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求论文范例6篇

文化需求论文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1

首先,文化浸透于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之中,是银行的灵魂,文化也要服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有助于银行的发展。再者,因为金融经营活动与金融产品的同质性,使银行经营失去了差异营销的优势,而文化则可以弥补这一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差异性的文化,来促进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这种文化必须能够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激起银行员工的认同感,从而自觉地去遵从,形成与银行文化的外在形式相容的内在价值观。银行文化是无形的生产力,文化作用于员工,使团体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员工个人人格的一部分,无形的文化变为有形的生产力,激发员工自觉的维护银行的利益,起到规章制度所没有的“内化控制作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人的基本需求,依据人的本质需求的银行文化能够做到内在形式与外显形式的统

一。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Maslow是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并且将人的多种需求系统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型排列,如下图所示: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同的需求:一类是沿着需求金字塔由下向上逐渐变弱的本能冲动,称为低级需求或生理需求;一类是随着生物进化而逐渐形成的高级需求或潜能需求,是作为人类而特有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人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但是由于需求是有层次的,是呈金字塔形状的,满足了底层需求才会去追求上一层;只有先满足了低级需求才会追求高级需求,到达不同需求层次的人数按金字塔由低到高的顺序逐层递减。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我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基本驱动力。“需求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消费者如果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了消费的动机和行为。银行员工如果被抑制了需求也就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和行为,那么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就失去了长足发展的支撑力,生命周期就会缩短,甚至越过繁荣的阶段直接进入衰退期。可见,通过加薪、升职、褒奖来满足职工的多样物质和精神需求是每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潜规则。

2、需求的层次呈金字塔型逐级上升。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有一个本能与发展的过程。银行文化可以通过研究这个过程,按照需求层次运动轨迹的客观实际来适合人的需求或者培养人的需求,形成契合的银行文化。更是因为需求的递进式发展的性质,每个时期均有其主导的需求,人的行为在特定的时期受这个时期的主导需求的调节支配。当前,银行在全球化、国际化合并、互相控股的浪潮下,银行文化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文化整合。而需求的层次呈金字塔型逐级上升这一特点,对于银行文化的制定有两方面的启示:第一,通过对处于不同时期的员工的主导需求进行分析,来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表现,进而制定适合银行员工的文化。因为在银行合并的情况中,员工的需求层次不同,要求制定适合不同需求层次的文化,或将不同需求层次的文化进行整合、复合化;第二,银行文化本身的制定可以依据需求的层次性,形成层次性的文化建设理念。当然,作为外显形式,具体体现为银行文化建设目标的层次性上。这样的层次性文化就会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将员工需求和理念的差异性,统一到银行文化这一整体当中,进而可以引导员工形成与银行文化相适合的内在价值观的形成。

3、高层次需求是精神需求,它能产生强大的动力。马斯洛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人们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人的需求层次愈高,实现难度愈大,但就越接近于实现自身价值。精神需求位于金字塔的上层,实现的难度大,到达的人数少。精神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却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所以,在文化建设的外显形式中,就必须要加强精神的引导作用,为银行文化建设净化环境的同时,还可提供强有力的内在精神的支撑。另外,在员工的价值观教育上着重培养精神、道德修养,避免文化的畸形发展,这样由文化形成的生产力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导入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商业银行文化

在商业银行文化的构建中,导入需求层次理论,诱导员工形成与外显形式相符的内在价值观。由于需求理论的层次性,可以构建下列形式的银行文化结构:

1、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基于人们的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包括物质形象的塑造和经营效益两个方面。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保证经营效益,保证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这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其次,在形象塑造方面,注重差异性文化,打破金融产品的同质性造成的市场饱和,促进差异性营销。

2、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银行文化建设的第二层。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需求最终导致了行为的产生。员工的行为是其内在需求的体现。银行行为文化,是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人际关系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的经营风格、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员工的价值观的折射。其群体行为则折射了银行文化的本质以及实施的情况。所以,塑造员工的群体行为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行为的规范需要制度的完善。

3、规章制度文化。规章制度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在引进文化建设“形似而神不似”的现阶段,制度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银行文化建设中导入需求层次理论是为了文化建设的神似,利用规章制度的“刚性”来保证无法量化的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规章制度作为一种硬性的规定,外在的框定了文化的表现,在达不到神似的阶段,形似是退而求其次的必然。而根据切合人的需求层次所建立的银行文化,则可以起到由形似达到神似、由外到内的作用。

(1)建立严格的规章体制。成功的银行文化要有严格的制度对人进行管理和约束,规范员工行为,规范经营行为,保证银行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2

(一)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于 2013 年 6~9 月进行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 专项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农户问卷与合作社问卷两部分:农户问卷内容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服务情况以及带动非成员情况;合作社问卷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管理、经营和服务情况。项目组在重庆市、四川省、青海省、云南省、海南省、安徽省、山东省、湖北省、吉林省、河南省、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贵州省、河北省等 15 省市中随机抽取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然后在被调查村中随机抽取 1~2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合作社82 个,并按照 3:1 的比例对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进行随机抽取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 400 份,覆盖37 个区县的 83 个村镇,回收 396 份,有效问卷 394 份,有效率为 98.5%。

(二)分析方法国内学者通过问卷调查从农户需求角度研究优先序的方法主要有频数法,即通过对受访农户按照自身意愿迫切程度或者重要程度选出相关选项,然后根据各选项的频数大小进行位次判断[16];均值法,对不同位次选项赋予分值,根据加权总得分来判断序次[17];系统聚类法,孔祥智等[18]认为各选项出现在不同位次上的频数不同,无法进行有效排序,可以运用聚类分析弥补不足,之后孔祥智等[19]采用最优先选项无权重转移进行改进,提高各选项位次不同的排序有效性;崔登峰等[20]认为频数法忽视了农户对各位次的效用有不同评价的现实,依次对所有选项进行排序可能更优于仅选出前三项或前五项,应综合运用几种互补的方法得出相互佐证的、具有共性的优先序,才能更符合农户的真实需求。因此本文综合参考运用最优先项频数法①、加权频数法②和系统聚类分析法③,利用 SPSS22.0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

二、实证分析结果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广阔而复杂的地域类型,不同区域之间的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状况存在很大差别,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次序可能存在不同;在农户的家庭经营过程中,家庭收入的高低对于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诉求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农户的农业经营活动的前瞻性,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选择有着较大影响;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愿性合作组织,相对能提供更为全面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成员更能够表达出自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诉求;农户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经营类型不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偏好也可能存在区别,并影响其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因此,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水平、是否合作社成员、不同经营类型的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优先次序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全部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本文首先比较了全国受访农户根据本人需求的迫切程度针对以下 12 项服务类型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 SPSS22.0 软件计算出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不同位次上出现的频数及加权均值如表 1 所示。注:本调查要求受访者选择其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并给出排序,为更真实了解农户偏好,允许农户根据意愿对于部分服务不作选择,因此表格的实际有效频数因统计变量不同而不同,总计可能小于总体有效问卷 394 份。类似地,表 2、表 3、表 4 的有效频数也可能小于 394。依据首选项决定法和加权均值法得出全国受访农户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如表 2 所示。依据首选决定法得出的最迫切需求是农产品销售,其次为种苗提供;而依据加权均值法得出的最迫切的需求为种苗提供,其次为农产品销售。虽然两者得出的结果稍有区别,但是始终位于最优先需求的前两位,且在实地调研中,相当部分农户对其迫切需要的几项社会化服务无法给明确的先后次序,故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以进一步准确了解农户的需求层次和优先序,具体结果见图 1。将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数据导入 SPSS22.0,选择系统聚类,根据数据之间的距离确定类别,再综合经验分析得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明显聚为六类,结合表 2 得出如下结论,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根据其迫切程度可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第三层生产管理服务;第四层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第五层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第六层为个别农户特别提出的其他服务。由表 2 和图 1 可知,排在前两位是种苗提供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这两者的频数和加权均值要远优于后面的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因此是农户最为迫切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良种对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当前受访农户的良种 47.33%从合作社采购,这表明了合作社作为良种提供的有效途径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对当前农户来说,现代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然而其自身局限性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做出生产决策,农产品销售服务作为走出 量大价贱伤农 怪圈的重要途径,是农户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之一。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被排在第二层。这四项服务作为农户产前、产中的重要服务内容,对农户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了解市场信息有着重要作用,农民自身局限性导致其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对于市场的前景很难有准确的把握,因此更专业和及时的服务必然能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第三层为生产管理服务,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有助于农户提高产量,降低损失。第四层为农业金融和基础设施服务,农业金融获得的难度较大且农户对其认识不足以及保守型生产的限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支持力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要求,故处在较后位置。第五层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服务,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没有能够形成针对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值得关注的是农业机械服务需求较低,调研显示农民选择合作社的农业机械服务比例为 31%,其原因是调研农户中一般性农业机械拥有量大,且当前农业机械大户的有偿服务较易获得。第六层为除列出服务内容外的个别其他需求,本文不作深入分析。

(二)不同区域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限

1.东部地区。由首选频数和加权均值得出的具有共性的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被排在前五位,其中种苗提供排在第一位、农业信息排在第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东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为其他。

2.中部地区。具有共性的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都排在前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以划分为七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第二层农产品销售,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第四层农业信息,第五层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金融,第七层为其他。

3.西部地区。数据显示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种苗提供、农业金融都排在前四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农户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可依次分为七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农业技术、种苗提供、农业金融、农业信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产品加工,第七层其他。综合以上对比分析发现,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是三个区域普遍最迫切的需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技术排在前四位,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排在最后;区别在于东部地区受访农户对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的需求程度高于生产资料采购和农业技术,对农业金融的需求高于农业机械和农业基础设施;中部地区受访农户相对于东部西部地区对农业金融的需求较低,对生产资料采购较为迫切;西部地区受访农户对农产品销售服务需求要高于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并且相对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急需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需求较为靠前,生产资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服务需求则较为靠后。这样的区域需求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东部地区农业发展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经营者更关注生产规模扩大、科学合理的生产安排;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环境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农户以保守经营为主;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市场环境较差,农户迫切需要产品销售服务、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来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

(三)不同家庭收入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依据我国 2013 年统计年鉴,农村家庭平均总收入为 42643.80 元,本文根据样本分布情况,将受访农户家庭平均收入按照 4 万以下、 4~8 万、8 万以上划分为三组,不同组受访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状况首选频数及加权均值如表 3 所示。

1. 总收入 4 万元以下受访农户。共性的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和生产计划安排都排在前五位。结合数据聚类分析结果,家庭总收入 4 万元以下的受访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优先次序为: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第四层农业金融,第五层生产管理,第六层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第七层其他。

2. 总收入 4~8 万元受访农户。共性结果是前五位需求都为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依次分为六层, 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资料提供,第三层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计划安排,第四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其他。

3. 总收入 8 万元以上受访农户。具有共性的结果是前三位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与后两位农业机械和其他相同。结合聚类分析谱系图,可以顺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由以上对比分析可知,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差别较小,前六位需求内容与全国整体状况相同,后六位需求优先次序稍有区别;通过三个收入水平层次的优先序和均值大小来看,受访农户的收入水平越高,对于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的需求迫切程度越高,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迫切程度越低,三者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程度较为接近。中低收入受访农户对于生产资料采购的需求更为迫切,收入较高的农户则更关注生产计划的安排。根据调研数据,受访农户收入水平与其经营规模存在紧密联系,收入较高的农户一般拥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其对于优秀品种的选择、产品销售有着更迫切的要求,更多的关注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这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四)是否合作社成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 合作社成员。对比首选频数和均值,具有共性的结果是前六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包括农产品销售、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和生产计划安排相同,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种苗采购,第二层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信息、生产计划安排,第三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为其他。2. 非合作社成员。该部分受访农户的首选项和均值优先序存在较大区别,依据首选项决定法得出非合作社成员受访农户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序存在区别:依据首选决定法得出的最迫切需求是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其次为种苗提供服务;而依据加权均值得出的最迫切的需求为种苗提供,其次为农产品销售。本文参考实际调研状况综合两种结果结合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生产计划安排,第二层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第四层生产管理、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金融,第六层其他。根据以上结果,合作社成员和非合作社成员的受访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和种苗提供都有着迫切的需求,而对比发现,合作社成员对于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农业金融的需求相对于非合作社成员更为迫切,这体现了合作社成员受访农户对于农业生产经营更注重发展前景;非合作社成员农户对于生产计划安排需求尤其迫切,这是由其自身生产盲目性和承担风险能力较弱所决定。

(五)不同教育水平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 小学以下。根据首选项和加权均值得出,具有共性的是前四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相同,包括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综合聚类分析结果,依次划分为七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第二层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与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业基础设施,第七层为其他。2. 初中水平。依据首选项和均值优先序共性的结果是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种苗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都在前五位,差异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采购的位次。考虑实际调研的解释误差,本文倾向于加权均值的结果,综合聚类分析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计划安排、种苗提供、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生产资料采购,第三层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五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3. 高中以上。该部分的共同部分是第一位和后四位相同,第一位为农产品销售,后四位为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其他。综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种苗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第三层生产计划安排、农业金融,第四层生产资料采购,第五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第六层其他。根据以上数据,农产品销售和种苗提供在每个教育水平的受访农户处在最靠前位置,而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在三者中都是处在需求紧迫程度较低的水平。此外,从教育水平来看,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生产计划安排与农业金融的需求迫切程度越高,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户对于生产资料采购、种苗提供的需求越高。这说明农户受教育水平对于其农业生产的计划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优先序

1. 自给自足型。共性结果为前三位的最迫切的需要次序为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种苗提供。综合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七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种苗提供,第二层为农业技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金融、生产计划安排、农业机械,第四层生产管理,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农产品加工,第七层其他。

2. 追求利润型。共性结果是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和生产计划安排都处在前五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依次划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农业信息、生产管理,第三层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第四层为其他。

3. 劳苦规避型。对比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该部分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先次序具有共同特征的是前五位相同,包括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种苗提供、农业技术、生产计划安排。另后六位排序相同:农业信息>生产管理>农业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其他。由聚类分析,依次划分为六层:第一层农产品销售,第二层种苗提供、农业技术、农业信息,第三层生产资料采购、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管理,第四层农产品加工,第五层农业金融、农业机械,第六层农业基础设施、其他。

4. 风险规避型。综合两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依次分为六层:第一层种苗提供、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第二层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第三层农业金融,第四层农业机械,第五层农业基础设施,第六层其他。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四种类型受访农户对于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依然有着共同的最迫切需求。自给自足型农户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程度较为迫切,追求利润型农户占受访农户的 59%,此部分农户对于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有着相对更为迫切的需求。劳苦规避型农户的农产品加工的需求相对较高,风险规避型农户对于农产品销售需求程度相对较低,而对于生产计划安排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这些结果与其自身的农户特征是相吻合的。三、研究结论及建议本文综合运用最优先项频数法、加权均值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全国 15 省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状况,并对农户迫切需求的社会化服务项目排序,从而反映出农户的真实需求,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供给效率提供参考。从研究结果来看,全国范围内的需求优先次序为:第一层种苗提供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第二层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第三层生产管理服务;第四层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第五层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第六层为个别农户特别提出的其他服务。这要求在建设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要根据农户需求迫切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关注新品种的引进,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多种途径,从而提高服务供给效率。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得出的共性结论是种苗提供和农产品销售是当前农户需求最迫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其次是生产资料采购、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和生产计划安排服务,最后四位的是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和其它,这与全国农户的优先序一致。而针对不同群组受访农户各自的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为其提供有针对性有侧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区域层面,对于东部地区农户应注重提供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对中部地区农户更应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较差的西部地区农户,更应注重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金融服务提供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收入层面,应更多的对高收入农户群体提供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对中低收入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服务;在合作社层面,相对于普通农户,应有侧重的对合作社成员农户提供更多的农业信息和农业金融服务;在受教育水平层面,应对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上的农户进行生产计划安排指导和提供详细的农业金融信息,对教育水平在中学以下的农户应加强对产前的生产资料采购指导;在经营类型层面,应为自给自足型农户提供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农业信息,对于追求利润型农户应更多的提供种苗和增加农产品销售的销售渠道,对于劳苦规避型农户应引导其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对于风险规避型农户应引导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3

关键词:雅;俗;影视创作现状;大众审美文化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创作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领域商业氛围浓重、精神引领作用隐退的现象也愈演愈烈。文艺创作中雅俗混流的形势变得日益明显。

大众传播领域将影视作品分为“高雅”、“低俗”、“无争议”三种类型。其中“高雅”“无争议”作品始终处于小众接受状态。低俗作品才是大众传播中的主流,受众群体也最广泛。而为了迎合大众审美文化需求的低俗化倾向,以低俗内容为主导的影视剧作品也大行其道,产量高居影视剧作品创作之首。有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故事片产量已超过500部,高于美国;国产电视剧产量达1.4万集,为5年来最高,居世界第一。但影视剧作品的题材却非常单一。多个版本的宫廷剧、穿越剧泛滥,抗战类题材影视作品数量众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影视剧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内容,污染严重。不少影片、电视剧中的情节连成人看了都觉得太血腥,太过于色情,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众群体,更容易产生误导。

在低俗类影视作品当道的今天,我们不可否认,大众文化虽是快餐文化,但可以起到以闲适消解奋斗之“累”、以消遣舒缓跋涉之“苦”、以放纵释放殚精之“闷”、以调侃转换处事之“烦”的功效。但一味迎合大众低级的审美趣味,创作出的影视剧作品只能获得一时的经济效益,很难成为经典。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低俗文化在影视剧作品中大受追捧,愈演愈烈,人们长时间的在低俗文化的熏陶中生存,久而久之,低俗文化也就成为大众文化了。目前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已步入“大众文化时代”。文化由一种高雅的思想、道德教化工具和审美形式,逐渐向“大众消费品”,向一种大众娱乐方式过渡。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文化娱乐化”的时代潮流吧。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与其现代化进程同步的。

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俗”是他的特点和本色。随着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商品化,商业化操作中那些裸的功利性目的,必然诱使某些文化商人和媒体合谋,竭力去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某些低俗的东西,无限度地强化大众文化消费中感官刺激功能、娱乐功能等,以满足人们“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的欲望和需求。结果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越来越空虚、苍白、肤浅和庸俗化,追求刺激、金钱物欲等,使非道德意识和非社会主导价值观越来越成为其主导意识。这就是大众文化中越来越显眼和令人忧虑的“媚俗”倾向。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不但日趋多样化,而且也日趋高标准化。这既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人们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以后,对于高品质精神文化的必然需求。是人们身心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自觉要求和历史体现。

虽然国内一直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对电影的审查实际上只是通过删减镜头,达到让所有年龄段观众都可以观赏的目的,但国家影视相关部门连续出台的规定,也让我们对国内影视剧创作的未来前景感到欣慰。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电影不得含有宣传吸毒、渲染恐怖等情节;国家广电总局也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起,各卫视黄金档不得播出宫廷剧、穿越剧等四类剧集,并在2012年10月之前不再接受批准以上题材剧集的立项申请。这两条规定,表明了国家影视作品创作监管部门的立场。

诚然,进行影视创作必将以大众的审美文化需求为导向,大众的审美文化需求也决定着影视创作的品味与发展方向。志趣高雅的审美需求必将要求高雅的影视文化作品为之满足。由于利益的驱使,低级的审美趣味也必将有低俗的影视作品与之相迎合。但随着人类的进步,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品味也将逐步趋向高雅。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4

①深化年度计划,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高质高效的年度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工作,努力完善全面、准确,科学、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内部控制。②实行动态分析,搭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模式。坚持“统一、集中、全面、刚性”的原则,对各类物资需求计划和招标采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完善实施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内部控制,并通过目前现状分析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内部控制

2.1完善实施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内部控制

①建立监督机制,对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执行权限内部管理控制。在物资需求计划业务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做到相互监督制衡,相关部门共同把关,实行会签审批,加强内部牵制。②整合各类资源,对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实现流程内部管理控制。为提高物资采购对需求计划的内部控制管理,从物资需求计划的申报和创建,再到物资需求计划汇总等递交各级审批把关。③加强计划管理,对年度物资需求批次采购计划内部管理控制。根据年度资本性投资计划、表计安装与更换计划、备品备件计划等要求,整合形成预测物资需求计划。

2.2现状分析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内部控制,提升管理

随着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控制理论与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的有效融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物资需求计划管理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如图2。

2.3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针对以上指出的问题,提出关于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有效内部控制优化策略,如图3所示。①加强需求计划审核力度,从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加以改进完善。②严格执行计划批次安排,杜绝计划外采购和不合规项目物资上报。③关注初步设计审查,加大设计复审力度,避免申报非标物资。④合理确定物资需求计划交货期,提高计划执行刚性及准确率。⑤做好需求计划的分级审核工作,提高计划编报质量。⑥加强沟通协调,确保物资需求计划如期上报。⑦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物资计划管理水平。

3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内部控制前瞻性提升

①建立网络,固化管理。明确各级专业人员岗位,固化统一管理模式,形成物资管理全覆盖的局面。②基础管理,超前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办法的修订,在上报时间要求中,按照国网公司、省公司招标批次计划上报时间。③强化计划,节点管理。加强工作计划性管理,注重设置工作节点,建立节点工作要求,确保物资管理工作重点突出,张弛有度。

4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内部控制思路的提升

步骤一:企业物资需求部门和物资部门分别根据生产和经营计划对未来时期内的物资需求进行预测。步骤二:物资供应根据需求单位上报计划通过物资部门预测的物资需求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双方沟通解决存在的差异。步骤三:对需求单位与物资部门双方沟通后修订的需求计划,分析物资需求计划完成供应的可靠性。

5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内部控制方案的提升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5

在对营销的定义过程中,科特勒教授提到了欲望这个术语,这里的欲望是指人类需要经由文化和个性塑造后所采取的形式,这说明市场营销本身就蕴涵着文化的意义。文化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它强调物质需要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观念融汇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是文化与营销的一种互动与交融。

二、文化营销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营销从本质上理解为将企业的文化管理手段运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用文化的方式来经营企业,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下,对文化营销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的内涵在于从分析消费者心目中对于文化需求更高的层次着眼,在消费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在,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更多的偏向于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这对于营销者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营销者必须将某种企业文化在产品传递过程中表达出来,只有当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契合时,消费者满意才能真正实现。

三、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

1.文化营销的经济学基础。

1.1效用论。在一个交换关系中,市场营销学通常假定消费者寻求效用最大化,他们在充分和完整的信息条件下,各自以理性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行为。消费者的这种选择行为受到“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影响。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他们会在有限预算条件下,寻求一种最优的商品组合,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提供了相同总效用的商品组合形成了一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描述的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满意度或等量总效用的商品组合。要想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必须在预算线以内提供给消费者满意度最高、效用最大的产品,文化营销则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而产生,用文化营销的方式来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满意度,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1.2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Porter)认为,企业经营得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它们所以获得这些优势,是因为“厂商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综合成本进行所需要的活动,亦或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一些能创造购买者价值的活动,进而使得厂商实行溢价成为可能”。这是波特低成本—差异化“通用”战略的实质。它对文化营销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营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而产生,文化营销可以使企业通过独特的方式创造购买者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化。1.3信息非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认为,由于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存在着严重不对称,消费者无法以传统的、直观的、直接的方式获得产品质量的有关信息,这势必阻碍自由交易,增加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甚至导致“柠檬现象”的出现。对于市场营销来说,信息的非对称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品牌命名时。品牌的名称通常被消费者视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志,因为“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品牌支付额外的费用”。因而,营销学十分强调品牌的重要性,将之作为产品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营销的观点则是由此引出,只有让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创造出独一无二高质量的品牌,所以说,信息非对称理论是文化营销的主要理论依据。

2.文化营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强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则是文化的反映,因此,消费者的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性”。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消费开始重视商品的个性与品位等文化内涵。文化营销就是在消费者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解决产品均质化的问题。2.2卢因的人类行为模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的人类行为模式如下所示:B=F(P——P1,P2,…,Pn,E——E1,E2,…,En)其中,B(behavior)代表个人的行为;P(personal)代表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内在特征;P1,P2,…,Pn表示构成内在条件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如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态度等;E(environment)表示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E1,E2,…,En表示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该模式表明,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文化营销则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着手,对内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对外在环境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3.文化营销的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文化需求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图书馆 人力资源 激励 重要性

1 引言

21世纪,互联网和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形势。图书馆作为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机构其组成要素包括图书资料、馆舍、设备和人员等,其中主体是人。列宁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员工无论多么平凡,多么普通,如果他们的最佳表现能得到发挥并受到鼓励,他们所完成的任务是绝对不可限量的”。“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人的作用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1]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好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其巨大潜能,实现图书馆作为国家宣传文化阵地的目标是摆在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激励的概念

2.1 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文化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六种类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图书馆明列其中。(文件中规定:“国家兴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同时文件中还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十六字方针,成为近年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指导方针。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发展图书馆事业对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具有重要意义。[2]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作为为公众提供信息搜索和阅读的场所、文化与休闲活动的场所,是查阅文献资料和信息的场所,也是保证公民文化权益,确保平等获得信息、公益性知识、参与阅读等各类知识信息获取的途径与场所,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公共图书馆具有这些重要作用,所以,现代民主国家的公民们把他们获得“共同期望乃至珍视的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当作自己应该享有的重要权利之一来看待。图书馆的重要性决定了图书馆在新时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人员素质,实现高质量服务的提供。

2.2 图书馆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按照需求激励理论或称为满足型激励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刺激人的动机因素,即通过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来激励职员。这个理论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的“ERG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逐级递进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3]这个理论的价值在于揭示了每个人都是有需要的,并且这种需要是随着个体心理成长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充分调查了解每个员工的需要及这种需要的发展变化过程和规律,从而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案,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在与图书馆目标相适应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德费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需要理论层次划分即: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ion)和发展需要(Growth),简称ERG理论。这一理论基本上继承了马斯洛的五个层次,并提出了在层次递进中的“满足前进”和“受挫回归”规律,这就要求在对待图书馆员工的需求上,要尽量为他们提供高层次实现的条件,如果不能及时的提供较高层次的合理条件,极可能造成其需求的倒退而最终影响其工作效率。

3 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及人力资源激励的重要性

3.1 我国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困境

长久以来由于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直接造成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和资源分布的存在地区性差异,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造成图书馆建设的明显差距。其中,业务经费及基本的文献和设备购置费不足、系统设备陈旧、馆舍破旧不堪、典藏陈旧减少,最终造成图书馆读者拥有量大幅下降。即使在同一地区内的图书馆之间往往也可以看出这种差异正在不断扩大。而在我国中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图书馆建设往往被作为一种形象工程,设计建设都脱离了地方实际,使得营运成本增大,很多图书馆空有馆舍而无法正常的使用。

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地区的文化自觉意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图书馆等文化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上。“使得全国大部分图书馆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对基础性馆舍、典藏、管理设施及文献资源信息设备购置等方面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图书情报收集管理和借阅等活动的开展受到制约;工作机制落后,使文献情报资源的社会分享受严重制约”。[4]这些也直接使得,我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要求不对称。

多年以来,受限于传统图书馆办馆以“闭门藏书”为主的观念限制,公共图书馆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基本是以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为主,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只是满足于及时向读者提供时效性文献资料及信息为主。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服务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阅读、电子出版物以及读者阅读需求的改变都史无前例的对传统图书馆形成巨大的冲击。图书馆服务正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时代挑战,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图书馆工作发展的总趋势,也是21世纪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2 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激励的重要性

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图书馆作为宣传文化的重要阵地,其职责的实现,需要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这一作为图书馆构成中的主要因素来具体执行。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图书情报业务专家是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宝贵资源。图书馆的发展,一定要靠广大图书馆员的积极创新开拓,发挥自身的才智才能得以实现。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图书馆管理中的一种必要手段,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图书馆馆员的发展与图书馆工作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及其专业所长,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并有计划的满足其学习和教育培训等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激励制度是在当前图书馆不能完全满足工作人员在经济收入需求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繁重的综合性工作,一方面,图书馆工作往往需要常年轮岗值班,节假日也不能休息,且图书的借阅、文献采集编目等工作重复性较强很容易造成图书馆员工内耗性的工作倦怠。另一方面,核心的采访和咨询、系统维护等业务岗位工作专业性较强、技术难度要求较高,一般都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如果在得不到需求满足的情况下,按照奥德费“受挫回归”的规律极易造成图书馆馆员动机因素的下降,最终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图书馆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图书馆员工对于成就、求知的需求,尊重图书馆工作劳动的价值,尽量满足个性的需求,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和长久的健康发展。

4 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善的建议

图书馆员的激励是指图书管理者结合图书管理实际,在充分考虑和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将多种激励的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满足员工合理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首先,对图书馆员工的激励要建立在满足图书馆需求与员工需求的协调统一之上。激励的工作机制要求重视图书馆员的需求,但这并不是开展激励工作的唯一基础。图书馆肩负着文化传播的职能,不能只是片面满足员工的需求,以激励的手段满足图书馆员工的需求是为满足图书馆的需求而服务的,员工的需求满足必须以图书馆需求的满足及工作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条件。因此,图书馆激励工作机制的开展必须把图书馆的需求与馆员的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重视图书馆的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满足馆员的需求为重要手段,通过双赢实现图书馆与馆员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对图书馆员工激励必须要高度关注员工的需求。忽视员工的需求往往是来源于一些主管臆断和缺乏调查研究的管理行为。图书馆员工对于图书馆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前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论述,因此,图书馆员工的激励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激励的个性化。目前我国很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很习惯于把下属和员工们当作整体来看待,所采取的人力资源激励手段往往是整体性的,忽视了员工因为年龄、性别、职位、经历、性格等各方面的不尽相同,而带来的在需求上的差异。因此,整体的激励工作机制往往难以达到激励所有员工的效果。

最后,对图书馆员工的激励除了个性化的体现外还必须注重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人的需求是动态的、内在的,每一个员工自身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必然带来个性化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外部大环境的刺激下,图书馆员工的需求必然也不断变化。因此,管理者也必须不断的创新激励方式方法,才能保证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终实现图书馆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陈新亮,张晓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参见:李景源,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

[2]蒋永福.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域公共图书馆事业[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