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例6篇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文1

一、项目研发——有效管理的基础

培训项目研发有两层含义:所谓“研”就是通过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培训主题、内容和对象,研制培训方案;所谓“发”就是培训项目经审核批准后,项目计划书,供教师自主选择。

项目研发的第一步是要组建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也要有理论研究型的专家、教授,还要有熟悉教师成长和培训规律的培训师。我县在“多主体项目研发”过程中,组织发动了11位县级首席导师,65位县级学科培训导师,还聘请了在甬高校和宁波市师干训中心的部分专家,成立了多个项目研发团队。然后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体需求、岗位需求和学校组织需求,梳理出多个主题,再结合学生和社会的期望确定申报项目的最佳内容。

在研制项目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培训目标定位,准确把握处于“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师的成长需求,避免培训内容“不合胃口”和“不适应”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的核心资源是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智力资源的主体,它包含培训教师、培训管理者和学员,在培训中直接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比如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一市级培训项目方案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分别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教育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和省、市培训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小学特级教师共7人,对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进行选择和设计,还专程到杭州多次修改培训方案。同时非常重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培训前三个月便给学员寄发培训预备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撰写的论文或课题申报书的电子稿提前半个月发给项目组,以便授课教师组织讲评和研讨。

当培训方案形成后,县师训中心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每一个项目方案进行审核,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即进入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让教师自主选择报名。在项目环节,要充分强调规范性。不仅《项目申报书》的填写要规范、完整,更要十分注意操作程序的严肃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研发作为培训的起步阶段,直接关系到培训的针对性,起到了定方向、设蓝图的作用,如果需求定位不准确,课程与活动设计脱离学员实际,必将导致项目培训的低效。因此,只有抓好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才能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

要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首先,培训方案要适合教师需求。其次,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是落实培训方案的具体过程,又是检验培训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试金石。因此,施训过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训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效率、落实责任,我县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采取了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组班教师负责制”。所谓“组班教师”即全面负责某一个培训班级所有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集班主任、项目秘书、信息档案与后勤管理职能于一身。组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培训班级的学员报到、培训考勤、信息报道与反馈,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培训组织和学员作业的收集、班级培训总结的撰写、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职能部门则做好指导、协助工作。

在首次项目培训时,组班教师要做好学员报到的服务管理工作,热情耐心地指导学员签到、缴费、领取学习资料并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对于90学时以上的长项目培训,还要做好开班典礼的服务工作;短项目,由组班教师简要介绍该培训项目的背景、概况与要求即可。

我县学科教师90学时脱产培训项目实行的是首席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基地”培训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由一位特级教师或名优教师作为首席导师,再聘请县内外的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导师团,其中首席导师主要负责培训教学与活动安排,而组班教师则负责班务管理。

当参训学员满怀期待来到首席导师所在学校,经过简短的开班典礼后,学员先听导师的理论讲座,观看教学录像或导师上示范课、剖析教学案例。接着,导师团成员指导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辅导学员独立制作课件,每组用抓阄的方法选出1~2人上诊断课。然后是分组评课,集中交流,导师点评,学员上提高课,导师再作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引领。在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归纳过程中,组班教师不仅要做好讨论与点评情况的记录和学员意见的反馈等工作,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学员签到、联络、服务等事项。

为了便于对学员实施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对参训教师的个体诊断,在培训的第二阶段,要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到各导师团成员所在学校进行实践培训。由于分组实践缩小了规模,使得人人都有上课的机会,导师也能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指导,这样还能增强导师和所在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同实践学校及时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落实好8~10人的备课与休息场所等。其次,由于实践基地分散在全县各地,组班教师难以兼顾,必须要检查小组长点名、签到和培训过程记录等职责的落实情况。组班教师还要到各基地蹲点半天以上。再次,要帮助学员协调或解决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最后,还要建立分组实践基地的联络平台。每小组至少推选一名学员与组班教师建立QQ群,把每天的培训概况和突出的亮点同大家交流分享,以便了解和掌握各组的培训动态。

培训结束时,要对培训记录、培训作业、学员小结等进行收集归档,先由各小组长收齐后交各自的学科导师审阅,然后由首席导师汇集审批。组班教师还要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通讯员,召开结业仪式进行总结表彰,并给参训学员发放结业证书。

在整个项目培训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安全是培训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每一次培训,对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我们都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如遇停电、火警、学员身体不适或指导教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位等情况,都有应急预案来应对。

由于我县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组班教师负责制的管理形式,加上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考核和培训风险防范措施,每一个项目培训都能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总结反思——有效管理的深化

对项目培训进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帮助与借鉴,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生命力。培训项目总结要全面、具体、翔实,主要是亮点与特色的提炼,从需求调研分析到培训方案研制;从项目申报到指导教师选课;从培训准备到过程实施;从培训成果收集整理到推广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与反思。

对需求调研分析的总结,重点要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否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真实意愿,是否将大多数调查对象的需求纳入了培训内容。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长项目中,根据调研中多数老师的要求,我县把命题与试题分析、说课与试讲、有效教学设计与有效评课的内容确定为培训主题,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长项目中,则根据多数老师的需求,把一字(英语书写)与一话(英语语音)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学员在参训期间,每天利用中午12点到1点这段时间,在导师的安排下进行半小时的书写练习和半小时的语音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采取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促提高”的总结模式,即针对对每一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项活动,都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很低或者学员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就要启动风险防范机制,对培训内容或计划作出调整,使培训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项目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还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项目的整体看法作出评估。

每一个项目培训结束后都要写出总结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基本情况;②培训实施过程;③培训的效果;④培训经验与反思。在培训效果方面应包含学员的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与集体成果)和项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训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案例、自主研发的教材与课程等)。

在经验与反思方面,要着重表述项目的成功做法、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的建议等。比如,我县在第一轮试点中,对个别项目过分强调精品课堂打造,忽视常规课堂研究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认为教师平常均以上常规课为主,在全员培训的项目中应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常规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在反思中,教师还提出,有些学科项目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备课、阅读、出题、做题等第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自己先学会理解教材,先备课、会做题目,才能去上课。于是,在第二轮方案设计时,我们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作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决策、执行到反馈、总结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素质这一需求。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服从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满足学员的合理要求,激发学员的参训兴趣和热情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管理的效率。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个培训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能探索出以项目实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方,钟祖荣,余新.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文2

中建总公司提出了“一最两跨、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最”即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两跨”即在2015年跨入世界500强前100强,跨入全球建筑地产集团前三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建总公司2010-2020发展战略规划》,我们制定了《中建总公司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策略,重点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即经营管理者队伍、项目建造队伍、建筑设计队伍、地产开发队伍和专业管理队伍;抓好七类核心人才,即领导人员、项目经理、建筑原创人才、科技人才、商务合约人才、投资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其中的800到1000人的精英团队建设。为此,我们重点抓了如下培训:

1.领导人员培训

领导人员培训是重中之重,我们根据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始终把领导人员培训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领导人员培训力度。总公司总部每年固定举办二级单位正副职领导人员、海外领导人员、总部部门负责人、后备领导人员、三级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及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专业领导人员培训班,各二级单位也分别对本单位管理的领导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每年全系统培训2000多人次。此外,还积极选派领导人员参加中组部、国资委组织的领导人员培训班及赴国外观摩研讨。在培训要求上,总公司坚持领导人员“先培训,后提任”,因特殊原因未能培训的,提职后一年内必须培训。对于提拔到局和公司两级领导岗位的人员,要经过中建党校党员领导人员进修班学习。选拔领导人员把参加过相应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条件。

2.国际化人才培训

中建总公司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目前经营区域主要分布于全球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建总公司近年来加强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继续教育工作。2005年出台了《中建总公司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实施办法》,主要采取国内集中培训、海外项目实习锻炼、国外院校进修学习等方式进行。同时,为使海外人员既不耽误施工,又能参加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我们还通过送教上门,带着培训项目、带着教师前往海外,如到阿尔及利亚等国我公司施工的项目上开展培训,2007年以来已累计培训了2000多人次。2009年以来,为提高总部员工的英语水平,我们采取公司领导一对一、部门领导小班、一般员工大班的方式开展英语培训,并出台了英语津贴制度,对考试合格者张榜公布、发放津贴。

3.紧缺人才培训

2007年以来,中建总公司调整房屋建筑、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结构,由此造成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猛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后举办了房地产投资管理和铁路施工人员培训班近20期,培训近万人次。同时继续抓好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培训。公司现有在建项目8000多个,有上万名项目经理。我们编制了《项目管理手册》、《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并作为教材,每年对项目经理进行一次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近万人次,提升了项目经理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4.重要岗位人员培训

中建总公司总部每年都面向全系统举办市场营销、融投资、项目管理、法律、科技、设计勘察、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党群、纪检等培训班,每年培训2000多人次。同时还开展专业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年培训量均在万人以上。各下属单位也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需求开展了相应的培训。

二、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保障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培训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中建总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总公司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组织召开系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总结培训工作,交流培训经验;指导各单位制定本单位教育培训规划并监督其组织实施。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由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主任,总经理任常务副主任,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和主管培训机构的纪检组长任副主任,综合部门和培训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办事机构设在人力资源部。各二级单位也都成立了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从总部到二级单位均明确了培训的分工、职责,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相互合作”的良好局面。

2.加强经费管理,加大投入与使用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的规定,中建总公司要求各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列入全年成本预算。同时定期检查各单位年度预算的落实与使用,严禁杜绝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教育培训经费。为保证总公司总部组织的培训,总公司每年还要拿出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培训、培训研发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培训经费预算每年初由总部和各二级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培训机构根据公司和各单位的培训计划共同编制,财务部审核后,提交总公司和各二级单位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审批。

3.坚持送教上门,服务项目

中建总公司在国内的项目除台湾省外遍布全国,为服务生产、服务一线,坚持送教上门,到下属单位所在地和施工项目举办培训班累计180多期,4万多人次,受到基层单位欢迎。

4.突出中建特色,加强内部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中建总公司坚持以内部培训师为主,外部培训师为辅的原则,逐年加大内部师资授课比例,目前内部师资授课比例已达到60%以上。为使培训和工作紧密结合,总公司领导、总部部门和二级单位的领导及专家都在总部举办的培训班上讲课,仅去年就有72人次。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建总公司及系统各单位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目标,自编教材近30余种。其中总公司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手册》、《安全生产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内部控制手册》、《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施工企业效能监察实务、制度与案例》、《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等。二级单位如中海集团沉淀公司经验,开发出了一批规范性培训教材,如《中海地产合约管理理念》、《新开地区公司人力经理案头读本》等。

5.创新培训模式,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根据中央提出的“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发挥网上培训优势”的要求,中建总公司总部和系统各单位充分发挥网上培训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对管理人员开展在线学习、网络培训等。中建管理学院开展了专业管理人员网络培训,他们组织内部专家自编教材,制作视频,有2万多人次参加了培训,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受到培训单位和培训对象的好评。中建总公司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普及推行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突出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如在领导人员培训班上讲授《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时,进行了案例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授课效果。

6.注重需求调研与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做到按需施教,我们坚持开展包括对需求单位、学员对象的培训需求调研,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了符合中建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各单位和学员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坚持在每期班结束前开展教学评估,一是由每位学员填写一份《教学质量评估表》,二是在一些重点班次召开学员结业座谈会。同时为详细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教学质量评估表》的各项评估项目和指标进行了细化,其中评估项目分为教师水平、课程设置、组织管理与后勤服务四项,而教师水平又细分为授课条理性、内容针对性、教学方法、课程启发性等四个小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3~4个评估指标,学员除进行量化评估外,还要进行质化评估,即对每一个评估项目进行文字性描述,从而使培训组织者了解了学员对当期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培训的需求与建议,有利于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对教学的质量评估还与培训机构负责人的考核、奖惩挂钩。

7.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中建总公司和系统各单位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如《培训开发规划》、《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员工交流与培养办法》、《员工执业资格考试取证暂行管理办法》等,加强了培训管理和考核激励。为加大考核激励力度,中建总公司建立了“倡导什么就考核什么,关注什么就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就兑现什么”的培训考核机制,并尝试了以下做法,即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员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到对本单位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和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中;把培训实施情况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及竞赛情况的考核纳入到部门工作质量和责任目标考核中,培训实施情况考核结果与每个部门的考核奖励相结合;把员工培训记录及评价绩效与其职业生涯规划和薪酬待遇挂钩等,起到了明显效果,形成了领导重视培训,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了继续教育培训的创新发展。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文3

一、宗旨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1、在*至*年间,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高。

2、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将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相挂钩,形成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

(二)任务

1、加强基地建设,明确培训职责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人员对各培训基地进行评估认定。各培训基地的职责如下:*市教师进修学校为本项目的执行机构,负责全市教育技术主讲教师培训、*区、*区和*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本县(市、区)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培训;*市电教中心负责*区初中教师培训。高中教师的培训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培训

在对培训基地认定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培训,各地培训任务是:

*年培训指标:高中教师40%、初中教师30%、小学教师30%。

*年培训指标:高中教师40%、初中教师50%、小学教师50%。

3、组织统一考试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为依据,分期分批组织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制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证书。

4、建立认证制度,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证书与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挂钩,形成促进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有效机制。

三、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我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教育局成立*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考试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组成(名单见附表一),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全市项目的组织、协调、沟通工作;负责组织对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组织对各地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的评估与监控。

考试中心负责审批、设置考点并组织全市的考试工作,颁发教师教育技术考试证书。

*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全市项目管理日常工作(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工作组合并),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培训基地培训者培训。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四、项目培训的原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项目培训要坚持以下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运用和*课件的能力。

2、方便教师,服务学校的原则。在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设施和资源要求的学校设点办班,坚持就近设点办班,方便教师参加培训。

3、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主讲教师资格制度,参加广东省组织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主讲教师省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者才能获得主讲教师资格。培训前要组织主讲教师上研究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等集体备课活动,并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为依据进行培训,注重培训实效,严禁单纯以做考试题为主的应试培训。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年3月下旬,召开县(市、区)教育局人事股长及各培训机构会议,部署项目培训工作。

2、*年4月中旬,各县(市、区)制定项目培训计划,并于*年4月20日前送项目办公室备案。

3、*年4月中下旬,开展培训者培训。

(二)开展培训基地评估认定工作

*年4月下旬,*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对培训基地进行评估认定。经认定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的培训基地才有资格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三)开展项目培训

*年5月开始,取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资格的培训基地按其制定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

(四)培训过程的监控

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培训进行评估:

*年、*年7月至8月对培训基地进行评估,定期评估的主要内容有(1)培训计划的制定情况;(2)培训点的设置情况;(3)项目培训管理情况;(4)培训的数量和质量。

不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项目培训的管理情况;(2)培训的教与学情况。

对未能坚持项目培训原则的培训基地,提出整改意见,责成其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培训资格。

(五)组织统一考试

从*年起,组织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参加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每年2次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考试在我市的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定点考场进行,经审查合格的教师培训基地也可以设置考场。考试合格者获得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制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证书。

(六)总结表彰

1、年度总结。

培训基地要及时总结项目培训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步完成项目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要在*年12月中旬、*年12月中旬向项目办公室提交当年培训总结。

2、评估验收和总结表彰。

*年12月下旬,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地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年12月下旬,召开项目培训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经费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切实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争取各级财政设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专项经费。

要严格按照培训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防止乱收费现象发生。

(二)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各地要进一步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明确教师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责,对教师培训进行规范管理,坚决制止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现象。要以教育技术标准为依据,严把质量关。要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与我市实施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衔接起来。

(三)加强培训验证工作管理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文4

1长庆钻井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认为,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目标是确认绩效差距,即通过寻找“理想技能水平”和“现有技能水平”之间的“缺口”来确认培训需求[2]。根据I.L.Goldstein和E.P.Braverman、H.Goldstein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构建的Goldstein模型,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三方面进行研究[3]。

1.1组织分析

按照川庆钻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要求,长庆钻井确定了“11851”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提高速度、效率、素质,着力控制投资、成本、规模,不断强化安全、环保、稳定,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促进总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统一。为此,企业出台了相关文件政策,并配有专项资金,实施“人事劳资部门牵头、业务部门主办、职工培训中心实施、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以钻井培训基地为主体、工程项目部为区域中心、基层队(站)为基本单元、外部培训资源为补充”的培训运行机制,2009年项目部层面就近举办管理、技术及操作骨干等培训班94期、4379人次;职工培训中心服务现场,巡回钻井队进行传帮带培训,共培训124支钻井队、3011人。

1.2任务分析

通过构建员工培训体系,总体任务目标是要使总公司培训工作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地展开,大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钻井持续提速注入了活力;通过培训使基层员工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减少了违章行为,降低了事故率,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说,一是提高单机单队作业能力,通过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以员工队伍提素保障了钻井生产提速;二是提高员工队伍安全意识与技能,实现安全环保持续稳定好转;三是管理、技术、操作三支队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使得长庆钻井长期保持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生产能力最强的钻井公司的局面。

1.3人员分析

长庆钻井现有用工总量近8000人(不含内退318人))。首先,从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相对较少,占总数的33.7%;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相对较多,占总数的21.1%。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员相对较少,仅占总数的5.6%。其次,专业技术人才中高学历者缺乏,研究生仅占总数的2.9%;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21.3:72.3,与国家标准为1:4:9的比例相差较大,职称结构还不尽合理。第三,从操作技能人员结构情况分析,高级工比例仅占17.9%,与发达国家平均40%的水平相差甚远;技师比例为1.46%、高级技师比例为0.25%,与中油集团公司技师3%、高级技师1%相比有一定差距。熟练操作技能人员明显不足,高技能人才较为紧缺。

1.4需求分析结果

有关研究认为,一个人的能力由体能、技能与智能三者组成。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为社会所创造的财富与价值则为1∶10∶100。三种能力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创造财富与价值),为一列等比级数1∶10∶100(即体能∶技能∶智能)[4]。通过对长庆钻井人员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人力资源各层次各岗级都存在问题,不尽合理的人员结构将导致工作创新和开拓性不足,必须要借助人力资源培训来进一步加强新知识、新思想的管理知识,缩短员工成长期,为今后的发展作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2长庆钻井人力资源培训理论基础

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使得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改进动机、态度和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现职工作或新的工作,进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战略的实现,推动个人职业发展[5]。长庆钻井作为一个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设有专门的钻井专业培训机构,专业技术资源得天独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培训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3+1”模式定义培训体系,“3”指的是培训的三大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制度体系,“1”是指每年的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四个模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企业的培训体系,如图1所示。

2.1课程体系

建立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需求的培训课程体系,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建立课程体系需要从岗位维度和功能维度出发,构建结构化的而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2.2讲师体系

培训师队伍建设是整个培训体系非常核心的部分,优秀培训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丰富的专业工作经历、有较好的培训技能和现场经验。可以建立总公司、项目部(专业公司)、钻井队(基层队站)三个层面的兼职教师库,对部分兼职教师进行了成人教育理论及培训技能的培训。从长庆钻井的实际出发,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龙头、兼职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补充的热心培训、专业齐全、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的培训师队伍。

2.3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有关培训规划和培训制度、流程的总称,是一切培训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原则,也是让培训效果落地的重要保障。不断完善和强化已经出台了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细则》、《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员工培训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培训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工作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完善,重点抓好制度的落实。

2.4年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制度体系相互结合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培训过程监控、培训效果评估等。尤其是要加强培训需求分析还需,培训效果评估要从培训中心扩大到总公司各个层面的培训班,形成PDCA有效循环。

3长庆钻井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构建措施

3.1培训工作流程设定

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制定培训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培训考核评估、培训年度总结等各环节,制定工作流程,按照流程开展培训工作(见图3)。

3.1.1培训需求调查

根据总公司发展战略、员工队伍现状及生产经营需要,分别由机关部门提出本业务范围内的培训需求计划,各单位提出本单位的培训需求计划。

3.1.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人事劳资部将各部门、各单位提出的培训需求计划整理分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行需求分析评估,提出年度培训计划方案。总公司主管领导召集专题会讨论培训计划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交总公司办公会审议、批准,以总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3.1.3根据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职责要求,组织实施培训计划

人事劳资部———各类送外及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关有关部门———本业务范围内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职工培训中心———井控、司钻取(换)证及总公司下达的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工程项目部、专业公司———本单位管理、技术人员及操作技能骨干人员岗位培训的组织实施。钻井队、基层队(站)———本单位员工日常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的组织实施。

3.1.4培训工作考核评估

实行两级考核,一是依据总公司综合业绩考核细则,考核机关部门、工程项目部、专业公司的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二是各工程项目部、专业公司依据基层建设考核、等级队达标考核细则,考核钻井队、基层队(站)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考核结果与单位经济利益挂钩。3.2建立外部合作培训运行机制

3.2.1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考察学习制度

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是企业的核心,对于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及时了解、学习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应建立高层考察学习制度,定期到国内外一流企业、公司及海外工程项目进行学习和考察,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总公司管理、技术核心层的综合竞争能力。

3.2.2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厂外轮训制度

中层管理、技术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总公司现有培训资源实力,对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主要借助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公司及社会资源实施。应充分利用西安高校林立、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市场化运行,以培训项目、培训课程招标的形式,选择信誉好、师资力量强、培训质量高的院校作为总公司中层管理、技术人员定点培训基地,形成联合办学或厂外培训网络。在运作上采取签订培训合同的方式,明确培训目标和质量要求,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保证培训质量。

3.3完善内部有机培训运行机制

3.3.1完善钻井培训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培训主阵地作用,打造“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

长庆钻井下属的职工培训中心是川庆钻探公司在长庆区域唯一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培训教学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同时承担近300人的日常培训需求。目前培训业务包括钻井井控取证及换证培训、钻井司钻取证及复审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HSE及其它培训。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软硬件配套建设,优化培训教学环境,将钻井培训中心建设成集课堂理论教学、准军事化作风训练、现场操作实习、职业技能鉴定和网络远程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重点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操作训练的实习基地、适应性培训教材的研发基地、兼职培训教师的实训基地、井控、司钻资格的培训基地五个方面的建设,使培训中心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大学校和指导公司培训工作的示范地。

3.3.2发挥项目部区域中心作用,建立钻井队管理、技术及操作骨干人员制度化培训体系

①钻井队管理人员日常培训。根据总公司年度工作总体要求,针对项目部生产经营阶段性工作重点,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巡回帮促等形式,建立基层管理人员经常化培训制度。由项目部人事劳资办公室负责、各职能办公室参与,培训内容突出安全管理、基层建设、企业文化等,每年至少轮训1次,使基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总公司发展思路、项目部工作要求及基层管理工作的方法、技能等,为提升基层建设水平夯实基础。②钻井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主要由各项目部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总公司技术管理与发展部给予指导,针对各区块钻井工艺技术特征,采取驻井指导、技术交流、集中辅导、师徒结对等方式,对钻井队技术人员进行钻井提速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旨在使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掌握钻井提速的技术规范、技术措施,提高技术应用及处理复杂事故的能力,为钻井生产快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③钻井队大班骨干人员培训。针对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班组管理等需求,由项目部人事劳资办公室负责,以集中办班方式,对钻井队大班骨干人员进行培训,这部分人员都是钻井队的兼职教师,所以,培训既是对他们岗位知识技能的一次充实提高,也是对钻井队“培训者”的培训。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北京交通大学;高铁培训;从业人员;实作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基本情况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859公里,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为确保2014年7月1日大西客专顺利开通运营,为今后大西高铁的运营管理储备人才队伍,需要对上岗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作两大方面。

本次培训任务为:在理论培训顺利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实作培训。培训内容按照原铁道部印发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规范》规定的供电、工务、电务专业岗位实作培训科目内容,完成3个专业相应课时实作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从2014年3月开始,共四期,培训人数为796人。

培训对象为高铁基础设施维修岗位人员,包括电务、工务和牵引供电3个专业共11个岗位从业人员。

培训组织。太原铁路局是本次培训需求的提出方,具体组织实施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负责。参训学员均分布在京广高铁沿线,北京、涿州、保定等六个站区实作。

经过近3个月的准备和实施,本次培训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用人单位太原铁路局和国家铁路总公司好评。参训人员经过考核,顺利进入各自工作岗位,且通过了铁路总公司开通前的评估验收,为大西高铁顺利开通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项目运营模式

(一)组织管理

此次培训为实作培训,由太原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三方共同完成。为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太原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各自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培训管理组,负责业务的总体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北京交通大学成立项目实施小组,针对高铁实作训练地点分散在京广高铁沿线各保养点和夜间进行维修作业的特点,分别在各实训地点设立培训管理小组,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办法,对学员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各小组分别负责各实训点的日常教学和生活管理,并详细制定了学员管理办法、宿舍管理办法、项目管理人员守则、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细则、重大问题应急预案等,保障了实作培训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师资

为保证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培训师资队伍由专业技术教师、带队教师和考核教师组成。专业技术教师负责结合现场教学设备进行授课和讲解,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实作;带队教师负责指导学员的日常跟班作业;考核教师负责培训效果的考核。

现场实作培训的师资多从现场优秀的专兼职教师中选聘。所选人员均具有在相关岗位工作能力突出,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技术扎实、业务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强的特点。其中,有很多授课人员荣获过路局技术能手、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三)培训方式

结合实作培训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采用现场讲授、交流研讨、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模拟器训练、跟班作业等方法,结合不同实作科目,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相应的培训效果。如结合现场条件,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模拟特殊情景下一些培训科目要求的培训内容。

(四)效果评估

实训的效果一般通过受训人对培训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因此,评估的前提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要求;检验方式可以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判断受训人是否达标,进而确定是否达到培训效果。高铁基础设施维护岗位有严格的岗位培训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对检验培训效果也有了相应依据。

三、项目特色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课程体系

此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要求为理论培训和实作培训相结合。在前期实现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课程之后,如何将实作培训有效衔接起来,是我们在培训项目策划前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方案中要处理好理论讲授的内容与现场实作内容的区分,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采用何种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重新编排各部分培训科目,将每一培训科目都变成任务情况,理论与实作部分内容一目了然。在实际操作中,授课教师和现场实作指导教师根据每一科目任务及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将各部分培训内容有效衔接起来。

(二)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方共赢

高校的优势在于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而企业需要的则是较为现实、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取得实效的培训项目。因此,利用行业内优势企业提供的实作环境,实现培训项目主办方对实作培训的需求,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共赢。此次培训通过三方通力合作,取得了预期培训效果。对企业来说,顺利完成培训任务,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实现了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对学校来说,利用企业优势和实际工作环境,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实作培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培训合作和管理模式。因此,用人单位提出需求,学校承担主体任务,校企合作伙伴提供实训场地,三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实作培训项目的运营组织模式,成为高铁岗位人员实作培训领域可推行的方式。

(三)完善管理制度与培训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企业、学校及校企合作单位三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保障培训任务顺利完成。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建立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经费管理、师资管理等合作管理制度;为适应项目特定的运作模式,特制订了学员实训管理办法。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教学管理、考勤管理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维护学员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确保了培训质量。

四、项目评价

培训项目圆满结束后,学校先后与太原铁路局和北京铁路局召开两次项目总结会,了解用人单位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培训经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可推广的培训模式。

此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完成了企业(太原铁路局铁路)对高铁上岗人员培训任务,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学校凭借其周密规划,出色的实施方案,良好的协调沟通,周到的管理服务赢得了企业高度评价。此次所培训人员通过考核,顺利上岗,并通过上级单位的考核评估,为新线的顺利开通提供了人员保障。

企业的上级单位(铁路总公司)对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运作模式高度肯定,并希望能够发挥学校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对运作经验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将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铁路局。

五、项目发展前景

我国新建高铁线路在开通运营前,除了基础建设、各种设备设施配备齐全外,更要配备相应的管理运营人员。高速铁路岗位从业人员岗前培训项目是高铁从业人员上岗前的资格性培训,培训包括理论和实作两部分内容。所有高铁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后,考核通过才能持证上岗。因此,探索一套成熟可操作的培训运营及管理模式,其推广应用价值可想而知。

此培训项目在运作工程中探索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等经验就有很好的移植性,可以成功的应用在大西高铁二期(2015年开通大同-太原段)项目上。另外,随着我国各条高铁线路的陆续开通,济南铁路局(青荣高铁),广西铁路局今年准备开通7条高铁线路,呼和浩特铁路局等也纷纷表达了合作意向。

项目管理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才培训;思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aff, cultivate a skilled,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of the expert, scholar staff, is an important task facing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rain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D648.1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5年5月,具有公路、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公路路基、钢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轻型房屋钢结构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施工资质;公路养护工程二类甲级施工资质及机场场道、结构吊装、爆破、混凝土构件制作等不同等级的施工专业资质。现有职工2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1386名,具有正高职高级工程师8名,高级工程师120名,工程师345名;一级建造师98名,二级建造师190名;大专以上学历1500余名。通过企业的改制、承包经营模式的转变,公司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转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技术型密集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培训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培训的核心工作。

一、人才培训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管理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施工承包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大包逐步向劳务分包、平方米包干形式转变。承包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建筑业不再仅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样需要有大批技术精湛、精通管理的优秀人才来推动它的发展。通过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从而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2.为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竞争说穿了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随着市场的开放、信息交流畅通,企业人才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的窘境,人才的流失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通过企业自身培养的后备力量更能认可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3.促进企业内部交流,增强凝聚力,增进团队协作力。建筑业施工环境特殊,大多数员工的工作地点比较分散,这就造成了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仅如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内部很多没有业务交叉的部门及员工之间也是很少沟通。通过培训可以加强企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往,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团队合作。

二、目前在建筑企业中,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培训需求分析过于肤浅。很多企业开展了一定的培训工作,但是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这恰恰是培训的需求工作没有跟上。现有的培训分析中,往往只是部门负责人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或者主观的个人判断就决定了哪些员工进行哪些培训,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的发挥。

2.培训内容、方式过于单一。建筑企业追求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管理水平,因此培训内容往往只注重对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培训课程相对枯燥,形式也多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这种填鸭式的授课无法激发出员工吸收新知识的兴趣,自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培训持续性较差,关键细节没有落到实处。很多企业虽然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也注重培训工作的提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培训工作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细致、不利于实施。第二,相关责任人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培训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工作。第三,对于各项培训工作的实施过程,相关责任部门监督、检查、评估工作不够。

4.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缺乏考核评估。在企业现行的培训管理中,很多企业并不会去关心培训的效果如何、培训是否还应该改进等问题。做好培训评估工作对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率非常重要。因为培训的效果有的时候很难衡量,哪些培训是有效的,哪些培训是无效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为以后改进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方法、控制培训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完善建筑企业培训工作的主要思路及措施

1.深入研究,加强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提高建筑企业培训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简单的仅参考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应该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收集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培训计划。具体有是企业层的分析、部门层的分析和员工层的分析。

2.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根据企业近、中、远发展目标制定的员工培训方案。为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企业必须对培训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对员工培训的内容、方法、师资、课程、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科学地规划和安排。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提出不同的培训目标,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2012年培训工作可以总结为“走出去,请进来”六个字,具体表现在:

2.1走出去

1)、在集团内部咨询其他兄弟单位在培训工作方面的方法及经验,吸纳其优点进行总结及归纳,修正自己在培训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例如今年的新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入厂教育就是吸收安装公司经验延长到了2周时间,增加了新员工上岗前根据需要取得资格证书的培训,往年都是在这些学生来公司后再通过学习取证,延长了取证时间,不利于工作开展。

2)、积极参加总公司牵头举办的培训,例如一级建造师的考前培训,今年在总公司进行的考前培训我公司有18人参加,2012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通过人员达到了10人,培训效果优于往年。

3)、集团外部,和西工大、省建筑职工大学、安装技校等学校培训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他们的培训计划,并根据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将我们的培训需求反馈给学校,由学校根据我们的培训计划组织相关的培训。主要培训对象定位在公司、分公司的各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2.2 请进来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部分项目的现场需求邀请具有相应资格或实践经验的教师来公司或者项目现场组织理论或实践指导。例如今年东航新机库项目网架工程开工前就把安装技校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张志奇老师请到现场,针对项目施工的工艺要求进行了施工工人和现场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并对具体施工的工序安排和材料选用做了指导,对项目施工起到了帮助。

2)、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退休前辈回到公司进行各类专项的讲座和交流。近几年大批年轻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上岗,相比前辈多数缺乏实践经验。经过专项的培训和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让创新有了基础。

除了上述的两点,在日常培训工作中还加强了监督检查和培训效果的调查及改进工作。发挥公司对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职能对各级机构该做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调查,向用人部门进行了解和探讨,综合各部门对培训的方式、内容和效果的意见反馈,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总结后以应用于之后的同类培训中,以便持续提高工作水平。

公司、分公司、项目各司其责不断地深入强化培训效果,目的就是所有人都能安全高效的完成各自的工作。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因为需要由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教育外还特别要求每一个新员工到分公司后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指定专人给新员工做指导,当师傅,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新员工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早日成长为合格的人才。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对员工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各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人员素质向综合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员工入职之后的持续提高和培训就显得越发重要,对企业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致力于将管理工作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公司内部联合党政、安全、经营、生产和财务等部门进行专项培训,致力于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监督检查和培训效果跟踪,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争取在今年能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加强和总公司及兄弟单位在培训工作上的沟通合作,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大专院校的合作,吸收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走科学管理道路。

3.认真总结,客观真实的进行培训评估。企业在培训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就是评估,实际上,做好培训评估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的形式全面收集受训人员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考察培训目标实现程度及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工作绩效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有效地促使员工达到预定目标,以提高培训质量,并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全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可以防止部分员工在接受培训后跳槽离开。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的员工给予各种方式的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可将薪酬与员工知识技能挂钩,定期进行专项管理、专业技能考核,凡通过培训工作绩效明显改善,工作成绩显著提高,达到甚至超出培训目的的员工给予加薪。在精神激励方面,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评选学习明星、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并进行表彰。员工培训是企业长期持久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配合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郭玲,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培训[J].企业技术开发,2010

[2]王灵芝,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培训,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