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体会范例6篇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范文1

一、明确课改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1.新课标及教材特点:新课标充分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充分注意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逐步学习用化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想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化学教材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学科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新课标化学教材还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与自我评价。

2.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第一次接触化学,由好奇心引发求知欲望,如在探究蜡烛燃烧这一现象中,提出问题最后的“白烟”能否被点燃?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能逐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领悟化学变化及物质的奥秘。如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从学生普遍熟悉关心的身边的物质入手,适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开始就感觉到化学其实早就天天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为了今后的学习、生存必须去认识。

二、注重化学实验,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

1.化学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再者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设提供了科学方法。

2.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a.以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以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要使化学实验呈现的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影响化学实验现象的因素很多,产生的化学实验现象也错综复杂。教学中要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化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地解决化学实验呈现的问题。如可用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的挥发实验来呈现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问题,都能使学生顺利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b.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如在初中化学中物质构成微粒知识学习时,对“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的假设的验证,学生在设计方案时可能产生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方案和“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压缩”实验进行验证。

3.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方法及能力培养

(1)自“课改实验”以来,学生在观察中普遍存在的情况:观察的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完整、全面的进行观察,总是以局部代替整体;观察笼统模糊,只关注明显的现象,而忽视较为隐蔽的本质特征;忽视稍纵即逝的现象,不能将其及时纳入自己的意识范畴,因而产生错觉。

(2)学生在观察中经常遇到困难:对转瞬即逝的现象不易捕捉,对多个实验环节前后不能协调;多种观察并存,观察中难以抓住本质特征;意料之外的因素引起观察中断,造成观察的困难。

(3)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必须具备的方法、习惯:能根据观察的目的,对仪器装置、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清层次,特别能注意不易发现或易消失的主要现象,并能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认真、细致、有始有终的观察习惯。

(4)培养观察能力应注意引导的环节: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喜爱观察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观察程序,发挥各种感官的积极感受作用;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抛出问题:你喜欢喝糖水吗?给你两个杯子,里面有水,第一杯加一勺糖,第二杯加两勺糖,你选择哪一杯?有的学生可能会立刻答出第二杯,但也有学生会问两杯子中有多少水?激发了兴趣,引入课题,学习溶质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5)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注意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标突出评价的发展性、体现评价的过程性、评价的多样性、落实评价的多主体。

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可以利用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还可以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如:进行学习成长档案袋评价、改革纸笔测验、重视活动表现评价。

四、开发与利用新课程教学资源,发挥作用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多样化的探索成果。如第一元课题体验化学探究: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自主选择一个有关对蜡烛燃烧疑惑的问题进行探究,经历一个较完整化学探究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

2.教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如元素概念的形成,一方面要从元素概念的产生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形成元素是物质组成的基本成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类比帮助学生弄清物质与元素,元素与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将蔬菜看成一种物质,那么芹菜、白菜、西红柿等都是其组成元素,而一颗白菜可以看做是一个原子;如果把水果看成物质,那么苹果、梨、桃等都是其组成元素,而一个苹果可以看做一个原子等等;重视对学生的调查研究;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重视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3.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重视利用校外资源、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关注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学习体会范文2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心得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学习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教育工作者以这一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并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起来.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合作探究知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合作探究知识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由教学的操作者转变成了教学的指导者、评价者,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挚友.师生角色的这种良性转变在没有新课程标准指导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

2.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实现了师生的角色转变,新的角色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上老师单向传授知识,缺乏师生互动的情形被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和谐的氛围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互动情形所取代.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师生互动也就得以实现.

3.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三维目标的要求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并进而发展他们的个人情感,促进初中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教师就应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原则与策略

1.按照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原则和指导.可以这么说,如果三维目标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实施或体现,那么新课程标准也就不能在教学过程得到实施或体现.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主动的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切实做到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发展情感,这样,新课程标准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切实的推行.

2.在教学中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高度融合

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的高度融合是初中数学学科的学科特征,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载体,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灵魂.初中数学学科的这种特征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度契合.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高度融合来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3.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初中课堂教学中.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初中数学复杂、抽象的学科特征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正好可以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于推动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推广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探索上少走弯路.学生通过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掌握知识后会大大增强自信心,会产生深入探究的动力,学习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为了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他们会主动与教师和同学探讨.这样,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就能得到实施.如,提醒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者解决了心中存在了许久的疑惑,进一步理清了初中数学的具体思路,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原则与策略.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积极探究和总结经验,新课改目标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利芳.基于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

[2] 毕丽丽.关注数学教学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新课标学习体会范文3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陈旧观念,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而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三、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认识

新课标学习体会范文4

【关键词】英语新课标教师专业课堂设计转化学困生教材取舍

通过学习,了解到2011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有关英语教学的八条建议,从教师自身、学生个体、教材教法、知识传递、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课内外教学等方面,对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同时也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值得思考。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受益良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对自身的45分钟内外进行了反思,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会多加注意,并加以改进与应用,力争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让教学成为师生沟通知识和感情的桥梁。

一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充电

在平时的听评课过程中,有个极深的感受,班内学生说英语的节奏和语音语调,几乎和任科老师如出一辙,学生跟着老师进门,也潜移默化了老师的很多语言特色,其中,包括延续了老师的长处,还延续了有些教师自身没发现的不足。因此,作为学生模范的引导者,教师自身水平则显得尤为重要。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努力先有一桶水甚至是自来水,而教学中的自来水,就来自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既要更新学科专业知识,如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而且还要能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要成为学生乐学的源动力,让学生因爱学而好学,教师就要让自己散发更多魅力,成为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老师,提炼适合个人特点,并能很好地影响学生。尤其是面对课堂的突况,要能“化险为夷”,巧妙与所学内容相联系,灵活掌握课堂节奏,为我所用。

二创设活动型课堂,让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作为外文学科,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让英文成为生活中可以应用的一个事物,不是纯粹的记单词、背课文,而在于能够结合生活实例,恰到好处的使用已学的英语,而不是培养会做考卷的哑巴英语生。因此,注重语言实践,很大程度上,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开发,不断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挺重视这一块,尽可能的让教学情景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鼓励他们进行对话,对所学文本进行操练,让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也会开展英语竞赛等纯英语的课堂模式,但是,课堂之外的活动仍然很有限,对分设的任务,也一般只能用小组反馈的形式进行,而考虑低年级,经常最后还是不得不使用中文。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英语的活动范围,信任学生,也相信他们可以逐渐的能用英语进行传递和应用。同时,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氛围,不管是生生,师生,能够用英语交流,多种方式的表达,大胆呈现,侧重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用英语来做事情。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转化学困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优化课堂教学。在城乡结合区中学,学困生的问题相当严峻。尤其是很多外来工子弟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家长要上班,或者本身知识能力有限,无法监督或帮助孩子的学习,慢慢的一些学生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对英语学科初期还是很感兴趣的,但随着需要记忆的单词、词组、语法,渐渐的望而生畏了。而一些学生学习被动,出现作业抄袭现象,久而久之,无法独立思考,也破坏了英语学习整体的由易至难的规律,慢慢就跟不上了。所以,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样重要。教学中,要注重赏识教育,对于进步要给与及时的鼓励,当他们回答问题时,要用眼神传递对他们的期待,若答对了,要用掌声或表扬来肯定他们,若回答错了,要讲些鼓励性的话,如“It doesn’t matter.”,千万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巧设提问,关注全班学生的参与度,尽可能把面铺向全班,让更多的同学不是“要学”英语,而是“乐学”英语,最大的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是教学最好的方向和目标。

四有效使用教材,适当进行取舍与调整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与特定学生群体、特定学习环境完全吻合,因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需要,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取舍和调整。在微观调整是很经常的事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对内容进行删减,调整教学顺序,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等等。例如,在仁爱版英语九上Unit1 Topic2 SectionB中,先把2a中数字的英语读法与表达法教予学生,进行演练后,再自然过渡到1b中对国家人口多少的问答进行学习和搭档练习予以巩固,然后再从这些数字中,引出中国人口大国的事实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再来学习1a中的报告,由原来的1a-1b-2a,调整为1b-2a-1a, 这样由易至难,由浅入深的迁移式学习,让微调后的过渡更加自然,衔接更加合理。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能灵活使用,进行适当调整。

新课标学习体会范文5

一、加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仍然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内容,因此以课标、教材为依据,把教材中的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成整体,形成知识体系,搞清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总复习教学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克服简单重复的现象,要讲究总复习的方法.

1.根据新课程的内容特点,按各个学习领域进行系统复习

新课程规定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在复习时要根据每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知识块进行系统复习.

例如,“数与代数”可分为:

数与式——数与式的有关概念、运算和性质等;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与解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的简单应用等;

函数——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概念和表示方法,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函数的简单应用等.三大块内容进行复习.

“空间与图形”可分为:

图形的认识——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一些简单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等;

图形与变换——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以及图形的全等和相似等;

图形与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图形与证明——证明的含义和证明的要求等.四大块内容进行复习.

“统计与概率”可分为: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与分析,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平均数和方差,频数和频率的概念,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制作,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

概率——概率的意义,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概率的简单运用等.二大块内容进行复习.

此外,“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综合性问题,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应放在后阶段复习或在复习过程中有机渗透.

2.克服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复习模式,要引导学生参与复习过程

学生有效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首先,在每个知识块的复习开始时,可以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本知识块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总体结构与框架,并对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学习的方法和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例如,在“数与式”知识块的复习时,可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②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数轴、科学记数法、平方根、算术平方根、零指数、负指数等概念,不仅要记住这些概念,还要领会其实质;

③有理数、实数的混合运算,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以及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去括号和添括号也是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解题时要特别小心.

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⑤了解整式和分式的概念,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⑥明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四则混合运算.

以上提出的学习要求无疑会为学生较快较好地把握“数与式”的主要内容提供帮助,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对建立“数与式”的知识体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学习,特别是要紧扣教材,让学生多看书,在看书时注意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复习,课本中的定理、性质、公式和典型例题,在复习中不但要让学生记住结论,还要让学生掌握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之概念清晰,脉络分明.

此外,要精心选择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题和练习的选择要尽量做到题型多样、难易适当,层次分明.与此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易错易混点.

分式的值为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分子的值为0,二是分母的值不为0,这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的.

二、以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就是要激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以典型例题为载体,以问题作为思考起点,引导学生去想、去探究、去讨论,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并在教师点拨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

1.通过解决问题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前面谈到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还需要通过问题来不断强化.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一方面对于较为抽象和易混的概念,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来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用到的基础知识进行不断回顾,体会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解决问题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典型例题,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多角度联想,亲身经历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

例2: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于点F、G,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求折痕FG的长.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所给图形的特点、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引导学生由折叠问题联想到轴对称问题,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解题过程.

①根据矩形的条件和轴对称的性质,若设AE与FG相交于O,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FG垂直平分AE,垂足为O,又由FOE≌GOA,得OF=OG.

点拨:这时可知要求GF的长只须求出OF的长,仔细观察图形和所给的条件可知ADE与FOE是两个相似直角三角形,因此只须求出AE、D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就可以求出OF的长.

此时,本题的解题方向已经十分明确,教师应继续启发学生寻找具体的解题过程.

②过O作MN∥AB,分别交AD、BC于M、N,那么又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解答过程(略).

上述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式教学,经过教师的精心设问,适时点拨,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解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解决问题后的反思积累解题经验

实践证明,解题后的反思有利于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优化思维过程;有利于弄清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一是反思解题的思考过程.例题的解答是如何审题,如何展开联想的,解题过程经历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有无更简便的解法?经常进行这样的反思,能使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在较短的时间作出判断,找到正确和合理的解题途径.

例如,例2解题的思考过程是:由折叠问题联想到轴对称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和轴对称性质把求FG的长转化为求OF的长,而要求出OF的长必须先求出DE和A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得结果.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过O作MN∥AB,建立线段AE、OA、OE、ON、DE、OM之间的关系,解题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和方程的思想.

二是反思解题过程涉及的主要数学知识.如,例2的解答过程用到的数学知识主要有:轴对称的知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方程等知识.

三是反思推理是否严密,语言表述是否简明准确.尽量克服解题过程曲折连绵,不求简洁,也不求严谨的毛病.

4.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本质性

思路”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形形,我们要从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出从总体上解决问题的“本质性思路”,这里所说的“本质性思路”不是指通常意义上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具体思考方法,而是强调一种能从通性通法上抓住解决各种类型问题的“主线”.事实上,初中数学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找到这么一条“主线”贯穿起来,运用某种统一的,也是最为本质的思路进行处理和解决.如,在图形的折叠中,一般隐含着轴对称的性质和图形的全等、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性质以及相等关系来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应用问题的本质是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求函数自变量值的取值范围本质上是列不等式(组)并解不等式(组).

三、精心设置专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这是初中数学总复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既有基础知识点的交叉和融会贯通,又有初中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一阶段复习要注意的主要题型有三大类:一是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题;二是有较多知识点融合的综合题;三是考查学生数学素养的创新题,包括实践探索性试题,图表信息类试题,阅读理解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等.上述这些内容的复习要以专题的形式加以强化,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专题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薄弱环节,突出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注意初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选题要有代表性,难易要适当,与此同时,还要十分重视解题思维的过程分析,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时进行解后反思,知识归纳和方法小结.

四、重视质量检查,提高讲评效益

质量检查考试是初中数学总复习的重要环节,其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质量检查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质量检查考试,可以发现学生的知识缺漏,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措施弥补缺漏,进一步夯实基础.考后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并进行及时的讲评.试卷讲评要克服“流水账”式的就题论题,泛泛而谈或从头到尾对答案敷衍了事的做法,要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学生失误的原因,指出学生解题过程的一般性失误和典型性失误.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错误原因的分析,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对部分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巩固性练习,解决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新课标学习体会范文6

郭河一小余举刚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我会认真学习有关资料,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领会编者意图,力求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引导”,获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四大数学内容。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圆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和解决问题。下面就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再结合本人几年的实践来谈一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一、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从现实中取得学习资源

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吨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吨,建立吨这一概念。

2、从具体事实中理解、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这些发现和欲望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发现。浙教版的很多单元结束时都安排了实践活动课。这些实践活动课都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活动注重实效

1、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目的明确,盲目的活动往往是低效的、无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落实到位,最关键的是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因为方式和手段都是围绕目的来实施的。

2、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多种感观。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会活动中的数学成分。如《连加、连减》一课。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说情景、自己说想法、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学。这样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教学活动必须倡导有效地合作学习

现阶段,合作学习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改课堂上。合作与交流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初步学会基本的合作方法。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

三、教师角色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