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业教育范例

金融职业教育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1

从教育的角度,素质一般认为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根据素质的具体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我们通常可以将它划分为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基础素质是对作为“社会人”身份的要求;职业素质是在职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对作为“职业人”身份的要求,内容包含了思想道德层面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社会文化层面的职业交往、职业礼仪、团队合作等,专业素质层面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创新素质等,以及身心素质层面的职业心理、职业性格等。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10多年中,关于高职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对受功利主义理性观影响,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工具人”的批评越来越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开始更加重视学生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更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社会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上,也更加突出对职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素养的要求,而不再仅仅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水平。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也逐步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应用,开始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素质教育实施模式。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服务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是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技能优的高品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素质教育内容的具体安排上,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一年级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为重点;二年级阶段,随着专业课程比例的加大,结合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开始增加职业素质的教育内容;到了三年级阶段,学生面临顶岗实习和就业,就要以职业素质为主要内容。高职素质教育实施的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终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不同的教育层次、教育类型,学生所处的不同状况和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环境,素质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载体、形式都应该有所不同。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是源于对应试教育的纠正,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解决培养“工具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偏离问题,脱离片面强调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误区,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职业素质的提升,实现价值理性的回归。

1.确定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是由高职教育的特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所共同决定的,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征。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相对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力、意志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就是要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现实情况与个性特点,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确立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2.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强调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诸要素的融合,培养的是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素质教育要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职业发展,要与职业、岗位以及学生的特点相结合,重点是加强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教育,加强敬业爱岗、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3.应用有效的教育载体

职业素质教育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承载、传导职业素质教育信息或内容,并服务于职业素质教育方法。职业素质教育载体既要具有行业、职业特色,又要贴近实际,能够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可以采用富有行业特色的职业装、工号牌、企业形象标志系统等物质载体,运用职业发展规划演讲、职业礼仪规范大赛、职业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试行以总经理、财务总监等代替班委进行班级运行管理,制定班级口号、班歌、班训等文化载体。

4.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

高职学生对深奥理论、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擅长于形象思维和做中学、学中做。职业素质教育要采用思想引导与行为管理相结合方式,避免机械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可以以案例剖析讲座、职业素质课程、素质拓展行为训练、个体激励辅导等形式进行思想观念教育,并在技能训练、专业教学、实习实践中,融合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强行为规范管理,按照行业、企业的纪律规范来要求学生,以组织讨论、触发思考、引导反省、促进升华的方式,帮助学生把行为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并进一步内化为职业素质。

5.利用强大的行业企业教育资源

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职业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包括优秀的企业文化、行业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案例、实习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融入行业、接触岗位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标。

三、银领学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银领学院是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统一、集中管理全部金融机构订单班级,学生全部是进入订单人才培养的大三学生。银领学院以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完成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观念转变为先导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真正改变一个学生,必须从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开始。很多学生的行动不能落实到位,良好习惯难以养成,其真正的根源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上的问题。银领学院通过订单班开学典礼、举办专题讲座、举行专项素质拓展训练及开设职业素质提升课程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技能训练、专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上进心、意志力、刻苦精神等职业素质;在职业礼仪教学与训练中,不仅重视外在形象的塑造,而且强调对人、对岗位、对职业的尊重,强调内在素养的提升。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正确确立,是职业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2.以行业、企业为依托

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高职院校具有利用行业、企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银领学院以订单培养的优势,和订单单位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订单单位优秀的企业文化,很大一部分课程交由行业内培训师授课,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受职业熏陶。随后利用行业培训、顶岗实习的机会,在业务培训、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在职场环境中,在行业指导老师的直接带领下,进行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点在学院和订单单位之间交替进行,学生经过实习实践,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专业技能、职业礼仪、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这样可以使学生回到学校以后学习,更加用心、更加刻苦。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运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业务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实现职业素质养成的目标。

3.以开放合作为手段

产业、行业、企业要素的深度融入,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银领学院利用订单培养,确立了学生的“准员工”身份,不仅取得了引入企业的设备、师资、培训的便利,而且输入了行业、企业的标准、规范、文化,学生通过参加订单单位的职业技能竞赛、业务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职业活动,接受订单单位的企业文化熏陶。学生在开放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职业素质的提升。

4.以实践活动为平台

职业素质是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的统一,以实践性教育为主。职业素质教育应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内容,但这些知识性、理论性教育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依托于实践、走进实践。积极构建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方式。银领学院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以学生职业素质量化考核和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为抓手,构建了八大类学生实践活动载体,举办“我的职业•我的梦想”主题演讲比赛、“规划精彩人生,打造锦绣前程”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激活正能量,实现新跨越”微博展示、“学习、交流、感悟、超越”校友日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团队精神”运动会、“提升职业素质,展示企业文化,展现银领风采”文艺比赛、“强化服务礼仪,展示职业形象”金融职业礼仪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主题活动中,完成职业素质的提升。

5.以行为规范和素质养成为路径

职业素质教育需要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相结合,互相影响、同步推进。银领学院采用“职业化教育,员工化管理”的模式管理学生,对迟到、早退、旷课、课堂聊天等不遵守纪律行为,对男生留长发、女生化浓妆或过度佩戴饰品、上课趴桌子、玩手机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以订单单位员工素质的要求进行严格教育。平时从细节要求着手,通过帮助学生培养下课后自觉关灯、放好凳子,开会带笔记本,主动问候老师等良好行为习惯,来提高学生素质。通过统一着职业装、挂工号牌等形式,营造职业氛围,培养职业意识。同时,通过教育引导,激发学生内在的自觉性、主动性,最终实现从行为操作层面为主的规范,进入到思想素养层面内化为主的培养,再转化到上岗前的职业行为、职业习惯等外显层面的表现。

6.以核心优势培养为成效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金融专业;素质教育;实施

一、加强素质培养

对于我国传统的金融专业来说,金融专业的课程一般都是注重对金融理论的学习和掌握,金融专业的教师偏重的也是对教材理论的指导和解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境界的发展不断地走向市场化,所以,系统的金融理论的弊端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但是这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金融专业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很难涉及的。所以,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首先应该结合我国金融专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让我国金融专业的人才能够更好的迎合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中,专业的学科教学往往占用学校素质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把素质教育的培养融入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提高金融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金融专业的教师应该注意对金融课本教材中人文素材的挖掘和整理。虽然金融专业的学习比较枯燥无味,他的逻辑性,系统性也很强,但是,金融专业的课本上不是没有素质教育额的素材,所以,金融专业的教师应该深入到课本教材中去,就能够挖掘出丰富充足的素质教材,然后在把他们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就能够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到《货币银行学》这一课的时候,金融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货币产生的原因,货币的发展过程,货币的定义等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金钱是万能的吗?”通过一定的学习,学生知道,商品的等价交换产生了货币,从古至今,货币经历了从实物到金属,纸质,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但是不管货币是以哪一种形态存在的,他都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一部分学生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因为他买不到健康,亲情,人心,另一部分人确认为金钱是爱情的保障,没有金钱就没有爱情。这个问题争论的结果就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挣钱,学会花钱,取之有道,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能做金钱的奴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正面额的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丰富教学手段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个优秀的金融专业的人才不仅应该很好的掌握金融知识,还应该能够熟练的操作现代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这些网络手段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反馈有用的信息,并且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断地创新。针对我国当前金融专业方面的发展趋势金融专业的教师要注意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来培养金融专业的人才,利用信息网络进行金融方面的教学不仅仅是手段和信息方面的革新,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理念的创新。在新经济发展的今天,培养金融方面的人才,不只是培养出一些能够熟练度的掌握和运用金融知识的人才,更是要培养出一些具有很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捕捉信息,运用新信息,传播信息能力的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不断变化着的事物中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这种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在不断的运用于信息网络技术才能够培养出来。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

我国传统的金融教学方式都是以金融教师课堂上的教学为主,这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不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金融专业的人才很难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也很难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化竞争中不能占据有机的地位。所以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改进注重对金融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这样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现代化发现的都要,在国际上的金融竞争中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提高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质量额的关键和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金融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激活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深入思考高校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认清并解决我国放下高校金融专业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要想让金融专业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和把握我国当前金融业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就必须要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在金融专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在金融专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出者一些相关的具有可行性的措施。素质教育在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俄的渗透是势在必行的,金融专业的人才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素质,金融专业的教师也要注意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培养金融专业的学生素质能力的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完善和发展金融专业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对金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0(4).

[2]吴治成,曹艺.素质教育在金融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9(2).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课程;金融专业;课程改革

金融专业的英语作为我国对外金融业务的重要语言工具,对提升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率,成为影响对外金融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教育都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教学机构,在这两者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教学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达不到高等院校的教育要求,但作为为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尤为重要。而中等职业教育的金融专业,也是整个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金融专业的英语教学也与对外经济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保障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效率,是促进我国对外金融业务、国际汇兑等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专业英语是融合专业知识和语言学的综合性学科,是将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性语言课程。而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目前普遍存在英语基础知识较薄弱的现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英语基础不扎实;在整个中等职业教学内容中,英语学科尚属于较弱势科目。在实际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有部分的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还停留在最基础的阶段,其对专业性较强的金融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是短板。这种情况的存在,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以后的对外交流会造成非常不利的、且弥补性效果差的影响;因此,提升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效率,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中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较落后。相比于高等院校,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会比较弱化,这一点在金融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教学效率的优劣不仅与院校管理、教师有直接的关系,与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受到生源环境的影响,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学生上课效率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不会有效地控制自我学习等;这些都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效果不佳有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部分院校还是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多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说教式的授课方式进行英语学习,且课堂内容多以英汉翻译为主,教学方式较单一、古板,不灵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课堂互动,而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处在主导地位,却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使得学生丧失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良好学习的大好时机,大大地降低了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融合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确定日常教学目标。虽然目前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深入下,整体国力及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行业的效率提升及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支撑。而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型人才,无论其自身有多大的成就,都与在校期间的技能学习有着很强大的、且较直接的联系。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在金融专业的英语教学开展中,应根据自身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并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严密的调查和评估,明确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适合自己院校,且又能保障学生能达到金融行业的职业素养的教学计划和具体部署,将教学任务细节化,使教学目标落实化,有效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金融行业英语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和相关业务处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当前的金融行业而言,因为中等职业教育所教授的对象是即将走向社会,走向职业的特殊阶段的学生,因此,金融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实用性,避免课程设置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发生。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较强的专业教育机构,其教学课程的安排部署,不仅要考虑到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还应侧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学习和实践应用。因此,对于金融专业的院校来讲,其培养目标和教学宗旨应有明确的内容,一是让学生将掌握的金融理论知识用于解决金融行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宗旨,二是专业英语能力,致力于在对外业务交流中能够恰当运用;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用来促进我国的对外经济交流的健康长效发展。这种融合行业发展,将职业要求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改革性教学目标,将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英语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二)提升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模式下的金融专业英语课程,能够促进学生金融专业与英语能力的双双提升,这也将是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入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将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英语改革的重要方式。为避免出现传统教学中的不灵活、气氛不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多元化教育引入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倡导教学合作探究,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来提升学生对金融英语的学习兴趣,并可以通过现实生活的例子为依托进行事实论证,例如,以发问的形式去倡导学生对蚂蚁金融、京东金融等进行研究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将我们所学习的金融专业与英语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这种比较容易接受的事实存在的实例,进行研究分析和学习,提升学生探索研究的自主能力。当前社会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多个领域,而在中等职业教育的金融英语课程改革中,也应利用其强大的、独特的时代优势,来帮助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改革。在英语改革教学中,应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来丰富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应通过播放全球金融化的相关学习视频,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去了解和学习金融专业的发展大背景,以及拓展金融英语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喜欢并接受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自己肩负的使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信息化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在不受时间限制、地点限制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将金融英语的知识进行学习、巩固和运用,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三)创造实践环境,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实践出真知,一切理论知识都需要在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去得到应用和落实,而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的英语课程不仅是培养金融行业技能型人才,还应加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实践化应用。没有合理的实践数据及实践经验为依托,学生在实际应用其自身的理论知识时,会遭受许多没有办法应对的问题,只有在有利的实践锻炼中,才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触类旁通的学习技能,做到面对实际问题时能结合理论、有效处理;去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社会创造有利的价值。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一个适龄学生群体,其面临着即将到来的求职、就业等现实性的问题,在英语课程的改革中,加强学生即将实际应用的英语教学内容的开展以及相关实践活动,是实现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利措施。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有进三分之二选择步入社会就职,其他学生选择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由此看来,在中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的英语课程改革中,将学生求职过程中、和就职当中需要用到的英语知识融合到现行的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金融专业英语改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程中利用假设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例如,课堂上教师假设某外贸企业因国际汇兑业务需招聘工作人员,鼓励学生去为该岗位写英文简历;与此同时,为将假设效应最大化,引导学生对面试内容的学习和探讨,并搜集与其相关的资料,为岗位应聘做准备。之后,再将学生分成岗位应聘者和企业面试官的对立面形式,最大程度地对面试环境进行模拟,进而大大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英语应变表达能力和金融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相关金融业务的交际能力。另外,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有利优势,开展适宜的课外英语实践活动,可在课间或周末信息时间,播放一些与金融、英语相关的时事新闻,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紧跟金融专业对外交流的最新局势。

三、结语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4

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强化人力资源是金融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吸引各类高素质金融人才聚集浙江,对急需的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各级政府要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配偶、子女的就业,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对金融机构为引进急需高级管理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可据实在所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要加快建设中的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训平台,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强化金融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金融管理干部,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这实际提出了金融业发展中的人才支撑问题,也提出了与之相关的金融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建设浙江金融强省,必须大力发展金融教育,强化金融人才支撑。

一、从金融大众化谈起

金融运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但与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联系十分重大,浙江要建设浙江金融强省,既必须立足于金融发展所处的时代出发,必须据此研究推进金融强省的重大战略。

(一)金融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初级改革开放时代、改革开放深化时代和全面改革开放时代,与此相适应,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变迁,经历了产品暑期就金融论金融的概念伴随着改革开放后进入新的阶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的金融经济时代,九十年以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兴起,我们又进入了全面的社会化金融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股票证券市场的发展,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国际化步伐的推进,尤其是个人理财概念的确立和兴起,金融已经进入一个大众化时期。所谓金融大众化,是指金融已经渗透和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政策的调整,金融产品的开发,金融市场的振荡,不仅会影响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会影响工业生产、商贸流通、社会服务,而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其基本特征是:人人都在从事金融活动,人人都在享受金融创新成果,人人都在推动金融运行。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金融教育也只有金融教育在整个金融发展进程中具有最重大意义。

(二)金融大众化与金融运行

我们已经进入金融大众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它对金融运行及其相关问题提出了要求,至少在以下一些方面:

1.金融工作视野上必须考虑民众互动。由于主体民众既是金融的消费者,也是金融业绩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在制订金融政策、研究金融方案时,必须考虑民众的心理,民众的感受,民众的反映和民众的态度,把企事业的反馈和民众的信息正确结合起来,只有搞清楚并掌握了民众的心理和感受,才能真正发挥金融政策的功效,例如信用卡的推广,就必须考虑人们的消费习惯、支付习惯等等;又如,股市的调节,就要分析人们对政策的预期和心理,汇率和期货、期市都有同样的道理。

2.金融工作环节必须考虑全社会金融意识。由于金融活动已经是广大民众的活动,带有全社会性,因此,普及金融基本知识,深化全社会金融意识,掌握现代金融基本技能,就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只有培育起适当的金融意识,才会有助于金融活动朝着正确的轨道进行,才有利于金融事业良好的发展。

3.教育安排上必须考虑知识普及。伴随着金融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基本知识教育就显得非常的迫切和需要,个人认为:法制知识、生命知识、环保知识连同金融知识一起都应该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必备知识;要纳入9年制或12年制义务教育的范围,从而推动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社会、金融与人才的良性互动。

4.在金融工作机制上要注意全社会齐抓共管。在产品经济阶段,金融部门不仅没有独立性,而且仅仅是部门的附属,银行就是财政的出纳,其他金融活动几乎没有,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金融已广泛渗透经济领域。金融部门被作为宏观经济重要部门来参与决策和管理,而在金融大众化阶段,不仅使金融与人人相关,而且与人们的利益连在一起。因此,无论是宏观金融调节监控机制,还是微观金融经营机制都需要建立安全保障网络,涉及到公安、司法、海关、信息等部门,需要通过协作,才能确保金融安全,真正形成齐抓共管金融的机制和格局。

5.在金融政策制定时必须考虑社会稳定。这就是说,我们在研究一项金融政策,调节和选择一项金融措施时,必须从保护社会稳定作为一个基本点来思考,坚定不移地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要把货币稳定、汇率稳定、股市稳定作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来认真加以关注和研究,中央银行要履行好金融稳定职能,政策措施千万不能千万社会动荡和不安,处理金融机构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退出时,必须权衡而三,想出万全之策。

二、金融大众化与金融教育

现代金融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这说明了金融的地位更加重要,金融的作用更加明显,也说明了金融人才更加重要,金融知识更为基础,具体来说:

(一)要把金融人才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由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但人人了解金融,人人关心金融,人人运作金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金融人才,相反,金融人才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金融专才的价值更宝贵,培养一大批金融专门人才,聚集造就一定数量的金融企业家,形成一批金融高端战略人才,并把它作为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重要项目来做。

(二)要把金融作为独立的重要的学科来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高,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金融学科建设地位也在不民提高和加强,现在,作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金融学科受到了重视,全国金融学博士点的单位达到20余家左右。硕士点的单位,本科(学士)的单位更为广泛,几乎所有学校都设有金融类专业,即使没有金融专业本科和硕士、博士点的单位,其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中既有大量金融教育的内容,更有一大批学生从事金融专业研究并在毕业后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应该说,这是形势好的表现,下一步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金融学科建设,多投入学科建设资金,多开展中外金融学科合作研究和教学,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国际国内一体化进程;继续增加金融博士点的数量,并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国金融科学研究院。

(三)要大力发展金融职业教育

金融职业教育实质上是面向金融岗位、岗位群和职业要求的专门性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严明的金融职业纪律,高尚的金融职业道德,良好的金融职业习惯,娴熟的金融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属于国家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金融服务业本身的范围在扩大,门类在增多,从银行、保险、信托、租赁进一步到证券、期货、基金,而且企事业单位的活动与金融更加密切,股份制改造使企业需要专门的证券和金融管理部门,家庭和个人也需要提供投资理财的咨询等,这大多需要金融职业教育来完成。根据金融服务业的特殊性,它具有科技含量高,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宽,业务技能熟等特点,无论在银行、证券、保险行业还是在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部门电脑化已经普及,因此,金融职业教育应当直接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适当兼及中等职业教育,如果继续以大规模、大比例的中等职校毕业生走向金融部门,势必影响金融从业人员的质量影响事业的发展和推进,具体办法既可以用高中后三年制和初中后五年制的办法来加以培养。#p#分页标题#e#

(四)切实重视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如前所述,由于金融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因此,要发展金融事业,推动金融深化,拓展金融服务;必须以普及全民的金融知识为条件,金融类院校应当担负起这一职责,具体方法是:——广泛大量编印普及金融知识的资料和读本,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开展金融网校,利用网络渠道免费或低成本普及金融知识;———采用股民课堂、保险课堂、银行课堂、投资课堂等形式广泛地宣传和普及金融知识;———经常性举办党政干部金融知识专题研修班,企业家金融知识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公务员队伍和企业家队伍金融知识和素质。

(五)重视现有金融员工队伍的再教育

金融大众化一方面意味着全民都要接受金融知识教育和培训,同时也对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现有金融员工来说,继续教育甚至终身学习的任务十分重要,其中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金融从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按照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学习相关的经济和社会知识;———金融领域拓展知识的学习,要按照金融综合化经营的要求,银行、证券、保险等从业人员必须克服知识面狭窄的状况,系统学习金融各科知识;———金融岗位新知识的学习。要适应当今社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工具变化发展多,金融工作科技含量高等要求,不断加强岗位新知识、新业务学习,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浙江金融强省、金融人才与金融教育

(一)浙江金融强省需要金融人才支持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基础教育也比较规范,从人力资源总体情况看,它基本满足了制造业大省乃至经济大省的要求,但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过程中,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的战略进程中,从浙江建设金融强省的目标要看看,大量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无论从企业运作还是金融机构管理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如果没有一支高水平素质金融经营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高技能金融从业工作者,不仅金融发展会受到限制,而且金融强省建设也会无从谈起。

(二)金融人才需要教育和培养

事业发展需要一大批金融人才,而金融人才的积聚,既可以通过引进,也可以通过学校来教育培养形成,应该说,浙江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人文环境也可比较好,吸收金融人才的基本条件具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来吸引金融人才,把政策水平高、理论知识丰、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优的人才通过优惠政策吸引过来,这是对的,我们必须也应该这样做,但是,金融事业的发展,金融强省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包括各个层次,其中大量的基础性人才不可兴师动众通过引进解决,而必须立足于自我培养,通过职业教育加以有效形成,即使是金融企业家和金融战略人才也当立足于自我,通过学校教育和工作实践,在岗位上锻炼形成,这是基础和基本的。

(三)我省金融教育已有良好基础

浙江省最早的金融教育,起源于五十年代初的浙江银行学校,从连续的系统的规模性的考虑,也取决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及其前身浙江银行学校,应该说:浙江金融教育是从浙江银行学校作为一所中专学校起家的,并长期起着统帅作用。浙江银行学校1975年恢复办学力量,30多年培养近4万余名学子,是浙江省金融行业的主力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当时的浙江农业大学、当时的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及杭州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宁波大学相继举办过金融本科教育,温州大学举办过金融专科教育,工商银行在杭州建立了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农行、建行建立了中专学校。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已形成新的格局,这就是:浙江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点,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宁波大学的本科和硕士点,温州大学、嘉兴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本科教育和量大且集中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金融高等职业教育,另有少量高职院校开设保险和投资理财、证券期货等专业。上述格局我们可给出的总体结论是: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专业已有一定布局,但总尚未形成顶尖基地,金融教育科研尚无重大影响,尤其是迄今尚未争取一个金融学博士点,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四、发展浙江金融教育的总体思考

应该说,无论从金融进入大众化时代,还是从浙江打造金融强省的要求看,金融人才的培养应该再重视,金融教育工作应该更加强,同样地,这也需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统筹和研究。

(一)金融研究平台

以省有关部金融研究力量和浙江大学金融学科为基础,联络省有关高校和其它研究部门,组建浙江金融发展研究院,运用开放合作模式,吸收吸引国外和国内顶级专家加盟,建立浙江省高层次研究开发和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建立浙江金融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金融高层次教育平台

采取省部合作互动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在十一五期间,争取在浙江大学设立金融学科博士点,并争取由浙江大学和浙商银行,浙商证券,浙商保险等机构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在十二期间,争取在浙江工商大学和宁波大学设立金融学科博士点,把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宁波大学等高校金融学科作为省重点A类学科来建设。

(三)金融职业教育平台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浙江省内最早、影响力最大的金融教育机构,目前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优势和条件,它已挤身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应该支持其继续努力,挤身全国一流,通过市场和政策相结合的原则,支持形成浙江省重点金融教育基地,与此同时,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1-2所高职院校适当举办金融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形成合理的结构。

(四)金融员工再教育和培训平台

在上述高层次和职业教育学校,应该支持其积极开展多层次办学,办好全日制金融类专业教育,又充分利用其资源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形成综合教育培训功效。

(五)金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培养平台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金融从业人员尤其是金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培训,需要专门的机构,用一定的标准化手段来加以培训,这就像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党委,政府要建立行政学院一样,笔者的建议是:在浙江金融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和国家会计学院等地建立或委托建立浙江省金融家研修学院;依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设立浙江省中小银行家研修中心和浙江省金融职业经理人研修中心。作为相关职位人员岗位集训,岗位轮训的统一场地。#p#分页标题#e#

五、以金融强省为契机着力办好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前面已经提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及其前身浙江银行学校作为浙江最早开办金融教育的机构,也是浙江省金融教育规模最大的教育机构,由于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卓越的办学成绩,被誉为浙江省金融界的黄埔军校,浙江提出建设金融强省和高职教育强省目标后,如何发挥双重政策功效,推进其发展创新,应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发展条件良好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前身为浙江银行学校,创办于1975年,长期以来一直在金融体制内办学,与金融行业有着深厚的体制、人脉和感情纽带,2000年后,学院在体制调整中升格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该院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踏实的作风为行为,积极实施“三年实现规范(2001-2003),五年形成特色(2001-2005),八年争创一流(2001-2008)”的三五八工程战略,以打造中国金融类高职第一品牌,引领服务类高职改革创新为目标。积极践行“做学生欢迎之师,创社会满意之校,育时代有用之才”的价值理念,全面落实“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发展方针,积极构建“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工作体系,以“提高、充实、引进”为原则,大力推进硕士化、双师化、职业化师资队伍战略,着力培养一批教学名师、育人高师和实践能师,积极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发展模式,培育形成以金融保险类专业为主体,经贸管理类专业为主体,人文艺术专家和信息技术专业适度发展的专业结构。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不仅全面达到了十一五期间发展规模各项指标要求,办学设施先进,环境优美,规模适度,而且被评为全国金融教育先进集体,成为全国金融职业教育主任委员单位,并进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第一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中国金融职业教育第一品牌的影响力已初步彰显。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5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金融保险业的重要性也无庸置疑,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金融保险业对国计民生、发展战略、制度改革等个方面的影响亦窥见一斑。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该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然而我国的金融保险职业教育也刚刚起步,专业的建设始终踯躅不前,人才培养难以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对接,除了硬件设施的不足外,还有较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完善改进,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给了我们较大的启示。同时,专业建设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事关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整体竞争能力的构建。

二、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银行、财会、证券、理财规划、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治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治理、保险业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金融保险是一门操作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在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应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层次特点,结合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着重培养其应用力、操作力与适应力。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笔者通过对国内的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分析认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建设观念的创新不足,缺乏活力

纵观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建设,缺乏新颖,思路没有突破性,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经济因素、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还徘徊于陈旧的传统建设思路,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教改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学生作为的受惠对象,也要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在这方面学校和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要向其讲解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观念转变了,师生才会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去实践。

(二)更注重“学”中去“做”的人才培养逻辑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不断深入,偏重于在“学”中“做”的逻辑,忽略了将其与实际的结合,也偏离的职业教育的核心,致使学生进入社会岗位以后一片茫然,手足无措,用人单位也必须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就业再培训,由于金融保险专业其特殊的性质,以及社会新的形势决定了现代的职业教育应当是在“做”的逻辑下去“学”的思路,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去学到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这样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容易理解金融业深涩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将其融会贯通。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校企合作的建设还停留于表面,没有形成例行化机制

校企合作是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企业是学生的最终接受方,对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与青睐,企业最有发言权,例如保险公司、银行、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等,那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久机制,然而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这种例行化程序又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形成普遍性,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实习实践基地的经常性流动,给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那么通过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签定长期合同和挂牌的形式来固定合作基地也不失为一种良性的机制。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和出面协调。

(四)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对于专业建设来说,课程的设置是很关键的一环,但是在许多的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课程内容重复率极高,比如《货币银行学》与《中央银行学》,《财务管理学》与《公司金融学》,《市场营销学》与《保险营销学》等内容都有很多重叠的地方,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授课前进行不同教师之间的沟通,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在有条件的学校内部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实用教材的编写,形成一个研发团队,既可以增强科研能力,也可以增加不同经验的交流。对课程的重组和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反映金融保险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在课程的选取上也要注重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切实把握前沿的专业方发展,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因为金融保险业其本身的知识更新很快,新的理论或新的金融产品在不断的产生。

(五)专业建设偏重于“职”教,而正在远离“高”教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存在的本身就注定要承载特殊的社会意义,金融保险业又作为一门特殊职业教育,在专业构建上必须有别于其他的职业教育,以便形成其鲜明的专业特色,而高职教育也应该有别于职业教育或中职教育,我们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较高等级的技术型人才,那么也就意味着在注重“职”教的同时不能忽略了“高”教的存在,毕竟我们培养的不是纯粹的技工,而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而现在的高职教育正在忽略这样一个问题,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一两年具有比本科更好的操作能力,但在数年后,就将遭遇其职业生涯的发展瓶颈,因为理论和人文素养的缺失而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创新力,金融保险业又是一个极需创新意识和的能力的行业,那么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上应该实际操作与理论素质要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专业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讲,高职教育比本科教育承担着更为复杂和繁重的任务。

三、对策及其建议

为了从观念和具体操作上改变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现状,使其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金融保险的专业建设。

(一)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p#分页标题#e#

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力、岗位适应力、创新应变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即在注重“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高”的教育引导。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社会需求作为参考来确定教学,以教学来促进社会需求。积极的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促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国家教育部门明文规定,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度,为了提高资格认证的过关率,增强职业技能水平,可以考虑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为基础,专业基础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教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为一体的全方位新型课程体系,以便在毕业以后可以取得会计、保险、证券、银行等从业资格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专题任务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技能训练及合作调查教学。

(三)以社会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制订,课程内容由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也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排序,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课比例。打破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社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培养的核心,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听取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以此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控制。

(四)建立健全新的考试考评机制

现有的考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多元化需求,也不能再公正客观完整的去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建立健全新的考试考评机制势在必行。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抽查考核其主要理论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建立考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而专业核心课程要以实践操作考试为主,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该建立多元的、综合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半工半读,选修多门专业课程,以掌握多门技能。

(五)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精品课程代表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具有一定的榜样和示范作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专业课程作为精品课的建设对象,组织授课教师都加入到建设团队中,力求建设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精品课程,而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后期作大量的修正与补充,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深入认识,增强其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精品课程的建设也应遵循以建促教、以建促研、以建促学、以建促改、学建结合、改建结合的规律,从建设中找到问题,再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才是目的和意义所在。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部分企业破产、国际贸易萎缩、消费投资领域出现停滞。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但从近现代历史来看,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给世界经济及国别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兴起。   经济兴起与发展需要大批掌握新技术、岗位适应性强的技能人才的支撑,这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空间,从美、德、日等经济大国战后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他们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注重职业教育,注重产业工人的培养。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进行效果显著的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1 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挑战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危险。制造业出口放缓,在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现象,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   1.1 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出口需求萎缩,部分出口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由此将可能带来失业人口增加,社会需求岗位减少。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2008年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而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目前,不少用人单位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纷纷取消招聘计划,或延迟招聘时间,但与不断萎缩的就业岗位相比,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增加,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3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700万人。一边是求职需求连年攀升,一边是不断缩减的需求岗位,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经营困难加大,使得金融、会计、投资等专业的毕业生将面对比较严峻的现实。严峻的经济及就业形势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使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出现求职期间难以调适的心理压力。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全面告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1.2 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普遍出现人员富余的现象,但当前这种人员“富余”只是暂时现象,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他们不愿让眼下无法吸纳的具有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才大量流失。“能不能帮我们留住人才”成了众多企业的共同呼声,并对高职院校提出能否一方面适当延长在校生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开展富余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的要求。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成春提出,希望高职院校对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售后服务”,将已经毕业的学生召回再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当前人才储备的困境,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1]。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不景气,原有的工学结合,实习、实训计划也随之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适当调整。200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以下简称“双百”会议)上,有关院校代表提出:该校往年订单培养的毕业生在70%左右,2008年只有33%左右,到2009年能否巩固住33%还很难讲。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的“2+1”模式要做适当的调整,“2+1”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然后进入企业,这是企业与学校“订单教育”时期预购人才的模式。如果要延长毕业时间、将人才培养模式变成“2.5+0.5”或“3+0”的模式,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   1.3 要求高职院校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专业设置立足于为城市服务、为发达地区服务,而对服务当地区域经济、服务三农考虑较少。有些院校为了节省成本,追求短期利益,就选择开设一些投入低的专业,压缩高投入的技术类专业,侧重发展一些投入低的文秘、经济、法律、管理等文科类专业,像工科类的模具制造、机械、电子等需要大投入的专业则因为设备昂贵、投资较多,而较少开设,造成专业设置文科类偏多、工科类偏少的局面。随着国家经济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品牌、科技含量低的企业倒闭,加快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用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创新,加快了产业升级。金融危机下的产业升级给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好的外部条件。面对新的形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不能再走从前的老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认真考虑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不能总把就业眼光放在发达地区。从长远看,为当地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线,为达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的基本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中涌现的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上必须适当调整改造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实现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   2 金融危机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   作为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大环境下,在学生就业等方面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也是“危”中有“机”。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十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此政策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块很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极有可能迎来政策暖风[2]。行业产业的新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宽阔的空间。#p#分页标题#e#   2.1 产业结构调整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平台   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一部分自主创新率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但对技术密集型高端企业影响不大。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必须退出市场,企业必须要考虑怎样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届时对技术含量低、素质较低的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会降低,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会加大,这样,高技能人才就有了用武之地,从而实现企业人才的“腾笼换鸟”。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必须要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作为支撑,而实际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直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人才需求,技能人才缺口、高级蓝领供不应求的状况没有质的改变。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已采取10项扩大内需措施,总额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在内的政策措施,另外沿海地区已经发展到中级发达阶段,走自主创新之路,依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这些都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在市场经济变迁的大形势下,人才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大浪淘沙。 2.2 市场需求变化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契机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应贴近市场、满足企业需求,参加“双百”会议的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民认为:“职业技术学院如果能跟上市场的需要,能改变办学方法,学生进入市场之后受欢迎,就一定能实现发展,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企业代表的话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在谈到最看重的学生素质时,企业代表不约而同地首先强调学生做人的问题,其次才强调专业技能。可见,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是职业院校的双重培养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让用人单位满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不仅要训练他们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品德和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完美结合。没有基本的服务社会的技能是不行的,但是光有技能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一个好的职业操守,技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还要使他们在知识、技能、人格、素质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要给学生转换职业的能力,为学生打好“宽”基础,以应对发展带来的挑战。   2.3 企业人才“富余”为高职院校打造“双师”教师队伍创造条件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使命,既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方针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明确目标定位、深化教学改革、办出专业特色的需要,更是适应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足质”、“足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比较单一,从企事业进人渠道并不十分畅通,教师来源主要还是高等院校毕业生,而许多企业又不欢迎教师到企业内调研、锻炼,这些都造成了“双师型”教师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后,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情况,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离开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在目前条件下以相对经济上行时期较低的成本“捞”一些从企业出来的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才,“蓄”到高职院校,改善自身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高职院校要把握有利时机,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吸引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有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职,努力打造优秀、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3 金融危机形势下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等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是一个开发和培养人力资源的行业,越是在外界生存环境恶劣、竞争形势加剧的情况下,社会个体越需要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具备反经济周期性:随着失业率上升,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会呈现更高速的增长,并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呈现出和经济形势相反的繁荣景象。当然这种增长和繁荣不会是均衡的,而要看谁能抓住这其中的机会。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只有研究市场、紧跟市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才能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逆风飞扬、大有作为。   3.1 关注市场经济走势,正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初冬”已现,但是不是“寒冬”还难以确定。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虽然教育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要小些,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很多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由于订单量锐减,不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倒闭,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社会工作岗位减少,这些都给尚不具备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就业增加了不少困难。高职院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金融危机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把目光聚焦在市场上,关注市场经济动态,研究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规律,尤其面对世界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和企业倒闭裁员带来的就业需求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由于这一轮金融危机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做好就业现状的调研和今后几年就业形势的预判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优势资源,统筹兼顾,提前作好准备,与企业、行业、劳动等部门进行高层合作,有计划、有组织统一组织实施,解决好就业问题,确保高职教育的功能不出问题。   3.2 关注行业发展走势,明确专业调整方向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汽车等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尽管如此,危机下仍是“危”、“机”并现,许多行业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数据表明,在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9大行业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当属装备制造业,而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应为轻工业及信息技术业。在9大行业中国务院已出台钢铁业、造船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行业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必将大力促进我国行业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及就业需求的增长。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企业的拓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考验,面对这种冲击,高职院校必须抓紧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张昭文指出:“过去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是瞄准制造业,现在就要考虑专业调整的问题,如果继续集中在制造业的话,就业可能会存在困难。”为适应轻工业、信息技术业等产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发展轻纺食品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中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及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对低端制造业有很大冲击,但对高端制造业影响有限,考虑到人才培养需要3年至4年的周期打出“提前量”,高职院校还应加快培养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发展,以满足金融危机之后的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p#分页标题#e#   3.3 关注人才标准动态,健全人才质量保障机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时刻关注产业发展出现的新动向及其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关注人才标准的动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质量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面对这次小企业倒闭、大中企业裁员的形势,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其倒闭的原因,被裁员的成员文化、学历、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有的放矢地改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质量保障机制。针对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应以设立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机构、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为先导,以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标准、规范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行为为突破口,以建立优良学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保障,健全以学校为主、用人单位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注重过程与系统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稳步提高的长效机制。   3.4 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自身内涵建设   作为“就业”教育的高职教育,自始至终都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主线,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金融危机的发生,显示了企业员工就业能力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要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使课程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明确、具体地规定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职业技术能力标准,调整好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帮助学生具备步入工作岗位后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建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主要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使高职院校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职务能力需求,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把握需求脉搏,加快教学调整,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实现人才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在探索新的学制、学时与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使教学工作既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多样性,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3.5 关注与企业的联系,加大“订单”人才培养力度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光荣使命,其教育功能中的职业属性决定了这一类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部署,也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实施订单培养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无缝转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订单教育,深入与职教集团、行业指导委员会的联系,做好人力资源的需求测算,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着力培养企业适用人才,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实行产学互动、合作教育,让行业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避免产业与教育脱节,进而实现目标培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以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结构以模块教学为主导,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不断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积极开展订单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注意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出现停产、减员现象,这就有可能影响到订单教育的开展,甚至出现订单班取消的情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这类风险降至最低。   3.6 关注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力争成为企业人才的蓄水池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面对严峻的形势不得不采取冻结招聘计划、裁员等方式“缩身过冬”,以渡过眼前难关。面对这样的形势,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人事部长李成春认为:“经济危机中企业普遍出现人员富余的现象,企业领导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都非常清楚这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长的价值,面对不可避免的困境,企业不得不对他们忍痛割爱,毫无疑问,让这些人才流失是社会巨大的人才浪费,企业希望高职院校向他们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企业开拓富余人员的培训工作,将这些人才放在避风港和蓄水池里。”[3]在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下,高职院校应与企业“抱团取暖”共度难关,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广开门路,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和实训设备,通过开展针对初次就业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工人的适应性强、学习期限灵活、学习形式多样、学习内容实用的中短期非学历教育培训,敞开大门,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让那些不能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到职业院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等待迎接“春暖花开”时节。这样,就能为我国产业提升储备更多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7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金融管理; 校企合作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实质是专业教育,在双高建设和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关键发展期,专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人才培养道路。当前“互联网 + ”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渗透、对高职金融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对接产业发展,破解并培养适应数字金融等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探索高职金融管理 专业人才培 养 模 式 创 新研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国家首批示范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被誉为“行业摇篮”的学校。学校坚持以行业为依托、以校友为纽带、以集团为载体,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面对“互联网 + ”时代金融服务模式的变革对金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校金融管理专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具备相应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技术技能要求,面向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我校金融管理专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金融机构一线,培养精操作、善理财的金融工匠人才。其人才培养定位主要面向金融机构一线柜员岗和客户经理岗,培养总目标是培养一流的金字塔型金融人才。一是职业道德优、服务水平好、专业基础知识牢、职业技能水平高、岗位胜任能力强,就业率高、对口率高、起薪高,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一流技能型金融人才; 二是专业技能强,沟通表达能力好,职业综合能力优,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流复合型金融人才; 三是管理能力突出,风险防范意识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流精英型金融人才。

1.1 校企共建产业二级学院,创新“双元共享、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视角,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校企深度融合机制,与中国工商银行、浙商银行、杭州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建二级金融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高地,创新“双元共享、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金融高职人才培养走向深处。从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双元多主体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校企共建共享共用实训基地、人才就业多样化渠道、共同实施开展大规模“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学校和行业深度融合、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订单人才选拔、管理、教学、实习、就业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行、上课即上岗”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促进学生优质就业,创新形成“双元共享、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1.2 构建书证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我校金融管理专业作为金融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以“职业素养共通、教学资源共享、技能实践共融”的逻辑,按照“高水平专业群共享课程 + 金融管理专业特色课程 + 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的架构,设计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本专业的核心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毕业时不仅获得学历证书,同时也考取相关“1 +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共享课程从宏观层面使学生掌握经济金融基本知识、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和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时代精神,设置以经济学基础、金融基础、金融科技概论、金融服务礼仪、人工智能概论、创新创业指导等 8 门课程。专业特色课程是从中观层面,面向金融服务领域,尤其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旨在为学生提供商业银行领域进一步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工具和应用技能,为学生从事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实务、金融风险管理、银行产品、商业银行网点经营管理等特色课程。职业技术技能课程是从微观层面,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基础,以专业技能为抓手,对标金融领域“1 + X”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培养学生较强的金融职业能力,由金融管理专业群 5 个专业每个专业提供 3 门职业技术技能课程供群内其他专业学生选择,并且根据金融市场岗位能力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其中,金融管理专业提供银行产品、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实务等课程; 农村金融专业主要包括“三农”经济、农村金融基础、小额信贷实务、驻村银行实务、农村金融风险与合规等课程; 国际金融专业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实务、国际结算操作、外汇交易实务、Practical English on Banking、Business Finance等课程; 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包括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支付、互联网金融法规与案例、小微金融实务、金融科技等课程; 信用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征信理论与实务、信用数据处理、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实务、信用风险管理等课程。同时,从产业需求视角,对接产业链,对接金融市场人才需求,尊重技术技能人才成才规律,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以课程诊改为抓手,健全课程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规范无缝对接。每年与校企金融机构、行业导师共同制定、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性内容加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升级改进金融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更新优化数字教学资源,有效满足学习者的泛在学习需求。

1.3 融入金融行业新技术、新业务、新规范,推动教材、教法创新

与浙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依托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共同开发金融特色教材。在教材建设中融入移动支付、智慧柜台、超级柜员机、微信银行、数字金融营销等金融行业新规范、新技术、新业务。同时以国家教学资源库为载体,重构教学设计,大力推进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提高在线教学效果。运用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智慧教室等科技载体,从教学数据的获取途径、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教学数据可视化分析、教学数据统计学分析等手段,解决金融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难题。教学将通过对不同形态组织典型特征的抽取,全方位模拟营造一个现代真实金融社会环境,将金融场景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以满足金融管理专业学习与实践一体的要求。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变革教学方式,构建良性新型教与学的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智能化的管理、实训、学习系统,采集记录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开展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个性特点。

1.4 融入金融行业资源要素,校企共建开放共享的校内实践基地

首先,引行入校,建设“校中行”。依托浙商银行总部客服中心,银行师傅一对一指导,校内学生以“准员工”身份从事银行电话客服与产品营销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真实业务处理过程中提高沟通能力与营销能力。其次,与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改建新金融业务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金融职业技能训练与等级鉴定中心; 新建金苑智慧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场所,建设校内浸润式金融企业职业场景,开展存贷款、结算、智慧网点客户服务、大数据金融营销、智能风控等典型金融业务操作练习,寓劳动教育、工匠精神传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于一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最后,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开展以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实证研究,开展实际业务培训,满足双师培养需要。与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建校内培训中心,对接金融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开展银行员工培训与校内学生考证培训,申报设立金融类“1 +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点,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参与开发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教材和学习资源,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授权培训和考核站点,或与培训评价组织联合开展证书考核工作。

1.5 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和动力机制建设,为专业人才培养保证提供机制保障

首先,依托学校教学质量诊改平台和智能校园,分层分级深化质量诊改工作,优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提高教学运行保障能力。其次,将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数据、结果数据及时载入系统,集成教学数据分析、教学过程管理等功能,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提供历史经验数据,避免错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最后,进一步加强教学诊断和质量监控。采取二级督导、开设示范课和公开课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通过“送出去”“下企业”“干中学”等方式,借助校企资源,实施行业导师评价制度,关注职业导向,从督到引,提高我校专业师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2 结语

金融职业教育范文8

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各国都力求在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竞争中建立优势和占据产业链的上游位置。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源于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关键性作用,因而成为各国振兴制造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全球制造产业竞争、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中国政府了《中国制造2025》,而围绕实现其提出的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解决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问题,以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国际竞争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整个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最主要的创造方式,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也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制造业是国力竞争的主战场,制造业的兴衰也印证着大国的崛起与衰落。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有大批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是为制造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开始再次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纷纷实行再工业化战略,力求在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竞争中建立优势和占据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因此,在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并有可能再次对世界大国国力的此消彼长造成深远影响的关键时间节点,基于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国创造”的迫切需要,研究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发展趋势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的因应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后金融危机下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战略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开始调整政策以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以及与制造业的融合,使得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的调整。

1.制造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各经济体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巨大,尤其对以虚拟经济为主的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冲击更巨,以至于一些国家至今仍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在此背景下,美欧发达国家开始再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以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复苏。如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日本《2014制造业白皮书》,英国《英国制造2050》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制造业振兴战略及其相关内容。目前,高端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回流态势已经出现。金融危机后,在奥巴马政府一系列复兴制造业战略的政策推动下,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2009~2012年美国制造品出口增长了47%。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的研究报告指出,汇率、页岩气革命、劳动力成本缩小等因素,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复苏。然而,美国制造业回流,不仅仅是美国能源成本、物流成本下降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导致的制造业回归,更是新的产业分工模式构建,是引领智能化生产方式,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制造与服务一体化布局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是培育构建网络平台型产业分工的产业基础。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各国争相介入国际分工争夺战,并试图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由此,制造业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2.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推动全球制造业变革的主要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3.“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处于跨界融合和群体突破爆发期,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形成。围绕数字竞争力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打造网络强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的共识。也正因如此,“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均强调,由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进行结合将带动整个新一轮制造业发展。从生产方式看,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由此,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并随之带来制造业发展模式、创新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化。

二、推动制造业振兴下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世界各国在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发展中,尽管各国依据自身情况在发展侧重点上有很大不同,但是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高质量、终身化、创新性的职业教育,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能体系作为应对挑战最重要的策略。

1.发达国家强调建立满足未来需求、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不断创造出金融繁荣,由此,美欧一些发达国家在虚拟化经济的道路上持续前行,也因而渐渐丧失了其在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由于虚拟经济的高度发达,导致金融商业类人才培养过剩,而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开始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但其政策努力却受到人才供应的制约。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Manpower2015年7月的最新人才短缺调查显示,全球人才短缺并没有显示出消退的迹象,38%的全球雇主表示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全球雇主面临人才短缺的比率攀上7年新高,在受调查的42个国家或地区中,技术工人依然是全球雇主最难填补的职位[1]。同样另一家著名的麦卡锡咨询公司(Mckinsey&Company)的研究报告显示,欧美等国只有43%的企业能找到所需的技术工人。而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日本雇主的人才短缺问题最为严峻,83%的日本企业表示难以找到适合所需的技能人选。对此,发达国家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高端制造业回流对未来技能需求方面。部分发达国家针对高端制造业发展专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如英国政府在2009年制定了《英国技能和工作2020目标》,提出到2020年,要进一步加强技能、就业和经济政策间的联系,实现技能开发体系的连贯性、平衡性和整体性,使英国在技能、工作和生产力领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2]。2011年英国《继续教育和技能体系改革计划》,提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有清晰晋升路径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透明、灵活、世界水平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开发体系[3],并在2014年推出国家学院计划,为国家急需的产业领域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至今已成立了先进制造、数字化、风能、创意产业、核能等7个专业领域的国家学院,成为继续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中学、高校等教育机构与雇主之间的桥梁。2009年,美国《技能战略:确保美国工人和行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能》报告,提出要对生涯和技术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发展更具适应性和结果驱动的生涯和技术教育,提升生涯和技术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4]。2012年7月,美国先进制造伙伴关系指导委员会《赢得国内先进制造竞争力优势》报告,报告支持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并提出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的主要职能。

2.发展中国家积极扩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及新兴大国印度,依靠劳动力成本因素和资源丰富等优势,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然而,这些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特征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落后,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与劳工素质的普遍偏低,极大制约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显示,上述国家工人工作效率仅为中国工人工作效率的65%-70%。作为世界新兴大国,金砖国家的印度、巴西、南非等国都极其重视教育问题,其教育投入占国内GDP比例都高于中国,分别达到4.1%、5.3%和6%,但其投入极不均衡,职业教育投入资源不足[5]。以新兴大国印度为例,作为一个地域相对广阔、经济发展快速、人力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印度并未能够向年轻人提供足够的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将人口红利转化为经济红利。除了电子信息等少数行业,印度技术技能人才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所需。而同样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金砖国家,南非和巴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较低水平,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发展职业教育置于更广泛的公共政策视野下,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任务,强调如下战略: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积极开发面向全民,特别是更多面向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失业人口、青年人的培训机会,促进他们与经济社会更好地融合。如印度政府在2009年《国家技能政策》,提出到2022年,创建一个在城乡、组织、性别及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技术技能开发与培训体系。2010年,南非《国家技能发展战略》,提出建立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促进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发展,提高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支持企业、非政府组织及社会机构开展培训,积极发展生涯和职业指导。国际劳工组织(ILO)2010年在《实现可持续及均衡发展的技能型劳动力培训战略》中也强调,确保全球所有国家公民,特别是弱势人口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机会,使公民在工作世界和培训机构间建立更紧密联系,使之成长为适应迅速变化劳动力市场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三、全球制造业竞争新格局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全球制造业格局进入加速调整期,新的科技革命和创新竞争驱动整个制造产业发生变化,而产业的变化对支撑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也为培养制造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能否适应制造业对人才规模的需求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一些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制造产业部门和生产业态将被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部门和业态所替代,因此对高端岗位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据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显示,未来5年我国机械行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约在400万人左右,石油化工行业需求总量在150万人左右,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在100万人左右。而据统计,近3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年均招生和毕业生规模都低于50万人。与此同时,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的是中级以下的技术等级证书。另一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错位的问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本身也是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既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又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但由于本地生源不足等因素制约而导致了当地急需的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的严重不足。因此,能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制造业竞争的需求,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能否适应制造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目前,制造业在整个制造环节日益呈现出注重通过智能化生产和优化流程提升制造品质的趋势。这一变化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员工不再是单一的操作工,而主要是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和产品的设计者,需要极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具备跨学科的复合型能力也将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新特征。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还尚未达到较高的程度,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致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不能随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同时,在专业设置上,狭窄而界限分明,在能力培养上,重操作技能而忽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能否适应制造业对建立适切专业的需求

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新格局,《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优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的装备创新,并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应上述领域的专业准备明显不足,对产业缺乏前瞻性的专业布局。许多职业院校针对重点领域对专业进行调整,然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没有随之进行有效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甚至硬件设施都难以适应产业调整的需求。因此,适应制造业发展重大战略调整的需求,建立适切的重点领域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中国职业教育应对制造业竞争格局的因应策略

为应对全球制造产业竞争、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中国政府了《中国制造2025》。而围绕实现其提出的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必须在以下方面获得突破,以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提供人才支撑。

(一)优化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

加强对制造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开展针对制造业人才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的调研,为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导和依据,以合理统筹职业院校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区域布局、院校布局、专业布局和结构布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大制造类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大幅度提高面向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与此同时,各职业院校应结合地方制造产业结构及其地域化分布等特点,探索地方政府、产业、学校如何加强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建设办学和培训基地,更有定向性地培养制造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人才。

(二)确立服务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专业战略

面对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各职业院校应确立科学的专业转型调整发展战略,及时调整专业的服务面向,完善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要求,职业院校应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领域积极设置相关专业,着力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同时针对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转移的趋势,合理调整升级原有专业大类的培养定位,使传统装备制造等工业大类专业向工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专业点升级。

(三)提升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实训设备配置水平,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和实训更加适应现代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职业院校应将培养质量放到最核心的地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特别是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制造业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把《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知识领域内容纳入到专业与通识课程中,以此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适应制造产业创新的需要。

(四)打造高水平的制造业领域师资队伍

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从政府层面,应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和编制、用人制度的改革,完善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政策规定,支持职业院校按照有关规定积极聘任和引入制造业重点领域高级人才。从职业院校层面,优先引进和培养相关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同时积极制定相关领域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通过实行相关领域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一流“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营造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营造环境首先要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协调各部门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时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高度契合。其次,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及初步的职业意识。三是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对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巨大作用,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助推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从而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士梅 程宇 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