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前景范例6篇

能源动力前景

能源动力前景范文1

【关键词】战略发展前景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如何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适应性?如何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战略职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只有掌握战略发展前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特点,才能够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针对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合理的规划。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底,实施与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中,仅仅只有23%左右的企业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规划,并在规划的过程中针对战略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战略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关环节与机制在实施支持与匹配力度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关键业务运行机制以及流程管理的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2005-2010年,我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规划的企业中,有43%左右的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关键领域与环节的重要性,超过53%的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投入到了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对于重要领域和环节的资金投入量一直维持在30%作呕。这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关键业务机制与流程重视的现象,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缺乏长效、持久的发展潜力,并不能够及时的补充辅助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创新,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3)战略发展前景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以及绩效产生原理的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我国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体系规划、设计方面投入相对有限,仅仅为2006年水平的1.3倍左右,这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许多企业尚未创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没有创建具有激发和激励员工作用的环境与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进而为企业创造的效益也非常有限。

三、战略发展前景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对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进行管理,战略性人才对企业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开发、整合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战略发展的目标以及要求作为前提,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价值,在提高企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是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其次,重视岗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基础是岗位分析,这样能够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员工培训、绩效管理、工作评价以及其他环节提高可靠的支持,因此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岗位分析的重要性,并对岗位的设置现状进行收集与分类,并对岗位工作的工作量进行调查与确立,进而为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职责,并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职工,这样才能够认真的贯彻于落实企业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

(2)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关键领域、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创新。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应该加强辨识、分解以及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战决实施的关键领域和运行机制,并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要求,对自身的运行机制、关键领域的流程进行规划和管理,进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表现出许多类似于权宜之计的趋势,缺乏对运行机制以及关键领域的创新,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该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关键领域、内在运行机制等联系起来,并制定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实践系统以及战略目标,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 企业应该以创新动机、创新机制的激发为出发点,并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绩效考核体系与制度的创建,同时以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性与激励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这已经成为战略发展前景下评定企业成长速度以及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性,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运用需求层次理论、价格杠杆以及市场机制等多种驱动与激励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以及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此保证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发展的一致性,进而实现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能源动力前景范文2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

1.物质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积累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对于经济总产出的促进性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各要素的总合。同时在利率放大机制作用下,会造成资金缺口的不断增大,该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经济的持续滑坡,由此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以及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必要动力选择。

2.人力资本

在内生长的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之前的经济增长状况来看,对于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比传统要素的同时略低,但是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有着较大的潜力。在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以及教育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过程中,教育质量的改善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源泉。

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当前市场的竞争性与国有产权结构的不相容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和效果,在近些年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过程中,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高效匹配,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增长。

4.制度改革和创新

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率,但是在增长过程中存在着重重矛盾,主要是由于投融资主体的缺位以及制度扭曲而造成了投融资效率的低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会使得资本持续供应和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作用于经济增长。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分析

在当前的深化改革以及能源资源约束状况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众多国际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机遇。以下采用情景分析法对我国未来阶段的经济增长前景进行模拟分析。

1.分析模型

本文主要采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通过相应的静态均衡模型的求解来进行经济发展的动态特性分析,模拟时间段为2008年~2030年。该模型主要是由42个生产部门所组成的,其中有农业部门1个、工业部门24个、建筑业部门1个、服务业部门16个、5组农村居民和7组城镇居民(主要是按照居民收入的不同进行分组)以及生产工人、农业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工人等5项生产要素所组成的。

2.情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首先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的主要矛盾,在对照情景中进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快的情景分析,从而便于对快速发展方式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影响的观察。其次,出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因素考虑,进行了相应的风险情境设计,从而进行各种风险因素作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随后对以上两个情景进行模拟对比分析。

3.情景假设

(1)发展方式快速转变情景在各项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过程中,市场会充分发挥出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能够取得较大的转变和增长。该情景的具体设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且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资源价格稳定、能源及资源利用效率得到较为稳定的提升。其次,政府在医疗、教育、科研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比重有所调整和增加。第三,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转移壁垒得到了有效地消除,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四,企业分配体系得到了有效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及垄断企业。同时,企业储蓄比重有所降低,政府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加大。

(2)风险情景风险情景的设计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城市化进程及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其次在世界经济的缓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贸易保护,造成了出口增长相对缓慢,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三,在国际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能源进口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约束。

4.结果分析

首先,同当前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来看,发展方式转变较快情景下,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方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种经济情景下我国经济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且2015-2030年期间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要明显的高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基准情景。同时,从GDP增加的角度来看,会逐步实现原有的靠投资拉动向技术与效率并行的方向迈进,在此过程中技术改进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其从,从风险情景的角度来看,该种情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有所降低,其主要是因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投资率同当前的基准情景相比会有所下降。同时,在风险情景分析中,由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即使是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能源强度也会有所增加。

能源动力前景范文3

找寻未来方向

张景新是个“爱折腾”的人。早在1980年,从水泥、运输生意起家的他就有了10台汽车的身家,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首批发家致富的人。

在做运输生意的过程中,张景新发现,柴油汽车配件在广东没有专门的经销公司,一个零件损坏了,往往要跑到汽车生产厂家购买,费时费力又昂贵。于是,在1984年,他大胆向银行贷款20万元成立了广东省汽车工业贸易总公司揭西公司,很快就成了当时粤东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批发商之一。随后,他又介入整车销售、摩托车组装、汽车组装,甚至还有自行车的生产。

彼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中国汽车业发展刚刚进入上升期,两个选择摆在了入市早、渠道畅通、资金实力雄厚的张景新面前:究竟该沿着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一路向前,轻轻松松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还是该选择一条引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但荆棘密布的开拓之路?

不甘平凡的张景新选择了后者。“搞汽配、组装、摩托车和自行车生产,将来一定是竞争的红海,而且随着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健全,可能每5至10年就会面临淘汰或更新换代的挑战。”张景新说。

2000年前后,环保问题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很多专家开始反思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这一年,张景新恰好在北京和上海参加了两场国际性论坛,都是有关环保型汽车发展的研讨。张景新回忆说,那时候,他就认定,未来的汽车产业必然与环保息息相关。对于正在寻找未来发展道路的五洲龙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前景与企业所追求的突破性发展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2000年底,五洲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在深圳正式成立,张景新把白手起家挣来的钱,全部押在当时连概念都没有明确的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他们从研究国外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着手,开始了艰难的新能源客车自主研发之路。“当时投入很大,从电池技术方向究竟是选纯电动、并联技术还是串联技术,到第一台样车的制造,反复测试、路试,以及后面的车辆上牌等,困难重重。”张景新回忆说。

两年后的2002年1月,国内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样车终于研制成功,经过2万多公里的路试,该车型由广东省经信委组织专家鉴定一次性通过,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从这一刻起,五洲龙的新能源之路终于迈上了正轨。

打通成功路径

张景新把五洲龙的发展概括为两个字――“早”和“多”。其中,“早”是指入行早,做出了国内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样车;“多”是指参与的部级项目多,作为首个中国新能源客车准入企业及首个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标准制定企业,五洲龙陆续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首个混合动力客车商业示范、首个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示范、首个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标准制定,以及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示范运行等项目。

多年来五洲龙一直在努力推动和促成这些项目的开展。虽然说,早在2002年,五洲龙就研制出第一台混合动力样车,但直到2010年,其生产的100多台车依然只能是样车。由于缺乏行业标准,这些车“没法上牌,没法上路,数年来只有投入没有收益。”张景新表示,完全没有料到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会如此漫长和曲折,

“我最初计划的是5年的投入期,没想到,允许走进市场是在10年以后。”

“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联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张景新表示,多亏了来自科技部、深圳市政府等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有识之士的始终关注和积极推动,才有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项目尝试,才有了五洲龙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数个第一次。

付出终有回报。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车企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准入标准制定和国家财政补贴制定。张景新表示,当时,五洲龙作为汽车行业的新秀,和一汽、二汽等国内汽车业巨头并肩而坐,一起制定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

在此后的时间里,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行业标准的建立,以及减免税收、提供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各方关注度的大幅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伴随着这一浪潮,五洲龙也渐入佳境。尤其是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五洲龙专门为大运会生产了1511辆各类新能源汽车,占投入大运会新能源汽车总数的75%以上。此举让深圳一举成为全球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规模最大的城市,“大运蓝”也因此成为深圳市民最温馨的记忆。

大规模应用所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不仅使五洲龙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让张景新对于企业未来的技术路线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

五洲龙公司副总经理邓先泉告诉记者,目前,五洲龙各类新能源客车在全球安全行驶已累计超过14.7亿公里。在国际市场上,五洲龙新能源客车已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斐济、巴拿马等国家的道路上行驶;在港澳地区,于2011年12月进入香港市场的五洲龙新能源巴士,至今已累计安全运行150万公里;在国内市场上,深圳、乌鲁木齐、长沙、苏州、重庆等地处处可见五洲龙新能源客车的身影。尤其是在深圳,目前已有超过5000辆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其中4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从2008年一直安全运行至今,单台车行驶里程最高达到70多万公里,保持了节油性好、出勤率高、故障率低的优秀记录。

实现关键突破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迎来春天,张景新依旧喜忧参半。喜的是曾经无人问津的行业热起来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已经明朗。忧的是,“小环境”还有待改善,比如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补贴标准等政策的完善,以及行业准入、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等。

尽管仍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扰,五洲龙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没有动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于国于民都有利。”张景新说:“虽然从研发到产出的过程很艰辛,但是,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了16年,今后也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走下去。”

张景新的信心和底气不仅来自于他在业界打拼10余年的经验,更来自于五洲龙在关键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从成立至今,五洲龙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已取得百余项国家专利,实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航。此外,他们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转型为“智能先导型”企业,形成了高集成度的电动一体化智能整车控制系统。

在此基础上,五洲龙还积极推进石墨烯电池的研发。今年5月,五洲龙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石墨烯复合电池已成功应用于11米长的客车上,该车也成为全球首台成功运用石墨烯复合电池组的新能源客车。“电池技术是目前电动汽车大力推广和发展的最大门槛,而目前的电池产业正处于铅酸电池和传统锂电池发展均遇瓶颈的阶段。”五洲龙公司副总经理成建忠说,石墨烯储能设备的研制成功,将带动整个电池产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新能源客车续航里程有望突破600公里大关。除了续航里程优势,石墨烯复合电池的安全性能也可圈可点,在被穿刺、挤压后,电池不会泄漏、无明显升温、不起火、不爆炸,将大幅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

能源动力前景范文4

关键词:矿产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学术界将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纳入一个体系来研究矿产资源的经济承载力。就此本文将对青海省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

一、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构建基本模型:

式中, STcemr,t为第t年的静态经济承载年限;SCCmr为静态经济承载力;gdpk为第k年预测经济总量。

二、矿产资源承载力实证

(一)能源消费的预测分析

1、能源消费的回归

对青海省1990-2008年的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进行回归,其存在长期关系如下:

Ycoal=0.63*gdp+3.37(5)

(t=20.56,R=0.96,F=422.83,DW=0.53)

由于结果中DW值相对较低,可能存在数据序列相关性,运用eviews6.0继续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结果比(5)式更优。

Ycoal=0.71*gdp+2.87(6)

(t=11.77,R=0.99,F=522.73,DW=1.87)

因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向关系,GDP每增加1个单位能源消费则增加0.71个单位,即青海省经济增长仍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且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经济增长的情景分析

为了更充分地判断青海省经济增长情况,文章采取情景分析方法,按高、中、低三种情景设定。情景1是在2020年前增长率为10%,2021-2030年增长率在9%;情景2为2020年前增长率为8%,2021-2030年增长率为7%;情景3是2020年前6%,2021-2030年增长率为5%。结果见表1。

3、能源资源消费的预测

根据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用表1经济增长情景分析的预测值,代入式子(6),得出不同情景下的年度能源消费量,见表2。

(二) 能源资源供给情况

根据《青海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底,青海省累计探明的煤炭储量为56亿吨,其中动力煤资源储量为18亿吨,全省核定动力煤生产能力540万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3454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068亿立方米。能源储量基本能够满足青海省人们日常生活需求。

三、能源资源承载力评价

(一)能源资源承载力分析

根据青海省能源资源的消费预测及供给情况,带入承载力评价模型(3)和(4),得到的承载力指标如表3。

(二)基本评价

就评价指标来看,在不考虑新增探明储量且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维持在2008年的静态情况下,能源矿产资源能维持1448171亿元的经济总量,静态经济承载年限可维持在28年左右,说明能源承载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强。

四、结论

青海省为经济弱的矿产资源大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因素必须考虑,虽然目前青海省能源承载力相对较强,但能源资源储量仅能维持到2030年之前,如果没有新的勘探发现,必然会影响青海省经济发展。因此,从长远看在没有新能源替代的情况下青海省加强能源勘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十分重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科研创新项目.青海省矿产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ycx14059)。

能源动力前景范文5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旅游业发展需要,在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从事旅游接待、导游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⑴。因此,本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旅游资源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实习,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的感性认i只,将教学活动与旅行学习、导游见习结合起来,通过模拟导游等方式掌握旅游接待技巧,熟悉旅游接待服务程序,增强学生毕业实习的适应能力。

2.旅游资源实习地的选择原则

首先,要实习地旅游资源品味高,类型多样,相对集中,能满足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佳的要求。其次是实习地与实习院校距离要适中,交通方便。由于,旅游资源实习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旅游资源,因此实习景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2]。第四,建议实习线路安排呈环形路线不重复。在景区与景区之间,实习路线的设计是:合肥一西递宏村一黄山风景区一屯溪一歙县一绩溪一合肥,呈环形路线不重复。景区内的考察也要以环形路线来安排,既要考虑旅游体验的最优化,还要考虑时间和距离的要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实习考察选择的路线是云谷寺一白鹅岭一始信峰一北海一光明顶一天海一经莲花峰到玉屏楼一半山寺一慈光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山上,前山下,当然实习线路也可以选择前山上,后山下。黄山风景区最精华的景区西海、北海、天海、玉屏楼景区都在考察范围内,黄山“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景观风貌都可一一尽揽。最后,在实习时间上要综合考虑。一是要避开旅游旺季,选择错峰出行;二是要考虑景观的体验效果,春秋两季是体验旅游资源的最佳时间;三是要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3.旅游资源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

3.1兼顾旅游行程中“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认知

旅游资源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全面感知旅游行程“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将教学活动与旅行学习、导游见习结合起来,熟悉旅游接待服务程序,为后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奠定基础。实习中学生可以充分体验:“食”菜的魅力;“住”一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操作每日的宾馆入住和分房程序;“行”一用模拟导游的形式,在旅游车、景区内进行导游讲解实践;“游”一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每天的旅游行程,并做好计划书和路线图;“购”一用市场调查的形式,调研当地的旅游特色商品;“娱”一亲身体验大型文娱表演《徽韵》的艺术魅力。3.2兼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旅游资源实习中的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教师作为实习任务的者和督导者,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着任务去实习,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更多体现在任务的布置和监督实施上。例如在实习开始之前,要求学生以全陪身份制定 接待计划;实习过程中以小组形式,轮流模拟全陪、地陪角色,完成沿途讲解、住宿安排、模拟导游等各项任务。指导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实习任务进行点评,确保实习不流于形式。可以说旅游资源考察实习的主体是学生,核心内容“做”,教师的“教”更多引导,是为让学生更好的“学”。

4.旅游资源实习课程的组织、管理和评估

实习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因此要特别重视实习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4.1实习组织

实习组织表现在旅游资源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实习前理论准备,旅游资源实习前相关的理论教学大部分已经完成,如《旅游地理》、《导游知识》、《模拟导游》、《旅行社业务》等课程,使学生对旅游资源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对旅游接待工作有了较为感性的理解。实习前一个月安排专业讲座,如邀请校内外专家围绕导游讲解艺术、旅游服务接待技巧、黄山地质地貌景观成因、徽州文化景观、黄山景观的美学欣赏等主题开展讲座,让学生对实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实习前思想准备,实习动员必不可少,安全问题要摆在首位,通过介绍实习内容,布置实习作业,告知实习注意事项,学生填写实习安全承诺书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习的意义、目的和责任。第三实习前的其他准备,包括与旅行社商定实习线路,签订旅游合同,购买旅游意外险等,确保实习活动安全有效的进行。

4.2实习管理

实习管理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实习活动的实施。旅游资源实习不同于校内的课程实训和一般的校外景区参观,它的学习地点是实习地,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因此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更加突出指导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应现场教学的需要,这就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中,教师不仅是向导,更是团队的领队,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实习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任务去锻炼,从而保证实习的效果。

4.3实习评估

旅游资源实习后的效果评价要依赖合理有效的实习评估体系。实习评估包括实习过程考核、实习报告、实习综合表现三部分,分别按权重进行折算。通常实习过程考核占40%,包括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模拟导游讲解效果等;实习报告成绩占30%,包括实习自我鉴定、实习收获和总结;实习综合表现占30%,包括实习视频的完成情况,团队配合情况,指导教师评价等。当然要进一步保证实习评估的科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将实习评估各要素进行指标量化,通过问卷调査、深度访谈、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对比,不断改进实习中的不足,实现实习效果的最优化。

5.结束语

能源动力前景范文6

关键词:智慧景区; IT能力; 服务感知; 游客服务

收稿日期: 2013-03-18; 修订日期: 2013-11-13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 “基于Web 2.0的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决策机制研究与应用”(SZ201311417001)

作者简介: 陈建斌(1970-),男,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商务智能等。郑丽(1966-),女,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电子商务。张凌云(1960-),男,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地理与旅游管理。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概念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①后,得到全球产业界的热烈响应和快速推广,从而引发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系列概念的诞生。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景区作为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它的智慧水平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并极大地影响着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一般认为,智慧景区就是结合景区特点,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集成起来构建信息与决策网络,增强人类感知、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更加精细和动态地管理景区,达到“智慧”状态(李洪鹏,等,2011) 。智慧景区受到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各地景区的重视,在国内掀起了建设热潮。但是,由于智慧景区的研究刚刚兴起,其权威性阐释尚未树立,建设理论尚未完善,并且这些关键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导致实践层面的形式化和无序化。本文从“智慧”的本质出发,首先探讨智慧景区的实质内涵;然后以企业IT能力理论为指导,构建智慧景区的IT能力系统框架;最后,提出智慧景区建设的核心系统,用于支持智慧目标的实现。本文力图在理论层面阐释智慧景区的概念和能力建设的本质要求,为景区信息化建设和向智慧状态的演进提供指导。1智慧景区研究现状关于智慧景区的研究尚不多。国外与“智慧景区(Smart Famous Scenic Sites)”相关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景区的智能服务系统,如为旅游景区提供决策支持、行程规划和解说服务的专家系统(Venturini,Ricci,2006;Kramer,et al.,2007) 、目的地的推荐系统和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式旅游服务系统(Fesenmaier,et al.,2006;Martin,et al.,2011)等。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智慧景区论文仅有数篇,主要是探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邵振峰,等,2010;党安荣,等,2011)、从数字景区向智慧景区的转型探索(李洪鹏,等,2011)等。关于智慧景区的内涵,党安荣等(2011)认识到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景区全面、系统、及时的感知与可视化管理;李洪鹏等(2011)进一步明确智慧景区是利用最新技术“增强人类感知、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实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景区,达到智慧状态”。显然,这些理解已经注意到了“智慧”的实质是能力的增强。张凌云等(2012)进一步围绕能力建设,提出了智慧旅游的CAA框架:智慧旅游的能力(Capabilities) 、属性(Attributes) 以及应用(Applications),定义了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模型。该文虽然明确提出智慧建设是能力建设,但对核心能力的讨论并未深入。

从相关文献来看,多数智慧景区的理解存在着技术驱动的偏好,少数文献涉及IT内化为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智慧景区建设,并不仅仅是技术及其系统的堆砌,而是需要从技术到人到企业运营管理的全面的变革,特别需要强调人的重要地位以及流程变革的关键作用。2智慧景区建设理论

2.1智慧景区的内涵阐释所谓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新华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智慧景区,当然强调的是景区具备了对旅游资源和游客及其活动等要素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因此,本文认为,智慧景区是指能够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景区资源,在游客感知、决策支持和游客服务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企业能力,从而提升景区竞争优势、实现景区战略的高度信息化的景区,是基于数据集成、流程优化后实现了“以游客为中心”管理模式的景区。智慧景区的实现路径必须遵循信息化建设理论与方法。利用IT整合组织资源,建立竞争优势,这是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理论核心思想。

2.2企业IT能力理论基于资源理论提出的“IT能力理论”认为,每个企业的IT资源和IT能力应该是独特的、复杂的、难以模仿的。并且,已有学者提出,信息技术发挥效能的关键在于集成(彭赓,霍国庆,2004)。单一IT能力成分,可以轻易被竞争对手获取、模仿,不符合战略性企业资源的特性。相比企业的其他能力,IT能力更强调各成分的协同效应,更强调IT资源和能力作为一个紧密的系统被使用。因此,“企业IT能力系统”是企业IT资源与能力的集成体,反映了企业IT能力的个性特征和竞争力特性(陈建斌,等,2010)。根据Bharadwaj(2000)的分类,IT能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IT基础设施、人机综合资源和无形资源。(1)IT基础设施(IT Infrastructure)属于有形资源,包括计算机、通讯产品与其它共享技术平台以及数据库。(2)人机综合资源(Human IT Resources)包括技术性的信息技术技能(Technical IT Skills)与管理性的信息科技技能(Managerial IT Skills),前者是指系统分析设计、编写程序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后者指企业信息部门的管理能力、统合最终用户需求的能力,以及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必备的管理与领导技巧。(3)无形资源是指信息技术内嵌的无形资源与能力(ITEnabled Intangibles),可分为顾客导向、知识资产、协同效应等3个维度。协同效应(也称“综效”)指的是企业内资源与功能能够实现跨部门的共享,知识与信息的共享使企业能够更迅速地响应顾客需求。相应地,IT能力系统可以包括3个层次的能力:IT基础设施能力、IT人本能力和IT驱动的无形能力。其中,IT基础设施能力更可细分为共享能力、服务能力和柔性能力(张嵩,等,2004)。

2.3智慧景区IT能力系统企业IT能力理论为智慧景区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信息化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必须与业务紧密融合和集成,才能发挥其技术优势,铸造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智慧景区本身需要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技术装备性能的提高。在技术采纳和效能的浸延过程中,人作为能动要素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在IT能力系统中,有专门的人本能力体现。智慧景区强调景区在履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表现出足够的“智慧”。因此,景区信息化的过程,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景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从而实现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实现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其中,智能化强调景区结构化、程序性决策的自动化;智慧化强调决策的柔性、灵活性和主动性。景区信息化的过程,是景区IT能力不断培育和成长的过程;智慧景区的形成,是景区IT能力成为一种体系、对景区管理和服务实现高效支持的结果。

2.3.1智慧景区的IT能力及其系统框架智慧景区的IT能力主要包括以下3种能力。(1) IT基础设施能力 IT基础设施能力是智慧景区的IT能力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景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条件。IT基础设施能力包括以下3个层面。第一,共享能力,反映IT基础设施覆盖的物理区域和信息范围。覆盖区域由计算机和传感器网络的配置和布设范围决定,反映景区能否实现部门内部、部门之间、景区与游客、景区与供应商、景区与政府和其他合作者的连接;信息范围反映能够处理的信息类型,如门票信息、办公文档、设施实时状态信息等,反映业务信息的数字化、结构化程度。第二,服务能力,反映IT 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表现为服务的数量和深度。从服务数量来看,一般包括业务系统管理、通信管理、数据管理、IT培训与教育、IT研发与管理、安全管理、体系结构与标准管理、渠道管理等IT治理层面的内容;从服务深度来看,表现为选择性提供和广泛性提供,即某种服务是所有部门都需要的,还是部分部门选择性使用的,反映了这种服务的需求强度。第三,柔性能力,反映IT基础设施应用层面的灵活性,与业务流程紧密相关,也是某个景区具有个性和竞争力的IT应用层。其中应用逻辑(业务逻辑) 的组件化及其之间接口的标准化是关键。IT基础设施柔性的程度依赖于每一项IT基础设施应用所包含的业务流程的特征。(2) IT人力资源能力 景区的IT人力资源能力包括IT的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两个方面。IT的技术技能是指景区信息技术部门或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岗位员工所掌握的IT技能,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软硬件技术方面的能力,如数据库管理能力、程序编写和修改能力、(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能力、服务器及各种网络产品的使用能力等。它体现了景区通过建设业务信息系统或电子商务平台,提高景区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能力。IT的管理技能是指景区规划、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和提高景区服务能力的技能,如景区信息管理部门的战略规划能力,与顾客、供应商互动整合其需求的能力,以及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所具有的管理与领导能力(战略分析能力、技术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业务需求识别能力、跨部门协调能力以及各种业务管理能力等)。上述两者,技术能力是基础,管理能力是关键。一般说来,企业信息化与管理标准化是互相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智慧景区的建设,实质上是景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保护、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持续改善的过程,最终表现为景区管理的高度智能、服务的高度智慧和保护的高度有效。因此,IT人力资源能力中,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体现在管理业务的嵌入性。游离于业务流程之外的人力资源,无法形成企业能力。(3) 基于IT的智慧能力景区基于IT的无形能力可以称为智慧能力,是集中体现景区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层面,也是实现技术应用与流程变革协同效应的层面。基于IT的智慧能力可从3个方面进行考查。第一,客户导向能力。包括对游客偏好的挖掘与跟踪能力、整合各部门信息满足游客需求的能力、IT部门与业务部门合作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景区建立客户导向的管理机制,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并以此为手段来提高景区的获利能力、收入以及游客满意度。第二,知识管理能力。是指衡量信息技术推动景区各种知识的集约、应用、传播和创新的能力。景区的智慧性,更重要的是决策能力的智慧性。决策依赖于对游客行为的准确感知和对游客需求的正确把握,这些都属于游客知识。而游客知识更多地分布在一线员工头脑之中。智慧景区要求建立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高效的知识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并把知识管理融入业务处理,建立知识密集的景区服务与管理流程。第三,景区协同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及时沟通、跨部门协作,低成本高效率研发新产品/新服务,高度响应游客需求的能力。协同是指系统的各个个体通过协作导致新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成的过程或状态(Haken,1978)。基于IT的景区协同,是在景区战略指导下,实现了技术应用创新、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后,把景区相关资源全面集成一体,构建成一个以游客需求为驱动力的能力系统,实现了全面的时空和功能重构,表现为高度智慧的经营实体。这种景区协同能力,由诸多IT资源与业务资源全面整合形成,具备了战略竞争资源所需要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等特性(陈建斌,等,2007)。

2.3.2智慧景区的IT能力系统框架景区的功能有三大类:资源保护、运营管理、游客服务。景区三大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具备3个核心能力,即资源保护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游客服务能力。而IT能力则是服务于3个核心能力,并高度嵌入这些核心能力,最终实现景区的高度智慧化。智慧景区的IT驱动的整体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智慧景区IT能力框架

3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智慧景区的建设内容应该遵循能力建设路径,着重于“智慧”能力的培育和加强。智慧是一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是“迅速、灵活、正确”的理解和解决。那么智慧的景区,就应该具备突出的理解游客、服务游客的能力。理解的前提是敏锐的感知和深邃的思考,服务的前提是快速的反应和有效的实施。因此,本文认为,“游客感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游客服务系统”是智慧景区的建设核心。

3.1游客感知系统游客感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灵敏性要求较高的神经网络,既要把“神经末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伸展到游客可能到达的各个接触点,也要把游客信息尽可能全面和及时地传递给数据中心和决策中心。这需要基于位置信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游客行为进行详尽分析,并进行全面的信息资源规划和感知网络建设规划。游客感知系统包括由传感器感知旅游资源的ID、属性、状态、位置等各类信息的神经末梢、由无线传感自组网络技术与互联网传递信息的神经网络,以及GIS、商务智能、信息资源整合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再利用的大脑系统组成。景区对游客的感知,可以分为游前、游中和游后3个阶段。游前,游客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查询和预订,能够让景区感知到游客的基本身份信息和游览需求;游中,根据移动通信、GPS、RFID等,可以感知到游客的来源、游览路线、交通工具和关注的景点、游览内容等;游后,可以根据游客反馈获得游览的体验信息和改善信息。

3.2决策支持系统景区的决策支持是景区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成果比较多,如景区的专家系统、推荐系统、导览系统等(Venturini,Ricci,2006;Kramer,et al.,2007;Fesenmaier,et al.,2006;Martin,et al.,2011),应用范围主要有旅游监测和预测(杜军平,周亦鹏,2009;江兵,等,2011),也有面向游客的规划系统(李强,等,2008)。其中,人工智能是智慧旅游用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数据、信息与知识,利用计算机推理技术进行决策支持并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张凌云,等,2012)。智慧景区的决策支持,应该包括景区管理决策和游客个人决策两个方面。这两层决策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因此,智慧景区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集成应用多种决策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OLAP、Agent技术等),基于多种数据(传感器数据、移动通信数据、网络访问数据、景区资源)建立景区游客行为模型和管理决策模型,并根据个性化推荐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动态响应游客的个人决策请求(预订决策、路线决策、购物决策等),并辅助景区管理者做出调度决策(客流控制、资源调配、应急救援等)。智慧景区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大脑中枢,负责集中处理游客感知系统采集到的大量数据,根据算法和模型进行仿真、挖掘,并驱动游客服务系统实施决策结果,为游客行为决策和景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它是智慧景区的核心。

3.3游客服务系统游客服务系统是一个高集成度的信息系统,既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旅游信息查询、个性化推荐等数字服务,也包括为游客提供实体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如门禁系统、导览系统、解说系统、餐饮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住宿管理系统、娱乐设施管理、购物管理系统等)。游客服务系统是游客实际游览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实体服务的神经系统,应具有以下特征。(1)高度集成性。即以“游客”及其行为为主体,通过建构游客全生命周期模型,集中管理和调度景区资源,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致性的跟随服务。(2)高度智能性。即由于有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内核驱动,服务系统具备了一定的“智能”性,能够感知到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3)高度响应性。即通过广泛分布的游客信息感知单元,能够及时感知和响应游客需求并实现快速调度设施和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无所不在的即时服务。4结论与展望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智慧景区的实现,与信息技术应用效果、面向游客的流程重组、景区信息化的努力程度和科学态度密切相关。智慧景区并不是技术构架起来的物理系统,而是一个由“人、机、物、活动”构建起来的包括制度创新在内的社会系统。智慧景区的建设要点是,IT投入以后的景区智慧能力的培育与增强,以及各种IT资源和能力集成后形成的协同效应,从而构建独有的企业IT能力系统。本文从企业IT能力理论出发,初步探讨了智慧景区的能力内涵和IT能力体系,并提出了围绕智慧能力需要建设的3个核心系统:游客感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游客服务系统,为智慧景区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关于智慧景区建设能力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建设内容的细化,或许是智慧景区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建斌,方德英,汪惠.企业IT能力系统动态演变的分析模型研究[J].管理评论,2010(3):6368.

[2]陈建斌,方德英,黄爱华.多元化企业IT协同能力的构成及其形成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2631.

[3]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9):1521.

[4]杜军平,周亦鹏.基于数据的旅游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自动化学报,2009(6):834840.

[5]江兵,刘健康,胡崇德.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8):28972900.

[6]李强,卫海燕,王威.面向游客旅游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测绘科学,2008(6):211213.

[7]李洪鹏,高蕴华,赵旭伟.数字景区转型智慧景区的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7):112113.

[8]彭赓,霍国庆.企业信息系统进化中的信息集成轨迹[J].管理评论,2004(1):1520,63.

[9]邵振峰,章小平,马军,邓贵平.基于物联网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J].地理信息世界,2010(5):1217.

[10]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6674.

[11]张嵩,李文立,黄丽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IT基础设施能力的构成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1):14591465.

[12]Bharadwaj A S(2000).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March,24(1),169196.

[13]Fesenmaier D,Werthner H,Wober K(2006).Destination Recommendation Systems:Behavior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MA:CAB International.

[14]Haken H(1978).Synergetics[M].SpringesVerlag,Berling Hoidelberg,NewYork.

[15]Kramer R,Modsching M,Ten Hagen K(2007).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context driven,mobile tourist guid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3(4),378399.

[16]Martin D,Alzua A,Lamsfus C(2011).A contextual geofencing mobile tourism service[C].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191202.Vienna,Austria:Springer Verlag.

[17]Venturini A,Ricci F(2006).Applying Trip@dvice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to [C].4th prestigious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systems(PAIS2006).The 17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cial Intelligence,Riva del Garda,Italy,Aug 28thSept 1st.

A Study on the IT Capability Model of Smart

Scenic Area and Its Core Components

CHEN Jianbin1, ZHENG Li1, ZHANG Lingyun2

(1.Business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2.Tourism Institut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5, China)