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例6篇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任。但2006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反过来再检查一下体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公共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具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质量。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的教材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教材体系不科学、教材的内容陈旧。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重点应该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上。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些年,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各异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从所了解到的资料和文件中,全国各地高校大都还在延用过去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体育课程的名称改变了,但授课的内容没有变化。这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对加大;教材的专业性过强,公共体育的普及性削弱,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材的难度加大,公共体育课程竞收录了体育院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其中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是以体育运动项目的体系为主,以体育学为编教材的主导思想,主要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为基本教学手段。但这些教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没有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更好地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教材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本质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它用以指导学校教学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课程体系是由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等组成的,培养目标规定了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是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是学习者自身去创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反映体育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另外,体育健康课程的形式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教学,更要加强隐性课程的训练。如:校园卫生环境的维护、校园活动的组织、体育锻炼中的人际关系等。再有就是,体育学科教育中,健康知识、医学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例及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2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应该是一名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独立健康生活的人。他们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了解基本医疗常识和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运用所学运动知识指导日常健身活动,能够在运动中得到乐趣,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

2.3对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初步构想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知识:健康的概念、分类;健康的意识;性健康卫生常识

第三章医学常识:自诊与自救;基本的常规检查;常见的急救措施

第四章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第五章体育教育的任务:体育的概述;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

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各个项目的简述、规则;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易受伤部位的处理;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健身锻炼的方法学

第七章娱乐体育:体育欣赏;时尚体育;传统体育该教材的篇幅字数不宜太多,使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容易理解,并且要突出高校公共体育的师范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及内容特色

3.1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创新性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创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密切联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是该教材创新的关键。如由于现代行为观念的不断改变,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把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健康理论充实到新教材之中。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的教师,体育教师的创新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手段和全面的医疗健康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师范能力,这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3.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学会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如: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常见的急救措施。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3.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综合。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在公共体育健康课上,就是涉及到体育健康课的各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伦理、哲学、艺术、环保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的体育健康课中得到综合训练。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刚毅的意志,团结协作的能力,良好的思想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以适应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

3.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实践性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作为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仅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学是不够的,体育学有它的特殊方式,就是理论课和实践课,而且实践课的比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大的。在新课程体系形成后,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理论课的内容有所加大,我们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体育课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为指导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另一重要特性就是实用性。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强促进功能,同时也是体育健康教材在实用性上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教材的实用性,还要体现在与过去体育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将此书作为健身和医学常识手册永久伴随读者。

4.1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体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但学会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只要有了正确健康的体育观,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就更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具有了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够合理地设计体育锻炼计划,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和锻炼,从中获得自我发展。:

4.2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运动项目,但前提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另外,运动技能的掌握也是促进终身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期间学会并掌握了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那将终身受益,并且还要将该技能传播。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在体育项目方面具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教师,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2

1.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6]。教师根据护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健康教育案例。所设计的案例要简单,贴近生活且易于理解。例如设计与护生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健康教育主题“:大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等,并对案例加以讨论,让护生从中学习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1.2小组讨论将护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确立小组健康教育主题,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设计健康教育方案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护生用已学专业知识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健康教育图谱和健康教育电子调查问卷,并输入计算机系统。要求所设计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呈现。

1.3校内实践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等10大门类,在校师生达2万多人。这样的校园环境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在实践活动中,护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深入校园社区,以在校师生为健康教育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指导护生收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并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系统,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和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根据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校园社区人群中进行主题健康教育,并针对健康教育对象的具体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与讨论。

2护理核心能力培养

2.1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反思性思维能力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7]。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护生应用已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查阅文献,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围绕确定的健康教育主题梳理并形成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体系,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资料查阅,在保证健康知识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普及性,最终确定方案。此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并通过实践反思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2.2创新能力在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健康知识获取的需求[8]。在教学中,教师引导护生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寻求与物联网工程等学院学生的合作,创新性地设计健康教育计算机路径。该技术可实现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体格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其潜在的和现存的健康问题。同时,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主题主要涵盖生活、饮食、锻炼、常用药物的健康指导等),应用设计学的理念,将复杂专业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片或视频,使受教育者轻松掌握健康知识要点。此过程不仅促进了护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补充;同时培养了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感受到交叉学科所带来的更宽广的发展领域。

2.3人际交流与管理协作能力护生根据健康信息分析结果,结合预先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分小组进入校园社区,实施健康教育。为完成健康教育任务,护生首先要发场团队精神,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同时护生会面临不同年龄、性别、知识层次的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和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指导的过程中,护生了解了如何与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的人群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对方的理解与信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护生需要思考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健康教育对象理解和接受健康信息。通过课堂外的校园社区实践活动,护生掌握了人际交流的技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2.4终身学习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技术和学科领域,引领护生进行文献查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护生设计健康教育方案时,还学习了护理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如图案设计、计算机技术。在实施健康教育方案时,意识到人际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再回到小组和课堂进行回顾,以理论—实践—讨论—反思的模式循环,增强了护生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体会到学习交叉学科的实效性,培养了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3小结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3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予以探究和解读,主要涉及教学模式的目标、路径和方法、评价以及该模式的特点。形成具有科学有效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互动技术和考评标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学生体验情感、塑造人生、完善自我的重要平台。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应是多因素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由以问题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从以防治为主转向以心理适应及潜能开发为主;教育模式从医学型转向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领域将从专对心理问题领域的辅导扩展到生命教育、休闲引导与生涯设计等多方领域;教育功能从问题解决转向促进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方法将从显性教育发展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队伍将从兼职为主转向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当然,突出系统的全面发展并非主张发展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不分主次。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的齐头并进尚有一定难度。依据系统各要素的分工协作,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带动整体的发展路径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笔者在这里拟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目标、路径、方法和评价及其特点略陈己见。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原因

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应是谋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效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化倾向特别突出,当前课堂教学中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健康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课程化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学科课程,使学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单一,有待进一步改进。最后,原有的考试评估体系单一测评教学结果,这种课程化的考试应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充分参与的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目标

教学模式是为了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学生学到保持或恢复心理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自己达到最佳的心境状态。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同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由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转向新课程的主导者、塑造者;由面向全体学生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的平台。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评体系,把团体辅导的技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情感宣泄,从而丰富教学方法、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时独立思维,已经将知识与其产生和应用的情景融合到一起。知识不再是与学生生活无关的东西,这样的知识的学习变得格外富有意义。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路径和程序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弗洛姆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它的哲学依据就是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人,人是自然主体,是社会主体,是自身主体,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使之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参与教学模式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参与式教学策略,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分析知识之间关系以及直接呈现这些知识的做法,强调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参与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学习,如研讨会、小组讨论、团体辅导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形式的合作交往,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在教学理念上,学生主体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使他们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

(一)研讨会

研讨会的主题十分广泛,围绕着学生中存在或易于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使参与的学生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行自我反思与反馈,领悟其中的道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研讨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个人的自我认识与反馈;二是团体研讨。以理性情绪理论部分的教学为例,可以引出一件有争议的事,如宿舍中有人丢了钱,丢钱的人说只有“我”知道钱在哪里,“我”怎么想,怎么办?或者利用主体统觉测验(tat)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想人物的想法及延续的做法。当学生在表达看法时,不同的认识方式与自动化思维呈现出来。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同一件事看法不同,不同看法会引起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并就这个问题讨论,也可以利用心理测评的方法提出问题。用心理测验找出学生中较普遍的一类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心理方面的困扰(教师可以做一定的自我暴露以降低学生的自我防卫。必须具有普遍性,学生才能勇于作出问题描述)。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必须是为理论服务的。如果提出的问题最终无法围绕即将介绍的理论开展,那就得不偿失了。问题必须是可以引发争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学生可以从不同出发点进行探讨。此外,研讨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讨论使学生可以发现分歧、发现看问题的其他角度,也可以更好地从他人角度理解问题,这既是学习方面的提高,也是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提高。提出问题并讨论是整个教学中的关键一步,是后面几步的基础,其作用主要是激发兴趣、加强求知需要、集中学习关注点和充分暴露旧经验,明白旧经验与新理论的相互关系。

(二)讲授理论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幻灯片)等向学生传授言语信息的方法,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讲授法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科学知识,但也存在学生比较被动、师生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及难以照顾个别差异的缺点。讲授法中的讲述法、讲解法和讲演法都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而选择运用。从学生认知准备方面来看,学生头脑中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是杂乱的,而且有不少经验性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师的讲授可以尽快使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的系统认识,同时及时扫除错误认知,为科学认识的系统化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讲授决非照本宣科,教师应结合前阶段的讨论结果有所侧重点地讲授。虽然讲授的内容必须是为解释、解决问题服务的,但并非就事论事,要强调理论高度。

(三)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又称团体咨询、集体咨询、群体咨询、小组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鸣。可以组织“交朋友小组”、“敏感性小组”、“个人成长小组”、“潜能发展小组”、“团队建设小组”、“基础交友小组”、“感知小组”等多种形式。这些团体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其目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团体辅导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团体,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效果容易巩固。团体辅导可以弥补课堂单方面传授知识的缺点,还可解决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不足的问题,得到师生的好评,在高校心理健康课中应受到重视。团体辅导的授课方式为理论知识+互动活动,开展形式为结构式、开放式。在以往的研究中开放性团体辅导未见有报道。在我国,高校所进行的团体辅导一直都是以结构性、封闭性的形式开展的。封闭性是指团体内成员一经选定不得任意退出,团体外成员也不得随意加人,而且成员人数一般要求8—12人为宜。封闭性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大班教学的要求。开放性是指团体内成员在人数上不做任何规定,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但不论有无成员加入或退出,辅导方案和辅导进程都按计划进行,不做任何改动。开放性团体成员人数较多,不但可以降低参加者的紧张情绪,而且其中不乏活跃分子,活动气氛容易带动,加上其对活动场地的要求较低,在辅导过程中对成员的要求和限制较少,很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容易组织实施。在团体辅导中,对于不自信和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没有想让自己更自信的愿望的学生,应多与其沟通,帮助其树立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愿望。在团体辅导中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多设计一些相关活动,如音乐冥想可以用来平复情绪,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可以学习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在团体辅导中适当增加理论分量将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成长,因此,对这门课的评价应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的课程化考试,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参与评价,尤其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发展情况的检测,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完善自我整体监控和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评价既要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量表评估、过程评估和追踪评估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填写自评问卷,自评和他评、定量与定性评估等维度评估手段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而学生真正的心理反应和成长才是教学效果最真实的评价,也符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合作性强

在此教学模式中,在提出问题与讨论、团体辅导和评价三个阶段都有学生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相互解释来学习。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并且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课的课时有限,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要发挥学生的参与,仅仅课内时间是不够的。此模式的团体辅导和评价的一部分虽然是在课外进行的,比如,团体活动中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就是由学生在课后自行组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但在心理健康的学习和应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隐性教育包括学生的学习资源,除了课堂与教材,还包括图书馆、网络、同学问的互教互学。

(三)实践性强

此模式把握住学生需要的实际以及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强调教学要从生活实践中来,到生活实践中去,问题的提出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理论的应用也发生在实际中。

(四)灵活性强

由前面分析可知,学生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认知准备具有复杂性,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性。这样,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必须灵活,否则以上要求不可能实现。问题的提出可以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团体辅导有不同方案让学生选择,以适应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

(五)反馈性强

这种教学模式并非单向的,不是由第一阶段开始到第四阶段结束。比如,评价阶段既可能因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回到讲授阶段,也可能因为提出新问题而引出新的讨论以及又一轮教学。它克服了以往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反馈不及时的矛盾。

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能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心理健康课,不仅能灵活深入地掌握健康知识,而且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上受到触动,深层心理发生变化,而且行为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情感生活方面以及对今后发展道路的选择和人生意义的理解方面都有感触并努力调适。在学习后,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学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说学生获得了自助的能力,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荷永,高岚,心理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黄希庭,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马建青,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夏海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4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知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结构、认识体育项目,明确锻炼目的、掌握动作原理,从而提高其锻炼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为今后参加体育活动乃至终生锻炼打下基础。但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也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经过调查,笔者认为,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依托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解读,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认识误区进行描述和分析,从教师层面探讨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助力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质量提升,推动新课标的落实实施。

一、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常见的四个认识误区

1.认识误区之一——对基础知识教学价值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基础知识教学是技能教学的附属,可有可无。

存在问题:这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片面性认识所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属于典型的实践性学科,也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学科特点。但这不代表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很难割裂开来,而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对技能学习而言,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发挥三点关键作用:其一,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技能和方法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其二,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为技能动作的掌握提供指导,并防止运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其三,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有助于良好的卫生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任何轻视知识学习的想法必将对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

正确解读:新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这段描述比较清晰的勾勒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框架(图1),也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在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课标修订组的相关专家在解读新课标时,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方法一起称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三基”。

2.认识误区之二——对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就是健康教育,就是卫生与保健常识。

存在问题:这种认识来自于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的曲解。“体育与健康”不是“体育+健康”,而应该理解为“体育为健康”。换而言之,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并非简单地在原来的体育课程中注入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是强化了课程的健康目标。变更名称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仍然是一门独立和完整的学科,其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非常广泛,除了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的内容之外,运动项目的名称、健身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等同样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知识简单等同于健康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还会让基础知识教学“变味”,很难与小学科学、生物及生理卫生等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所区别。

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特点非常突出,以其基础知识为例,几乎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组成一个综合的、有序的体系。对此,有学者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分为“体育类知识”和“健康类知识”,这种分类方法虽有人为割裂“体育”与“健康”密切联系之嫌,却较清晰地表明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远非单纯的健康教育。即便是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中的“健康类内容”,也是与体育锻炼实践密切结合的知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的知识。

3.认识误区之三——对基础知识教学形式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等同于体育理论课。

存在问题: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长期以外,每逢雨雪天气,很多体育教师就在教室里安排一些运动常识介绍、体育比赛欣赏、安全锻炼知识等内容,向学生讲授运动知识。这种做法体现了体育教师在面对特殊天气状况的灵活性和责任心,本身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代代相传,却在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反向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即体育基础知识只能通过理论传授的方式开展。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很多学校习惯在学期之初或者雨雪天气安排一定数量的体育理论课,讲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加之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意识,一味照本宣科地讲解体育理论,其结果当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重视和兴趣,对体育理论课表现出厌倦甚至抵触情绪。

正确解读:新课标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因此,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内容非常广泛,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的,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和固定的理论讲授形式。此外,正是由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辅,因此相当一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与学生的技能学习紧密结合,以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渗透的方式来开展。总之,正确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认识误区之四——对基础知识教育途径的错误认识

主要观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只能通过体育课堂开展。

存在问题:这种观点是狭隘的课程观所致。由上所述,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范畴非常广泛,涉及的学科也很多,其中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已经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通过课外阅读书籍、报刊等途径有所了解。如果教师固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只能通过体育课堂传授的理念,过于死板地执行教学参考书上规定的基础知识教学,其结果是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容易导致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厌烦的心理。

正确解读: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章节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出“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向其灌输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大课程观”,积极开发、整合和利用新课标提出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将课堂拓展到家庭、社区,往往容易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教师提升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途径

作为课程标准的执行者,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推动新课标的实施,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势在必行。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和提升自身开展基础知识教学的能力:

1.强化意识——重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地位作用

在新课标的前言部分,增加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的描述,其目的在于强调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前言部分进一步指明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由于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带来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指出“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不良生活方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健康知识的缺失。在此背景下,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传播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因为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是树立健康生活观念的前提,是培养健康行为、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根本保障。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为积极主动地开展并探索基础教学的途径方法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2.梳理内容——明确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

在提升思想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体育教师还应该通过对新课标“教学内容”部分的学习,梳理出课程标准对于基础知识具体内容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新课标延续原课标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四级水平的划分方式,在保证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学段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统筹安排。在合理安排同一水平内各类知识点的横向分布基础上,新课标非常注重同一类知识在不同水平之间的纵向联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按照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保持各水平之间的同类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以“心理健康”类知识情绪部分的内容为例,四个水平的要求依次可以概括为:水平一,体验情绪的变化;水平二,保持稳定的情绪;水平三,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水平四,能够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的情绪。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体育与健康各类知识点在新课标中分布的横向和纵向规律,在教学中力争体现学科内容的系统完整和递进顺序。同时,应该在对地区和本校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有课程资源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类教材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联系,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融入各学年和学期的教学计划,明确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制订详细的教学安排。

3.夯实基础——积淀基础知识的专业储备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如果想开展好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前提条件是自身相关知识储备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期刊,主动学习体育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最新的科学锻炼和健康生活理念,掌握运动项目的发展变化,拓宽知识的广度,拥有更新、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善于联系运动实践,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挖掘技能背后的原理,拓展知识的深度,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以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为例,很多体育教师都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热身练习,并且指出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准备活动的强度和量要更加充足一些。但当学生问起原因的时候,却只能以“冬天肌肉不容易拉开,不做好准备活动更容易受伤”来简单搪塞,却不能够说出“肌肉的粘滞性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一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运动相关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够在开展基础知识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用体育科学的规律、原理来解释和解决学生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口服、心服,提升教学效果。

4.深研教法——丰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

相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更为复杂,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更为灵活和多样。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征,灵活地选择并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不同内容的特点,可采用运动实践渗透、室内理论讲解、专题活动教育以及环境影响灌输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以水平三“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知识点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技能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完成这些动作的主要骨骼和肌肉,以及其在完成技术动作中发挥的作用。还有一些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学生活动身体各部位时,要求他们同步说出活动部位名称,在身体练习的同时巩固了身体结构名称的知识。还有很多教师在开展“奥林匹克”知识的教学时,会结合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设计和开展一些应时的奥运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中了解相关知识。即便是对类似“营养饮食”等理论性较强,适合以室内课的形式讲授的知识,教师也要应该开动脑筋,尝试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一些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实效。

从实际调查的结果看,体育教师对于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往往不及技能教学熟练和自如。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是丰富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由于基础知识教学的特殊性,这里所指的教学观摩,不应仅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时会带给体育教师很多新的启发和灵感。

5.科研支持——推动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发展

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同样适应于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首先,开展一些学生体质健康、体能发展和心理变化等方面的横向比较或跟踪调查,有助于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掌握身心发育的规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据此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并确定教学方法,提升基础知识教学的针对性。其次,通过与基础知识教学相关的教学实验的开展,或者对已有教学实践的总结梳理,撰写科研论文,也有助于先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客观上对于学科发展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以研促教也是提升体育教师提升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新课标的实施对于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能够正视挑战,抓住机遇,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和提升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为新课标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毛振明,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3]胡永欣.对体育卫生如何融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法探究[J].体育师友,2011(3).

[4].初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组织形式创新[J].中国学校体育,2008(10).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5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

《教育大辞典》一书中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最早使用可见《史记》、《春秋》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往往会凭借一些经典的、生动的民间故事来阐述事理。在国外,案例教学法最早使用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采用讨论和启发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问题的结论。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产婆术”即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编辑成书。在书中,作者要阐述的事理是以一个个故事为媒介的,这就是西方案例教学法使用的先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其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已体现出普及化的趋势。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却还存在教法单一、课程实施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就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案例教学法是以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参与者、探究者,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使师生在探究中实现自我的提升。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与作用

(一)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大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大学生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案例教学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教师所提供的与学生具体物理情境和社会实践情境相联系的一个个有思维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这主要是针对课堂讨论这一重要环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观察者和旁观者,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需要点拨的情境,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在学生阐述观点时,应尽可能留给学生问题的空间,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如发现学生间存在差异较大的观点时,师生可一起进行分析探究。从课堂学习的过程来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已关注了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训练,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三)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以布兰斯福德(Bransford)为首的旺达比尔特认知技术小组曾提出了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王文静等,2002)。这种教学将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相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具有明显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和这种抛锚式教学一样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之上。在学习中,学生先看到教师设计好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问题情境,运用他们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体验和思考这些问题。这在提高大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可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深层理解,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化。

(四)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阐述见解,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在讨论中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对话。这种讨论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的同时能增进师生的了解、合作,协调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和氛围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五)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一般知识覆盖面较广且具有不同时空背景和学科背景。渗透在案例中的知识包括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等学科知识,教师需充分挖掘蕴涵在案例之中的理论知识并能将之与教师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此外,教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对于教师所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体性知识、案例教学中驾驭教学所需的情景性知识、实现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关注的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元素。(1)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将学生理论学习升华为能力的目的。(2)教师所选的案例要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世界相贴近。这样才能激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热情,从而增强课堂讨论的效果。(3)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案例会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都会随之而改变。所以,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时代性就会更具有说服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4)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具有丰富性。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是不平衡的,既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又因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所选的案例应关注到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通过丰富的案例教会学生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案例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案例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时应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方式,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应用要求教师的引导应体现出系统性和方法性。教师的引导应关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的准备状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探究和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对案例的延伸等方面。案例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较高,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的准备程度影响到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取得。因此,教师的引导应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之前的对所学知识的准备。学生应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关系等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引导,要尽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果断性、独特性。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问题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要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心理调试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引导还应关注对案例的延伸。具体的引导方法是教师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案例提出不同的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对假设的论证,分析案例中主体的心理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案例材料中没有谈及的原因,以此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总结。

教师的总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尤为关键。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的适时的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点评小结,是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小结包括: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理论知识的提升,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心理学家布朗指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部分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的活动的产物。由此可见,学生的经验世界对他们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经验世界(知识、智慧、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学生在思考案例时会依据自身的经验世界,如此学生探讨问题的结论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总结时应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将教学总结的中心放在分析案例所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整个课堂教学小结可以说是对教师教学驾驭能力的一个考验。所以说,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成效,就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丰富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钻研,提高综合业务素养,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方.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6

【关键词】 高校体育;健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要求,对健康文化及内容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诠释,因此提出了各种创新性的健康理念,其中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念――“健商”(Health Quotient,HQ),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来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健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涉及面也十分广泛,诸如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健商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健商”已经渗透至高校教学过程之中。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这不仅是我国教育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1 健商内涵与外延

健商(HQ)作为21世纪人类最新的健康文化和全新的健康理念,由国际著名健康专家、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拿大籍华人谢华真教授首先提出并运用。所谓健商(HQ),是健康商数(Health Quotient)的缩写,用来衡量一个人所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它反映一个人的健康才智,代表一个人的健康层面及对健康的全新态度。健商理念能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商教育是指有计划地通过信息传播和教育等手段,动员全社会各类人群参与,使人人拥有维护健康的意愿、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教育活动。

2 高校体育开展健商教育的现状

2.1高校体育理论教材的现状

在体育教育中,把健康与体育,科学锻炼与自我能力相结合,即不但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体育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能力与健康知识的培养,高校体育要实现健商这一目标,有目的的选择体育教材是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以及走访相关教师和学生发现:当前时期下我国高校体育理论教材大多数均是以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卫生、运动损伤的自我处理与修复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方面为基本内容,对于大学生心理障碍以及针对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心理健康知识涉及的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体育教材的内容十分单一、不全面、针对性与实用性严重缺乏,再加上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缺乏一定的指导,不能将教材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之中,因此,他们的健康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2.2高校体育中健商教育融合的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然以体育技术技能为主,忽视了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育,据了解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有部分开设了的,但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高校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也大部分为竞技体育项目,对于考核手段甚至是教学方法与组织方式,一般都会采取竞技运动的方式,而对于疾病的处理以及学生身体不适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查阅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当前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与增强上面,而且教师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多数为竞技类的运动项目,其采用的具体的评估方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误认为体育就是单纯的各项运动技术的学习。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体育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考试,而并非将学习体育看作是增强体质以及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有力武器。对此,笔者认为当前时期下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健商教育的融合十分之匮乏。

3 高校体育开展教育的对策

3.1注重加强体育理论教材建设,将理论课落到实处

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体的教材内容,重新构建适合于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教材体系,以满足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高校体育教材的构建应以贯穿健商文化教育为主线,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而编制,其体系应从健身、娱乐、康体、休闲等角度加以考虑,多选择一些难度小、易开展、趣味性强,融健康、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项目,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了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更加全面的健商知识且运用这些所掌握的健商知识来对实践加以指导,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从高校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现状出发,编写出一套包含丰富健商理论知识的体育理论教材,这样能够很好地对高校体育教学加以补充,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健商水平。

3.2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激发、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健商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师运用游戏法、竞赛法、评比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将趣味性和难度有机结合,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体会到体育对自己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帮助,产生“我要练”欲望,让学生从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上感悟体育锻炼与健康之要素,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运动习惯。

3.3改变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体系

考核制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体育课的考核是为完成体育教学目的服务的,根据HQ的理念、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考核这一手段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习惯。在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中,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已是高校体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作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三方面全盘考虑,即学习态度+运动成绩+运动成绩变量,这种评价体系是值得借鉴的,它的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能充分体现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各个方面,即侧重于明天,着眼于进步,侧重于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体育基础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