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初中生的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中生的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1

对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实施养成教育,首先就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人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这里所说的学会做人主要是指树立责任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以及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等。【案例】:我班的A同学,很多同学都反映他老喜欢撒谎,偷了寝室其他同学的东西还老不承认。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先后几次找他谈话,和他说了偷东西的坏处和撒谎对其今后生活的不良影响。经过我的耐心教导,他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表示以后一定认真改正。在我的引导之下,他还对寝室其他同学做出了深刻的道歉,并把偷取的东西归还给了相关同学。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已经过去有一年时间了,该名同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同学们都夸他是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做人做事方面往往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教育管理之下,他们在做人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日益融洽。

二、学会学习

养成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其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练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初中生一周有五天呆在学校当中,他们的学习基本脱离了家长的指导,完全依赖教师和自身来完成日常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对其进行学习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案例】:我班有一名B同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总喜欢在班里调皮捣蛋。有几次都把课堂教学秩序闹得一团糟,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班里的同学和授课教师对其意见都很大。鉴于此种情况,我决定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改正自己的缺点。我首先做的就是找其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了解到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我每天课余时间都帮助其补课,帮助其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通过长期的努力,B同学的学习成绩得以有效提高,上课的时候也不再捣乱了。如今,他俨然已经成了师生眼中的好学生。看到这一切,我感到非常欣慰。学会学习是新时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让初中生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得更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三、学会生活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初中生在学校中还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生活。生活是他们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我班的很多初中生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还略显欠缺。例如,有的同学不会洗衣服,有的同学每天不刷牙不洗澡等。这些生活方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案例】:我们班的C同学,他到学校之后每天都闷闷不乐,不会洗衣服,不知道叠被子,不会整理衣服鞋子等个人物品,还天天想家。与他类似的同学还有很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定期在班级内开展洗衣服比赛,开展寝室卫生大赛,开展个人卫生大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班级活动,同学们逐渐学会了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了改变同学们想家的现状,我经常到寝室和他们做思想交流工作,疏导同学们的不良情绪。到目前为止,我班同学的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他们已经融入了学校的生活当中。新时期的养成教育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我们班主任也应该做同学们生活上的引路人,教会他们学会生活,这一点对于初中生在学校中快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除了追求身体健康外,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精神健康、饮食健康等多种健康形式。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在课堂教学中向初中生渗透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能够改善初中生的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展现出当代初中生的风采。

一、当前初中生的健康状况

(一)健康教育观念淡薄

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发现,很多初中生对健康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在平时缺乏健康意识,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些学生认为健康养生是老年人需要考虑的问题,自我保健意识比较弱,并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甚至还有部分初中生没有将健康教育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存在“学用脱节”现象。

(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很多初中生都缺少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在生活中容易发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有的初中生在学习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坐姿,缺乏正确的用眼习惯,有的初中生喜欢吃零食、喝饮料,不注重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没有意识到不良卫生习惯给自己的健康带来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给学生详细讲述健康知识和技能,并给他们推荐与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视频、公众号等,帮助初中生积累生活经验,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缺乏持久锻炼意志

如今的初中生从小就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之下,没有经受过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意志力比较薄弱。在一个班级内,能够做到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很有限,大多数学生的户外运动量不足,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初中生物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增强体质,为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当今时代,学生的青春期出现“早龄化”趋势,有的学生心理发育速度明显落后于生理发育速度,容易踩上成长的“雷区”。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生物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人体结构、青春期卫生、个人卫生、合理营养、疾病预防、心理卫生等知识,提高学生对健康概念的认知和理解。青少年的健康素养是国家公民素质的基础,改善全民健康素质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帮助初中生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让学生学会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初中生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这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二)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对初中生而言,学校是他们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健康知识和技能,有效解决了初中生出现的青春期“尴尬事”,从而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讲究学以致用,初中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健康知识向外传播,帮助家人、邻居、朋友等了解健康问题、学习健康知识,促进更多的人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进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更大范围地改善人们的生命质量。同时,初中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健康素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生命力,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以长远的视角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初中生进行实践和体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初中生物教材中拥有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生物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将健康教育融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对课堂知识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丰富初中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和传统的生物教材相比,新课改后的生物教材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教材内容变得少而精,各个知识点都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探究总结出来的,更易于初中生理解和接受。初中生物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除了向初中生讲授显性的健康知识外,还要搜寻其隐性知识,对生物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使初中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健康知识,为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奠定基础。“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材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在教材里设计了想一想、小资料、科学方法等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初中生物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健康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意识到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将联系密切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构建起健康知识网络。初中生物教师还要注重教材中的探究、实践内容,让初中生在实践操作中去感受和理解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品质。对于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加强生命教育,打造学生健康心态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明白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开始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生物的生长周期辅助教学,积极主动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初中生知道生命的孕育、成长和死亡过程,并为初中生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给学生播放父母辛勤工作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初中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关注家人健康,打造学校健康教育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健康教育的主题,为初中生列举一些由于不注意卫生而染上特殊疾病的例子,指导初中生讨论出现疾病的原因,探究预防疾病的措施,从而提高卫生意识,促进初中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初中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事例,如石缝中的小草、悬崖峭壁上的老树、训练场上的将士等,用这些鲜活的事例打动初中生的内心,培养初中生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建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渗透心理教育,消除学生心理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最特殊的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阻碍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生物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平时在工作中要做学生的榜样,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谈心,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当发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时要因人而异,综合施策,破解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初中生物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形成人人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在课堂上,初中生物教师要学会倾听,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的幸福,建立一种互敬互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障碍。初中生的内心是敏感、脆弱的,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解读,引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树立LEARNINGWEEKLYVol.15第15期起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主动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初中生自主学习,尝试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表现出彩时,生物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增强初中生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课堂是对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立足于生物学科的教学实际,夯实初中生的健康基础知识,培养初中生的健康意识,为初中生制订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健康教育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将抽象、枯燥的健康知识具体化与形象化,以便初中生理解和接受。初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以案说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生透过社会生活百态去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使理论教学更接地气,培养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通过在学习园地内张贴名人名言,给初中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核心,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明确健康教育主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或网络上去收集健康教育素材,并将收集到的素材展示出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健康知识的热情。初中生物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反馈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为了改善初中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社会热点话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蕴含在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中的健康知识,深化初中生对健康的认知,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开展健康知识抢答活动,一方面活跃初中生的思维,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锻炼初中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初中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借助实践活动,提升健康教育质量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借助实践活动来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初中生的成长需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制度,既包括实验器材的维护和使用,也包括实验教学的纪律和规范,在实验前让学生认真阅读,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损害健康的行为。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要教给初中生一些消防知识,让学生知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如何自救自护,提高初中生的生存技能。除了利用实验教学向学生渗透健康教育外,初中生物教师还要向课外延伸,将健康教育与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增长见识,提高健康素养。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定期邀请膳食专家、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走进课堂,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向初中生宣传正确的营养搭配方案及健康概念,为初中生推荐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生可以面对面地与专家进行互动,通过专家的教育引导,缓解初中生的心理压力,发展初中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阔初中生的视野。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开展健康知识演讲活动,引导初中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拟写有关健康知识的演讲稿,如此,不仅培养并提高了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巩固了初中生的所学知识。另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组建兴趣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更多的生物知识和健康知识,学习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总之,生物课堂是初中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初中生物教师要尊重初中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规律,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并有效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困惑。初中生物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提高初中生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成为有知识、有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林锋,姚文强.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9).

[2]张佳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探索[J].中学课程

[3]采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J].好家长,2018(12).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数学文化;融合数学

文化具有巨大的活力和丰富的价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改善初中生学习目标不明的现象,使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在新时期,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作用,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初中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点和求知欲,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教学方案,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使初中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一、初中数学课堂融入数学文化现状

(一)没有正确的数学文化教育理念

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基础知识教学和试题训练上,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则并不重视,使数学文化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如果课堂时间剩余,数学教师会简单地讲几句数学文化;如果课堂时间不足,数学教师干脆就不引入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师缺少正确的数学文化教育理念,总是认为学习成绩好了,自然而然就会懂得数学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渗透较少,忽视了初中生的学习感受,不利于初中生的长远发展。

(二)学生未形成接纳数学文化的准备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中,在大量的习题中摸爬滚打,希望能够提高数学成绩,但是这样的训练使初中生身心疲惫,他们的思维受到限制,只会按部就班地解题,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初中生对于数学文化不重视,认为数学文化的学习无足轻重,对于数学成绩没有影响。他们看到的只是学习数学的浅层含义,却并不知道数学文化是学习数学更深层次的意义。还有一些初中生认为数学文化就是数学家的事迹,只要在课后看一看就行了,在课堂上不需要学习,所以数学文化的作用发挥不出来,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降。

(三)缺乏对数学文化的评价

一直以来,“哪个班的学生分数高,哪个教师就教得好”,这是大众普遍的想法。在这样的导向下,数学文化的作用就会显得非常微弱,教师经常将数学文化知识放到次要位置,即使课堂内容与数学文化有紧密的联系,也很少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且数学教师缺乏对数学文化的评价,并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每次评价的时候都是教师占据着主动权,学生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抑制了学生的数学情感,禁锢了数学思维。数学教师没有将数学文化评价加入课堂评价体系中,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社会发展需要的不是单一的知识性人才,而是集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科学文化素养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进行数学文化层面的素养教育,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将数学文化有机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和素养加以熏陶和塑造,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悟和品味数学文化,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离不开兴趣的支持,没有兴趣将会失去学习的动力。由于初中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增强,使学生感觉数学难学,特别是在计算推理、逻辑判断、解决应用题等方面存在着困难,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频频受挫,难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机结合数学史等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讲授数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看数学文化纪录片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史上的趣题或史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学品质。

三、初中数学课堂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

(一)在课堂导入中渗透数学文化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许多数学知识背后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故事素材,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讲给初中生听,既能够抓住初中生的兴趣点,还可以增强课堂导入的效率。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生能否集中注意力听课,数学教学目标能否达成,都与课堂导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运用数学故事导入新课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遵循初中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初中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与时俱进。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故事、数学家等,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加强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创造力,改变传统课堂枯燥单一的现象,让数学文化更加“光彩照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备课,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与初中生进行积极的互动,获取初中生内心的感受,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在知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初中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引入数学文化,让初中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激励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初中生展示数学定理、公式的形成过程,让初中生感受到数学精神的熏陶,每一个定理、公式都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得来的,给初中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学习中能够做到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初中生效仿古人的做法,自己推导定理和公式,亲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初中生讲解数学符号的发明过程。数学符号的创造是在人们对数学认识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每当出现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或数学理论,就会增加一些新的数学术语和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一个不断扩充、优化的系统。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初中生渗透数学符号的发明过程,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体会数学文化的好机会。初中生一边认真地听讲,一边在脑海里进行沉淀和记忆,体会数学符号带给数学的美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名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历史名题在数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需要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将其很好地融入数学课堂上,既丰富了初中生的视野,也增强了课堂的文化积淀,使数学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播。从古到今,出现了很多数学历史名题,他们各具特色,内容有趣,构思巧妙,思路开放,深刻地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涵,是初中生学习的榜样,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的实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历史名题的作用,带领初中生思考名题的解题思路,使初中生能够活学活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了解不同数学名家的解题方法,并带领学生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当初中生产生新的解题灵感时,初中数学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探究精神。同时,有一些数学历史名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给初中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发挥聪明才智,找到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推动新方法的形成。

(四)在一题多解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的底蕴深厚,体现在数学学习的多个方面,学习数学应该具有开阔的思路,从多方面寻找解决方案,有助于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一题多解是初中数学常见的题型,一道题有多个解决渠道,能够开发初中生的数学潜力,发挥初中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氛围,养成自主解题的好习惯。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公式或者题型,引导初中生去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感受到数学的变化之美,提高初中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使初中生获得数学文化的滋养。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对一题多解的使用频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题多解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出来,有的学生不配合教师等等,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组织一题多解训练,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化解数学难点和重点,消除初中生的畏难情绪,使数学文化得以发展。还要积极开展一题多解竞赛活动,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通过竞赛来夯实数学解题基础,尽情享受数学科学文化氛围,由此掀起全校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五)在追踪历史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领初中生追踪数学历史,可以强化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文化,筑牢知识体系。数学史是一种历史,更是一种发展逻辑,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通过教材中呈现的知识去挖掘数学史,这样能够扎实初中生的数学基础,改善初中生“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使初中数学课堂产生强大的教育力。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引入数学史,并且为学生发放数学史的思维导图,初中生的认知结构会得到较好的提升,能够系统化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历史名人的故事来感染初中生,获取初中生的情感共鸣,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初中数学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收集数学史的方法,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找到与学习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分享,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全体初中生的共同进步。数学教师可以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到学校分享数学文化,让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数学文化,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更多的启发;可以让学生制作数学文化的手抄报,做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增强数学的吸引力;还可以召开关于数学文化的主题班会,在活动参与中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促进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六)在揭示思维中渗透数学文化

突出理性思维,弘扬数学文化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高度,有效促进初中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数学文化体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将数学文化隐藏到问题情境中,让初中生既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又能够深入掌握数学文化,在问题情境中获得思维的升华。数学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初中生的差异,做好因材施教,要确保优等生和学困生具有同样的待遇,这样才能够使班集体更和谐,避免初中生出现两极分化。初中数学教师要经常组织初中生进行“数学实验”,鼓励初中生进行反思迁移,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数学思维的转变,使数学课堂因渗透文化价值而美丽。优良的学习品质支撑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但数学学习品质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数学文化中蕴含着很多优良的精神品质,是提升初中生学习品质的重要资源。对初中生来说,课后作业是巩固知识和能力的最佳手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向学生传播数学文化,设计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加强对初中生数学品质和数学风格的培养,让初中生由感悟、欣赏到知识背后的思想动机,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使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传播数学文化,启迪智慧人生,是每一个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重视,打造成学校的一个靓丽品牌。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4

关键词:智慧课堂;智慧环境;初中体育;初中生;创新

初中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培养初中生健康体魄和运动精神的最佳渠道。体育已经被纳入中考的范畴,但是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所以有很多师生对体育并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学科的发展。如今,智慧教育已经在初中校园得到了普及,将其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为初中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氛围,改变初中生体育知识面狭窄的现象,使体育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初中体育智慧课堂,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联系初中生的实际学情,向学生渗透智慧思想,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体育学科被认为是副科,学生的参与性都不高。而且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较为枯燥,先进行热身运动,再讲授体育知识,最后进行体育活动,这样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初中生在体育活动时都会做一些与体育无关的事情,把体育课上成了活动课。而且体育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初中生误以为自己的体育技能已经达标,从而不再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体育教学不受重视,课时无法保证

部分初中学校压缩了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数学语文等学科,体育课的课时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却无法实施。这也影响了初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情,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初中生应注重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体育教学脱离实际,影响教学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体育教师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科学地掌握运用的尺度,在体育教学时过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导致初中体育教学陷入僵局。还有的体育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优秀课件,不进行修改就直接使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其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会给初中生造成误导。要想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体育教师就要结合实际,遵循初中体育教学规律,挖掘体育教学资源,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

二、智慧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体育教育渗透思想教育,树立运动意识

体育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与初中生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改变初中生不爱运动的思想,为初中生营造适宜的体育运动环境,使全体初中生都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向初中生渗透体育健康知识和理念,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尤其是在智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善于挖掘丰富的体育资源,让初中体育不再单调,满足初中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初中生进行体育运动之前,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体育运动的好处,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播放体育宣传片,让初中生从内心喜欢上体育,认识到体育对于强身健体和强国利民的重要性。在实施智慧教育后,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热爱游戏的天性,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思维,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还加深了初中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找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要挖掘初中生的运动潜能,为学生的进步带来帮助。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教学要想实现突破,就必须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初中生的视野,带给初中生更多生动、形象的体育知识,消除初中生对体育课堂的反感。信息技术并不是数学语文等学科的专属,体育教学同样可以应用,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体育活动情境,给学生播放体育歌曲或者体育名人的图片等,一方面唤起初中生内心的共鸣,另一方面让初中生产生参与体育竞技的激情,强化初中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初中生的性格特别决定了体育教学非常适合采用信息技术,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讲授较难的体育动作时给学生播放动作的展示,而且可以实现各个角度的观看,便于初中生学习和理解。同时,给初中生讲述健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展示错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问题对学生的伤害,让初中生进行自我反思,保持阳光的心态,积极对待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育教师要构建优质的体育学习环境,充实学生的课堂感受,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引入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弘扬体育文化

初中体育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容,还要适当引入课外知识,把握初中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可以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资源,因为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代表性,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增添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培养了初中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初中体育教师要搜集本地的传统民间游戏,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示范,还可以播放民间体育游戏的视频资料,使初中生受益匪浅,增强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鼓励初中生回家后向长辈请教,询问本地有哪些别具特色的民间游戏,然后回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不仅丰富了初中生的体育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弘扬体育精神和传统体育文化。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传统游戏主题活动,组织初中生进行传统游戏对抗,给有特长的初中生带来展示的机会,操场上留下了一群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身影,激励着初中生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民间体育游戏可以穿插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导入新课时使用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在授课之后使用可以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在课后使用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

(四)组织丰富体育竞赛活动,创新技能训练

为了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初中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初中生的健身热情,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智慧课堂背景下,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初中生拼搏精神和协作意识,创新技能训练方式。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项目的体育竞赛,选拔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进行比拼,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项目的体育竞赛,展现初中生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通过集体的努力获得比赛的胜利,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向心力。在体育与智育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师设置的体育竞赛要凸显人文精神和体育特性,并且兼顾到每一个初中生,不能只关心体育尖子生,同样要给予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以支持和肯定,优化校园文化,全面推进人才强校。在每一次体育竞赛以后,初中体育教师要进行比赛项目的讲解和比赛过程的点评,强化初中生的体育技能,给学生提出改进的意见,促使初中生形成体育精神。体育教师可以用视频记录下学生比赛时的画面,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与学生共同回味体育竞赛的情景,推动初中生文化、技能、素质全面发展。

(五)把握正确体育教育观念,实现教玩融合

新课改给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要突出健康目标,激发初中生的体育运动热情,重视初中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近年来,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成为课改的目标,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把握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教”与“玩”的融合,真正发挥体育教育的价值。首先,要为初中生搭建体育运动的平台,可以鼓励初中生加入体育社团中,社团里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辅导,进一步拓展初中生的体育兴趣,社团的活动更加多样化,为初中生分享快乐,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其次,要给学生带来前沿的体育思想,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通过直播的方式听取体育专家进行的专题讲座,让初中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参与体育锻炼,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实现新跨越。最后,要构建“普及+提高”体育思维,保证初中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利用大数据智能监测学生所有的运动数据,并且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调研,拓展学校体育教育新途径。

三、结语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5

一、历史故事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价值

首先,历史故事能够为初中生提供一个个人物鲜活、内容丰富、情节感人、震撼灵魂的好故事,能够帮助初中生获得关于英雄人物的翔实信息,因而能够给予初中生非常强烈的心理冲击、情感体验、情绪感染与思想涤荡,使初中生在触目惊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深深印记,牢牢记住英雄人物的浩然正气与家国情怀。其次,历史故事能够使历史教材内容更加充实、丰满、有趣,有效提升历史知识的故事性、文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教育性,因而非常有助于开发历史知识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与德育价值。因此,历史故事是教材内容的“魔力棒”,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历史教材瞬间提升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与教育力。最后,历史故事能够使历史课堂上的知识讲解、课文识读、知识记忆等枯燥活动转变为倾听故事、剖析故事与评论故事,进而直接提升历史课堂的参与性、趣味性、生本性、快乐性与高效性。因此,历史故事使历史课堂闪烁生本理念、人文理念、开放理念等先进教学思想,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

二、历史故事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故事的价值,还要将历史故事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切实展现历史故事的文化教育价值、思想教育价值与德育价值。

(一)借助电化教学输送历史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初中生展示一个个历史故事片段,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声、光、电三维信息媒介为初中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心理冲击与情绪感染,以此帮助初中生获得深深的认知印记与良好的认知效果。历史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组成的,因而多媒体设备可以利用简短的视频信息帮助初中生较好地了解每一个历史事件,优化初中生的视听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为初中生输送直观化、趣味化、实效化的历史故事。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6 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 7 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网上 29 分钟的纪录片《春秋战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学习春秋时期的掠夺之战以及战国时期的兼并之战,还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长平之战”。初中生还能够看到多年战乱中民不聊生、家破人亡、土地荒芜、饿殍满地的惨淡景象,进而明白春秋时期的掠夺之战是非正义的、赤裸裸的、非常丑陋的资源抢夺战;战国时期的兼并之战既有统治阶级谋取私利、不顾人民死活的一面,也有加速中国统一、促进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借助故事教学输送历史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信息化的历史故事,还可以亲自上阵,为初中生讲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借助故事教学对初中生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与德育。教师开展故事教学具有非常强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与实效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初中生的参与意识与悦纳心理,进而实现高效认知。因此,历史故事承载着教师的匠心与语言艺术,能够为初中生的历史认知开启一段快乐、积极、有趣的认知之旅。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4 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唐朝时期的国际友好往来编成三个小故事。如第一,“鉴真东渡”。教师以唐玄宗时期的和尚鉴真为核心角色讲一下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第二,“唐朝与新罗”。内容较为简单,说说新罗是唐朝时期的最大物资输入国即可。第三,“玄奘西游”。“玄奘西游”就是初中生较为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的内容。“玄奘”从天竺带回来大量佛经。其中,教师要在“玄奘西游”中多渗透一些文化教育、苦难教育、思想教育与德育等。

(三)借助主体教学输送历史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亲自披挂上阵,也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留给初中生,让有准备的初中生去讲述英雄人物故事,实现初中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启迪、相互教育。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能力、文化知识基础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完全有能力胜任故事讲述活动,如此便能提升历史教学的生本性、主体性、参与性与实效性。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将初中生纳入故事讲述行列,利用初中生的聪明智慧、生命活力与能动性为历史教学输送好故事。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初中生积极阅读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促进初中生动手动脑,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讲故事”,而且是分组活动支持下的“学生讲故事”,将初中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引领下同时进行故事讲述活动,以此提升初中生对故事讲述的参与度,拓展初中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空间,让初中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认知主人。这样初中生就会明白,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尊严。

(四)借助电影教学输送历史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师生智慧优化历史故事资源,还可以开展电影教学,尤其是当初中生在认知方面获得较大进步时,电影教学就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初中生提供最翔实的历史故事信息。高质量的电影资源具有非常强的真实性、故事性、欣赏性、思想性与教育性,可以成为历史教学中的辅助性学习资源,优化初中生的视听刺激与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将电影片段融入历史教学之中,为初中生提供最有艺术感的历史故事。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2 课“抗美援朝”中,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援助朝鲜、维护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因而非常值得初中生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电影《长津湖》的后半部分,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让初中生看看抗美援朝的惨烈、壮烈与凄美,在触目惊心中铭记无数英雄的舍生忘死、以身许国,在热血沸腾中牢记“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这样初中生就会在生与死、血与火之中悦纳爱国教育、奉献教育与英雄教育。

(五)借助案例教学输送历史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教材识读以及相关讨论都是历史教学中的常备活动,也是初中生进行信息交互与互助学习的重要课堂活动。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先观看视频,掌握相关的历史故事,然后以历史故事为探究对象与讨论内容,高质量地开展案例教学,借助丰富的视频信息实现初中生的有所看、有所得、有所想、有所议,让初中生在深度剖析、畅所欲言中快乐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案例教学先提供历史故事,实现初中生的集体讨论、互助成长。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3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两个简短的纪录片《香港回归》与《澳门回归》。这两个纪录片能够让初中生切身体验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和澳门上空的心理冲击与灵魂震撼,看一看当地中国人脸上的喜悦,感受他们心中的兴奋。因此,教师可以此为信息基础引导初中生进行案例讨论,谈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条件、过程与意义,进行爱国教育。

三、历史故事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

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失的宝贵教学资源,更是初中生快乐认知、高效探究、健康成长的人文诱因,因而需要教师深度探究。第一,教师要注意历史故事的指向性。历史故事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教学资源,要与教学内容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能够成为教学内容强大的辅助信息库,将“骨感”、干瘪、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丰满、充实、有趣,激发初中生的认知兴趣。第二,教师要注意历史故事的简短性。历史故事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资源,不能喧宾夺主,因而需要在保证故事情节完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缩减内容,不能过多地占据教学时间与探究空间,而应以言简意赅、简短有力的故事素材辅助教学。第三,教师要注意历史故事的教育性。历史故事不是哗众取宠的粗陋信息,而是将英雄人物的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精神世界以及灵魂操守都一一展示给初中生,以此为初中生树立值得学习的人生榜样与行为楷模。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必要性

一、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规范初中生自身行为和更好地保护初中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对融入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效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初中生道德是非观念的脆弱性和模糊性

初中生年龄较小,长期处在家长和学校的庇护中,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太少,一些是非观念和道德伦理观念也比较幼稚,不够成熟,容易受外部影响颠倒是非。再加上法律知识的缺乏,初中生的道德是非观念没有最基础的准绳,也就很难保证自身的正义,而且初中生也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依然属于弱势群体。这样的初中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制教育,难以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不具备基本的对法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很难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甚至还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错。因此非常需要用法制教育将初中生的思想引导正确的道路上,维持初中生思想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避免学生走上歧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初中生法制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

一些初中生非常喜欢看武侠小说或者帮派电影,容易被其中所谓的“哥们儿情谊”或者暴力因素影响,从而扭曲了自身的道德价值观,把打架斗殴看作是很平常甚至是很“帅”的事,而不在乎其是不是违法的。初中生没有最基本的“法律”这条准绳来规范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很容易做出违法的事。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受社会上犯罪分子或者不良青年伤害的风险非常高,近年来,被曝光的青少年被拐卖、被侵犯或者熟人犯罪的消息越来越多。一些初中生在受到侵犯时或者别人伤害时,根本不知道别人是犯法的,不知道自己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求助,用法律惩戒坏人,对这些孩子的身心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甚至产生心理阴影。因此,非常需要法制教育,只有在初中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够知法守法、用法律规范和保护自己。

三、将法制教育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措施

(一)合理应用法制教育教材和书籍

学校可以组成专门的教材编辑或者教学计划制定小组,教师根据不同年纪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将法制教育的教材按照一定的难易程度和学习量进行编制和安排。选择的法律知识和案例要与初中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保证好切实性和实用性;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教材中的案例、案件描述或配图要具体、易懂,将复杂化和抽象化的法律知识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每一个章节后面设立与实际生活中有关法律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及时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或者一些优秀的法制教育视频,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阅读或者观看,以尽可能多地丰富初中生的法律知识。

(二)丰富进行法制教育的途径和工具

报纸、多媒体、视频、网络等都可以作为获取法制教育素材、进行法制教育的途径和工具。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的素材,比如新闻报道、教育视频等,在课上为学生播放,使学生对抽象的法律知识有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初中生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计划,举办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活动,比如法律知识趣味竞猜、法制情景剧、课堂辩论等,将法制教育形象化、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法制教育的积极性,也降低了法律知识的学习难度,对于法制教育的顺利展开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工具,在上面及时一些与学生法制教育相关的书籍、新闻、视频等的信息和资料,以便于学生家长及时查看,配合法制教育的进程;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收集法制教育相关的知识,或者进行法制教育相关的调查、采访等社会实践,在课上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展示,扩展学生的法律视野,并培养学生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四、结语

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法制教育的融入,不断丰富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在使学生养成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教会学生用法律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杨志桥.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讨[J].《未来英才》,2016(4):264.

[2]孟庆刚.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法制教育的必要性[J].《文理导航》,2016(4):94.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7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步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也慢慢趋向现代化。然而,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却始终是德育的发展和建设。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不只是重视成绩的好坏,德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树立健全的人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萌芽和发展的时期,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如果单独和直接的向他们灌输德育知识,会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更有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可必要的麻烦。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和讲解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关键词:

初中生物;德育教育

人教版教科书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形成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意识、团体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不断渗透德育知识,特别又是塑造性强的初中阶段,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在传授生物知识的同时渗透和发展德育知识,让学生在知识和思想人格上共同成长和发展。

一、全面了解教材,努力实施德育教育

德育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单独的德育教育是非常乏味无趣的。所以,德育如果以其他生物等知识为载体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初中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能为教学带来很好的效果。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全面的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要努力把德育内容渗透在生物知识中,提高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培养他们树立健全人格,提高初中生思想上的觉悟。如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科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最后一节热爱生命中,教师除了传授生物知识以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思,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传授了生物知识,又在趣味的课堂中渗透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德育内容。

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加强德育教育的内容

传统课堂都是以教师讲解和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听讲为辅助。很多初中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下都是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初中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初中生物教师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课堂的讲解中。但是,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不得生搬硬套。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要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是要从认识、感知、体会,再到行使这一思想过程。认识就是指在课堂上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们产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人。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物种的起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模式,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把德育知识的基础贯穿在《物种起源》这一课堂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所了解,告诉他们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我们都应该保护和爱护它们。这样,教师就很好的将德育知识渗透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认识和发展。感知和体会就是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思想认识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最后的行使就是实践。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前在课堂中渗透的德育知识都是为实践做铺垫的,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崇高的认识才能算是真正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认真钻研和全面了解初中生物教材,努力把德育知识渗透在每一个人初中生物知识点中,特别又是情感上的教育与价值观的确立,这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是渗透德育知识的最终目标。

三、利用多种教学途径,积极渗透德育知识

初中生是非常的活泼好动,自主性非常强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每一个初中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生物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圈,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这样,利用亲身实践来感受大自然,符合初中生好动的表现,同时,也是向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爱好和兴趣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对自己身边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和挂牌,让学生在修剪的过程中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在挂牌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植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初中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习惯。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等,让学生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制作画稿和卡片,办宣传栏和板报。这样既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了学习和宣传中,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灵活有效的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施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实践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快乐成长和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四、结语

德育是任何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德育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发展,努力专研和了解教材,打破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传授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发现和挖掘书本知识里的德育内容,使初中生在获取生物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道德上和人格品质上的教育和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初中生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思想、有道、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作者:李志伟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白坭中学

参考文献:

初中生的教育范文8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教学探讨

虽然生物是落实科学素养的基本学科,也是高中理综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并不在中考的考查范围之内,所以各个初中学校并不重视生物教育。虽然这个现状问题给生物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但是同时也为生物教育带来了一个发展契机:生物教师不必考虑教学任务、考试大纲等多方面的要求,可以完全以激发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生物素养为教学目的,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办法。下面,笔者从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注重合作学习的渗透、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三个角度,讨论课外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一、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

选择恰当的实践项目是指教师要为初中生确定生物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合适的实践内容。在新课改下,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各个学科教师都应该以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在生物学科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师也要考虑自己所设计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够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否则只会让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确定恰当的生物实践项目。在“鱼类”一课中,笔者提前与学生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为学生购买不同种类的鱼,比如金鱼、鲤鱼等,与学生一起在家中观察鱼类在水中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家庭实验中,初中生可以结合教材对鱼类的运动与呼吸方式的介绍来观察自己父母所购买的鱼是否满足这些特征。初中生还可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为家长讲解鱼类运动与呼吸的水生特征。不仅如此,为了让初中生对多种种类的鱼进行观察,家长也可以直接带学生到水生市场进行实地观察,以保证初中生的观察更加全面。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学以致用,将自己在生物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渗透

初中生物是学生所接受的生物启蒙教育,这也说明了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水平并不高超,很难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课外实践活动。为此,教师应该要以合作学习来促使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让初中生彼此监督、相互学习。在“动物的行为”一课中,笔者对初中生所喜爱的动物种类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分组依据,比如喜欢小狗的同学被分在“爱狗组”,喜欢小猫的同学被分在“爱猫组”,喜欢蜥蜴、蜘蛛等冷血动物的学生被分在“冷血动物爱好组”……分好小组之后,初中生便要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动物行为的时间以及计划,做好组内分工,以此来保证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就比如我们班的“冷血动物爱好组”的同学一共有6个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他们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到本地宠物市场中的冷血动物区观察冷血动物。同时,这个小组两两一队,结成学习小分队,分别负责蜥蜴、蜘蛛以及蛇的观察任务,向赡养这些动物的工作人员咨询这类动物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同时结合自己在网络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统一整理。在分队行动结束之后,这个小组成员便要在小组内分享本小队的调查成果,整合各队信息,从中总结出冷血动物的行为特征。这个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初中生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一项教学活动。

三、合理利用乡土资源

我国地域十分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使各个地区的生物资源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为了让初中生更好地认识生物科学,教师应该要合理利用乡土资源来展开课外实践,使初中生学习特色化的生物课程。在“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中,笔者鼓励初中生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实地访问等多种途径,搜寻本地区的特色动物群种类,了解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对本地动植物的影响。在这项实践任务中,有的学生以网络信息搜集为主要方式,有的学生亲自到本地的动物园中进行访问,有的学生到本地的农业大学进行学习。笔者会在学生的调查研究受阻时提供必要的教学帮助。总而言之,生物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要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生物课堂的教学补充,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使其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更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学习体会。

参考文献:

[1]唐丽娜,李亚军.谈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5(3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