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驱动教学应用

项目管理项目驱动教学应用

1项目管理课程现状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项目管理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学生在系统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网站制作、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后,学习项目管理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在学习了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等相关知识后,学习项目管理课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以项目生命周期为主线,讲授现代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着重介绍项目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板书或PPT授课,在理论教学中辅助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期末以闭卷形式考核学生。传统教学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程的主宰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活动围绕教师而展开,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一节课45分钟时间里,教师讲课的时间约占90%,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而且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课堂上应有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1.2过度偏重理论知识

项目管理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应用型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教材、资料或者专业书籍,讲授项目管理知识,过度偏重传授理论知识。在教学中仅使用小部分案例,且案例较陈旧,没有及时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企业实际案例。

1.3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实现学生的认知目标,主张通过知觉、想象和记忆等方式来学习。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如何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效率传递给学生,关注学生对结论的记取,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在教学中设计项目管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操作能力差。此外,传统的期末考核主要采取试卷形式,注重用卷面成绩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学生往往在考前通过突击复习课本知识,就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卷面成绩,降低了学生自身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

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源自20世纪8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完全通过教师讲授获得,需要学生在充分利用学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与协作,主动地探索、发现、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活动应以探索问题的方式来开展,学习者应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使其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环节中,设计适当的、符合教学内容的项目,由项目引出与知识点相关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合理设计项目及任务,帮助促进学习过程的完成;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项目,主动建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主动探索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项目管理教学过程

现代项目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学科的崭新领域,项目管理课程中许多知识、技术与工具是在总结工程项目管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比其他课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与技术性。项目驱动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学生亲身投入实践,团队协作,从而满足项目管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阶段:理论学习阶段(课时占2/5)、项目实践阶段(课时占2/5)、理论升华阶段(课时占1/5)。

3.1理论学习阶段

理论学习对于系统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虽然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较高,但是理论教学依然十分重要。项目管理课程知识丰富,包括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项目管理的过程和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教师可以安排大约2/5的课时来开展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课程主要知识点,熟悉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了解课程的教学方式。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是后续教学的前提条件,也为学生的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3.2项目实践阶段

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开展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3.2.1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拟定项目时,应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紧扣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提出合理可行的项目。具体而言,设计项目时要把握三项原则:

(1)实用性。选择贴近社会现实的项目,其实施过程与企业实际相似,旨在训练实际技能,例如“XX企业网站建设项目”“XX酒店市场营销策划项目”。

(2)可行性。项目难度适中,切实可行,若难度过高,导致部分学生“望而生畏”,降低积极性,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若难度过低,学生轻而易举完成项目,达不到技能训练的目的。

(3)综合性。项目能够融合运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知识,将新旧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例如“二手书网店开发与推广项目”综合运用了Web开发技术、Java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XX服装企业市场调研项目”综合运用了市场调研知识。

3.2.2成立项目小组

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合作。通过建立项目团队和合理分工,让学生进入项目角色,真正运用项目管理方法与技术,与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同时达到掌握知识、提高项目管理技能的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班干部和学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共同划分小组,成立项目团队,一般约5人一组,尽量保证小组成员兴趣一致,各方面能力优劣互补。小组推选一名沟通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项目经理,其余学生分别负责1~2个项目管理核心模块,如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模块。项目经理负责任务分配、安排进度、检查控制等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3.2.3完成项目任务

教师对项目小组下达阶段性项目任务,项目经理组织实施、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项目任务,从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再汇总讨论,最终集体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项目范围管理这一任务为例,该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包括项目范围计划、项目范围定义、项目工作分解、项目范围确认和项目范围变更控制。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各个项目小组应结合所承担项目的实际特点,收集相关资料,讨论确定如何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如何进行工作分解结构以及控制范围变更的方法与措施等。当小组遇到困难或者内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帮助解决问题。以“XX企业网站建设项目”绘制WBS图为例,当项目小组在工作分解环节无从入手时,教师可讲解生命周期、产出物构成、工作流程、职能部门等分析方法,为项目小组决策提供思路。

3.2.4项目成果汇报

各个项目小组将项目阶段成果制作成PPT,由项目团队中负责该模块的学生结合PPT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其他项目小组提问,汇报学生回答问题。例如,在项目范围管理这一阶段成果汇报会上,针对项目小组PPT所展示的WBS图,可以质疑其项目范围是否“扩大”或“缩小”;控制项目范围变更措施是否合理等。最后,教师和各项目经理根据汇报内容、答辩情况、PPT制作美观度等分别进行评分,形成该阶段成果的评价。

3.3理论升华阶段

经过实践锻炼之后,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管理各类技术工具及适用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项目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点评,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强调项目管理各阶段的重点和薄弱点,各种项目管理技术与工具在实践运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而提高学生项目管理的水平。

4课程考核方式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实训环节所占课时比例较大,应设计符合教学特点的考核方式,可考虑采用过程考核、项目成果评价和期末理论测试三种考核结果累加得到学生最终成绩,具体如下:

(1)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2)项目成果评价。主要通过验收各个阶段项目成果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例如项目成本计划的经济合理性,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可行性等,考核学生知识建构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期末理论测试。综合考查学生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模块、项目管理过程和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考核方式可以采用教师单独评价、小组成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的多层次评定形式,具体权重由教师确定。为了尽可能达到公平公正,考核评分标准应详细设计,并在课程教学初期就公布出来,做到人人知晓,从而客观、公正、有依据地有效考核。

5结语

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符合教学内容的项目作为学习媒介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显著特点。该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项目中,学生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不仅掌握了项目管理理论知识,而且获得实战经验,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积累了团队合作经验,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张菊香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