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发展

【摘要】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近几年,都匀市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市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重点打造了毛尖镇鸳鸯湖景区、归兰乡归兰山景区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了贵州南部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关键词】乡村振兴;都匀;乡村旅游;发展

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都匀市对外交通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区位占据了优势,使之成为贵州南部交通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重点打造了毛尖镇鸳鸯湖景区、归兰乡归兰山景区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了贵州南部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1都匀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省都匀市是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布依、苗、水、瑶、毛南等3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民风民俗底蕴深厚。伴随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匀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民族文化游、山地生态游、农村休闲游、毛尖品茗游、健康养生游等业态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2019年旅游总收入295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0%。都匀市顺应“旅游+”发展趋势,推进乡村旅游与养老养生、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产业相融合,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延伸到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领域,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了具有都匀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增产增效,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乡镇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乡村旅游集聚更多人气奠定了基础。近几年,都匀市加大资金投入,修建和改造乡村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公厕、观光游览步道、护栏、景区大门、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了东有“归兰山”(东线)、南有“冲浪寨”(南线)、西有“螺丝壳”(西线)、北有“斗篷山”(北线)四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都匀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资金投入是确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渠道少,一般来说,资金投入的主体为政府。政府投入多用于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毕竟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仅依靠政府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达到乡村旅游开发的需求,资金短缺的问题妨碍了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都匀市有的旅游景区没有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开发,生态、产业、文化、资源等诸多元素的聚合不紧密,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2.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方面,尽管都匀市区交通比较便捷,部分村镇道路狭窄,路面坑洼不平,车流容量不够,通行能力较弱。道路交通引导标识不明显,停车场承载能力弱。因此,交通设施的不完善成为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餐饮方面,高星级饭店少,经营以“农家乐”为主,食材的来源、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餐具的卫生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住宿方面,以村民自主改造的住房为主,屋内陈设简陋、卫生服务不到位,不能满足游客留宿的需求。

2.3旅游专业人员匮乏,服务质量不高。都匀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一方面是旅游从业人员大多为本地村民,学历水平低,文化层次也参差不齐,导致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低。这已成为阻碍都匀市乡村旅游综合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都匀市地处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愿意到这里工作的高素质旅游人才较少。同时在深化旅游服务体系上,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跟不上,阻碍了乡村旅游向高端化和个性化发展。

2.4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与旅游业发展成熟的地区相比较,都匀市乡村旅游产业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如当前都匀市茶叶生产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由茶叶衍生产品欠缺,茶种植业、茶加工业、茶旅游业三者结合不够紧密,由此延伸的产业链不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增长受到影响。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文化发掘和旅游应用明显不足,使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不高。

2.5旅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风光旖旎的都匀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然而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画面,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画面,一是对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足,造成了过度的开发,给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带来很大压力;二是一些村民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乱搭乱建等现象,破坏乡村原有的风貌;三是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不健全,造成环境污染,加上个别游客保护环境意识薄弱,出现垃圾乱扔、景点被破坏等现象,这些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对都匀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带来了潜在威胁。

3都匀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扩大资金来源,科学系统规划。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破解融资难题?首先,政府增加财政投入,设立发展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其次,吸纳社会资本投入。通过质押不动产、股权、金融扶持多种方式进行融资;最后,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等组织,引导农户以土地、林地、技术、资金入股,对农户进行分红。都匀市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特色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应在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全面细致的调查基础上,统筹考虑区位、交通、生态、经济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严格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品”原则,遵循生态、绿色、健康、集约的建设理念,围绕都匀市小围寨至墨冲、沙包堡至斗篷山、绿茵湖至螺丝壳、归兰四条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开发,结合生态、民俗、文化、农业等资源,优化旅游发展布局。

3.2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都匀市乡村旅游要有质的提升,必须完善基础设施。交通方面:相关部门应对全市的交通道路设施展开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拓宽部分镇村景区的公路,修缮破损路面,增加停车场修建数量,在乡村旅游道路沿线设置统一的标识牌示,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餐饮方面:加强对从事餐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卫生、食品等监督部门应严格对食品原材料加大检查力度;住宿方面:根据旅游地的自然条件,建立起适合不同需求层次的住宿宾馆、酒店、客栈,确保住宿条件达到标准,提高游客舒适度。

3.3强化人才保障,提高服务质量如何摆脱都匀市乡村旅游缺少高素质人才的困境?一是引进专业化人才;二是强化镇村人员培训。请专家为从业人员讲授经营管理、服务礼仪方面的知识,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旅游业发展形势的加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3.4深化产业融合,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都匀市要扬资源优势,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加快与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产业链,带动旅游经济的繁荣。3.4.1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都匀市本身就具备茶文化和茶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要在茶产业上做足文章,做精做细茶产业旅游产品,一要丰富茶产品种类,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位。二要注重体现传统茶文化和都匀民族文化的特色,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学习借鉴云南、广西推广旅游文化精品的先进经验,打造“都匀毛尖”茶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文艺表演,这样既能够传承传统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又提升了游客体验感。3.4.2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都匀市要在保护好山好水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三线文化、茶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大力挖掘民族文化的民风民俗,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表演,如都匀绕家独有“呃嘣”民歌表演。深入挖掘民族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引进具有实力和市场经验的旅游产品营销公司,整体统筹包装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商品,搭建智慧都匀特色旅游和民族特色商品销售网。

3.5建立生态保护机制,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第一,政府对项目和环境规划,应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风貌的保护,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避免对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污染和损害,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二,采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让全民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第三,健全生态监管体系,建立相关部门统一协调的生态保护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旅游资源生态保护的执法力度,用法律保护环境良好的生态循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都市生活中旅游消费者的新宠,迸发出勃勃生机。都匀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东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波.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4(6):41-42.

[2]杨硕.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272-273.

[3]文静.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4]肖杰.吉林省临江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作者:陈菊青 单位:中共都匀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