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1

但是,面对方兴未艾的新课改大潮,许多教师在将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他们刻意求新,为了课改而“课改”,完全抛弃了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的教学方法,而一味追求课堂上的一些形式化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上去热热闹闹,“课改”精神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则不然。我认为,那样只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浮躁,学生的基本功也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也是没有认真领会到新课程改革的精要,而只是徒具其表而已。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三点看法。

一、注重合作学习,但也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会给学生提出来一些问题,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表现得也很积极,几人一小组,热烈地讨论着,甚至激烈地辩论,老师也会参与其中讨论。有的时候,学生们还会离开座位去别的小组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合作教学演绎得栩栩如生,这样的合作教学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我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频繁合作,甚至在有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干脆就像做实验一般,直接将学生编成小组,为后面的合作作准备。一节课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合作中让学生完成的。好像一堂课没有“充分”的合作就称不上是一节课了。这其实是一个为了课改而课改的“作秀”现象。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心理的成熟与发育离不开他所依赖的环境,每时每刻他们都要思索,只有不断地思索,才能有所获得。不错,儿童的许多能力都要在他们的独立思考中进行养成。合作能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无关紧要了吗?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安排上,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合作,也应该适当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教学不能由“学生围着老师转”变成了“学生围着小组转”。这样会抹杀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在过多过滥的合作学习下,会造就一部学生的惰性。小组讨论不讨论,完全滥竽充数,依赖组内其他同学。那样,情况就更加不妙了。

二、“阅读”和“写字”并重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一个过程,是“语”和“文”的综合体现。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总结她的教学经验时,就反复提到过小学语文中“读”和“写”的重要性。她认为汉字输入法的书写、记忆绝大部分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完成的。电脑的普及,让汉字的书写已经弱化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现在对有些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而言,别说书法艺术,就是让他们去工整、流利地去写汉字,也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他们“写字”基本功的不扎实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改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过分推崇阅读教学。课堂上读的形式各种各样,感情激荡。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的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可惜,我们很少看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写一写,再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写字的机会,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也忘了语文课堂要“写字”这个“本”。在课堂上很少去板书,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屏幕的展示或在黑板上贴上现成的字词、图片。也许他们是认为课堂板书太费时间,特别是在教学比赛上,会打乱教学步骤。实则谬之。老师的示范书写,可以很好地纠正学生书写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和不良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语文课堂教学继续这样不重视“写字”,还如何指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将汉字艺术发扬光大呢?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须谨慎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就成了课改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大家都以充分利用电脑资源为荣,在有的教学比赛上,是否利用多媒体还成了一项评分的依据。电脑、多媒体似乎也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有着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往往能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被眼前不断闪现的画面深深所吸引,教师只需轻点鼠标,生字展示、动漫表演便一一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娱乐了学生。然而我个人认为,“凡课就有多媒体”“电脑主宰课堂”的现象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当课件展示代替了老师的板演,当电脑发音代替了老师的情境范读时,我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师,你在学生面前将如何体现你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学生被电脑里的精彩动漫所吸引,陶醉在电子信号模拟的虚拟画面中时,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你们在观看的时候,是否有过认真思索,而对课文理解得更深?还是只是在感受着视觉的冲击,享受着肤浅的愉悦?你们是否知道,现实中的世界会更精彩?这些虚构的情节会不会固化你的思维,约束你丰富的想象力呢?当由于突然停电、电脑发生故障,而让老师在课堂上手足无措、满头大汗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语文老师的“本”到底是什么?电脑只是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不能主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主宰课堂的永远只能是学生和老师。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解读为:在新时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需要转变,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转变。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模式,才能适应教育和时代的发展。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病

(1)从教学方式来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机械枯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简单甚至粗暴,无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从教学内容来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理解;注重语文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文素质的培养;注重应试的内容,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

(3)从教学效果来说,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进取性,容易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理解能力不够,知识的迁移和贯通变得困难。

二、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模式

1.模式一:主动转变角色

教师要主动完成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由传统教学过程中拥有绝对权利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那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新知、思考问题、获取答案。教师在自身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转变自己的角色。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己去学习探究,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另外,教学的目标也要转变,由传统的“掌握语文基本知识为主”转变为“既要掌握语文的基本常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语文素养”。

2.模式二: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文学美感的学科。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抹杀了这种美感,让本身充满艺术味道的科目变成了学生的负担。我们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必须通过语文本身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艺术美感。教师要通过自身深厚的文学底蕴,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让他们逐渐意会到其中的韵味。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需要进行创新和尝试,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我们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讨论《掩耳盗铃》的寓意;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分析《将相和》里廉颇的人物性格。总之,一切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方式,我们都可以尝试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

3.模式三:尝试使用各种教学辅助技术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易于接受直观、具象化的东西,如果我们将语文课堂搬到电教室,通过声光影的多媒体教学,以视频的形式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以投影的形式梳理知识要点、以动画的形式揭示人物性格……我们就一定能将原本平面的语文课变得立体起来,从而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更轻松地吸收和消化所学内容。

4.模式四:注重实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中,绝不能忽略了课外的实践。课外实践的本质就是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能将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当中。如:当学生学了《火烧云》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去观察美丽的云彩,通过实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三、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内容展开。教师要主动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更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新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 燕.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动性

近年来,在全国的很多小学中,教学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教师越来越重视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经常性反思等手段来达到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的目的,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虽然与以前相比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如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留守儿童却逐渐增多等问题,都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由于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知识面涵盖广、需要识记的内容多、与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又加上这门学科在写作和阅读方面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造成许多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情况欠佳、学习主动性不高等现象。上述几个方面在传统的教学任务中本身就是教学的难点,这些现象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

二、小学生普遍心理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也是向初中教育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小学生是一群刚刚进入学校门槛且心智能力尚幼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开阔但尚未成形,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他们对于各学科的学习通常以兴趣为优先考虑因素。因此,语文老师需要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进行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方法

教师的职责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总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案,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们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1.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变化

现代学生接受语文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门槛,通常对周边事物抱有即好奇又抵触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的环境,一方面又讨厌失去自由被学校教育所束缚。此外,小学生的思维大多活跃,但认知方面具有局限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不高,认为语文是一门实用性不强的学科,对该学科的学习也通常抱着“应付考试”的态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思维、情绪以及行为的变化,摆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来对学生进行课业知识的传授,然而现代的教育理念对这种传统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其观点是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双方占有同等地位进行交流与反馈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分析来决定教学的进程和速度,学生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以及对老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来吸取语文知识。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双方都处于一个主动参与的状态,不断根据对方传达出的反馈信息来进行自我调整。

3.注重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小学生今后学习其他学科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培养其对语文的逻辑思维十分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教材上规定内容的教学,应透过传授的内容重视其背后所蕴含的语文逻辑和思想,让学生养成语文思维的习惯,不能只是会背诵,还要懂得运用。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下列步骤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首先,要主抓基础内容:学生的语文成绩通常具有差异性,且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以及学习技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学,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技巧。其次,明确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自己思考,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对学生起帮助和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的阐述,结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并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阅读兴趣

一、激发学生对自学的兴趣

兴趣能够激发一个人追求、探索的欲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自然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切实可行地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提高学习质量。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方法上创设新意。第一,要巧设疑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这样目的性更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容易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具体讲解的课文设定好相应的问题。第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文其文学性及艺术性很强,鼓励学生多朗读,既能获得身心愉悦又能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学

实施情感教学。(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以及对学生的热爱,给学生美的感染,这样,情感教育的实现就更加水到渠成。例如,秉持对伟人的崇敬朗读《邓小平爷爷植树》,用教师的情感态度来影响学生。(2)带着对学生的关爱进行备课、批改作业,情感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得以传达。(3)教材中各种题材的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通过对文章语言、情绪、材料对比的分析来挖掘情感因素,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就是对感恩之心的赞颂,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激发学生对伟人的热爱,同时启发学生学会感恩。

我在课堂上常用的情感教学方法还有情景创设。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文章内容的感染,对文章情绪的感悟更加深刻,教师要找准小学生的感情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快乐的节日》描写的是小学生在儿童节活泼、愉快的场景,教师在授课时带领学生回想儿童节的热闹景象,并且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学生自然会受到熏陶,情感世界了变得更加丰富。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种习惯,当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知识之后,久而久之,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对陌生的事物问一些为什么,所以,教师就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或者阅读相关内容,当学生心中的疑问得到解答以后,就会感受到阅读的价值,体会到阅读的意义。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要求他们能读懂鲁迅的《阿Q正传》,不要求他们现在就读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当然也不能要求他们超前去阅读一些长篇或者短篇的优秀小说等等。因为现阶段的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不会真正明白这些文章中蕴藏的真正含义,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们才会慢慢理解文章中的真正寓意。所以对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读物。如,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后羿射日等等中外神话故事;又如,香香鸟、小马过河、潘多拉等等童话故事。从兴趣出发,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快乐。

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阅读。由于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阅读内容形象化,可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由于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父子情深,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首先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刘和刚的父亲,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感受父爱的伟大,接着引导学生去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包含的中心思想,进而使学生领悟亲情,学会感恩。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颇富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完善创新、总结实践。此外,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突出学生的核心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在玩中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在玩中得到实践经验,焕发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一直以来就受到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但如何学好语文,真正使其成为我们交流、阅读的重要工具,却一直是困扰着教育界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进入学校,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同时也有着恐惧的心理,对于那些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则会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在这样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为考试而教学的方式,想方设法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愿意学习语文,而不是简单地为考试而学习。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与新课改之间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因此,教师要切实找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地努力加以改正,从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1.教学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教学观念的落后一直是阻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接触的事物和信息是以往同龄孩子的数倍或数十倍,其在内心和思想方面也较为成熟,加之其成长环境较为适宜,自尊心、自我意识更强,因此,在教学时必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观念上做一改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独立性估计不足,导致教学中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模式,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重视,导致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学生在下面兴趣索然;二是忽视教育的目的性。依然将应试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忽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的重要作用,将认识几个字,能否了解课本的中心思想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够;三是忽视语文的文化性。仅仅将语文看做是一门识字课,而忽视了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的作用,降低语文的文化属性,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由于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导致依然采取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即使在上级反复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情况下,仅仅将会使用ppt、幻灯片等作为多媒体的全部,没有将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加以应用。而就学生而言,其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从网络到平板电脑,从安卓系统到iPad等等,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我们在课堂上却依然还使用着传统的方式,其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

3.自身素质不高,难以更好地履行教学职责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而在现实的工作中,往往出现由于教师自身素质不过硬,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让人满意。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儿童心理并不了解。对儿童心理学的学习是加强与学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二是对高科技发展掌握不够。对最新的科技成果不了解,导致教师在硬件技术的掌握上不熟练,不能有效发挥高科技技术设备的效果,在软件上不能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

二、提高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是将应试教学的观念转变为真正的素质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将认字能力教学转变为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将现代的语文课转变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从语文课的教学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强对学生心理学的学习。知道学生所思所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能够熟练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能够通过小学生喜爱的动画、Flash等方式,将死板的文字灵活化,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三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的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将学生放在主置,教师放在组织者、指导者的从属位置,在课堂上通过积极引导和有序组织,使孩子能够将课堂变为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朗读、背诵等多种方法,考试、竞赛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占言.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之美[J].辅导员,2009(11).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有效教学

教育的主要实施战场就是我们的课堂,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课上教学时间,利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最大效益地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给我们的学生创建一片寻知的乐土。改善课堂的教学气氛,创设活动情境,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学习地积极性。

一、创设较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就应该充满魅力色彩,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教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我们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其极强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探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境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也是学生对学习投入程度的重要体现。创设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去体会角色的情感,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我们也给了孩子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不言而喻。通过课文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得更透彻,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高涨。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教师的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才能实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使我们的教学顺利地进行。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实施课程改革后,很多教师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状况,出现了传统教学中忽略讲授质量的状况,对我们的课堂质量很容易造成负面的影响,其实高质量的讲授过程,同样是我们在课程改革时期需要的,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识结构,而非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并摒弃。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地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学生的学习经验,我们不要加以克制,这也将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体会到每篇文章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灵体验,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环节,我们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每节课的开端,我们可以采用影音播放的方式引入,给课堂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走入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要坚守好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时期,学生的提问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提问能力能够体现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听讲程度,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因而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以良性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有所问。例如,在教学《凡卡》一课结尾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质疑: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怎样?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到乡下去,是否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呢?为什么?这样逐层深入地讨论,学生的思维就能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独立特性和创造性方向发展,给课堂一个漂亮的收尾!

创设条件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我们鼓励学生的不同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是学生思想生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承担着更大的使命,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生机,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责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有效。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怎样更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培养学生更全面的素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加强创新,提高改革质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必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回顾、总结,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地占领教学的高地。

参考文献:

[1]邢建立.关于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J].青年文学家,2009(10).

[2]唐敏.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

[3]王世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