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自然科学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自然科学教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表查询下载

A、 K综合性人文 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学术月刊

北京示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阅读全文

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论文

一、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现状及其与教育哲学的关系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精神的载体兼具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统和二元论世界观的影响,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担负人文精神传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即个人、组织有目的地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面向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社会科学普及是社会分工背景下成果共享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均衡发展、共求和谐的重要途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下游组件,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科学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重要性的集中表述也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中远期发展要求。社会科学普及主体的专业性、组织性和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受益范围、受益程度反映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效果,各级社会科学联合会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主要组织协调者,民众作为社会科学普及的客体主要接受了安防、法规、卫生、经济等方面的服务和教育。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普及工作的具体实践现象中,而且还表现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意义论证、载体创新、立法保障、与自然科普工作比较、战略提升规划等方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重点集中在普及主体素能提升、普及宣传、普及策略建设等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促进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本质上是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活动、社会性的教育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科学普及作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社会活动其目标必须包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在普及工作中已多有应用,但教育哲学论的辨析鲜见。教育哲学以反思教育理念前提和实践基础为特征而区别于教育学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使教育活动能够建立在稳固的哲学基础上避免教育的狂妄和迷失。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宏观指向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具体实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审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既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哲学理论的实践检验。目前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升普及工作的效率和影响力度成为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建设是普及工作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客体性状和诉求是普及工作的必要准备,也是普及工作自身建设的运行保障。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探析可以依照普及工作的知识传播规律进行传播学、教育学构建,也可以对普及工作的运行理论前提和过程基础进行教育哲学探析,选择教育哲学视角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行评析是相关理论的补白和实践探索的新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生在社会有机体中,教育哲学的视角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把握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向也能在具体实施中促进反思和改良。宏观指向保障了其工作方向的先进性,普及工作的具体实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着力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教育哲学探析有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有益性。

二、社会科学普及的教育哲学评析

社会科学及其普及的重要性源于人本身的目的性,自然科学外求诸理于人之外(即便是以人为对象的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仍旧是将人作为对象和工具而外在于人),只是为了获得认识自我的多个视角,人本身仍旧是目的。社会科学是回归人的目的性的切近道路,也是人向世界出发的隐性工具。“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日益渗透,它们缺乏人文关怀的一面也日益暴露出来”,人终究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认识你自己”的呼声反而在当代科技盛行的背景中增强,“人作为目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重要性认同只可能暂时遗忘而不能被否决。自然科学出游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归家,只是自然科学的游子心暂时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否定项常常指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肯定项与自然科学诉求同归于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实践和成果普及主要以社会个体和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自我回归,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更加关注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意义性。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解决的是人本身和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社会科学以人的社会关系为背景观照人的存在,有别于自然科学所关注的自然背景。约翰•杜威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提出:“科学的进步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关于生活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思想。”这里的“科学”显然特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直观性上较之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科学普及相对于自然科学普及工作有着较多的困难。困难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没有得到普及主、客体双方的深刻认同,困难的外因在于由二元论世界观和工具理性所致的自然科学崇拜统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科学普及是克服此困难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社会科学相较于自然科学更加贴近于人的存在,是对自然科学疏离人的纠错。社会科学普及的赋性在于引导民众关注、思考并解答社会进程背景下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促进个体社会化积极效果的发生,引导个体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自然科学是人的工具而非目的,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应该在人的存在中淡化直至消除。

当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实施者的主要精力大多投入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的活动中,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功能发挥,对民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种投入在策略上有重大缺陷,至少存在三个弊端:其一,与基础教育的功能重合。基础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传播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教育未能周全的社会科学知识才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若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重复性的劳动则降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会科学普及由此被民众所轻视和慢待。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重复是导致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认识缺陷。其二,遗落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点,难以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发挥促动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功能。社会科学普及的重点在于社会科学方法、思想的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仅仅是普及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普及重点达成的依托和凭借。通过社会科学方法和思想的传播,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由之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带动作用。其三,过渡谦让于自然科学的显性成果,轻视社会科学的隐性功用。面向细微生活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传播和技能教育受到普遍的欢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若“学步”于此将导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用的遗落。自然科学成果及其普及因其直观性而产生了光环效应,自身的不足被遮蔽;“在人们生存能力、条件和状况越来越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反而对存在的意义发生了疑问,这可能是‘现代病’的总根源”,“现代病”已经逐渐暴露出光环掩映下的意义失落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功用所在,这种功用在时效、影响力上均强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普及的现状是放弃了自身的优势去模仿同事的特有技能,这就必然消解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性能,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感受和态度逐步惨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的自信心也必将受挫。社会科学普及的策略问题在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对象——民众的影响上则表现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认知偏差,这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策略缺陷的外在表现。民众执意于对自我生存直接获益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此有先天不足,社会科学的有益性在于对个体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进行宏观、间接地导向和纠错,这种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难以对受体产生直接、短期的直观收益。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高效运行得势于民众对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需要,这种需要指向当下的生存,这是社会个体存在的必然反应。通过社会科学普及来增益社会个体乃至社会机体的存在和发展是普及工作的根本所在,如何凸显这一积极效果是提升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效率、改良工作策略的重要任务。“社会科学普及是面向大众、惠及民众的事业,民众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科学普及的效果”,民众的社会存在状态影响着社会科学普及的需求度和需求内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必须结合社会个体的具体存在状态。民众的认知内容固着于当下生存内容,忽视了生存的方向性和价值内涵,坚持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和谐化为纲,以民众的社会角色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参考变量,是当下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指导思想。

三、教育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科学普及策略

运用教育哲学对社会科学普及的前提、过程和目的进行分析发现,社会科学普及出现了工作观念错误、策略失误的情况,社会科学普及客体的认知偏差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应对这些问题成为社会科学普及实践的必要准备。社会科学是人的存在的意义辩护者和生存引导者,改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观念和策略而建立起社会科学新形象能够促进民众对社会科学的认知转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成效不尽人意的重要内因可以归纳为功能定位错误、工作重点不明、无视自身的隐性功用三方面因素,对于民众的认知偏差的外因可以通过因势利导的策略达成弱化甚至是消除偏差的效果。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内容应该是基础教育所开展社会科学普及的补足和深化,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引导、示范的教育功用引发个体的存在反思从而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这种促进是终身的。促进可以产生连锁反应成为个体自动克服困难、追求幸福的主动行为,无须为社会科学普及的个体依赖性担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式微是社会现状的反映,社会科学普及主体也受社会现状的影响,提高社会普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便是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主体的自身建设。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不少同志沉溺于对成就的享乐且理想追求淡忘,其生存失去了可持续发展性。人文精神的弱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宏观精神祈求波动的微观表现,进而弱化了专注人类社会本身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下游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也进而松懈。我党先进的

阅读全文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自然科学论文

【摘要】在初中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在自然科学中不断探索,去探究科学中更深层次的东西,摸清自然科学的规律,促进更好的学习。因此,如何才能培养创新能力,是每一名初中自然科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即着重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从学生时期开始,初中阶段正是人一生中身心、智力、三观塑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特别是在自然科学这样一门探索、研究为主的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

1.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和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全程。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缓解学生因升学、考试而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气氛,改善负面情绪,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探索。在沟通中,教师需要不断了解学生,深挖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以适合不同学生的方式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需改变以往的教师占主导的课堂教学关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需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学习,用创新的教学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能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方法去寻求答案。比如,在对某一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讲解概念、原理,讲述完毕后,鼓励学生自行总结,如可以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尝试用图表、口诀等方式按自己的理解去创造性的作出总结。

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某一学科没有兴趣的情况下,无论老师怎么详细、充分的讲解,学生也只会觉得味同嚼蜡,知识点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但如果老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哪怕老师对某些知识并没有深入讲解,学生也会主动思考,并在课下通过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去探求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一般来说,通过提问设置情境,较容易给学生以启发,特别是一些非常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困难性却又不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不能通过常规的步骤、观点去得出结论,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让学生用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最后得出答案时又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反复多次,会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喜欢上这种探索的感觉,从而建立起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兴趣。在有了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很高,并且在听课的同时,会主动对其中的知识点产生延伸式思考,自发的进行求知和探索。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及社会功能

摘要:通识教育属于教育改革范畴,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青年学生兼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公民责任、自由精神和远大志向。通识教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终极追求是培育具有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完整的人。

关键词:通识教育;历史演变;社会功能

一、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

“通识教育”译为“通才教育”、“一般教育”或“普通教育”。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赫钦斯认为“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当时一些欧美学者有感于大学的学术分科太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创造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青年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以至于能灵活地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整的人。80年代,台湾台学者综合翻译,将“通识教育”翻译为“通才教育”。“通识”和“通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本重合。“通识教育”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通识教育”的理论依据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不同学科或科学的精华高度统一而非对立。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揭示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变化规律,自然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有相同的表现形式。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统一,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与社会进步的过程是平行互动、正相关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北师大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五大模块。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东西方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有相关主张。孔子曰:“君子不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①。成德的人士,才艺多多,掌握的知识和技艺种类繁多,而且各种知识和技艺高度融通,然后无所不能。古希腊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及军事家修昔底德:“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象征着财富的纪念物随处可见。”②修昔底德在古希腊自由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通识英才,他认为自由社会中公民的各种潜能巨大,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柏拉图:“青少年时代的个性姓形成的时期,极易被打上各种烙印。我们能够草率地允许孩子们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至让他们接受那些与我们认为他们成年后应该拥有的思想观念时常相左的思想吗?”③修昔底德的关于通识教育的思想体现人们对自由社会的充分自豪感,而柏拉图的思想则是修斯底得论断中提到的人类成就之后产生的问题,即民主社会在取得经济成就之后导致社会成员思想分歧。他们认为,教育年轻人,第一要务是帮助他们成为个体的人,有独特的劳动技巧和一定的熟练度。第二要务是使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公共生活,作为公民和社会文化的传承者,与他人共同享受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财富,“合力”促进社会历史进步。“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于19世纪,一批学者和美国政府共同倡导。此时,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均相继成熟起来,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许多学者认为“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为智慧所控制”必须推行通才教育。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进一步倡导在大学和中学推行通识教育。1947年,杜鲁门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呼吁:“教育中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是确保不同个人和群体的平等自由和平等机会。教育要起这样的作用,就必须改变其手段和方法以适应多样化的学生群体。通识教育应该给学生以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能在自由社会中正确地、很好地生活。”④当时二战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这场通识教育运动是历史的产物。中国台湾于1984年开始建设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香港为实现“致力全人教育”的目标,学者们提出高等教育应当“中西文化交汇、多元化等特色、全人教育、完整教育”等主张,目的在于扩宽学生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有效加深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国内陈向明、杨颉、李佳、王霞、骆少明、刘淼、张寿松、宋尚桂、黄进、黎学平等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通识教育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中。在21世纪新时代,“全球化”趋势催化了“解民族化”与“解疆域化”的效应⑤。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本土文化与其他强势文化的争衡对高校教育产生新的挑战。

二、通识教育的社会功能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培养全面的人,通识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公民意识和培养完整的人等,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通识教育既是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产物,又促进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全面的人”是劳动力的主力军,而“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四个车轮”中最重要的车轮,如果没有“劳动力”,则资金、技术、资源都难以运作。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速度提升,从而对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随之提升。所以,通识教育与二次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面临新的调挑战关系密切。知识的扩展要求改变课程组织、更新教材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公民意识和思维能力⑥。不同学科/科学你关心领域的精华高度统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规律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自然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的简单性”,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如此。通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是通过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通才实现的。通识教育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禁止选那些与本专业相重复或相关相近的课程,保证学生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并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知识结构决定思维方式,大学生处于优质劳动力的储备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四大车轮之一⑦。斯坦福大学明确地以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作为大学部的教育目标。在斯坦福大学提供的学位取得说明中,即以博雅教育为大学部教育标题,并指出:“如同所有的大学一样,斯坦福提供某大学部同学获取博雅教育的途径;这种教育在人类各个重要知识领域中,增广学生的知识及觉察,特别对其中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让他(或她)得以持续终身的学习,而且把知识用在事业及个人生活中。”⑧为此,斯坦福大学采取学季制,学生必须修满180个学分才可以得到学士学位。除了主修学系要求的专业学分及个人选修的课程之外,每个大学生还必须满足学校规定的语言要求(theLanguageRequirement)、均匀要求(theDistributionRe-quirement)和写作要求(theFreshmanWritingRequirement)。这些课程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统一要求,也是他们的共同课程。社会实践表明,斯坦福大学的博雅教育能将青年学生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掘,从而他们的劳动技巧、熟练度与判断力随之获取更大进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有效提升⑨。努力培养完整的人是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美国专家认为研究通识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有教养的人具有有效思考的能力、逻辑推理、关系理解、想象力、清晰沟通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培养的知识基础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台湾为培养“完整的人、通达有识见之人”。通才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严密分科造成的思维僵化有所改善,用富有知识的大脑“面向世界”而非目测世界。杜鲁门总统呼吁:“……通识教育应该给学生以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能够在自由社会中正确地、很好地生活。”⑩他认为通识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社会中各群体和个体的劳动技能,还能因此在总有社会中“正确地、很好的生活”。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通识教育,每个大学生除了自己主修的理科或工科之外,还“必须”主修人文、社科中的政治、经济、语言和音乐科目。规定全校所有大学生必须满足四个学程要求:科学学程,包括化学、物理、微积分与生物;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程;条件性科技类选修学程;实验学程。第一个学程的特点是即使是主修文法科的大学生,也要接受很正式的科学基础课,而非观念介绍方式的导论课。第二个学程的特点是在该学程中,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至少八门课。第三个学程的特点是在本身主修以外,再加选至少一门非主修的科技课拓宽自己在科技知识方面的视野。第四个学程的特点是所有学生,不论文理,全部都会做科技类实验,其分量大约是一至两门课輥輯訛。实践证明,麻省理工学院在培养通识人才方面方法独特,一般大学很难做到,它确实可以培养出文理兼修的优质劳动力。当代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需求通识型人才,通识教育使学生文理兼修,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文科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如数理分析、宇宙学、力学、光学、电磁学、生命科学等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揭示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规律。理科生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将自然界万事万物变化中的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性、原因和结果等之间的逻辑应用于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分析,扩展科学的文化功能,提升科学的精神价值,避免枯燥的纯学术研究,增添生活情趣。总而言之,孔子、修昔底德、柏拉图及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在转变成教育模式和制度之后,培育出一大批完整的人,因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强化公民意识,产生积极的社会功能。通识教育实际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平行互动发展的历史在教育领域的实践,通过学科交叉、文理兼修,有利于青年学生立体、全方位地认识自然和人类。

作者:李勇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阅读全文

小学数学中自然资源科学教学探索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自然资源科学教育意义

(一)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主要为6-12岁的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学习任务充满好奇,但我国现如今的教学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而是进行死板教学,单纯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而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近期,我国教育部门十分重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针对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科学,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活动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教师应在学生学习中创建活动平台,使学生完全融入自然环境,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知识进行新的认识。而我国的地域环境丰富多彩,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环境,使学生对自然资源进行细致了解,这有利于学生数学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自然资源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阅读全文

美学融入自然科学教学实施方法探析

[摘要]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在高校中普及推广美育教育尤为重要。但是,在一般的理工科大学中还普遍缺乏美育的教育。为促进美育教育,提出了将美学原理有机融入物理化学的教学中的各种具体实施方法。这些措施包括在教学中介绍和欣赏科学美,将诗歌、图腾以及悲剧等美学表现形式与科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审美想象力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为自然科学教学有机融入美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美学;物理化学;科学美;审美判断;想象力

1前言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认识、爱好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借助美育引导学生超越现实面向理想,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形式影响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怀,是学生摆脱狭隘的自私功利和低级趣味的羁绊,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认可。[1]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学校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多项政策、意见以促进美学的教育工作。其中,2020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3]基于国家的推动,审美教育是所有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教育。然而对于理工科学生,美育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目前,理工科高校中为推行美育的教育,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开设通识课、第二课堂或者公共选修课程进行艺术教育,比如《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等。这些措施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提高想象力、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较多的弊病。比如将美育作为第二课堂,很容易陷入边缘化的境地,评价缺乏标准,监管流于形式,与第一课堂基本没有衔接。如果选课人数不足或者与专业课冲突则有可能导致美育课程的停摆。[4]如果能够在第一课堂的专业课中融入美学的概念理论可能将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研究背景与现状

尽管美学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按“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定义美学是关于完善的感性认识的学科,不同的人对同一美学对象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具有个体性。[5]而自然科学以自然知识为研究对象反映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具有客观性。然而,科学家的创作过程,对定理定律反映的对象的描述,以及学生学习都有感性的成分等等,都可运用美学的方法,并反过来促进美学学科的发展。关于科学中的感性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一切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6]鉴于科学美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国内一些学者针对自然科学与美学结合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大庆石油学院的朱元海曾建议把自然科学中的科学美溶入教学,通过自然科学自身的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过作者仅提出一些观点,没有很明确的具体措施或者实例介绍。[7]河南科技大学的巩晓阳等人探讨了美学中的诗词歌赋可以揭示物理现象之美、蕴含物理规律之美、形容物理学发展之美三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和谐美,探讨了美学对物理学的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8]但目前,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人文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基本不太了解美学原理,将美学原理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不够紧密。而且,将美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主要都是专门研究美学学者提出来,对自然科学知识相对缺乏,只是在传统美学上“贴片子”,贴上一些自然科学概念。很多结合过于生硬,并没有被广泛推广。[9]而在物理化学这门课提到与美学结合的文章就更少,物理化学的教学老师主要从自己各种实际经验中给出了一些提升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建议。比如湖南工业大学的李广利等人建议将人文精神融入物理化学教学,通过分享物理化学趣闻轶事,引入物理化学科学发展史,挖掘物理化学定理和公式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传递了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科学精神等方面人文素质。[10]这些方法建议中,有不少实际上都是不自觉的将美学的某一个方面在物理化学教学的应用。由于缺乏相关美学知识,使得美学方法原理与物理化学结合的不够。或者不涉及到美学的改革,或者停留在运用诗词等简单方法,我们结合自己经验,从美学原理的研究内容特征原则等方面出发,对美学在物理化学中应用做出一些探讨,希望对美学原理与自然科学结合有所启示。

3美学与物理化学融合的方法及措施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视域下茶文化的人文教育教学

摘要: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通人”,所谓现代意义上的通人指的是在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方面均有涉猎和建树。不过中国古代也有所谓的通识教育,其指的是通识诸子百家、儒释道哲学思想。这两种不同的通识教育理念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认为通识教育强调博雅教育,强调人的内在修养,淡化技术上的东西,人们通过学习不同的知识体系可以让人的思维更加活跃,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因此,在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茶文化人文教育核心就是茶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让大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到达修身养性的目的,特别是德行上的培养。

关键词:通识教育;茶文化;人文教育;修养

通识教育虽然在中国自古就有,但是现在大学强调的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大部分指的是哈佛耶鲁的通识教育,其强调人应该同时接受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熏陶。但是国内在通识教育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认为通识教育指的人文社科,而将自然科学排除在通识教育之外,还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对立起来,没有办法很好地区分文理的关系,这对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1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茶文化人文教育应该首先明确通识教育的核心目的

在国内通常认为国外的大部分高校本科强调的是通识教育,例如耶鲁和哈佛,本科阶段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学习。因此,国内高校引进这些通识教育之后的操作一般是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修读人文多少学分、自然科学多少学分、社会科学多少学分等等,换言之,国内很多高校是通识教育的极端践行者。而与此同时,国内的高校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却不再强调通识教育,认为研究生阶段就应该以专业知识为主了,其实,这是对通识教育的误解。国外之所以存在通识教育,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国外大部分高校仅仅强调在本科阶段学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其本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专业之后再来确定自己到底是要选择哪个专业。也就是说,在国外大部分本科教育阶段,学校认为学生刚入校还不知道自己将来是选择什么专业,通过通识教育这种方式让自己了解自己的擅长什么领域,喜欢什么专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只是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都这么做的结果,而不是学校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必须每个领域都需要涉足。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国内如果一个大一学生他知道自己的的确确喜欢的是历史,就是对历史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是其仍然要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看着就想睡觉的物理、化学,因为学校规定每个学生自然科学依然要修够一定的学分。但是这种情况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就不会这样,如果一个学生真的对历史有天赋,就只喜欢历史,那么就应该花大部分的时间去学习历史,而不是还需要花不少时间浪费在自然科学上面。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国内的高校需要重新的认识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在国内高校目前的背景下很难做到这点,因为大部分学校专业是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就确定了,进入了大学想换专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所谓的通识教育徒有其形,而不具备其核心精神。所以,在通识教育视域下,茶文化的人文教育需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这种权利应该在学生自己的手里,这种学习永远是一种倡导,不能变成强制性的,有些学生希望自己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专业上,有些学生不喜欢茶文化,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可以花时间学习别的传统文化。因此,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茶文化人文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变成有通识教育之形,无通识教育之实的事情。因此,在茶文化兴起的当下,高校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去了解茶文化,开展和茶文化有关的讲座和活动等等,让学生真真切切的了解茶文化喜欢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多的选择茶文化。这才是一个高校应该去努力做的,而不是一纸公文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修够茶文化多少学分,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只会让更多的人讨厌茶文化,对本来优秀的中国文化产生逆反心理。

2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茶文化人文教育应该理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我们注意到历史上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都发生在跨学科领域,在这些领域往往会有新的发现,牛顿之所以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整的构建经典物理学,就是因为其不仅具备出色的物理能力,其在数学上的造诣也非常之深,其为了构建经典物理学定律,创立了微积分。而马化腾也认为,真正的创新绝大多数会发生在跨界领域。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茶文化人文教育应该理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到茶文化的人文教育只是一种手段,因为茶文化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哲学,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角度上而言,大学通识教育视域下的茶文化人文教育并不会作为一种普适性的人文教育手段,不同的学校不一定都教授茶文化,有的学校可能教授学生中国画,有的可能多多的介绍先秦的百家争鸣思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让自己的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

阅读全文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推出直接推进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国家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科目设置,到科目内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作为新兴学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贯彻,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从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现状。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与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相比,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在小学自然和小学社会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科学教学学科,与今天的素质教学理念是非常吻合的。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现代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发展才是小学生学习的根本要求,而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正是因为小学科学教学的特殊性,使得今天的教学对小学科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小学科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受教学经验、教学时间的限制,小学科学教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在不断扩大,但仍然比较局限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最大。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小学科学教学是在小学自然和小学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面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内容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较多内容,特别是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所以教学内容上也在不断调整,另外,整个社会环境在不断改变,教学活动以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导向,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学活动也在不断调整,而小学科学教学中包含社会科学,所以自然也在不断扩大。在看到教学内容扩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仍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就自然科学而言,小学科学教学中涉及的自然科学范围非常小,并且也比较浅显。虽然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今天小学生可以接触知识的途径非常多,所以今天的小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也就更多。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本身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小学生的需求也就更大,因此,与小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的需求相比,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仍然比较局限。所以说,小学科学需要继续扩大内容,一方面要增加社会科学教学内容,比如增加关于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对于不同的地区都有了解。另一方面要增加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除了宏观的自然科学外,也可以适当地增加适合小学生接受能力的动植物学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总之,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但仍然比较局限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现状体现之一。

二、教学方式在不断丰富,但仍然比较落后

教学方式是教学活动的直接表现,更是教师将教学知识传递给学生的重要方式。最近几年,受素质教育的影响,整个教学体系内都在不断改革教学方式,特别是创新理念的提出,更是直接推进了教学方式创新的进程,所以今天的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在不断丰富。过去的教学活动中,“灌输式”教学占整个教学方式的主导位置,甚至是很多学科的唯一教学方式,但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除了“灌输式”教学之外,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应用比较多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利用现代技术的PPT展示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小学科学学科的兴趣。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在不断丰富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小学科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很多适合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出现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或者应用非常少。而事实上,小学科学教学本身教学内容比较灵活,也比较多样化,可以适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比如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可以采用户外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接触自然,在自然中学习自然。而对于社会科学内容的教学,则可以通过一些影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社会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总之,教学方式在不断丰富,但仍然比较落后也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基本教学现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两个典型现状之外,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足,教师整体队伍在不断扩大等,这些教学现状直接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的长久发展,所以将好的方面坚持下去,改正其中的问题,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者的任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