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宣传范例6篇

自然保护地宣传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1

各市、县(区)林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武夷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7年1月1日《xx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2月2日是第21届世界湿地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xx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湿地保护的重大意义,普及湿地保护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切实维护我省国土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新xx建设,现就开展第21届“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主题与口号

1.宣传主题:“湿地减少灾害风险”。

2.宣传口号:“健康的湿地有助于应对极端天气,让我们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作出承诺!”。

二、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xx省湿地保护条例》,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的湿地管理职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湿地日”宣传活动的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和湿地生态红线划定结果,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海洋公园等,认真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建立湿地宣传长效机制,周密安排宣传活动,做到形式新、效果好。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2

党委办公室主任主要担任承办工作、管理与协调工作、党委重要事项的组织准备工作和领导与指挥办公室工作的职责。具体内容包括承办党委集体决策与党委书记交办的事项、上级党委交办的事项、与党委同级部门协办的事项、负责党委文书档案的管理、党内与学院有关党务、政治思想与形势政策等方面信息的管理与传递、对党委决议的执行情况的督办、协调与向党委汇报工作、对学院统战对象的关心与管理工作、党委各部门与学院行政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党委会议的准备与会议决议的起草、负责党委工作计划、总结的起草、讨论与上报工作、对上级党组织及有关单位的接待工作、对党内文件的审核与报批工作、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领导、对党委文件的核发与办公室工作质量与事实可信度的职责,并负责接待与处理对党委工作来信来访等工作职责。

在做好这些本质工作的情况下,配合河北雾灵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的防火与旅游工作也是分内。为了做好保护区春天的秋天的防火以及夏天的旅游工作,按照市县突出综治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我拟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取四抓措施

一抓平安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严格实行行政问责追究制度,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二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落实排查调处、协调、督查、领导包案、报告等制度,化解各种内部矛盾,防范各类事件出现。三抓平安工程,继续开展安全管理,平安旅游和防火演习创建活动,夯实综合治理的社会基础。四抓人防、技防、物防措施的落实,加强防控体系建设,通过落实各项综治措施,确保了保护区治安和旅游景点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搞五五好“普法”工作

提高保护区职工的法律素质和各单位依法治区的水平。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巡回辅导与以会代训相结合、系统考试与地方考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学习森林法的法律法规,进行职工的普法教育。严格执行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和护林防火、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防治等法律法规,做到了依法治林。

三、进行执法监督和检查

在加强林业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的同时,实行了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森林公安局所、林政执法部门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林业执法和错案追究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了林业执法的质量,着眼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执法行为,加大保护区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了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和渎职侵权现象的发生,也防止了以罚代法,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的发生。各单位班子、中层骨干和执法工作人员,坚持依法管理。同时,加强了执法监督和执法检查,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防止、以杆谋私、以票谋私和不公正、不规范执法问题的出现。

四、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宣传工作,提升雾灵山的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营造有利于保护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氛围,促进保护区各项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力宣传自然保护区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成就,大力宣传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林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大力宣传保护区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担负的紧迫任务。组织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宣传活动,在主要路口制作宣传牌,书写标语、印制画册等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经验,告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明确严格的禁止行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印制科普宣传册,在唐坊滩设立科普宣传廊,集中宣传保护区的保护成果,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展示雾灵山新形象。

五、开展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3

关键词:南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宣传教育的开展能够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开拓了环保事业的新局面,让环保工作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南疆介绍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南疆农业成为典型的弱质产业,进而使天山以南广大区域成为脱贫致富难度最大的地区,至今那些地方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南疆各地州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各族群众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面貌及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农村生活面貌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随着全世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人们对环境保护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焦点聚集在城市,却忽略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庞大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若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将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严重制约了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威胁了农村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主要体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这些问题。

三、宣传工作对环保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现今,环保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好环保工作,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是时展的必然诉求。加强对社会各界的环保宣扬,实施全民环境教学,是环境维护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民品德教学的详细举动。环境宣扬教学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计的重要条件。环境可以改动人。杰出的环境对于熏陶人的情趣,改动人的精神面貌发挥着耳濡目染的效果,到达人与自然的调和共同。在这一点上,环境宣扬教学与品德教学是共同的,并且具有品德教学不行代替的效果。维护和利用好本身的生计环境,就是维护人类自个。在人与自然界之间,人是万物之灵,人类享受着大自然赋于的全部美好与高兴,一起也饱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如沙尘暴由曩昔的多年不遇变成了现在的一年屡次,由北方漫延到滨海城市,使大家都深受其害;又如水污染致使全国大都城市缺水,空气质量严峻恶化等等,由此阐明恶劣的环境不只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并且危及大家的生计。在环境维护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以来,党和国家在环境维护方面现已拟定了比较完善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是,能否到达抱负的方针,要害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要有高素质的人群,才干营建和维护杰出的生态环境。所以,展开环境宣扬教学,发起环境品德、弘扬绿色文明,努力提高全民环境素质和环境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只可以使大家自发地维护自个生计环境,而且良好的环境反过来感化人、陶冶人,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

四、环保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汲取成功的经验,加快环境宣传教育立法

环保宣传行为影视政府行为,作为政府首先应给与充分的重视,把全面推进社会环境教育法制化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把环保宣传工作提升到立法的层面上,将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实处,做好、做细,大力推进宣教工作的开展。国外一些先进国家通过立法,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得很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国家的发展也快,借鉴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加快立法工作进程,保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深化创建,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理念

我国现在正大力推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共创绿色基础环境,拓展创建范围,推进环境友好学校、环境友好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商场、绿色企业、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等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绿色环保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共同的环境文化价值观念,并在各层次省体现环保和低碳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因为,只有从观念上意识上认识到了绿色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制定和实施绿色经营战略,转变为绿色生产、生活或经营方式,而绿色战略是将绿色文化转变为管理经营行为的必要途径,是转变、选择和设计绿色管理、生产生活或经营方式的基础,是单位或团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有力保证。

3、多渠道扩大环保宣传效果

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辐射效应,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多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公众环境保护概念和参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入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行为,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大力宣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提高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达到人们自觉自愿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4、加强宣教队伍和宣传能力的建设

要想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宣传队伍是基础也是工作的根本,宣传队伍应与环保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环保部门的宣教人才、骨干的队伍建设,开展环保宣传知识和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环保宣传队伍的能力;加强环保社会团体和学生社团的环境宣教人才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环保宣传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环保讲座,为做好环境宣教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企业相关部门的骨干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企业主管社会责任和环保工作的人员进行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加强学校和社区从事环保工作的队伍建设,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培训班及环保业务知识讲座、开办社区环境教育课堂等,使学校、社区的工作者们能够熟悉环保知识,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环保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丰富其环保知识,增强其环境意识,最终使其成为环境保护宣传的生力军。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4

一、全县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介绍

我县共有自然保护地四处,分别是****国家湿地公园、**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总面积*****公顷。其中:*****。

二、野保股工作主要做法

1、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一)全面摸排清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文件要求,野保科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清理排查的问题清单,我们密切配合,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对需要整改项目做了重点督查,积极填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督促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二)加大对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盗猎滥猎野生动物和滥采乱挖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结合林政执法和“绿盾行动”“候鸟行动”等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典型教育,有效制止了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破坏活动,积极处理了冷集镇**流域非法布设拦鸟网的举报信息,部署冷集林业管理站积极进行拆除处理。把破坏自然保护区内林业生态建设的人为因素降到了最低,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障。

(三)确标立界工作顺利推动。重点协调**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好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经过现场踏界,目前已布设界桩界碑预布设界桩点,基本完成确标立界工作任务。仅有边远、河流和功能区界桩因自然因素影响未布设到位。

(四)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根据省环保厅文件要求,积极安排部署,抽调专人成立专班,认真梳理有关资料,全面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回头看和自然保护区问题排查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各类问题检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全县各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的各项执法检查。主要是***坚决整改等,完成自然保护地环境突出问题验收整改销号工作。

2、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一)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保护管理责任措施,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常管理。

(二)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学习了解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保护管理流程、制度,严格坚持审核审批程序,依法办证,积极鼓励驯养繁殖、基地种植和合理开展经营利用活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努力把好全县野生动植物养殖种植关。

(三)积极开展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协同联合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等部门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全县清理整治集贸县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查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收缴、处置等工作。达到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以“爱鸟周”摄影展为突破口,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法规和舆论宣传。

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一)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围绕“宣传月”、“爱鸟周”活动主题,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点和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县区举办了宣传展板。各自然保护地和基层林管站相继组织人员深入重点林区、集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认真开展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布线监测活动。每年秋冬季,大批候鸟从北方迁飞途径我县,大量冬候鸟陆续迁至我县越冬,是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要求,及早安排部署,加大陆生野生保护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切实做好以禽流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湿地鸟类活动动态,有效防范突发性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猎杀猎捕案件和疫情的发生,确保了生态安全,全年计划共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活动达*以上。

4、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

(一)对**湿地公园已争取的中央、省财政补助等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湿地公园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做好相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协助争取工作。通过开展湿地恢复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的,实施围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适度人工干预。围绕推动生态保护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旅游战略提升。围绕构建生态**战略支点,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科普宣教工作。改善了湿地生态修复,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安全保障。

(二)加强**部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争取力度,确保能力建设资金,加大社会资金投资力度,实现社会投资零突破,加大生态监测投资争取力度,确保生态监测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保护措施,切实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协调有关全县各自然保护地抓好对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建设,积极开展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调研和检查,进一步强化基层保护工作。督促各保护区落实管理和巡护制度,加强对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繁殖地及其湿地的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清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乱建、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

(二)提高政治站位,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全面停止核心区、缓冲区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严格依法规范资源保护开发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严厉查处保护区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序推进,全面完成。

(三)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针对个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界限不清等问题。做好勘界立标工作,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职能作用。

(四)积极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各自然保护区监控工作。

(五)加快对**、**总体规划的上报审批工作,积极督促森林公园按照规划既定的方案逐步落实。

(六)开展调查监测及野生动物经营驯养繁殖户的管理工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专项调查。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开展常规性观测监测。加强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户、经营户管理。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5

一、香港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环境科普情况

香港为保护多样化的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接近40%的土地面积及1.46%的海洋面积已经根据香港法例或者国际条约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24个郊野公园、11个特别地区、4个海岸公园、1个海岸保护区、3个及1个拉姆萨尔湿地,总面积约44 514公顷。政府制定有《郊野公园条例》、《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规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予以规范,上述自然保护区都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保护署负责管理,用各种不同措施达到自然保育、保护野生动物、教育、科学研究及在适宜地区推行康乐和生态旅游等为目标。

香港政府十分重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尽可能在郊区、林区、水域进行圈地保护,并且精心设计,充分利用资源。同时政府还将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尤其重视对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环保宣传工作,激发和培养其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香港管理部门不仅在各郊野公园、特别地区设立自然教育中心、自然教育径、动植物标本室、树木园等有关场地、设施,举办了各种自然主题展览、讲座;印制、出版各种有关保护大自然的宣传画、小册子;并且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环保主题活动,为郊野公园和环保宣传教育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上,将有关动植物资源、郊野公园、环保宣传教育等方案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形成一个数据信息系统,且将其面向大众,服务于全社会,任何人可通过电话、传真或计算机得到和选择有关的资源信息和数据。当局还主动和教育部门联系,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时间表,安排中小学生到郊野公园、保护区、环保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和培训。同时,无偿为大学生们提供教学、学习场所;另一方面,还主动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和组织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利用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的合作,定期为东亚地区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及从事教育与科学的学者提供湿地培训课程。

二、台湾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环境科普情况

台湾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到目前为止,共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81个,总面积1 056 423平方千米,约占台湾地区陆域面积的19.1%(2008年数据)。但是目前为止,台湾地区尚无规范性的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因此分类方法不统一。比较公认的是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自然保留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有林自然保护区4个类型。具体的设置情况如表1。

自然保留区是以保育为目的,依《文化资源保存法》公告划定的区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是以自然保育为目的,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公告划定的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依《野生动物保育法》公告划定的区域。国有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依据《森林法》公告划定的区域。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国家特有的自然风景、野生生物及历史遗迹为目的,依据《国家公园法》公告划定的区域。

在台湾的4类自然保护区(自然保留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国家公园、国有林保护区)基本功能中都具有环境科学教育的功能。由于不同种类的自然保护区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使得其环境科学教育的角度也有所差异。国家公园由于其综合性和游憩性使它成为环境教育开展最为成功的场所之一。根据台湾相关规定,国家公园的主要目标即为保育、育乐、研究。保育就是永续保存园内之自然生态系、野生物种、自然景观、地形地质、人文史迹,以供国民及后世子孙共享,并增进国土保安与水土涵养,确保生活环境品质。育乐即为在不违反保育目标下,选择园区内景观优美、足以启智及陶冶情操的地区,提供自然教育及观赏游憩活动,来培养国民欣赏自然、爱护自然之情操,进而建立环境伦理。从上面的目标可以看出国家公园兼具自然保护性、物种多样性保护、游憩性与经济价值、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等多项功能。

三、案例: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环境科学教育功能分析

米埔保护区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西北角,隔深圳河和后海湾(深圳湾)与深圳市福田区相望,总面积约380公顷,拥有全港最大片的红树林,约占全港红树林总面积的42%,生长着本港8种红树中的7种,还保存有华南地区仅存的传统基围虾塘。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一直是候鸟越冬的重要场所。1995年,米埔及后海湾共1 500公顷的湿地正式被《拉姆萨尔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根据国际重要湿地管理目标,制定了详尽的5年管理计划,依据管理目标进行严格管理,取得了很大的保护成效,目前每年有超过5万只水鸟前来越冬,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约有25%的野生种群(300~400只)在此越冬。除珍稀鸟类,米埔湿地也有许多野生生物在此定居,包括超过400种昆虫、300种雀鸟、18种哺乳动物、21种爬行动物、9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及50种蝴蝶。可见,米埔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米埔保护区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这一典型的生态系统向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环境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每年有数万人到这里参观、访问、学习和休闲。米埔主要的教育硬件设施包括一个环境教育中心、一个培训中心、一个水禽饲养场、10座鸟类观察所和一条540米的浮桥。每年约40 000多的参观者在专职教育官员的组织安排下参观,详细了解米埔的方方面面,领悟保护红树林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水禽饲养场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供参观者学习和受教育,因为夏天米埔的水鸟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为了能在此间看到不同的水鸟,故建立此饲养场。到了冬天这里有成千上万只水鸟在保护区内越冬。在这里,每年八月份都举办观鸟比赛。环境教育中心出版发行了一大批环境教育的材料,包括幻灯片、录像带,供人们观看。人们可以通过教室、书本、杂志、电视、幻灯及计算机软件了解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如今米埔保护区已成为亚洲及其它地区借鉴的典范。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会每年在米埔保护区斯科特野外研习中心,为东亚地区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及从事教育和科研的学者提供湿地培训课程。学员在课程中相互交流管理保护区、推行环保教育工作的经验。中心内还设有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仪器设备。

总之,香港各类自然保护区内都十分强调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教育成为圈划保护区的一个目的。通过对各种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各类设施,书面教学和介绍性材料图文并茂的介绍,以及每年固定的环境宣教活动和创新性活动来达到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有着丰富经验和学识背景的解说员生动科学的解说和教学,来推动环境科普宣传的进行。这为国内的环境教育宣传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四、案例: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环境科学教育功能分析

阳明山国家公园位于台湾最北端的富贵角海岸与台北盆地间,全区以大屯火山群为主。这片面积仅11 456平方千米、海拔从200~1 120米的土地上,分布有高草原、矮草原、温暖草原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雨林与水生植物群落并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全区植物茂盛,种类多达1 224种,由于植物多样性,适合野生动物栖息,目前这里发现88种鸟类,133种蝴蝶、16种两生类、30余种两栖爬虫类和8种哺乳类动物。《公园1999年年报》认为:“已具备保育生态解说宣导、游憩娱乐等多项功能,并保存了自然资源、涵养水分、节制洪流、清新空气及绿意的森林。”公园专门设有保育研究课、解说教育课、观赏游憩课和企划经管课,十分注重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地宣传范文6

关键词: 浅析; 天华山保护区; 管理成效

中图分类号: S7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16-01

天华山位于秦岭中部,地处宁陕县与佛坪县交界区域。这里是秦岭大熊猫六大局域种群―天华山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要的生态区位以及在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中的重要廊道作用,200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陕西天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8年 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建立以来,先后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落实了保护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保护管理制度,完成了划界立标工作,开展了本底资源调查,完成了综合科学考察,编制了总体规划,出版发行了《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初见规模。积极开展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巡护监测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大型宣传牌、解说牌、印发宣传册等。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行为,保护区内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加、种群不断扩大,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天华山种群有效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栖息地质量明显优化,区内林政案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保护区的保护效能已经显现。通过对两年野外巡护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进一步从量化指标探讨保护管理成效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地区概况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中段南坡上部、蒲河上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02′~108°14′、北纬33°30′~33°44′之间。东西宽约17.3公里,南北长约24.5公里,总面积25485公顷。辖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森林茂密,良好的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保护区分布有野生种子植物137科,618属,1528种;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227种,占陕西省脊椎动物总数739种(许涛清、曹永汉,1996)的30.7%。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金雕和林麝等。

天华山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腹地,不仅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地区之一;还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同时又是我省引汉济渭工程的直接主要供水地区;更是秦岭大熊猫种群之一天华山大熊猫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其保护价值尤其是生态区位、生态保护价值十分重要。

二、研究方法

保护区建立以来,十分重视保护管理工作,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较为系统规范的野外巡护监测,此后又分别于2006至 2011年相继在天华山保护区组织开展了16次野外巡护监测专项工作,其中:2004年4次(每季度进行一次),其余年份每年进行两次(每年4月、10月各进行一次),按照兼顾不同地形地貌,穿越较多生境类型的布点原则,区内机械布设监测样线23条,累计长度115公里,监测范围涵盖整个天华山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穿越了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多种植被类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三、监测数据整理

为了进一步研究保护管理成效,我们选择了2004年、2011年两年巡护监测结果为研究对象,将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统计与分析,并重点对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动物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004年遇见羚牛活体48头,遇见率为1.04,痕迹38处,遇见率为0.82;金丝猴活体40只,遇见率为0.86、痕迹12处,遇见率为0.26;其他动物实体及痕迹计170处/次,遇见率为3.69;2011年遇见大熊猫粪便3处,遇见率为0.06,足迹4处,遇见率为0.08,羚牛活体128头,遇见率为2.78;痕迹93处,遇见率为2.02;金丝猴活体65只,遇见率为1.41,痕迹5处,遇见率为0.10;其他动物实体及痕迹计233处/次,遇见率为5.06;并且在户菜路秦岭梁段,过往车辆多人多次遇见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在2009年的全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过程中,也多次遇见大型或大群野生动物,如羚牛群、川金丝猴群、鬣羚、斑羚等。

四、保护成效分析

从上述统计结果不难看出:2004年保护区刚建立时,区内野生动物实体较少,遇见率低,发现活动痕迹较少;2011年,区内野生动物实体明显增加,其中:大熊猫痕迹较2004年增加3处,遇见率提高0.06%;金丝猴实体较2004年增加25只,遇见率提高0.55,羚牛实体较2004年增加80头,遇见率提高1.71,其他动物实体及痕迹较2004年增加63处/次,遇见率提高1.37;另外,人为干扰因子越来越少,干扰程度也越来越轻。

天华山保护区成立11年、巡护监测工作开展七年以来,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互动式参与保护管理,社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野生动物活动区域不断扩大,遇见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曾经存在的盗伐和偷猎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保护区的保护效能已经显现。

五、存在的问题

1.监测样线偏少,有些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没有布设监测样线,影响评估绩效。

2.监测时间不连续,监测数据可比性有待改进。

3.监测范围较小,没有将保护区周边社区纳入监测内容之中。

4.监测经费紧缺。

5.科研工作相对滞后。

六、建议

1.继续加大秦岭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一是对尚未建立自然保护区且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不断扩大保护面;二是不断加快已建保护区晋级步伐,尤其是晋升部级的步伐,实现重点保护;三是继续加大对已建保护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保护管理层次。

2.适时开展巡护监测。从过去管理经验分析,除日常保护管理之外,野外巡护监测是提高保护管理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布设巡护监测样线、定时进行巡护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能够及时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适时动态,为制定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是保护区发展的生命,保护区要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研究,由于保护区大都地处交通欠发达的区域,食宿条件较差,环境艰苦,许多科研工作者不愿涉足,对此,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科研工作,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前来保护区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通过科研成果推广推动保护管理,提升管理层次;另一方面通过众多科研成果展示提高保护区知名度。同时,还要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带动保护区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