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财务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项目财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项目财务

项目财务范文1

1.效益与费用计算的一致性原则。采取旅游项目的效益与费用计算的一致性原则能够正确评价旅游投资项目。如果在某旅游项目投资估算中包含了一项工程,那么因建设该工程而获得的增加效益就应该予以考虑,否则就低估了项目的总体效益;反之,如果起初考虑了该工程对某旅游项目效益的总体贡献,但投资成本却未计算在内,那么该旅游投资项目的效益就可能被高估。所以,只有将收益与投入的估算限定在同一范围内,计算出来的净效益才是投入的真实回报。

2.基础数据准确可靠原则。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对于财务评价结果的准确有着决定性作用。财务评价的大部分基础数据都是通过估算和预测得来的,具有不确定性。基础数据准确可靠原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稳妥地确定和选取基础数据,使财务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实现最大化,避免过度乐观估算带来的巨大风险,更好地满足旅游投资决策的需要。

3.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为主原则。世界上比较通行的财务评价是以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的动态分析法为主,估算某一项目全部计算期内每年的费用和效益,同时采取现金流量分析的静态分析方法,计算净现值和收益率评价指标。

(二)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作用

1.旅游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可以说是旅游投资项目决策分析与整体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项目评价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从旅游项目的前评价、中间评价到后评价,贯穿始终,旅游项目的财务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旅游投资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机会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评价都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旅游项目或方案选取比对时,旅游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案比选可以说是旅游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精髓。通过方案的比选,适当优化工程、技术、规模等各方面内容,最后的财务分析结果反馈到方案的建设中,以优化旅游项目整体。

3.在旅游投资项目决策过程中,旅游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结论是该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某一旅游项目中,该项目的发起人决策、权益投资人决策、债权人决策、审批人决策等等,都要依据财务评价的结论。对于需要政府审核的项目,审核部门在决策时,也都要以相关财务数据为该旅游项目经济与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基础。

二、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内容与步骤

由于旅游项目的目标和性质不同,旅游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内容也有所不同。对以经营为目的的旅游项目而言,旅游项目财务评价内容应包括财务费用与效益的估算、偿债能力分析、营利能力评价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等;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经营性项目,财务评价有其专门的体系。

(一)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内客

1.明确旅游项目评价范围,根据旅游投资项目的融资方式和性质选取适宜的评价方法。

2.通过基础数据对财务费用与效益进行估算,主要包括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和相关税金的估算等,并制作相关辅助财务报表。这些估算是旅游项目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准备工作,即对旅游项目财务分析基础数据的确定、分析与估算。

3.进行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即计算财务分析指标并编制财务分析报表,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利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4.在对某旅游项目初期方案进行财务评价后,还需要进行不确定性的分析,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这需要将财务分析的结果进行反馈,优化原方案,甚至进行重大调整。

(二)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步骤

财务评价的步骤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财务评价与融资方案、投资估算之间的关系。财务分析的基础是融资方案和投资估算,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三者互有关联,相互影响,这可以体现在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置与方法上。首先要分析融资前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结果可以体现出项目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以用于未来投资决策或项目方案的比选。这是考察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对项目发起人、债权人、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有很大用处。假设财务评价的第一步分析结论为“可行”,然后才能继续考虑融资方案,进行该项目的融资后分析,其主要包括项目偿债能力分析、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等,它是融资方案必选、融资决策和投资者出资的重要依据。

三、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指标计算

1.基础数据的估算基础数据的估算是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整个项目的财务评价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础数据的估算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旅游项目总投资的估算、项目经营期的确定、总成本费用的估算、销售收入及销售附加的估算、总利润及分配的估算、借款的本金与利息的估算。2.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是旅游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源和核心。财务报表一般可分为基础报表和辅助报表两个类别,二者层次不同,互为补充,在编制报表栏目时要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基础报表是依据辅助报表提供的各要素资料编制而成,用来计算或分析旅游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金负债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和外汇平衡表等。基础报表是旅游项目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完整报表,并可以通用,适应于各类其他项目的需要。辅助报表则是在调研考察而确定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旅游项目的资产、权益、负债、成本、费用和收入等基本组成部分进行汇总计算而编制出的基本数据估算表,其包括流动资金估算表、建设投资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销售收入和税金估算表等。辅助报表可以因旅游项目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编制与计算方法。

项目财务范文2

关键词:PPP项目;财务分析;收益率指标

1引言

截至2020年6月,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入库项目共计9574个,投资额14.66万亿元。而财务分析作为PPP项目最主要的分析,一直在项目中扮演者即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财政部已出台的各类指导文件中,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PPP项目成体系的财务分析方法规定,因此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在对项目进行投资测算分析时,会因为对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及收益率指标的选择和理解不同,进而影响投资决策。本文基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及现有财税政策法规对PPP项目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推进PPP项目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PPP项目财务分析常见的问题

2.1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不统一。财政部2014年《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后,PPP模式得到推广,并衍生了许多具体的运作方式和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如部分项目为减少政府方补贴,设定政府方出资代表不参与分红,所以在财务分析时,咨询机构调整分析方法体系,选择将建设投资中政府方资本金出资予以扣除,并据此测算项目投资收益率。由于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的不统一导致项目分析结论个体差异极大,针对同一个项目,不同的咨询机构测算的结果也不一致,使政府方和社会投资人无法准确了解项目的真实收益水平,无法对项目的优良进行评判。案例A:某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20亿元(其中政府方资本金出资9.5亿元,社会资本方资本金出资10.5亿元),政府方给予建设期补助10亿元,项目合作期34年(其中建设期4年),合作期内政府方参股但不获取利润分配。政府方聘请甲咨询公司开展项目咨询工作,甲咨询公司认为政府出资但不享受利润分配,可以认定该股权投资等同于建设期补贴资金,因此项目建设投资应扣除政府方股权投资和建设期政府补贴合计20.5亿元,之后通过分析计算得出项目投资收益率税后5.8%。随后潜在社会资本方聘请乙咨询公司对项目财务分析结果进行复测,乙咨询公司认为政府出资虽不享受利润分配,但仍为股权投资,且建设投资有明确的定义,不应随意调整,通过乙咨询公司复测,得出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3.18%。且双方无法就此达成一致,导致项目无法顺利推进。

2.2财务分析收益率指标使用不统一。当前,《方法与参数》中定义的各种收益率指标已广泛应用于PPP项目收益水平确定、项目交易结构设置、项目回报机制设置、PPP招标控制价制定等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具体指标的选择应用方面,因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影响,PPP项目方案设计中收益率指标选用方法“因人而异”“因机构而异”“因项目而已”,不同的咨询机构、不同的地方政府和不同的项目存在使用不同收益率指标现象。案例B:某项目基础信息同上述案例A。为计算项目社会资本方的投资获利能力,政府方聘请的甲咨询公司通过计算给出了“社会资本方投资内部收益率”为5.8%的结论,随后潜在社会资本方聘请乙咨询公司对项目收益水平进行复测,通过复测,乙咨询公司认为甲咨询公司给出的“社会资本方投资内部收益率”属于自行设计的指标,非《方法与参数》给定的评价指标,乙咨询公司建议使用《方法与参数》中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中“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作为项目社会投资人获利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计算,项目“投资各方(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2%,且双方无法就此达成一致,导致项目无法顺利推进。案例C:某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方资本金出资4亿元,为某国有企业独自中标,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执行阶段。在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测算发现项目在内部决策时提供的项目收益水平与实际核算结果差距极大,经查,主要原因是项目咨询机构为替政府方降低可行性缺口补贴,将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项目资本金”替换为“社会资本方资本金”后,将得出的收益率命名为“社会资本方投资内部收益率”,而社会资本方内部决策时没有做好复核工作,直接将该指标当作“投资各方(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进而导致该问题产生。

3PPP项目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的选择

PPP项目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应按照《方法与参数》的要求执行。

3.1PPP项目属于投资项目,符合《方法与参数》的适用规定。《方法与参数》规定各类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均适用该评价方法体系,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投资项目的一种投资方式,必然适用《方法与参数》的方法体系。

3.2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体系有助于项目间的比较和项目决策。当所有PPP项目均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体系时,对政府、社会投资人乃至咨询机构而言,都能够很好的了解项目收益水平和财务的可行性,对项目决策提供可以比较的基础数据支持。3.3《方法与参数》的指标体系基本能够满足PPP项目的评价要求《方法与参数》设计了一整套项目评价指标,如评价项目融资后盈利能力的动态指标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利息备付率等,这些指标基本能够满足PPP项目的评价要求,相关收益率指标也能够合理反映项目及社会投资人的获利能力。

4PPP项目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事关公正公平和项目可持续健康运营,以下仅对《方法与参数》中相关内部收益率指标的选择提出参考建议。

4.1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又称“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是全部资金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属于融资前指标,该指标根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得来,根据是否反映调整所得税,又分为“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项目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指标,对于一个既定的投资项目来说,其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完全由项目的净现金流所确定,与资本结构无关,可视为定值。PPP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除要求大于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基准收益率外,一般还应不小于项目债务融资成本(融资成本畸高的除外),否则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将明显低于融资利率,将失去对测试结果同时表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受项目融资方案和融资条件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影响体现在调整所得税的影响),因此建议政府方在进行PPP项目方案设计时优先选用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作为项目收益水平的衡量指标。

4.2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只是全部资金中属于项目自有的那部分资金预期达到的报酬率,属于融资后指标,该指标根据“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计算得来,因此,在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则完全取决于贷款比例和贷款利率。贷款比例越大,贷款利率越低,则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越高,相应地项目资本金所承担的风险也越高,随着贷款比例的降低,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也会降低,但承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由于该指标属于融资后指标,因此对项目融资方案的敏感性极高,而融资方案通常特别是融资利率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将该指标作为内部决策时的参考,但政府方在项目市场测试和招标阶段不对外正式该指标,具体由社会资本方自行测算即可。对于部分咨询机构设计的“社会资本方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或称之为:社会资本收益率),则是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将项目资本金替换为社会资本方项目资本金后按照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得出该指标,根据其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该指标在指导PPP项目时虽可以作为PPP项目投资的收益参考,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经济含义和理论支持,也缺乏广泛的比较数据,其在实际应用时很难与现有的收益率基准数据进行对比,且该指标对项目股权结构即为敏感,因此在PPP项目实践中不建议采用该指标,如确需使用,则务必说明该指标的计算原则与方法,以防对投资决策者产生误导(如上述案例C)。

4.3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是站在项目公司股东方角度衡量项目的获利能力的指标,是社会资本方投资PPP项目的真实收益指标,该指标的计算除应关注项目公司的利润分配方式外,还应关注项目到期移交的方式,并将移交方式作为PPP合同的主要内容,然后据此合理确定清算收益后再行计算该指标。因此,建议政府方在方案设计和内部决策阶段使用该指标,防止社会投资人暴利或投资失败,但政府方在项目市场测试和招标阶段不应对外正式该指标。同时建议社会投资人在投资PPP项目时,主要以该指标作为投资项目的决策指标,在社会投资人计算该指标时,还可以将施工利润、管理收益、清算收益等纳入现金流,然后计算投资各方(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

5结论

(1)由于PPP项目属于投资项目,符合《方法与参数》的适用规定;项目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体系有助于进行项目之间的比较和项目决策;《方法与参数》的指标体系能够满足PPP项目的评价要求。因此,为保持评价方法体系的一贯性,建议PPP的评价方法体系按照《方法与参数》的要求执行。(2)建议政府方在进行PPP项目方案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优先选用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作为项目收益水平的衡量指标。(3)建议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将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作为内部决策时的参考,但政府方在项目市场测试和招标阶段不对外正式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具体由社会资本方自行测算即可。(4)建议政府方在方案设计和内部决策阶段计算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防止社会资本方暴利或投资失败,但政府方在项目市场测试和招标阶段不对外正式该指标,同时建议社会资本方在投资PPP项目时,主要以该指标作为投资项目的决策指标,在计算该指标时,可以将施工利润、管理收益、清算收益等均纳入现金流,然后计算投资各方(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R].财金〔2014〕76号,2014.

[2]陈宏能,肖靓.如何正确选用PPP项目收益率指标[J].中国投资,2016(9):66-68.

[3]陈彪.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财务内部收益率与其他财务指标关系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9(6):86-89.

项目财务范文3

医院财务需要深入参与到合同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部门项目前期的计划管理、合同起草、合同执行中的动态管理、合同外设计变更计价与支付、工程索赔、项目结算等管理关键点,提高医院基建项目投资效益。

关键词:

医院财务;基建项目;合同管理

医疗体制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医院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式也跟随市场经济发生了相应变化,由单一投资转变为多元化投资,且由国家投资转变为自筹。同时加强基建项目合同管理,为获得可靠、完整、准确的分析数据及最大投资效益,医院财务部门纷纷介入项目合同管理。

一、加强前期计划管理

为全面掌握基建项目建设与工程进度、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运用等情况,应加强前期的计划管理,关键点在于:一是了解与掌握建设项目的概算投资额或合同投资额;二是预计年度投资完成额;三是工程进度是否与资金支出进度相一致;四是结余资金的数量构成;五是是否具备工程建设所需的其他条件;六是自筹资金项目是否具有妥当的资金来源;七是是否采取专户专存的方式对国家所下达的专项资金进行管存;八是自筹资金涉及的项目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财务部门既要参与制定部门年度基建资金计划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于基建资金计划下达后,依据随时所掌握的变化情况,需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二、把好合同起草关

(一)编制好招标文件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项目招标前,需要先确定下来招标的监理单位,之后由监理方、业主方及设计方三方共同探讨招标文件细节,对图纸进行全面会审,并对关键材料与设备进行市场调研。逐条研究合同附加条款,在招标文件直接体现出来,包括现场用电位置与用水点现状、参与投标单位资质等。财务部门必须认真对待对价格扯皮造成影响的因素。

(二)合同附加条款中载明付款程序

在建设项目中,先由承包方对每一笔支付款提出申请,并附上工程量相关报表,通过监理审核、业主代表把关后,由业主方的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审批,最后上报财务完成审核与付款。每一道付款程序都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执行,避免工程款支付与工程进度不一致问题。

(三)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写质量

设计文件中所产生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所以在填写工程量清单时,需认真复核设计文件的图纸,并计算出准确工程量,否则很容易因为设计错误造成工程变更量过大情况。之后依据清单细目将图纸工程量进行细化,与清单对应细目相匹配。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很大,其直接关系到完整工程造价,必须认真计算,且反复核查,保证工程量清单高准确性,才能提升合同的管理效率。

三、加强合同动态管理

医院的财务人员必须主动进入现场了解情况,随时掌握投资变化情况。建设工程的动态投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承包方进场开始施工的第一个月月底前,需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核对其是否与所支付的预付款相一致。施工开始,对施工组织能力的考察也随之开始,核查其是否与施工组织的设计相一致;监理单位工种是否齐全,执法是否与合同一致,并秉持公正原则。主体工程完成后,对工程进行盘点,找出各方面不足之处,包括投资控制、进度、质量等,制定出修正计划,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设备在进场安装前,需再次会审图纸,确定安装控制点。竣工验收阶段,做好工程盘点与系统调试。

四、合同外工程变更造价计量与支付控制

影响工程造价变更的方面很多,包括设计与施工条件的变更、技术标准的变更、计划调整变更等。变更工程的审批程序与项目管理的模式、监理工程师权限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会有一定差异,但必须保障其具有健全的变更审批程序。变更工程费用计算应遵循:一是项目必须是工程量清单内所具有的,且细目单价要一致;二是采用合同中既定费用计算方法;三是采用国家级或省(市)级相关机构颁布的概预算定额及价格文件;四是采用承包商投标时提交的单价分析表、实际支出证明;五是采用计日工单价。变更工程造价计量与支付要在变更工程单价核定基础上进行,将支付证书中显示的数量与变更后单价作乘积,汇总后确定该项目变更的总造价。这一阶段费用控制的重点在于是否严格按照既定审批程序进行。

五、处理好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关系

国家基建相关管理部门将基本建设所涉及的各种筹集资金均纳入到基建管理中,基建管理与国家相关拨款管理机制效益必须相同,从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往来关系有所不同,进行会计记账、核算及资金调配时,需严格依照基建管理相关程序开展。自筹资金也需纳入到医院的财务计划中,将其编入到预算与组织决算中。

六、加强工程索赔方面合同管理

工程索赔也是合同管理中重难点。索赔其实就是履行合同时,合同一方遭受损失,而原因是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造成的,而向对方提出赔偿或补偿要求。工程索赔是一种承包工程相关单位追加造价常用的手段。索赔费用时,需坚持以赔偿的实际损失为依托。方法包括总费用法、分项法两种。一般使用分项法:一是对索赔事件所造成的费用项目进行分析;二是对各类项目的损失值进行计算;三是将涉及到的各类费用相关项目计算值进行列表汇总,最终得到总索赔费用数值。

七、竣工决算阶段合同管理

所建设项目竣工之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在竣工决算相关资料帮助下,对竣工决算进行编制。主要涉及两部分,一部分为工程决算,另一部分为财务决算。竣工决算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竣工工程建设成果、财务支出具体情况,将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全部汇总,以核定新固定资产价值为目的,办理好交付使用相关手续,并对建设成本进行考核,对投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有效提高建设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八、结束语

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其涉及到项目投资控制、项目实施质量保障等,财务部门需要进行较深入的工作。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并提高投资的效益非常重要。所以财务部门必须重视合同前期起草工作,加强合同具体执行中的动态管理,关注设计变更、工程索赔、项目结算,进而完成投资目标,达到预期效益。

作者:季青 单位:山西省中医院

参考文献:

项目财务范文4

1.科研项目核算不规范

目前,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较多,有些资金来自企业上级单位,有些资金来自地方政府,有些资金来自国家,有些资金则是来自其它合作企业,这些资金在使用时均有严格要求,对经费支出的限制也很多。如有些来自国家的研发资金就不允许列支人工费和业务招待费,科研经费支出仅限定在购买设备、材料、研究费用等方面。但在实际核算中,常常出现生产和科研费用相互挪用现象,即本身是科研项目发生的费用,如津贴、招待费等却被放到了生产项目的费用中,而生产项目发生的费用,如差旅费、材料费等又被放到了科研项目中,以致使科研经费的核算不准确。

2.科研经费监管难度大

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单位。其科研经费投入也是为了将来能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因此,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都是把经营生产放在第一位,生产经营项目与科技研发项目同时开展,而科研项目多为不完全成本核算,当多个项目并行推进时,难免会出现设备共享、人员交叉的现象,这样就很难分清科研项目的真实成本,加大了经费监管的难度。

3.自筹资金不到位

科研项目来源多样,立项单位众多。但这些项目绝大多数都对经费来源中的自筹资金部分有明确的要求。而不少企业常常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保证自筹资金的如实到位。

二、加强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一些思路

1.强化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基础依据是该项目的研发任务和研发目标,编制工作必须按照各类项目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应努力使项目资金的利用效益尽量提高。一是科学策划,统筹兼顾。在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量入为出、保障重点、统筹安排和留有余地的原则进行,经费预算方案应明确各项支出的比例及费用,做到预算编制科学化合理化。二是加强沟通,通力合作。编制科研项目预算要求编制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既要有科研领域的知识,也要有财务方面的知识,单独的依靠科研人员或单独的依靠财务人员将很难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协助预算编制人员编制真实、合理、有效的经费预算。尽管研发项目主要由科研人员完成,他们是责任的主体,但他们在财务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明显不足。目前,科研项目的支出科目繁多,在预算定额方面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编制科学、准确且可行的项目预算对长期从事具体研发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讲,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虽然财务人员熟知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则,但缺乏科技领域专业知识,很难全面掌握编制预算时所需的各类专业资料与数据。因此,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应该相互配合、勤于沟通、同心协力的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三是认真测算,科学组织。按照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要求,全面收集、整理和预算编制的相关信息,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对项目上各类支出的测算应做到有理有据,负责项目预算编制的人员要确保所编制预算的可执行性。

2.加强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监管力度

科研项目的资金应专门用于项目研发工作,不得用作其它用途。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通常具有周期性强、数量大的特点,切实做好项目经费的财务监管工作,将对经费的有效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费支出管理是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只有做好经费支出管理,才既能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项目的经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一是要强化项目核算管理,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财务行为规范。要使财务管理规范化,通过制度约束是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制度要先行,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明确的科研经费审批权限制度,避免出现盲目报账、随意报账,以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支出与使用。财会部门要严把财务审核关,要按照科研项目合同的规定,对科研项目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审核;对资金支出原始单据的合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要认真审核,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管家的职能,使企业财务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沟通交流,树立科研财务管理与科研计划管理有机统一的观念,确保财务管理与项目执行不脱节,建立预算、执行、验收、评价“四位一体”的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及财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项目支出的跟踪管理。要对研发项目的成本支出范围进行分析与预测,减少科研项目预决算的偏差,保证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财务人员要根据项目的支出预算对财务支出状况进行监管,切实履行对经费开支的审批职责,要了解项目的实施内容、计划进度、实际进度等信息,保证科研项目从申报、审批、实施与验收的全过程有财务人员参与;同时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研发人员也要主动及时的获取财务信息,实时掌控项目支出的情况。三是要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严防科研经费被挪用。对于已经结题的科研项目,不得再支出相关费用,对于项目资金的审批权限、资金使用范围企业应严格控制。

3.强化内部审计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公益效益。实践证明,内部审计监督是发现管理漏洞、违纪行为以及检查制度执行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应该积极加强内部审计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审计工作体系,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始终处于被监督被监控状态,促使管理部门有效的利用资源,确保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

4.确保落实项目的配套资金

对国家立项的科研项目来说,通常要求项目承担单位有自筹配套资金是科研立项的基本条件,项目申报过程中对项目单位自筹资金的额度也有明确规定,不能达到要求比例的项目很难获得批准。在对科研项目进行财政审计时,往往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检查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因此以往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财政资金,轻配套资金”的现象必须加以改变。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或合同的要求确保项目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配套资金的筹措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横向合作,通过与科研力量雄厚且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企业合作,实现费用分担,成果共享;二是广开渠道,从地方财政争取支持。通过争取地方政府财政的资金的资助,来补充科研项目经费的缺口;三是积极筹集单位自有资金,如加大科研项目的人工成本投入,按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从企业工资总额中给予人工成本配套;再如可通过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由科研成果转化中筹措资金,以返补科研项目经费,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项目财务范文5

关键词:PPP项目;投资分析;财务管理

引言

目前PPP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为政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事业运作质量提供助力。

一、PPP项目模式概述

(一)PPP项目投资分析。1.PPP项目概念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中投资合作的一种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政府拟建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时,由社会资本介入来承担融资、施工、建设、运营项目全周期工作,政府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或分期付费的方式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可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2.PPP项目投资特征PPP项目具有程序复杂、周期长、规模大等特点,与传统项目建设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政府不再负责项目融资,其建设资金需由社会资本方融资,政府在运营期内逐年支付相应费用。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需解决较大的融资金额,银行的融资审核条件也较为严格,所投资本短期内很难收回,可能造成社会资本方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加剧,对于其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二)PPP项目特点。1.合作伙伴PPP模式基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合作目标一致的理念建立的合作关系进行项目运作,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在目标项目建设上的共同运作、共同分担和风险抵御,二者在确立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形成平等顺畅沟通的工作界面。2.利益共享社会资本以PPP项目实现自身利益追求,政府则是以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为目标,双方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是PPP项目的成功。需要指出的是PPP项目多为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型项目,具有公益性,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社会资本在权衡项目收益时,首先要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受影响,合理制定双方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项目持续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利益共享除了指共享项目的社会成果,还包括使社会资本获取相对合理、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利益共享局面。3.风险分担PPP项目通常投资大、周期长,伴有高风险,执行过程中利益与风险相对应,没有风险分担,健康可持续的项目合作伙伴关系无从谈起。因此要建立以对称性、最优性、上限性、动态性为原则的风险分担机制,各方最大可能承担自身有优势的伴生风险,当每种风险都能由最善于应对该风险的合作方承担,项目整体的成本就能最小化。为此政府方要建立健全的评价、管理、监督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前期调研、设计,通过客观合理的风险评估,对项目预期进行精准判断。社会资本方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降低过程中突发风险,推进项目平稳实施。

二、PPP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一)项目管理风险。PPP项目过程中会面临来自筹备、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移交等各阶段的管理风险。前期筹备阶段由于资金额大、周期长,规划相对复杂,审批程序也相对较长,低效能可能导致项目错失政策机会。建设阶段需要经历设计、概预算及施组方案批复、计量、审计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实施主体是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过程中因管理权限等问题可能会出现沟通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一些职能机构对相应工作专业能力较弱造成迟滞效应。因此政府与社会资本应共同聘请具备相应能力、规模的独立第三方开展全过程咨询、审计、评价等工作,构筑政府、社会资本、第三方机构稳定三角形工作机制,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建设。

(二)市场环境风险。PPP项目面临的市场环境风险,一是来自宏观政策调整及政府运作机制转变。PPP项目直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地方政府管理运作机制的影响,项目会因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而改变进度或功能要求,增加了项目时效性风险。合理的政策有助于双方共同降低项目潜在风险,但一些政策调整影响到项目预期收益时,将直接造成项目资金风险,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二是来自社会资本自身融资能力的管控风险。政府通常只负责对应的资本金,不参与项目融资及担保。而银行业对PPP项目融资的准入标准和监管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资本方自身需要有强劲的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方能保证项目资金周转正常。

(三)超合同造价风险。当前某些PPP项目建设期出现了超合同造价的现象。PPP项目合同正式签订之前通常由政府方提前完成了设计招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经审批的预算超过合同约定的工程造价,如果合同条款没有对该现象做明确约定,一是会直接造成融资方案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致使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二是造成合同双方的信任风险、审计风险进一步放大。

(四)法律风险。随着PPP模式的广泛应用,其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财政监管上的缺失也愈加明显。PPP项目主体的法律结构关系涉及行政、民商较为复杂,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将直接造成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行政权力滥用、项目管理权限受限等局面,影响PPP模式长期健康发展。

三、PPP项目财务管理策略

为了实现PPP项目最终目标,确保参与方预期利益,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目的,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和风险预警机制,针对PPP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PPP项目需要经过一个环节较多且复杂的程序体系实现最终目标,资金自始至终贯穿这一体系。为保证项目全周期内平稳推进,需要政府、社会资本、施工参与方、投资者、金融机构、独立第三方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对项目周期内可能出现的风险统筹考虑。抓住资金这一管控核心,建立阶段性目标与资金配比关系,以目标锁定资金预控,以资金运动反映过程执行。建立以项目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识别清单,构建阶段任务、风险事项、资金匹配对应表。设计职责体系和防范措施,加强项目过程中的风险管控,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实时管控现金流情况,对各环节形成监督。通过资金运动情况分析执行过程与客观环境是否相符,及时予以评估形成应对策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让防止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项目融资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提升内控机制水平。PPP项目融资是全过程、全方位融资,表现为项目筹备期资本金融资、建设期债权融资、运营期证券化融资等。不同主体融资风险表现为财力强的地方政府风险小、财力弱的风险大;社会资本方自身经济实力强的风险小,自身实力弱的风险就大。不同项目融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重点项目、有补助项目风险相对较小;可行性缺口补助纳入政府支付责任的风险较小,使用者付费存在市场不确定性则风险大。项目的不同阶段同样带来不同的融资风险,建设期受工期、质量、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带来预期不确定性的风险,但运营期项目产出已经形成,收益基本稳定则风险较小。实现对风险点的控制就要以全面预算为抓手,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控,科学、合理进行项目融资,控制资金周转。科学的项目概预算有助于较好控制项目总体投资规模,有助于判断融资方案的底线和可行性。社会资本方要注重与政府各阶段尤其是前期沟通,根据概预算结果指导后期的建设、运营、移交、退出。坚决避免由于融资成本偏离较大,增信条件无法达成等因素造成项目融资难以实现。始终将财务测算和风险预判作为重点,构建各阶段的结构化融资方案确保各阶段的债务支付义务。建立滚动预算,做好成本控制,及时调整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在预算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政策、行业、市场的变化影响合理控制,按照预估规模做好融资比例和渠道的选择,严控融资规模和资金用途,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资金支出,搭建客观、可执行的项目预算执行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流程管理,健全资金收支相关制度,控制好项目资金风险。

(三)项目运营期间财务管理关注的重点(1)注重分析绩效考核对可行性缺口补助实现的影响程度,通过预算执行分析为制定运维方式、评价执行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2)关注市场因素变化,及时对比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离度,通过分析锁定影响因素,做优使用者付费可控部分,提升资金效能。(3)设计好融资构架,适应政策导向,抓住市场窗口期充分利用REITs等有效工具降低融资成本、保持充沛流动性。

(四)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PPP模式融合了多方利益诉求,需要构建互利共赢基础平台。因此需要各方和环节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政府、社会公众及社会资本方的权益、利益。在PPP模式发展过程中,要建立起符合项目发展、客观、完善的规范性文件,减少因法律缺失、合同纠纷等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相关法规的制定,需要协调、明确项目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一是要规范项目运作全流程;二是明确各阶段的监督主体和权责内容;三是要制定好退出机制及纠纷解决途径;四是要做好PPP项目的运营权约定;五是其他关键事项,如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扶持政策、财税补贴等。

(五)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梯队。PPP项目涉及财务、税务、法律、金融、工程、运营等领域,而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能够适应PPP项目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处于发展适应期。为此各参与方要加强专业化人才梯队的培养,提高专业度和理论储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增强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四、结语

项目财务范文6

关键词:决算方法创新;完善决策体系;加强审计工作;管理人员履职

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和财务消耗情况的整理和总结,是对基建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一项数据支撑。在当前形势下,基建项目进行财务决算时经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项目上报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建设成果量化存在困难等,不利于实现基建项目建设过程公开透明化财务状况的目标。为了加强基建项目竣工财务结算的审计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加强财务结算和审计监管工作的措施,能够有效增加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发展现状

1.基建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的发展状况。部分小规模工程建设队伍更加注重建设本身的工程进度,少有聘用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项目财务监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许多小规模建设队伍优先满足考核施工进度等建设时效性的要求,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基层数据记录体系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二是在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进行任务分配,在财务的分配方面,涉及责任主体的数量较多,进行整体的财务决算难度较大。三是在工程项目中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工程建设经常出现特定单位对工程的包揽,如包工头来进行财务分配的现象,而工程建设的财务部门掌握的实际建设情况信息有限;四是财务部门对于建设过程参与时机滞后,财务审计人员无法正确的履行自身职能。从宏观方面而言,从项目建设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实际建设、竣工、验收、结算等流程上,财务审计部门充当的角色更多是事后的审核控制与训诫,即便不同建设单位在部门职能设置上存在区别,也客观存在部分需要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业务活动由非财务部门闭门实施的情况,成果可能会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从实际建设的微观方面而言,财务审计部门掌握的通常是历史信息,审计行动通常为事后的追溯还原与逻辑推理,与事中控制相比,存在行动效率低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导致与现场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事实上容易引发争议及法律问题。

2.会计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财务决算审核中的发展状况。目前会计行业财务核算人员工作内容都涉及对基建项目竣工后财务决算审计的内容。会计人员审计现状主要包括:一是由于专业领域与能力的限制,个别财务审核人员在进行审核时,仅局限于形式审核与数据考核,对于部分建设过程中的数据比率异常缺乏充分的怀疑精神,认为工程财务决算审核完全是成果导向性任务,缺乏对业务发生时点、季节、天气、施工地点人文因素等宏观情况的敏感性。二是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决算审计核查制度。财务审计人员履职不当,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未能及时的来到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建设内容进行现场核实,导致工程量、物料消耗等数据真实性存疑。三是实际审计工作中取证困难,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对于形式审核问题,如合同、签证单、工量单等可通过拍照复印取证,对于纸质材料背后记录的实际建设活动,在建设活动完工后,特别是隐蔽工程完工后,会出现取证困难或无法取证的情况。

二、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工程核算体系过时导致工程审计困难。传统的工程核算体系下,大部分工程财务核算体系针对工程成本,仅按照如下维度核算:工程前期费用、建筑费用、施工安装费、设备购置费、设计费、监理费等。对于发生费用的成本动因,未与实际建设活动进行过联系,更未进一步设置勾稽关系。财务工程审计在此体系下,审计神经无法向前端做更进一步延伸,例如传统核算体系下财务审计部门仅关注各成本的发生金额等形式信息,对成本发生的台班量、合同价格、市场价格的多维度进行核对存在巨大困难。

2.基建专业知识鸿沟明显。基建项目竣工后进行财务决算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能够充分履行自身审计职能,对基建项目各项支出和资金去向进行严格审计,确保招标投资项目金额与竣工后财务决算金额相符,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在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过程实践中,出现资金辗转、审计途径不明确的现象,使得财务决算的资金总额与投资金额不一致,提高了财务审计的风险。对于一项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来说,审计过程不单需要具备财务审计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专业建设造价等相关知识背景,因此工程审计是由多方面专业学科参与进行财务决算的审计。在当前情况下,各工程审计人员通常具备财务审计或建设造价相关知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的知识掌握需要大量学习经验,造成了同时具备双方经验的成熟审计人员稀少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财务指标考核审计与工程真实性审计的割裂,例如“看发票合同的看不懂图纸”或“看图纸的看不懂发票合同”。审计过程的严密性和工作质量是得不到保障的,难以对建筑项目中涉及的专用建设设施、专项投资等进行深入调查,进而造成对建筑建设项目财务资金的流通监管不到位。

3.对资金支出审计重点不全面。在基建项目竣工后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应对各项投资进行完整的记录,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过程要对资金的各项用途进行严格审核,但在现实情况中财务决算审计还包括许多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对项目的交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标准的审查,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对交接程序的检视程度,在对财务进行审计时,在财务审计报告中缺乏对这一程序的检测体现。二是在基建项目竣工后对建设队伍进行资金分配时容易出现分配不当问题,阻碍了财务决算审计过程的进行。三是对项目资金的分配方案中涉及主体较多,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极个别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审计人员没有对借贷双方的财务内容进行严格核算,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完成程度,对不符合合同审计要求的记账方式没有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查上报行为,未能正确履职。

三、解决财务决算审计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案

1.提高对基建项目财务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财务决算审计人员应加强对建设工程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并逐步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从而加强对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能力。审计人员要着重学习新技术、新观念,将新型技术融入传统的审计监管过程中,对项目造价、建筑材料等价格进行严格核查,减少建筑工队随意报价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要加强对投资招标过程和项目建设队伍的监管,建立健全完善的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审计体系,加强对项目资金流通的监督力度,避免挪用建设资金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会计审计部门也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与施工队伍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施工队伍的资金流通方向,为竣工后的财务结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项目建设中建筑材料的选拔和建设队伍的选择、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材料资金支出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建设工地的考察,在对建设支出进行严格控制的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基建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

2.健全财务审计监管的体制机制。通过对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建设情况的了解,监管人员应通过使用新技术获得更多基建项目建设项目信息,达到提高基建项目的监管水平,健全财务审计监管体制机制的目的。这对有效的减少项目资金与竣工财务决算资金总额发生偏差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在遵守相关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对基建项目提供的资金用途报告表进行检查,增强资金用途的公开性透明性,为招标投资的资金去向提供严谨的数据支持,也有利于保障财务决算审计准确度,降低财务决算审计难度。

3.加强基建项目资金流向管理,保障审计报告质量。财务决算审计人员要明确资金变更的财产去向,对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审计,确保资金去向符合正规的建设投资行为规范,并在审计报告中对资金流通状况加以简单说明,提高财务决算审计的科学性和信服力。当审计人员在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发现资金结算漏洞时,要及时与有关建设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在处理审计报告时对问题及修改方案加以说明,这对提高基建项目财务竣工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报告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障审计人员正确行使审计权,有效了解财务资金的使用途径。

4.加强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人员的培养,提高其审计专业性。要提高对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审计的重视程度,建筑工队要注重对于会计财务审计人员的培养,以良好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专业性强、有责任心、能够对财务问题进行严格监管的专业性会计审计人员,来对基建项目财务决算进行严格的审计。会计部门应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性能力培训,通过组织课程学习和专业知识考察等组织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会计人员审计能力。审计人员在实际的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通过对监管经验的总结,融入新观念、新方法,对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决算方法进行创新性发展,有效的提高财务决算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政府也要加强对基建项目审计人员的培养力度,审计单位通过加强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来实现提高审计水平的目的,有效避免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的各项问题。

四、结束语

对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存在问题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通过制定适应当地建设特点的解决方案,在财务审计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并加强监管部门与各方的联系来共同分析问题并得出解决方案。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审计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决算审计监管机制,对提高基建项目财务决算能力、保障基建项目经济利益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玉香.水利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问题与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9.

项目财务范文7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项目教学法应用的现状,针对目前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状况,提出了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探索适合该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策略,并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双语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培养综合性的国际人才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教师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突出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的过程应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尽情体验和经历实践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国内外项目教学法应用的现状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目前,在发达国家,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已非常广泛,有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迄今为止,很多国家都已寻找到了各自适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许多高校已开始尝试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已初见成效。但就财务报表解析这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双语教学课程而言,纵观我国高校的教学现状,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存在重理论轻操作、教学方法陈旧、教材设计缺陷、考核方式不合理、双语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依托于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的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若能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改善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环节、变革教学管理、开发特色项目,形成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必将对学生的未来大有裨益。因此,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有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目的就是要在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创出自己的特色,形成独特的优势,努力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在运用项目教学法对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取适当的项目进行操作,并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客观评价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具体的实施环节包括:

(一)项目的确定。

课程开始之际,首先要进行项目小组的划分,教师应根据选课人数合理确定团队人数,同时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分组,通常以8—10人一组为宜,并要求学生为各自组建的团队命名、设计队标和口号、拟定团队规则、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等,并以团队合约的形式存档于教师处。课程结束时,根据各项目小组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对于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而言,学生所接触的均为英文的财务报告资料,因此每个小组的具体项目就是分析一家境外上市公司或者境内外资公司的英文财务报告,使用网上公开提供的该公司的年报作为基础资料,具体查找该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项目的实施。

各项目小组可以进行各自的角色定位,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小组成员则应根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按照已确立的工作计划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计划的意向通过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自主实施;而教师在其中只充当协调者的角色。随着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内容的展开,应阶段性地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尤其是收益的质量做出具体分析与评价。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来完成项目,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参与财务分析项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项目的评估。

项目评估是对项目结果的检验,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即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分,最后由教师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结束时,各项目小组应提交一份完整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英文分析报告,同时要求各项目小组按抽签结果对阶段性分析报告或综合分析报告的分析成果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报,对于汇报的形式不作限定,鼓励创新,所有的项目参与者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工作结果,汇报小组成员同时负责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项目教学法注重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分析的结果正确与否并不能作为评判项目完成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应全面衡量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师生共评,尽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师生通过共同讨论,总结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从而使学生能够继续完善项目以便推广应用。

(四)项目的应用。

对于那些进行评价之后得以完善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应该进行推广,将项目成果应用于企业实际,同时教师要注意保留学生的项目分析成果,可将其作为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教学案例库的素材,以备今后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资料。此外,在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项目的开展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项目质量,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四、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学时安排。

项目教学法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因此教师应避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计划和组织教学,每次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难度不宜过大,重点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同时,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定期汇报项目的分析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这必然会占用课堂理论授课的时间,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好基础理论讲解的时间外,可以建议学校适当增加课时量,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优化教材设计,精炼教学内容。

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选取有一定的难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按照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开展教材的编制工作,精选能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显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内容作为素材,争取编制出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形式新颖的财务报表解析教材,同时还可将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开发包括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授课录像、试题案例库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改进考核方式,进行科学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考核标准应重点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终结性”的考核标准。在对项目分析成果进行考核时,应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成员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综合评价等,并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争取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重视师资培养,优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专业课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另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组织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完成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能够找到那些可以涵盖绝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合适的项目供学生选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努力优化师资队伍,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出国研修,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加强项目教学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综合素质和财务分析的水平。

综上所述,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突破了原有的外语教育模式和专业课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中,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精髓,因而有其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娜 郭振宇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82-284.

项目财务范文8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具体措施

引言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的具体项目,其工作内涵为: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后,财务项目工作人员需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资金结余、资金项目支出等方面,进行各项资金内容的细化、统计、审核。这项工作有利于对水利工程的资金透明化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我国专门对水利工程竣工财务决算颁布了相关政策规范。近年来,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时,应正确核定企业新增的(水利工程)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所以,事业单位和企业需要重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我国水利工程近年来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水利工程的竣工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水利建设工作长远发展。

一、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我国财政部门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竣工的财务决算管理工作,并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对其进行特别说明。财政部门的相关政策也明确提出:要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项目财务工作的管理力度,同时要求负责人、决策领导与相关部门在项目顺利竣工的三个月内,结合项目工程施工过程的所有资金投入、资金支出、资金结余等财务情况,完成决算工作。决算的结果应准确无误,并且上交相关部门查验、盖章。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决算工作对于企业的资产分析、项目质量估值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水利基建企业应重视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决算工作,并加大其工作的开展力度。

二、分析研究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现状

现阶段很多水利建设企业忽视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认为工程完工就代表工期结束,因为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导致企业仅仅关注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忽略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最后会影响建设企业的资产价值分析,导致后继的其他项目投资出现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根据水利基建的现状与问题,以下分为两方面进行分析,即企业方与建设管理方。

(一)企业方。1.项目管理编制存在问题。由于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工期很短,施工涉及的建设方面广,工作任务繁重就导致项目的管理编制构造不合理,还有就是项目负责人对编制工作不够重视项目管理编制,使编制存在一些问题漏洞。财务项目管理编制存在问题就会让财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项目在进行实际决算编制时,需要合理规范,各个施工单位都要积极配合确保项目编制的完整性。决算工作开始要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各部门也需积极参与并各尽其能,确保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准确性。2.项目工程资料不完善导致最终财务决算存在误差。我国财务部规定对于水电工程项目竣工的决算内容包含:项目的批准文件、水利工程设计稿、所有投资项目的相关文件、各项目的投资记录、财务处细化各种资金流水、项目工程的合同等等信息都需要作为决算时的参考资料。依据相关标准资料必须保存完善、准确,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项目负责人在对项目进行决算编制时,要合乎规范,对于决算的所有过程做好相应的记录,并保留相关票据,避免最终核对的过程中,出现票据丢失的情况。

(二)建设管理方。1.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查工作缺乏及时性。多数情况下,因为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查不够及时,导致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我国财政部明文规定,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应“先审查、后决算”,特别是在水利工程这一类型的大型民生建设项目中,需要确保审查工作的及时性。具体过程就是相关企业先委托财政相关的审查机构,使其对施工项目进行财务决算前的审查,对于符合相关工程标准的项目,审批通过后进行批复与盖章,最后再由企业财务项目的负责人进行财务决算的收尾工作。如果对于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查不够及时,就会对接下来的竣工财务决算工作造成阻碍,影响施工企业对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的财务进行清算,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2.建设管理单位的监管力度较弱。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临时性工程,所以设立的相关机构都是短期存在的,多数部门的组建不固定,人员的流动量也较大,若不能及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管与记录工作,竣工后的财务决算工作将难以有效展开。因此,事业(建设管理)单位需要重视水利基建单位的财务决算情况。

三、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完整、科学的管理编制。企业在施工开展前要关注编制工作的进行,特别是项目财务决算工作的相关管理内容编制。编制时要给项目的负责人明确责任,对项目的操作流程要符合规范,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准确性。企业要建立完整、科学的管理编制,负责人要特别重视财务决算工作,编制构成要完整,各部门各司其职,在财务决算时,财务清算与资产核查等工作,应由不同的部门一一负责,同时共同完成财务的决算工作。完整、合理的编制有利于正确核算建设成本、准确估算企业资产价值,可以有效促进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发展。

(二)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利基建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对其项目成果的总结、企业财政情况的核算以及项目投资的审查、落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后,财务决算工作能够完整、系统地反映出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情况与质量,对于财务决算的工作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算工作人员需要注重专业素养方面的提升,管理层也应指导相关人员在施工开始后就加强财务项目的核算,以及针对施工现场情况开展相应的财务监管工作。

(三)加强事业单位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资料管理能力。因为水利工程涉及的工程部门较广,对于事业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而言,为了详细反映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内容,自身需要具备较好的资料管理能力。比如将各个部门的项目资料进行分类与整理,同时将资料和部门一一对应,为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决算工作做好资料方面的准备,使后续工作的分析、比较、财务清算等,能够及时、准确完成。

(四)加强事业管理单位的财务人员培训。近几年我国对于民生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政府尤其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因为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大、施工范围广、建设难度高,对于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与职业技能要求较高,但国内目前的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难以胜任该岗位。面对上述情况,需要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1.财务决算工作思路加强快、准、细是财务决算的工作要求,企业建设单位要重视竣工后的财务决算。企业要招收符合我国财政部要求的财务人才,创建完整的人员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利于财务人员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企业要加强领导作用,对于财务决算起到监管和督促作用。为了形成规范的责任制,提出“谁决算、谁负责”的工作要求,提高财务决算的准确性。2.加强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部门负责人应该加强水利工程财务决算人员的培训,对于基建的财务会计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的财务能力,还应该熟悉一些建设相关知识,方便解决有关建设的财务难题。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财务人员的竣工财务决算技术能力,要求企业定期开展关于财务能力培养的会议,组织财务人员交流业务知识和技术沟通,提出一些技术难题,大家共同努力,认真讨论,找到合理的解决手段。在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各人员对于会议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性吸收。为了形成规范的责任制,提出“谁决算、谁负责”的工作要求,提高财务决算的准确性。

四、结语

要明白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有带动作用,它占据着我国经济面板的重要一部分,水利工程得到发展,我国的经济也能相应发展。水利工程的发展又离不开水利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和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工作,同时结合实际的管理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赵靖华.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J].河南水利,2004(04):67.

[2]冉瑞碧.强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