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培训总结范例

英文培训总结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1

一、影响因素

(一)作者。作为影响科技期刊英文水平的最根本因素,作者的教育程度、科研水平及写作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教育程度是影响科技论文英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与作者的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息息相关。教育背景和科研水平所提供的是基础,写作能力则是浓缩、提炼、表述和总结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优秀的写作能力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有些作者有着深厚的教育背景和科研能力,自身学术水平较高。但受个人写作能力限制,或者英文水平限制,无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好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而一些作者的写作能力虽然不错,但受教育背景和科研水平制约,或者不通晓科技论文的写作规则,写出的文章没有科技论文的语感,影响了文章的整体水平。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用简练的语句总结出来,提炼精进,避免赘余和口语化表述,使文章更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有了良好的写作能力,也仍需英文写作能力的支撑。英文不是简单的从中文到英文的转换,而是要根据语境和科技论文的要求进行转译,切不可生硬直译。应注意第三人称、科技论文常用的词汇和时态的使用,保持行文通畅,语法准确。注意中英文差异,从行文差异、语法结构等方面考虑英文的行文和句式,以表达清晰、流畅为主。英文的参考文献也是影响文章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引用得当,尽量选取可信的一手资料,以提升文章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英文的原版资料更具有参考价值,在引用时应尽量选用原文,而不是只看转译或转引的资料。

(二)编辑。除作者外,一篇好的文章也离不开编辑的贡献,好的编辑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虽然不直接参与文章的创作,但编辑在编排和文字处理上可以依靠编辑专业知识和文字处理技巧,帮助作者对英文部分进行加工整理。作为编辑,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对其进行整体判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编修方案,以确保文章的英文质量。部分作者不重视英文摘要,会选择用翻译软件一键转换,也会出现一些词不达意的现象。翻译软件虽然在专业词汇上有一定优势,但不了解中英文的语句结构的不同,翻译较为生硬、机械。翻译软件容易因为程序化断句,把不相关的词语拼凑在一起,翻译出来的文字也就与原文相去甚远了,这就需要编辑对英文质量进行整体的把关。其次,科技论文对词汇和语法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编校时需帮助作者进行核对。由于科技论文专业词汇较多,涉及的专业性较强,所以进行修正的时候要保持与作者的沟通,避免发生偏差。编辑科技论文需要较高的科学素养,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应有清晰的判断。英文编辑的英文水平虽然较高,但科技论文的专业词汇偏多,专业科技英语的应用并不一定熟练,需要在关注英文的基础上,注意科技论文的特殊性,表述应简洁客观。再次,英文参考文献也需遵从国家规定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可缺失必要的著录项目。编辑需认真进行核对,填补缺漏,同时要确保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沟通和交流。文章的成功与否与作者和编辑的沟通也是密不可分的。适当的沟通交流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使文字通顺,也可以提高专业性和准确性。对于编辑而言,一方面需要核对文章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持与作者的交流,避免误改、误译英文摘要。编辑的工作依附于作者及其作品,工作的创新性也离不开作者及作者本身[1],因此更应注意与作者的沟通交流。

二、结论与建议

(一)坚定文化自信,做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要做好一本期刊,尤其是一本英文科技期刊,就要首先有自己的“底气”,树立良好的办刊信念,从精神的层面先做好“走出去”的准备。打好思想基础,明确目标和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综合学习中外办刊理念的精华,遵循国际编辑出版的要求和规范的同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办刊道路,建设符合新时代新需求的英文科技期刊,为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努力向通往出版强国的道路奋进。

(二)调整资源配置,发挥英文科技期刊优势。作为文化的窗口,英文科技期刊始终站在新业态的最前沿,诸多研究新动态、科技新成果、高新技术领域的探索也都是通过英文科技期刊走向世界、为全球所认知的。科研工作对于英文期刊有一定的依赖性,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也是衡量科研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2]。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际英文期刊的发文量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也造成了大量优质论文和科研成果流失海外的情况。我国的英文期刊起步较晚,仍需进一步的发展,发挥英文科技期刊的优势,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调整。在进行期刊升级和转型的同时,面向实际需求,服务于科研需求和学科建设。一方面要“走出去”,与时俱进,与国际学术期刊接轨,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创办一流的国际化期刊;另一方面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道路,实现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特色化、格局化、目标化发展。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2

一、学术英文写作典型差错

(一)规范性差错

规范性差错主要体现在英文写作规范、英文常识、文献著录格式[6-9],大部分作者对以上要求缺乏系统性认识。通过普及写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可为编辑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内容编校质量。

1.格式差错

格式差错虽然最基本、最细微,但编校耗时费力,影响编辑对内容质量的加工;但同时也是对作者培训见效最快的部分。此类差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小写差错。主要出现在英文标题(文章、图表标题)中。英文标题中小于4个字母的虚词一律小写,但200篇样本中,90%出现了via,for,of等虚词首字母大写的情况。(2)转行不当。主要出现在摘要和参考文献中。单词应在音节结束时转行,差错转行的原因包括:不了解单词转行规则;不懂得如何划分音节。如“stand-ard”在“stand”这里转行,错误划分了音节,应改为“stan-dard”。(3)空格不当。英文要求标点符号前不空格、后空一格,但部分论文通篇与此规则相反。如“acceleration,and”,应改为“acceleration,and”。(4)标点符号差错。在英文摘要和标题中使用了顿号(、)、句号(。)等中文符号[4],应改为单逗号(,)、半角句号(.);另外,英文摘要中的标点符号应统一采用半角符号。(5)数字书写差错。10以下的英文基数词,应采用英文全拼,如数字“8”应写成“eight”,10以上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参考文献中常涉及图书的版次,根据国标规定,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序数词后缀,如“第二版”应为“2nded”。

2.作者信息差错

作者信息出现差错,将导致作者误认[10],对作者的科研影响力造成损失;编辑忽视作者信息差错或将导致著作权纠纷;从信息检索角度来看,将加大读者检索的工作量,甚至难以确认作者信息。应要求作者核实地名和人名的汉语拼音、所在机构英文名的更新,避免常识性差错;若作者的署名顺序更换,则应核对英文作者信息中的作者姓名及其单位的顺序是否作了相应修改,避免中英文不一致。3.外文文献著录差错完善、规范的文献著录反映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但来稿中的外文文献著录问题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同一篇论文、同一类型参考文献的大小写不一致;(2)外文语种混淆,将法语、西班牙语错当成英文,或小语种单词出现乱码;(3)出版单位与所在城市不符;(4)文献类型差错。为此,JCAUC为作者提供了详细且实用的文献著录指南,帮助作者提高书写规范意识,避免格式差错;要求查询到文献原文,并以原文语言进行著录,或利用Endnote等新技术实现准确著录[11],仅从网络搜索引擎复制文献信息的做法并不可靠。

(二)语法差错

根据对原稿英文质量的统计,语法差错占统计差错的90%,其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薄弱的英文功底,导致时态混乱、词性区分不明、动词单数第三人称错用、冠词错用等;二是过于依赖翻译软件,不经过人工核查,未规避主语不明、逻辑不清、结构冗余等差错。一个句子同时出现多种语法差错的情况,在所选200篇原稿中并不少见。最为典型的就是时态和词法的差错,细节问题和逻辑混乱情况较多,编辑修改难度最大。1.时态差错时态差错是语法差错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时态选择不当(如例1)和情态动词后未用动词原形。2.词法差错词法差错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偏正关系差错占比最大,为所有差错的34%,动词原型和动名词混淆次之,占比25%,这两类差错主要由中英文用语习惯和词序差异导致,应通过外文文献引导论文作者规避母语负迁移对英文表达的影响。

(三)专业术语差错

学术论文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在关键词、标题和正文中出现的固定专业词汇。航空学术英语涉及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器维护与运行、航空气象播报、航空法务等学科,涵盖大量由CAAC、NASA、ICAO等航空管理组织或Airbus、Boeing、Honeywell等航空器制造企业的规范、标准和工作。又由于航空业对时效性的高要求,航空英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编校过程应仔细核实,避免术语误用、术语不统一等影响技术交流的问题。随着“单一天空(OpenSky)”“空中丝绸之路(SilkRoadinAir)”等倡议的实施,航空全球化势在必行,对学术和技术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航空学术写作中的术语使用应严谨规范,避免如表2所示的术语误用或错用。表2中,例1虽然不会造成歧义,但会使文风拖沓冗余;例2为单词拼写差错,或混淆了“海拔altitude”和“姿态attitude”,易使读者误以为是“飞行海拔”,编辑也最容易忽略;例3混淆了“(仿真)云图”和“云(数据)镜像”;例4混淆了“飞行高度层(参照1013.25假想气压面)”和“飞行海拔(参照平均海平面)”,此类差错在编校时不易辨别,应格外引起关注;例5属于概念重复,道面状况指数(PCI)的全拼为PavementConditionIndex,其中已包含Pavement,无需重复使用。另外,常见的术语差错还表现为前后不一致,即相同概念采用两种不同的翻译,英文审校应做到术语的全刊统一。

二、学术英文质量系统提升对策

行业的持续繁忙运转,使航空英语更加强调沟通效率,故其涉及的语法现象相对基础,使用者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大量术语、缩略语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工程原理。在理解原理、掌握术语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套用基本句型,采用预制语块的学习方法掌握专业词汇[12],避免语法差错,是保障航空科技论文英文质量的原则。结合科技英语特点和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参考航空英语的语用特征,JCAUC编辑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源头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英文写作水平,有效提升了稿件的英文质量。

(一)建立差错档案,有效规避复现

建立英文差错开放档案,按照出现频率、差错类别、学科门类进行深入分析,从勘误的角度帮助作者避免此类差错。现有的科技英语语料库均为“示范型”语料库,主要面向翻译工作者及高校英语教师,对于科技论文作者的参考意义有限。笔者开放了初步建立的科技英文写作差错档案,供作者借鉴,有效减少了来稿中的英文差错。统计表明,开放语料库前后,来稿中的英文规范性差错减少了70%,仅3%的来稿出现了术语差错,但语法问题仍需通过系统的作者培训来降低差错率。

(二)明确英文质量要求,提高英文审稿权重

在投稿指南中明确英文质量要求,并将英文审校提前到专家审稿之后、编辑部录用稿件之前,使得合格的英文质量成为稿件录用的必要条件[13],一旦出现格式不规范、中英文不一致、语句不通顺、专业术语不准确等问题[14,15],则返回重修,将默默无闻的英文润色工作转变为具有话语权和否决权的审校工作,以提高作者对英文学术写作的重视程度。实践表明,新的审稿制度,使作者普遍更加重视英文写作质量,初稿存在的冗余句式、中式英语等问题大幅减少。但针对单篇论文的写作指导在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上均较为局限。因此,编辑部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系统的写作培训是提高科技论文英文质量的有效举措。

(三)导读英文文摘,普及写作规范

以科技期刊英文编辑为主导,为潜在作者定期开设讲座,导读SCI检索文摘、NASA网站的技术报道以及工程手册,并利用自媒体导读内容,普及学术英文写作英文基本规范、学术写作常见句型;与权威期刊英文用法保持一致。JCAUC编辑部借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成熟经验,建立线上学术研讨链,在网站和作者微信群中写作规范、投稿须知等内容,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发挥学科编辑的学术枢纽作用,及时将学术论坛、国际性期刊的最新研究热点反馈给潜在作者,指导其系统分析学术写作思路和学术文本的表述特点。实践表明,浸润式的学术写作培养极大提高了期刊来稿的英文质量和整体质量。

(四)提高审校水平,教学科研沟通反馈

提高编辑的英文水平是编校质量的保证,通过对比本刊英文摘要和国外文献数据库中的摘要,建立英文审校档案并定期总结,重视同行交流(如加入“木铎书声”所建立的外语编辑交流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英文水平,[16]提高审校能力,保证英文审校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航空英语是相关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科技期刊英文编辑旁听这些课程,可以促进专业交流,提高编辑水平;同时,利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在专业英语课程任课教师与科技期刊英文编辑之间建立常态化的反馈机制,形成结果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利用课堂向师生推广科技英文写作规范,分析典型英文学术写作差错,可以有效地提高潜在作者的学术英文表述能力。(五)服务青年学者,提升英文质量科技英语编辑应特别关注所在领域的学术会议、青年论坛等科技论文集中提交的事件,提高学术服务意识[17]。尤其是本校的学术论坛,其讨论主体大多为青年教师,编辑部主动为论坛提供写作规范和指导,一来可以提高潜在作者的英文写作能力,二来可以为期刊争取到优质稿件。英文编辑利用专业优势,为学术论坛提供英文润色服务,不仅得到了主办方和青年学者的普遍认可,也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通过论坛建立航空领域各学科的青年学者库,利用新媒体为其提供英文写作参考,通过青年学者传播写作规范,实现了作者和期刊的双赢。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3

如有一位学生来自加拿大,已获得博士学位,因为对我国传统医学有浓厚兴趣故而来我校学习。该学生英语流利,知识结构完整而丰富,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而超过80%的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习能力有限,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要兼顾有特殊需要和要求的学生。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理解困难中医学理论是在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经络、针灸、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等。中医学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是广大劳动人民两千多年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5],因此,它与西方医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留学生主要来自•53•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很多中医学理论、概念、中医术语等留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想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或西医术语来表达清楚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针对上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提高教师中医英语授课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进行英语培训,强化口语训练语言障碍是中医学全英文授课的最大困难和障碍,为了强化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一方面学校可针对性开设英语教学培训班,邀请有经验的外教上课,以提高教师的听力水平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在另一方面可尝试开展留学生教学观摩课,挑选有留学经历并具备丰富英语授课经验的教师来上课,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指导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全英语授课能力的青年教师。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资料[6]显示,中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为5∶1,而英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为20∶1。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英文授课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案和幻灯片课件,熟悉上课内容,尤其对本节课可能会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一定要多读多练,直至熟练为止。这些工作做好后,可自己模拟上课情景反复练习,直到发挥自如。准确翻译中医专业词汇及中医理论由于缺乏权威、系统的中医学英文教材,许多中医专业术语如何准确地译成英文,国内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广泛查阅资料,借鉴前人经验,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参考国外原版英文文献,力争准确翻译每一个专业词。对某些中医理论中特有的概念,如“气”、“阴阳”、“三焦”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此时音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生反映理解基本没有障碍。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课堂教学中保证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一环。结合中医学的授课特点,在设计中我们努力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注意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由教师及时归纳总结,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注重使用丰富多媒体资料由于留学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他们在教学中对中医文字描述的理解上存在障碍,因此多媒体资料的配合使用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多媒体资料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又可以弥补留学生语言理解上的不足。如在对四诊的讲解中,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等概念学生理解困难,配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可使留学生记忆深刻。再如中医学中的特殊概念、名词,如“疳积”、“乳蛾”等病证表现,以文字、语言形式很难解释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但如果换作图片资料,则可充分展示其形、色等特征,使文字表述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外贸英文制单;教学改革;商务英语;进出口贸易

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与国外之间的经济交易增多。这一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交易规则,英文货单,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完成这一任务。我国多个省市以外贸为主,需要人员具有极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且要不断的进行英文写作和英文交流。高校作为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要将培养学生的外贸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商务英语特点和学生的职业潜能作为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我国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1《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外贸英文制单是竞技类和商务英语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难度不高,但是课程的重要性较高,且涉及的内容广泛。目前,这一课程的教学存在滞后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此发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外贸英文制单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方法、学生素质和教学设备三个方面。

1.1教学方法方面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基本的问题,由于对外贸英文制单实践的忽视。导致专业人员毕业后一些细节上的操作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基础课程教学加上实训教学,并且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远大于实践课程的时间,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学生所参与的实训也与实际工作中存在差异,更新慢,内容重复,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差,系列的问题影响了专业的教学效果。

1.2学生素质方面

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距,面对不同种类的单证,学生的填写能力将存在差距,在变换格式的同时,将导致一些学生的单据填写问题体现出来,忽视单据的个性差异以及多样化特征将影响学生的单据填写效果。这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是完成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当然也是学生职业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

1.3教学设备落后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多个专业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外贸英文专业中,由于单据填写主要采用传统手段,教师擅长采用教授传统的方法,这使得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的引入落后。对电子单据的填写能力差是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模拟软件是当下外贸单据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学生的能力有限,计算机打字速度较差,英语基础也较差,直接影响了其单据填写。为了弥补这一问题,还需要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高校在学科衔接上存在问题,在外贸英语制单课程中刻意去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不现实的。

2《外贸英文制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是由实践体系是由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内综合仿真模拟实训与校外短期实习与校企合作实习构成。

2.1课内单项能力仿真模拟实训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应大量增加实训课程,减少基础课程教学,并且时间基础课程与实训课程教学的结合。并且帮助学生梳理制单过程,其中包括审单、制单、交单和归档等工序。课程体系的建立套从方针模拟实训的程序化入手,设置相应的工作情景。不仅重视单向能力的培养,还要保证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出问题,准确而完整的完成外贸制单过程,增强课程实践。校内单向能力仿真模拟实训是课程构建的基础,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前提。

2.2校内综合仿真模拟实训

校内综合仿真模拟实训是对单项实训的深化,是要求学生对不同付款方式下的单据整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付款方式已经增加,包括电汇、信用证或者托收等方式,电汇和托收方式主要应通过合同缮制全套单据。而信用证是一种特殊的付款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是通过信用证的信缮制整套单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不将同国家在贸易交易中所使用的交易方式作为参照,这一参照不需要背诵,但是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尽量减少资查阅的时间,提高其制单能力和准确性。

2.3校外短期实习与校企合作

仅靠校内合作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求,要通过短暂的校外实习来进行补充,如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校外实习,尽量与发展前沿的企业合作,为学生争取到工作岗位,并且获得企业培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通过几个学期的串联可以保证学生的制单能力。对外贸单证的缮制和操作进行实际操作,打破以往课堂束缚,使教学延伸到课外以及企业,在具体是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制单能力,保证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3《外贸英文制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3.1加强实训效果

在外贸英文制单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保证这一点,学校应加强实训,注重实训效果。首先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并且要具体外贸制单操作能力,深入企业,对企业需求具有深入的了解,在企业挂职或者有过工作经验的教师应成为学校聘请的对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向行业兼职教师学习,提高其实践指导能力,拓展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完善的实训过程。在完善校内仿真实训室功能的同时,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合作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人才,还能够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课改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教学难度,加大新课改的执行力度,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师作为实训和基础课程的指导者,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学实训的串联作用。制单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专业的素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喜好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有条件下完成外贸英文单据的填写,完成教学改革过程。合理的设置外贸交易场景,完成单据细节的填写。

3.2加强制单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对于外贸英文制单课程而言,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特点,为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制单课程理论的强化以及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实践内容,并且要在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中渗透实践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工作目标,激发其学习兴趣。讲解所涉及的所有英文单据的填写方法,使用方法,尤其是细节上的讲解。包括填写规则,填写变化等,从根本上促进教学实践的进行。其理论教学过程中,依然要重视,扎实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效果,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方法。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打开局面,合理化教学内容和顺序设置,并且促进教学执行过程。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正确理解教学过程,并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理解。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注重教材实用性的发挥,始终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3.3革新教学方法

目前,多媒体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英语,外贸英语制单课程开发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高。在教学中,还应采用具体的案例分析法,注重启发学生和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如在模拟法教学中,学生被赋予不同角色,针对外贸英文制单的特点,进行真实环境的工作操作,这一教学过程的完成较大的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一课程的实践性,以真实的工作环境模拟为基础,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模拟进出口方的任何一方,两两配合,完成实践操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英文函电应用能力得以提高,并且相互之间可以通过角色切换来使学生掌握专业细节,尤其是对于外贸英文这一具有复杂性特点的教学课程而言,角色切换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要充当指导角色,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纠正学生在方法和内容上从错误,提高方针实践课的效果。保证学生日后职业能力的提高,以便于从各个角度去提高其实践能力。具体上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并且侧重于制单流程和制单细节,深化其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理解。由学生来介绍行业背景也可以帮助其记忆,使学生积极的进入教学过程,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此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由于学生对于复杂的内容记忆能力差,客户由教师进行引导,将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纳,使学生了解信函和制单过程的惯用语言,给予学生固定思维的同时,提醒学生大量阅读信函,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讨论中使所有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这一过程中还能应具有针对性,讨论后形成报告。总之,总结归纳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亮点,以往都是教师主动总结,忽视了学生自主总结对其知识内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4总结

外贸制单课程这一简单且重要的课程需要教学中注意教学细节,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的能力,增加实践时间和效率。就目前的教学方法而言,需要进一步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对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很多学生毕业后专业能力差,企业又不愿意从头培养学生,这就造成了教学问题的存在,加强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校内实训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过程虽然强调多年,但是真正的实现效果几乎没有,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求,对学校毕业生的支持较少。学校在教学中忽视实践教学,使学生无法完成企业要求的基本工作,制单能力差,英语基础差,这是导致专业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为此,还需要教师以及所有专业教学人员不断的思考,采用合理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宝良.外贸制单[J].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

[2]郭晓晶.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

[3]黄茜.浅析《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9,(28).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工科专业双语教学;调查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最早起源于美国,其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其中一种并非学生的母语。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另一门非母语语言,以及学习其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双语教学,到目前为止,双语中的第二门语言一般指的是英语。学者俞理明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高校开展的双语课程尚不能达到全英文教学的程度,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混用中文和英文的情况是暂时的,全英文授课使我们发展的必然趋势(俞理明,2005)。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完善以后,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运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正在受双语教学教育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介绍了推进双语教学的意义;其次从反馈的问卷调查中总结出了目前双语教学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双语教学课改的现状和问题

为了更好了解目前本科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本校正在学习双语教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黄广芳,2017),在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2份,回收率92.0%,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95.7%。通过问卷调查反馈,问卷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1.1多数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高,影响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我国虽然从小学就开设英语教学课程,但是多是注重笔试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足(方莹,2008)。再加上多数学生基本是第一次接触专业课程里的科技英语,教材里大量涌现的陌生信息使得他们在阅读和理解上面临很大的困难。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这就会导致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出现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在问卷调查中,有68.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目前所接受的双语课程存在较大难度,这其中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自身的英语基础薄弱所致。由此可见,学生英语水平的不足,是导致双语教学出成效难的一个最大制约。

1.2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模式,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文化底蕴和教学观念;需要教师能更好地充实教学板块内容,以及转变教学方式。同时,双语教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学生对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把握。所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双语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英文的运用能力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双语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求在英文知识方面,能够用英文熟练的表述专业课程,解释专业词汇,能充分地将原版教材运用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在工科专业方面,本身工科方向的专业课就比较晦涩难懂,用中文进行课程讲授都尚且不一定能让所有学生理解通透,更别说使用英文进行讲授,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缺乏对于国内高校双语教师的系统培训,专业教师英语能力较差,普通英语教师又不懂专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根据学生对双语教师教学情况评价的调查显示,在关于“双语教师英文授课占比时间”调查问题中,有42.0%的学生在调查中提到其双语教师能有50%~80%的时间能使用英文教学;18.2%的学生反馈其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文教学的时间在30%以下。在关于“双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中,65.2%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准备清晰的传递双语教学内容;但是仅有44.3%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将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处理得当。

1.3教材问题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对教材进行详尽地提前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相当于是知识的储备库,教学过程就是把教师把储备在教材上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这种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储存状态的知识。那么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一本准确而又详尽的教材的引导下,教师才能备好课,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牛江,2017)。问卷调查显示,有68.5%的学生反馈到他们使用的学习教材是教师自编讲义、中文教材,甚至没有教材,这种情况显然存在于不少高校之中,其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因对教材或者说是原版教材的缺失,只能依靠任课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很难在一个较短的周期里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且当任课教师不再继续承担当前班级的教学,当前班级的教学更换为其他任课教师的时候,新的任课教师将会难以继续开展教学工作,这无疑是为双语教改帮了倒忙。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难进行有效地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很难及时消化,导致双语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1.4教育观念问题

双语教学的功能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和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掌握国外先进的科研发展动态。工科性专业的双语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只有是在使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才是有意义的双语教学过程。根据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3.7%的学生表示真正能通过开展的双语教学课程,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27.1%的学生表示其任课教师开展的教学课程更像是英语课。由此可以发现,仍有教师在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上会出现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专业教学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专业课讲授成了英语课。

2针对我国双语教学的改进对策

2.1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黄忠敬,2012)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确立相应的教学层次,以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期的教学。之所以要开展分层教学,主要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距。

2.1.1学生分层

以学生英文成绩和专业课成绩作为综合考量指标,将学生进行分班教学,但是要注意避免让学生贴上班级标签化的思想意识,避免产生偏见和歧视的情况。允许学生在进步的情况下,让其能在不同层次的班级流动。

2.1.2课程分层

既然允许班级选择学生,那同样也应该让学生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在班级内进行教学之前,应当设置不同层级的双语课程等级,学生可以根据对自身英文水平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生涯的规划进而去选择不同层级的课程。

2.1.3作业分层

针对学生之间事实存在的差异,任课教师可以有目的性地布置课后作业。例如: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布置题量相对较少、基础性较强、难度较低并且基本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的作业。这样通过练习,也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真正体会成功的获得感;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本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变式。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能力;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相对第布置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拓展性的作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一些英文的专业资料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答案。这样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和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

2.1.4评价分层

传统双语教学课程在结课的时候,对所有学生的考核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会导致出现两极分化情况:英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进行教学过程的时候,能更好地听懂和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因此通过率就高;而英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情况则与之相反。所以双语教学的评价应当是纵向评价,鼓励学生与自己对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自身的不同学习目标,评价其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评价分层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其结果性,而在于过程的提升性和发展性。

2.2加强高校双语师资建设

要想开展好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关键。如何选拔和培养双语教师,成为了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科性专业基本都属于综合性学科,知识涉及面广,更新速度快,所以对于双语教师的要求就会更高。基于这样的基本情况,作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双语的师资建设:

2.2.1引进海外人才

在工科专业方面,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和数据都更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所以聘请外籍专业教师或者有多年海外留学经验的相关学者和专家作为国内高校的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在各自的专业方面对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的了解是要优于大部分国内高校教师的,而且能够更好地胜任双语教学任务。不过考虑到外籍专业教师的汉语水平,就会对所教授的学生的英文水平要求更高,所以将有多年海外留学经验的相关学者和专家聘为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是首选。

2.2.2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

由学校组织和牵头,各学院积极响应,在各高校内开展双语教师的培训,主旨是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学科水平和对教育方法的规范和改进。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的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且选派优秀的双语教师到国外接受专业的双语教学培训(张安元,2012);各高校之间应多分享教学经验,积极主动沟通;缺乏合格师资的同地区学校可以聘请外校教师到本校进行任课,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

2.3教材的建设

从全国各高校工科性专业使用双语教材来看,大致分为原版或影印教材、翻译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和自编讲义,这些教材各有优缺点。而在双语教材的选用的原则应是描述准确、课程体系完整、紧跟最新研究趋势,能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教学指导性的意义。所以,当前将原版或影印教材作为高校所使用的双语教材是开展好双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原版教材知识体系构架完备,专业知识水平高,同时也能让学生建立起英文思维的逻辑框架。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根据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差异,对教材进行添加删减,真正做到让教材符合学生的使用。考虑到英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还应当根据所选用教材,编写相应的配套参考资料。

2.4教育观念的改观

双语教学毕竟是依托专业课程教学而开展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知识,其次在此基础上才是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不能将专业教学与英文教学本末倒置(金爱娟,2003;陈志国,2005)。只有是在学生将专业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的前提下,进一步地将学生的科技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行提高,才是真正成功的双语教学。

3双语教学的研究意义

推进高校双语教学改革,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国际化人才的具体需求,教育部曾提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同时,英语作为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工科专业方面,大量的经典理论和著作以及教材都采用英文编著,而且相当一部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也是以英文发表,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也大都选用英语。因此,要想了解国际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4结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目前的双语教学工作中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的不同,来制定各高校不同的双语教学开展计划,并且重视高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努力解决双语教师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同时为双语教学的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政策。为教学提供更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双语教材,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真正理念。高校双语教学工作需要各高校积极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人才国际化,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志国,蒋玲.理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5(2):107-109.

[2]方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黄广芳,刘佳华.高校本科生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5):22-24.

[4]黄忠敬.什么是适合学生的教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5):35-38.

[5]金爱娟.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149-151.

[6]牛江.高校语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7(19):24-25.

[7]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74-78.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6

1编辑素养的提升

1.1编校技能

编辑和校对是编辑从业者的基本工作。目前许多医学编辑不是编辑学专业,而且即便是编辑专业出身,编辑和校对技能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强化。就如医学一样,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并熟练运最重要的是不断实践与运用。在实践过程中,还应勤用。因此,要提高编校技能,尤其对于初学编辑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断实践与运用。在实践过程中,还应勤思考、多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在工作中常翻看汉字、标点符号、量和单位等编辑规范。由于不同作者、不同文章中经常有不同的语句、格式或图表问题,对于从事编辑工作年限长的编辑来说,时常翻看编辑标准用书同样重要,必要时与同事或同行讨论,每年参加出版专业培训。对于不易解决的语句问题,编辑不应放任不管或退却,而应通过分析语句结构、查阅词汇的含义等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进步,并逐渐得心应手。对于校对,在编辑认真仔细核对的基础上,也应注重容易漏掉或改错的标点、多字、错字等,如漏掉英文句号“.”。“既……又……”中“既”写为“即”,还应总结排版人员容易改错的地方,在校对时加以留意。

1.2初审

初审是编辑日常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新的稿件,编辑应及时进行初审,排除涉嫌学术不端的稿件;对于符合投稿原则的文章,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等系统中输入关键词,了解相关方面的研究,判断该文章的创新性、科学性[3]。通过初审,筛选出较优质的论文送外审。对于退修或退稿的稿件,尤其是退稿的稿件,应理由充分,明确告知作者退稿理由,是资料、研究方法、内容完整性还是创新性原因;对于不符合写作规范的稿件,应将本刊要求和稿件存在的问题耐心告知作者;对于不能决定作何种处理的稿件,可通过编辑部讨论,经领导审阅后做决定。初审时不应由于外在因素(如作者学历、单位、年龄等)对稿件产生偏见,而将其退稿[4]。若作者对退稿意见或退修意见提出异议,编辑应认真听取作者的合理分析,意见若不统一,应耐心解释,需要时送外审,请专家给出详细的意见。此外,由于国内职称评定中论文占较大的比重,且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疗水平有差异,导致不少研究为重复工作且质量参差不齐。在这些看似重复的研究中,也可能存在诊断、治疗方法或研究对象选择的差别,很容易因其涉及的疾病既常见又是研究的热点而在初审时做出错误判断,导致优秀稿件流失。

1.3选题策划

选题和组稿是提高期刊质量及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医学知识分类多而精细,医学手段多样且进展速度快。编辑选题时需要精准判断、搜集知识、掌握最新进展,与专家沟通,进行策划。选题的基础是编辑对知识和学术热点的把握,除平时的知识积累外,前期可能需要大量调研。编辑要耐心做好前期准备,并做好与专家沟通的准备,充分了解专家在该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

2学术素养的保持

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熟练掌握编校技能,还要能识别内容是否创新、思路是否合理、方法是否科学等,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提高学术素养,增加知识储备,了解科研动向、学术进展。

2.1医学知识

医学编辑一般具有医学背景,一部分既是编辑又是临床医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编辑脱离临床。因此,医学编辑除参加编辑出版相关会议、培训班外,还应学习和巩固医学知识。1)及时复习和巩固医学知识。2)平时工作过程中有任何疑惑的地方,要向作者或专家请教。例如,编辑将“阴/阳性预测值”理解为“阴/阳性率”,而两者计算是不一样的:“阴/阳性预测值”以全部阴/阳性样本(包括真和假阴/阳性样本)为分母,“阴/阳性率”则以样本总量(包括全部阴/阳性样本)为分母。编辑在与作者的多次沟通中,加深了对这2种定义的理解,从而避免以后工作中因类似不解而导致编辑错误。此外,通过与作者沟通,还有助于论文的完善或及时发现潜在的学术造假。3)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网站关注科研项目申请情况,通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网站等优秀的医学期刊了解科研动态、热点、前沿、进展。4)由于医学杂志社一般由医院主办,编辑部设在医院内,这为编辑学习、增进医学知识提供了便利。医院各科室常开展学术会议,国内外医院领域的专家常有参与,编辑可以及时了解到会议时间、地点信息,了解后可在工作之余旁听。5)每个医学编辑应该有很多医学领域的朋友,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场所的信息往往较为专业和前沿,编辑可多多关注、阅读。此外,有条件时参与科研也可以很好地提高编辑对医学的认知。

2.2英文编辑能力

目前,大多数医学论文有英文摘要,国内有些杂志还有英文版,而且期刊正在向国际化、开放化发展,要了解学术动态和进展也往往需要阅读英文文章。因此,医学编辑要不断学习英文和专业英文,提高英文编辑能力。对于医学编辑来说,较高的英文水平还有助于识别抄袭英文文献的文章,更好地避免学术不端;而良好的医学英文编辑能力可避免编辑部另请外部人员作为英文编辑带来的不利,如另请编辑增加了编辑部的经济支出,外部编辑不熟悉本刊造成效率较低、联系不便等。编辑可通过多阅读英文文献、遇到生词及时查阅并有意识记忆、学习英文编辑的编辑手法及日常积累提高英文编辑能力。

2.3统计学知识

研究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才可以得出结论。相同的数据使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处理可能造成结果不同,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医学期刊编辑要加强对统计学知识的学习[6]。尽管编辑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学习过统计学,但由于统计学方法多样、复杂,编辑对其的理解大多有限。因此,统计学可能是编辑处理论文时的难点。编辑可通过阅读审稿专家意见,遇到问题多查阅或请教专家、作者,提高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以识别专家因工作忙等原因审阅稿件时未发觉的问题。例如,编辑遇到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无正负的问题时,经与作者沟通,作者做出修正。

3自我激励心态的养成

态度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对于编辑来说,其社会地位不高,如果自己都轻视自己的工作,就更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编辑应首先做到“做这一行爱这一行”。许多编辑刚开始工作时是充满热情和期望的,但随着对编辑工作、出版现况的了解,编辑对工作产生抗拒心理,工作态度逐渐消极。李广宇等研究发现,科技期刊编辑的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个人工作无成就感明显,其中以无成就感最为突出。编辑社会认可度较低是事实,那是因为编辑做的是幕后工作,编辑应首先认清并接受这一点。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医学编辑工作是保证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正确传播重要一环。因此,编辑应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此外,医学编辑对工作的迷茫可能源自工作内容的单调和枯燥、对能力提升空间的质疑,这时应主动参加各类编辑培训及学术会议,有机会时也应参与编务、排版、采访等其他相关岗位的工作,丰富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与同事和睦相处、多交流也有助于调整消极心态。

4服务意识的强化

目前,国内医学期刊编辑与作者的交流相对专家更多。编辑是作者所投稿件的直接负责人。编辑与作者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杨美芳等指出,“没有一流的服务态度和精神,办不成一流的期刊”。编辑服务作者除提高编辑能力外,还应体现人文关怀。如作者经常询问本期刊对稿件有什么要求、什么时候可见刊、版面费怎么收等共性问题,编辑反复回答不免产生不耐烦情绪,这时编辑应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可能是作者初次投稿或因年纪较大对网络不熟悉等原因,避免让作者产生不愉快体验而对期刊产生偏见,往后不愿再向本杂志投稿。有时为了符合出版规范或使表达更准确、清晰,编辑可能在结构或文字上做出较多改动,有些改动之处可能不符合作者的观点或作者不理解,作者会提出异议,尤其是作者的异议明显不合理时,编辑应以提高文章学术和写作水平为目的耐心解释,不应该嫌麻烦或怕担责任将错就错。此外,及时退稿、温馨退稿也可体现编辑对作者的人文关怀,退稿时可首先感谢作者来搞,还可在结尾用祝福语等。总之,编辑应认识到“作者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以感恩的心态在工作的各方面体现对作者的服务意识。

5自我健康的管理

编辑在长期的工作中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如:眼睛干涩甚至近视加深,这与长时间伏案工作有关;腰部不适,与久坐有关;颈部不适,与长时间低头阅读有关;精神紧张,与工作强度有关。编辑是细致活,医学期刊编辑更经常需要前后核对数据,这需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当稿件多或时间紧迫时,编辑容易出现上述不适。因此,编辑可通过望远、闭目休息或做眼保健操避免眼部不适;通过采取正确的舒适的坐姿、经常起来少许活动避免腰部不适;通过经常活动颈部或抬高稿件位置缓解颈椎及颈肌紧张;通过改善工作方式,如将数据复杂的论著与数据简单的个案报告或综述交替编辑;合理安排时间,如选题前做好充分准备或按计划处理稿件等。工作方式的优化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按照一定流程寻找好适合自己的节奏,对于预防上述不适会有积极作用。

6结束语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7

1.1研究对象

实验组为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2010级六年制留学生37名,对照组为首都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科生38名,两组学生均在第七学期开设实验诊断学课程。

1.2研究方法

观察两组学生基本信息,同时对教学授课大纲、授课内容、学时安排、授课教师、授课教材、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及考核成绩进行比对,分析两国学生的差异及授课效果的异同。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处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2010级国际学院留学生共37人,其中男生23人(62.2%),女生14人(37.8%),平均年龄(21.7±1.2)岁(20~24岁),其中来自阿富汗2人(5.4%),巴基斯坦8人(21.7%),加拿大14人(37.8%),孟加拉国10人(27%),肯尼亚1人(2.7%),英国2人(5.4%)。37名学生中华裔留学生1人(2.7%),英语流利,个别学生可用中文交流。首都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七年制本科生38人,其中男生17人(44.7%),女生21人(55.3%),平均年龄(21.1±0.2)岁(20~22岁)。两组学生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

2.2授课内容及教学大纲

两组学生实验诊断学理论授课及实验见习学时相同,均为27学时和18学时。

2.3师资队伍

参与实验组教学的教师共10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9名,本科1名,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2名;参与对照组教学的教师共7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5名,本科2名,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2名。从学历和职称上来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2.4授课教材

实验组授课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ClinicalLaboratoryDiagnostics》(康熙雄主编,北京),参考教材为英文原版教材《Henry’sClinicalDiagnosisandManagementbyLaboratoryMethods》;对照组授课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实验诊断学》(王鸿利主编,北京)。

2.5授课方式

实验组授课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授课教案及幻灯均为英文;对照组授课采用双语教学授课模式,授课教案及授课幻灯为中英文双语。理论课授课方式均为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下提问;实验课授课方式一致,均为教师先进行实验讲解,然后示教,再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随时提出问题,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判定,由教师进行总结。从理论授课课堂情况来看,对照组课堂秩序较好,授课中没有提问的同学,教师顺利完成授课,课后1~2名学生提问,实验组课堂活跃,授课过程中有2~3名同学提问,但课堂走动人员较多,授课后学生与教师交流较多。实验课对照组和实验组都较活跃,实验积极,参与性强。

2.6考核情况

实验组考核成绩(70.89±4.64),对照组考核成绩(80.3±7.7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3讨论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备教师资源,使之更加适应国际学院留学生教学

实验组中的留学生所来自的国家均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对英语的熟练和掌握程度相当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学生,但是他们虽然在中国学习了一年汉语,汉语水平仍然较差,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能够无障碍的与留学生进行沟通。因此我们为国际学院留学生授课的英语教师90%以上为硕士以上学历,80%以上为高级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临床工作经验及良好的英语水平,但是英文授课必定不同于中文授课,加强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能力仍是每年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为此首都医科大学每年都会组织英语授课培训班,聘请外籍教师讲授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外语专业的学习以及给留学生授课的授课技巧。同时每年还会针对本专业教师举办“检验诊断教师培训班”,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及授课技巧;教案书写及幻灯制作要点;考试题型解读及出题技巧;教学心理学,促进检验医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中青年教师检验诊断学教学技能。此培训班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八期,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品牌项目,为首医附属的教学医院共培养青年教师300余名,培训后通过考核颁发《首都医科大学检验诊断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另外,我们也应该借鉴兄弟院校——天津医科大学,进行《留学生英语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留学生授课教师的管理,保证英语授课质量及教学水平。

3.2合理选择教材,有利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知识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导向。2010年我学系首次承担2007级国际学院留学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当时教材选用英文原版教材《Henry’sClinicalDiagnosisandManagementbyLaboratoryMethods》,三轮教学结束后,我们发现学生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英文原版教材不太符合我们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备课比较困难,另外原版英文教材费用较为昂贵也是原因之一。为此,我校结合留学生特点,通过与兄弟院校交流,由我校牵头邀请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院校,一起编写了适合留学生使用的实验诊断学教材,并于2013年1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教材紧密结合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在教材编写方面,尽量贴近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多利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我校2010级留学生实验诊断学开始使用本教材,通过和学生及教师的交流,本教材既适用于教师备课,学生也反映此教材在理解记忆知识方面有很大帮助。另外,我们也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书,包括英文原版的《Henry’sClinicalDiagnosisandManagementbyLaboratoryMethods》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王鸿利老师主编的《实验诊断学》(英文版),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3.3根据授课对象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兴趣

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时效性的根本措施,近些年,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在医学课堂教学上比较受到推崇,该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此种模式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年龄均为20岁左右,由于文化背景及性格的差异,留学生较中国学生更为活跃,他们在课堂上好提问也好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自律性较中国学生差一些,课堂随意走动现象比中国学生多。针对留学生这一特点,我们集体备课中充分融入PBL教学方法,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同时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和授课形式。

4结语

英文培训总结范文8

1青年编辑的优势和劣势

1.1青年编辑的优势

青年编辑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新媒体应用能力、求知欲和可塑性较强,易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善于运用各种新兴工具,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和新媒体敏锐性[1];青年编辑普遍思想独立,思维活跃,富于个性,勇于挑战,善于学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喜欢关注新事物和新知识,对事物独特的见解往往会给编辑部带来新思维、新方法以及新的工作理念.

1.2青年编辑的劣势

从业时间不长、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不足;由于某些原因,有小部分青年编辑责任心不够强,思想状态不够稳定,工作上表现得比较浮躁,不够认真细心,缺乏协作意识;职业认同感不强,自我效能感缺失,以至于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淡薄,工作上容易懈怠甚至迷茫[1].青年编辑应积极学习编辑出版相关知识和积累职业工作经验,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以避免自身劣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青年编辑自我能力提升的途径

青年编辑利用自身优势启动新思维、采取新方法,快速地掌握编辑工作的新技能,尽快使自己转变成资深编辑.可通过提升编辑自身素养、多渠道获取新的信息、增强新媒体技能、提高英文编译和阅读能力、加强时间管理、调整心态等途径来提升自我能力。

2.1提升编辑自身素养

2.1.1丰富编辑知识、拓展编辑实务

青年编辑应学习编辑基础理论知识和我国有关科技期刊出版编辑加工方面的标准和规范[2]:«出版专业基础»«出版专业实务»«编校质量常用标准规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都是科技期刊编辑必备书籍,参加出版相关培训和会议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还要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编辑工作经验.勤学、勤记、勤实践、勤总结是青年编辑从一般编辑到编辑能手的必经之路.勤学:首先,青年编辑应认真对待并尽快学完上述相关的专业书籍,并掌握书中知识要点.其次,应虚心、主动地向资深编辑学习,遇到不懂的知识或感觉模棱两可的时候,要及时请教,要闻知其一,明知其二.勤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管是学习编辑出版书籍时还是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都要做好笔记.首先,在自学书本时,可在笔记上记下重要知识点和易错点.勤做笔记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可快速查到此类问题的答案.其次“处处留心皆学问”,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不懂的、犯过错的问题请教资深编辑后,都分门别类地记到一个指定本子上,日后可经常查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勤实践:名言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智慧的源泉”.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还要积极参与到稿件的编辑实践工作中.多做一些编辑和校对工作,既能使学过的书本知识更加扎实,又能学到关于编辑加工的实际操作要点.先尝试独立编辑加工几篇稿件,让资深编辑帮忙指出不足之处,然后利用分配给其他编辑的稿件进行练习,再将自己和其他编辑对所编辑内容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勤总结:青年编辑应定期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包括文字加工、专业术语、网站和微信的维护,以及在与作者和专家交流时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可以提高自身的编辑加工和工作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1.2增强编辑工作能力

编辑工作能力包括审稿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和多方协调能力.编辑工作能力对刊物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青年编辑应特别重视提升自身的审稿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和多方协调能力.审稿能力:在审稿阶段如何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对于青年编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提高审稿能力的方法包括在审稿系统专家库中查找审稿人;在中国知网等学术网站上通过主题或关键词来查询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关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的官网,了解各单位的研究方向、重大课题和发表过的文章,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送外审时快速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3];留意相关领域学术会议的通讯录以及相关专家的介绍,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到专家库中以备用;对专家审回的意见,反复琢磨,从中领会出问题所在,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稿件初审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选题策划能力:首先,及时掌握刊物相关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前瞻的学术视野和对行业热点的敏锐洞察力,并针对研究热点设计选题;其次,借助行业相关会议的平台,如展示行业发展成果和前沿科技的大型会议、表彰行业精英的年终总结大会和新品新技术的研讨会等,快速了解相关行业的科技成果,争取在会上或会后能与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良好沟通,有准备地对研究热点进行专辑策划和约稿.多方协调能力:编辑工作看似只与文章有关,但却蕴含很多编辑业务和待人接物的技能和技巧,可以说编辑知识和编辑实务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基础,而编辑能力则是高效完成编辑工作的催化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编辑要与同事合作,还要与作者、审稿专家、编委和排版印刷发行人员沟通,有的作者同时还是审稿专家,甚至是编委,与其进行有效的交流有利于以后编辑工作和刊物发展[4].对作者,应增强服务意识,发自内心地尊重作者,向作者虚心学习,与其共同进步;让其能在邮件或电话中感受到编辑真诚和认真的态度,努力获得作者的支持、信任和理解,与其成为朋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5].在发现稿件有问题时,应及时耐心地与作者沟通,反复核实,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即使退稿也要“退稿不退人”,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作者参考或改进,为刊物树立良好的口碑,也为扩大作者群和稿源,及以后选题组稿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审稿专家和编委,应积极主动地与其联系,特别是重要的节假日或者生日时给与人文关怀,使其感到备受重视,增加其责任感;同时,了解其最新研究动态,以便更精准地选择审稿专家.作为青年编辑应在作者和审稿专家之间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这样会赢得作者的信赖和专家的认可,增加期刊的凝聚力,为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提供原动力.对排版印刷发行人员,应通过有效沟通,使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以保证刊物按时按质顺利出版.

2.2多渠道获取新的信息

2.2.1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性

编辑学是一个交叉学科,编辑需要面对的作者群体是多学科的、庞大的,所需处理的文章也是风格各异,写作背景、结构布局、行文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仅有较高的中文造诣、熟练的编辑技巧、多学科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还不够,还要有能力将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理解分析多学科交叉文章,从众多稿件中筛选出高质量论文.一个优秀的编辑应精通编辑学,并熟知其他学科知识[6].成功的编辑应是一个知识面广泛的杂家,需掌握的信息面要有广度.

2.2.2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编辑应提高编辑专业和行业相关综合素质,而学习的前提是要先获取有效的学习内容,信息的有效性对学习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获取能力是对信息怀有强烈的意向和愿望,能从多种渠道获取所需的信息[7].(1)获取出版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关注编辑学专业期刊(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网站、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网站、文献数据库和行业名人(陈浩元、赵大良、任胜利等)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编辑之友、编辑出版资讯、中国编辑、期刊视界等),加入编辑行业QQ群(CUJS学术-编校标准规范),参加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和应用手机APP(CNKI手机知网、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邮箱订阅等方式学习[8];积极撰写编辑学论文也是一个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为了撰写论文,需要查阅并阅读大量的文献,而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9];加入学术学会并参加学会活动,是提高知识素养和交流学习的高效途径.全国范围的学会主要有三个,即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同时,也要尽量多参加所在省区及全国的技期刊学会举办培训班或者研讨会,与同行相互探讨学习,有助于青年编辑的成长.(2)获取行业相关信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有必要经常浏览各大数据库,如中国知网(可利用知网Endote筛选功能)、Elservier全文数据库、JohnWiley全文数据库和SpringerLnki/ScienceDrecti等数据库等下载关于相关学科知名专家的最新研究报道和论文成果,因其具有较高水平,其研究的内容也是学科热点和前沿[10],青年编辑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及时了解、更新专业知识,以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随时关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官方网站,有助于青年编辑了解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各级基金课题和获奖成果等情况[10][11],有助于期刊稿件研究方向的把关和热点专题的组稿;关注有相关学术会议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参加某大型学术会议,以后通常也会收到关于此类会议通知.通过参加专业性学术会议,是专业知识获取、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和认识专业领军人物非常有效的途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12].

2.3增强新媒体技能

2.3.1熟练网站和微信等平台的维护

新时代各种新兴媒体和媒体融合等新理念的出现,都与编辑息息相关.科技期刊需要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专业的编辑知识,同时懂得多媒体信息表达和跨媒体运营管理,能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需要.相当一部分科技期刊已经开启微信公众号,但由于对微信平台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维护人员,功能不完善,与读者的互动少,消息推送不及时、不完善等问题,微信的推广效果并不明显,有的期刊微信公众号甚至是僵尸号(根本不维护状态).青年编辑学习能力强,容易理解和掌握新事物,微信公众号恰恰是一个能够发挥其自身优势的平台.作为青年编辑应主动承担期刊公众号的维护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学习,结合自己期刊的特点,丰富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增加关注的粉丝数量,使其成为期刊宣传的重要平台.可以通过参加出版类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微信标题设置技巧等大方向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十点课堂里的课程学习微信后台各种操作细节和辅助工具,如壹伴等微信制作辅助插件。编辑还要不断更新网站相关知识,如新媒体加工技术,HTML、XML等网页搭建技术以及PDF和EPUB等常用文件格式技术,以便在日常工作中对网站随时进行维护.只有这样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在数字出版发行过程中将期刊特色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真正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2.3.2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

编辑工作具有重复性,学会各种软件有助于高效快捷地完成编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不仅要熟练运用常见的Word和Excel等办公软件,还要学会一些信息处理软件.文献管理软件:对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化处理是编辑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综述文章上百条参考文献修改,所以,会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青年编辑应学会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相应功能,以减少文献编辑方面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EndNteo、RefWorks、CNKIEGLearning、NoteExpress是比较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青年编辑可以多学习,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图片处理软件:青年编辑应掌握图片处理软件的一些功能完成图片基本修改,常用的软件有PhoGtoshop、Snagit9editor、CorelDRAW、光影魔术手等.对于作者提供的不合格图片,编辑修可以改简单的,需要复杂处理的,再返给改图人员,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为作者争取文章优先发表的时间.

2.4提高英文编译和阅读能力

编辑的英文编译和阅读能力对科技期刊走向国际舞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期刊国际化趋势,与国外的出版商合作是越来越多英文期刊的选择趋势,我国已有110余种自然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与施普林格出版公司、爱思唯尔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非英文学术期刊也有英文摘要,而且很多期刊要求长摘要,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具有一定的英文编译能力来对稿件进行润色加工,能准确翻译论文的题名、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13].提高英文编译能力的方法有3种:(1)阅读科技论文英文相关书籍,学习正确的语法表述方式和写作标准;(2)浏览外国英文期刊网站高被引文章,归纳出较好的英文表达语句模式,并应用于自己刊物的编辑加工中;(3)用英文与外国作者和审稿人进行邮件交流,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及时解决英文稿件编辑加工中的疑问,确保刊物的文章质量.

2.5加强时间管理

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纷繁复杂,送审、退修、编辑、校对等环节交叉进行,很多编辑还要同时做一些编务工作,如开具发票、发放稿费、寄书、收并取检查版权转让协议和作者声明等,因为期刊必须遵循出版周期,节奏性又较强,所以,能否有效管理时间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青年编辑,尤其是出版多种期刊的青年编辑,应尽量管理好时间,争取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工作,推动编辑部各环节高效运转.青年编辑可以每天早上或者前一天将要做的工作分门别类的列出清单,用特殊符号分别标记出重要的、着急的、重要的但不是那么急的,工作时可以按照轻重缓急顺序来进行,若有很小很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抽空马上完成.临时接到的任务也加到清单中,以防当时没有时间做,后来又忘记.尽量在大块时间安排同一类大量的工作,将琐碎的事情安排到一起,也可借助一些高效管理时间APP,提高时间利用率.

2.6调整心态

日常单调、繁琐、重复性的工作会慢慢消磨掉青年编辑最初的热情和耐心,如何克服在长期工作中的疲倦心态,是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这种疲倦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14].单位评职称时,青年编辑的条件与科研人员不同,没有科研成果和专利使青年编辑长时间不能竞聘成功,薪级待遇提高无望,这对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15].长期工作的单调感与枯燥感和心理落差会导致青年编辑的热情降低,心态疲倦,学术创新性和识别能力随之减退,甚至出现消极怠工情绪[16].“为别人做嫁衣”和“自我效能感缺失”是很多青年编辑的内心写照[17].青年编辑应想办法积极改变这种心态,而不是任由其继续消极发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青年编辑可以尝试以下途径:(1)建立广博知识结构,促进直接性经验积累;(2)学习与时俱进的行业知识;(3)加强行业英语和统计学知识学习;(4)加强同行交流,获取榜样成功经验;(5)树立正确的编辑职业规划;(6)培养自身的创新性;(7)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培养积极归因方式,消除焦虑,保持良好的生理和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