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自然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自然法论文

自然法论文范文1

 

作者:孙海波   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   法概念论与裁判理论   法理论包括关于法律的概念与性质、规范与行动理由、价值与权威等内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法理学的主题。自边沁提出“审查性法理学”与“解释性法理学”之二分以来,法律科学逐渐廓清了与伦理学、立法学、政治学之间的界限,这种贡献尤其体现在奥斯丁的《法学的范围》及其创建实证主义法学的努力之中,自此一般法理学得以确立并致力于以分析的方法探究世界各国成熟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哈特在批判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基础之上,通过把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引入法理学中,他将法实证主义理论进一步向前推进,由此建构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社会规则”理论。事实上,我们可以将法理学进一步转化为以下三个具体的研究范畴,即法概念论、法理论和裁判理论②。囿于篇幅和本文的主旨论题所限,本部分仅关注法概念论的思想及其与裁判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从“法概念”到“法理论”   关于“法律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近代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以至于今天人们对此依然没有一个定论。然而对我们而言,直面这一问题自然是无法逃避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一开始就栖居于我们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之中,不论我们是否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事实上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我们都在以某种方式实践着某种法概念的理论。   〔1〕针对法概   念历来就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权且称作“法律的概念观”、“法律的观念”或“法概念论”。易言之,它是论者所秉持的对于“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观点或看法。不同的学派、甚至同一学派内的不同学者之间,都可能会持有不尽相同甚至截然对立的法概念观③。与法概念论紧密相连,法理论将探讨的内容进一步向前推进,不仅仅将关注点停留在法律的性质问题上,而且开始反思法理论的性质及建构方式,这便涉及到了方法论层面的问题。这一点仍然与疑难案件的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并将关系着我们究竟在何种层面、以何种方法或视角来讨论疑难案件及其裁判问题。作为法理论工作者或法理论家能否通过运用概念分析法来建构一种关于疑难案件的描述性法理论,抑或是在解释主义范式下选择规范主义的理论建构进路,这仍然是有意义的,事实上晚近德沃金对于哈特理论的批判也由原来的“法概念”转向了“方法论”的层面。   英美法理学界关于法概念的探讨十分丰富,尤其是近年来这种争论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可以说,从1967年德沃金专门撰文“规则模式”批判以哈特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法理论以来,这种关于法性质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2〕14-46哈特的法理论主要是基于概念分析和描述性的方法,揭示出了法律不同于其它规则的一系列重要特征。他提出了两项核心主张来阐释法概念的基本特征:第一,法律具有如同社会规则一般的外在面向与内在面向,因而与以“单纯制裁为威胁后果的命令”和“被迫的服从习惯”区别开来;第二,建构现代法律体系的关键要素,乃是通过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确立一个统一法律体系的合法性判准,该判准就是承认规则。这种“社会规则理论”所引发的挑战主要来自实证法学外部,德沃金当属最强劲的批判者之一。德沃金指责哈特法理论所赖以为凭的“承认规则”根本无法识别出法律原则,而在他看来法律原则恰恰才是法理论的核心所在,或者是一个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后来这种批判逐渐由法概念论转向了方法论,致力于争论疑难案件及法理论的建构方式。由此如何解决规则与原则、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难题,直接关系着疑难案件及其裁判方法的理论模式与内容。   (二)法概念论与裁判理论   由于不同的论者所秉持的法律概念观不同,这必然使得他们的裁判理论也迥然各异。我们无法也没必要去对所有的法学派别进行逐一检讨,就本文的主旨而言,法实证主义理论、自然法理论及现实主义法学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自然法理论坚持一种实质主义的法概念观取向,认为在形式化的成文法之外还应当包括符合人类理性的自然法、道德原则等等,因而其法概念范围要明显广于那种仅靠单一的谱系性判准所识别出的规则概念观,而这种社会规则论恰恰就是法实证主义理论的核心主张。但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自然法论者的实质主义价值取向又必然在追求一种“具有更高价值”的法,因此那些不符合人类理性、道德价值和政治原则的法在他们眼中根本不能被算作法,也就不能够被作为法官裁判的依据。这样一来,自然法论者通过一个“价值过滤的程序机制”人为地缩小了法律概念的范围。正如陈景辉先生所说:“无论是自然法论者,还是法律实证主义者都认同‘依法裁判’的基本立场,他们的区别仅在于法律的范围不同而已。”   现实主义法学反其道而行之,它彻底颠覆和挑战传统的法理论,其内部又细分为“规则怀疑论”和“事实怀疑论”两个派别,其基本主张在于不存在现成的法律规则供司法裁判所用,法官可以以未来为导向自由地发现和创造法律。在现实主义者们看来,那些宣称自己是在“依法裁判”的法官,不过是在说谎而已。上述各个学派的具体思想及代表人物的主张,并不是本部分讨论的重点。   由于法概念或者法理论的最终生命力必须体现为在实践中的运用:一方面,法官必须尽可能地在法概念或法理论中为自己的司法裁判寻求正当性的证明,另一方面,争讼双方当事人也必须最大限度地诉诸法律来证立自己在争议案件(尤其是疑难案件)中的权利义务。因此,法概念论与裁判理论之间必然会发生关联。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实际上在本文开篇就已经指出,法概念论与裁判理论之间并不是一个单线的决定论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波斯纳在这一点上走的更远,由于在法概念论上他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故而反过来主张“审判和法甚至都是不相联的”。#p#分页标题#e#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某个论者在法概念论上所秉持的立场,就直接得出其在裁判理论上的立场。两个在法概念论上完全有别的论者,其针对某个特定的疑难案件可能会坚持相同的裁判理论,反之亦然①。这不足为奇,举例来说,德沃金与哈特在法概念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异同,他们对“政治道德原则”是否属于法律的一部分各执一词,但在面对一个疑难案件时,二者均不否认一个道德原则可以而且应当适用于该案的裁判。   同样地,在某些特定的案件中,法实证主义者和规则怀疑论者均主张法官可以通过司法立法的方式进行裁判,但在对“何谓法律”的问题上二者的立场迥然相异。因此,这说明了我们不可能通过单线的决定主义思路,来提炼一套法概念论和裁判理论相融贯一致的司法裁判理论,而必须深入法概念论的内部去发掘他们各自独特的裁判论主张。这也同样告诉我们,一种对所有疑难案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裁判理论是不存在的,类型化的思考和努力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法哲学视野中众说纷纭的疑难案件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已多多少少地触及到了案件疑难的问题。他从词源上探究“公正”与“公道”,认为从整体上来说二者均为一种善,但彼此之间又有不同,公道比公正的外延更广且实质上更为优越一些。公道虽也属于公正,但却非法律上的公正,相反是对法律上公正的一种补充。他接着阐明了这一判断的原因:“法律是一般的陈述,但有些事情不可能只靠一般陈述解决问题。……人的行为的内容是无法精确地说明的。所以,法律制订一条规则,就会有一种例外。当法律的规定过于简单而有缺陷和错误时,由例外来纠正这些缺陷和错误。公道的性质就是这样,它是对法律由于其一般性而带来的缺陷的纠正。”〔5〕161亚氏的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法律(成文法)之无可避免的模糊性、僵化性、不完整性等局限,由此便需要司法判决予以纠正或补充,在这种意义下疑难案件与简单案件的区分就已初见端倪。   沿着亚氏的进路来看,凡是属于法律公正范畴内的案件无疑属于常规型的简单案件,而在法律公正之外需凭公道来予以校正和完结的案件则属于疑难案件,尽管这一区分并不是理论上所表述的那样清晰。   实际上为后世所一直争论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续造理论等无一不是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而不同的地方仅在于论证方式、对象材料、理论语境方面的差异而已。几千年来这一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无数人们也曾试图去揭开这层神秘的“司法面纱”,但今天依然未能如愿。为比较清晰地洞见疑难案件在思想史上的争论和探究这些争论背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部分选取几次比较著名的学术论战,其中包括形式主义与规则怀疑论之争、哈特与富勒之争、哈特与德沃金之争以及德沃金与拉兹之争,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司法的客观性、疑难案件的界分与裁判方面。下文就将围绕前述两个方面,力图梳理清楚争论双方各自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以及彼此是如何回应和反击对方理论观点的。   (一)法官裁判依赖规则吗?   正如“法律是什么”这个被反复争论的古老问题一样,疑难案件也是当今法哲学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主题。在英语世界国家,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怀疑主义之间就拉开了论战的帷幕,两派各执一词而不甘示弱①。前者具有这样一种法治理想:“它坚持认为,法律推理应该仅仅依据客观事实、明确的规则以及逻辑去决定一切为法律所要求的具体行为。假如法律能如此运作,那么无论谁做裁决,法律推理都会导向同样的裁决。审判就不会因为人的个性差异而变化。”〔6〕3这是由一群法治完美主义者所秉持的纯真司法理念,他们坚信法官只要忠实地遵守法律来进行逻辑推理,就总能轻易地获致正确一致的司法判决。法官只是扮演着自动售货机般的角色,无论何种案件投置于其中便可从另一端输出判决结果,也难怪会有人讥讽其为“机械法学”(mechanicaljurisprudence,庞德语)。然而多少有些“残酷”的司法现实给形式主义者当头一棒,语言的模糊性、规则的不完整性、法律的可争辩性等威胁司法确定性的因素确实存在着。假若我们依照形式主义的法律观来推理,有时难以作出一个决定,有时又会推出复数的答案,有时还会得到一个合法但不合理的答案。到底哪地方出错了呢?是否原来的那些想法真的过于“天真幼稚”而在现实司法实践中行不通?换句话说,法律形式主义的那套裁判观在简单案件中畅行无阻,为什么到了稍有点疑难的案件中就不凑效了呢?除此之外我们究竟需要何种法治理想?正是在这种形式主义无法回应社会现实的背景之下,法律怀疑主义应运而生了。法律怀疑主义者主张一种“没有法律”的法律概念观(conception),亦即“他否认,过去政治决定本身,为使用或不使用国家强制力,提供了任何证立。他在下述美德中,找到强制所必要的证立,即法官所作成的强制决定,以及当他们作成该决定时,这个强制决定本身(所具有)的正义、效率或其他某个当代美德。”〔7〕160该派内部观点虽不尽一致,但最有名的莫过于霍姆斯大法官那一广为人所熟知的论断:“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一直在于经验。时代的迫切需要、流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甚至法官与其同事们所共享的偏见,无论是公然地还是下意识地,在决定人们所服从的规则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三段论推理’。”   显然,这种思想今天在美国的法学院及司法实务界占据了主导的地位②。这样一种“没有规则的游戏”同样面临着许多难以回答的问题,正如美国学者伯顿所指出的:“在现实世界中,一些人自由一些人被束缚,一些人生一些人死。一场游戏这样做而没有理由或出于错误的理由,就不是一种我们应该在一个信奉自由平等的民主社会中进行的游戏。”〔6〕4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根本背道而驰的司法理想的背后,实质上是对于“简单案件”与“疑难案件”之区分及裁判客观性的分歧,这种争论今天依然引领着西方法哲学思潮的主流,尤其是在法实证主义传统悠久的英美法理学中生生不息,正如一位美国学者和一位英国学者在他们合著的一本法理学著作中所说:“美国和英国的法律体系尽管在表面上存在着种种相似性,实则有着深刻的差异———英国法律体系是高度‘形式的’,而美国法律体系是高度‘实质的’。”〔9〕1形式主义之所以在英国色彩更加浓厚,与其根深蒂固的实证法学传统是分不开的;而美国法则由于深受启蒙运动和自然法学说的影响,进而导向了对实质推理及实践理性的追求。#p#分页标题#e#   (二)法律是由社会事实决定的吗?   当然对于疑难案件主题加以研究的并不局限于法律形式主义与规则怀疑论两种思潮,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等都曾或多或少地论及过这一问题,只是关注多少和影响大小的问题。自然法学派区分了“法”与“立法”,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而且还包括理性、公正、道德等一切形而上的价值理念。他们主张法官应以公正的良心去断案,在现有成文法不敷需要或与法律的良善渊源相冲突之时,可以诉诸道德、正义以及更高的自然法。新自然法学家富勒曾将法律视作“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并将司法裁判视作一个形式与目的综合互动的过程。   也就是说法官不仅仅应依据“法律是什么”来裁判,更重要的是要以“法律应当是什么”来裁判,换句话说司法裁判必须要符合“法治原则”①。一如富勒所言,“除非我们的法官将忠于法律的义务与制定应然法的责任前后协调起来,否则他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解决其两难境地的满意办法,这一点难道也还不明白吗?”〔10〕168因此可以认为,富勒是反对哈特关于简单案件与疑难案件之二分理论的。他认为哈特的疑难案件理论主要奠基于以下三个假定,而所有这些假定均不成立。具体而言:1.对一条法律规则的解释就是对其中概念文字的语义解释;2.对法律规则中概念文字的解释取决于这些语词在日常语言中的用法;3.法律规则中的概念文字的意义不受其所作用的特定法律领域的影响。〔11〕61-72其实,除此之外二者之间最为核心的一个争议还在于他们对法概念的界定不同,或者说他们秉持着不同的法律概念观。由此难免会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降低学术争论的意义,如哈特所担心的:“我也为一种担忧所折磨,那就是我们在法理学上的出发点与兴奋点是如此不同,因此作者(指富勒教授)与我也许注定了不能相互理解彼此间的作品。”〔12〕357哈特将法律视为一套静态的社会规则体系,它是由社会权威或社会事实所决定的。而富勒则把法律看成是人们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它是一项目的、事业、过程和活动。显然二者对法律概念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由此引发了他们对待疑难案件的界分及裁判理论的不同态度和争议。哈特的全部法理论在于,“一个国内法律体制,是那些具有‘开放结构’规则的创造物,在其根本处有一个终极性的法律规则,也就是说,该规则提供一套标准,这些标准是该体制的衍生性规则得以评价的最后凭藉”。   如此一来,承认规则挑起了建构整个法实证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虽然它致力于提升和增进法律的确定性,然而现实中却又不可避免地会制造不确定性②。正如他在《法律的概念》一书再版后记中所说:“不计任何代价牺牲其他价值来排除所有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我对承认规则所设想的目标”,“我在本书中曾明白地表示,或者至少我希望明白地表示,承认规则本身以及其所鉴别出来之特定法律规则,可以有可争辩之不确定的‘阴影地带’”。   法律规则与语言的此种不确定性必然会促使疑难案件的出现,这是法律和立法所不能及的,只有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和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疑难案件方可得以解决。富勒的进路则在于将目的视为法律最为核心的要素,无论是法理论的建构,还是法律解释和法律裁判均要忠于这一理想③。由此在富勒那里,法律并非一种社会事实所决定的规则,而是作为一种多维度、多要素、动态的系统存在,连立法者与公民之间营造出的有效互动也被视作法律本身的一项要素。〔14〕223至此不难看出,哈特与富勒之间所争论的疑难案件由于各自法律概念观的不同而导致了彼此的误解。以至于道德争议的案件在富勒那里都很有可能被当作疑难案件来处理,比如富勒所提出的告密者案件的难题,在哈特那里则根本就不是一个法律难题。   (三)法律是一种阐释性概念吗?   在上一轮哈特与富勒的论战中,哈特教授显然已经占了上风,他的社会规则论和疑难案件裁判论也已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尽管如此,他仍然未能避开德沃金这个强劲的理论敌手,德沃金重举自然法学说的大旗与哈特展开了新一轮的论辩与较量。如此之举,一方面是为富勒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则是捍卫新自然法学说的基本立场。以至于有学者说:“在过去四十年里,英美法哲学几近完全沉浸于(或许有人可能说是困扰于)被称之为‘哈特与德沃金之争’中。自从德沃金最初于1967年在‘第一种规则模式’一文中对哈特的法实证主义理论所作的影响深远的批判以来,不计其数的著作和论文纷纷问世,它们要么是反对德沃金并以之为哈特辩护,要么是拥护德沃金来反对哈特的辩护者。”〔15〕1-56二者长达几十年的论战所涉及的主题是广泛的,而与本文直接相关的,乃是他们对待疑难案件的不同态度及其提出的法理论。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那样,实证主义者偏爱在疑难案件与简单案件之间划出界限。具体说来,凡是被一般规则明确覆盖到且径直使用逻辑推理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的案件就是简单案件;与之相反,那些案件事实落在规则的阴影区域或边缘地带,无法通过既有的法律规则来提供现成的答案,这就是法实证主义者眼中的疑难案件。哈特既反对“决定论”的形式主义,也反对“非决定论”的规则怀疑主义,而试图以“开放结构”的提出在二者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这种开放性结构意味着,“存在着某些行为领域,这些领域如何规范必须由法院或官员去发展,也就是让法院或官员依据具体情况,在相竞逐的利益间取得均衡”。   也就是说疑难案件在哈特那里,实质上就是没有被规则所覆盖到的案件,这十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称的“法律漏洞”,他在《法律的概念》一书后记中再次明确了这一点,他说:“这种所谓的‘疑难案件’(hardcases)之所以‘疑难’,不只因为在这种案件中理性且资讯充足法律人之间对于法律上正确的答案为何可能意见不一,而且因为在这样的案件中法律基本上就是不完整的。”〔13〕233由此主张在规则落入开放性结构之边缘地带的疑难案件中,法官的工作就是要填补漏洞,亦即发挥创造规则的自由裁量权,或者说是一种有限的立法功能。#p#分页标题#e#   早年德沃金接替哈特出任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讲职,在方法论上追随哈特的脚步并为分析法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不久之后他回过头来却把批判的标靶瞄向了哈特以及整个法实证主义理论,并扬言要拔掉这颗语义学之刺(thesemanticsting),并代之以建构性的法律阐释理论。   德沃金对哈特的描述性法理学展开了多面向的批判,核心之一便是极力反对哈特关于疑难案件与简单案件的划分及裁判理论。德沃金认为在现行法律体制下,“即使没有明确的规则可用来处理手边的案件,某一方仍然可以享有胜诉权。即使在疑难案件中,发现各方的权利究竟是什么而不是溯及既往地创设新的权利仍然是法官的责任”。〔17〕118也就是说在德沃金看来,今日高度发达的法律体制中“就算不被‘规则’涵盖到的案件,也一定还是被抽象、概括性的‘法律的原则’所规范到”。   哈特的谬误在于其系谱性的法律判准,亦即承认规则,无法识别法律规则以外的原则、政策等要素,而这恰恰是德沃金整全法理论的全部必备要素。因此,德沃金指出,事实上法官既非事实上的立法者,同时亦非的立法者。当他们超出既有的政治决定之外时便是立法者,这个为人们所熟悉的假定是极具误导性的。这实质上是在批评哈特的“强式的自由裁量权”,亦即法官的司法造法权,他反对那种流行的法官造法观点的第一个原因在于,立法者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而法官并非如此,因此其不得染指立法权威,只能做好分内裁判之事。此外法官充当立法者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这种通过司法立法进而将其回溯性地运用到面前疑难案件的做法违背了“法不溯及既往”的法治原则,二是法官们一旦扮演立法者的角色时却总是在撒谎———“我们并没有制定法律,而仅仅宣布法律是什么”。〔19〕168   此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哈特与德沃金理论视野中的疑难案件有没有重合之处?还是他们各自在自说自话?一如前述,哈特法理论中的疑难案件只有一种简单的类型,那就是无法被既有法律规则所覆盖到的案件,暂且称其为“法律缺失型”的案件。而相比之下,德沃金眼中的疑难案件则是十分复杂的,而且他本人对待疑难案件的态度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发生了变化。在早先时期,他实际是接受或至少是默认哈特关于简单案件与疑难案件之分的。只是到了后期他才转变观念,开始主张这种划分根本上是一个假问题,他的建构性阐释理论可以应对一切案件,而对案件进行简单和疑难的二分实属多此一举。从疑难案件的类别归属来看,早期他所谓的疑难案件实际上就是“没有被清晰的法律规则加以明确规范到的案件”。〔20〕33-71   这类案件可以被归纳为“规则缺失型”的疑难案件,它并不等同于落于哈特开放性结构之边缘地带的(法律缺失型)案件,亦即不是由于法律漏洞所生发的疑难案件。因为在德沃金看来现今英美法是一种高度发达和完整的法律体系,就算不被现有规则覆盖到的案件也必定会被法律原则覆盖到,因此对于任何案件而言都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要法官能够学会他的整全法阐释理论,便可通过法律原则来裁决一切案件,一言以蔽之,他是根本不承认有法律漏洞存在的①。晚年他放弃了对这类疑难案件的处理策略,而将关注点集中在了另一类疑难案件上,这类案件虽然有现成的法律规则加以调整,但法官若径直判决有时可能会得出一个荒谬的判决,具体表现为合法与合理两种理想之间的冲突。相比之下,这类疑难案件处理起来更加棘手,不妨回忆一下Palmer案,法官是否会支持一个谋杀者关于遗产继承的主张呢②?在该案中法官们对“纽约州遗嘱法所规定的到底是什么”出现了争议,这显然是德沃金后期所重点关注的那类疑难案件,亦即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相冲突的疑难案件,暂且称其为“理由冲突型”的疑难案件,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川“泸州二奶案”就是此类意义上的疑难案件③。在德沃金看来对这类案件的裁判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技术,于是他预设了一位名为Hercules的法官(实则为德沃金自己的化身),他接受整全法理论并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耐性,并通过一套建构性的阐释法理论应对眼前的一切案件,无论是简单案件还是疑难案件,都无需像哈特主张的那样,法官在疑难案件中法外造法,去行使一种强式意义的自由裁量权,以最大限度地维护现行英美法体系的稳定和完善。

自然法论文范文2

政治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社会科学,也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例如,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成本和收益分析,培养的是理性的“经济人”,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组织及其运行,培养的是具有集体意识和公共道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医学关注的是“生理人”,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人”,伦理学关注的是“道德人”,诸如此类,每一学科都与人的某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紧密相连,同理,每个人也是“政治人”。①大到政权更迭、总统选举、议会组阁,小到村民自治、社区选举,生活处处皆政治。国家的组织及其管理、权力的运行及其规范、权利的设立及其保障、公平正义的法则及其维护、公民的道德及其素养,细细想来,那一项能摆脱政治的“有形之手”?正如亚当•斯密所言:“最能推进公益精神的当首推政治研究———对国民政府的各个系统以及他们利弊的研究,对自己国家的宪法、国家对外国的地位、利益、国家的贸易、防务,国家面临的不利因素,国家有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消除不利因素,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这样一些方面的研究。因此,如果有关政治的研究论文是公正、合理和适用的话,那它在所有的研究作品中就是最富有实用价值的”。

(一)培养人的内在品质与公共价值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而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就是人要参与公共领域的生活。可以说,政治学创造和证实着对生活意义的阐释,通过参与政治,个人可以完善自身并推进公共的善,政治学乃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发现、阐述和表达意义的场所,对于参与者而言,政治过程比政治结果更重要。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德怀特沃尔多所言:政治学不应当仅仅看成一种专业、一个学科,而言作为一项事业,“所假定的前提是,政治学是一种事业。在这种事业中,我们通过时间、经验和研究,获得了更多的关于政治的知识。”

(二)塑造公共理性,培养公民品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思想巨擘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以严密的逻辑和审慎的反思能力,探讨了治国理政中的规律性,他们从自然律(na-turelaw即自然法或自然理性)到社会律(Logos逻各斯)进行了全面探索,认为人类社会受最高的理性———自然法的制约,只有按照自然法则的指导才是最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马克斯•韦伯就指出,大学课程培养的目标就在于“必须让学生不断认识自己的角色和承担的政治理智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自己懂得他们的追求和目标之间的本质,而且培养他们都能通过自如地驾驭责任来把握自己的人生问题。”可以说,政治学强调的公共理性是多元化、现代化社会的公民必备的品质,是高素质人才的显性标志。

(四)造就公共之善,培养政治品行

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政治学的地位就已经确立,苏格拉底就提出“美德即知识”,他认为善源于知,恶则源于无知。人们只有具有了善的知识,才会有德性。因此,美德绝非天生,而是由后天的教育形成,人人皆可通过后天的教化获取美德。这样,人们发现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并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来贯彻它,就能培养出优良的公民,创造出优良的社会。主张有知识、有智慧的人贤德之士来实现“贤人治国”。在此基础之上,柏拉图惊世骇俗地提出:只有知识渊博、道德高洁之士才是“理智胜过激情”,才有资格执掌政权,治国理政,在他的《理想国》里皇帝的位子最好由哲学家来做更为合适。亚里多德更是主张政治学是“最高的善”,他提出:“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总之,政治学在改善个体精神气质、提升社会理性品质、推动公共价值构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高校政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综合性大学普遍开设政治学理论专业,从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巩固,政治学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的50多所财经类院校中,普遍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但开设政治学专业的仅有10院校左右,拥有政治学硕士点的只有4所院校。政治学专业发展还存在校级与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步伐不稳定、受国家宏观政策及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措施影响、各高校负责人对政治学专业作用认识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我国政治学专业恢复的时间不长,政治学学科独立地位不强,学科建设五花八门、杂乱无序。有的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的归属于人文学院,有的归属于政法学院,有的归属于公共管理学院,有的归属于社会发展学院等等,不同学院的办学目标、学术研究重点、教学特长和优势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政治学的专业定位无法清晰、明确。许多高校对政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做简单地互相模仿、泛泛界定,过于笼统和宏观,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以我校为例,培养目标如下:1.宏观培养目标:该专业是以政治学理论及行政学的技术技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受到政治学理论、公共政策分析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公务员技能、社会调查与统计技能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较强的现代政务和行政管理技能,熟悉我国政府体制结构、行政运行机制及现行政策法规,以及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具体培养目标:第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国政治运行机制及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二,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政治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第三,掌握统计分析、调查研究、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能熟练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协调、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极为相似,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专业痕迹,没有完全凸显政治学专业的具体特点和学科优势,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建设亟待规范。

(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与培养目标相脱节

以我校政治学专业为例,本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六大部分:即:1.公共基础课:共15门,60学分;2.学科基础课:共10门,30学分;其中,必修课24学分,选修6学分(限三选二);3.专业主干课:共8门,22学分;4.专业选修课:共12门,24学分;5.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修满8学分;6.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13学分。共计,56门课程,2500学时,157学分。从22门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课程体系相对泛化、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化、课程专业特色不明显,与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课程之间形成了过度交叉,课程体系设置的欠缺不利于政治学培养目标的明晰化和规范化。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离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政治学专业培养目标所定位的“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显得难以实现。据统计,在政治学专业的已签约学生中间,只有5%进入党政机关,5%去了“三支一扶”的基层岗位,20%去了各类国企、70%去了其他各种岗位(包括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真正专业对口的同学仅有10%。政治学专业的现有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高度的不协调、不对称。对政治学专业“当官论”、“做公务员论”的狭隘理解严重误导了政治学的发展方向。政治学培养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性偏离了政治学的基本目标和长远利益,长此以往,大学岂不只能培养“财迷”和“官迷”?

三、建立健全政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实行模块化教学,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政治学模块要加强理论教学、加深理论层次、鼓励研究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政治学的理论研究,鼓励学生报考学术型硕士、博士。行政学模块要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公共事务的素养、技能和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三个课堂”(学校、社会、网络)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差异化学习”,即一部分通过理论学习和深造“向上走”,一部分通过实践锻炼“向下走”。

(二)因地制宜,以学校特色充实培养目标

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目标,走政治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是优化我校政治学专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校各专业就业率始终位于自治区前列,政治学作为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专业,必须依托经济、管理学科的优势,在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第二学位教育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走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相协调之路。

(三)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自然法论文范文3

在人对物质世界进行过度掠夺的同时,人的物质欲望却无法得到满足,人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精神世界却更加空虚和萎靡,所以,人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导致了其自身的异化。因此,自从20世纪初期以来,人类对行为的反思逐渐增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生态文明的理论和概念也就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因为“对自然的内在复杂性的过低估计和对人类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的过高估计,使得传统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文明的根基——自然——的掠夺和破坏的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己家园的毁灭过程。因此,人类必须告别传统的工业文明,构建新的生态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人、影响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观的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完成是观念的转变。观念的形成既是实践获的理论抽象,更是教育的结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包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不能反自然;地球的自然是有限的,即使是科学技术也不具备无限改造自然的能力;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统一,对环境的开发必须承担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自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受自然法则的约束。总之,人类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观,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传播环境危机意识等,通过宣传活动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国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维护生态文明的合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文明消费行为的引导。文明消费是指能够合理利用自然的赋予、有节制地使用自然提供的物质以满足人的正常需要的消费行为。不文明的消费是指过度消费、炫耀式消费和符号性消费,等等。当前,在消费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以过度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异化,也就是说,消费不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目的,而是以满足人的畸形消费心理、错误的消费取向为目的。在异化了的消费行为中,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被过度浪费,人的劳动也被过度消耗。据统计,中国人用来购买奢侈品的数量和花费的资金已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奢侈品需求大国。奢侈品消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其他的过度消费行为包括过度包装、严重产能过剩、餐饮浪费等行为。这些消费行为既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消费心理不成熟、社会文明程度滞后的表现。过度消费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对资源的无情掠夺,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养成文明消费的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幸福观,引领社会文明消费、合理消费。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和挖掘。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需要理论的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处理和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制订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这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地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与自然的不同,也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要通过人类的劳动与自然实现物质的交换,从而保证人的繁衍和生存。但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和对自然的掠夺造成了自然界的危机以及现代人类的生存危机。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他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只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完全的变革,破除了资本的强制和垄断之后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比如,提出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思想;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思想,这些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思想。儒家文化的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一体”的思想、“仁”的思想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文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依据。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转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因此,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其政治价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人的政治观点的塑造和政治思想的灌输。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执政党提供合法性论证,以及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其经济价值在于通过人们的思想和观点的塑造,使人们形成创造财富的巨大动力,形成集体动员的力量,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其生态价值的实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指的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调节人与生态关系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其含义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要求生态对于人这个主体的意义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的价值在于维护生态平衡,纠正生态失衡;生态价值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主体是人,是作为主体的人,而不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还应该体现在对生态公民的培养方面。所谓生态公民就是作为公民能够明确自己的生态权利和所承担的生态责任,以生态权利主体的资格积极参与维护生态环境的政治活动,以自己的参与行动影响有关生态的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使每个公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只有全体人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其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的、明确生态权利和义务的合格生态公民。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包含生态观教育的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主要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主,同时包含了道德观、伦理观、职业道德、婚恋观以及至心理健康教育等。目前,从现实的角度看,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增加生态观教育的内容。这方面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自然知识教育:宇宙观教育、自然知识教育、生态系统知识教育、人与自然关系教育、中国生态情况介绍,等等。二是生态道德教育:有学者概括为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五个方面。三是生态法治教育:就是要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应的生态立法,并形成自觉维护生态文明的法治意识,做生态文明的自觉捍卫者和保护者。四是生态消费观与幸福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是通过科学的引导,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理念,合理使用大自然提供给人们的物质资源,减少过度消费,抵制炫耀式消费。科学的消费观是建立在正确的幸福观基础之上的,幸福观教育既侧重物质需要带给人的满足感,又侧重精神生活带给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既侧重个体的幸福体验,也侧重他者的幸福感受;既追求小我的幸福追求,也侧重大我的幸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生态观的教育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个教育环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一方面,只有正确认识了世界,才能够正确认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有更高的价值追求,而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人生目标;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辨荣辱、明是非、鉴美丑,从而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态观教育是三观教育的自然延伸和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结合生态观教育的特点,可以开展各种内容生动、表现手法多样的绿色生态网站建设、主题策划、公益广告、社区板报等主题活动,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生态观的教育。从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角度看,可以通过举办签名活动、“三下乡”宣传活动、建立志愿者组织、建立各种环保组织和动物保护协会等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从而把生态文明意识、科学消费理念、保护环境意识、生态法治观念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群体和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生命体验活动,增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环境链条中的地位。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教育的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了解和熟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养成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习惯,从而自觉维护生态文明。从目前的角度看,具备生态学知识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多,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手段、自觉教育和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培训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生态学的科普知识,具备相应的生态法律知识等,从而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同时,对于具备相应的生物学、植物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教师也要加强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发挥自身原有的学科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自然法论文范文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伦理体系中历来备受推崇。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几千年来作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诚实守信原则受到了严峻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道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在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

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献中对“诚”和“信”有着深刻而详实的解读,“诚”“信”二字连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7在《荀子•不苟》中有“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之说,意思是说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妄夸诞则产生社会惑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宋明时期的程颐、程颢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为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2]可见,诚信不仅是交友之道、夫妇之道、治国之道,也用于生活的其他领域,其被赋予了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封建社会,儒家对“诚信”推崇备至。以“信”为例,一部《论语》,“信”字出现了38次,孔子将“忠”和“信”看作是最主要的道德规范,孟子则将“信”作为“五伦”之一,到了汉代,“信”被列入“三纲五常”之中。虽然“诚”与“信”相互关联,但二者又存在着区别:“诚”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诚”是对道德主体的单向要求,“信”是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多边要求。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道德的内容博大精深,诚信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发挥过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说,诚信是天地间的一种必然法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基本的交友之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为政之道。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及其原因

“人无信而不立”是每个大学生都知晓的箴言,诚信也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和自我的人格目标。但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诚信道德现在受到了严峻挑战,许多既有的、人尽皆知的善恶美丑标准也受到冲击,道德滑坡严重,其中诚信缺失是一个重要方面。即便是本应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高校,也逐渐出现许多不诚信现象,这些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百害而无一利。可以说,我们遭遇了严重的“诚信危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和毕业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某高校因为某学生作弊或充当被开除的报道;助学贷款违约、失信。虽然大学生不履行助学贷款合同协议,不按时还本付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少的违约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诚信意识,存在着有意拖欠的侥幸心理;求职履历掺假,就业协议随意撕毁。由于近年就业压力增大,许多学生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不在能力锻炼和培养上下功夫,却在简历上花心思,大肆注水;弄虚作假,拖欠学费。不少学生将家长早已给他们本应用于缴纳学费的钱用于满足个人的奢侈消费,从而造成学费无法按时缴清,等等。大学校园里出现的这些诚信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在自我人格养成阶段,道德知识与价值、道德认知与行为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严重背离,进而导致不诚信现象在大学校园的滋生和蔓延。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危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个比喻或许不是很恰当,但的确说明当前的诚信危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社会因素。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不断完善和塑造的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网络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得大学生时时事事处处无不受到网络上传播的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和干扰。拿学生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来说,比如一些大学教授抄袭别人论文或是窃取别人科研成果的丑闻,不仅抹黑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也破坏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耳濡目染之下,一些缺乏鉴别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冒险,接受甚至效仿不诚信的行为。

(二)家庭因素。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从而造成家长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较少关心孩子品行的培养和塑造。加之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些家庭的父母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甚至有的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诚信现象,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起到了不好的示范效应。同时,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认知自然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诚信品格的培养就更成问题了。

(三)学校因素。

就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而言,方法僵化、内容空泛、实效性差是突出问题。说教式的道德教育,不仅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情况的需要,而且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这样,更多时候学校的诚信教育也就走了过场,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脱节和错位,导致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的道德塑造没有形成正向合力。

(四)个人因素。

学生的自律意识差和责任意识淡漠也是重要原因。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进入社会,所以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对一些社会现象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而只是看到问题的表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出现与诚信道德相背离的行为。还有,现在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较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而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可以得到什么好处,重视对个人名利的追逐,极少考虑和顾及社会责任。

三、充分发挥传统诚信思想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传统诚信道德也得到了传承并发扬光大,“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秩序构建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传统诚信思想的作用,将中华传统诚信道德的精华与现代思想进行融合,发挥其在诚信教育中的价值和功用,在当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诚信是学生成长成才和立身处世的核心目标。

诚信原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多有论述的道德问题。《礼记》中有“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3]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可见,在中国的传统诚信思想之中,诚信早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自然法则。中国古代的历朝政府都十分重视诚信教育,西汉儒学成为官学之后,《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著作就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学子们在熟读“四书五经”时就接受了儒家诚信观念的洗礼、教化,从而塑造诚实守信的君子人格,以后历代虽有变化,但是基本精神原则并未改变。当前社会,由于人的趋利本性作祟,出现了诚信危机,道德水准也不同程度地下降,在这种现状之下,开展诚信教育立人尤为重要,要确立诚信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形式和载体,将诚信立人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此外,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处,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不诚信行为给予一定的惩处,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二)诚信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

对一个人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既包括才能,也包括道德。当代大学生要走向社会,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和才智的锻炼,即德才兼备。颜元说:“世宁无德,不可有假德,有假德则世不复有德矣,此孔孟所以恶乡原也。”[4]由此可见,有道德、做事心诚是实现个人目标和终极抱负的最基本条件,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例子也充分说明和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道德辨别力、选择力、创造力,把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和最基本的素质,才有可能在以后的人生奋斗历程中取得好的成就,并有所建树。

(三)积极做诚信的践行者。

明代吕坤说:“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5]他认为履行诚信的诺言,行动比言语更为重要,只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诚信意识和品质都会得到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诚信的本质是实践的。故此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之中,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而不能采取“唯理”式的照本宣科和灌输,而要立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重视他们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实践锻炼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检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郭晓勇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朱熹.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358.

[3]郑玄注.礼记•大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241.

自然法论文范文5

近些年以来,理论界争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声音越来越大。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而经济法又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二者构成了一种互补的法律体系,这种理论更易被学者们接受。将两者所处的体系地位与关系整理清楚,有利于完善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在此对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民法相关研究、民法与经济法的差异性、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点、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

经济法;民法;独立部门;联系

一、民法相关研究

(一)民法概述

民法起源于古罗马产物,后来渐渐出现在商品交换中。民法功能类型各不相同,很大一部分与民法典对国家与社会的想象迥异,其价值体系与民法典亦多有抵牾。我国未来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到以下问题:民法典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极高的法治期望。事实上,民法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总称,重点是对财产关系的调整。我国没有民法典,从而也没有补充型特别民法。在消费者保护领域没有关于消费者特权的一般性规定,我国民法发展道路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则是西方经历的是解除管制—管制—再管制的过程,我国还未完成这一过程。当前,我国部分企业中存在公法与私法杂糅现象。要解决这一现状,必须将其归类,民法归民法、行政法归行政法。为实现技术中立,我国可以通过强化用益物权、淡化所有权来对债权内容进行切割与组合。按财产法逻辑建构的家庭法是实现民法典技术中立的最大挑战,家庭法是文化的坚固堡垒,也是改变道德观念与社会文化的主要利器。现代民法对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限制正是体现了民法的个体利益本位之本质。民法还是以维护个体利益为中心任务的,只不过为了兼顾其他个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做出某些限制而已。

(二)民法的构建

我国民法体系的构建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我国学者提出了未来民法典体系设计的方案,然而,民法典的建立对于我国来说是必要的,总则的设立大大增强了民法典体系的逻辑性与合理性,采用“提取公因式”来确立。总则的规定具有抽象性,便于法官做出相关解释。总则中的行为、主体、客体与物权制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法律关系,这种构架充分体现了潘德克顿体系的合理性与严谨性。根据概念法学的体系思想,将法律客体的构成要件分成若干要素,形成不同的概念,构成体系。而作为民法总则中的一般规定,民事法律制度在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总则规定了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后再来规定民事责任,将侵权行为独立成编。我国民法典所确定的权利体系包括亲属权、人格权、继承权、债权、物权等。在分则体系中,人格权的独立成编问题是当前最具争议的话题,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是丰富民法典体系的需要。在对民法典进行创建时,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要继承合理的传统,也要结合现实情况。此外,要加强对人格权的重视,人格权在民法权利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民法中忽视了对人格权的重视,没有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制度。民法体系中是以权利性质的不同来对各编标准进行区分。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我国民法学者主张将侵权行为法单独成编,再对民事责任集中规定,将权利与责任充分结合起来。我国民事立法已经将人格权与其他制度并列,为其独立成编提供了足够的立法根据,是民法学者认可的体系。当前我国以法律关系理论构建的民法典分则体系的思路还未受到破坏,因此我们在分则体系中例举了各项民事权利后再将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严格规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民事责任体系。

(三)民法的分类

补充型特别民法:是否将知识产权纳入民法典是当前补充型特别民法应该重点考虑的,这种模式立法技术相对简单,却很难体现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补充型特别民法与民法典关系的构建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是必须区分民事实体规则,以普通人生活出发对商事规范与民事规范进行区分。政策型特别民法:政策型民法已经被社会奉为民事自然法,可纳入民法典中。特别民法采用无过错原则,以受害人为视角,构成归责任体系。由于我国法律对于消费者特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消费者难以对民法典形成冲击。此外,我国民法对于雇佣合同没有相关规定,在拟定未来民法典时可以将其考虑进去。

二、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差异性

(一)民法与经济法起源的差异性

我们都知道,在出现了商品经济后民法才得以出现,对于那些从事交易的人们来说,他们在进行交易时,需要一个规则来遵守,以此来对交易的秩序进行维护,从而保证商品能顺利流通,从此之后便出现了商品的交换习惯,最终发展为法律,这就是民法的起源。民法的主要内容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对利益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民法需要适应我国商品交换所具备的准则才能实施,必须为人民大众提供一定的交易权利,即人格独立性。这里所说的人格独立性主要指的是以个人独立的思想进行交易,并且具有独立订立契约的自由,而经济法是由商品出现后,经济带动起来的一项法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着世界市场,这时,个人垄断主义的现象便出现了,它与生产社会化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在解决这个矛盾时,无论采用任何强制性手段都无济于事,因此便出现了经济法。经济法是社会关系与社会化生产矛盾运动下的产物,同时也是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产物。这两者有起不同的起源。

(二)民法与经济法调整方式的差异性

民法属于私法的一类,民法的核心标准主要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关系,在对其进行调整时,其方式主要采取的原则是意志自治原则,这里所说的原则一般是指由当事人自己的意志对其义务与权利进行设定,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没有干涉的权力。而经济法却不同于民法,它属于公私兼顾的法律,在行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市场进行强调,还要对国家进行强调。所以,经济法的调整方式中还包含了一定的强制性因素。

(三)本质功能的差异性

不一样的保护利益会导致法律本质功能产生一定的差异。就民法本身来说,它的保护利益是为了维护商品的交换权利,在展开商品的交换时,民法所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且要求买卖双方用意志来对商品交换中的义务与权利加以设定,因此,民法也是一种属于人民大众的法律。而经济法则是以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的保护点,经济法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帮助民法把不能解决的经济问题解决掉。

三、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分界点

民法与经济法存在的价值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活动中的秩序、自由、正义等,但是不同的部门法也会因为它们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而形成不一样的正义观。从根本上看民法的法律与形式正义,这二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它要求对人给予公平的对待。在民法中,民法的形式正义一般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民法主要以法律规范本身的逻辑体系形式作为追求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同等对待所有情况相似的人,契约则是民事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正义要以引发社会实质出现不公正的现象,当出现这类现象时,会促使相关法律以及法律的新正义观相继而出,而经济法就属于这相关法律中的其中一种,实质正义也就是实现法的价值。

四、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

民法与经济法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重叠关系,就经济范围来说,二者间的经济关系在调整范围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因为调整对象的财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相同,民法与经济法都是在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下,维护市场该有的经济秩序,以此对公民权力加以保障的一种方式。民法在法律中属于调整民事类型的法律,民法一般所体现的关系是法人与自然人的关系,把人类个体的重要位置突显出来,对自然人的自由与权力进行保护,一般以当事人的权力义务以及意志作为准则。如果自然人在出现一些违法行为后,其处置方式会以民事制裁进行。经济法在一定条件下会以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将国民经济中出现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加以约束。经济法的主要准则是社会原则,以社会的共同利益为主要责任,将强制性的规范为主,其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利益,当有违法行为出现时,经济法就可运用刑事以及行政责任对犯罪的自然人进行制裁,这种制裁方式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所以,经济法是合并市场与国家共同行为的法律,经济法与民法相辅相成。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失灵是自始至终的、普遍的、全方位的,因为市场机制容易失灵,所以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抑制市场的失灵,必须将矛盾协调好,这里所说的协调就是在保护个体营利活动的同时,还要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到位,只有将当前的社会分配放在第一位,才可以将经济推动起来,从而保障基本社会与人权的稳定,这就是民法与经济法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经济同时还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民法与经济法相互照应。

作者:周晓武 单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评价(2010—2011)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3(6):1276-1309.

自然法论文范文6

1同频共振:新经济背景下的地方科技期刊发展定位

期刊的发展定位是基于办刊理念的期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取向,科技期刊的发展定位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各有侧重,但是按照科技进步大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与选择目标市场及其相应的读者群,是期刊发展的基础。期刊的运营要围绕发展定位,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逐步凝练办刊特色,因此,“科技期刊的定位轻易不应作较大的改变,每一次较大的变动都有可能使其所拥有的读者群流失”[1]。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新一轮技术浪潮使得新经济的内容不断丰富,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的加速发展,推动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但是,“新经济在推动产业化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效应,给产业带来了不透明性、随机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需要科技进步来消解存在的负面效应。在新经济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不仅需要把握机遇,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而且要明确办刊宗旨,围绕服务区域新经济的发展,明确发展定位。地方科技期刊要结合行业科技创新与新经济发展趋势,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重点围绕解决新经济的不透明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推进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在实现与地方新经济产业的同频共振中,确立服务对象与办刊目标,形成刊物的区位优势。首要,精准定位服务对象。读者和作者是期刊的服务对象,地方科技期刊的服务对象是从事行业科技创新与地方产业发展的科研人员,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要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区域科研队伍状况,有针对性地明晰期刊的服务对象,重点是围绕新经济背景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精准定位相应的读者群体,精心服务好相应的作者群体。其次,清晰设定办刊目标。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发展定位不同,其办刊宗旨、选用稿方法、审稿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综合类科技期刊(包括高校学报),包括高校学报,反映诸多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内容全面但是深度不够,栏目较多而缺乏特色。地方科技期刊大多属综合类科技期刊,其办刊目标要按照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以及新经济发展走向合理取舍,其目标定位应该是区域科技信息汇聚中心与技术创新交流平台。再者,逐步积聚区位优势。在出版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科技期刊出版的格局在发生变化,各类期刊都在竞争中努力探寻自己的准确定位和发展路径。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面前,地方科技期刊要生存与发展必需依托地方、面向区域,逐步积聚区位优势。由此,在确立发展定位时,科技期刊要深入研究把握区位的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要利用地方科技期刊的地方性特点,加强与地方高校、政府以及企业界的合作,在服务区域新经济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

2适应调整:新经济背景下科技期刊的特色凝练

地方科技期刊量大面广,且大多属综合性期刊,学术期刊的专业化适用于高校学报,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地方科技期刊并不适合,因此,在期刊的转型发展中必须走特色化的办刊之路。地方科技期刊是面向地方的科技信息平台,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层面,不可能局限在特定的学科领域,特色化是地方科技期刊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要在明确发展定位的前提下,通过适应性调整,凝练办刊特色。科技期刊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可以体现在期刊的编辑意识、栏目的整体策划、专栏的布局设计、内容的学科优势、作者的行文风格等多个方面。特色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地方科技期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新经济背景下,凝练办刊的特色,首先要围绕服务区域新经济的发展,明确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从期刊的栏目设计、内容组织、传播形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整,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办出期刊的特色和魅力。一是对接地方产业链与创新链架构栏目。通常而言,综合类科技期刊的栏目大多是以学科进行分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学科交叉渗透的深度与广度迅速加深,许多研究成果很难进行适当的归类,特别是新经济背景下,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不再囿于传统学科范畴。许多地方科技期刊缺乏对栏目的科学设计,存在栏目长期不变、栏目与内文不符、栏目过于随意等问题[3],科技期刊栏目整体架构缺乏特色,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期刊特色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栏目特色是期刊特色的重要体现。在新经济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要围绕地方产业链与创新链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栏目,通过以栏目特色凝练期刊特色,提升期刊的竞争力。在打造期刊栏目特色时,需要注意的是,地方科技期刊的栏目特色并非特色栏目,特色栏目并不能代表栏目特色:栏目特色是指期刊栏目在调适过程中形成的整体特色,主要是指切合新经济背景下的栏目类别以及相应的地方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特色,而特色栏目是期刊众多栏目中筛选出来的具有特色的专题栏目。二是围绕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优质稿源。“内容为王”是期刊发展的硬道理,优质稿源是提升地方科技期刊影响力和凝练期刊特色的关键,只有高水平、有特色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才有可能最终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统计报告表明,科技期刊的约稿比例普遍较低,稿源以自由投稿为主,且高水平稿源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在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下,高水平的论文大量流向国外期刊,而过分依赖于作者自由投稿的国内期刊,稿源质量与国际知名期刊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立足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彰显特色。在新经济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要围绕特色栏目,开发、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放在围绕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优质稿源。要依据地方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络,组织约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资源,在期刊内容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使科技期刊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在区域内拥有市场竞争力。三是按照地方科技期刊的读者群体实际采取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科技期刊的表现形式也是彰显期刊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特色不仅取决于栏目内容的特色,还取决于期刊的表现风格。科技期刊的表现形式包括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外在表现形式是以版式为中心的期刊直观呈现状态;内在表现形式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文章组织方式。期刊的版式包括版面、版心、刊眉、字体、标题、插图等诸多要素的具体安排方式,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期刊版式的设计除了做到规范有度和风格一致外,要能够彰显个性与特色,“个性正是区分不同期刊的关键点,唯有找准定位,在刊物的版式设计风格中展现鲜明特色,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地方科技期刊要面向产业界读者群的需求,适时调整期刊的版式,增强阅读的愉悦性,扩大期刊的影响面。期刊的内容组织要契合期刊的类型与特点,地方科技期刊要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就要在内容选择与组织形式上适应区域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研究表明,以专题形式组织文章内容,避免科技期刊内容的同质化,提升期刊的特色与优势,可以“提高办刊的主动性和活跃性,增强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种专题分类可以体现地方科技期刊应用型研究的特点,发挥服务地方新经济发展的自身优势。

3支撑引领:新经济背景下科技期刊的价值取向

在新经济背景下,支撑引领地方新经济的发展应当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地方科技期刊是区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展示平台,在新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消解制约区域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架构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和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主要在3个方面体现出其支撑引领区域新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一是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地方科技期刊一般依托于省级科协或者地方高校,是展示区域学术机构或团体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支撑引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属地优势,也具有更为实际的影响力,在构建区域性学术交流平台、推进区域性学术建设方面不可或缺”,因此,区域的科技创新需要地方科技期刊提供支撑。二是区域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新经济产业的发展。在新经济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要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地方科技期刊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新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可确定性,需要地方科技期刊根据本地具体实际,有针对地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或者前瞻性的技术信息,以引领区域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培养区域内支撑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的专业人才。在新经济背景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需要具有前沿技术与创新思维的各类科技人才,以主导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我国的科技人员除了少部分从事国家高精尖端的研究外,大多数从事区域性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多数发表于地方科技期刊,也正是通过地方科技期刊,地方科技人员获取了区域科技成果信息,并由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自然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人文要素;阅读

阅读优秀作品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心灵世界。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刊载一幅图片:1940年10月22日在德军轰炸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后,仍有人无视危险,捡起散落在地的图书阅读[1],可见越是在艰难时刻,越需要阅读作为精神支撑。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部阅读史,是通过对书籍的生产和阅读来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创造财富的历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精读或博览的阅读方法,还是韦编三绝的苦读或信马由缰随性的阅读,体现出来的并不仅是一种阅读的行为,更多的是人文素养积淀和提升的过程。曾国藩说过,人之心性,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可以促其改变,苏东坡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同理,阅读可以看作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1人文素养及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人文禀质

《辞海》对“人文”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现代社会中对“人文”诠释为:人的文明处事,是一种高尚道德,是一种唯美的境界[2]。而“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3]。葛兆光先生认为人文素养这一概念有如下含义:自觉地守护和践履家国情怀,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权利,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具有终极关切和宗教情怀,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等多个方面[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评论“文艺复兴运动”时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5]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认为: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6],对富有人文素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需求尤其迫切。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达里奥•福说:“剧院、文学、艺术表达不代表它自己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和知识分子认知世界的主观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从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当代的百年岁月,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切近、最剧烈、最宏大的时代转型期,在百年间完成了叙述角度、抒情方式、结构组成等艺术手法的现代转型,不仅形式上脱离了文言文,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迅速完善和成熟。现当代文学作品艺术化地反映了重大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期社会面貌及民众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状态,体现了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世界文学史中的独特存在。文学是用文字实现情感深处的共鸣和共振,从而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的天性和本能,这也是文学之所以不朽的内在原因,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7]。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认为新文学具有“抒情”和“写世”的职能,提出“人的文学”,密切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人文性是现当代文学内在特征之一,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现代文学作品便承担起了改造国民灵魂的重大社会责任。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文中把现代文学看作“新一国之民”,“改造国民之品质”不可缺少的“要件”;周作人在《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一文提出新文学“具神思,能感兴,有美致”的价值;鲁迅在《坟•摩罗诗力说》中认为新文学:“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而“涵养人之神思”“启人生之?机”,则简明概括了现代文学的“职与用”。从诸多评论中可看出现当代文学具有的人文基因。

2现当代文学作品蕴含的人文素养

就文学阅读层面而言,现当代文学作品大多以典范的现代文写作,具有很好的传播优势。现当代文学阅读不只是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的了解与记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浸润其中的更是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2.1自觉守护家国情怀

思想是作品的灵魂,情感是文艺作品的核心。其中情感包括骨肉情、故园情、爱情、友情、乡情、民族情、家国情等,都关涉到美与丑、善与恶、崇高与卑微的映照。家国情怀是人生中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深入骨髓,沁人心脾。爱国主义精神犹如文学夜空中的启明星,指引着苦难的人们由屈辱走向胜利。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用“嘶哑”歌喉歌唱,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喷之欲出,描绘了诗人为祖国命运担忧,心力交瘁之情状。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是1942年在日本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诗歌坚实崇高,情绪高扬阔大,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中的祖国地图,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深沉的爱恋。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一发表就震撼当时文坛[8]。主人公是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追求个性解放,渴望爱情,却最终不能忍受异族的歧视和欺辱而投海自杀,临死前面对祖国的方向喊出了“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心声,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内心忧国的悲愤情绪,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每当读起这些经典诗文,仍让我们热泪盈眶,为之动容。位卑未敢忘忧国,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家国一体、荣辱与共的道理,认识到“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而发愤图强于今仍极具现实意义。

2.2关注人的命运和存在

史铁生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在《我与地坛》中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9]史铁生以存在的意义理解命运,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到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死是一种必然,在史铁生眼里,“死”成为一种回归。对“死的默想”其实就是对“生的沉思”。“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史铁生的残疾给他的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她不得不以“我”的行踪作为她魂牵梦绕的线索,作为她全部生活的焦点,这是一曲母子相依相爱、共度患难、催人泪下的人间颂歌。对于人的命运和存在意义的诠释,见仁见智。对大多数人而言,因为对死的恐惧必然导向对生之意义的追问,提出为什么活的问题。死亡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英雄感喟“壮志未酬身先死”,诗人咏道“无可奈何花落去”。生死相依,黑格尔在《哲学全书》中写道:“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概括更简洁:“生就意味着死。”笔者深度认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观念,只有意识到死亡脚步的越来越近,人们才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即古人所言的“置于死地而后生”。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话语,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珍爱生命,奋发有为。

2.3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司马光说过:“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人不该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美好理想,体现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崇高利他价值观。余华的《活着》有“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生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10]细读起来让人泪目,小说中“福贵”们是如此卑微,却带着尊严与苦难的生活进行殊死的抗争。他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是对先辈们原始生命力的赞歌[11],他们身上洋溢着原始的激情和自由的生命力,他们不是理想中的英雄,却是最强悍、真实和自然的生命。“我奶奶”不屈服于命运,新婚之夜用一把剪刀来捍卫生命的尊严,当遇到“我爷爷”,这个粗野、多情又狭义的土匪式的英雄时,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先辈们抗击日本侵略者,牺牲在家乡的土地上,牺牲是为达成最终价值和尊严而付出的代价,“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他们是生命意义上的英雄。在参与阅读时,引导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讨论和认知。

2.4关注人的自由和权利

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一种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和谐心理状态。这种心态人人渴望拥有和赞美。帕特里克•亨利的“无自由,毋宁死”的宣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有些鸟儿你是关不住的,他们身上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的对话,诸多睿智之语,皆给人以力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人类对自身自由、权力之声的颂扬永久地在文学艺术殿堂回荡。郭沫若在《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底总量。”[12]诗人用夸张的想象力产生了破除一切旧事物的巨大能量,至今读来仍然十分震撼。

2.5关注人的心灵和梦想

认为新文学新运动的土壤、根基是要引导人们具备“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13]冰心的《笑》是1921年发表的一篇唯美的散文,在文章中描绘了一副清朗、静美、令人心喜的“图画”:“这时心下光明澄清,如登仙境,如归故里。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作者的理想境界是处处有欢笑,人人相亲,天地是一片光明澄清的世界。这境界是冰心早期作品中的泛爱主义思想的体现。还有《往事(七)》中对雨中荷叶护卫红莲的描写,联想母亲对儿女的深情,亲切感人。冰心所展现的“爱的哲学”不再是传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古典咏叹,而是新时代新青年对整个宇宙人生多愁善感的母爱。冰心在1921年还发表《超人》《斯人独憔悴》,表达了对人生的渴望与梦想,引起青年读者共鸣,极具五四文学特点[14]。另外,庐隐的《海滨故人》与淦女士的《慈母》等都具有主观抒情性小说,语言清新,对年轻人,尤其是对青年女性的心灵世界真实、细腻的描写直抵心扉,对人的直觉与灵性等给予深切的关注,值得大学生阅读和思考。

3培养人文精神的社会价值

3.1对个体与人类之间的关联认可

评论家废名(冯文炳)认为沈尹默的《月夜》“为新诗的第一首诗”:“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一种象征,写出了“五四”青年一代自觉追求独立人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是新诗,也是新文学诞生的标志。而郭沫若的《女神》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多次歌颂地球、宇宙,他的目光不仅有“年轻的祖国”,更投向了扬子江、黄河,也投向了恒河、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尼罗河,向着俄罗斯、泰戈尔道一声问候,表现出胸怀世界、放眼世界的广博情怀和现代精神。可以看出,五四时代不仅需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也需要热情昂扬的浪漫主义来表现个人和民族的内心激情和志向。而茅盾在《白杨礼赞》中描写黄土高原上“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的白杨树,来象征在抗日最艰苦年代的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这个群体的共同抗争意识,赞美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三篇经典论述,分析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的社会责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体现了历久弥新的革命传统和民族风格。

3.2具有理想主义思想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理想主义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有信仰、有追求的人称之为理想主义者。新时期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可以看作是探讨人生的作品[15]。作家路遥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不为贫困所困,反而铸就了心灵的成熟,他说:“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呢!”生活的磨难使他成为睿智豁达之人,“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生,它给我们的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生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孙少平所言所为证明了人生奋斗的意义,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3.3具有自省意识和能力

巴金的《随想录》中诚实、坦白、严肃的反思精神使巴金达到了文学、思想和人格的最高峰,是这位世纪老人付诸一生心血的嘱托,“唤醒的是人的良知,肯定的是人的价值”[16],回荡着时代的磅礴之声。《随想录》始终的是反封建的锐气和智慧,是对五四时期反封建精神的恢复、继承和弘扬,实现了自己人性意识的回归。在巴金这部长达50万字的中,严酷地解剖自己的灵魂,他说:“老舍死了,使我们活着的人惭愧”,何其光明磊落;巴金深刻地批判奴性意识,批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并努力地寻找着为“人”的尊严、“人”的价值。

4结语

自然法论文范文8

1、教师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提取文章精华,学为己用

通过语文课堂上对一篇篇经典的文章进行解读鉴赏,分析其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也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手法,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写作引经据典,屈原的含冤受屈却还要以身殉国的爱国情怀;李白的豪放不羁、自身诗风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忧国忧民,写史诗中的名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英年早逝的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句子等等,教师都要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感悟,加深理解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摘抄本,积累写作素材。此外,一些作家名篇,教师可以对其艺术手法进行实际运用演练,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2、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经验

让他们学会正确地选择读物,运用读到的素材,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要求学生课外自读名著,而且书中附录也列出了推荐书目,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都是无法保证课外阅读时间,而且因为升学的压力,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不赞同过多的课外阅读,而且同学们即使有课外读物也大多局限于青春的作品和一些文摘读物,虽然这些读物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的世界,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纯娱乐性质的浅阅读,收获不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名著,读经典,这些先哲们的作品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可以给学生思想启迪和文学的熏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阅读小组活动,共同分享读后感,介绍古圣先贤或者一些典故;还可以举办阅读知识竞猜,通过名著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经典。

3、从思维锻炼中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写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和其思维深度有关,首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其次要注重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的看待问题、辩证的分析方法以及发散性思维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再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敢于创新,学会多边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那么写作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

(1)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可选取一些有深意或者言外之意的材料或者话题让学生讨论,引发学生联想,让他们锻炼审题、立论和选材;在指导学生运用社会现象、名言警句、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引导他们透彻而全面地分析引用的东西,同时结合实际写作环境,这样不仅使引用更加有效,而且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应该得到体现,辩证的看待问题就是要一分为二,引导学生在面对一些社会事件时学会辩证地看待,正反、整体与局部、内因和外因都该看到,这样不仅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事物,还能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议论文中有很多体现,缺乏逻辑性议论文就不够严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一些议论文的行文布局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分析中来,渐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习惯,并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去。

4、总结

作文学习很多技巧的掌握,是需要教师结合实际课堂对学生加以引导的。只有在继承传统写作课程教学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带领学生走进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才能让学生渐渐找寻出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者:丁科卿 单位: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着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积累,逐渐解决学生作文的观点和情感问题

这个方面的培养,一是针对性地搞一些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围绕高中生应该具有的一些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操,选择材料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理性认识,在道德上形成伦理观念,在情感上形成正确、健康、积极、乐观的感情世界;另一种是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设置专题讨论。

二是结合话题作文训练和评讲进行。这也是对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引导和道德情操陶冶的一条主渠道,不可忽视。我们在每次作文题的选择和评讲中都必须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并将此实施结合专题讨论作出巧妙的安排,以期达到预计的效果。

三是结合阅读训练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进行培养。对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引导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应贯穿于我们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专题讨论当然重要,它能把问题集中起来解决,但是专指望它也不行,还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一个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紧紧抓住那些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文质皆美的阅读材料,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这样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着手作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训练,注重实效

一是加强写作指导。我认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能搞成高谈写作理论,阔论写作技巧,必须联系到具体的文章或作文题才行。每次都要在学生中选取作文进行实际的点评,不光找写得成功的,还要有意识的找有缺点文章来点评。每次点评不能漫山遍野,而要每次都有一个重点,所选实例也要紧紧围着这个重点来讲,这样学生才有更收获。二是要加强写作训练。在写作训练中,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作文的卷面书写训练;二是有目的有顺序地对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和语言表达”进行强化训练;三是写作的速度训练———50分钟交卷,且必须有5分钟的腹稿。

作者:杨正志 单位:重庆万州

第三篇

一、遵循自然法则,反对功利化教学

以请围绕“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这句话写一篇作文为例,很多老师在讲解时认为内在与外在的关系是最佳立意,学生可从内外因的角度展开论述,以写议论文最佳。而“宽容”立意则被认为是偏题,孰不知宽容恰恰就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只要学生能以宽容为切入点结合内在进行合理作文,这也不失为最佳立意,至于用何种文体,这就要看学生最擅长哪种写作体裁了。因此,教师要一改往日的教学习惯,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作文内在法则,通过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创新作文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文章“百花齐放”。

二、激活学生认知潜能,唤醒自主阅读意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作文纯粹是为考试而作,每次作文都几乎不是自己心灵的自然表达。再加上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赶鸭子上架”,学生对作文可谓是苦不堪言。因此,教师在作文课堂上激情四射,学生则是昏昏欲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懂得写作是对生活的自然表达,是内心感悟的结晶;懂得写作不仅可以为考试服务,也会让自身终身发展受益,为此就要激活学生写作兴趣点。而激发学生兴趣最好途径就是“回归生活”。为此,赵谦翔老师提出“绿色作文”理念,其内在就是要求作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就是让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找到生活与心灵的碰撞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生活审美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学生才会深刻懂得真正的作文不是“矫情而作”,而是“生活写照”。

回归生活是“真”,有话可说是“实”。做好文“实”,唤醒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是关键。当前的中学生整天沉浸在作业题海中,很少有人能主动在阅读中体味生活的静美。每次作文,很多学生都是忘文兴叹,不知从何写起或者写些什么。笔者在教学中主动降低要求,每周开一节自主阅读课,不定期开展阅读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文章美之所在,能针对自己颇有几分触动的地方进行批注抑或写上一段不限字数、不限文体的感悟。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本逐渐厚了起来,面对作文,“抓耳挠腮”“怨声不断”的现象渐渐少了,学生的作文质量相应有了提高。

三、抓好课堂生态构建,共建写作生态场

语文界素有“大语文”的说法,即把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其他因素都融入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作文作为其生态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恰能把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以语文课堂为切入点不失为提升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做好语文课堂的生态构建是一个双向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好写作生态场。共建写作生态场,需要将语文课堂立足于“生命”。学生是生命,教材也不乏生命存在。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生命化”的生态场,不仅对挖掘生命潜力有重要意义,而且会推动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都是作文讲堂,都是积累写作素材和开阔写作视野的阵地。

一本薄薄的教材,里面充满了艺术的张力,例如我们可以在杜甫诗词中感受万方多难中的诗圣是如何对生命的坚持与对人格的坚守;在优美的《荷塘月色》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与暗香疏影的画面;在《故都的秋》中感受叠词带来的韵味……课文中的人文生命都是人类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都是写作生态场构建的挖掘点。事实证明,“填鸭式教学”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将语文课堂真正转型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写作生态场的构建。例如在讲授李清照《声声慢》时,笔者大胆地将课堂教给学生,只做“导演”不做“主演”。学生有讲李清照愁情的,有讲李白癫狂状态的,甚至有讲自己喜怒哀乐的,一下子课堂就“活”了起来。最后笔者将学生的讲解做一下简单的梳理总结,然后让学生以“情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不仅高高兴兴接受,作文质量也非常高,这样语文教学就走进了“生态”。

作为语文教师,心中要有“生命教育”,脑中要有“生态意识”,要通过写作生态场的构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挥洒风采,在生活中用真情实意去书写生命的精彩。

作者:赵耀世 单位:四川省安岳中学

第四篇

一、培养高中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除了观察思维能力,我们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还需要坚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是作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能力,拥有这种思维能力高中生的作文会变得生动多彩,富有韵味。

执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之后,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题,想象一下自己如果仅仅只有三天光明究竟想要做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想象型作文题目,需要充分发挥高中生的想象能力。由于受到课文的启发,同学们进行了很多想象。其中一名同学是这样想象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尽心孝敬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欠他们得太多,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得到我的回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尽可能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川,因为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去过扬州之外的地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和我的同学们搞好关系,我感觉自己以前太自私了,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融洽……”在上述作文片断中,这名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但是也不失实际。看了之后令我非常感动。对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应该给予同学们一定的指导。例如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首先给同学们定下了一个具有想象性的作文题目,在此基础之上,在课堂教学当中我还举出了几个具体的例句帮助同学们进行想象,给同学以思维上的启发。如此一来同学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开启。

二、培养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我们的作文内涵更加丰富、深刻和复杂,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还需要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由近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来看,培养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已经是大势所趋。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生的高考作文是很难得到高分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我还对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次在课堂教学中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当堂作文题目让同学们完成———《穿越剧之我见》。为了启发同学们的辩证思维,我用这样一句话作为导引“:前些年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中曾经出现过琼瑶热和武侠热,而到了现在穿越剧大行其道。为什么现在会形成穿越热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抛出之后,有的同学说“:前些年的琼瑶剧和武侠剧人们都看腻了,不想再看了。如今穿越剧的出现正好可以给人们变换一下口味,吸引观众观看。”有的同学说:“这可能是受到美国大片的影响,美国科幻片中经常是穿越到未来,而我国则喜欢穿越到古代。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而美国的历史比较短暂。”有的同学说:“看穿越剧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压力都很大,适当看看穿越剧对于人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虽然穿越剧有点脱离现实。”有的同学说“:我认为不能看穿越剧,这会使一些人的思想陷入幻想当中,脱离生活实际。”……同学们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写作是非常有利的。受到上述观点的启发,同学们很快完成了当堂作文写作,并且其中充满了辩证思维观点,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辩证思维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分析能力,高考作文中的很多作文题目需要同学们通过一定的分析才能有效完成。因此,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三、结语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不过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当中很多语文教师仅仅针对具体的字、词、句进行教学,没有做到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高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在此再次呼吁高中语文教师对该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写作水平。

作者:曹圣萍 单位: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第五篇

一、转变传统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忽视,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用以往的写作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训练,更不能限制文体和写作的内容,以免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否则学生就会感觉到写作枯燥乏味。教师应通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给他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和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高中语文教学写作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写作文不是困难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情的流露,更没有创意,文章生硬没有想象力,不仅得不到高分,也不能吸引教师的眼球,最终打击了学生创作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对写作感到厌烦。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积累素材,自主创作,学生在创作中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要积极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大增。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了解和观察身边的事物,运用不同的体裁去创作,可以用不同的感情和语言去描写,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留心观察生活,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影响下产生兴趣自主创作,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见多闻、感受体会融入到语文写作中,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三、通过多种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具有广阔的外延性和伸展性。而课堂学习只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比较单一教条。殊不知课外学习学到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语文写作又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只靠一时的课堂教学就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多看一些史实类电视节目或新闻类节目,这些节目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时事动态,丰富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再如,通过《道德观察》能够让学生了解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和荣辱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可开展图书阅读会、在本班或者全校创办周刊和举办联谊活动,这样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都可以作为平时写作的素材,都会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的作文变得充实而富有活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作文能力。

四、学生互评作文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作文后面写上几句简单的评语,很少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个性评语,敷衍了事,这样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写作兴趣,甚至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评语的意思,对学生的写作没有起到任何指导作用。这样传统的作文教学成了一种例行公事,没有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互评作文,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或者班内学生互评作文,也可以同年级整体交换评改,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主探究意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评阅作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基础知识,制订出各类作文的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评改作文就会胸有成竹了。通过学生相互批改作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别人的作文进行揣摩评阅,然后写出自己的评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写作,通过评改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来提高写作水平,提升自主写作能力。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