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材料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道路材料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道路材料论文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1

1.1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有一大部分内容非常生动且感人,这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讲“戊戌六君子”的课时,教材中有段“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变法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当变法失败后发出的感慨,有着非常鼓舞人心的气势,像这样的史料教材中随处可见,所以这样的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增强历史感

历史本身的教学就有强烈的历史感,在一些课堂上,适当的增加一些古文,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感,还可以使历史教学具有时代特征,如:在讲禁烟运动的课时,林则徐写到:“(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表现当时鸦片的危害严重性,同时也表明要求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学科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具有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的记住某些答案或解释,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史料,进而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直接的探索。如:通过阅读英国《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史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渐进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经过相互之间的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最终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提高史料教学的方法

2.1加强分析能力的锻炼,进而产生兴趣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论文怎样?②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论文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论文“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论文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论文最大的债权国。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论文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题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却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教学要求,表述时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语句流畅,并加强训练的力度。不但要动脑学习思维,而且还要动口动手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进行研究性学习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疑”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引起探究性的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学问的基础,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如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发明出自中国却没有在中国成为资产阶级的“预告”而成为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预告”。为什么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等等这里面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探讨、挖掘。让学生去深思。这样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尤为重要。

2.3适时进行激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求异思变的一种心理过程的反映,它集中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也表现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它支配着人们的创新活动。教材中有关探索创新的文明成果极为丰富。如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变法图强,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现代史上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加入WTO。多少人进行科学领域探索,中国史有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到如今的神州五号的上天,世界史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把人类的天地观由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创造等等举不胜举。教学中抓住这些素材进行时时激励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增进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经常激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罗斯福新政都是突破求同定势的创新的体现。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教师不要因其“荒谬”而随意指责,而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适当的保护。如经常表扬他们:“你真聪明!”而不要骂他们“神经病”,认为他们精神不正常,不以理睬,这样就会压制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因此,学生只有在多想、多说、多做的训练中,才能点燃心中探求知识的思想火花。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要予以尊重发展,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写作教学;作文提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亦不可或缺。因此,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写作教学,能让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

一、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而在当前的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往往缺少严谨而有层次的论证推理,鉴于此,确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加强逻辑训练很有必要。逻辑学家丹尼斯·麦克伦尼指出:“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的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支持性命题,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各个前提之间相互作用,有一定关系,所以要摆正它们的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成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构造一个论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一)前提与结论。前提是结论的支持信息,换言之,在议论文写作中,前提是论证材料,结论是文章论点。前提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真实,有力。前提的真实是指注重表达方式,用清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这就要求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概括性强。前提的有力是指剔除相关度弱的前提,限制前提的数量,以使论证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方面,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关注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当有多个前提(材料)同时支持一个结论时,学生通常会不加选择地全部用上,而缺少对前提的主次把握与轻重选择。最后,写议论文时,作者还要了解读者,在论证时,必须选择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最终读者是阅卷老师,其评分的依据是阅卷标准,即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学生要尽力达成以上目标,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论证的有效性。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有力的必要前提。逻辑学中有两种基本论证形式:联言论证、假言论证。1.联言论证联言论证的象征性表示为:A·B,A和B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命题,符号“·”代表“和”,表示A和B都是真的,它们作为论证的前提,可以得出一个有效的结论。如《六国论》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下来作者阐述了两种情况: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韩、魏、楚)B: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燕、赵)这样的论证便是联言论证。A和B为真,故得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从论证结构上来说《六国论》是横向的,与之相对,纵向的结构也是成立的。如《拿来主义》中,在论证“拿来主义”之前,作者先阐述“拿来主义”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相对的,接着给出“拿来主义”要采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态度,最后表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是“占有,挑选”。这样逐层深入的论证,比横向的联言论证更具思维的深刻性。2.假言论证假言论证又叫反证法,主要通过论证反论题的错误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它的论证形式为:A→B(如果A,那么B)A所以,B如果前提A成立,结论B也必然成立;反之,A不成立,B也不会成立。我们以《师说》为例,韩愈提出:A→B(如果“从师而问”,那么“圣益圣”)-A(君子耻学于师)所以,-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假言论证在反驳的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论点。在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时,首先要判定两种事物或情况之间是否真实存在某种条件制约关系,这是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二、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议论文的结构是整个文章的“骨骼”,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布局,那么有效的论点以及优质的材料就会被浪费,无法写出一篇成功的作文。这正应了《文心雕龙·熔裁》中所说:“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高考作文明确要求文体要分明。议论文比其他文体对结构层次的要求更高,可以说,文章结构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素。所以,学生在正式写作前必须拟好一个有逻辑关联的框架提纲,然后再选取合适的材料,打通思路,为后续写作铺平道路。

三、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目前的写作教学在学生和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层面,存在逻辑不清、材料选择随意的情况,此外还有写作前缺乏整体规划、结构混乱等问题;而在教师层面,存在教学思维固化、教学内容不定、教学步骤不明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生练习作文,要他们先写提纲,就是要他们先想清楚然后写,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以有点朦胧的印象为满足。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仅在写作方面!”这启示我们,提纲式写作教学或能解决学生作文结构混乱、教师教学碎片化的问题。笔者以所任教两个班级的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时间的课堂实践与问卷调查,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提纲式写作教学策略。

(一)强调引导,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讲:“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思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思路,都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在写作前确定写作思路就如同有了“线路图”,能够给文章指明方向,使材料安排更为有序。在经过有无编写提纲的多次对比后,问卷调查显示,有89.6%学生认为编写提纲能理清思路,有助于作文完成,有67.1%学生表示会在写作前列写提纲。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正式写作前预先列写提纲。长期这样训练,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促进学生逻辑辩证思维的发展。

(二)讲解理论,制定框架。美国逻辑学教授丹尼斯·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赵明燕译)相对于其他艰深的逻辑学专业书籍更为浅显易懂,也与议论文写作有一定关联。因此笔者从这本书入手,给学生讲解构造一个有效论证必须注意的要点:1.前提的真实性,结论的可证性。2.两种有效论证:联言论证、假言论证。以上内容即为上文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三)制定三个基本论证框架。撰写提纲是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展开,选取材料、理清思路。老子将复杂的宇宙生成解释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用最简单的思想来统摄最复杂的现象。议论文提纲式写作教学中,教师若能尽力做到化繁为简,用普遍性的思想归纳繁杂的类型,学生就会有法可依。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上文的两种有效论证形式,设立三个基本论证框架:联言论证框架1(横向结构):联言论证框架2(纵向结构):

(四)审清文题,列写提纲。通过一定的思路把写作材料有层次地组织起来以论证文章的结论,是学生必备的布局谋篇的逻辑思维能力。“事”为形象思维,“理”则为抽象思维,两者之间需要逻辑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只靠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多写多练。在上述调查中,提出不会主动列写提纲的共有24个学生,其中有23个学生给出的原因是考试时间太紧,来不及写,而不是认为列写提纲没有用处。这说明,在写作时没有列出提纲的这部分学生其实也认同提纲对写作的价值,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考场上迅速列写提纲的有效方法。因此,养成平时详细列写、考试时大体构思的习惯是必要的,教师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模拟练习,以提高学生在考场列写提纲的效率。同时,经过反思,笔者认为自己构建的论证框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有固化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可能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抓住学生思维缺乏深度的问题,进一步增加训练次数,提高思维训练强度,以便学生能顺利养成高效列写提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赵明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二宁,刘克强.核心素养理论下的议论文训练体系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3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更在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其中交通道路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建设环节,县乡道路修建年代久远,且当时年代修建技术十分落后,使得道路设计等级较低,为了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拓建改建,因此,论文研究县乡道路的拓建改建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

1县乡道路改建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

1.1县乡道路加宽

县乡旧路加宽是县乡旧路改建遇到最常见的施工内容。在县乡道路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对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于县乡旧路的加宽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特别是施工的主要技术指标、施工工艺等内容,同时要结合设计图纸,编写与设计相符合的施工工序和质量保证措施,经业主、设计、监理审批后方可在施工项目实施。

1.2县乡旧路土路肩和硬路肩的挖除

(1)县乡旧路土路肩和硬路肩的挖除进行施工前,必须要对原来的交通设施进行保护,不应该因修路而影响交通通行;(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将结构层挖成台阶,然后清理、碾压,并且要保证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3)路基在施工压实后,必须确保其表面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的边线必须整齐,沥青粘层油涂刷路面面层台阶侧面;(4)硬路肩挖除后,如果路基的含水量超标,且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则必须采取翻松掺灰或者用碎砾石换填。

1.3县乡道路加宽路基的填筑

(1)加宽的县乡路基在填筑前,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蓝图将原始边坡开挖成台阶,旧路边坡也要采取相关的施工措施;(2)路堤边坡开挖后,认真检查桥梁等结构物与路基连接处;(3)将加宽的原始地表必须清理干净,并按照设计要求压实;(4)县乡旧路的边坡开挖和填筑必须沿着边坡纵向方向分段推进,旧路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做到随挖随填的施工工艺,只有每一层都达到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切记不可一次性挖到位。

2县乡道路改建路基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乡道路大多修建年底较久,且当年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路基材质等质量均比较低。如当年县乡道路设计时,设计的路基的承载荷载是十分的低,而今,道路要求承载的荷载较以前明显提高了,因此,导致了县乡等低等级道路产生路基沉陷或碾坏现象。假如我们要利用原先路基,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改造,将会给原来路基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2.1县乡道路路基填料不均匀

在县乡道路工程改建中,如果路基路面产生沉陷,一般情况是采用填料的方式进行,而该种方法进行填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这种方法主要的缺陷在于,填充的材料与以前的原材料两者不同同一种材料,因此填充以后,会导致导致填料的不均匀,而路基产生的不均匀现象会严重影响路基的牢固度。

2.2县乡道路新旧路基结合度低

新旧路基要进行结合难度相对较大,也是在县乡道路改建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在县乡旧路改建过程中,对路基清除不彻底,就会导致路基中产生“硬壳”。只有将县乡道路中的新旧路基高度结合,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

2.3县乡道路开挖泥土回填

山体公路的修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泥土回填现象。县乡道路改建过程中,一般要挖掘原有路基的1/3的宽度改建,在挖掘过程中产生的泥土必须要进行处置,如果挖掘过程不能及时处置,将会导致大量的泥土积压,最终出现泥土回填路基。

3县乡道路改建路基的施工方法

采用控制新路基沉降的外部处治技术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也是最为常见的新老路基处置技术,通过控制新路基沉降,控制其不均匀沉降,进一步限制其侧向位移。

3.1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冲击波原理来改变路基的力学性质,增强路基的强度,减小路基的不均匀差异沉降,进一步强化路基的抗液化能力;其作用效果消除了土体的湿陷性,提高了路基的强度、承载力和压缩模量。采用支挡结构减少路基自重,使得其不均匀差异沉降降低;进一步限制了路基的水平位移,降低了新老路基结合面裂缝的出现。

3.2路基内部处治技术控制拓宽部分原地面处理

加宽路基施工前,清除原始路基边坡表土,如果不进行处理就直接填筑,表土等将会在后期在交界面形成空隙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潜在的危险滑裂面形成,最终使得路堤失稳。

3.3老路基边坡处理

旧路基的边坡表面在0.3m厚度内,路肩内侧0.5m内必须要采用新的土体进行换填。由于该部位长期在空气中暴露,且受到侵蚀作用,加之旧路基施工时压实机具无法压到,外侧的侧限效应不明显,路基压实度低于其他地方。交界面十分薄弱,路基抗变形能力低,路基变形不断增加,导致新旧路基结合不良。土工膜和锚杆法处理路基顶面结合处,沿着县乡道路纵向以及路基结合处,贴上土工膜,从而起到连接新旧路基的作用,其处治措施是为了降低新旧路基结合处的不均匀沉降。新路基的填料、含水量及压实度也是影响了路基变形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了新旧路基的变形模量,最终使得路基路面的力学结构改变。路基填料、含水量以及压实度的差异,影响了新老路基变形模量。因此,在进行新路基施工前,必须对其填料和含水量、压实度进行试验。轻质填料填筑路堤轻质路堤适应于软土地基或当地具有其填料的县乡改扩建工程。轻质填料增强了路堤的稳定性的同时,减轻了路堤的重量,使得路基固结沉降大大降低,一般比较常见的有粉煤灰、二灰土、EPS、PUF、SLM等。

3.4路基加筋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旧路基结合的强度,现在一般的施工技术是通过对路基加筋实现,该技术一般包含土工格栅、土工膜、土工网、土工垫、土工格室、土工带,其中土工网和土工格栅应用最为广泛。由于县乡道路被加固的材料表面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土工材料肋条与结点之间将产生抗阻作用;网格上下层的填料也会产生相关作用,导致成锁定作用。该作用充分约束填料颗粒的侧向位移,加大了土体的稳定性。

3.5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设置时,一般采用切割机将其压实度和平整度低的部分切割,然后铣刨机进行铣刨;并在接缝处涂刷热沥青或者乳化沥青,第二次进行摊铺时,必须对纵向缝的搭接处进行清缝处理;纵缝进行碾压时的施工顺序按照从热混合料开始碾压,碾压必须连续进行,直至接缝部位平顺且密实。

作者:赵云 陈璇 单位:毕节双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花果,陈雷,胡小宁.旧路改建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

[2]朱章勇.旧路改建设计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7).

[3]侯继文,刘慧敏.有关旧路改建技术问题的探讨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11).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4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技术

1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病害问题直接影响着桥梁的正常运营及使用年限,若不进行及时的维修,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希望能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2常见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类型

2.1结构性病害

结构性病害主要是指在道路桥梁路面上形成的整体病害,这种病害在初期不会影响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效果,降低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如结构性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2.1.1裂缝

裂缝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类型,造成这种病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温度。温度是造成路面裂缝病害的主要原因,道路桥梁工程的桥面施工材料主要是沥青混凝土。在基层的成型过程中,因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并且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2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会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以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最终导致沥青面层裂缝。(2)荷载。道路交通量的增多使桥梁承受的车辆荷载越来越大,加之超载、超速现象频发,使道路桥梁工程承受的竖向荷载超过其承载能力时,路面就会出现裂缝[1]。

2.1.2地基不均匀沉降

道路桥梁的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而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1)相关技术人员在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阶段对施工场地的勘测结果误差较大,导致道路桥梁设计不合理,使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2)施工技术人员在地质勘察精度不够、试验资料不准确的情况下,未核实地质情况匆忙设计、施工,造成施工时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2.2功能性病害

功能性病害是由道路桥梁初期的设计使用工程受破坏而形成的。由于桥梁施工现场环境及施工区域不同,其功能性病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局部构造破损、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碳化等[2]。

2.2.1局部破损

破损问题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危害性较大的病害,这种病害无法修复,其主要破损部位是梁端头的塑封位置。出现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1)设计不合理、计算伸缩缝尺寸不准确;(2)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工序不合理;(3)道路桥梁工程的后期养护不到位。

2.2.2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碳化

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主要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也是常见病害,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及雨水冲刷等。钢筋发生锈蚀后,体积膨大,会导致混凝土路面因拉应力增大而开裂;混凝土碳化会出现混凝土剥脱、坑洼及裂缝问题,降低工程结构的强度。这2种病害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为车辆的安全行驶带来严重的影响。

3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3.1裂缝处理

施工技术人员在处理桥面裂缝的过程中,应全面分析桥面裂缝病害的产生原因、宽度及深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现阶段,常见的裂缝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桥面裂缝处理技术中比较简单和常用的方面,适用于裂缝较小或早期裂缝的处理,施工人员首先应对裂缝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向裂缝中涂抹黏结剂。(2)低压注浆法。低压注浆法适用于宽度为0.2~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min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

3.2针对地基沉降问题的处理技术

地基沉降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地基加固。主要有地基土压密,脱水,固结和换填等技术,具体根据建筑物规模、损伤程度以及地基土性质的差异决定。(2)基础结构加固。多采用另设支撑结构,选择承载力较大的持力层,通过桩、支墩或其他新增基础结构,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地基上。(3)上部结构加固。除采用裂缝修补的方法,可以采用整体结构加固,即加大和调整整体结构刚度,这种方法难度较大。

3.3桥头破损病害处理技术

在处理桥头破损病害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锚喷施工技术。通过应用锚喷施工技术可以向桥头破损部位喷射硅胶材料,并进行模板加固,保证硅胶材料与桥梁结构之间能够牢固黏结。另外,硅胶材料在硬度及强度方面比其他材料更具优势,可以有效地满足病害处理的预期效果,具有强度高、凝结速度快的优势。

3.4混凝土表层修补

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会采用环氧混凝土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在修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按照修补层的厚度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其中,对混凝土表层剥脱、开裂比较严重的位置,可在环氧混凝土的基础上加入碳纤维,增强填充物的强度,减少开裂情况出现。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可以采用喷射注浆的方式对小范围的混凝土表层进行局部修补。

3.5主体结构加固

施工企业为了有效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梁端头破损的问题,必须对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现阶段,道路桥梁主体结构加固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混凝土加固法(加大截面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混凝土的截面面积,提升桥梁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可通过加宽、加厚桥面板或加高、加大主梁梁肋的方法,扩大道路桥梁主体构件横截面,进而达到主体结构加固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道路桥梁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各类病害及安全问题,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病害处理技术,加强对道路桥梁现场的监督,延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为大众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袁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1):32-34.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5

毕业实习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构建校局合作机制实习管理模式是保障和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文章结合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问题,依据《公安技术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送审稿)》要求,从毕业实习管理与实施方案等有关教学文件的制订、实习基地和教官队伍建设、毕业实习手册编制等方面,探讨公安校局合作机制下的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关键词:

校局合作机制;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管理制度;交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公益劳动、课内实践教学、专业综合实训、就业指导、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和方式。其中毕业实习是占用学时最多、持续时间达半年以上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作为一门主要的专业实践课,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必须的实践环节,是学校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联系具体工作实际,应用和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阶段和途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业务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1]。但对于毕业实习如何组织实施、如何规范管理,特别是结合公安工作的性质和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的特点和特殊性,如何建立校局合作的管理与运行机制,目前各公安院校普遍处于探索与尝试的初级阶段,缺乏相对成熟、统一的规范和模式。本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以及《公安技术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送审稿)》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目前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实践经验,探讨校局合作机制下的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一、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的地位与作用

公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公安高等学历教育、开展民警训练、进行警务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积极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培养公安专业人才。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能够适应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熟悉相关政策法律和技术标准,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专业能力和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既是公安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院校的教学与育人特色,也是由公安工作的性质及其对人才需求特殊性决定的,同时对公安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毕业实习环节也提出了特别要求。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公安院校必须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行适应公安特色的模拟场景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教学形式,并通过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堂教学知识和内容,引导和促进学生提高警察职业素养和实战应用能力。公安院校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为实现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理论联系公安工作实际和学以致用,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公安实战基本能力以及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校局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并将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学生的学业考评范围。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理论教学与公安实践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公安实战基本能力的掌握和培养等功能与作用,同时也是公安院校学生毕业后步入公安工作岗位前的必要锻炼环节。学生只有通过毕业顶岗实习才能进一步了解公安工作对于专业技能的实际需要,加深对公安工作性质特征的认识与感受,增强对公安工作的切身体会和适应性。交通管理专业作为公安技术类专业之一,其专业教育要突出公安交通管理职业特色和适应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战要求,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与公安交通管理实战部门之间协作共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交通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习这个阶段和过程,掌握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将所学交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融会贯通和进一步升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是学校专业教育回归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的本位要求,也是对交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补充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强化环节[2]。

二、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问题

毕业实习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早已达成共识,但纵观目前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缺少毕业实纲、毕业实习实施与考核方案等相关方面的具体内容。具体到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推广“2+1”模式[3],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为2年,毕业实习时间为1年。其目的是通过为期1年的毕业实习,能够将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交通管理实战进行深度融合,并使学生可以从顶岗实习中进一步理解、掌握和提升交通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交通管理专业“2+1”模式的毕业实习安排,1年的实习时间分两个阶段进行,前半年由学校统一联系、组织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习(有时根据当地公安部门的实际需要,也被安排到其他部门,如治安、刑警等部门),后半年考虑到学生备考公务员等原因,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称为自主实习)。从时间分配和实习组织来看,交通管理专业“2+1”模式中1年的毕业实习其实只有半年(实际时间是5个月左右),偏离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初衷。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毕业实习安排一般是在系部制定的专业实习方案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宏观的实习方案后,实习学生就被统一安排到各实习地点开始顶岗实习。由于缺乏专业实纲这一规范实习内容与管理的教学文件,加之没有建立相对稳定与长效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普遍缺乏校局合作的深度融合机制,致使交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往往无法保证专业对口,即使专业对口也一般以路面执勤等单一的实习内容为主,往往不能按照交通管理岗位设置进行轮岗实习[4]。因此,交通管理部门的其他岗位工作,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交通违法案件处理以及交通安全宣传等,实习学生往往没有实践的机会。其次,由于没有提供专业实习指导书,缺乏对实习内容与实习过程具体要求的明确指导和规范,学生在实习中比较盲目和被动,影响毕业实习应有的质量和效果。另外,由于缺乏学校、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之间有关学生实习共同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实习过程主要是学生按既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实习内容、过程往往缺乏原始记录载体,不但不利于学生完成实习调研报告的写作与原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也使得学生实习鉴定和成绩评定缺乏依据,这对于学生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毕业实习均是不利因素。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实习时间一般为半年(16-18周)。按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要求,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于上述原因使交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越来越远离实习要求,实习基地对实习学生的需求往往出于顶岗需要,导致学生的毕业实习成为走形式或过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同时,由于缺乏毕业设计(论文)与公安交通管理警务实战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一般从实习基地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其主要作用只是提供一些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原始资料,或解答警务实战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因为校外指导教师的职责不明确,而且不熟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多数只是挂名而已,失去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为公安实战服务的应有作用。

三、基于校局合作机制的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制度建立

根据《公安技术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送审稿)》的要求,毕业实习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兼职教官的指导下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同时要求公安技术类各专业要提前制定实习见习管理办法,并具备完整的实纲和实习指导书。而且毕业实习过程监管要有反映学生实习过程的原始记录档案,要求学生按规范填写实习记录(日志)和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学生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了达到这些规定和要求,针对上述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与完善相应的规范文件与制度。

(一)制定与完善有关毕业实习管理与实施的规范教学文件

1.毕业实习管理办法

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是规范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纲领性文件。为规范学生毕业实习工作,提高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中须制定与完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其内容包括: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实习的组织、领导和分工;实纲(计划)的制定要求;实习具体内容与时段安排;组织纪律及实习纪律要求;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及实习鉴定表填写要求;实习成绩评定、实结要求;实习经费保障等。对于公安院校要注重建立基于校局合作机制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必须增设毕业实习校局合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与要求。这部分内容既属于公安院校教学管理文件的内容之一,也是校局合作单位合作协议内容的其中一项,并把此项内容作为毕业实习校局管理模式与制度建立的重要依据。

2.毕业实纲

制订实纲既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客观需要,也是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要求的主要规范内容之一。毕业实纲对于规范和明确学生的实习内容、如何完成实习目标、如何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具有很强的规范与监督作用。编写实纲要明确八个方面的内容:(1)实习的性质、目的和意义;(2)实习的任务和要求;(3)实习的方式和组织管理;(4)毕业实习阶段划分和时间安排;(5)实习纪律与要求;(6)实习教材及主要参考教材;(7)实习报告的内容和要求;(8)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标准等。毕业实纲确定的实习内容,使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把具体理论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要求与相应工作岗位的职责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实纲要与平时的校内实训、实践大纲有所区别。对于交通管理专业实纲的内容要求,要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岗位设置,从道路交通勤务、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车辆和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道路交通指挥中心管控等方面明确实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实纲就明确知晓自己在实习期间,通过专业实习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明确公安交通管理岗位工作职责以及需要培养和掌握的交通管理专业核心技能。

3.毕业实习指导书

毕业实习指导书是在毕业实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制定的实习管理办法,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做出具体指导与要求的实践教学文件之一。毕业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和目标;实习的要求和基本任务;实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实习程序和时间分配;实习选点要求;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实习组织与要求;实习保障和管理措施;实结、实习鉴定、毕业设计(论文)等实习后完成和上交材料的规范与要求。毕业实习指导书的功能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完成毕业实习,规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及通过毕业实习要完成和提交哪些成果等。毕业实习指导书对于明确毕业实习要求,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必不可少。毕业实习指导书要由学校和校局合作单位联合制定,并且要有明确内容体现毕业实习的校局合作管理。

(二)通过校局合作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和实习教官队伍建设

毕业实习的地点(基地)选择,对于学生实习目的的实现以及实习质量和效果的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为贯彻落实《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的精神和要求,根据交通管理专业实纲的具体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和统筹下,要逐步从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筛选出能够进行长期校局合作共建、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实习需要的单位,建立稳定和长效的校外实践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践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要求,不仅要具备工作场地设施、实习指导教官、实习学生生活经费保障等条件,而且要具有严格规范的工作与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能够借助实习基地双向建设共赢,逐步完善校内实验、实训的设备和条件。为了全方位熟悉和了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交通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兼顾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等不同管辖范围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时兼顾地市交警支队和区、县级交警大队等不同行政级别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教官队伍建设是公安院校理论教学与道路交通管理实战密切结合的重要纽带。目前公安院校教官包括驻校教官和兼职教官[5]。驻校教官是指来自公安实战部门,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被聘请进入公安院校脱产承担相关教学任务的在职民警,如借助“双千计划”①来校任教的教官。兼职教官是指不脱离自身原有工作岗位,根据公安院校需要承担教学或培训任务的在职民警②。为了保障学生毕业实习效果和便于校局联合管理,强化实习带队教师和在职民警对实习学生的具体指导,有必要在实习基地选拔专门的实习教官充实到教官队伍。实习教官主要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岗位工作指导,或者负责毕业实习期间的业务知识培训,并承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校外指导。为了贯彻《关于公安院校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和选聘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任教的暂行办法》③,要求实习带队教师在带队期间与学生一起深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一线,并将实习带队作为专业实践的主要途径。通过毕业实习带队,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基层一线调研和实践锻炼,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及实习教官的充分交流和沟通,促进校局合作机制下的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上述校外实习基地和教官队伍建设有赖于校局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此,在确定实习基地及校局合作单位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官队伍建设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逐步建立与完善学校与校局合作单位的合作协议与具体制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校局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保障。

(三)通过编制学生实习手册建立与完善毕业实习校局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提高实习效果,由校局双方根据学校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毕业实纲、毕业实习指导书等有关毕业实习管理与实施的文件,结合《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等,联合编写学生毕业实习手册。毕业实习手册要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内容与实习纪律等,明确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校局以及带队教师与实习教官协同管理制度。毕业实习手册既是实习期间所有工作的指导手册,也是规范学生实习具体工作和实习单位协同育人的重要依据,还是学生实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记录载体。实习手册编制不但包含学校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专业实纲、专业实习指导书等规范文件,同时包括实习组织与实施方案以及实习管理制度等内容。另外对于学生实习与指导过程,以及实习成果,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也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1.实习组织与实施方案及实习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基于校局合作机制的实习组织与实施方案实现毕业实习目标,重点明确与专业实纲对应的实习内容(岗位)的具体规定,如不同实习内容通过哪些岗位实习来完成,每个岗位的实习时间与轮岗安排等。实习管理制度主要是实习单位和带队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从建立实习办公室的领导机构和明确具体的管理人员分工、从内务管理、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勤务督察、机动应急等方面入手,将实习管理工作细化落实到每个实习单位的具体民警(实习教官)和带队老师。在学校制定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由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实习管理负责人共同起草学员的实习管理制度,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单位岗位职责等情况,将实习学生纳入到单位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中。其制度包括日常督察检查工作制度、民警(实习教官)帮带学员工作制度、实习学员工作纪律以及实习轮岗制度等,同时可以将实习生培训计划、观摩实践学习等内容也纳入到实施方案中。根据上述要求制定的实习组织与实施方案、实习管理制度在实习手册中要充分展示给学生。

2.学生实习过程的记录内容与记录载体

实习手册中要有对于学生实习过程的记录载体。学生实习过程记录主要有实习工作日志(或周志)、实习指导(调研)记录表、实习岗位工作小结等内容。实习日志是记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与整理专业知识资料、学习与实习体会、策划与完成任务、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记录需要指导教师指导与解决的问题等的记录载体。实习手册要求学生每天(周)填写实习工作日志,主要记录当天的实习内容与实习收获以及出现的主要问题,其格式要求依次填写实习日期、地点、工作内容、当天实习小结或体会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点评等。根据实习内容的不同,实习日志中也可以记录心得体会,同时将实习中了解与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体会记录下来。实习日志记录的内容是否完整、全面、真实,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习过程、实习态度和实习收获,将直接影响实习日志的成绩,进而影响毕业实习的成绩评定。实习岗位小结是指在每个实习岗位完成后要填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自我思考的结论,同时每周要有简短的实习工作小结,每个实习岗位结束后要有对此岗位的看法和心得。

3.毕业实习成果写作规范和要求

毕业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习报告(总结)、实习鉴定表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按时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签章的实习鉴定表,并按要求完成和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是学生结合平时的工作日志和对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积极思考与分析后,在实习结束时完成的实习调研报告。实习报告是学生向学校汇报实习完成情况,包括实习的内容以及实习收获、体会与建议等,尤其重要的内容是通过毕业实习获得的一些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心理感受。实习手册对于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有明确的规范与要求,明确实习报告是实习过程全面、客观的总结,其内容大体结构分为实习基本情况概述和专业实结报告两部分,明确实习报告的写作要求,如资料要真实,图标要清晰,内容充实、结论正确、条理清晰等。实习鉴定表是实习结束时,由实习单位教官和实习带队教师签署意见并由实习单位签章后提交给学校的实习鉴定资料。实习鉴定是按照毕业实习要求和内容,结合学生实习过程中在公安业务能力上的提高程度或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的程度,主要依据学生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考勤、遵守纪律情况、工作态度等内容做出的综合评价。实习鉴定是学生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实习手册对于实习鉴定表的格式、功能与填写要求要有明确的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实习结束,即学生完成所有学历教育环节与过程后,向学校提交的专业教育成果和答卷。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公安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学生准确的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公安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综合和扩展。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历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要求,要在制订《交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的基础上,在学生实习手册中对学生实习后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如形式要求、开题要求、成果要求等,并从时间安排与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特别要明确实习教官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规范,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与水平也可以反映出学生毕业实习的组织管理水平,以及检验学生的实习效果。

作者:张雪梅 单位:山西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基于校局合作机制的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92.

[2]管满泉.完善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7(7):27.

[3]张雪梅.基于大公安专业的道路交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52.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6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防水施工;技术应用

1道路桥梁施工防水问题的产生原因

1.1设计因素

科学的工程设计是保障道路桥梁防水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许多工程出现的路面渗水问题,也是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在道路桥梁设计工作中,防水设计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路基面排水方式,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结构,将降雨、雪融水等及时排出路基,从而避免出现路面积水或使路基受到浸泡。但在部分工程设计工作中,路基面排水设计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因设计人员缺乏道路桥梁防水设计的经验,未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此情况下,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不能及时排除路基面积水,路基面在长时间的渗水浸泡下,会导致混凝土整体性能出现下降,最终对道路桥梁的使用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导致其使用寿命严重缩短。

1.2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问题也对道路桥梁防水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新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增加了采购和质检人员对材料质量把控的难度。如果采购和质检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防水材料存在的问题,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自然难以达到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存在个别的人为影响因素,即采购部门为节省成本,将廉价、劣质材料使用到工程项目中,也会导致路基面抗渗性能不符合要求,容易出现路面渗水问题。

1.3工艺技术因素

从国内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来看,随着相关工程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道路桥梁施工水平已经得到明显的提升,防水施工问题也是个别工程的问题。但针对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必须将此类问题控制为零,否则将导致大量的道路桥梁工程成本浪费,影响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水平。从目前防水施工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1)受前期设计问题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的施工工艺不合理,进而导致施工质量较差;(2)桥梁道路防水施工的施工人员有许多未经过专业培训,对施工技术不够了解,也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1]。

2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2.1科学设计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体系

针对上述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现阶段的工程建设中,首先要提高前期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设计工程防水体系。在正式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地质、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并结合不同等级道路桥梁的防水设计要求,构建科学完整的路基面防水体系。将道路桥梁路基面设计与排水系统设计结合起来,在充分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为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打下良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1)在对路基面进行设计时,将防水性能作为重点设计内容,并采用信息化技术模拟排水效果,确保路基面防水系统能够满足工程要求;(2)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应重点了解道路桥梁周边是否存在水利工程,并判断水利设施是否会对工程路面防水效果产生影响;(3)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水文特点等可能对路面防水性能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环境干扰因素。

2.2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防水材料的选择及其质量控制是防水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必须保证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合格,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采购和入场检验环节,应对供应商资质进行核查,并在现场对材料进行抽查检验,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确定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如果在抽查过程中,发现防水材料存在数量较多的不合格现象,则应扩大检查范围,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劣质材料,并联系供应商进行更换处理。特别是在引进新型防水材料时,还要采取现场试验或室内试验的方法,对材料质量及性能进行检验,避免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混凝土配合料及其他道路桥梁工程主要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也应优先选择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

2.3综合运用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为提高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运用防水路基面施工处理技术。具体包括:(1)抛丸处理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在防水路基面处理中应用较多的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在钢丸上施加作用力,对路基面进行处理,提升路基面密实度,从而改善路基面防水性能。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施工时间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处理的有效性;(2)打磨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可以提升路基面层粗糙程度,确保路基面层能够与防水材料牢固的黏结在一起。通过进行打磨处理,还可以去除基层表面浮土和杂质,可采用磨削机进行打磨,使路基面粗糙程度达到相关工艺标准;(3)自由度刨床处理,目前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利用小型铣刨机对路基面层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去除路基面层的浮尘,而且能够通过打击作用力提高路基面层强度和承载力。该技术的施工操作也较为简便,可以在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中广泛应用。

2.4规范现场施工操作过程

在道路桥梁现场防水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杜绝人员随意施工的现象,确保所有操作流程均能够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特别应加强细部施工监督和管理,在混凝土拉毛处理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防水材料对其表层粗糙度的要求,根据不同材料制定处理标准。在完成混凝土表层施工或,应禁止运输车辆通行,避免对路基面层造成破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及时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明确相关技术标准。结束培训后,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避免因人员因素导致防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防水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施工前,首先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前制定防控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设计防水结构体系、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材料,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工程防水施工质量,从而确保道路桥梁施工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7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材料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交通出行的需求,应不断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成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与前提。

2土料的检测参数及检测方法

土料是道路桥梁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对其进行实验检测,可以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以下对土料的检测方式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2.1筛分实验

在对土颗粒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筛分实验,并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确定级配参数。在对土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确定其颗粒大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一些颗粒较粗的材料,应对其尺寸进行具体的测量[1]。同时,利用实验检测,对土的组成成分及颗粒大小的界限进行测定。在检测过程中,常用到不同标准的土壤筛,将施工用土进行过筛处理,并利用不同标准筛子对土材料的筛分,获得土材料中不同颗粒的百分比[2]。通常情况下,土壤筛的标准有以下几种:63mm、28mm、20mm、14mm、3.35mm、2.36mm、600μm、以及150μm等。

2.2击实试验

对土料进行击实试验也是原材料检测过程的重要内容,对之后的施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进行土的击实试验的过程中,要测定土样的含水量及干密度,并绘制二者的关系曲线,从而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实际数值。而这2项数据会作为施工过程中现场压实环节的主要检测标准。只有当土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该材料的压实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并使其达到最大压实度。具体试验过程为:试验人员要将准备好的水加入土样中,从而得到不同含水量的试验样品,再利用击实仪器分别对试验样品进行击实,得到每个样品的干密度,并绘制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最高点即为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2.3液塑限试验

在对土料进行试验检测的过程中,液塑限试验也是常见的试验内容。通过该试验,可以测得土料的可塑性,并反映实际材料的可塑性指标。首先,对土的液限值进行确定:实验人员需先选取一定量的土样,并添加适量的水,测得增加土样的含水量,对其进行贯入试验,最终得到含水量及贯入量的关系变化情况,当贯入度达到20mm时,土样的含水率即为土样的液限值。其次,对土的塑限值进行确定:实验人员应先在土样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再将土样取出,放在玻璃板上进行滚搓,使其成为一条细条,直至其发生断裂,并对断裂时细条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得到的数据结果,即为塑限值。当塑限值与液限值存在一定的数据差时,即可作为其塑性指数。

3水泥的检测参数及检测方法

3.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实验

首先,要测定水泥凝结需要的时间,应对其标准稠度的用水量进行检测。而该检测需要利用试验对不同含水量的水泥净浆的穿透性进行测定,再确定标准稠度水泥净浆的含水量。实验人员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水,将水泥净浆用搅拌机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标准稠度的净浆,将其装入模中,进行刮平处理,处理后得到的样品放入养护箱中进行养护工作,将水泥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的起始时间,再每30min对样品进行一次测试,并使用维卡仪进行测定。当其达到终凝状态时,查看时间,得到其凝结时间。

3.2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在检测水泥胶砂强度的过程中,首先应配比一定量的试验样品。通常情况下,会选取500g水泥,1450gISO标准的砂以及250g水,利使用拌和机进行充分的搅拌,再将搅拌后的混合物倒入标准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试模中,再将试模放在振实台上,使其成型。随后,将试验样品及试模一起放进养护箱中进行养护处理,时间为24h,之后将其拿出并放在水中进行脱模处理,并放在水中。经过试验龄期(5d或15d)后,将试验样品从水中拿出,先对其进行抗折强度试验,使用抗折试验机将其折断,再把折断后的每部分用压力机再次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

4钢筋的基本参数及检测方法

钢筋的检测也是路桥施工检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试验检测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便是对其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具体包括材料的抗拉强度、弯曲变形系数以及拉断后的伸长率等。其中,对钢筋的抗拉强度以及伸长率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拉伸试验进行检测。在该试验中,实验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截取钢筋的某一部分作为实验样品,再利用打点机将该部分的长度进行标记。之后,试验人员使用试验机完成该部分的实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试验机应选择准确度等级为一级或更高性能的款式。在实验过程中,先将试验荷载设定为0,然后将样品钢筋夹持,之后开始拉伸试验,使用试验机对钢筋进行拉伸,直至其出现断裂,从而确定钢筋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参数。在确定钢筋的弯曲变形系数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弯曲实验进行。在该部分的试验过程中,首先选取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的钢筋横截面作为实验样品,将其放在弯曲装置上进行测定,通过不断加力,使其发生弯曲变形,改变其塑性,但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加力方向不变,直至钢筋样品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弯曲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放大仪器进行细致的观察,实验人员只需检查样品表面是否有裂缝即可。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阐述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土料、水泥、钢筋3种原材料的实验检测标准及实验检测流程。原材料的实验检测环节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应加强对该环节的重视程度,提高其技术应用水平。总之,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力保证,建设水平可以不断提高,为加强我国的路桥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渊.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及优化探讨[J].智能城市,2017,3(9):150.

道路材料论文范文8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思路

1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队伍中难免会有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专业技术能力欠缺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无法保证施工工艺的标准性,操作欠缺规范性,这都会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

1.2施工材料的质量水平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工程在施工场地没有办法实现交通封闭。整个施工作业的面积非常狭窄,质量管理工作相比其他工程而言连续性较低,而且较为零散,量也很大。另外,还会受到来自电信,有线电视,供热,给水,煤气,电力以及排污管道等各类管线互相间干扰的原因,让原本就不宽的场地更加拥挤。如果某些管线的位置不明确,在施工时有可能就会挖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会对民众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这不仅会使道路工程的进度受损,同时还会出现额外的经济投资。

1.3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

在目前的各大工程建设项目中,机械设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不仅会对工程的施工技术有所提高,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劳动消耗量,但生产效率却能够很好的保障。然而,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总是注重使用,却不重视管理,并没有将机械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做到位,这就使设备完好率以及出动率会有所下降,从而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都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1.4道路土基修筑

如果道路含水量较大,在经过冬季时就会出现冻胀状况,这时路面会发生拱起以及冻裂问题,如果基础压实不到位,密实度不符合相关标准,基础的稳定性就会较差。基层平整度不合格,即使路面竣工后在表面并未显示异样,但一旦通车后其支承受到恶化,路面就会出现断裂,破坏以及沉陷等问题。

2城市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2.1.1严把材料关

采购施工材料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材料市场的相关资料信息做到全面及时的掌控,对具体的施工材料价格质量以及供应商的状况了解到位,要选择具备国家生产许可证的相关厂家。在挑选供货商时,应注重其社会信誉,资金稳定程度以及技术检验等相关信息。施工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构建等等在出厂时都应具备相关的质量合格证书以及出厂检验与复试报告等相关资料。在施工的材料上面,还需要对工程名称,数量,规格,进场时间,原件放置的位置等都需要标注明确。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前,相关工作者还应遵循相关的规定与标准对其进行抽样检查,只有符合标准的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

2.1.2严把设备关

在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相关工作者需要依据施工的技术要求,对施工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查。施工前还要对设备的调试以及全面检查工作落实到位,重点要放在对设备选型和性能等参数。一定要保证设备的数量充足,重要的设备还应有备用[2]。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2.1填方路基

在施工前需要对填方试验路段进行试验,在试验时应将设备的具体类型,碾压速度,最佳组合法,碾压遍数,材料含水量以及施工工序等做详细记录,这些数据都是后期填方路基施工展开的相关参考依据。在施工前,要清理施工现场地面杂物,然后再选择平地机来整平,最后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如果施工现场表面的清理工作完成后,原路面以及表层土的含水量依然很大,那就需要通过打碎,翻地以及晾晒的办法来降低含水量,之后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使工程的压实度达到要求。路基的下卧淤泥质土,砂土或欠固结土,都属于压缩性高,孔隙比较大,并且强度较低的软土层。施工工作者需要将其全部挖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填料进行换填,之后再分层进行压实,如此能够使路基承载力有效提升,施工后的沉降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

2.2.2路基及土方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和沟槽中的中线与边线需要进行复测,水准标高需要在现场进行复验,合格后才能够允许施工方进行开挖。在挖土时,挖土机绝对不能在支撑或沟槽边碾压以及行走。挖出的土需要及时运送出场地外,一定要控制,不能出现基底超挖的现象。在进行填筑前,需要清理基底,将树根以及杂草挖除干净,表面的种植土,垃圾以及有机土也需清除干净,而且原基底还要进行压实。在填筑时,填筑材料需要选择配极好的粗粒土,并且对土的含水量也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土方的路基和沟槽需要分层进行填筑,在分层压实时,压实厚度每层要在20cm以下。在同一水平层上用到的材料要保证是同类型,绝对不能出现混填的问题。如果碰到路基弹簧土的状况,需要把弹簧部分挖出晒干,然后再进行回填。路基的边坡需要和路基共同进行断面,分层填筑后再压,实边坡的衔接位置需要挖出台阶。坡顶和坡脚需要安装好排水设施。在填筑时,速度不能过快,要对其进行控制。在回填土中,绝对不能出现大块干土夹杂以及建筑垃圾等,一定要严格遵循设计的标准要求,以及工程顺序进行分层压实,检测达标后才可回填下一层土,绝对不能出现一次堆填,直接镇压的现象。

2.2.3路缘石施工质量控制

路缘石的耐风化强度以及抗撞击度应当达标,并且表面应光滑,线条平整。材料在进场前需要自检达标,只有具备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测报告报验,监理经过认可后,才能够投入使用。施工埋置后,需要进行防污染的保护处理方法,路缘石勾缝需要选择M10水泥砂浆。

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依据国家相关的质量规定标准和具体的工程合同要求,要对工程质量水平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不达标的道路工程,一定不能办理相关的竣工验收交接手续,这类工程应禁止投入使用。对于符合相关标准的城市道路工程项目,还需要对工程的竣工图,施工技术文件,质量检验报告,施工过程图像资料等等相关文件进行验收,还需要对上述文件材料进行建档与归档,这样能够方便日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以及后期的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稳定性也较差,所以,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作用,并且运用综合全面管理的办法,使道路工程的质量水平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使城市道路工程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进一步为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发展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相关的参与者应对施工质量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所保障,施工的功效能够进一步提升,让城市道路工程既令政府放心,同时也能让市民满意,最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继文.谈如何加强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4(26):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