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例6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1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 完善措施 发展前景

道路桥梁在国家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路桥施工的技术也越来赋有科技含量与现代标志。本文我将依托现有的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以道路、桥梁的工程施工过程为核心,主要依据道路、桥梁施工、设计的新规范、新标准,全面细致地阐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工艺及要点,以及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不足和改进。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内涵

现阶段,道路桥梁的工程的施工技术在过程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施工前的工作,另一个是实施阶段。其中,施工前的工作准备是为了之后的工程项目以及设计方案能够顺利进行,不至于重做或者返工。使每一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的前提,就是要进行道路桥面的勘察,例如:到设计的道路桥梁现场对道路施工特点进行探测,对工程当地的土质类型和地质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工程项目周边的水系、水位等各种水文地质条件和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除此之外,还要对备用道路进行铺设,以及立好必要的安全标志用来提醒路人,还需按规定要求设置必要的围挡物和警戒线等。其次,尽量最大限度的做好施工实施阶段的安全建设、技术建设、操作程序、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监管与控制。这些方面应该由道路桥梁的项目实施管理的质量标准体系入手,还需要自身明确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内涵,明确各类指标,契合当地项目的需要、发挥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劳动人员的最大价值,保证计划和技术管理的功能特点能够顺利发挥出来。再者,在路桥工程的实施阶段,应该持续不断的优化工程实施的施工工艺,学会在实践中,应用新兴技术,着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节约建设成本,在施工中注意利用废弃边角材料,废物利用,努力节省出最大限额,让成本降到最低,确保施工各方可以高效率优质量的展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最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需要让道路桥梁建成后的质量水平成为最佳,在未来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中让道路桥梁发挥作用,让工程技术管理可以成为典范。

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要求

首先,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的要求是最大的。其中,路面的平整性尤为重要,路面整体应该具有足够载重物承受的强度,例如,一辆车经过,路面桥面应该承受像挤压,拉伸,切断的外力作用,如果路面强度大,在外力作用下,路面就不会发生沉陷、压塌、车辙破坏等路面变形情况。与此同时,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路面的稳定性也至关重要,道路桥梁施工完成后投入使用,在长期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道路桥梁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说,路面长期受到日光、雨水、大气等自然天气的影响,道路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包括其他指标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上要考虑到路面的要求。

其次,在筑路材料的选择上,以水泥混凝土与沥青路为例,进行分析,水泥的混凝土铺设的路面硬度比较强,但筑成的路面具有抗压度高强度大,使用寿命比较长,耐照射、抗腐蚀。特点较为独特,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广泛应用。而沥青铺设的路面柔韧,走起来舒适,但不如水泥混凝土铺设的道路平整。

最后道路桥梁上还应该设置完备的路基排水设备,用以排出地表水和地下水,这是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行车安全, 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假设一个没有排水设备的道路,在路面水满的情况下,就容易引起路桥结构层次强度的降低,从而造成积水无法顺利及时的排出桥路,造成路面的浸泡等严重损害,是道路桥梁的耐久性降低。也容易对来往的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在当下,路桥的工程施工需要管理者综合利用新进的高科技成果技术,投资硬件,将排水设备建造好,以便开展进一步的工程项目。

三、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任何工程都面临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矛盾,在路桥工程中,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便是管理者重视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好坏;其次,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的问题在施工技术管理中较为突出,相应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无法集中,工程自然实施的不尽完美;道路进行铺设、桥面进行浇筑时,普遍出现龟裂问题。其中包括混凝土浇筑不均匀、自然天气下温差风速变化引发的裂缝、用材不符合规定产生的裂缝以及道路养护期未满提前开放遭到碾压出现的裂缝。在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上,我们还面临这许多挑战,这需要我们具备洞察力的眼光,及时发现。

四、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创新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同施工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措施,就某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下面分条简要列举:

(一)重视路桥工程的质量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购买合格的建筑材料、设计合适的施工团队、购买正规渠道的机器设备必不可缺。

(二)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严格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制定制度约束施工人员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处罚奖励。

(三)运用最新的材料保证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优化路基排水,达到双赢。

(四)及时有效的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全面汇总相关问题,便于下次翻查借鉴,组建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对路桥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做好会审与交底工作。

五、结束语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将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进行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利用丰富的资源来对路桥工程技术进行改进,就可用社会现有的和创造的资源优势发展路桥工程。当下社会,道路桥梁工程作为我国土木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工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也需要发展改进,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2

[关键词]道桥桥梁;常见病害;施工技术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增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致力于道路桥梁的建设。短短几年,我国修路架桥无数,然而,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道桥工程中大大小小的病害问题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我国物资想要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步伐。总而言之,运用相关技术,加强对道路桥梁病害进行处理已经迫在眉睫,只有不断攻克眼前的难关,才会有新的突破,最后达到实现道路桥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一、道桥桥梁常见病害

1.桥面铺装层裂痕问题

桥面铺装层产生裂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温度因素。目前我国桥梁路面基层主要是半刚性结构,它的工作特性介于刚性、柔性路面之间,如石灰或水泥加固土、煤渣灰土等路面。该结构能提高桥面铺装层的压实度、强度和刚度。但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北方由于昼夜温差过大,这使桥面铺装层产生裂缝的几率明显增大。(2)车辆行驶因素。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超载或者急刹车等现象,这对桥面的损伤极大,会对路面不断地造成摩擦并产生严重的挤压磨损路面,从而使桥面产生裂缝。(3)混凝土的配比问题。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当将直接影响面层质量,最终导致桥面铺装层产生明显的裂缝,影响桥面质量。

2.梁端头局部破损

在道桥工程中梁端头局部出现破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并且基本都会出现梁端头塑封变形或者是损坏的可能,而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工程初期设计的不合理、计算的不准确等。另外,如果施工人员没有依据一定的施工程序运作,或者是设备操作不当也会导致这个问题,施工后期养护工作也对梁端头局部有直接影响。

3.钢筋生锈问题

在对道路桥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钢筋必不可少,由于钢筋长期置于室外,与空气中的大量氧气紧密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导致锈蚀现象,钢筋一旦生锈,会致使梁体内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钢筋的主要保护层是混凝土,当混凝土表面变得粗糙,产生细小裂缝和麻面时,空气中的水分、杂质等就会进入钢筋内部,从而出现严重锈蚀。此种情况无限恶性循环,最终威胁整个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对道桥病害的处理技术

1.裂缝修补技术

注浆技术,就是在道桥出现裂缝的地方,灌入树脂或水泥之类的原材料,当然要以注入环氧树脂为主,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低压低速的方法,如果此种方法与钢钉一起使用,就能达到使裂缝部位的整体性大大增强的效果,可以防止裂缝不会被扩大。填充技术,此种技术通常被应用在宽大的裂缝上面,详细的施工工艺是沿着开裂的方向开凿一条深槽,在此槽里填充一些粘结性能极强的原材料,可以起到有效修补裂缝的效果。

2.桩基增补技术

桥梁内部所受到的荷载和应力都是经过桩基传递到地基的土层中去的,一旦路桥因为设计或者是其他原因,使得承载力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对道桥的桩基采取加固技术,进行处理时务必慎重。桩基增补技术无疑是最有效果、最为常见的措施。通常情况下,根据一般桥梁的特点,预制桩是最受欢迎的方法,在完成增补桩基的工作以后,同时对原承台进行拓展,这个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新增承台结构与原承台结构之间的连接,切不可差异过大。

3.熟练运用直接和间接加固法

做好前期的勘察和设计工作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加固方法,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形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都熟烂于心,能够做到灵活、有效、科学、全面地运用各类方法。从大的角度出发,加固的方法有直接和间接方法,每种方法又可细分为具体的方法,其中,直接加固法包括增加截面加固法、混凝土置换加固法、外包裹纤维塑料加固法和外包裹型材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有预应力加固法、辅助结构件加固法和增加支撑点加固法三种方法。每种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需要明确的是直接加固法和间接加固法必须交替使用,才能够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

4.钢筋锈蚀问题的处理技术

上文已经提出混凝土是钢筋的有效保护层,所以,想要有效避免钢筋锈蚀的发生,就要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下功夫。最为常见的办法就是,对混凝土进行加厚处理,让钢筋置于深层混凝土之中,以便形成更强的保护膜;其次,在混凝土的表层涂刷各种防锈蚀的保护层;还可以采用改变材料性能和适当增加外加剂作为辅助,以加强其密实度,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外界温度的控制、注重养护等手段,合理改变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更好对钢筋保护的目的。

5.有效对地基沉降现象进行处理

采用控制路桥过渡阶段施工质量和路基施工质量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日臻成熟,一般情况下,以实际情况及工程设计标准为准则,从而选取最为适合的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沉降问题的产生;进行后台填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面层结构与面层厚度保持统一,也可以减少沉降差;进行台背回填土工程时,最好与相邻路基一起进行施工,与此同时,台阶应逐层加宽10cm以上。关于对道路桥梁在路基施工方面的控制:众所周知,道路桥梁工程中最为核心的基础就是对于地基的施工,地基对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大小都有直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对过渡路段路基沉降量的把控,在路桥的中间地段,控制好路桥间沉降差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对道路桥梁病害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与此同时,对道桥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操作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勘查工作,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采用合理的控制技术,达到防止病害问题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加强对道桥的病害分析和修补技术加以探讨,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茹.道路桥梁常见的结构病害及加固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2]李建方.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病害与加固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3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交叉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86-02

道路桥梁是我国公共基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服务人民去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公路与铁路、公路与公路、公路与桥梁交叉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综合性复杂性,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也更多,属于路桥建设工程中的难点。怎样提高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是应对我国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提高路桥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平面交叉工程,对其中的关键施工技术予以分析。

一、道路桥梁交叉工程

根据道路桥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交叉公路建设项目的交叉口路线、位置以及形式能够划分为多种工程,例如公路和公路交叉、公路与铁路交叉、管道和管道交叉等类型,其具体的特点与道路等级、使用性质和交通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使用需求具有不一样的经济技术要求。本文中主要对道路桥梁交叉情况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速路口道路工程交叉较为复杂。受到交通分流、路口方向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分解成为多种形式,且容易出现各种冲突。这样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交通环境的稳定,对行车安全和速度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某一交叉口成为事故多发的地点。因此,针对交叉工程探讨合理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1.道路桥梁平面交叉的位置的选定。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工程中,交叉口的车辆分流为直行、左转以及右转,最后河流进入到行驶的方向。因此在这一位置可能形成分流点、交叉点等多种冲突现象,做好规划设计非常重要。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工程的形式应当结合公路的级别、通行能力、交通管理方式以及工程造价等综合进行探讨,以确保该处的交通流畅作为前提,选择冲突区、冲突点分散的形式。在部分情况下可能出现无法避免冲突区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结合管理方式及交通信号设施对几何设计进行布置。在平面交叉范围内,通常将道路设计为直线,在万不得已选择曲线的情况下,道路的半径应当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与此同时,符合路面应力平缓的技术要求。对于人行通道等设施进行设置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人流量以及交通管理方式,还需要了解该地段的交通事故发生情况,主要的发生原因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调研,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依据。此外,针对4车道以上的道路桥梁平面交叉,需要结合工作的实际运用情况对其位置进行布置。针对3级与4级公路,由于交通量较小,不需要过多地考虑他们交叉位置选择。只有在3级道路的交叉转弯处交通量过大的情况下,需要结合道路实际运用情况对平面交叉位置进行选择。此外,在位置选择过程中还应当根据交通延误情况、行车安全进行探讨。设置平面交叉间距的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1级与2级道路的通畅,进一步确保相应的间距。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应当排除纵向与横向的干扰,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立体交通。1级与2级道路作为集散公路的情况下,乡村道路布置在干线公路相交的次要公路。

2.道路桥梁交通管理方式的选定。具体的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可以应用主路优先交叉、信号交叉等方式。前者适合在交通量非常大的T型路口或者是管理等级与功能存在较大区别的公共道路;后者则适用于两条等级相同交通量等大的公路。基于不同的选择标准,尽管公路与公路之间存在着级别与主次的区别,但是当公路的双向交通量超出600的情况下选择主路优先的方式则很有可能引发交通延迟,在交通量过大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频繁的事故,不利于城市交通效率的提高。当主路的交通量超过900,即使这一情况下次路的交通量不大,但是主路优先交通管理方式的应用仍然可能导致车辆形式难以行驶到主流间隙,进而影响到交通效率和行车人员的安全。信号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在交通量大的区域中可能造成延误,因此尽量在环形交叉路口使用。

3.道路桥梁平面交叉的速度设计。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行驶速度的设计应当与该路段的设计速度相同,在两条公路的等级、通行功能以及交通量相近的情况下,结合车流量以及设计标准适当降低平面交叉内的升级速度,但是最少不能够低于该路段的70%以下。此外,由于环境条件受到限制,选择较低指标情况下也需要降低平面交叉的设计速度。速度设计过程中,转弯车道交叉的岔数以及角度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两者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交叉的类型、道路用地情况以及交通量进行设计。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当道路桥梁平面交叉的形式为斜角,锐角应当在70°以上。除非交叉的岔数少于4条且受到地形环境的影响可适当减少角度,但是仍然应当在60°以上。当岔数为4条的情况选择环形交叉的方式,结合道路实际应用情况予以设计。

4.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处公路线形的选择。基于建设的需要,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工程施工期间大多会采用大半圆曲线或者直线的方式,同时保证相交的角度在70°以下。但是当相交角度过小的情况下,要满足道路的实际运输需要还应当对平面交叉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线形进行调整,从而使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更加具有针对性。两两相交的公路中面平缓的情况下,适合应用纵面线型平面交叉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通车视距需求;如果组公路交叉范围内的圆曲线设置较高,这样的情况下次要公路的纵坡应当服从主要公路的纵坡。结合前文中优先管理方式交叉,保证主要公路横断面贯穿,促进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合理性。上述情况下可能受到地形环境和使用需求的影响,对于公路纵断面调整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需要结合实际运用情况最主要与次要两条公路的横断面进行调整。

三、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施工工艺

首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之前,应当与当地的交通主管部门进行申请与协商,充分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开展相关活动。在实际施工之前对现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现有的地上与地下管线、埋藏物等设施,从而提前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重要设施设备的保护方案。施工之前完善各个方面的手续,避免与地方民众或单位发生纠纷。结合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提前根据道路的需求制作警示标志,从而起到合理规划的作用,避免道路桥梁交叉点发生交通事故。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工艺主要包含有施工交通警示标志安设、中央隔离设置以及路缘石的设置。施工开始之后及时将原有的交通标志、排水涵管以及便道填筑等设施清除。一般情况下,施工交通警示标识的安放不应嵌入到公路建筑的界限中,与路肩边缘保持至少25cm以上的距离,采用多柱式的标志牌进行设置。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开展施工放样工作,等待放样完成之后才能够进入现场开始开挖,埋设提前制作好的交通标识。隔离带拆除范围在30m左右,施工尽量选择行车低峰期进行,安排专人指挥隔离带拆除工作,选择汽车吊装与拖板车将其运送到特定的场地进行保管,运输距离设定在3km之内。路基的填筑过程中应当结合土壤的含水量情况选择是否利用洒水车洒水,便道边坡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反铲修坡,对于边角位置和狭窄的局部区域则使用汽油平板进行人工夯实。排水管的涵管两侧应当设置有排水沟,才能够保证道路两旁排水通畅,以免影响到道路使用寿命。在填筑路基之前,在排水沟的位置预埋钢筋混凝土涵管,直径多为80cm,具体的埋设长度应当结合路基放坡坡脚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当安排专人进行指挥,涵管埋设工作完成之后分层回填土,土壤回填高度在焊管顶部50cm,之后应用机械进行振捣、压实,涵管两侧的填土则通过汽油平板夯实。针对地下水位较低的路段,路基结构底部使用三步石灰土,进行处理之前划分好作业区段,避免施工中相干扰。全部施工工作结束之后还需要对该路段交叉口非改造部位进行还原处理,例如前期拆除的隔离带应当恢复、原有的交通标识标志按照地方规定进行安装和复原。如果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安排在冬季,其中混凝土工程也需要安排在次年3月份之后,做好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加强工程的防护、保温与检修工作,才能够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础工程,其中交叉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质量。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到道路的等级、功能和车流量,合理运用交叉工程施工技术,减少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便行车。

参考文献:

[1]王小丽,陈文平.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571-357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4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软土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会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沉降的问题。若施工处理不当,可因为剩余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导致各种失稳或者破坏现象,发生路基开裂以及塔滑情形,严重时还可发生路基整体坍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加固软土地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前准备

改善工程的地质结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认真调查道路桥梁工程的现场地质,室内配比的实验和土工的实验要先做好,有了合格报告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开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道路桥梁工程桩位的设计图,依据室内配比的实验和土工的实验实施,先试桩再对单位喷粉量合理的计算,加固优化软土地基结构。充分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水平及和合格性,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规整,确保施工的各类机械设备能顺利安全运行,并科学的组装施工的各类机械设备,及时对设备机械调试,保证尽快运行,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表层处理法

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强化一些地面表层极软弱的部分,然后再进行施工,通过地质排水强化处理软土的表层,加强材料的设置,提高地表的强度,大大提升组织结构能力,达到加固处理、预防塌陷的目的,对于软土表层质量比较好的,并且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施工填土之前,进行排水沟挖掘土地表层,让水分引导留出地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地表层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干燥程度,有利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开挖沟槽进行排水之后,可以将沙砾石块填埋进去,使地基底座更加强筋,提升透水透气性,软土地的构成材料得到改善,地基架构更坚固,为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调整和改善软土地质的特性,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可以在土层中加入一些韧性材料或者沙砾石块垫层,垫层所起到的作用有:①进一步提升了地基的承载力,由于各种垫层的抗剪强度比软弱土层高,因此需要提高土承载力,以免破坏软土地基。②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沉降量,如条形基础在基础宽度及深度范围中的沉降量,大约占总沉降量的一半,运用分布严密的垫层取代上部软弱土层,可以大大减少这一部分的沉降量。垫层针对应力具有一定的扩散作用,进而致使下卧层软土的压力变小,这样一来回减少下卧土层的沉降量。③提高软土层排水固结速度,由于垫层材料的透水性很好,当软弱土层受到压制后,垫层能够充当良好的排水面,可以让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强垫层下面弱土层固结的强度,以免出现地基下软土塑性破坏的不良情况,从而使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上部的地基的软土层较薄,并且含水量较高时,可在软土地基之上铺设一层一米厚度的砂垫层,不仅使软土良好固结,砂垫层还可以用作排水层,合理的调整土层水分。如果软土的表层土壤是粘性非常强的,就可以在软土的表层土壤里加入一些混合添加剂,土层粘接力得到提高,并且有效改善了土层的压缩性,整体的地基性能提高上去,使软土结构更加密实。如果软土地基不均匀,容易造成侧向变位,并且会出现不均匀的局部沉降现象,就必须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增添和敷垫,利用抗拉力和抗剪力使地基能够均匀支持填土的负荷,尽可能的控制侧向变位和局部沉降现象,施工工程中的机械设备可以安全持续进行施工。

2、爆破和抛石排淤法

爆破和抛石排淤属于新型的加固处理方式,爆破加固技术方式是炸药爆炸之后,利用其张力的作用令泥沼软土地基改善结构,排除松散的土壤和淤泥土质,用强度比较高的材料进行填充,这种软土地基的处理加固方式的操作有很严格的要求,操作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并且耗用的成本费用较高,还有一定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施工环境的严重污染。抛石加固技术方式是将大片石料抛出,利用产生的挤压力进行排淤,比爆破加固技术方式的操作更加方便,成本相对来说低廉,所以这种方式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软土积水洼地地基中被广泛适用。

3、竖向排水法

在本工程中软土层地基厚度大、均匀粘土地质使用竖向排水处理技术,在强粘性的底基层中设置垂直竖向排水柱,短距离排水强化地基固结排水,全面增强综合抗剪性能。通过纸板材料或矿井排水,振动沉桩、袋装打入、水射、螺旋钻入方式等开展良好设置,这种施工方式,是将处理目标放在填土坡面下,全面强化地基从而更加的稳定。比如,在砂井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基底沉降程度和稳定性实施计算并合理实施施工方案,挖掘砂井排水的直径和具体的施工面积要确定,施工前要对软土层表面铺设砂层,挖掘排水沟,全面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振动、打入、水射、螺旋钻入的施工方式处理桩柱,埋桩的深度不能高于二十米的限度。

4、换填法

在工程中暗沟区域、杂填土区域和低洼水源地区域等软土地基很浅的地区,采用换填法加固地基,利用挖掘方式,把地面下面的软土土层挖掘掉,然后在挖掘空出来的区域填埋土质性能稳定、压缩性很低、高强度和承载能力很好的碎石材料等。在换填土层的时候把每个层面都进行压实操作,目的是保证换填之后的土层可以保持很好的含水量和压实度,使其满足工程建设规定的各项指标数据。

三、结语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恰当地处理软土地基十分关键,实践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每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在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特性、道路建设条件、施工条件等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提高道路施工质量。此外,在处理地基时也应注意对地基的稳定和沉降进行动态观测,以为工程下一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高建斌.路桥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2]常宏.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3,(7):3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5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1-02

教育资源浪费是一种犯罪,这是对教育界的不负责,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更是对人们的安全不负责。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设计关系着一个工程的安全,同时也跟人们的安全息息相关。所以一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肩负着培养尖端人才的任务,因为这些人将来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以及一线管理施工。

一、现状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一门专业,主要开设在一些土建类专业特色突出的院校。开设这个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在一线从事生产、管理以及监督等技术人才。主要涉及的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水力与水文、工程制图、土力学基础、工程地质、桥涵工程、道路工程、工程计价、桥梁工程施工与施工组织以及公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并且还有一系列的实习工作,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文化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工程教育第一大国,工程能力是评估一个工程师的最基本要素。怎样去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具有现代化科学理论和技术能力的人才,是施工类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2007年毕业的近八十万工程类毕业生中能适应跨国公司的不到10%,而具有高端技术和理论知识的领导人才不到万人,这些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工科类教育和实践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在当前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教学中,有很多课程都形同虚设,尤其是实习部分。动手实践能力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最重要的,因为理论知识如果不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在将来的工作中就会如同纸上谈兵。另一反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普遍偏低,这是面临的一大问题。因为如果一个工程人员,没有较高的人格品质,他是很难为工程负责的。一个岗位对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远远不如对他的道德品质要求高,因为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往往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方面,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加之近年来国家在道路交通建设等方面注入了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为道桥专业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

三、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道桥工程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建立评估系统来完善道桥专业课程的改革。

1.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道桥工程专业和其他专业是一样的,都要面对企业生产,但是前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因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定要做到匹配,否则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是对企业的不负责。学校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工作,并根据工程项目对人才的需求量来确定这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和专业课的设置。制订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并选择精品课程。把跟企业生产关系不大的专业进行精选,而那些跟企业生产关系紧密的专业课程要加强,并且做到精。这也就有利于学生毕业就会很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既解决了企业急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又帮助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一举两得。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课程的任务,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2.加强特色建设。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深入企业现场,发掘学校资源,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为人才的输出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如同经营一个企业,如果我们做的东西,别人都有能力做,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教育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给学生设置的课程都是根据其他院校来的,别人开设工程制图,我们也开设工程制图,那么我们和其他院校的竞争力就无法较量的,所以必须要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在这里特色工程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现在施工单位的需求,从我们现有的课程中选择几个专业课,作为重点内容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做到精细化;其次就是针对生产单位的需求,通过调研找到能够有效辅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而且这门课程不能够是现存的课程内容。这样就有利于加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地位,为就业解决了很大问题,同时也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对技术精通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对什么都了解的普通人才。因为现在施工单位里的人员分工是非常明确的,这样更有利于安全生产和管理。

3.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一些大中专院校的道桥工程专业课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是很积极,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到了单位再学习。而很多学生也对此持不屑态度,他们也认同在学校学习这些专业课没有什么意义,倒不如到现场去学习。其实,他们完全错了。如果这样的学生到了单位,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施工单位的特殊性,他们到了单位就会马上入手工作。试想一个对专业课了解不深的人到了工作岗位,他如何能够将工作做好呢?即便是能,又得下多少功夫呢?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是极容易出问题的。如果导致了工程失误,会给国家和人们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全程监控。全程监控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因为道桥专业决定了学习它就必须要有很多实习环节。如果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很容易出事故。

4.建立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这既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作出评价,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评估体系不仅是针对教师,同时也针对学生。教师的工作状态决定了学生对他的评估水平,而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决定了教师对他们的评估分数。这种互相监督的评估体系,为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专业课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打下了基础。事实证明,这种评估系统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四、展望

道桥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完善了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让课程和实践更加贴切,让实践更加真实,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教学评估,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教学网络工程,为全程监控学生学习和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鸣,熊光晶.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1).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范文6

【关键词】道路桥梁 检测技术 重要性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公路桥梁上行驶的大吨位车辆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超重车辆的行驶,给公路桥梁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如果桥梁的受压能力难以支撑,就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是影响公路桥梁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公路桥梁的设计标准及施工资料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公路桥梁检测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概述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比较复杂,它汇集了试验检测理论、操作测试技能、公路工程知识于一体,具体可涉及到工程参数、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评定等很多方面。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工作非常重要,能够对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材进行试验和检测,有效鉴定它们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符合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对于完善工程设计理论、积累工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广新型建材和使用新的施工工艺也很重要。道路桥梁工程检测能够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并且对施工质量作出科学的评价,它能够评价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有效鉴定并预防工程质量问题。通过试验和检测,能够为质量缺陷以及质量事故的判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判定事故的性质,合理地评价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使责任更加明确,以便于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通过道路桥梁工程试验和检测工作,可以准确地鉴定各种施工材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有效检测其质量是否达标,从而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提升企业形象与效益至关重要。

二、对于道路桥梁进行检测的方法

1、对道路桥梁的外观检测

对于道路桥梁的外观进行检测时,主要检测以下几项基本内容,例如道路桥梁跨中挠度、质量外观、主梁连接部位、桥梁端部斜裂缝、拱桥拱顶的裂缝、拱桥的桥墩及中拱圈等。

2、对道理桥梁内部缺陷的检测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钢材和混凝土等材料,在混凝土构件中,常常存在裂缝、蜂窝、空洞、剥落和侵蚀等多种缺陷,而这些缺陷很难通过外观检测来发现,因此必须借助其他方法对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目前,在我国的检测技术中,主要有声波检测与雷达检测两种方法,其中,利用声波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出混凝土中存在的裂缝、空洞和夹渣等,并且还能检测出内部钢材中存在的缺陷。

3、对道路桥梁结构性能的检测

在对道路桥梁结构性能进行检测时,为更好地掌握道路桥梁的现实运营情况,通常可以利用动力试验或静力试验来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这种方法可以细化检测道路桥梁的整体和局部,能够对道路桥梁当前的损失情况准确定位,从而详细检测出桥梁的结构性能。

4、动力试验和静力试验

在完整获取桥梁数据之前,一切验算结果不具备任何可信度,此时,检测人员可以对桥梁进行动力试验或静力试验,从而准确地确定整个的受力结构。

5、对材料本身特性的检测

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技术不断创新,新产品的发展非常迅速,桥梁的结构类型更加多样化,很多新的设计和建设材料被应用到道路桥梁建设中,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钢筋强度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是以桥梁设计资料为主要依据的,检测人员在检测钢筋的质量时,如果发现钢筋存在问题,或是桥梁的设计图纸内容不够明确,那么在施工前必须对所有的材料进行试验和检测。

三、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1、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法检测道路桥梁缺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检测仪以及声波换能器,测量并分析超声脉冲在道路桥梁中的传播速度、波幅、主频率等参数,然后以这些参数以及相应的变化为依据,判断道路桥梁出现的缺陷。超声波能够穿透混凝土结构并在其中传播,具有操作简单、 使用安全的优点。 利用超声仪器进行检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穿透测试法,但是利用此方法有一个限制, 就是检测时需要两个相对的测试面, 如超声检测技术不能用于隧道混凝土结构等。与此同时,由于超声波检测是声波穿透性检测技术,是否能够有效捕捉其缺陷信号始终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道路桥梁进行检测时,常常采用将多测点数据进行比较的方式,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缺陷状况进行评估,因此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直观性较差,为了获取较高的检测精度, 需要进行多点检测。

2、质雷达检测技术

地质雷达技术又称探测雷达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无损检测、直观、经济快速的高科技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地质雷达向物体内部发射高频电磁波,然后接受由物体产生的相应反射来判断物体内部的情况。地质雷达技术是一项精度较高的物理探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地质、地基工程、文物考古、道路桥梁以及混凝土结构探伤等检测领域。

3、冲击回波法检测技术

冲击回波法检测技术是检测仪器通过机械冲击器向被检测物体表面发送应力脉冲波,当压缩波在物体内传播遇到内部缺陷时,冲击波就不能穿透而发生反射,当波速固定且选择正确的冲击器时,就可以通过测试准确地测得缺陷位置,即便没有缺陷也可以测得物体的厚度。冲击回波法检测技术常为单面反射测试技术,在检测完一点以后就可以判断出此处是否有损伤,因此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测试结果比较直观的优点。此方法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混凝土或者混凝土结构内部裂纹等缺陷的测定。另一方面,此种方法虽然检测简单,但属于单点测量,其检测的结果存在不全面的缺点,实际应用也比较少。

4、红外热像检测技术

红外线热像检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检测技术,它是运用红外线热像探测仪,来检测物体的各部分所发出的红外线能量,根据物体表面温度场的分布情况,能够直观显示出物体材料和结构上的不连续缺陷。该技术属于非接触性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探测焦距能从20厘米到无穷远,它更适合非接触性和大范围性的无损检测。二是红外热像探测仪只对红外线产生反应,只要道路桥梁的温度在零度之上,就能够利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三是由于红外热像检测仪能够得到非常高的检测精度,它的温度分辨率能够达到0.1摄氏度。四是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检测模式更加灵活,它的摄像速度从每秒1至30帧之间变化,因此既适合静态检测,同时也适合动态检测。

结 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的检测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检测人员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其开展检测工作的基础,同时还要求检测人员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以便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做好检测工作。另外,还要求检测人员及时吸取外国的先进检测技术,发现并解决好道路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道路桥梁检测的准确无误,从而有效保证道路桥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