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例6篇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教师;初中语文;角色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认识与处理教师这一角色,毫无疑问将有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如何通过具体行为来落实相应的角色任务的。

一、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概括起来可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语言积累等,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背影》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体会文中蕴涵的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我通过抓住背影,分析流泪,对比服装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文章。这样目标的设计不但注重课内知识的传授,而且联系了课外知识,既立足学生当时的课堂学习,又有利于学生将来学习的迁移和深化。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协调者或参与者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贯坚持教师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或权威领导的观念,学生必须对教师服从,不允许学生出任何的差错,这样的管理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很难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转变观念,扮演好教学活动中协调者的角色,对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新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和指挥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协调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情况出现,因此,教师除了要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做到胸有成竹之外,还要随时进行现场观察与协调,才能确保语文课堂教学顺利、持续的开展。

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学情境中的参与者。在初中语文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居于平等地位,教师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等。有效的课堂,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简而言之,有效的大课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回归生活,凸显体验,传递知识,增进交往,纯化情感,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我在教学《雷电颂》时就以学生为主体,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主要人物,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于课前即对课文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

三、教师是教学成效的评估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了教学成效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学习五大领域。同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列举了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是要由“单一”走向“多元”、“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教学《雷电颂》过程中,注重学生互评,再辅以老师点拨的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该注意采用开放性较强的主观试题,多维度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及生活的感悟,有益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设计比较有特色的开放性试题;中外名著中有许多章节值得我们反复探究、琢磨、品味,可以让学生简要写出对其中最爱阅读部分的读后感受;也可以在一向是记忆背诵的古诗文默写中设计有层次、有特色的开发性试题,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要求学生写出其中两句。这种涉及教材内外多篇诗文的开放性考查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又有利于拓宽古诗文教学的范围。

四、结语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小视频为学生播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

微课的载体是视频,是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每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记录。课堂教学中的视频是微课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教学设计、反思、练习以及反馈、点评等教学资源,它们通过组织关系、呈现方式等营造小环境。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比如,课件、设计以及反思等,还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资源。相比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的时间更短,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少。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包含很多知识,但是教材设计中有很多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适应的内容,使得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遇到一定的难度。微课教学比较科学、形象,能够有效地弥补教材设计中的不足,使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使教学形式、过程得以优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内容,获得知识与技能。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在学生眼前呈现出美丽的画卷,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更不用说分析这些特点,而且教材中没有插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通过微课教学,能够将苏州园林中的花草树木、亭台轩榭、假山池沼、门窗设计等生动地呈现出来,然后教师利用书本中的话语进行讲解,能够浑然一体。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一边听配乐解说,然后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布局、搭配以及色彩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深刻地体会到苏州园林的意境美,感受古代园林艺术以及工匠水平的高超。

2.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创设情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影《花木兰》的主题曲进行导入,然后播放相关的电影视频片段,通过悲壮的画面、旋律以及不俗的歌词,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抓住,然后通过影片进行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探究花木兰到底是怎样的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深入地学习知识。通过微课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观赏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微课作文教学,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作文写作的重要来源,实际生活为作文写作带来了活力。但是很多初中生都比较头疼作文写作,认为无话可说,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出的文章并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凸显文章的活力与色彩,这主要是学生的作文写作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闭门造车,无法感受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劲,也感受不到时展的新鲜气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使用微课进行,能够充分发挥微课的直观性、真实性,让学生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头脑中的空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提高作文写作的质量以及水平。

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感恩”话题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央视的公益广告视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视频中妈妈为奶奶洗脚,孩子看到后也端了盆水为妈妈洗脚,在这种感动的氛围中,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唤起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等感受,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学生就能够有话可说,写作的质量也会提升。

微课能够将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直观、形象地播放出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带有色彩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活力,能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实现情感以及思想上的熏陶,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彦.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5.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文3

各区、县(市)教育局,市直学校:

为落实《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兴市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发展攻坚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绍政办发〔2018〕63号)要求,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精神,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目标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加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进招生计划分配和门类设置,积极探索多元录取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录取学生的倾向。综合考察学生全面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个性特长。到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阳光招生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和高中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初中毕业和高中升学的基本依据。初中毕业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1.考试科目与分值。《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以下简称“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六科作为统一考试科目。各科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测试25分),科学200分,社会100分,体育与健康40分,总计满分760分。考试时间为:语文、数学、科学各120分钟,英语、社会各100分钟。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作为考核科目,由学校组织实施,成绩记入综合素质评价。

2.考试命题。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浙江省教育厅编制的《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命题应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重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在真实情景中问题解决能力考查。要加强对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逐步改进开放性试题命题和评分方式。要联系绍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域文化特点,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引导学生重视地方课程的学习。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至0.75之间。考试成绩采用分数形式呈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绍兴市教育局组织命题或委托省教育厅命题。

3.考试组织。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15日、16日、17日(上午)。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均采取闭卷考试形式,社会为开卷考试形式,体育与健康继续采取项目现场测试形式。从2021年起,实施英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测试,推行科学实验操作能力考查。英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测试、科学实验操作能力考查由各区、县(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具体办法及时间安排另行发文。体育与健康考试按《绍兴市体育中考方案(试行)》(绍市教普〔2017〕18号)执行。从2021年起,体育与健康“平时成绩”(10分)纳入综合素质“运动健康”维度进行评价。中考优惠加分政策按《绍兴市教育局关于调整统一全市中考加分办法的通知》(绍市教普〔2016〕113号)执行。

(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1.主要内容。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侧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品德表现、运动健康、审美艺术、创新实践等内容。

2.实施要求。学生品德表现采用写实描述方式呈现。运动健康、审美艺术、创新实践各维度以等第方式呈现,结果分A、B、C三个等第,分别代表“优秀”、“合格”、“需努力”;各维度的“A”等比例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本届在籍在读学生总数的30%、C等不超过5%。等第比例可以分校控制,也可以由区、县(市)统筹控制。“科学实验操作能力”考查纳入“创新实践”维度指标并作为该维度评“A”等的前置条件。各区、县(市)应根据《绍兴市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文件另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由学校组织实施。学校要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民主、公正、透明,保证内容客观、真实、可用。

3.结果应用。要将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与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到2021年,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高中招生的依据。

(1)作为初中毕业的前置条件。学生参加初中毕业鉴定,综合素质终评等第须达到1B2C及以上。

(2)作为高中招生的基本条件。高中学校开展自主招生,应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的基本条件之一,可以采取单独设置等第要求或以等第折分计入总分的办法,也可以采取品德表现加其他1-2个维度综合等第要求或折分的办法。学生参加高中其他门类的招生录取,综合素质终评等第须达到1B2C及以上。

(三)合理编制高中招生计划

1.统筹编制区域招生计划。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普职协调发展的原则编制和实施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计划。其中,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的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从2019年开始由市教育局统筹制订公布。逐步将普通高中班额控制在45人及以内,有条件的区域和学校,班额可进一步减少。

2.统筹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普职之比“大体相当”的原则统筹安排普职招生规模,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3.规范编制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民办普通高中要根据核准登记的招生范围组织招生,并按规定逐级报批招生计划。民办高中确需跨设区市招生的,每年按省教育厅规定要求报批生源计划并规范组织招生。

(四)改进招生门类设置

全市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统一确定以下三类招生,各区、县(市)和各高中学校不得组织安排三类招生以外的任何招生。

1.普、职自主招生。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是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自主确定招生标准的招生方式,主要包括招收在艺术、体育、科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特长招生和招收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特色招生。自主招生数量一般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的20%,其中特长招生一般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中职学校自主招生计划由各地、各校根据专业特点和产业需求另行制定。符合条件的重点特色学科普通高中学校可面向全市开展规定数量的特色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申请全市内跨区、县(市)招生。

2.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继续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从2018级初中一年级学生起,优质普通高中分配比例不低于学校招生名额的60%;其他普通高中分配比例由各县(市)确定。

3.普、职学业水平考试后的统一招生。在完成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后,再以有关志愿填报、录取规则统一组织其他招生计划录取。

(五)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机制

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建立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和统一招生的多元录取机制。

1.积极实施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特长招生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专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权重进行考核录取,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30%。特色招生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选择若干门特色学科的学科素养成绩等作为录取的前置要求,再结合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或综合素质维度评价结果择优录取。高中学校应制定自主招生简章,详列特长招生和特色招生的类别、数量、标准以及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每年5月中旬后,高中学校可进行自主招生专门测试。所有招生录取一律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在考试结束后进行,以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招生秩序。

2.完善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制度。招生名额应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应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组织录取,要向农村初中倾斜。名额分配招生在各初中学校的录取覆盖率要达到100%。当年学业水平考试报名人数少于40名且已明确布局调整的初中学校,将不再单列名额分配招生名额,以调整后一所学校为单位下达分配名额。

3.改进高中学校统一招生办法。要把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和中高职(本)学校一体化(“3+4、”“3+2”、五年一贯制等)招生纳入同一招生平台。中职学校其他专业招生原则上采取从参加当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中择优录取和注册入学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推进市区高中段学校打通招生。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考试招生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监督,加强各类高中学校招生的统筹管理。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指导。要加强招生政策宣传,为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制度营造良好环境。

(二)深化教育改革和招考信息化建设

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基本能力建设。要加强科技强考,探索建立区域内统一的高中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的设备和经费。

(三)坚定不移推进阳光招生和有序招生

1.深入实施阳光招生。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和录取复查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2.全面推进有序招生。要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在上级部门规定的框架内统一部署各类高中招生的时间、对象和范围等。要严格管理各类招生宣传广告,健全招生宣传审批审查制度。凡经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程序被正式录取的考生,其他任何学校不得再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应在规定区域范围内招生,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招生。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角色扮演 初中 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词汇、词组、句子的记忆和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而是让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和时间活动,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并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听”“说”先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角色扮演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角色扮演与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是指将课堂模拟成真正的交流场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某个情境,将要训练的词汇和语法寓于其中,学生根据此情境选择不同的角色,用英语口语甚至体态语言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以达到训练口语,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初中学生好动、愿意说,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如若教师设定的情境合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角色扮演中灵活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真正成为英语学习和应用的主人,大大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另外,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手段,学生在其他方面能力,如组织能力、推理、提问、思考以及合作方面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以及今后的自我发展不无裨益。

二、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实施原则

1.角色扮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不同于单纯的以角色体验、情绪释放等为目的的角色扮演,而是要在角色扮演基础上融入教育教学目标,即要将初中英语教学知识、能力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有机整合进角色扮演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使用新的英语词汇、句法,掌握口语交流技巧等。可以说,教学目的性是角色扮演应用到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2.角色扮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初中生思维活跃,但注意力和意志力发展不完善,很难在一项活动上集中太长的时间,因此,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应该在趣味性上有充分体现,保证整个过程学生体验变化而非刻板的情节。

3.体现出角色扮演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既要通过扮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要注重这一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做到开放性,给学生充足的个人发挥空间,对学生的独特表现及时给予肯定,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实施过程

1.钻研教材内容,创设合适情境

遵循目的性原则,教师在实施初中英语角色扮演时,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紧紧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课文,找到最好的切入点进行情境创设。比如在七年级“Unit 12: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学习中,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熟练地使用what和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就彼此喜欢的学科进行询问和回答,以及熟悉各学科的英文名称并能用英语简要描述各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生词以及完成课本1a到2d的教学和训练环节之后,依托课本的第三部分,让学生两人一组就“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和“Who’s your favorite teacher?”相互提问,并说明用英语练习讨论喜欢的理由。

2.学生选择角色,进行分组练习

教师预设好大致情境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角色。对于角色对白相对固定的完全控制式角色扮演,如在以上过程所举例子中的对话练习。此时可以要求学生轮流提问回答,达到对“what”“why”引导的疑问句及其回答方式的锻炼。而在相对自由的半控制式角色扮演中,老师的控制相对较少,对学生的部分对白没有详细提示,此时学生可能在角色扮演时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此种真实的情境训练有很必要。如在八年级“unit 3 :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教学中,教师预设假期前大家讨论假期计划的情境。此时学生可以组内经过共同的讨论、设计和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并进行简单的练习,后根据教师给的提示词汇和词组在进行练习。

3.小组合作竞争,学生台前表演

为了加强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多说多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各学习小组间引入竞争。在一定时间的小组练习之后,让几个小组到台前展示练习的成效,并由教师和暂时不参加表演的学生做观众和裁判。这样全体都进入角色扮演的情景中,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4.台下小组评论,教师给予总结

教师和台下的小组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要对角色扮演的同学的表现给予评价,并在表演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就表演者的台词设计、体态语言等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对学生表演的过程中的亮点和语言运用误区悄悄记下,在同学自评和互评结束的小结部分,教师要对表演者的长处给予由衷的赞赏,肯定学生的努力,甚至可以让所有学生用掌声给予鼓励,再对表演中的语言错误给予纠正。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所改进和提升,又不挫伤学生角色参与的积极性。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角色扮演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教学应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甚至不同小组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引导和交流方法。角色扮演的课堂之中重在交流,既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这需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引导和掌控,对教师驾驭课堂的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锦.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2(5).

[2]张海英.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8(16).

[3]罗永勤.英语角色扮演教学的操作与评价.宜宾学院学报.2006.6(9).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保持学校与其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进行主动而有计划的变革”,校本课程开发要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个性需求,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实现学校特色办学的目标。

一、语文学科校本课程设计案例

为丰富后平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我校又进行了学科拓展课程的开发。语文学科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发了《聊聊重庆话》《拇指艺术――学写短信祝福语》《小名字 大学问》《朗诵》《演讲》等校本课程。语文学科校本课程总体设想是三大板块:生活中学语文、挖掘地域特色语言、语言表达实践。生活中学语文这一板块有《拇指艺术――学写短信祝福语》《小名字 大学问》两门课程。挖掘地域特色语言这一板块有《聊聊重庆话》课程。语言表达实践板块有《朗诵》《演讲》课程。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框架由五部分组成: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实施,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开展活动。

二、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课改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基于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课改试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效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是对我校“后平民”校本课程的充实,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学生的学校生活打造了更多亮丽的底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进一步彰显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是对我校“后平民”校本课程的充实,我校“后平民”校本课程最初倾向于艺、体、科技学科课程。如,艺术类的泥塑、剪纸、绘画、手工制作;体育类的健美操、足球、篮球、田径;科技类的科技制作、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其他学科拓展课程极少,只有英语口语。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丰富了“后平民”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落实我校“后平民”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些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自己的潜能得到释放。”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使我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2.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和课程内容的变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国家课程相比,更加注重学生本位,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而必然引起教学思想的变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很多知识对教师来说也是陌生的。为了应对这种不断扩大的学习内容,教师必须学习和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成长。

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从课程框架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实施等过程,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无不是对自己教学方式的反思与改进。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写道“最初上校本课程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上完课就感叹,课堂和自己预设的效果相差太大了,教学预设根本就无法完成。因为学生是来自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不准。课后教师采用问卷、座谈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征求学生的意见,并结合学生实际重新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案,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中,课堂也越来越受学生欢迎了。”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为了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教师必须“逼”着自己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教学方法、旧的教学手段,去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和改变,从而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立足学生需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特长的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下,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采取学生自主选择的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学会了展示与欣赏,激发了创造力,树起了自信心。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等方面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三、思考与改进

在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我们走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如下思考:

1.不断丰富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应鲜明地带着学校的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由此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我校传承晏阳初精神,学校修建了晏阳初陈列室,晏阳初纪念馆离学校800米左右,为了进一步弘扬晏阳初文化,我校从办学理念、学校环境等方面处处打造“学晏文化”,还开发了《晏阳初的故事》《晏阳初精神伴我成长》两本校本教材。这都应该成为我们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利资源,如我们可以开发课程《晏阳初故事会》,通过参观晏宅、讲晏阳初的故事、排话剧等课程使学生更了解晏阳初。

(2)学校教育不仅满足学生需求,更要促进学生发展需求。

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书香校园》课程开发,以自主阅读、美句摘抄、快乐分享、实践创作四大板块为主线实施,结合我校“五星一组”评选活动,增加阅读之星的评选,阅读积分升级(阅读之星、阅读学士、阅读硕士、阅读博士等称号),积分换书活动,学期还可开展“书香班级”评选,在全校掀起读书的热潮。

2.校本课程设计应更具有系统性

现阶段,我校的语文学科校本课程在框架上分为三大板块:生活中学语文、挖掘地域特色语言、语言表达实践。这一框架的科学性、合理性还需进一步验证。另外,每个板块下的具体课程的设计也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丰富。比如,生活中学语文这一板块,除已有的《拇指艺术――学写短信祝福语》《小名字 大学问》外,课程内容还可进一步丰富,如广告语欣赏与设计、生活中的错别字等。

3.校本课程的实施需更有层次性

在课程实施中如每一门课程都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着眼于课程基础知识的了解,拓展型课程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而探究型课程着眼于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初中牛津英语 角色化 情境 提高

英语的教学有诸多的优点,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有效的进行现代化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学生进行角色化带入到初中牛津英语的教学中,并且创造丰富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教师在情景化的教学下就可以进一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的方式,高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成功的进行了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

1. 提出问题

对于情境化英语教学而言,已经广泛应用在现代的英语教学中,情境化英语教学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广泛展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没有将角色化与情境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而是片面的将其加以区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二者的作用有效发挥。

本文以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为核心,建立与之对应的角色。进而来促进初中牛津英语情境化教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在,牛津版本的教材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来体现价值观,来有效的改变现实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局面。将课本里们的人物进行角色化,然后来创建类似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英语教学更加的贴近生活,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并且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水平。

2. 理论根据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的实际,创造生活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上的学习中。这也表明了英语教师需要将现有的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来创造出英语学习的情境,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初中时期,同学们对于情感性的学习较强,也就是说当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时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来认真的学习。所以对于情境式教学而言,它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可以使同学们来进行认真的学习。

在建构主义的眼里,知识并不是由老师直接传递给学生的,它是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下,参考学习的资料或者遇到不会的问题来求助他人,最后通过自己合理的进行意义建构来学到的。

3. 概念介绍

3.1 角色化

角色化与角色表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主要将教材内容中的人物进行了升华。对于参与者不单单局限与学生,老师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表现出自己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并将自己的性格特点有效的与之融合,而教师则是根据教学的要求来塑造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人物塑造来进行指导,充当导演的角色。所以说,角色化可以使师生之间共同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与和谐。

3.2 情境化

这个主要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构建一些情境,并且在场景中配备相应的道具,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自发的通过语言在情境中进行交流

4. 探讨实施

首先将课本里的内容进行角色化,将角色合理的融入到情境当中,最终确保初中牛津英语情景化的教学顺利的展开,并且得到明显的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

4.1 进行角色设计

4.1.1 确定角色身份。在牛津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人物角色,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课本里的角色却没有发生变化,对于教学的内容方面而言,也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通过对学生的性格、语言能力、个人爱好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之后来对每位同学设定角色。所以教师可在依据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角色的塑造。

4.1.2 进行语言设计。在牛津教材中,每个角色的语言都是各不相同的,并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进行对英语单词以及语法的替换,最终有效的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

4.1.3 形态与道具设计。要想使学生角色化之后充分的表现人物的形象,单单的凭借语言是无法将角色生动化的,这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体态语言的设计,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配备相应的道具来表现人物。

4.2 创设英语情境

教师首先需要进行各种情境的创建,讲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与丰富。这样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境就会很快带入学生进入状态,进而活跃课堂上的气氛,使学生能够认真积极的进行思维。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