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金融投资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金融投资理论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1

1.金融风险预算理论的形成。

造成投资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头寸大小、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等。其中,现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同时市场波动的随机性也相对较大,给金融风险投资增加了困难,因此在实际投资过程中,需要事先确定风险目标,同时利用相关的量化措施,降低实际风险与风险目标之间的差异。

2.金融风险预算内容。

通过风险预算,主要是为投资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明确投资方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并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另外,风险预算并不是一层不变等,需要根据投资进程、实际情况等及时的进行调整。具体来说,风险投资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投资方可以承受风险的能力;(2)合理分配投资风险预算;(3)对风险预算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4)合理调节风险预算给投资带来的损失以及收益。相对于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来说,可以将风险预算管理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首先确定投资方是否愿意以及有无能力承受风险,然后进行投资风险的分配,这两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作为投资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投资风险预算工作对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投资成功与否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做好投资风险预算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二、投资管理中金融预算理论的应用

金融预算理论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测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

对与投资风险程度测算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风险预算误差跟踪。在投资管理过程中,除了对风险进行跟踪管理外,还需要对投资业绩进行归因,同时加强全过程风险管理。从投资形式上,可以将金融投资分为主动式投资以及被动式指数投资。在被动式指数投资中,选择新的买进可标中的证券,为投资成本管理提供便利。但是由于这种证券买进方式不是复制,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导致风险预算与实际风险产生误差,由于这种误差形式主要以超额收益为主,所以也叫跟踪误差;如果投资形式为主动式,就应该实现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同时预期风险,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风险。同样的,在市场波动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跟踪误差,进行主动式投资,就是为了主动消除这种误差,保证投资的收益性。(2)VAR模型预测,其中VAR指的是在投资过程中某阶段的最大损失,但是由于市场波动的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VAR值一般很难确定,这就穾利用参数法、历史法、蒙特拉罗模拟法、模型法等。(3)有时,针对具体的风险或事件,可以采用压力测试的方式,利用不同压力情境,亦或者是通过压力组合测试的方式,对不利事件影响进行测试以及预防。

2.风险配置。

对投资风险的配置涉及到投资者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投资策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风险管理方面来说,资产配置忽视了市场波动对投资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进行风险配置正好能够弥补资产配置的不足,从这一方面也可以将风险预算当做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风险配置与资产配置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目标却极为相似,风险配置主要采用的手段是将风险在资产、不同组合之间相互转换;资产配置是将资金在不同资产、组合间进行转换。

3.选择投资基准。

投资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投资的成败,具体的实施步骤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确定投资目标收益率;其次需要结合投资意向,选择一组意向资产,对其投资风险以及收益特征进行分析;再次,确定资产投资风险的边界;随后,根据确定的风险边界,选择最佳投资组合;最后,进行资产战略性转换,以与标的指数偏离的形式为佳。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投资方也能够选择被动式指数投资,但是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同时投资收益确定也相对困难,因此可以将投资基准作为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当市场给投资带来负收益时,投资者应该对收益进行仔细的识别,并采用有效的套期策略,保证套期策略能够反映投资风险,这同样与风险投资基准有直接的关系。

4.风险分解。

在对投资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管理的形式能够将其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投资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主动偏离投资基准,目标是获取比市场平均收益水平更高的收益。但同样的偏离投资基准会给投资带来额外的风险,也被成为主动式风险;被动投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主动风险,但是与主动投资相比获得收益的机会相对较低。现在的金融投资活动中,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被动管理中的稳定、风险低等优点,同时保留主动管理中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有效规避。此外,作为投资方,无论是金融机构或个人,都需要具备误差跟踪以及业绩归因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同时,投资基金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投资风险管理的作用也非常大,因此需要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基金管理人前,根据投资方需要承担的风险、投资规模等等确定基金管理人员的数量、风险资产的分配等等。

三、结语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2

(1)金融投资管理还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

能够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急速发展趋势,企业稳定运行的根基保障,首先企业领导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实现其长远发展,在企业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看,其目的和依据都必须要以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为前提,企业领导的决策事物,必然要给企业金融投资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设置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说,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以及风险意识应该首先得到提高。

(2)管理是为了规范企业行为

为企业做大限度争取利益,那么在尽心金融投资的时候,金融管理的目的也是如此,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管理人才的素质高低密不可分,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在管理工作中更加全面、冷静的分析问题,从而进行管理,为企业整取高额回报,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实施这些管理制度的同时,企业也会不断的进行环境的优化和创造,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比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投资,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的投资作出合理的规划、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提高投资的准确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气氛。

二、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措施

(1)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融投资管理主要分五个步骤:明确投资计划、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立投资组合、修正投资组合、评估组合的业绩。其中明确投资计划是重点。投资计划是投资行为的指导,计划的正确性是这些行为正确性的保障,然而,投资决策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制定,它不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隐患,一旦决策失误,那么将会带来经济损失,设置是灭顶之灾。所以说,企业在制定金融管理计划的时候,首先要从企业整体局势出发,将获取利益作为目的,将市场情况作为前提,计划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兼具科学的决策性与指导性,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够提高管理效果。

(2)确定投资方向,加强投资队伍的建设。

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也是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才是企业的栋梁,企业不单单需要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得以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也需要足够的实力。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企业内部的金融管理者必须要依靠多元化的方法和政策来提高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应该对内部分析人员进行业务投资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投资发展明确方向,推动企业稳定的发展。

(3)对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进行规范。

在企业中预算活动对于企业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影响力,因此提高预算质量是必然的。首先应该明确财务主体定位,确定财务主体定位的时候,比如:在进行销售财务制定的时候,工作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工不同,销售财务也不尽相同,企业中的销售部门决定这企业的销售状况,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有着密切联系。在建筑类企业中制定财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管理决策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也有利于销售部门各种信息能够及时被分享,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加紧密,信息共享也更加及时。其次,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合理安排预算编制进程。预算编制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它所涉及的部门、人员等都比较广泛,所以要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预算就需要充足的时间,“零基预算”是比较科学有效的编制方法,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一切从零开始,能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计算,这样就能产生压缩经费开支,杜绝浪费的作用。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深化考核机制。避免资金的浪费与超支的问题,最大限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强化预算监督管理体制。

(4)加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为了满足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完善、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首先就是要优化人才结构,发展复合型人才队伍,并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账紧密相连,为企业稳定、高校发展奠定基础。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而保障企业规模的前提,就是要确保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数量,也就是新进人员的数量与离职人员的数量,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然后,就是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管理人员与技能操作人员数量要正佳,这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打基础,金融投资更是一个需要谨慎的行业,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3

(一)“羊群行为”分析

研究大量实证表明,大量与市场假说相反的非正常现象存在于金融市场。从投资方式分析,“羊群行为”是最容易发生的切最常见的。它是一种由信息恶性的连锁反应而导致的非正常的行为方式,现象比较复杂,原因多样,例如投资者的从众心理、缺乏有效信息、需求报酬声誉。“羊群行为”对市场的价格产生三方面的影响:第一,“羊群行为”导致投资者没有主见而丢弃自己的信息而盲从别人进行投资,因此导致市场信息被中断,传递链链接失误;第二,“羊群行为”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反应;第三,“羊群行为”的脆弱性、不稳定性导致市场价格变得不稳定、脆弱。

(二)有限套利行为分析

信息获取需要成本,交易行为不全理性,交易者不能一同获取信息,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差异,交易者行为有差异,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的特征。交易的过程是在噪声中快速做出的,交易者的信息不充分。交易者的信息集合中,投资者对某一信息投资越多,他就越要利用此信息来获取利润,这就导致了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这个效应使专业投资者收集分析数据时,关注点由重要的且与基础有关的信息被错误的引导到大家所关注的信息上。所以市场的某些反应导致了投资者的信任套利行为,但是不能依靠套利消除非理性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非正常波动。

二、投资者待改进的地方

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以及其导致的市场效应,在行为金融学上明显揭示出。从一个方面分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非理性的考虑自身问题,另一方面非理性地把握市场才能得到额外的收益。研究市场是否处在非理性中并且到达极端状态时,投资者必须十分清醒自身情况,不能盲从不能臆断。研究市场对新信息是否会反应不足或者过度时,投资者也必须考虑自身是否存在以上现象;很难想象,一个投资者自身存在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怎能把握住市场的非理性创造的机会。行为金融学研究并总结之后,给予投资者以上重要的实践建议,同时这也是投资者待改进的地方。

三、结束语

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行为中更具有科学性,所得出的结果更加可靠。行为金融学,摒弃理性人的观点,认为人在认知市场、情绪过程、决策过程中会产生偏差,并且会相互影响,其借鉴心理学原理,以投资者的心理为基准,给大量与标准金融学不符的现象做出了合理圆满的解释,同时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也被考虑到其决策制定过程中,使金融学研究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4

关键词: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歧

行为金融学是最近几年的一种新型金融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金融学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有效弥补。行为金融学的涉猎面比较广,包括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以及行为学等众多方面,从整体上来看,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在理论分歧方面主要体现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以及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对这些理论分歧进行研究,有利于对我国金融理论体系的完善,进而实现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理论基础分析

(一)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实际上,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力量就是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表明,资产市场价格可以对与资产有关的所有信息进行快速彰显。在传统金融学理论当中,是将投资方当作理性人,且他们在价格收益分布预估方面是没有任何偏差的。因此,从证券价格中可以看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价格而言,具有不可预计性特点,所以投资方要想长期获得巨额利润也是十分困难的。另外,也有部分人员表明,即使投资方不是理性人员,但是他们的交易活动也具有随机特点,因此能够对市场价格影响进行消除。并且,即便部分投资方进行了一些非理性活动,也很难让资产价格发生太大偏差。因为理性投资者会充分采取套利的方式,确保价格回到正轨,并且价格也会对其进行正确反应,增强了市场的有效性。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涉及到了很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经济学、决策理论以及数学等,其目的是对投资方在决策过程中所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探索。同时,行为金融学还研究了与传统金融学理论相违背的一些反常行为。在行为金融学理论当中,其创始人曾经研究了前景理论,该理论在后续的实践中渐渐被发展起来,对投资方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失误因素进行了诠释。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下,投资方并不属于理性人,而是普通人员,没有同质化特点。另外,行为金融学理论也对传统金融学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在个体行为人的描述方面存在一些偏颇,并表明传统金融学理论对市场复杂程度进行了过度简化。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歧

(一)投资行为理论

传统金融学属于金融学发展初期的金融理论,该理论主要是将理想化的市场作为前提条件,主要是根据市场价格对市场资产投资进行分析。在传统金融学理论当中,各个投资者都是以一个理性人的身份来进行资本投资活动,并且他们做出的各种投资决策也都属于理性决策,任何投资行为都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传统金融学认为所有资本投资者都是根据相关规则进行投资,且各个投资行为的目的都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该理论的重要特点就是理想化。和传统金融学理论观点不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行为并不是一种完全的纯理性行为,该行为在某些方面会受到投资者自身的影响,而投资者本人也不属于纯理性的人,他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一些心理波动或生理波动,为投资行为决策带来一定影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目的是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市场投资变化。市场具有极强的变化性,进而增加了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没有时间对市场进行详细调查,最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判断进行决策。另外,对于市场资本投资而言,也并没有完全根据投资规则进行,甚至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还会出现交易内幕,这些都属于投资人员无法准确获取的消息,只能在公开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对于金融行为偏差而言,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第一,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因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投资者在有些时候并没有将利润最大化当作投资活动的最大目标,在这一投资目标的影响下,这部分投资者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即“非财富最大化的行为”;第二,认知偏差会对投资者带来一定影响,使其心理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进而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偏差。

(二)风险管理理论

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基础是理想假设,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基础是投资者的行为和心理因素,所以二者在风险管理理论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分歧。由于理论基础不同,所以二者在基本假设以及风险理论模型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对于传统金融学而言,在对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将有效市场、理性人等作为前提条件,认为理性的投资者会把握住由非理性投资者的投资所产生的套利机会,为非理性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对于行为金融学而言,在对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时,其前提条件和传统金融学理论不同,主要是将非有效市场作为基础,认为非理性投资者、理性投资者都会因为信息披露的不均衡,导致其无法对均匀信息进行有效掌握,进而对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传统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模型主要包括资本资产定价和期权定价两种模型,而对于行为金融学而言,其主要模型是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另外,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期权定价理论和资产组合理论,而行为金融学主要是根据投资人员的投资行为以及心理因素等对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总而言之,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便存在各种偏差,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依然是理性的,而对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而言,认为投资者的行为并不是纯理性行为,会受到一些心理或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另外,二者在对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时,在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模型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分歧。所以对于金融从业者以及金融投资者而言,在进行投资活动时,应该对这两种金融理论进行充分了解,明确它们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金融决策,进而获取更大的金融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奕汛.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比较分析及启示[J].新经济,2015.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5

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在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凭借其理性原则对市场行为提出了理想假设,通过严密的数学公式,为金融决策提供了逻辑科学的数据参考。然而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异像仍无法彻底的解释。行为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理论融入到了对于金融投资者的行为分析中,通过分析其心理变化对于风险管理的影响作用,实现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进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包括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等。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同点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来源相同

行为组合理论是由传统资产组合理论演化而来的,是对传统资产自合理论的延伸。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同样是在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发展而来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非完全脱离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而是对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不足与缺陷的有效补充。例如,对于理性人假设理论,行为金融学认为人存在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而对于市场有效性理论,行为金融学针对传统金融学理论中套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正。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是有着一致性的。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切入点相同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对于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均是构筑在对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市场运行状况、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投资者的市场活动等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同样认为人是对市场活动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并以人为中心,对市场中人的风险决策行为与心理进行分析,采用理论模型实现市场风险管理的量化。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相同

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对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手段,均是以一种经济学假设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理论模型的可靠度均取决于所参照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市场实际相近似。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与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方向均是从对市场个体的决策行为,到个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再到市场整体,且均是以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以这种方式接受市场的考验。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不同点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以市场有效性假设与投资者的理性假设作为理论依据。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投资者的理性使其能够在投资市场中,抓住任何一个非理性投资行为所带来的套利机会,进而造成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投资中出现利益损失,最终从竞争市场中淘汰。然而行为金融学则与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其认为非理性投资者与理性投资者之间,由于存在市场信息披露不均衡的情况,使两者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不相等。因此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市场有效性假设并不成立,该假设并没有满足成立的条件。市场是非有效性的构建了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市场中所有参与的投资者均是理性的。理性的投资者以资本资产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作为决策依据,在资本市场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值。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进行投资时所暴露的情绪与心态即是投资者的价值感受。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则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存在四类不同的情绪与心态。这四类情绪与心态包括避害大于趋利、减少后悔及推卸责任、追求时尚及从众心理、过于自信。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这四类情绪与心态的支配,进而影响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使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备一定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存在多变性与多元化,且这种行为通常形成于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行为的性质与决策的环境会对投资者的决策方法与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更趋于满意性,而非最优化原则。这些特性导致投资者往往不愿意按照金融学定义上的最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因此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中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并不成立,其认为投资者应是基于价值感受的非理性。因此非理性的投资者构建了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是以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则在此基础之上,对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了借鉴。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主要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决策行为与心理因素等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假设投资者是在风险规避、理性预期的前提下,将预期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投资者决策行为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

(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不同

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模型则主要是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是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不同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该模型认为投资者可以被分成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分别为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与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不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往往会导致其出现各种认知上的错误与偏差,进而受到各类错误与偏差的影响,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而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则是在严格遵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均值进行关注,不会遭受自身投资认知偏差对自身投资的影响,进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与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定价趋势。当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成为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时,市场将呈现无效率的状态;而当提供信息的市场投资者成为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时,市场将呈现有效率的状态。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证券市场的预期收益决定于均值方差有效组合的切线斜率。然而在证券市场受到制造噪音的市场投资者的影响时,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市场组合将不相等。

四、对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比研究的启示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过程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同时结合现实中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行为金融学已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赖。投资者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自创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投资决策手段,并且通过该手段在市场中的应用,实现了一定的收益。这些投资者通常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建立在假设市场其他主体不变的前提下,而当市场其他主体应用与其不同或相反的投资手段时,投资者往往会处于十分被动的不利位置。而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现象,对投资者未来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大力推广,使广大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理解,使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投资决策对心理因素的依赖逐渐降低。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并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对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金融市场的投资管理、金融资产的创新经营带来正面与积极的影响。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仍会逐渐向市场有效性假设的方向发展。这时,资本市场将慢慢转变成客观存在的有效性市场,这一客观事实将导致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对金融市场的引导作用慢慢消亡。按照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结果,投资者在接受到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后,由于自身的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往往会根据发行者的宣传效应,过高或过低的对市场上发行的金融产品进行估价。而根据资本市场的验证结果,投资者往往会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行为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差。因此投资者应清醒的认识到,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基本假设中投资者是理性的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往往会受到来自心理、自身经验等较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对自身在投资决策中的情绪与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掌握自身情绪与心理对投资决策过程的影响。投资者应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将导致自身的利益损失将成为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与利润。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通过坦诚自身非理性的弱点这一事实,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投资者应针对每一次投资决策,充分的做好事前的风险预测与风险控制。在投资决策实施后,市场出现波动时,投资者应努力学会对自己的情绪与心理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自己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在实际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存在着较高的复杂性。不同的投资者会按照自己过去的投资经验,对市场中的金融产品做出自己的初步分析与判断。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投资者的心理决策变化同时也在不间断的发生。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不仅仅会受到自身心理变化的干扰,同样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包括市场规范、市场其他个体等。因此风险管理的决策过程也具备着一定的复杂性。针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可变因素,不能仅仅参照传统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其研究结果往往对于市场异像无法进行有效的解释。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应从市场环境等外在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考虑。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得风险管理理论不断的被应用于市场实践中。证券市场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使得风险管理理论的理论框架、理论内容、管理结构等各方面均面临着巨大的改革。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应从更全方位的视角,通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创新的研究思路,使原有理论体系得到完善与发展。

五、结束语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金融学课程;模拟操作;手绘K线

1金融学专业课程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金融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金融学专业人才接触到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而且懂得随市应变的临场技能,金融相关企业对高校金融学相关人才由原来的数量需求逐渐转变为人才的质量要求,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中的素质条件,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所培养的理论性人才。[1,2]然而,目前高校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区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高校金融学现有的教学方法大多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3,4]高校本科生在学习中没有太多的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缺乏实践锻炼,出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5,6]部分高校教师虽然结合案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另外,由于教学学时有限,教师一般没有为本科学生详细讲解金融产品(如期权)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使得金融学学生缺乏对金融产品进行系统性理解与实际性操作的能力。其次,高校金融学课程关于金融工具的教学,尤其是较复杂的金融工具的讲解一般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指导上,通过课堂讲授难以使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部分高校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鼓励学生参加证券公司举办的模拟炒股大赛。由于模拟投资比赛中证券投资操作的规则、方法、流程等与实际大体相符,因此其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模拟投资环境。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目前一般在高校举办的模拟投资大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学生参与的模拟投资大赛多以股票投资为主,而其它重要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远期等投资产品涉及较少,而且金融交易产品多局限于我国国内市场,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投资产品模拟操作平台,使高校金融学学生很难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繁多的投资品种(如权证、外汇交易等)时做出合理选择。而且,对于如何规避国际大环境带来的风险没有操作经验,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对金融学人才的要求。另外,技术分析方法是金融学课程讲授的重要内容,而证券投资方法中,K线图是分析和预测股票及其它投资产品的历史走势的基础工具,是一种经典的分析和预测方法。虽然目前很多金融平台能够为学生直接提供K线图,但是学生运用既有图表,对投资产品的价格走势和细微变化可能敏感度不够,容易忽视K线形态的规律,并可能出现运用课本知识的时候生搬硬套的问题。

2体验式教学在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验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理解水平,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接近实际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构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来在相关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相比传统的“授人以鱼”的理论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金融学课程中应用可充分弥补理论性教学的弊端,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金融学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3金融学专业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3.1在应用中强化投资理论学习

针对金融学现有的教学方法大多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这一问题,本文认为高校教师可将课堂内容可以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时间的分配比例上约为2:1比较适宜。针对部分理解比较困难的理论性内容,教师可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解释。例如,在交易策略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相关金融工具的部分历史数据作为样本,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交易策略结论。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相关验证方法,理论知识将更容易被理解吸收,学生对理论理解得更深刻,从而提高教学学习效率。笔者在金融学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当讲授公司连续三年毛利率达到30%以上并逐年上升,表明公司经营状况较好,该公司股票可纳入投资范围时,学生往往对该投资策略的可靠性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而仅对该经验理论死板接收,非常不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灵活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使用实际验证方法,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50只上市公司的历史经营数据和股票价格数据,学生对经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三年的毛利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确定一个相对合适的毛利率比较标准,分析达到该标准的上市公司一定时间段内股价的波动情况,总结出毛利率与股价走势之间的关系。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反馈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历史数据验证得到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对课堂上所学的金融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3.2在模拟操作中深入理解各种金融工具

针对金融工具的教学一般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指导上,以及在高校模拟投资比赛中投资品种较为单一的这一问题,首先,高校教师应该和模拟大赛举办方进行协商,丰富模拟投资比赛的产品。例如,金融期货、期权、债券及外汇等都是较为主流的金融投资工具,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进行更多的实际体验,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理论教学中;投资产品选择上也不应当局限于国内金融市场,可适当增加国际化的投资品种,例如权证,外汇交易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对所学相关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了解更加多样化的投资环境。例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散汇率风险非常重要,如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投资产品较丰富的模拟投资比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模拟操作中的外汇、期权等投资产品进行对冲交易,将汇率不稳定带来的进出口风险降到最小,这与实际金融投资市场更加接近。除了利用模拟投资比赛这样的机会,高校还应当加强金融学教学实践场地建设,为学生配备模拟多种金融产品交易的设施,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对金融学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并增强对金融交易风险的实际体验,提高对各种金融投资产品风险的敏感度,从而在之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应用各种金融工具。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弱化唯成绩论、唯知识点论的思想,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将实践与课堂理论知识结合,深化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交易策略和结果,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判断买卖时点,并及时做好记录。教师应该在课程中设计评价指标,定期对学生的投资策略进行评价,指出其在选择学习时是否忽视了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从而强化对理论学习,让课程与实践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提倡手绘K线图表进行走势分析

K线分析方法是经典的技术分析方法。在上世纪,K线的使用者一般需要进行手绘K线进行分析。手绘K线虽然耗时耗力,但非常有利于绘图者对走势细节的把握。如今虽然大多数金融交易平台直接为使用者提供K线图表,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养成坚持手绘K线的习惯。根据个体需要,学生可以绘制任意周期的K线图,这更符合其分析需要。在手动绘制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不同的金融工具交易情况,而且长期观察并绘制各种周期的K线图,既能发现短期K线局部细节变化,又能关注到K线与股票价格的大局变化趋势,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K线图和走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应用方法,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K线图形理论知识的理解。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长期坚持手绘K线走势图,部分学生将手绘K线图方法运用于模拟炒股大赛中,根据手绘K线图分析价格走势、判断买卖时点,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在模拟投资大赛这样的短线交易中,手绘K线图能够帮助学生关注并记录局部细微变化,对研究金融产品的价格走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小结

体验式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金融知识。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并通过丰富模拟投资比赛的投资产品,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深入理解各种投资工具;学生还可通过手绘K线图表增强对金融产品的价格走势的分析及预测能力,对于金融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当逐步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促进金融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易远宏.“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金融市场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2]冯丽娜,韩凤永.《金融市场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

[3]丁慧.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金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6):212.

[4]张苏.浅析体验式教学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的运用[J].广东蚕业,2018.52(05):65+67.

[5]张才华.体验式教学在经济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160-161.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7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基本来源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当中,可以很好的把握住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从而可以为相关的投资机构和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体来说,行为金融学中有关股票市场交易异象的主要理论包括前景理论、后悔理论以及过度自信理论、自我归因理论、心理账户理论等等。本文将重点介绍与行为金融学最为密切的前景理论、后悔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

1、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1979)提出,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的。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过程。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ference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function)和(主观概率)的权重函数(weighting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在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2、后悔理论

后悔理论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后悔的心理状态。在大牛市背景下,没有及时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后悔,过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也会后悔;在熊市背景下,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能兑现,然后又被套牢也会后悔;在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入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

3、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的独断性的意志品质,是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偏差。过度自信的决策者总是对自己的决定具有独断性,坚持己见,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实际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计划,盲目行动,一概拒绝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是缺乏自觉性和意志薄弱的表现。而过度自信在股市中的表现,就是投资者过分依赖于自身所掌握的私有信息,而忽视公司所公布的信息。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

从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分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和行为金融学的经验研究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传统的金融理论和现实的交易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检验,丰富了金融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1、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方面除了在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来解释市场异象外,其本身最大的贡献在于将投资者的心理引入到金融资产的定价模型当中,从而在传统金融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之上,重新构建了基于投资者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目前,在该方面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基于投资者心态的资产定价模型和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随机因子折现模型。其中,基于投资者心态的定价模型主要包括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BHS模型(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DHS模型(Dab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1998)和HS模型(Hong和Stein,1999)。前两个模型基于均质市场,后两个模型基于非均质市场。BSV模型是从保守性偏差和代表性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假说的;DHS模型从损失厌恶和私房钱效应出发,结合前景理论和前期结果影响理论,基于传统的消费模型,解释了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和股权溢价之谜;DHS模型从对私人信息精度的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出发,认为投资者对私人信息过度反应,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从而导致价格的短期惯性和长期反转;HS模型则从信息挖掘者的保守主义和惯性交易者的代表性偏差出发,假定市场由“消息观测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这些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该模型认为,最初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从中获利,然而,这种套利企图必然导致长期的价格过度反应。而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行为随机因子折现模型,认为只有将投资者情绪引入到传统金融的随机折现模型当中,才能正确反映投资者的个体回报率以及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因此该模型将对数随机贴现因子过程分为两个随机过程之和,其一是投资者情绪过程,其二是以总消费增长率为基础的基本过程。

2、行为金融学的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学对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主要基于对投资者交易账户的研究以及对投资者进行调查问卷而获得的相关统计数据,或者是检验投资者针对上市公司所公布的数据所作出的反应等。从从现有文献来看,问卷调查基于第一手的市场数据,结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目前采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金融理论基础的检验,个人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习惯等。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可知,该方法主要是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参与者进行作答,通过对参与者答案进行统计得出相应的实证结论。而利用账户信息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如处置效应、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个人投资者的性别差异,如男性与女性对风险的偏好程度等;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区别,如输赢关系、交易策略等;国内外投资者交易策略的区别,等等。利用公开数据进行的经验研究,其研究对象往往集中在机构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开数据相对而言较易获得,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利用公开数据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者结构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和功能,以及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差异等。

三、哲学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

行为金融学以往的研究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大,但归根结底,它毕竟是一门经济学科,对它进行研究时所运用的方法论始终摆脱不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而经济学方法论具有一定的科学哲学性,相应的科学哲学理论为诸如行为金融学等新兴经济学科研究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黄少安教授曾经指出,建立在哲学基础或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是最高和最抽象层次的经济学方法论,也就是基本方法论,是方法论的方法论。由此可见,科学哲学理论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说,从科学哲学角度定义经济学方法论,它是一门有关经济理论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规律和规则的学问,是科学哲学运用于经济学的学问。它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科学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探究经济学家的思维结构和分析形式,围绕经验归纳、抽象演绎、证实、证伪、范式、研究纲领等方法论观点展开。这种研究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较高的抽象程度,从一般中解决方法论问题,很少涉及反映经济学本身特性的具体的方法论规则。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最大的不足是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体系,而科学哲学研究的就是对象就是科学,也就是一门学科是否具有科学性。从这个问题出发,便可以把行为金融学和科学哲学紧密的联系起来。

1、科学哲学方法特征对行为金融学的影响科学哲学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前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后者在认识论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抽象性与思辨性、丰富性或歧义性以及难以检验性。科学哲学的这些特征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过程当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具体性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相对具体的,一般只提到和设法解决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比如,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其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投资者心理对其交易行为所带来何种影响,具有一定的具体性。经验性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研究起于经验(由观察、实验而来),迄于经验(用实验对所得到的科学认识进行检验),力求不超过经验;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最初便是通过观察市场交易活动中所出现的大量异象才引起关注的,后来国外大批学者通过实验金融的方法对各种市场异象进行了各种检验得出与现实世界一致的结果,最终促进了行为金融学的蓬勃发展。精确性是指所得到的结论是具体而明晰的,一般都能用公式、数据、图形来表示,其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行为金融学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比如前景理论对传统的效用曲线进行了改造等等。可检验性要求最终的结果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普遍性规范,而是个别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经验的检验;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中,各种行为实验室的建立正是在不断的检验所假设的由投资者心理所导致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而从哲学方法的特征来看,抽象性与思辨性是对经验研究的成果以及这种研究本身进行反思和反观;这在行为金融研究中所体现的是通过对实验场景以及受验对象的变化来实现的,力求使其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丰富性或歧义性是指面对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常常显现出不确定性和歧义性;而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人的心理千差万别,从而会导致结果会出现不确定性或歧义性,这一点正好可与思辨性结合起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控制各种情形,力图使的研究结论准确可靠。难以检验性,不是说,哲学命题根本不可能检验,但它确实不能像实证科学那样,在可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对具体结论进行直接检验。对哲学命题的检验需要通过大量的、长期的实践活动之总和才能够奏效;行为金融学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实验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如果这一硬件设施不能保证的话,很难通过实验对其进行研究,但是不通过实验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结论将会有所偏颇,导致结果出现上文所说的歧义性。

2、科学哲学为行为金融研究所提供的主要研究视角科学哲学理论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归纳、演绎和溯因,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等等。由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在以股票市场为主的证券市场是由众多投资者所组成的,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千差万别,但是个体投资者的共同作用却会变现出一定的诸如羊群效应之类的集体性,因此本文主要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角度来讨论科学哲学理论在行为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按照沃伦•萨缪尔斯(Samuels,Warren)的说法,所谓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指最恰当或最有效的社会科学认识来自对个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而方法论集体主义是指最恰当或最有效的社会科学认识来自对群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vonMises)在1949年的《人类行为》中,提出了构成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三项内容:第一,任何行为都是由一些个人做出来的。一个集体之有所作为,总是经由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行动而表现出来,并且一个行为的性质,决定于行为的个人和受该行为影响的各个个人对于这一行为所赋予的意义。第二,人生来就是个社会动物,但这个过程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人行为的变动不拘,就是这个过程的进展。若除掉了个人,也就没有这样的过程和任何社会基础,因此,各种分工下的社会合作,只有在某些个人的行为中才能看得出来。第三,集体是无法被具体化的。集体被认识,总是由于那些行为的个人赋予它的意义。从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论述当中可以看出,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人是社会动物,对其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将更能把握住经济发展的规律,这便突出了以研究人为目的的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只有从投资者个体的角度出发,掌握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和交易心理,这为相关机构制定和执行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集体主义是和个人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个人主义是组成集体主义的基础,为了了解投资者个体的交易行为,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群体所处的投资环境中来加以研究;而为了了解投资者群体,我们又必须考察投资者个体交易行为,因为正是投资者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行为组成了投资者群体,从而为了促进行为金融学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站在集体主义的高度,来研究投资者个体的交易行为,从而更加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并对这些规律交易利用,为投资者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四、结论

金融投资理论范文8

曾在解释金融市场现象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传统金融学,是以理性人和无摩擦市场假设为理论前提,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核心的一套金融学理论。20世纪中叶,随着Markowitz(1952)的现代组合投资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MM定理、Fama(1970,1991)的有效市场假说,以及Bloack、Scholes和Merton(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的逐一建立,基于这些理论内容的传统金融学确立了其在金融投资领域的主导地位。Stephen(2002)总结了现代金融理论的传统研究范式,他认为,现代金融理论内涵包括:有效市场、组合投资、资产定价、期权定价、MM定理和委托成本,所涉及学科有经济学、金融学和数学,其理论逻辑是将复杂的金融市场现象抽象成为简单的数学模型。传统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说,强调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并充分反映所有与资产相关的外部及内部信息。传统金融学理论把投资者看作是理性人,即投资者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理性的,试图追求收益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并且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即面对不同资产的风险态度一致,投资者对价格收益分布的估计是无偏的,且满足贝叶斯过程,因此,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交易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价格则表现为随机漫步,具有不可预测性,市场投资者无法获取长期稳定超额利润。Shleifer(2000)认为,有效市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不断弱化的假设条件,一是投资者是理性的,即能够理性地评估证券的公允价格;二是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由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随机性,因而能够抵消彼此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三是即使部分投资者有相同的非理性行为,同样不能够维持资产价格过大的偏差,因为理性投资者能够通过套利策略使价格回归理性。Shleifer还指出,理性投资者和完全套利两条假设缺一不可,如果投资者完全理性,就没有力量来扰乱最初的有效市场,价格也就不会偏离有效价值水平。而如果套利是充分的,那么套利者就可以及时调整无信息变化下的需求变动,因此,价格也会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市场仍然有效。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结合了心理学、决策理论、数学、经典经济学的金融学分支,旨在研究投资者为什么会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并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能够观察到的那些与传统金融理论相违背的异常现象。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行为金融学在解释证券市场收益的重要性方面获得普遍认可。行为金融领域开创者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了前景理论,该理论是从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解释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必然导致投资决策偏差,进而分析了传统金融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市场现实之间存在差异的理论原因。在Kahneman实验中,人们会选择确定性收益而不是回报率更高的不确定性收益,表明人们更看重可预测获取某物品的确定性,即为确定性效应。而反射效应则是指对每一决策问题的损失性预期偏好,是对收益性预期偏好的镜像,即以0为中心对预期的反射正好反转了偏好的顺序。也就是说,当面临股票亏损时,投资者更愿意继续投资并承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偏好;而当股票获得同比例收益时,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股票获利,而不愿承担更多的损益风险。在不确定性下,投资者通常是通过启发式规则、经验和直觉来进行投资决策的,而不是对股票所有事实和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即使投资者能够对所有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也只能基于公开信息做出决策。显然,如果在现实市场中能够做到如此高效,则完全不需要设置内部交易规则来防范内幕交易。人们对同一经济现象可能会有不同且非理性的认知和反应,人们的认知属于主观判断,因此,面对同一事物,不同投资者的反应不同,并且这种不同可能会影响其他人的认知和反应。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同时表现出个体和动物群体的特征,因此,使得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简化变得更为困难(VanRaaij,1981)。随后,Edwards(1995)以前景理论为基础回顾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文献,而Shefrin(2000)基于实践基础和现象讨论了行为金融学的逻辑学科,Shiller(1999)则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原理,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解释了股票市场表现。证券市场中典型的行为偏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现实中的投资者可能把最大化其他某些因素看得比投资组合的预期价值最大化更重要;二是“系统性的心理错误”,启发式偏差以及其他认知偏差导致投资者会出现系统性的心理错误,从而对所获信息做出错误的处理。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投资者认为已经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所获信息,以预期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投资,之后可能发现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认知上的错误。股票市场的价格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基本面,甚至可以说普通投资者对资产价格的正常水平并不知晓,且大多数投资者不愿花时间考察股票价格究竟是被低估还是高估,而是更情愿根据心理直觉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Shiller(2000)指出,要理解股市价格波动的基础,可以考虑两种心理定位,一是数量定位,即人们以股市应达到的水平作为标准来衡量股市定价高低,而过去的股价、记忆中离现在最近的价格等参考方便的数字常被用作数量定位参考。这些特征能够解释股票价格波动趋同和股票市场涨跌幅度历史重现等市场“异象”的原因。二是道德定位是指投资者会在保持投资与财富消费的需求之间做出取舍,即只有当投资者认为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消费新近获得的财富时,股票市场才有可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总之,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不具有同质化特征,且不是风险厌恶型的,而是损失厌恶型的,因此,市场并不会有效。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是投资者实际决策模式,包含应变性、偏好多样化、追求满意方案等,主张对投资者心态与行为分析,认为传统金融学所主张的预期效用理论、贝叶斯学习和理性预期无法对个体行为人的决策过程进行有效描述。总之,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而传统金融理论因过于简化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也难以解释现实市场中广泛存在的“异象”。

二、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挑战

在传统金融范式中,理性投资者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主观概率更新规则的贝叶斯理性,是指投资主体收到信息后会,按照贝叶斯法则来更新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在接收信息前,投资主体对不确定事件具有先验概率;而接收信息后,投资主体会按照一定规则对不确定事件进行概率修正,并由此得到后验概率。二是期望效用最大化理性,是指在后验概率给定的情况下,理性主体依照预期效用函数,在特定的风险厌恶水平下形成自己的期望效用,然后在财富预算约束下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得到最优的资产配置。因此,基于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投资者假设,资产的市场价值不会偏离其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股票的市场价格在大多数时间等于其内在价值,反映了股票所有的信息因素,包括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产量、经营环境、经济周期、法律环境、竞争、发展前景、工业要素等等。显然,传统金融理论并未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认为大多数人是能够公平估计到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年间,有效市场假说十分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实证检验方面的证据开始证明,一些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模型并不能够完全解释普遍存在的市场情形。Kahneman和Riepe(1998)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三点质疑:一是投资者在考虑风险时,不会顾及整个投资组合的最终财富,相反会选取某一个参考点,以核算其投资的损益状况,而参考点本身是一个移动目标,会因时因地不同而变化,并且相对盈利而言,亏损函数的斜率比获利函数的斜率大,投资者面临决策时会受到参考点不同的影响。二是当投资者面临风险时,会依据经验法则来评估风险,而不是理性客观地依据贝叶斯法则考察概率分布和可能性。三是如果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投资者对相同的信息认知也会存在差异。Kahneman和Tversky在1973年提出了“框定”(frame)的概念,认为框架方式会影响投资决策,人们的判断与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框定,即便决策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投资者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和决策。

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在证券市场中至关重要,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就不可能解释市场的全部行为。Shiller(1981)对股市波动的研究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他认为,股票价格通常过度波动,股价浮动幅度大大超出股息可以解释的范围,简化的“未来红利的预期净现值决定价格模型”远远不能解释股价的异常波动幅度。行为金融学在解释市场和股票表现时把投资者行为特征的作用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其中,认知偏差可具体化为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经典模型的基本假设相冲突的三个方面,具体包括: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人们的决策动机主要是躲避损失,而不是理性假设中的厌恶风险,面临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不一致。事实上,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而涉及损失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偏好,因此必然导致投资决策中的禀赋效应和短视偏差。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所在和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通过最小账户、局部账户和综合账户等三种心理账户对面临选择的得失进行评价。而且过度自信似乎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特征,即人们往往会在别人认为其不该有信心的事情上采取行动,也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假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找熟悉的模式做出判断,并不考虑这种模式的原因或重复概率(Shiller,2000)。事实上,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过度自信,其直接影响就是投资者会过分依靠自己收集的信息而忽略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而间接影响则是投资者会重视能增强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那些打击决策信心的信息,因此并不能对市场信息进行客观判断。结果就是:市场中的投资者会进行“售盈持亏”交易,并且对某些信息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显然,过度自信提高了投机市场的交易份额。群体行为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认为,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因为大量投资者交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非理性行为的效果会相互抵消。但前景理论(Kahn-man和Tversky,1979)指出,非理性投资者的决策并非是随机的,他们通常向同一方向行动,因此,他们的非理性行为不会相互抵消,即与生物研究提出的“羊群效应”相一致。“羊群效应”是指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常受他人判断以及市场舆论的影响。Shiller(1984)进一步证明了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社会化,驳斥了有效市场假设提到的随机性,他认为,投资者的情绪不仅没有抵消非理性行为,往往还会使这种情形变得更为极端。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2)研究发现,美国的小公司股票交易具有轻微的“羊群效应”,可能是与小公司的公开信息较少、基金经理无法判断交易策略有关。Wermers(1999)指出,美国共同基金买入的股票更具同期与滞后收益,从而认为基金投资的“羊群效应”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并加速了信息在股价中的反映,因此有利于稳定市场。由于投资者具有不完全且不对称的信息,模仿他人行为可以节约自己的信息搜寻成本,选择与其他人相同的策略可以避免个人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悔和痛苦,属于群体动物的人类一旦偏离大多数人会产生恐慌感,因此会导致金融决策中羊群行为的普遍存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进一步提出,即使非理性投资者也的行为不能相互抵消,投资者应该能够从以前的错误中获取教训,避免陷入类似的非理性中,并最终达成理性行为。Mullainathan和Thaler(2000)提出了学习效应,对交易的随机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批判,指出学习成本非常高且学习的次数有限,因此会降低投资者趋于理性学习的效率。金融学是研究对跨期且具有不确定特征的现金流进行定价的科学理论。

从直观上说,对资产定价的最基本原理就是无套利原理。套利机会可以被恰当地比作“钱泵”,即在无初始净投资且零亏损的条件下确保正收益的投资策略。典型范例就是,以低利率借用资金而高利率贷款的套利机会,显然每个人都希望利用类似的套利机会进行无限规模的投资,但两个利率之间的这种差距不能够维持很久,套利行为将促成两个利率趋于一致。因此,金融学基本定理的分析结论表明,并不存在上面提到的套利机会。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们进一步提出,即使投资者非理性且影响不能相互抵消,投资工具的价格与内在价值存在偏离,理性投资者可以通过无风险套利获益,而套利仍会将资产价格在极短时间内拉回内在价格。套利是利用投资工具的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差价进场交易,以牟取暴利的手段。假设市场上一种证券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而被高估,理性套利者将会发现这种价格的偏离,套利者出售或卖空这种相对“昂贵”的证券,同时购买其他相同或本质上类似的“廉价”证券,以此对冲套利获利。换句话说,只要这种替代证券能够获得且套利者能对其进行交易,就能够获得无风险利润,而卖空效应将使被高估或者低估的证券价格恢复到内在价值。因此,只要替代证券随时可得、套利交易迅速有效且套利者为获取利润而相互竞争,那么证券的价格将永远不会偏离其基本价值太远,而套利者本身最终也不会获取大量的超常收益。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起来的一价定律是传统金融学范式的核心概念,即只要市场有效,价格必然反映内在价值,在剔除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后,同一资产不可能按照不同的价格出售。但在现实世界中,同一投资产品在两个不同市场上的价格截然不同。而“有限套利”主要探讨现实证券市场中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充分实现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对信息会存在着不适当的反应,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噪音交易者的干扰下市场会长时间保持非有效状态。著名的“孪生证券”(皇家荷兰与壳牌公司)以及Shefrin(2000)提到的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公司事件进一步挑战了套利有效性假说,即使存在完美替代品的证券,其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也会出现巨大偏离,在没有风险套利者进行修正的情况下,市场的非有效性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Mallainathan和Thaler(2000)指出,套利本身并不是无风险的,市场价格偏差越大,风险和套利成本则越高。大量的套利交易涉及卖空金融工具,理性投资者在构建套利组合时不仅需要支付各种执行成本,包括经纪费、买卖差价、卖空成本和发掘套利机会的成本,还要承担基础风险与噪声交易者风险。基础风险是指不能找到完美的替资组合来对冲证券带来的风险,只有在能找到近似的替代品情况下,套利者才能高抛低吸,纠正价格偏差,将市场带回到有效状态。由于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替代组合,与股票的基本价值相关的风险将会对套利产生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噪声交易者的存在会导致理性套利者的行为发生变异,忽略对基础信息的分析,转向预测噪声交易者的行为,从而利用噪声交易者的反应来赚取所谓的“机智钱”,并使价格的偏离进一步加大。对于短期套利者而言,价格偏差进一步扭曲的时间跨度过长带来的风险,会降低套利者对噪声交易者风险的承受能力。如果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型的,那么过于自信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将财富投资于高风险的资产,虽然理性投资者能获得一定的无风险收益,但非理性投资者总体上却因承担更大的风险而能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率(DeLong,1990)。因此,套利获得能使股价回归其内在价值的力量十分有限,即金融产品的不完全替代、套利者的风险厌恶,以及噪声交易者对价格信号的各种干扰使得套利者无法充分发挥其维护市场有效性的作用。

三、投资决策模型方面的分歧

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绝大多数资产价格或交易行为模型均假设投资者评估风险的基础是预期效用理论框架。预期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始终不变,其效用函数自始至终为凹形,即默认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的,更愿接受确定收益,而不是任何预期收益行为的风险性期望,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会基于最终财富和结果发生的概率大小做出投资决策。Markowitz在1952年提出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考虑了投资者如何由多种单一资产构造资产组合,并从所有的资产组合中选择最优资产组合的问题,标志着现资组合理论(MPT)的开端。Sharpe(1964)首先提出单因素模型,简化了Markowitz模型的计算问题,其后又与Lintner和Mossin同时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解决了资产在均衡条件的定价问题,给出了资产的收益、风险及期望收益率之间关系的精确预测方法。1976年,新古典主义金融学代表人物Ste-phen在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无套利定价框架或者风险中性的表述,突破性地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值得注意的是,新古典主义金融学并非是建立在普通意义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上,而是认同行为金融学家关于“多数人多数时间的行为实际上都是非理性的”的观点,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采用寻找套利机会的理性套利者代替理性投资者,致力于远离预期偏好假设,进而借助无套利准则分析市场。Stephen认为,即使在一个存在不确定定价的不完全市场中,任何资产都将存在一个确定的价格,也就是它映射到市场上交易资产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对残差进行保险。因为它会使资产不再具有对冲的可能性,从而扰乱现有的市场均衡。随着现实中系统背离独立性假定和概率线性效用的现象出现,有效市场假说普遍遭到怀疑,传统金融学的投资决策模型代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现资组合理论(MPT)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学者们尝试对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相继出现了扩展性效用模型、预期比率模型、非传递性效用模型和非可加性效用模型。最具变革意义的是Tversky和Kahneman于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论”,该理论对投资主体决策及选择偏好的实验结果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发展了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的成功之处在于用价值函数代替了作为传统金融理论模型基础的效用函数,认为投资者决策是基于某个可移动的参考点的价值结果大小,而不是依据财富的最终绝对水平,且不对称的价值函数包含盈利部分的凹函数和亏损部分的凸函数两大部分,即亏损导致的投资者满意度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相同数量盈利所带来的投资者满意度上升幅度,更加符合现实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心态和投资选择特征。兼顾人类行为特征和经典理论的行为金融决策模型逐渐发展起来。首先,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作为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CAPM模型的改良代表,投资者被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在强调理性趋利的同时也突出了价值感受的特性,以均值方差有效资产组合代替CAPM模型中的市场组合,证券的预期收益由“行为Beta”决定。在BAPM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资产价格具有内生性,即投资者的最优决策行为不仅决定自身的消费水平和持有的投资组合,也决定了各个资产的价格。其次,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88)将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纳入投资者的行为中,提出了基于市场反应的行为资产定价BSV模型。同期发展的还有基于投资者有无信息分类的DHS定价模型(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1998)、假定市场由“信息挖掘者”和“惯性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的HS模型(HongandStein,1999)。上述三个模型涉及了不同的心理学基础和投资者心理偏差,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股价过度反应、滞后反应以及长期反转等市场异象。最后,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PT)则致力于弥补现代组合资产理论在理性人假设、均衡市场、投资者风险态度同质化等理论缺陷,否认了MPT强调的投资者最优资产组合配置应处于均值方差有效边界的观点,转而认为行为资产组合应是“金字塔”状,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投资者特定的投资目的和特定风险态度相联系,弱化了“金字塔”各层之间的关系(Shefrin和Stat-man,2000)。另外,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美国富勒—索勒资产管理公司和荷银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得以成功实践。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