得美的愉悦与满足,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创作、欣赏和审美热情,使得嘹歌文化在其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深深扎根,开花结果,世代传承不衰”。[2]   二、平果县的城镇化促进了嘹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不可否认,在城市化背景下像嘹歌这样的乡村文化也难免受到城市文化的激烈冲击。壮族青年人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现代化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审美需求不断提高,4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淡化,传统节日逐步被现代节日代替,田间地头吟唱嘹歌的人群中不见了年轻人的身影,祖辈父辈们昔日以歌怡情和择偶的风俗不复存在。种种迹象表明像嘹歌这样的乡村文化的保持也难免受到城镇化的影响。然而,平果县政府及其精英团队充分意识到了城镇化对乡村嘹歌文化的不利影响,探索出了一条消除城镇化不利影响的新路子。事实也证明嘹歌文化在平果并没有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消亡,相反现存的12个歌圩在政府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繁荣。每年农历二月二之后,平果县多个乡镇都会轮流举办民间歌会,成千上万的群众会自发聚集赶歌圩,参加唱嘹歌比赛。特别是哈嘹乐队把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嘹歌完美融合,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使嘹歌唱响了世界,嘹歌文化也由此成为壮族乡村文化的奇葩。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   (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平果县城乡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城乡经济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平果县在铝工业快速发展的带领下,已成为广西第一财政大县,2009年平果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4亿。由于财政实力雄厚,城镇化也快速发展,在2003年平果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平果县的城镇化作了这样的定位:“桂西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铝工业基地、地区性物资流通中心和现代化森林山水生态城市”,县城区面积已由1998年的6.5平方公里扩展到2009年的17.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至14万人,城镇化率达28.68%。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平果铝业带动了铝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也给平果县带来无数商机,由此带动的房产业、饮食业、旅游业蓬勃发展,城市框架逐年拉大,这些无疑为平果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占地6 000亩的平果大学城的崛起,并已经成功地引进了2所高校,使平果的城市功能得到改善,城市的文化品位、档次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城镇化使嘹歌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地得以改善,如江滨公园、文化公园、马头山公园等景点设施不断完善,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而乡下早已完成了公路、电视、电讯网络的村村通工程,现有的11个歌圩的道路改造和歌圩周边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城镇化的普及使群众有了大量的时间和物质基础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嘹歌文化就成为了群众自觉的文化需求,每逢节日,群众都会自发聚集广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处演唱嘹歌,可以说,现在的平果县是处处嘹歌飞扬。#p#分页标题#e#   (二)以城镇化为推手打造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的新模式。平果县政府及其精英团队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充分意识到了嘹歌文化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注意地方特色的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问题,积极探索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新模式,并制定了总体的发展思路,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歌圩文化的发展,组成了由政府主导、专家精英参与、嘹歌艺人积极响应的嘹歌文化保护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嘹歌文化品牌:2008年平果嘹歌文化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团体哈嘹组合响应政府弘扬地方民族艺术的政策,将嘹歌原生态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嘹歌声名远扬。可以说城镇化带给平果的不是乡村嘹歌文化的湮灭,而是繁荣和发展。嘹歌文化主推手农敏坚在百色学院讲学时专门介绍了平果县在打造嘹歌文化品牌上制定的总体思路。一是“三部曲”。即“书、歌、节”:“书”即出版继续收集到的歌目、研究理论书籍、翻译书籍;“歌”即继续创新原生态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节”即每年10月举行“壮乡天籁•歌圩艺术节”。二是“三对接”。即把嘹歌文化对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东盟;对接高校。三是倡导“四个理念”,即市场理念、传承理念、精品理念、知识产权理念。四是“四个一”,即一支队伍、一套机制、一批设施、一批精品。近年在嘹歌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平果县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导向对民歌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关系重大。以哈嘹组合为例,哈嘹乐队能走红中央电视台和悉尼歌剧院就与平果县政府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成立于2005年的哈嘹乐队,在农敏坚的建议下,将壮族嘹歌等原生态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创作出了嘹亮、优美、动听的原生态旋律及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的新音乐作品,代表作《月亮》、《乐逍遥》等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文化晚会上演出。2010年6月哈嘹组合又参加了第14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继在团体比赛中帮助广西电视台夺得历史最好成绩第12名后,他们又以个人赛前30名的成绩参加个人组流行唱法决赛,最终夺得本届央视青歌赛的第15名。这是目前广西流行歌手在央视青歌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哈嘹乐队在2007年11月20日还应邀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的“澳洲金花选秀活动”并担任特邀华人组合演出嘉宾,成为中国第一支登台亮相澳洲悉尼歌剧院的流行乐队,一时光华闪耀,蜚誉国际流行乐坛。平果县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行两届“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2010年7月25号举行了第三届,全称为“‘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在百色市2010年文艺汇演中,7月28日的平果专场《嘹歌飞扬壮乡天籁》中,嘹歌文化通过舞台展现出了传统嘹歌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舞台艺术的精美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有突出特色的节目是广受赞誉的哈嘹乐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月亮》,在这首歌中,古老的哈嘹曲调“那海嘹”和流行摇滚乐完美融合,曲调悠扬意境优美。有歌剧形态众人演唱的《嘹歌曲调》以赶圩的形式,把哈嘹最流行的6个曲调汇合起来,让8个歌手对唱集中呈现了嘹歌的原汁原味的韵味。无伴奏童声合唱的小雨点合唱团演唱的《蝉鸣声连声》,体现了嘹歌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传承后继有人。种种迹象表明平果县政府正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打造、传承和保持嘹歌文化。   三、城镇化背景下嘹歌文化保持和传承应注意的问题   在城镇化背景下打造嘹歌文化品牌、保持和传承嘹歌文化方面,还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注意克服政绩化和形势化   比如由政府官方主办的山歌节往往会因为大众传媒或政府方面某种程度的包装,对所唱嘹歌的思想内容一般要求健康和有时代感,使民歌活动中属于民间的“俗”文化的成分被冲淡,歌手在传统的相对小范围的人际传播中所展现的私人体验色彩和个性化特征,在众多的现场观众和各种媒体报道乃至电视直播中,必然策略性地隐藏或淡化,从而使山歌的艺术性被消减。[3]一些民间文化一旦被政府过度包装后,往往会使其流于表面形式,变成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官员的政绩服务的工具,就会损害民间文化艺术的自发性和通俗性,所以只有克服政绩化和形势化,保持嘹歌原生态元素的完整性和民间文化艺术的通俗性及其传播组织方式的自发性,才能确保原生态嘹歌文化的良好保持和传承。当然如何利用嘹歌来宣传主流文化,并最终融入主流文化仍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落实、创新嘹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方式   1.在现有哈嘹组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原生态的嘹歌文化元素,充分吸收西方现代歌剧舞台艺术形式,展示嘹歌的艺术魅力。哈嘹乐队将壮族嘹歌等原生态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的新音乐作品,此乃非常大胆而成功之举。但为了使嘹歌原生态音乐和现代音乐能全方位的结合并得到良好地发展,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平果嘹歌和西方歌剧其实是有着共性的。嘹歌和西方歌剧一样,是以歌传情,运用“歌唱”来叙事的。西方歌剧按演唱方法划分成高、中、低音,演员的演唱风格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嘹歌男女歌手双方在演唱时分别分有主声、和声两个声部,这和西方歌剧也有相似之处,如《贼歌》所唱的是男子征战的题材,从故事发生的开始、高潮和落幕,都是以歌代言,以歌叙事,抒情性和情节性完美结合。可以说嘹歌具有西方歌剧的特点,西方现代歌剧舞台艺术形式对嘹歌应该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应该有很大的结合空间。当今在西方歌剧中注入中国元素是流行趋势,近年来一批具有独特中国元素的西方歌剧在国际上首演,包括谭盾的《秦始皇》(2006年)和郭文景的《诗人李白》(2007年),这些做法也造就了西方歌剧样式微妙的审美变化,从近来上演的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元素加入后的震撼效果。西方歌剧的宏大传统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可以充分展示嘹歌文化的原生态与现代城市文化融合后的审美效果,在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截然不同的群体之间引起强烈的共鸣。#p#分页标题#e#   2.打造传统与现代传媒平台,扩大嘹歌文化的传播渠道。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完善通向歌圩的交通设施,方便乡邻群众与外地游客自由进出;改造现有的乡村歌圩,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在每个歌圩建立歌圩广场,配备现代化的音响、音像设备,让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嘹歌文化大餐。此外,还要打造现代网络影视传媒平台,传播嘹歌艺术。可以建立嘹歌网站,网民可以在线观看嘹歌演唱,可以把嘹歌当作音乐铃声下载到手机。让嘹歌爱好者更方便快捷地听到自己喜爱的嘹歌,还有助于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有机会感受嘹歌、学唱嘹歌,让嘹歌这个独特的原生态音乐广为流传,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欣赏。   3.开发、整合平果县境内现有的山歌光碟15个制作组,形成嘹歌文化产业链。嘹歌是标准的五言四句“吩”(壮语,“山歌”之意),歌词内容在音乐表现上有所不同,各种不同旋律在地域方言土语上也有差异,加上不同风格的歌手在演唱时的自由发挥,经过千锤百变,嘹歌形成了有明显区别不同唱法的曲调,极富于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悠扬动听的旋律,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这些民众明显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群体,而市场上能找到的、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的嘹歌光碟远远不能满足这个群体的需要。要大力开发、整合现有的嘹歌光碟,并配上汉字歌词大意甚至是对应的汉字歌词,选取各系列精华,按内容、曲调、演唱风格等分类,使嘹歌文化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唱嘹歌、欣赏嘹歌、弘扬嘹歌文化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政府必须要把农村居民转为享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政治权利的城镇居民。特别是要针对嘹歌艺人大多在50岁以上的年龄特点,建立50岁以上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借鉴广西制定的60岁以上农村人口每月领取100元补贴的社会保障制度,把5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他们的衣食之忧,使他们更好地享受唱嘹歌的乐趣,使嘹歌的文化成为民众的真正精神和审美享受,进而更大更深程度地影响年轻一代,在年轻人的心中唤起弘扬本土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同时充分发挥嘹歌艺人的特长,举办各种形式的嘹歌培训班,培养嘹歌文化传承人,让嘹歌这种独特的乡村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四、结语   嘹歌文化与布洛陀文化是壮族文化的两大代表作,它们都承载着壮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壮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壮民族文化。城镇化背景下以民间歌圩与官方主办嘹歌文化艺术节相结合的形式,结合嘹歌特点所创立的乡村嘹歌文化与以现代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的完美融合的新模式很值得研究和推广。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课程定位;人才培养

现今时代,素质教育备受人们关注,而文化艺术教育属于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的人文素质、艺术气质等方面的发展都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高职教育阶段对学生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从学校到社会的衔接作用,对学生进行优良、有效的艺术教育能够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与发展前景,对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在高校教育中进行文化艺术教育,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其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以及发展中,在注重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够全方面地顾及各个学习方面与层次,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文化艺术教育方式与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理念、想法完全一致,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的结合。

2.有利于专业体系中的课程定位

教职工作人员在进行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更大程度上逐步完善其教育方式与手段,使得专业体系中的课程定位工作能够具备更加优势的地位。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能够在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阶段逐步完成自身对课程定位等工作,并在学习中,能够掌握相应的重点知识,优化个人的学习方式与准则。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大学阶段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需要掌握艺术实践、文化课程等知识内容,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因此,会在不经意间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高职院校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才干,优化其整体素质与情操。而在业余时间,为学生举办相应的艺术赛事,要求学生以集体为单位参与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个人成绩、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

4.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

就教育工作的现实状况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能够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全面激发学生个人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潜能,以此为基础,在更深层次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观察力等,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与领域中,大部分具备突出贡献力的人才,都曾接受过较为优良的艺术教育。例如,爱因斯坦曾接受多年的艺术训练,这种训练使其思维模式等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使其能够在物理学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又如,沈括在宋代时期主攻地质、物理以及数学等领域,但又能良好地把握绘画、音乐等艺术。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文化学习相辅相成,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5.有利于健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艺术的优良教育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对学生心灵、智慧等方面的成长起到综合性影响。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逐步成长,在学习时努力奋进、在工作中奋发向上。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学生在受过文化艺术教育具备一定艺术素养后,能够在后续社会生活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挫折,逐步建立正确、完善的思想观、价值观,在理智与情感两方面创设正确、规范的道德准则。

二、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对校园文化内涵的提升

1.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文化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完善发展,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优化校园整体的运行机制,使得校园内部各个部门与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团结一心,共建美好校园。

2.优化资源分布,突出地方特色

现今时代的发展中,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从专业设置到校园文化处于大同小异的状态,难以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其校园自身的地方特色。而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则能够为其增添地方特色,使校园内部的资源能够以更加完善、优良的方式分布。

3.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校园文化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校园整体的发展形式、教育特征。而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开展文化艺术的教育,能够以更加鲜明、完善的形式将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突出显示。不仅如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参与了文化艺术课程,其综合素养、艺术情操等方面都能够以更加完善的方式发展,进而在极大程度上丰富校园的文化特色,使得校园文化品牌的发展更加完善。

三、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问题

1.对文化艺术教育的认识偏颇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内部管理者认为应该侧重于对应用技术方面的培养,应该重视职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突出显示对岗位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与管理。因此,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在市场竞争逐步激烈的状况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实用技术的培养与训练,无视或忽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在极大程度上导致此类教育工作中的物力、人力资源投入匮乏,课程整体设置的状况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与科学、合理性,难以有效地完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2.文化艺术教育的“先天不足”

我国整体的发展形式虽然在逐步完善、优化,但不得不承认,在时展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性,使城市与乡村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极为悬殊,多数农村的中小学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艺术教师与专业设备,使其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而根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调研可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或中小型的城市,艺术素养的底子薄弱、基础不牢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该种“先天不足”状况下进行文化艺术教育是十分困难的,而其能力的提升也极为不易。

3.文化艺术教育师资匮乏

在教育行业中,教师是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力量。而就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而言,大部分院校缺少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专职艺术教师,其在实际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时,都是以兼职的形式聘请教师,该种方式虽然能够解燃眉之急,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兼职教师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极大程度地缺乏艺术专业性、指导针对性等,不能完全符合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课程的标准。

四、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策略

1.加强文化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创建科学、合理的艺术课程教育体系,是未来时段中全面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主要基础。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基准,在此基准之上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目标,构建更加完善、优良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在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要以建设文化、艺术课程发展为核心,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该类教育的课程实施质量与管理水平,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使文化艺术的相关课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若想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中文化艺术课程的教育质量,必然需要优良的师资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首先,需要招聘相应数量的教师,使其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其次,强化教师的道德建设,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最后,对文化艺术类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提升个人的艺术造诣与文化水平。

3.提高文化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

要做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校领导与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充分意识到文化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工作安排应该有意识地提升文化艺术课程在教师、学生心中的地位。其次,教职管理人员在进行课程设置工作时,需要有意识地向该类课程倾斜,以保障其能够以更加优化的方式完成整体的发展。

4.在文化艺术节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

文化艺术节能够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度,是素质教育工作中极为有效的载体,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展现出建设校园文明所具备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与其他形式的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轻,可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院校负责人应该大力宣扬校园文化艺术,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发展与学习中,更加注重此类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问题提出加强文化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文化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在文化艺术节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等四方面的优化措施,旨在全面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代海兵,柏莎,王俊.浅谈“国赛”对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李炫林.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推销拜访礼仪》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J].科技风,2018

[3]徐培东,贺晓春.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

[4]宋琴琴.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基于南京9所著名高校的调研报告[J].艺术评鉴,2018

[5]朱凤云.挖掘地方特色丰实艺术教育资源——学校艺术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实践与思考[J].名师在线,2018

[6]张晓林,张中世,郭雄伟,晁团光,张伟.强化通识教育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实践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