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例6篇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文1

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要求其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培养方案需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而展开;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考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其培养过程需要立足于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更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口交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变化完善金融专业硕士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应用导向的实践需求,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显著区分;二是让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三是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拓宽外部导师选聘的范围,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外部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教学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金融业越来越朝着全球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业要求金融人才能将金融学理论与现实金融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能够在瞬息万变的金融事件中迅速找出应对办法和解决措施的实践性人才。金融学专业硕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面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传统的金融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师在金融学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多的应该扮演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尊重、信任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而不单纯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也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

1 案例教学法对金融学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的目的,选择一个典型案例,引入一个具体的事件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或集体合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适用于金融学硕士的培养,而且非常必要。

1.1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新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案例教学法则是启发式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自主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案例没有标准的答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而这些正是新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条件。案例教学法为金融专硕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1.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案例教学是基于案例推理,从个案中得出的规律性原则。案例教学法需要更为优秀的师资队伍,需要综合素质极高的教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而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这样可以大大促进教师去积极寻找反映现实金融活动的各类有代表性的案例,编写和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并不断地进行案例的更新。这必然促进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1.3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处于较被动的地位。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前学生要认真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资料,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并与他人进行辩论,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案例教学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

2.1 启发式―实证型案例教学 启发式―实证型案例教学指在教学中为了说明某些观点或原理,而列举现实事例,通过对实证案例的介绍,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的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案例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及对产生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在这种案例教学中扮演启发激励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紧跟现实问题,更能生动灵活地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金融理论和金融观点,让学生对金融知识更加直观掌握和记忆。

2.2 讨论式―分析型案例教学 讨论式―分析型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利用知识来讨论案例,最终以小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这种案例教学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也能相互取长补短,更加深入地了解金融知识。教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扮演总管理和总指挥的角色,因“组”制宜,对每个小组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

2.3 操作式―模拟型案例教学 操作式―模拟型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依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这适合金融学中的证券投资,公司理财等需要真实操作的课程讲解。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投入,教师亲自实践,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操作,更好地掌握金融运作的实际情况。

2.4 报告式―信息型案例教学 报告式―信息型案例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知识,让学生自主地去搜索相关信息,并以报告的形式递交自己的研究结果。这种案例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收集能力和整理能力。教师布置好需要查找的知识信息后,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信息,并将信息总结成报告形式。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展示每个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 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3.1 案例选取应与时俱进且真实可信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是为了让所授知识能够更加生动和符合现实意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学会应用。由于现代金融对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对实际操作型人才的需要很大。所以,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应该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真实可信。

3.2 案例分析应与理论学习并重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完全脱离理论的学习,而是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入和清晰地理解理论知识,没有理论知识为基础,也不能很好地分析金融案例中的问题。所以,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法中,应该注意将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并重。

3.3 案例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再发展,摒弃了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死板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但是案例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否定,它需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秀因素,在需要教师指导的时候,充分发挥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是金融学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财政金融教学改革中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和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3]张建波,白锐锋.论案例教学与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1(1).

[4]李银珠.高校金融学科教学方法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3).

[5]焦继军.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文3

协同创新能够实现主体间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之间的共享与协调,是新形势下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新型模式,有助于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与循环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而增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金融学

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资源要素的集合,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破除已有壁垒,实现主体间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之间的共享与协调,从而实现较深入的合作。协同创新并非各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之间的简单配合,而是要实现合作后的创新能力大于单个主体独立创新的能力。主席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提出“必须推动要素集合,推动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协同创新模式也逐渐受到了高校科研、教学的重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于2013年也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

当前,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大,金融学是热门的专业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该专业。社会对金融学专业的需求量也较大,根据徐坚成和张爽(2014)的统计,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金融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将从0.8%上升到1.4%左右,届时金融从业人数有望达1060万人。然而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科研与实践的平衡关系难以实现,一些高校比较重视金融学的科研能力培养,也培养了具有较大科研发展潜力的硕士研究生,但是总体来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金融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科研成果“空对空”,难以转化成实际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高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过程中,比较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也容易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发展后劲不足,无根之木难以成长为参天大树,学生发展的高度容易受到限制。有鉴于此,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以在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下,充分结合高校、科研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的优势,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从引入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深化基于协同理念的跨学科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模式以及建立基于协同理念的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激励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

一、引入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

目前,部分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产学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有利于资源与信息共享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合作主体间的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活动还比较少,产学研合作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形成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1)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动服务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培养单位的协同意识还停留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层次,没有从更长远和更深层次意识到协同创新给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协同创新不能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这也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调动。因此,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与金融监管部门沟通,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联系,提高服务金融行业的意识,推动建立多主体协同的金融学研究生教学模式。(2)形成政府顶层设计,培养单位与用人部门协同行动的深度协同模式。白俊红和卞元超(2015)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政府支持方式,从制度和资金等多方面引导和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各地的金融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与指导的协调中心,发挥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的比较优势,制定符合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从而建立起高度协同的创新培养模式。借鉴美国“硅谷模式”,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依托,以金融企业为主力,将金融企业的实际需求转化为科研课题,从而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官-产-学-研”结合模式,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来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以行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此创新体系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更容易形成“顶天立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3)实施协同创新下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校外导师为金融企业或金融监管部门一线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金融问题,而校内硕士生导师则以学术指导为主,“双导师”制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实现,达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深化基于协同体念的跨学科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需要学科交叉,从历年经济学的诺贝尔得奖的学术背景看,大多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其学术成果在多个学科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科交叉是科学研究的趋势,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应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完善跨学科的培养体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形成涵盖“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课程体系。复合型人才更有利于协同创新,跨学科培养有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其中经济学和金融学是基础,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是手段,充分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有助于发现金融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也有助于提高解决金融协同创新中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的是,应加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一位经济学家,如果不同时是一位数学家、一位统计学家,特别最重要的是一位史学家,那就不配作为经济学家。

三、实施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模式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也不例外,这导致了金融学硕士研究生难以系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其研究成果也缺少“地气”。协同创新模式下,各培养主体都会基于自身的应用需求,给金融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出要求,从而促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1)协同创新模式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着眼于解决金融监管中的实际应用需求。当今金融市场创新层出不穷,国内外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金融监管理念、监管模式与监管手段等均应事先创新,因此,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紧密联系金融监管实践,在协同创新的模式下,解决金融监管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监管理论创新成果。(2)协同创新模式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满足金融企业经营的实际应用需求。创新创业浪潮下,金融市场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兴金融模式与金融产品的涌现给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带来一系列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而高校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则可以瞄准市场需求,以解决金融企业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形成“顶天立地”的、有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3)协同创新模式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应解决金融消费者的资产管理与风险管理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伴随着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资产管理需求、投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等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但当前金融服务供给不均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在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时也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金融学研究生培养管理过程中,加强与金融市场各类主体的对接,形成协同创新的模式,在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建立基于协同理念的金融学研究生培养激励与评价体系

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度保障,而在制度保障体系中,激励与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协同理念的指导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1)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强化其创新能力,而协同创新的落脚点也是创新,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要提高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创新能力为激励和评价指标,如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创新程度的评价,加强对研究生创业能力的评价等。(2)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协同创新模式下,参与主体涉及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企业等,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协调好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例如,可参考黄波,陈晖和黄伟(2015)提出的引导型基金管理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将可以金融创新的部分利益由研究生分享,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和教学科研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3)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协调的评价体系。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的科研教学等均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协调培养评价体系,如:在教师评审上,采取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将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与金融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对学生课程评价等方面,将合作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以及协作程度等相结合;在学生的就业环节,将协同创新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反映在就业推荐表中,更为重要的是,将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培养问题反馈到教学培养单位,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五、结论

协同创新是提高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新型模式,通过多方通力协作,将金融监管与经营实际中的问题反馈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以培养单位的科学研究为基础,解决金融实践中的前沿问题,从而形成“政-产-学-研”良性互动与循环的培养模式,增强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有益于实现金融市场“创新创业”理念的落实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新乔,董杰.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徐坚成,张爽.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J].经济纵横,2014(3)

[3]白俊红,卞元超.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J].统计研究,2015(11)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文4

1.1P(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订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1.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2]。图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1.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1.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2)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0%。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1.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1.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1.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1.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1.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2结语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产学耦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73-02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济、产业始终不能实现紧密结合,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极大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它是通过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实践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自黑龙江省于2013年实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来,该省高校大量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耦合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全日制专业会计硕士(MPACC)与金融硕士(MFS)培养为例,着重探讨高校与企业间如何实现对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耦合培养方法,以供参考。

一、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协作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

硕士培养和产学衔接创新模式的建立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黑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首先,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让公众了解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意义。其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通过税法修改、减税、补贴研究生实习经费,优先将企业提交的项目列入科技计划并拨付一定的研究经费等优惠措施,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同时,可将人才培养的法定义务强制到企业头上,将人才培养贯穿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建设与管理中。再次,要将企业与高校联合组建的重点金融实验室等作为优先布局对象,对人才联合培养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减免相关费用[1]。最后,要制定健全的产学合作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约束校企双方,从而保证高校与企业的各自利益。

二、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间的耦合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按照国家对全日制金融专业硕士与MPACC培养的总体目标,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以及对应专业的特色,确定相应的全日制金融专业硕士与MPACC学位教育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对金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外,政府机构要加大对企业教育培训与研究方面的监管与考评力度,促使企业将当前的市场需求与远期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这能让企业将硕士培养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当中,让企业主动参与到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中。这不仅能使高校的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能提高企业的理论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和企业人才资源的有机耦合

近年来,伴随着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一名导师通常要带十几个研究生,其中,既有学术型研究生,也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而传统的导师制度无法满足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专业学位硕士的需要。

笔者认为,高校可推行“导师组制度”,建立优秀的导师团队,在校内组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教授作为校内的第一导师,从而保障学生的理论基础素养。在校外聘请企业CEO、注册会计师、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高管人才担任专业导师,在选择校外兼职导师时,要以是否有资深的行业实践经验与社会资源优势为主要标准[2],而不过于看重学历,这样组成的“导师组”,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互补。由高校与企业导师共同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共同探讨培养方案的实施问题。在知识传授方面,要以校内导师为主,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从而打牢学术理论基础[2]。在实践指导方面,校外导师可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导师应多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谈论、案例教学等手段,指导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分析能力。此外,可适当提高实践环节的学分比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高校课程设置与企业教育培训的有机耦合

黑龙江省高校应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以及研究背景等现状,并充分考虑企业对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邀请企业相关专家一起确定课程设置,并增加实践部分,从而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对会计专业,核心课包括政治经济学、英语、管理学原理等公共必修课,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专业必修课。

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应适当改进授课方式,例如,大学英语可改为商务英语,政治经济学可多讲授一些国内外的时事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并尽可能的与会计、金融专业相结合,为我国培养更加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学生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1―2门专业选修课,高校应开设一些与学生职业前景相关的选修课,尽可能增加专业硕士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实现高校研究平台与企业实践基地间的有机耦合

高校可选择对高级会计或金融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共同建立产学联合培养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实习。将高校在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在技术、操作等方面的优势相互结合,由校内第一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可承接某些企业实际的课题。对于高校来说,也可以成立一些相应的部门,为企业实践基地提供专业金融知识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合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六、实现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耦合

从广义角度来讲,文化涵盖了物质与精神两大领域,包括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次。从精神角度来讲,高校文化主要是追求学术探索方面的自由,而企业文化则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尽管二者在文化价值的追求上有一定的差异,但若二者能有效沟通,两种文化的冲突并不会造成相互影响[3]。高校与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对象相同,都是人。其中,高校是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阵地,企业则是高校人才的现实需求者。因此,二者应以产学合作为载体,在不断耦合的进程中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从而形成协作互信的文化。高校要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学术价值与企业的商业价值相结合,实现两种文化的互动。高校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精神与内涵,体验运作方式,引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竞争观念,进而形成强调人性,体现人文精神的现代高校制度。这将使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实现二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建功,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机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2(5):38-40.

[2] 邱玉兴,韩佳,袁博.基于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J].商业会计,2015,28(6):116-118.

[3] 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5(2):8-12.

Study on the production and study coupling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LU Ping,WANG Xiao-lin,YU Cui-fang ,CUI Qing-quan,XU Xiao-j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2,China)

金融专业硕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5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金融硕士等在内的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硕士专业学位已有40种类别。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实践环节的锻炼。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各高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一般采用两年制,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学年进行实践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这其中,与传统学术型硕士最大的区别便是至少有半年时间在校外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导师的指导,所以说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实践导师的作用密不可分。安徽财经大学作为首批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单位之一,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也率先开展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但实践导师发挥的作用却比较有限,究其原因还是对实践导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本文基于此进行如下阐述。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斯洛需求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要按照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2.赫兹伯格“双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诸如组织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等外界因素,此类因素的满足会消除人们不满,反之则会招致不满的发生。激励因素则是令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多属工作本身内含的诸如成就、认可、晋升、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这些东西如果能得到满足,则可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费罗姆“期望理论”。美国著名学者费罗姆提出,激励作用大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大小的期望;二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即激励力量=期望利率×目标效价。目标越明确越具体,激励效果也就更显著。

三、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产生是基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重要举措。引进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开辟“双导师制”,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实践导师的建立是对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它调动了校外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将理论研究切实落实到生产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的人才发展需要。

2.有利于完善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架构。高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方位、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空间局限、思维方式较为传统等因素,研究方向和指导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必将致使整个高校学术水平的倒退。实践导师的存在恰恰能弥补现有导师架构的不足,他们能将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到高校和研究生中来,为学术研究提供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增强科研的实用性,明确理论的指向性。

3.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导师数量和指导水平就显得远远不够,大大制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拓宽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实践导师的加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向企业实践层面拓展,即提高了导师数量,又保证了指导的实用性,而且拓展了研究生教育的固有思维,是对传统教学指导方式的突破和创新。

四、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导师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安徽财经大学作为安徽省内老牌高校,在2010年率先开展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开设专业主要包括金融硕士(MF)、保险硕士(MI)、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旅游管理硕士(MTA)、法律硕士(JM)、审计硕士(MAud)等在内的10个专业。我校专业硕士累计招生规模达1200余人,毕业人数1000余人,平均在校人数300人左右;与此同时,我校专业硕士校内导师163人,校外导师约350人左右。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的数量与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有关。由于经济金融的发展以及我校会计和金融的悠久办学历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在近些年的招生占比中一直位列前茅,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一般年均招生80人和40人,相应的这两个专业的校内导师一般为31人和28人左右,校外实践导师与现有招生人数相持平,相比庞大的招生规模,校内导师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校外导师很好地补充了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拓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提高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教育质量。

我校实践导师在社会地位、地域分布、所在行业等方面体现着硕士实践导师的共性和学校学科的独特性。首先,实践导师来自于企业或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一般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担任处级以上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等,他们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学术造诣,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与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其次,实践导师工作单位一般位于本地或本省,以方便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当然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实践导师的范围到江浙等周边城市,一线发达城市北上广等领域也有所分布。最后,我校实践导师一般是现有专业领域的行业精英,涉及到金融、会计、保险、法律、财政、旅游等诸多领域,且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实践导师还发展到大数据和电子商务领域,紧跟时展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实践的真谛。

2.存在问题及原因。我校自2010年实行专业硕士招生与培养以来,实践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实践导师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很大一部分学生与实践导师之间并没有很好地沟通和交流,相应的也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和实践锻炼,实践导师资源大大被浪费。如何激发实践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重大难题。从现代激励理论中,可以简要概括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实践导师需求层次把握不够。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等低层次需求之后便开始追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实践导师一般来自各领域的精英,一般的低层次需求早已满足,出任学校导师一般是希望获得育人成才的尊重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我校在实践导师的聘任、评估、激励、和反馈各环节都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仅没有提供基本的物质报酬,而且对于实践导师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激励都存在严重缺陷。

(2)专业硕士对实践导师作用认识不足。对于大多数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践导师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他们在研究方向、论文写作甚至是在工作选择中主要依赖的还是校内导师。一方面是校内导师较为专业,能在学业生涯中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因为授课等原因,校内导师离学生较近,利于沟通。而实践导师一般在企业或者单位,工作较为繁忙、擅长领域各不相同而且思维习惯与学校大有不同,所以造成交流和沟通上的诸多不便。学生一般很少与实践导师联系,只有在学校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才会硬着头皮去联系,而实践导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主动联系学生,这对师生关系的交流和培养是不利的。

(3)校企之间建设缺乏科学的合作机制。实践导师一般来源于各个企业的科学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是各个行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出任学校实践导师有的只是一个社会兼职或者学校挂名而已,自己的主业还是在企业或者公司,对指导学生缺乏动力。实践导师若想发挥作用,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学校指导效果评估工作绩效,约束导师指导行为。但是目前我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共赢发展机制,这也是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

五、安徽财经大学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措施

1.完善学校内在评估与外在激励机制。首先,我校在实践导师问题上应该完善目前的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在源头上筛选负责任的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实践导师,及时更新淘汰实践导师队伍。目前安徽财经大学的实践导师管理暂行办法还是2009年提出的,只是对实践导师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遴选和聘任、考核及管理提出了大概要求,没有具体的跟进措施,在导师质量和渠道来源上参差不齐,导师评估和激励措施未完善,权利和职责未明晰。我校应制定明确具体的实践导师聘任制度,将流程落实到实处,本着本人自愿申请的原则,学院、研究生处层层把关,对实践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术造诣、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优秀且富有责任感的实践导师,而且要签订聘任合同,事先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且在官网上公布实践导师聘用名单。

其次,学校应该在研究生处设置专人专岗和专项资金,负责各学院实践导师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对接工作。启用对学校工作熟悉且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人来负责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安排工作,联系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导师进学校讲座交流,完善实践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定期接收学生反馈等等,为打造安财专业硕士的实践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系统。

目前我校专业硕士实践导师基本是零报酬,虽然他们不在乎一般的物质报酬,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我校应该利用专项资金和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定科学合理的报酬体系,为他们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或企业实践提供物质保障,使得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其次,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论”,学校更应该注重人才的管理艺术,定期进行导师反馈,给予实践导师充足的尊重和社会荣誉。学校应该每年定期举办实践导师聘任和优秀实践导师授予仪式,以物质和荣誉的方式共同激励,同时还提供了机会,加强了校企之间以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激励分为正向和反向,正向激励为鼓励和支持,而反向激励则是惩罚和淘汰,换言之,是一种约束机制。要想充分发挥实践导师的作用,就必须采用正向激励与反向惩罚相结合的机制。学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进行评价,学院对实践指导打分,学校根据学生评价、学院评价和企业反馈综合评估实践导师的指导效果,对积极参与指导的实践导师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延长聘用期限,给予优秀实践导师表彰;对懈怠和不负责任者提前解除聘用合同,以此来督促和约束实践导师的指导行为。

3.导师激励措施与企业绩效管理接轨。根据费罗姆的“期望理论”我们知道,实践导师缺乏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激励措施没有与他们工作直接挂钩,不能带来目标效价,只有在校企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将实践导师的指导评价直接与他们在企业的绩效相挂钩才能激发他们的指导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实习基地签订实践协议,将实践导师的指导成绩与企业业绩和职位升迁相挂钩,指导合格者可以在企业绩效评估和职称考核中加分,除此之外,合格以及优秀的实习基地和机构单位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

4.加强专业硕士的实践管理制度。实践导师作用的发挥光靠激励实践导师还是不够的,所谓交流指导是相互的,只有受众也即我们专业硕士充分体会到实践导师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去挖掘和利用实践导师这一丰富资源。学校要联合各学院制定完善的专业硕士实践管理制度,将专硕实践活动以及具体工作流程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学校应将学生实践学分计入培养管理的一部分,实践期间要确定适当,既不耽误校内理论学习,又不耽误最终的工作寻找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定在专业硕士第一学年末的6月-11月比较合适。在这期间既具备了一般的理论知识储备,又能够在实习实践中寻找工作方向和毕业论文选题方向,还能够为最终工作的选择提供实习经验,而且充分利用了暑假的时间,一举多得。专硕实践锻炼的最后评价除了写实践总结报告之外,还应进行实践答辩,结合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评价该学生的实践成绩,将实践的效用最大化。除此之外,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设计应与实践相结合,建议以实践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具有实际效用的论文形式进行写作,促使学生主动与实践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心得,获得就业必备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将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实践导师紧密联合,防止只挂名没有实际指导的行为发生,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质的发展。

六、结语

实践导师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大创新,在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实践导师效用最大化发挥,需要学校学院、企业导师以及专硕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实践导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共同进步,才能将实践导师资源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李阿利.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24-28.

[2]李占华,罗英姿.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J].学园(教育科研),2012,(24):29-30.

[3]郑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0-14.

Research on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Instructors in Master's Degree of Insurance

-An Case Study of Master's Degree of Insurance i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I Jia-ming

(Insurance Department,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