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例6篇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校;艺术赏析;当代美术

艺术欣赏课是为高等院校非艺术专业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选修课之一。目的是提高选修者对具体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形成相对专业的欣赏视角,提高艺术赏析能力,从而提高个人人文素质。艺术赏析课程按照赏析的对象分为中国、外国以及特定种类艺术的赏析,本文所提及的主要是视觉艺术赏析课程。这种课最为常见的上课形式就是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并集中授课。其较之传统上课方式固然丰富和生动。然而根据作者教学与研究,即便有严谨系统的理论支撑,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丰富的多媒体展示,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始终差强人意。问题主要体现为:对于艺术的认知有模糊感,受制于课程上提供的视角和理论;有距离感,对作品的把握仅限于多媒体能够展示的精度和方式;有冷漠感,对艺术及作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具的各种价值没有兴趣。其本质上来看是上课的形式将学生束缚于课堂上和教学框架中,缺乏和艺术本体的直接接触,无法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论尊重个体判断和提供自由学习艺术的场所,当数美术机构。本文所指的美术机构主要是指与美术接受相关的机构。。这些美术机构与艺术赏析课相结合的可能程度和方法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首先,美术机构中,博物馆是庋藏包括重要艺术品在内的历史文物的主要机构。

我国现阶段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决定课程与之结合的程度和方法。博物馆含有很多种,其中艺术博物馆又被指称为美术馆,是以展览和收藏视觉艺术作品最为集中的一类。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201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全国核准备案,能服务社会公众,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功能较完善,社会作用比较明显,而最终编入博物馆名录的有3089家,较前一年增加129家。就实际而言,一方面具有人均拥有量低,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艺术品庋藏丰富的博物馆都分布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总体数量上来看较为巨大,但是其重建设轻收藏的现象较为多见。另一方面艺术博物馆的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以2011年黑龙江省为例,共有博物馆161家,职能上兼具科研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艺术作品庋藏具有一定数量的博物馆只有7家。在这其中,提供的展品以地方性的当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为主,经典历史艺术遗存很少,更鲜有外国作品。而从决策层面来看,我国的美术馆正致力于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特定教育对象而进一步的调整。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教授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明确提出“对社会公众的基层和群体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普遍对象之外的特定对象来组织项目,比如大学生群体……这些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都将大学生教育作为教育项目的重点。”

鉴于上述情况,对本论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能够接触到本土艺术本体较多,有利于学生自由了解此类对象,建立本土艺术认知。这对于艺术赏析的素质培养是有价值的。但是艺术赏析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此,艺术本体的丰富性和艺术规律的呈现也不是这样的条件下能够很好揭示和把握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赏析课都能利用博物馆来进行完成,因此仍然需要讲授者结合赏析艺术领域给予全面的指导和补充。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博物馆的认识和利用存在不足,博物馆在现有发展情况下艺术教育只能有待发挥。同时学校虽然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持肯定态度,但是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上给予学生更多参观的机会。而基础教育阶段也没有培养起利用博物馆的习惯,且没有显示有专门的艺术方面指导和目的。造成高校阶段的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次数很少。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博物馆中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是此类课程和博物馆结合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还要坚持对艺术理论和历史在课堂上的讲授,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

其次,艺术专业院校是美术机构中培养艺术人才,产生艺术作品,研究艺术课题的机构。

它对于艺术赏析课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2013年拥有艺术类普通高校95所,而在600所综合院校中,艺术专业院系作为必要组成部分亦具有相当数量。艺术作为实践性质较强的学科,其创作过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具有很好的作用。而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性指导。艺术学院提供的艺术作品展览也是学习艺术赏析课程的学生接触艺术作品的可贵机会。而在一些知名艺术院校中,其美术馆的收藏与展览水平甚至高于一般博物馆。这些资源并没有统计在前文所提到的博物馆数据中,却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艺术资源。实际情况是,艺术院校以及综合类艺术院校中的艺术院系与非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艺术赏析课与艺术院校的艺术活动相结合,也是尚待探索的道路。

最后,艺术出版机构和媒体、商业画廊,也是艺术赏析课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我国出版业发展迅速,每年面世的大量出版物中,通俗性的艺术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音像制品等也越来越多见。其讲述生动、形式多样、感受直观。这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很好的艺术赏析课内容的补充。其缺点在于出版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一些理论导向和价值观点有待商榷,需要在课上给予相关的指导。

而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和依赖的。而在艺术赏析方面,能够提供最多帮助的当属对于艺术展览信息平台以及网上博物馆的开设。当下我国很多美术机构都会在网络上展讯,以及进行艺术批评活动。这一方面为艺术赏析可与博物馆的结合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其观点和价值评判也可以作为课程中讨论的话题。很多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有自己的网络版本,且功能完善。而商业性画廊在我国分布亦不均匀,只有在少数发达大城市才有比较繁荣的发展,比如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等。这也商业性画廊提供了鲜活的艺术生态面貌,是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理解时下艺术流行与变化最好场所。但是在实地的参观过程中,需要任课者具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以解答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赏析课与当代美术机构的结合有很多选择,每一种美术机构能够提供的帮助都是不一样。应该根据赏析课的不同赏析范围和特点因地制宜的选取合适的美术机构来加以利用和结合。熟悉每种美术机构的特点和现状,合理的安排课程的构成是本文论题的前提。其实质上是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教育资源来为艺术赏析课服务的过程。让艺术赏析不仅是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被动接受艺术,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将艺术史论知识、欣赏经验与艺术接受的实践结合起来。 与美术机构结合,艺术赏析课将变成一种根据体验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EB/OL]. http:/,2012-09-18.

[2] 国家文物局.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EB/OL]http:/http:/,2011-10-27.

[3]周小园.论小型美术馆(博物馆)的现实意义.[D/OL].http:/.

[4]米雅公共文化教育将继续成为美术馆工作的重点――范迪安专访 [J].美术观察,2011:1-15.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艺术赏析;创新思维;设计

为了解当前广东省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开设《艺术赏析》课程的现状,探讨《艺术赏析》课程对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找出适合专业特色的赏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课题组设置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来了解情况。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归纳、总结,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也得出了一些启发。

1 存在的问题

(1)目前在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院校或设计类专业没有开设《艺术赏析》这门课程。

(2)有的艺术院校或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也只是专业课中的一个“摆设”,而没有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对专业学习的帮助不是很大。

(3)有的艺术院校或艺术设计专业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了相适应的赏析课程,比如广告设计专业开设了《广告赏析》这门课程,但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偏重理论讲授较多,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上这门课程只是为了好拿学分,得不到的学生重视,从而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起到较大的作用。

2 得出的经验和启发

目前,我国设计类专业在培养设计创新思维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在国内无论是思维意识体系还是具体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只注重在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而忽视了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对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启发作用。而在我省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里,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创作或设计作品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技法,但设计出来的作品审美度不够高,缺乏创意和个性。

那么,应该如何提升学生设计的作品审美层次,使得学生设计的作品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强的个性?当然,这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培养学生。在这里,我们只是探讨一下《艺术赏析》课程对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什么是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创造性的观点或理论,并且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进而能够创造事物形态的心智活动。而创新思维里最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而其中的发散性思维就与我们的艺术赏析课程关系比较紧密了。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求异、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及解决方案,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面、想象力、迁移能力的高低。发散思维主张进行突破常规、求新求异、寻求多种答案的思考,他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力求发现新事物,充分调动大脑丰富的想象力,对积淀在大脑中的知识、信息和观念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出更多、更新的设想和方案。那么,《艺术赏析》课程对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有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呢?

我们知道《艺术赏析》课程是一门通过对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摄影等门类艺术进行阶段性的赏析课程。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里就明确指出,“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而对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中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设计者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艺术设计既要体现符合设计原则,又要带有鲜明个性的设计构思和想象。由此可见,艺术赏析课程对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

但通过上面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艺术赏析》课程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有的院校的设计专业根本就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而部分院校的设计专业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仅仅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结合专业的特色来开设适合该专业的赏析内容的课程;做得比较好的部分艺术院校或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了相适应的赏析课程,但由于授课的老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侧重理论讲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用不是很大。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应该如何做才能让《艺术赏析》课程对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出较大作用呢?我们可以同时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首先,从课程内容的设置角度来看,艺术欣赏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应该紧密地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联系,要设置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艺术赏析类课程。我们知道《艺术赏析》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如果要求每个设计专业开设的《艺术赏析》课程把这些艺术门类的知识都包含进来,一是可能会占用较多的学时,从而减少了其他专业课的学时,影响到学生其他专业能力的学习。二是在有限的课时里学习这么多的艺术门类,学生会学习任务比较重,从而减弱了学习积极性,达不到课程学习所预期的效果。那在设计这门课程时,可以侧重于一个艺术门类的学习,达到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融合贯通。例如,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经典广告艺术赏析》的课程;而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开设一些先锋、主流时装的赏析课程。这样开设的课程内容就和具体的专业学习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大,掌握的专业知识面就会更广一些,设计思维也会得到更大的开拓,专业知识的沉淀慢慢就会加深。那么,当学生在设计作品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脑袋空空的,而是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亮点,或者是受到启发,产生新的想法、创意,设计出新颖的作品。

其次,从授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艺术赏析课程,更多的是教师自己在单一讲解作品,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只是处于一种被听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上赏析课程教室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艺术赏析课堂教学,积累了以下的一些教学经验供大家探讨。在欣赏经典作品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阶段来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1 作品赏析前导阶段

教师课前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完成下节课要赏析的一个作品的相关资料收集,如作品的风格、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等的收集。收集方式可通过图书馆、网络、书籍等途径进行。因为学生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赏析的质量会受到限制。因此,让学生有备而来,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这是教师引导要学生要做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2.2 作品赏析、提问阶段

在欣赏的开始,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而是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感知,由学生自行完成作品主体识别。然后教师再提出一些可思考性、可讨论性和目的性的明确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是关键的一步。在提问问题时,一般一个作品只提一个问题,问题要尽量简单概括,要有针对性,便于讨论的展开。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应当注意的方面。

2.3 自由讨论阶段

学生在对作品初步感受之后,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这一阶段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形式,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要鼓励学生自由地去做发散思维、创造性的想象。教师应注意减少干涉,尽可能的让各种意见浮出水面,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2.4 归纳总结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自由讨论阶段,学生的各种意见已经浮出水面,教师要把自由讨论阶段产生的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归纳出来,然后再让学生针对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针对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往作品赏析的核心方面靠拢。

总而言之,艺术赏析课的教学要脱离教师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赏析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给学生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为学生创设直观的作品欣赏情境,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反复研究和评议,达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联想学习等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IX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欣赏;思维;审美;艺术批评;社会科学;思想;标准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8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艺术作品如何看待的问题,同样也左右着艺术的发展方向。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殊思维活动。它们是使艺术作品与人们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检验作品社会效果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而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会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推动艺术批评的健康发展,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

一、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一方面唤起欣赏者的某些形象或片段的记忆,印证重现了一种生活经验,从而也调动人的审美情绪,获得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具体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于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自然地接受作者对生活美的发现和评价,接受了一次艺术美的熏陶。

看一幅画是这样,听一支歌,看一出戏,读一部小说,也无不如此。《论语》里记载着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三月不知肉味”。当然,这不免有所夸大,但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却是不容置疑的。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人们的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改变人们的思想面貌,从而影响社会。因此,艺术的社会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离不开艺术欣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艺术的欣赏,便没有艺术的教育作用。艺术欣赏是沟通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的渠道。一件艺术作品,要是缺乏艺术魅力,不为人们所欣赏、所支持,那么它的存在价值就会落空。毕竟艺术作品更多是一种精神产品,而不是满足物质实际需求的。

作为艺术欣赏,单是要求艺术家适应欣赏者审美要求也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总是由欣赏主体即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艺术欣赏所产生的审美成果,是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即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观与客观这两个作为艺术欣赏活动的条件,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在作品中那种纯粹的逻辑推理,或政治概念的空洞说教,不可能产生美感,不会为人所欣赏。

艺术欣赏既然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也就遵循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也象人类一切认识一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全面到全面,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不是只有一次就停止,它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深化,一次比一次得到更多的认识成果。

不过,艺术欣赏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现象,而且由于欣赏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感觉的不同,欣赏活动就因人而异。虽然艺术欣赏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有着不同阶段的认识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又是很难截然划分的。在感性阶段,也常常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判断等理性活动;在理性认识阶段,又总是离不开集体、个别的艺术形象,始终伴随着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一点同科学中的理性认识阶段是不同的。

二、艺术批评是一门社会科学

从一定的阶级立场、观点出发,对艺术作品做出评价,便是艺术批评,也可以叫做艺术评论。艺术批评是一门与创作并存的社会科学,在艺术作品中,思想和观点融化在艺术形象里面,倾向越隐蔽越好;而艺术批评则相反,通过对作品的剖析研究,对艺术形象的分析,把融化在作品中的思想观点揭示出来,把表现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某些含有本质意义的现象,加以综合和概括,使之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理论,从而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

艺术批评也像艺术创作一样,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样才能对艺术发展有所帮助,对欣赏者有所启发。剖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充分揭示其社会意义,及时肯定艺术家的创作经验,指出不足,促使艺术走上正确的轨道,这是艺术批评的一个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艺术批评,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创作繁荣。

艺术批评通过对艺术品的分析评价,帮助欣赏者认识蕴藏在作品里的深刻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一些极端的作品,也可以通过艺术批评,帮助欣赏者树立正确的欣赏观和识别能力。通过舆论导向使艺术的发展更贴近社会及民族价值观念。

当然,艺术批评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任何一个作品都由内容与形式两部分构成,因此,艺术批评也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思想意识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思想意识标准是衡量作品内容良莠的尺度,艺术标准是测定作品艺术性高低的尺度。

在一个具体作品里,内容与形式,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它们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作品,内容与形式则融为一体,很难完全分割开来。如果硬要把二者分开,既等于取消了内容本身,也等于取消了形式本身。正确的艺术批评,既要注意作品的思想内容,也要考虑它的艺术形式,尤其要从两者的统一上去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意义。只强调某一方面,都会导致艺术批评的片面性。片面性的观念否定艺术作品具有的思想性,评价作品时只用艺术标准,过于强调艺术形式的作用,不免会坠入“为艺术而艺术”的泥潭中。狭隘的只看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抹杀艺术表现的重要性,把思想标准看成唯一的标准,就往往导致思想等于形式,政治代替艺术,艺术批评变成政治说教,我们要坚持的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思想性与艺术相统一的原则。

在评价作品时,每个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定自我的思想与艺术标准。当然,阶段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评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框,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不顾艺术反映生活的特点,去生硬地套用模式来评价一切种类的艺术作品。

作品的艺术性一般表现在形象内容的塑造上,艺术家是用形象内容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形象塑造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独特性和美感性,也即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艺术性。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是各种内在因素的完美结合整体。因此,审视作品的艺术性,应该把几个方面联系起来看,还要注意艺术语言、艺术技巧在作品中的体现与运用,这样,才能较全面、较客观地评价一个作品。

以上所说的一些标准,只是就各种艺术的一些共同性来说的,其实,不同类别的艺术在内容表现,反映生活方面还是有各自独特的表现的。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不同,油画与国画也不同等等,所以在评论各种具体作品时,评价的标准就不能绝对化、教条化,否则就会造成艺术批评的简单化、庸俗化,从而妨碍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总之,无论艺术欣赏还是艺术批评,它们都是以作品为对象的,这是二者的共同点。欣赏偏重于感性活动,批评着重于理性分析,这是二者的区别。但这个区别只是相对说的,只有欣赏水平提高了,批评的质量才能提高。反过来,只有对作品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才更能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二者的关系互为基础,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戴碧湘.艺术概论[Z].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新课改 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 美术批评 评述能力

美术鉴赏是以客观的美术作品为对象,同时又必需有作为欣赏主体的人的参与。欣赏者的主观条件愈优越,对艺术的领悟与感受就愈深入;对于没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最美的绘画也失去光彩。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对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美术素养的形成,辨别美丑、识别善恶的审美态度的建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方面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其中在“欣赏•评述”中提出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教学的观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欣赏与评述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美术鉴赏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和发展,而必须经过教育。

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当我们观赏艺术作品时,是在接受艺术家心灵的倾诉。艺术作品中,有许多描绘大自然名山大川的,这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激发人们的想象,使人在内心深处享受美的乐趣,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许多学生在艺术作品面前仍是一片茫然,有些学生以丑为美,追求的只是由感官上的刺激所引起的“”,而不是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快乐。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学生在赞美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时,往往只会说:“这画画得真像!”不可否认,“逼真性”的确能够给人以愉快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多来自于对作者模仿能力的惊奇,而不是来自对艺术本身的欣赏和对其意味的品评,因而,算不上是真正的欣赏。欣赏活动的欣赏和评述,一般来说,是对艺术作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但要从美术形式语言方面探索艺术作品的特点,还应从美术史的角度和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去研究作品的意义。如果你不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看不懂毕加索最著名的反法西斯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毕加索在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到法西斯狂轰滥炸后,决定画这幅画以此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由此可见,每一件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它是与历史、社会、文化乃至艺术家本人的经历、个性、艺术天赋等等方面紧密相关的。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在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欣赏教学对作品进行讨论时仅做情感的联想,或只涉及美、善等内容,不涉及作品的形式特征。不注重历史文化背景。高层次的美术欣赏不仅要涉及作品的美、善和其他令人愉悦的特征,更要重视作品的形式特征和作品相对应的历史文化背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为主的欣赏教学模式,让师生平等对话。以语言为基础,辅以感知、分析、解释和创作,使多种活动形成互补关系,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美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美术作品,这意味着美术批评自身就是美术接受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美术接受活动的一个层次,它与欣赏性的接受方式和层次有很大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对美术作品欣赏性的接受方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活动。在接受过程中欣赏者一直保持着对作品感性形象完整性的感知,关注作品的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并且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爱好在欣赏性接受中起着主要作用。批评性的接受方式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必须从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批评不等于排斥,也不等于完全吸收,它是有鉴别地对作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艺术批评”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标志,“批评”能力的高低是美术素养高低的标志。

当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时,学生说出:“这幅画很棒!”时,其他人有理由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我说出的理由不充分或引起了反对,就启动了继续讨论的按钮。批评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推动学生从一种封闭的思维转向一种开放的思维,从一瞬间的好恶转向“要好好想想再做出判断”的状态。多数的欣赏者都会按照自己的本能,从喜好的层面开始。避免学生盲目做出判断,首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某作品的感受、态度和直接反应。然后向学生指出,面对同一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是如何反应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向优秀的美术批评家学习,看他们对作品是怎样来批评的。这也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作品的批评需要主观判断也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对错并不难,难就难在对作品的深入细致的品读和分析。现实中人们之所以不具备批评能力,缺少的正是这种深入细致的分析。美术批评选择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判断的作品,它们即包括中外历代经典作品,也应含有有争议的作品和不成熟的作品,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作品。

美术欣赏和美术批评活动是美术和语言的碰撞点和交融处。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普遍存在表达语言匮乏现象。只停留在简单的判断上,使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开展的很难。这样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便停留在浅表层面。学生寻找恰当语汇的过程,是认识升华的过程,加深视觉感受的过程。

培养学生如何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并不是要培养美术评论家,欣赏与评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一幅画认真欣赏和评述的过程就是对自己评赏和文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锻炼,同时也主动接受了一次审美的陶冶,以达到自己审美境界的提升。教学中发展学生评价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握两点:一是多鼓励学生主动地发表个性化理解的富有创造性的审美评价,二是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审美评价。恰当地使用形容词如清新、明快、笨拙、流畅、凝重、结实等等来表达感受。对于抽象作品,主要从形状、色彩、运动方向、空间感等来表达。学生越是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就越有利于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在学校美术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我们的审美教育必将取得理想的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艺术的美。

参考文献:

[1]滕守尧.艺术与创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3-146.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6

一、理论知识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基础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豪泽尔著《艺术社会学》)。美术欣赏是依靠人的理解力的增强发展起来,理解力是一种领悟各种关系,攫取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学生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博引广论,促使欣赏教育有效地进行。

因为有了图形的表现形式,远古时期人类的经济生活、社会发展等相关信息的痕迹才得以了保留,使我们现代人有机会了解认识这一阶段的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画面了解画面所处时代的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的发展轨迹及特点,远比文字的介绍要直观生动准确。如在《陶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被称为“世界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画面展示出的数量惊人,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年秦国的强大和军队的雄威,更好地折射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魄和意志。该节课的图片、视频欣赏,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感受到古代雕塑工匠高度的智慧与精湛的雕塑水平。达到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目的。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折射出的宋代社会风俗、贸易方式、手工业、商业和建筑等信息,以画作的形式详尽地展示出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起到帮助我们后人了解当时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的作用。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发现作品外部的诸种关系以及更为深邃和复杂的内涵。这要求教者不仅知识要更新,能广泛涉及中外古今美术史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的知识必须准确。一位老师在讲授雕塑的基本手段时,把“焊”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这在金属工艺发展的今天,大量合金钢雕塑作品的问世,“焊”恐怕要算是较重要的雕塑手段。倒是另一位教师在讲述雕塑特征时引用了“焰火”是否也可以把它看作雕塑作品――瞬间雕塑,反而引起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美术欣赏是一种直觉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

二、兼顾两条主线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关键

两条主线本别是:形象思维与审美教学。美术教育之所以独树一帜,不能轻易被其它学科所替代,就在于它能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

在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美术欣赏教学要达到欣赏者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任何成功的美术作品都有从个别到一般的象征意义,伦勃朗《带金盔的人》难道只是向我们展示金盔上那耀眼夺目的金属特征?欣赏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研究分析作品美的物化表现,研究分析作品美的魅力所在,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欣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因而两者必须互相联系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两条主线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