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建设范例6篇

自然保护地建设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1

关键词:洛阳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洛阳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重要。

1 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生态旅游规划,要求将保护区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2 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概况

洛阳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黄河岸边,景区西起孟津县白鹤镇,东至偃师市与孟津县交界处,全长30km,面积达6206hm2。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林业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爱鸟护鸟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有的群众退出了河边私开的田地,退耕还湿;有的只管耕种,不问收获,田地成了鸟儿的“口粮田”。1995年8月,孟津县报请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孟津县省级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孟津黄河湿地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小浪底水库和西霞院水库,下游为黄河刚进入华北平原的黄河河道及两岸滩地,总面积11700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200hm2,实验区9500hm2。孟津黄河湿地水禽云集、天鹅曼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

3 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建设的理念

以保护湿地、保护生态、保护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孟津部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带综合性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水禽为主,湿地面积大,水草茂盛,对水禽的生活、繁殖极为有利,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科普宣传及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可持续利用基地。旅游的内涵,在方式、方法上寻求创新,通过高品质的讲解,使游客更好的了解丹顶鹤等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栖息地、地质变迁、植物群落等自然和历史知识,要严格按照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做好环境影响监测,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将保护区逐步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

4 洛阳黄河湿地保护区的建设

4.1 从编制规划入手

聘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高起点编制了湿地保护规划,确定了建设规模与布局,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分清重点项目建设与日常管理项目,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并将规划纳入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进行组织实施。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湿地保护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2 狠抓落实

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对辖区内现有黄河自然湿地资源采取普遍保护,严厉打击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控制单位和个人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对开垦占用或改变湿地用途的,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4.3 加强湿地管理

凡涉及向自然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自然湿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4.4 建设成效

这一地区成了鸟类良好的栖息地,常年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居住的留鸟,有苍鹭、斑嘴鸭等6种;春、秋路过在此歇脚的旅鸟,有豆鸭、银鸥等12种;有夏候鸟白鹭、灰头麦鸡等22种;有冬候鸟灰鹤、白天鹅、黑鹳等32种,每年冬季栖息在保护区内的珍禽达3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珍禽达十多种。其中世界罕见的丹顶鹤、大鸨、白鹤、黑鹳、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也频频在这块湿地显露“尊容”。有1a还破天荒地发现了56只大鸨,这种鸟目前全球也只有数百只。许多候鸟带来了大批幼鸟,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小天鹅、灰鹤等水禽中的幼鸟多达40%左右。这标志着这块湿地的生态环境已被这些候鸟认可。

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湿地保护区有鸟类155种,数量5万多只,仅水禽类就有95种之多,是河南省能记录到的水禽种类最多的保护区。自黄河小浪底大坝第3次调水调沙以来,保护区管理人员加强了对各种鸟类的管理和保护,防止遭到恶意捕杀,使湿地滩区群鸟齐风,蔚为大观。阳春3月,万物复苏,在孟津县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内,三五成群的水鸟栖落翻飞于沼泽沙洲,呼朋引伴,成为洛阳北线黄河生态游的一道亮丽景观。

5 今后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建议

5.1 彰显重要性

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黄河湿地是我国第2大河流中重要的生态资源,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要把湿地保护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5.2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

大力宣传湿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加强培养和教育。建立集保护、科研、青少年亲近自然、保护自然、认识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5.3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2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西部; 生态文明; 建设前景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03-02

生态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的优劣好坏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永恒主题。然而,根据世界各国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及文明程度的不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亦各有差异,总体上呈现出随文明程度的高低依次降低的态势。其中:西方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起步早、投入多、效果好,而对发展中国家乃至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相对较弱。当然,立地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客观制约因素之一。尽管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渠道,笔者认为:在我国西部由于立地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环保意识不高等因素制约,有针对性地建立类型各异的自然保护区,强制就地保护并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失为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渠道之一。

一、大秦岭保护现状

秦岭是亘横于我国中部的著名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1500公里,宽约100至150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它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我国华北、华中、西南和青藏高原等多种植物区系和古北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成份的交汇地。这里蕴藏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林麝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具有世界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姿多态的自然景观、良好的气候以及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使秦岭充满无限魅力。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地形险要、交通闭塞,人为活动较少,除海拔1000米以下的中、浅山区有农耕活动外,其余大山深处大都保持原始状态,森林茂盛、鸟语花香、动物喜戏、水源充沛、气候宜人的景象比比皆是,生态环境良好、舒适宜人,当你漫步林中,倍感惬意。然而,自1960年开始,国家对秦岭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仅陕西省先后在秦岭自西向东建立了辛家山林场、马头滩林场、汉西林业局、太白林业局、龙草坪林业局、长青林业局、楼观台实验林场、宁西林业局、宁东林业局、火地塘林场等国有森工单位,秦岭林区各县政府也相继建立了多个经营林场。这些森工单位生产的木材及林副产品曾经为国家建筑业、工业、商业等行业建设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国家上缴了数量可观的税费。然而,就生态环境而言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为明显的表现当属森林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功能的降低,诸如:1982年、1988年、2002年在秦岭地区相继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尽管发生洪灾是多种因素所致,但森林资源的大强度采伐恐怕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自1998年10月省政府颁布禁止采伐天然林命令以来,秦岭林区的所有森工单位由采伐林木转向森林资源保护及公益林建设上来,森工人由“砍树人”变为“护林人”,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陕西省宁西林业局始建于1966年,是秦岭众多森工单位之一,建局至省政府颁布“禁伐令”期间共生产商品材170多万立方米,上缴国家利税7000余万元,拥有国有资产1.09亿,属国家100家最大木材生产企业,也是全省森工唯一大型企业。1998年实现禁伐后,全局设立了4个保护林场、15个管护站、5个检查站,使111267公顷森林资源得到全面管护。同时,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66228亩,封山育林665682亩,森林抚育155546亩。有效恢复、增加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林分质量,加快了森林修养生息进程。

除这些森工单位以外,近十年来,我省还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尤其是大熊猫保护区。据统计,在秦岭陕西段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0余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0个。陕西天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正是10个部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中段南坡上部、蒲河上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02′~108°14′、北纬33°30′~33°44′之间,东西宽约17.3公里,南北长约24.5公里,总面积25485公顷。辖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森林茂密,良好的森林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保护区分布有野生种子植物137科,618属,1528种;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227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金雕和林麝等。

天华山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腹地,不仅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地区之一,还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同时又是我省引汉济渭工程的直接主要供水地区,更是秦岭大熊猫种群之一天华山大熊猫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其保护价值尤其是生态区位、生态保护价值十分重要。保护区建立以来,先后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落实了保护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保护管理制度,完成了划界立标工作,开展了本底资源调查,完成了综合科学考察,编制了总体规划,出版发行了《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初见规模。积极开展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巡护监测工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大型宣传牌、解说牌、印发宣传册等。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行为,保护区内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加、种群不断扩大,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天华山种群有效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栖息地质量明显优化,区内林政案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保护区的保护效能已经显现。伴随自然保护区建立,使秦岭林区80%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大秦岭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有效恢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秦岭论坛》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区”无疑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遗传多样性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在我国西部,由于种种原因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脆弱区过多。我国西部由于地理区位特点明显,尤以风沙大、降雨量小、荒漠多、植被少、气候干燥、气温低、生物种类单调且生长期短等为其显著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给环境治理带来诸多困难和障碍。大西北除少数地区局域生态环境较好外大多地区属生态脆弱区,是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热点生态地区之一,也是我们今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下大力气整治的焦点地区。

2.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少。大西北幅员辽阔、地域宽广、人烟稀少。已建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占辖区总面积比重太小,大部分生态脆弱区域亟待建立类型各异的自然保护区。

3.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待加强。根据我国目前保护区管理模式,国家仅对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部分投资外,省级以下保护区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而大西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吃紧几乎无力投资或投资不足,势必造成相当部分保护区名存实亡,换言之“批而不建”的现象依然存在。另外,有些地区对保护区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保护区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构虚设、保护人员不足、野外巡护装备欠缺的现象也不少见。严重制约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4.思想观念陈旧、保护意识淡薄。根据大西北的地理区位及立地条件,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需要重点加以保护的区域的确不少,许多地方都亟待建立自然保护区。然而,往往因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保护意识淡薄,尤其受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及短期利益的驱动,长期以来只注重开发利用而忽视环境保护观念依然存在,更有甚者还抵触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为经济开发人为调整已建保护区面积、位置及三区划分界限等。致使大西北还有许多生态脆弱地区至今仍失去保护。由此,我们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诸如:沙尘暴频发、雾霾天剧增、洪灾肆虐、飓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频频发生。对此,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人类生存环境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三、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展望

党的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第八部分单独论述,开创了我党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之先河,同时也指明了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与目标要求。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倍感鼓舞与自豪,也深感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尤其面对生态脆弱且经济欠发达的大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勇敢地面对挑战。根据西部地区立地条件、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现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生态保护工作实践经验就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前景谈几点认识,仅供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参考借鉴。

1.面对现实,提高认识。尽管大西北地理区位、立地条件等客观因素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是,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分析它、改造它。首先要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树立大局意识,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有限资源与永续利用的关系。正如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其次要转变观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本着保护优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发生杀鸡取卵式的掠夺自然资源现象重演。再次要积极行动。生态环境改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及广大人们群众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对此,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各界共携手、全民齐努力,加快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2.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规范保护管理行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所谓保护区是指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海岸和海洋在内。这种场所是一个活的自然博物馆,也是自然资源库,它为观察研究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保护和管理稀有、珍贵的生物资源以及受威胁的物种,引种驯化和繁殖有发展潜力的物种,进行生态系统以及与工农业生产发展有关的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开展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教学和生态旅游等提供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虽然生态脆弱、气候条件差,但是,珍稀物种多、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遗迹多、文明古迹多,在这里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要加快自然保护区数量建设。凡是需要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必须尽快立项建设。大秦岭其所以在大规模实施森林采伐的基础上还能将植被保护到现在的程度全得益于建立了30个自然保护区,正是这些自然保护区严格的科学管理才会使秦岭依然美丽。试想如果在秦岭没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其后果真不堪设想;二是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对已经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统筹规划,分批、分期建设,尤其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包括:保护工程、宣教设施、科研设施等内容,尽快改变批而不建或建设缓慢的做法;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实现科学保护。首先要做好规划,各省(区)要以山系、盆地、植被类型、生态系统为规划单元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按保护类别、级别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其次要理顺管理体制,对同一级别的保护区要依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要求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均列入全额事业单位,实行科学规范管理,改变目前同是部级保护区而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企业单位的混乱管理体制;再次要落实保护经费,无论是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等都应该按事业单位落实保护经费,确保各项保护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以取得良好的保护成效,真正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能。

3.加强联保联防,建立联合保护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广义可以涵盖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从狭义可以是某一保护区、山系、盆地到区域(如:东北、华南、西北等)。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划分,其最终保护目标是一致的。就自然保护区而言,不仅要保护好保护区内部的生态环境,而且保护区之间、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山系与山系之间、平原与平原之间、盆地与盆地之间都要建立联合保护体系和共管组织,加强联保联防,充分发挥保护区群、山系、盆地间的联保成效。

4.积极开展宣教工作,增强全民环保意识。针对保护区及大西北地区的立地条件和区位环境,采取制作宣传片、宣传牌,印发宣传册、宣传画、演讲等形式,广泛宣传大西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参与式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健康良性发展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多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自然保护区频繁进行调整或被非法侵占,部分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为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发展。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状况调查和评价,并在各部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中东部地区自然保护区发展,在继续完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布局的同时,将河湖、海洋和草原生态系统及地质遗迹、小种群物种的保护作为新建自然保护区的重点。按照自然地理单元和物种的天然分布对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整合,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增强自然保护区间的联通性。对范围和功能分区尚不明确的自然保护区要进行核查和确认。设立其他类型保护区域,原则上不得与自然保护区范围交叉重叠;已经存在交叉重叠的,对交叉重叠区域要从严管理。

二、强化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和功能分区,不得随意撤销已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自批准建立或调整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确因国家立项核准的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必须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整的,应在确保自然保护区功能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从严控制缩小自然保护区及其核心区、缓冲区的范围。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由其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环境保护部和相关部门备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管理规定。

三、严格限制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自然保护区属禁止开发区域,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展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得影响其功能,不得破坏其自然资源或景观。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管理,限期对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探矿和采矿活动予以清理。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活动的监管。

四、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和保护对象的影响作出预测,提出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实施期间的监管,督促建设单位落实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于未按规定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和建设单位。暂停审批其新的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

五、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和海域管理。将自然保护区涉及的土地、海域纳入土地利用、草地和林地保护等相关规划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统筹考虑。加强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和海域权属管理,依法确定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及海域使用权。对自然保护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可采取签订委托管理协议等方式妥善解决管理问题。依法使用自然保护区内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扩大使用面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

六、强化监督检查。根据功能定位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特点,对自然保护区实施分类管理。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和管理评估,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对管理不善、保护不力的,有关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不再符合条件或失去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原批准机关要给予降级或撤销处理。对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自然保护区降级或撤销的,要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环境保护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自然保护区评估标准,有关部门可根据所管理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标准。

七、加大资金投入。部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由发展改革委在现有投资渠道中统筹安排,能力建设投资由财政部以专项资金形式给予补助,日常管理经费纳人其所在地省级财政预算。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经费参照部级自然保护区予以保障。要综合考虑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和土地权属等特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当地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对周边居民造成损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给予补偿。规范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补偿措施。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4

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环境破坏程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人口的无序增长、技术的落后、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产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控制环境破坏的意识、能力和投入逐渐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5,6]。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还有其他类型的关系,如正U型、同步型、N型等[7~9]。这说明经济增长既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也可能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特定地区,特定对象的具体影响规律如何,需要进行实证和定量研究。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关系

(一)指标选取和所获数据典型指标选择是构建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关系计量模型的关键。本文的经济增长指标选取人均GDP,因为与总量指标相比,人均量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水平。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指标,目前我国在综合测算自然保护区质量方面还没有统一折算标准,在现有情况下,选取自然保护区面积作为指标是比较适合的。由于在1990年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受经济以外因素影响极大,并且各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建设水平由此逐步走向规范。因此,本论文研究时间跨度为1990—2007年。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0到2007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平均每年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超过8%。因此,研究快速经济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影响以及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是否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掘经济发展与生产力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影响,从而为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关系模型本文利用SPSS1710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对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人均GDP的相关关系分别进行一次函数型、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和对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的模拟,模拟得到的三次曲线模型如下所示:

y=49571477(41376)-641757x(-01133)+1431812x2(21491)-61000x3(-31084)+eR2=01939式中,x为T时刻(按不同年份)的经济指标,即人均GDP,y为T时刻的自然保护区面积,e为残差。

(三)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类别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处,面积达15188万hm2,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3个省份是、青海、新疆。但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国土面积本身就很大,用绝对数值并不能反应保护区建设水平的实质。因此,本文用各省的自然保护区占本省国土面积的比例来代替保护区绝对面积值,以反映这个省保护区建设在我国的相对位置。

保护区比例排名前3位的省份是、青海、甘肃。

从经济角度看,人均GDP排在前3名的省(直辖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各省的人均GDP和自然保护区占本省的国土面积的比例两个维度的中位数分析,可以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4类:第1类经济增长较快、保护区建设较好;第2类经济增长较快、保护区建设不好;第3类经济增长较差、保护区建设较好;第4类经济增长较差、保护区建设不好。

二、结论与讨论

(一)结 论

1)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两难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经济增长对环境变化有显着的影响,今后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何变化将极大地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需要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对策,避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尽量降低和平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度。

这也是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实证分析所得到的有益启示。

2)计量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同自然保护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人均GDP同自然保护区面积的三次函数假设检验,可以确定人均GDP与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拟合优度为R2=01939,在统计上具有较充分的解释意义,数据拟合的结果说明人均GDP与自然保护区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3)由模型可知保护区数量同人均GDP指标曲线近似地呈现“倒U型+正U型”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曲线上升呈现“先缓、后陡、再缓”趋势,说明随着经济增长,保护区数量逐步上升。但经济上升到一定规模后,保护区面积趋向稳定,这时候保护区建设工作应该是从数量增长逐渐转向质量提升。

4)同样由模型中可以得出,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人均GDP在3000元左右是我国自然保护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省份应引起重视,根据本省的省情,制订合适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政策,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

(二)讨 论

1)本文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着重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区发展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人均GDP同自然保护区面积间的计量模型。它可以作为发掘经济增长与生产力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影响,和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研究工作的参考依据。为了研究保护区的长远建设,必须更好更全面地探讨包括自然保护区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必须综合地科学分析保护区发展的外部因素,以期更深入地为我国保护区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指导。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5

l.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建设

2.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变化动态

3.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和宣传教育现状

4.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状况

5.加强保护区有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提 要 本文在对我国10多个省(自治区)20多个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调查和全国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的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①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有效管理

l.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建设

1.1 自然保护区现行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根据资源的属性分别由林业、农业、地矿、海洋等部门主管。林业部门负责森林生态系统及陆栖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农业部门负责草原、荒漠、内陆湿地和淡水水域生态系统以及水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地矿部门负责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海洋部门负责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环保部门作为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评价标准、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管理指南;组织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工作以及监督检查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质量等,为便于工作,也建立了部分较典型的自然保护区。水利、建设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也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各部门所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见表 l。长期以来,逐渐形成某一部门统管某一类型自然保护区,部门之间业务分隔而管理职责重叠交叉以及重圈地、轻管理的现象。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资源常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如一个典型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洋和海岸带属海洋部门,浅海和滩涂中的水生动物属农业部门,林木和栖息于保护区中的鸟类则属林业部门。部门之间因此产生了管理权限上的矛盾。此外,一些有经济能力并有积极性的部门,也因资源的管理权限的限制而不能建立自然保护区。由此可见,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妨碍自然保护区发挥整体效益。

1.2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至1991年底,在我国现有的708个自然保护区中,已建立管理机构的有437个,占61.72%。从各个级别自然保护区机构建设状况来看(表2),各级别之间机构比例趋势为:部级>省级>县级>市级。其主要原因是部级的得到经费保证,机构编制优先解决,省级的经费来源比较多,对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比市、县级高,市级的经费来源和机构编制往往不如县级,管理机构的建设也不如县级。

表l 我国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分属情况

自然保护地建设范文6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科学划分;统一管理

一、自然保护地概述

(一)自然保护地的含义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是一直以来各个国家和世界组织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以求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为人类带来更多好处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多年来,世界组织和世界各个国家在不断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自然保护地的设立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各国学者和世界组织对于自然保护地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世界自然联盟将自然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或其他方式给予认可,以实现长期、有效地保护自然及其生态系统的地理区域,尤其是保护陆地或海洋资源的生物多样性[1]。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与规划主体功能区与保护红线,同时筹建部级和各类生态保护地,认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地是指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立并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具有严格、清晰的生态红线界定范围的自然区域。

(二)我国保护地管理机制现状长期以来,我国保护地机制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密切关注。2013年,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4年,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2018年,联合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自此,我国自然保护地形成了统一管理的局面,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问题。2019年,党中央提出成立以国家公园为主导、以自然保护区为支撑、以各类森林公园为辅助的国家保护地管理机制,明确表明保护地建设将以宏观性、协调性的方式推进。同时,我国保护地的法律建设也不断地优化与完善。2013年,多位来自法律界、生态保护领域的专家联名提出“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建议稿)”,历经十年的酝酿,却终未获通过。但是,这些立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以后进一步制定自然保护地法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外保护地管理机制分析

(一)我国保护地管理机制现状中的缺陷虽然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也已经设立,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管理问题,现行的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第一,部分区域和政府因为自身地域上的经济发展而对改革抵触。自然保护地的建设是从整体性、协调性的角度进行。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再进行生态修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荒漠化治理等。这就会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多个管理部门,同时也会涉及多个省市县。从目前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上来看,各层级和各地方的事权既缺乏划分依据,部门之间又职权不清。第二,许多保护地管理机构人员不足,缺乏专业经验,难以满足日常管护工作的需要。自然保护地的全方位监管监测薄弱,部分区域缺乏监测保护,尚不能形成信息化、数字化全方位统一的监管监测体系。

(二)国外保护地管理机制分析利用自然保护地进行管理是当今世界上各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最普遍的方式。纵观世界各国的管理方式,综合研究,以下两种模式最为突出:第一种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作为世界上环境保护和制度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管理模式大致分为四级八类。美国在自然保护地管理方面,多个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由能源部、国防部、内政部等共同管理。总体来说,该模式的职责在于保护自然、生态、历史和文化资源,并鼓励公众参与其中。自然保护地的准入、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都是依法进行,可见,在自然保护地方面,美国以法律为基础,已经建设成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2]。第二种是以俄罗斯为典型代表的明确有专门的部门统一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取的模式。俄罗斯的自然保护地被称为特别自然保护区,实行宏观规划、分级治理,可分为联邦级、区级以及地方级,并且由联邦权利执行机关、联邦主体权利执行机关及地方自治机构分别实施管理。目前看来,全俄自然保护地建立了自然资源与生态部统一监管、联邦、地区与地方三级管理的体制,确保每个保护地都由联邦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并任命负责人。俄罗斯的自然保护还受到联邦相关法律的严格保障,先后出台了《特别自然保护区域联邦法》《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条例》《公园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明确规定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设立、管理、监督等程序规定,以及各项特别保护措施,确保了自然保护事业的永续发展[3]。

三、优化保护地管理机制的法律方案

(一)强化法制管理体制建设我国与美国等国家设立自然保护地体系不尽相同,主要差别不仅在于政体不同,还在于基础不一样。纵观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的法律建设层面,可以得知我国开始着手将“国家公园法”的立法提上日程。在立法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的建设,综合采取各方面的优点、改善不足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完善、系统的体系。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时,也应综合考虑建设的各种资源要素,发展区域协同合作,将多部门分工负责,建立统一监管制度加以科学明确的规定。同时,将规划混乱,商业利用和无序开发等问题进行严格规定,一切做到有法可依。可分别制定各类公园的管理办法,同时辅助以各种其他类别的文件。另外,在执法机制方面,每个自然保护地都应设立综合性的执法队伍,承担综合执法职责,在执法过程中明确各自的职责与责任,做好相应的工作,与国家林业局与草原局等部门构成合作机制,并随时接受中央环保督查组的检查。

(二)科学划分自然保护地事权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在借鉴各国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应当创新该区域的管理机制。由党中央统一管理,实现保护区统一规划、分层管理、分区监督的保护机制,可以将我国自然保护地分为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并形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三者联合管理体系[4]。该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国家规划,还要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应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负责规划、建设与运营,如今挂牌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应充分发挥其作用,肩负起看守者、管理者、监管者的责任。国家公园是区域内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国家重点区域内设置国家公园也有利于统一集中管理各地的生态资源。同时应注意,在已经确立的国家公园区域内不再设置相似的公园[5]。除国家公园外,在设立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时,也应注意可由省级政府进行筹划、承建和运营工作,但是要受到中央的指导和监督。

(三)合理整合现有交叉重叠区域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查找现有保护地,调查与评估当前各类保护地的实际状况,从空间上进行规划,解决交叉重叠问题。特别是对于区域之间衔接的部分,不可以出现认为各自都没有管理权利或者都有管理权限的情况,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设置生态廊道管理模式,这种生态廊道的建设对于区域之间的连接管理和协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现有各个保护地,征求其更名、换牌的意见,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调整、更名、换牌。自然保护地只挂一个牌子,除保留国际组织授予的国际性牌子外,其他牌子不再保留。如确有必要挂多块牌子,一定要保证无论几块牌子,自然保护地四周边界的范围和规模必须是一致的、法规章程标准必须是一致的、管理机构和规划主体必须是唯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必须是一致的。如此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资源整合才能解决由于多个牌子而引起的面积重复、数据打架、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对于同一块土地,台帐对不上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相关门难以精准执法、忽视人民诉求、部分保护区域受到“多头管理”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优化现有制度、更新管理体制得到解决。

(四)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在管理权利分配合理的条件下,健全我国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并且针对责任问题精确落实,也显得尤为重要。将责任分担到每个责任人的头上,不仅是对自然保护监督管理的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防止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发生彼此之间推脱、互不负责的情况。一定要加强对区域内资源环境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定合理的监督标准,避免由于标准不统一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通过另外的角度,制定不同类型、不同方向,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另外,应完善社会监管体系、优化投诉和保障制度,从而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相关管理部门应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在官方网页上信息,便于直接评估、监管,检查处罚结果更容易让人信服,让人民群众明白易懂。让全民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部门的监管,也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